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醜女無敵》里的阿黛爾究竟是誰為什麼別人都怕她呢
顧 璇 飾 阿黛兒
姓名:顧璇
拼音:gu xuan
生日:11月13日
星座:天蠍座
現住地:北京
粉絲名:玄米(諧音璇迷)
籍貫:北京
民族:漢族
身高:170厘米
體重:49公斤
地區:大陸
國籍: 中國
語言:普通話
特長:表演,唱歌,舞蹈,吉他 打羽毛球 瑜伽
職業:影視演員
畢業院校:2000年--2004年 北京舞蹈學院附中歌舞系
2004年--2008年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
作品:
【電影】
膠片電影:08年一月初拍攝的《情歸何處》中飾演女一號
數字電影:07年8月底參加由中央六套投資拍攝的數字電影《替補職員》,劇中飾演小蘭
故事片:《尋找阿依闊勒》飾演女一號 阿靜(薛靜月)
數字電影:
2007年1月參加由中影集團投資,香港導演胡明凱拍攝的電視電影《天生神探》之《千年咒》,劇中扮演羅佩琦(女一號)(年代戲)
【電視劇】
2009年湖南自製歌舞勵志劇<醜女無敵>第三季 飾阿黛爾(女二號)
【舞台劇】 顧璇
話劇:
《大雪地》中扮演大翠(女一號)(農村戲)
《瞬息間的幻影》中扮演杜夏(徳兵)(女一號)
《稱心如意》中扮演懋夫人
畢業大戲:
《好運派爾的旅行》中扮演麗薩(A組女一號)
【廣告代言】
鄂爾多斯羊絨衫廣告
【其他】
曾參加了由張婉婷導演 羅啟銳編劇 李宗盛擔當音樂總監的「為紀念電影100周年的大型多媒體電影音樂劇《電影之歌》」。
曾拍過《滾石》《現代生活用品》雜志。
曾參加《夢想劇場》欄目。
❷ 阿黛爾是誰
Adele,獨立歌手,格萊美獎寵兒,首位全英音樂獎評審團獎得主。Adele表示自己受美國爵士、藍調歌手埃塔·詹姆絲與「爵士樂第一夫人」艾拉·費茲潔拉的影響,並形容自己的音樂風格是「心碎的靈魂」(Heartbroken Soul)。她以首張專輯《19》獲得水星音樂獎提名,並在英國專輯排行榜上得到第一名佳績;該專輯並以在英國超過200萬、全球超過700萬的銷售量獲得7x白金銷售認證。專輯《21》在全球銷量突破1800萬。世界范圍內共銷售2600萬張唱片。2012年被美國《人物》評選為全球最美女性第14位。
❸ 名人故事阿黛爾:做一片不變的雲彩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有許多的電影和人或是故事,非常有趣,精彩絕倫,同時帶給我們很多的樂趣,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名人故事阿黛爾:做一片不變的雲彩,歡迎閱讀與收藏。
名人故事阿黛爾:做一片不變的雲彩
2012年2月12日,第54屆格萊美頒獎禮上,她一舉囊括「最佳流行歌手」「年度最佳專輯」等6項大獎。她是英國歌手阿黛爾。
她的歌聲渾厚激越,響遏行雲。當人們問她的歌何以會唱得這樣好,成功的奧秘是什麼時,她說,能有什麼奧秘?我不過是一直堅持做一片不變的雲彩。
1988年,阿黛爾出生於北倫敦的托特納姆,在她出生幾個月前,她的母親就沒再見到過她的父親了。長大後她說:「我不知道父親是用來干嗎的,因為我從未有過。」母親阿特金斯收入微薄,母女倆的日子不免捉襟見肘。
為了讓母親能過上好日子,四五歲時,阿黛爾就立志做一個像英國女子組合「辣妹」那樣的歌唱家,阿特金斯發現女兒確實有演唱天分,堅信女兒能成為明星。阿特金斯省吃儉用,一定要將女兒送到「辣妹」就讀過的「西爾維亞青年戲劇學校」。
然而,無論怎樣節儉,西爾維亞青年戲劇學校那高昂的學費還是令母親無能為力。倒是懂事的阿黛爾勸慰起母親來:「媽媽,沒關系,我們現在雖然夠不著雲彩,並不意味著天上就沒有雲彩。」阿黛爾的話讓母親相信無論女兒讀什麼學校,都不會折斷夢想之翅。於是她將女兒送到了「倫敦表演藝術與技術學校」。
在學校里,阿黛爾以不凡的毅力,努力夠著雲彩。2006年5月,在阿黛爾畢業時,她創作並演唱的歌曲《家鄉的榮耀》已在社交網上廣泛流傳,因而順利與英國XL唱片公司簽約。
隨著一支支歌曲的推出,她的歌迷很快遍布世界各地,美國作家伊萬·巴克斯戴爾說:「我的隨身聽里都是她的歌,她的確是一個靈魂歌手……」阿黛爾有一句名言:「我不唱我不喜歡的歌,不穿不合適的衣服,更不會變來變去。」是的,她就是忠於自己的內心,為自己的靈魂而歌唱。
十八九歲的女孩正是豆蔻年華,她並非艷光四射的美人胚子,而且接近100公斤的富態身材,使得她的情感之路不那麼平坦順暢。阿黛爾18歲時,她與一位男孩碰出了愛情的火花。其實男孩愛的是她的才華,是她的歌聲,二人免不了磕磕碰碰。一天,兩人在倫敦一家小店大吵了一架,她奪門而出,奔跑在牛津的街道上失聲痛哭。那男孩子卻坐在酒店裡任她離去。
男孩的絕情幾乎令她絕望,但很快她就明白愛情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她徑直回到家,打開電腦,十指飛舞,不一會兒,一支題為《愛情迷蹤》的歌曲寫成了。就是這一支直抒心靈袒露自己心跡的歌曲,使得她在短時間內就獲得千千萬萬人的追捧。
2008年,她推出包括《愛情迷蹤》等記錄著她19歲以前心路歷程的首張專輯《19》,由此一舉拿下了2008年全英國音樂獎的「評委會推薦獎」,以及2009年格萊美「最流行女歌手」「最佳新人」三項大獎。
2011年,她推出的第二張專輯《21》,其中收有記錄著她19歲至21歲的青春時光如《追逐的腳步》等歌曲,更是讓世界轟動。連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都曾專門給她寫信:「英國現在正遭遇經濟困難,而你是隧道盡頭的光芒。」
這時,有多家減肥產品經銷商請她免費使用他們的產品,條件是讓她成為其產品的代言人,可她全都拒絕了。她說:「我是在為耳朵歌唱,不是為眼睛。」
她就是要過最為本真質朴的日子。「有時我會想,如果有一天我成為像LadyGaga那樣的名人,正常人的生活成了一種奢望,那會嚇死我的。」因此,她努力著不做像心目中那樣的名人,對於自己的專輯,她通常是不宣傳,不參加音樂節,不進行電視推廣,甚至她也不去面對媒體。
她就是要這樣素麵朝天,她的打扮一點兒也不新潮,在豐腴的身體上套上蕾絲和絲綢袍子,不說她是一位時代的佼佼者,甚至看不出她是80後。
阿黛爾就是要這樣低調,她吃的更是隨便,由於她常常在快餐店吃一些「垃圾食品」,以致她的喉部長了一個良性的息肉,2011年年底還動了一個小手術。
雲彩在人們的頭頂,在高處,最容易讓人飄飄然了。可她就是堅持做一片朴實不變的雲彩,也就更加彰顯出她的難能可貴。正如人們所說的:「聽阿黛爾唱歌,總覺得自己是個偷聽者,因為她無論是傷心還是憤怒,都不會因為顧及旁人而粉飾喬裝自己。那歌聲,帶點沙啞,卻聲聲入骨,直擊人心……」
一個人總能將自己一顆也許並不怎麼華麗卻真實的內心展示給人,人們也會以一顆最本真的心靈接納你。付出心靈,不隱瞞,不矯飾,你就能成為你想做的雲彩,你也就能得到人們的欽佩和仰視……
《阿黛爾的生活》影評
詩人的詩歌,是為了說所有這些還有成千上萬其他東西,沒必要懂。
我喜歡阿黛爾的故事這部電影。她還有其他的名字。火熱藍色。要我說,這三個名字都很妙。
首先,直白如阿黛爾的故事,把女主角的名字往標題上一擺,大大方方說這部電影就是她的故事了,直截了當就像電影本身一樣,特別生活化,沒有什麼刻意處理的痕跡。
火熱的藍色,這是漫畫原名,故事本身很粗糙,電影第二部分幾乎是全新增添。但作者創造出的艾瑪的極具魅力的人設,極大地為電影增色。同時藍色在英文里還有色情這一層意思,也是切題。
火熱藍色,這是三個名字中我最喜歡的,是當時戛納電影節在映時的中文初譯名。藍色的頭發絲融化在太陽金色灼眼的光芒里,太迷人了。
所以說這部電影的命名方法很有趣,通用名稱里用了主角阿黛爾的名字,其他譯名又突出了艾瑪代表的藍色,似乎暗示著這個兩個角色對於這部電影的貢獻是不可分割的,這兩個角色和電影本身有著很強的抓合力。同樣的取名法出現在了韓國電影《小姐》身上,兩位女主角的結構對電影的`推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以說是異曲同工之妙。
說到主角,兩位年輕的演員都呈現了獨一無二的表演,太精彩了,讓人跟著她們一起落淚。阿黛爾作為一個新人,在大銀幕上初露頭角,導演為了讓她在戲里感同深受,把她自己的名字設定為女主角的名字,現在看來這個決定真是太正確了。阿黛爾寫實化的表演,非常能激起觀眾的共鳴。那場在窗邊抽煙的哭戲,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只可惜她這么好的天賦卻沒能在這部電影之後好好展現,有點泯然眾人了。
再說蕾雅,前段時間讀到一篇她的采訪,講到她雖然並不介意出演一些表現露骨的角色,但她其實內心是一個害羞小女孩。蕾雅的魅力太獨特了,回想艾瑪出場的第三個鏡頭,仰起頭攀著同伴過馬路,捋了捋藍頭發,回頭淺淺地勾了勾嘴角,桀驁的樣子像極了鳳凰河。
這部電影,三個小時的片長講了阿黛爾被艾瑪吸引、又無奈失去了她的故事。
阿黛爾始終沒能真正地認同她的性取向,她有自己的驕傲和自尊,她愛艾瑪,但在有些場合她害怕別人對她的眼光將她刺傷。她就是這樣把自己困住,唱歌跳舞卻心事重重。
有一首詩點亮了我的思路,這些從幼兒園小朋友口中訴說出的哲理,非常溫柔同時又非常鋒利地戳破了阿黛爾的內心——「我有一個如此特別的靈魂,在那兒我自己都認不出我自己。」你需要認可你自己的角色,需要為自己的身份感到驕傲,只不過遺憾的是阿黛爾沒有成為詩里的大象、長頸鹿或是變色龍,而艾瑪抽象的情緒,她也不懂。這個遺憾非常寫實化,阿黛爾是普通人,她在艾瑪的藝術家朋友圈子裡格格不入,對父母同事隱藏自己的性取向,生活讓她感到迷茫,也讓她做了錯事。但我覺得,她只是不夠勇敢,沒有必要去責怪她。
我很喜歡的一幕——在阿黛爾與男人約會後回家被艾瑪揭穿的時候,她極力辯解卻艾瑪反問到「那你現在為什麼哭」,這個時候鏡頭里的阿黛爾苦惱、窘迫、委屈、自責的情緒全部翻上來,卻唯獨沒有落淚。這里一直困惑著我,也一度讓我對艾瑪這般的藝術家的思維非常著迷,我想導演是為了通過這句台詞交代出艾瑪看世界的方式與阿黛爾遠遠不同。哭不是眼淚,不是突變的情緒,不是控制不住的顫抖,你的內心被擊潰,你就哭了。
「我沒哭」
「滾出我的生活」
阿黛爾的生活獲得了第66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獎,導演柯西胥、女主蕾雅和阿黛爾都得到了他們的金棕櫚。四年過去了,前段時間的新聞,柯西胥為了籌備新片不得不拍賣出售他的這尊金棕櫚,不禁讓人唏噓,如此成就,仍然很難隨心所欲地拍電影。不過我一直都抱有期待,說真實、講故事的好電影,不會因為種種無奈的客觀原因就消失。我們不是才看了海邊的曼切斯特嗎?
其實寫本篇的時候列了長長的提綱,有許多我在意、喜愛的內容沒能一一展開,比如阿黛爾很有特點的吃東西的鏡頭、梧桐樹和長椅的前後呼應、艾瑪的角色性格與她的選擇之間的關系、大膽的大尺度畫面,拍攝過程中嚴苛的柯西胥、全篇中近景的運用對觀影感受的影響、甚至還有很有意思的阿黛爾扎頭發教程的討論……一部電影能講的東西太多了,生活更是。
法國老太太在觀影後說——這不是拍給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這是一部體驗電影,拍給普通人的,拍給生活本身的。樸素的中近景看得清演員臉上的雀斑、鮮少的配樂就像是在宣告生活本身就沒有主旋律、不加修飾的對白直沖沖地就撲過來……這是一部非常生活的電影,我們看這樣的電影,才叫看自己。
當我重新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很心痛。用咖啡館里艾瑪的台詞結尾吧——我對你有無盡的溫柔,永遠。
阿黛爾的讀書生活筆記
說來也奇怪,我知道這部電影,並不是因為裡面那近乎寫實的性愛畫面,而是蕾雅·賽杜在裡面那一頭藍頭發。
那抹藍實在太明亮了,讓人過目不忘。我在想,又一部備受好評(在國外)的同性題材影片,這回又想表達些什麼呢?
其實同性題材的影視劇看了有不少了,倒不能說窮盡所有並已經研究透了,而是這類題材基本的口徑和認識已經在電影界固定了下來,多多少少也能看到一些規律在裡面。
一來,單獨給這類影片定一個類型,我一直是反對的,因為這無異於標簽化了某部電影。盡管很多演員和導演一直強調,這無關性別,愛就是愛,但是如果它是愛情片,就歸類於愛情片好了,為什麼非得貼上一個「同志片」這樣的稱號?不過給影片分類型這是美國那邊的事,歐洲就沒有這種說法。
二來,這類影片常見的兩大主題,就是自我認知和艾滋問題。自我認知包括很多層面,對性向的認識到認同,怎樣去理解愛及認同這樣的愛,如何擺脫迷茫正確對待生活,如何正視自己及這個社會對這類群體的看法等,能引申的范圍很廣。艾滋的范圍則相對較小,人們在病痛中的掙扎與愛情,去爭取權益,去抗爭,去呼籲社會給予關注……
可能也有例外的,但影片的表現形式不同,即使講述同一個主題,也能帶來許多不一樣的感想,這也是我持續關注這類影片的原因。
阿黛爾的生活,同理,講述阿黛爾這個人對自我的探索與認知。歐洲電影,慣用寫實拍攝手法,篇幅長,節奏慢,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觀影者彷彿像是一個偷窺者,目睹了阿黛爾的整個歷程,像是陪著她走過了一段最為迷茫的歲月。
沒錯,迷茫,影片講述得就是阿黛爾的迷茫。說的籠統一點就是對性向的迷茫,其實是在對自我身份的探索。她一直在嘗試,試著去愛男人和女人,以了解自己希望一份怎樣的愛;試著去體驗與愛人在一起的生活,磨合這份愛,找到平衡的點;試著去接觸自己不懂的知識領域,融入與自己格格不入的社交圈子,在這份愛中去付出,盡自己所能投愛人之所好。
但是,她一直在被牽著走。就像劇中所說,她可以做一些自己擅長的事,或能證明自己價值的事,他也不希望她是一味地迎合自己在生活。但阿黛爾沒有,她在這份愛中找不到自我,她太害怕失去,反而束縛了自己,也讓愛人感到了疲倦。
她的迷茫點在於,她始終不知道自己想要一份什麼樣的愛情。她與他在性事方面很合拍,在這過程中她感到非常愉悅,於是她以為這就是她期待中的愛情。也許她是很愛很愛他,但是她從未思考過自己理想中的感情生活應該是怎樣的。生活不能全憑感覺來走的,當他想安定下來,想要一個能全面支持自己事業的伴侶時,阿黛爾根本不能滿足她的要求。
但阿黛爾是幸運的,她遇上了他。他在她身上注入了無限的柔情,讓她能真正感受到愛不分性別,讓她學會了如何感受愛情。他是一個坦盪盪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有規劃,有事業心,對待愛情有清醒的認識。她是阿黛爾的對立面,她可以成為範例,教會這個迷茫的女孩尋找正確的方向。
總結起來,最終都是讓我們感受何為愛,如何去認識愛。如果能理解這個層面,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它能受到好評。
❹ 阿黛爾近日照曝光,粉絲驚嘆評論:身材趕上了幾年前的霉霉!你怎麼看
喜愛聽國外個人專輯的人,針對阿黛爾毫無疑問不生疏,做為美國頂尖歌星,她的「流行金曲」有很多,在其中不缺許多在全球范疇內都時興的,備受粉絲鍾愛。但是造物主在給你開關門的另外,一般都是會隨手合上窗,阿黛爾的身型一直是網民調侃的目標。
以瘦為美是較為最近的審美觀念,看一下二十世紀之前的西方國家美術作品便會了解,到上十世紀,大家賞析的女性的身體好像只剩餘了瘦。自然,大家離信仰美女模特凱特·莫斯的那句「沒什麼比瘦骨嶙峋的味道更好吃的小吃」的時代終究過去十幾年。
你有沒有發覺,這幾年中國的社會輿論,都早已非常少談及「減肥瘦身」這一語匯了,取代它的的是「運動健身」和「減肥」因此 ,我懷疑以瘦為美麗的單一審美觀指標值還不容易被遺棄,僅僅遷移到地底了罷了。 造成一方面女明星或是感覺要瘦,另一方面又要在新聞媒體上公布自身不在意。「霉霉」 並不是第一個在社會輿論耳濡目染危害下對自身身型不滿意的女星,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阿黛爾的狂瘦最先要我想到上世紀更為人懷戀的歌舞劇名伶瑪利亞·卡拉斯,這名熱血傳奇女高音在一年當中瘦到了歌舞劇演出舞台上最輕柔的白天鵝.
❺ 阿黛爾近照被網友稱沒有辨識度,你更喜歡胖胖的她還是瘦下來的她
阿黛爾是歌手不是演員,所以她是胖是瘦都無所謂,只要聲音沒變就行。不管她是胖還是瘦,我都喜歡她。我理解網友所說的沒有辨識度是什麼意思。因為阿黛爾成名的時候是胖胖的樣子,那個形象已經在人們心裡打下了深刻烙印,當她變瘦的時候,大家都不太適應。
至於有些網友所說的沒有辨識度,那就是因為他們看阿黛爾胖胖的時候看慣了。習慣成自然,等看阿黛爾瘦下來的形象看時間長了,自然會忘記之前的樣子。
不管阿黛爾是胖還是瘦,對於粉絲來說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阿黛爾的音樂水準不能瘦下來。
❻ 阿黛爾或進軍電影圈,你期待嗎
我並不會期待阿黛爾在電影圈的發展。
對於阿黛爾的唱功能力,我們並不會感到擔心,因為阿黛爾通過自己的演唱水平拿到了多座格萊美獎項,然而電影表演對於阿黛爾來說完全是非常陌生的方向,因此阿黛爾雖然頭頂實力唱將的美名,但是在電影圈領域,阿黛爾完全是一個新人角色。而這樣的知名藝人跨界出演電影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所以我並不看好阿黛爾在電影圈的發展。
一、阿黛爾並沒有優秀的演技水平。由於阿黛爾在事業發展的前期階段都集中在了歌手領域,這也讓阿黛爾並沒有太多的機會接觸演戲行業。因此阿黛爾選擇在沒有任何演技基礎的條件下進入電影圈發展,這確實會讓阿黛爾的電影之路顯得異常艱難,因為電影圈的觀眾對於演員的要求非常高,如果阿黛爾在電影圈不能夠一鳴驚人的話,那麼阿黛爾的歌手事業也很有可能會受到牽連。
當然我會格外留意阿黛爾這一次的電影挑戰,因為這樣的知名人物挑戰電影本身就會給電影帶來一定的影響。不過我並不看好阿黛爾這一次能夠憑借電影獲得太高的票房成績或者是電影獎項。
❼ 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的演藝經歷
2007年6月6日,參與拍攝的電影《大紙箱》在法國上映,飾演Lilli 。
2008年12月7日,參與拍攝電影《蒂伯巴赫村的孩子們》在法國上映,飾演Marianne 。
2010年3月10日,參與拍攝的電影《圍捕》在法國上映,飾演Anna Traube 。3月31日,參與拍攝電影《土耳其老大》在法國上映,該劇獲得第3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處女電影提名 。
2011年3月30日,與安娜·莫格拉莉絲、塞吉·洛佩茲、何塞·加西亞主演的喜劇電影《吉諾》在法國上映。9月7日,與朱莉·葛耶、塞米·鮑亞吉拉、卡洛斯·李爾主演的電影《白色方塊》在法國上映 。
2013年1月,與德拉格·坎貝爾、漢娜·格羅斯、Juan Carrera主演電影《淺膚色的女孩》在美國上映,飾演Camille。2月13日,與扎布·布雷特曼、切基·卡尤主演電影《Des morceaux de moi》法國上映,飾演Erell。10月9日,與蕾雅·賽杜、沙利姆·克齊歐徹主演電影《阿黛爾的生活》在法國上映 。
2014年,主演的電影《Voyage vers la mère》、《Qui vive》在法國上映;與查理茲·塞隆主演電影《最後的空間》 。
❽ 阿黛爾的簡介
阿黛爾是雷囧的「夠雷吧」中最神秘的人物,由新銳演員顧璇飾演。阿黛爾曾經經歷過一場可怕的事故,只有雷囧還留在她的記憶中。重新回到酒吧中,阿黛爾在雷囧的幫助下逐漸找回她失去的記憶:阿黛爾善良,阿黛爾能幹,阿黛爾溫柔……阿黛爾還和無敵成為了最好的朋友,在無敵對雷囧無奈時,都是阿黛爾在幫助她。但是漸漸的,阿黛爾卻發現,這其實不是她的記憶,她的心中,還有另一個阿黛爾。巨大的秘密吞噬著她,阿黛爾心中的魔鬼逐漸復甦……
❾ 阿黛爾到底是什麼身份
阿黛爾是雷囧的「夠雷吧」中最神秘的人物,由新銳演員顧璇飾演。
阿黛爾曾經經歷過一場可怕的事故,只有雷囧還留在她的記憶中。重新回到酒吧中,阿黛爾在雷囧的幫助下逐漸找回她失去的記憶:阿黛爾善良,阿黛爾能幹,阿黛爾溫柔……阿黛爾還和無敵成為了最好的朋友,在無敵對雷囧無奈時,都是阿黛爾在幫助她。但是漸漸的,阿黛爾卻發現,這其實不是她的記憶,她的心中,還有另一個阿黛爾。巨大的秘密吞噬著她,阿黛爾心中的魔鬼逐漸復甦……
❿ 如何評價阿黛爾的生活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這是一部優秀演繹生活且真正「活」的電影,以女同為切入點,從性愛講到舞蹈,從食物到派對……盡管未刪減版本差不多3個小時,但是每一幀都值得品味。還曾獲得第66屆戛納電影節的認可,獲得了主競賽單元的金棕櫚獎,豆瓣8.2個人認為還低了一點。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不同於以往看到的成長中關於愛情的故事,相信了解過它的人都會被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