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邵氏電影紫金鏢演員

邵氏電影紫金鏢演員

發布時間:2022-07-29 16:18:45

❶ 誰知道由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陸小鳳傳奇系列!強烈推薦

❷ 想知道邵逸夫和田家炳的生平。

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

❸ 求央視:電影頻道:播過的全部「古裝片」90年代或以前的。

以下是本人搜集的一些,大部分都是大陸的,香港的想必都很熟悉,不再詳表。所以並不完整,還望見諒。
神鞭
大漠紫金令
險惡江湖逍遙劍
雙旗鎮刀客
通天長老
獨行客
七星碧玉刀 (根據古龍的七種武器改編)
碧血寶刀
神捕鐵中英
一代槍王
狂龍逞英豪
無敵鴛鴦腿
俏羅成
混事魔王程咬金
落風坡情仇
血滴子秘史
東歸英雄傳
天下第一劍
蛾眉飛盜
康熙大鬧五台山
五台山傳奇
奇俠俏妹鬧熱河
福爾摩斯在中國
江湖八面風
泰山恩仇
悲情布魯克
金鏢黃天霸
索命飛刀
風塵俠女呂四娘
神龍劍俠呂四娘
鼓上蚤傳奇
李逵傳奇
末代響馬
飛天神鼠
傻小子行俠記
巴陵女俠
太湖女俠
武當
武林志
大刀王五
血祭黃沙鎮
舞獅人傳奇
偷拳
雪國情仇
白衣俠女
亂世瓢丐
西域響馬
風流乾隆
命奪黃金圖
鍾鳴寒山寺
大涼山傳奇
花碧蓮逼婚
辛棄疾鐵血傳奇
斷喉劍
京都球俠
索命逍遙樓
血淚情仇
斷刀客
六指琴魔
碧血劍
新火燒紅蓮寺

還有一些邵氏的老片,《圓月彎刀》《射鵰英雄傳》《碧血劍》《風雨雙流星》《飛渡卷雲山》,片名很多都忘了,你可以查一下「狄龍」「姜大衛」「傅聲」「劉家輝」等早期邵氏武打明星

❹ 誰能告訴我 -- 逸夫的簡介

邵逸夫

邵逸夫,「影業大王」,邵氏兄弟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香港電視(無線)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邵逸夫是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人。1907年生,在弟兄
4人中為小弟弟。父親在上海經商,先從事漂染業,後經營
戲院並兼營影片進出口發行業務。

老大邵醉翁在上海原從事律師工作,業余寫作劇本。1
924年,邵醉翁投資開辦天一影片公司--中國最早的電
影製片公司之一。邵逸夫同他的兩個哥哥邵屯人、邵山客都
參加了天一公司的工作,開始了開創其電影帝國的生涯。

靠「大眾化的電影」的經營要訣,他每年拍攝電影40
部,共拍攝影片已超過1000部;他在香港、新加坡、馬
來西亞、台灣泰國、越南、柬埔寨、美國、加拿大及歐洲
等地,擁有影院200餘家,每天光顧的觀眾在100萬人
次以上。他個人擁有的財產在100億港元以上,是香港華
商「十大富豪」之一。

1990年6月1日,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代表中國科
學院和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一顆小
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的證書,頒授給邵逸夫,這是歷史
性的榮譽。

英國女王授予他爵士勛銜,這是港英社會的最高榮譽地
位。
邵逸夫創立的邵氏影業公司,曾拍攝過一千餘部影片,獲過幾十項大獎,培養了一大批中國的大明星、大導演和名編劇。像胡蝶、阮玲玉、李麗華、林黛和李翰祥等,都曾出自「邵氏」門下。他的「邵氏影城」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現在滬上有「逸夫舞台」和「逸夫圖書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還曾將一顆新發現的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本文介紹了他事業發展的大致線索。

接管「父子公司」

1907年,邵逸夫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是邵家第六個孩子(在男孩中排行第四)。所以,當他功成名就後,香港娛樂圈中人都習慣稱他為「六老闆」或「六叔」。

小學一畢業,邵逸夫就隨父親到上海,進入了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因此他後來操得一口流利的英語。

1924年春,由老大邵醉翁任老闆的「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閘北橫濱路掛牌成立。邵逸夫一邊在中學讀書,一邊常來天一公司幫忙。那時,在放映正片之前還要放些新聞片,放學後或假日里,邵逸夫便跟著兩位兄長抬著笨重的攝影機到處抓拍。

「天一」的崛起大大擠佔了其他影業公司的市場份額。於是,六家製片公司建立了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排擠、扼殺天一公司。面對圍剿,為了生存和發展,他們著手開拓南洋市場。後來就在南洋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

抗戰結束後,老二邵屯人創立了「邵氏父子公司」,這是指邵屯人和他七個兒子的公司。而「邵氏兄弟公司」則是指邵逸夫和老三邵仁枚兩兄弟公司。當時,父子公司在香港,而兄弟公司還在南洋。「邵氏兄弟」負責投資,「邵氏父子」負責拍片。「邵氏父子」的一切支出必須向「邵氏兄弟」報帳,真是親兄弟明算帳,在金錢方面分得非常清楚。

1956年,新加坡的邵氏兄弟公司,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尼等地,已擁有一百三十多家電影院和十多座大型游樂場,事實上已建成一條實力強大的影業院線。而邵屯人在香港的業務卻很不景氣,甚至有退出拍片業務改為經營戲院的打算。

1957年初夏,邵逸夫奔赴香港。經過談判,他全面接管了邵氏父子公司的製片機構,並將公司名稱改為「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由他本人親自來港主持業務。這一年,邵逸夫剛好50歲。

邵逸夫決定興建一座香港最大的片場。他向二哥邵屯人買入清水灣220號地段的80萬平方英尺的土地。在這個龐大的建設計劃中,包含隔音片廠、置影場所、攝影棚、行政大樓、製片大樓、暗房、沖印所、貨倉、服裝道具庫、放映室,以及生活區等。這座被稱為「邵氏造夢工廠」的影業城,從1957年動工,歷時七年才全面竣工。

物色人才的工作是邵逸夫優先考慮的,他抓到手的第一個重要人物,便是後來成為他左膀右臂的鄒文懷。從1959年到1970年,鄒文懷為「邵氏」打了十一年工。這些年中他與邵逸夫形影不離,參與了「邵氏」的各項重大決策。他的辦公室緊挨著邵逸夫的辦公室,中間有道小門相通。

萬事俱備之後,「邵氏」開始籌拍自己的創業之作。

從1958年開始,香港的國語電影漸漸受到市場冷落。但1957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在香港九龍的新華戲院放映時,受到了當地觀眾的極大歡迎。經過反復論證,邵逸夫選定了劇本《貂蟬》,又選定了林黛飾演貂蟬。林黛當時是「電懋」的當家花旦,邵逸夫為了把林黛挖到「邵氏」,以雙倍於「電懋」的酬金打動了她,使她成為「邵氏」的簽約明星。

得李失李

一部電影拍得好壞,導演極為重要。邵逸夫把《貂蟬》的執導權交給了李翰祥。

在此之前,李翰祥已與邵屯人的邵氏父子公司簽了八年合約,後來自然過渡為邵逸夫門下的導演。經過群策群力,《貂蟬》一炮打響,在當年度第五屆亞洲影展上,拿了五項大獎。接著,仍由李翰祥執導、林黛主演黃梅調古裝片《江山美人》,又在第六屆亞洲影展上獲得「最佳影片獎」。

連續獲獎,使李翰祥越發注意電影的藝術價值,有心再拿一個國際大獎。他又執導了「邵氏」的第三部影片《倩女幽魂》。不過,這部影片雖然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參加戛納電影節的影片,卻什麼獎也沒拿到。不僅如此,市場反應也極為糟糕——上映時,影院門可羅雀。照這種路子走下去可不得了,邵逸夫暗暗緊張起來。

1960年至1961年,李翰祥採用黑白攝影手法執導《後門》,在亞洲影展上拿了十二個獎項,接著又執導了《楊貴妃》、《王昭君》、《武則天》、《傾國傾城》等影片,雖然屢屢獲獎,把林黛一路捧上了天,票房反應卻始終不如人意。

這時,邵逸夫坐不住了,他跳將起來,高喊:「我拍電影不是為了得獎的,是要賺錢的!」他使用另請高明的手法,冷落李翰祥,起用了「邵氏」二號導演羅臻,開拍了描寫香港選美的國語片《旅館鴛鴦》。該片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從1958年到1962年間,「邵氏」在亞洲影展中獲得大小獎項共計46項,但邵逸夫臉上卻掛著愁苦的笑容,他心裡總在懷念著《貂蟬》和《江山美人》上映時萬人空巷的盛況。他也常以陰郁的目光打量著李翰祥。李翰祥心裡也很著急,有心多割捨一點藝術,多從老闆的商人立場考慮問題,但苦思冥想仍使不出什麼新招,結果還是決定在黃梅戲上做文章。1963年,李翰祥徵得邵逸夫同意,寫出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電影劇本。該片取得了巨大成功,獲了大獎又賺了大錢,名利雙收。這是邵逸夫最樂於看到的。但該片導演李翰祥心裡又不平衡了,因為無論他執導的電影賺了多少錢,都是老闆的事,他得到的始終有限,因此便萌生了離開「邵氏」自立門戶的想法。

邵逸夫讓鄒文懷多次做李翰祥的工作,勸他留下,但李翰祥去意已定,最後還是去了台灣,自組了「國聯影業公司」。在離開香港之前,李翰祥跟邵逸夫打了一場官司,結果輸得很慘。而邵逸夫自從打贏了李翰祥這起官司後,對上法庭的事興趣倍增,動不動就跟人家打官司,還真的一打就贏,從來沒有輸過。

這年6月20日,「邵氏」生意上的冤家對頭——「電懋」的老闆陸運濤及其夫人,在台灣乘坐飛機發生意外,不幸罹難。從此,「邵氏」開始一統天下,稱霸香港影壇。

邵氏影城風光

1964年,邵氏公司最重要的大本營——邵氏影城,以嶄新的面貌矗立在清水灣的山道上了。從彩色膠片的沖印,到海報的印刷,全都能在影城內完成。除了進口柯達的底片外,不出影城的大門,便能製作出一部電影來。影城內還設有馬房,由名馴馬師王登平擔任騎術教練,豢養了數十匹從快活谷(香港賽馬場)退役下來的名馬。它們屬於邵氏公司的動物演員。邵逸夫本人的別墅位於影城的山頂下,下面有個仿製的頤和園小園景,似乎是要以此襯托他在影城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影城內,有一間邵氏公司試片室,這是邵逸夫每天必定光顧的地方。從60年代初起,他每天至少要看兩三部電影,最高紀錄是一天看過九部影片。因此有人說,邵逸夫是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

平時,邵逸夫每天六點鍾起床,起床後第一件事,是鍛煉身體,練氣功或打太極拳。用過早餐便鑽進試片室,看一部早場電影。

影片看多了,邵逸夫便摸索出一套借鑒別人成功的辦法來。有時候,甚至是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抄別的影片的精彩部分,或者把別人的好影片拿過來改頭換面,重新組裝後打上自己的牌子。

1965年,「邵氏」生產電影26部,1966年增至41部,1967年達到44部,其中大部分是黃梅調影片。這時,邵逸夫在香港《新生晚報》上連續讀到一個名叫何觀的人寫的影評,此人在文章中尖銳抨擊香港影壇盛行的陰柔之風,還特別以「邵氏」當靶子。雖然用詞尖酸刻薄,但他的種種見解卻正中邵逸夫下懷,於是急令宣傳部主任兼製片部經理鄒文懷,趕快把這個何觀找來。

何觀真名張徹,也是一名電影導演。邵逸夫授意鄒文懷,力邀張徹加盟「邵氏」,並委以編劇部主任的重任。在六七年的時間里,張徹充分張揚自己的藝術主張,拍了《獨臂刀》、《十三太保》、《大決斗》、《大刺客》、《報仇》等多部動作片,成為新武俠片的開山鼻祖。

60年代中期,是「邵氏」最輝煌的時期。旗下導演陣容強大,而簽約的男女演員達到130個。這個時期,「邵氏」真可謂要人有人,要獎得獎,名利雙收,人財兩旺。邵逸夫授意手下員工為自己鑄造一尊銅像,准備安放在邵氏影業城的大門前,接替鄒文懷的新任宣傳部主任陳銅民說:「六先生,通常只有死了的人豎銅像,而你如今身體健康,精神也好過年輕人,怎麼想到要豎個銅像呢?」後來邵逸夫的這個銅像就被棄置在道具房裡。一些對邵逸夫有意見而不敢當面說的人,便來到道具房,拿邵逸夫的銅像撒氣。曾有人說,那個銅像不知挨過多少武師們的拳腳和小姐們的唾沫。

姜還是老的辣

進入80年代,香港電影熱開始降溫,邵逸夫便見好就收,淡出影壇,向房地產、銀行和其他各種物業多元發展。

198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邵逸夫接替了猝然病逝的利孝和,成為香港廣播電視有限公司(即無線電視)和其子公司電視企業有限公司董事局的新一任主席,從此開始掌管香港電視業的大權。

香港電視業同香港電影業一樣,也是龍爭虎鬥之地。邵逸夫進軍電視業時,「無線」的主要對手是「亞洲電視台」(即「亞視」)。為了爭取收視率,壓倒對方,邵逸夫奇招迭出。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邵逸夫「欽點」《包青天》在「無線」播放。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包青天》這樣的陳年老貨,這樣的「正劇」,在香港哪有市場,邵逸夫一定是老糊塗了。誰知《包》劇播放後觀眾反應強烈,收視率直線上升,弄得「亞視」也在黃金時段再播《包青天》。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一時鬧出個「雙胞(包)胎」,大戰一場,熱鬧空前。事後,圈子裡都不得不佩服邵逸夫的眼光,都說姜還是老的辣。

對這種激烈的競爭,邵逸夫總是充滿信心。他常對手下人說:「有競爭,才有發展嘛。」

幾十年的商場「打拚」,使他的個人資產超過二百億港元,多年來一直雄踞香港十大富豪之列。邵逸夫是中國靠電影業致富的第一人,是名副其實的「電影大王」。

1996年,與他深交多年的「糖王」郭鶴年,以《南華早報》的股份,收購電視企業,向邵逸夫發起一場令港人矚目的收購戰。但邵逸夫又出奇招,從中套現巨額資金,贏得了這場收購戰。一位年屆90的老人有此雄心鬥志,有此過人之招,實在令世人嘆服。如今,邵逸夫依然搏擊商場,沒有完全退出江湖。

❺ 在線等紫金鏢(1969)汪玲,董力主演的免費百度網盤資源

《紫金鏢》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D8zR3KttLFJYXcGZ0KQQA

提取碼:vu1k

導演:潘壘

編劇:潘壘

主演:汪玲/董力/歐威/曹健/李冠章/蘆葦/韓江

類型:動作/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台灣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69-01-23

片長:Taiwan:91分鍾

又名:女俠紫金鏢/PurpleDarts

本片是邵氏不多的台灣製作武俠片。潘壘屬於毫無興趣營造動作奇觀的那類,影片講述了一個俠女復仇的故事。


❻ 陸小鳳傳奇有哪些啊

1、陸小鳳前傳
2、鐵鞋傳奇
3、金鵬王朝
4、綉花大盜
5、決戰前後
6、銀鉤賭坊
7、幽靈山莊
8、劍神一笑
9、鳳舞九天
10、血衣之謎

閱讀全文

與邵氏電影紫金鏢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演員受傷 瀏覽:535
特工爺爺洪金寶電影完整版 瀏覽:540
電影院放肆大笑的人 瀏覽:544
愛情命運號電影下載 瀏覽:87
電影武當演員武菁菁 瀏覽:894
熊出沒電影中出現的最美6個女主角 瀏覽:402
台灣電影後面女主是男人 瀏覽:894
愛情電影遺產 瀏覽:358
什麼部落電影 瀏覽:205
王者榮耀電影大全全集 瀏覽:430
三個孬傢伙電影完整版西瓜視頻 瀏覽:194
深海浩劫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10
蘑菇是活的還咬人電影名字 瀏覽:31
電影密探結局 瀏覽:788
韓國電影愛情兼職員 瀏覽:331
簡情陳深什麼電影 瀏覽:475
仲夏夜電影完整版 瀏覽:173
萬達的電影票券已綁定 瀏覽:702
成龍新電影大全部 瀏覽:601
英語電影大全免費勵志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