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票房20億的電影主演會分多少錢
以100塊票房為例:
1、國家直接先扣掉5%做為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款
這部分8.3%,就剩下91塊半了。
如果你問我去年100億票房,其中3億多的電影專項基金花在哪了,抱歉,我不知道。
偶爾在電影報上看到過電影基金幹了啥事,都沒印象了。
另外,現在你知道每張電影票,你已經自動給國家交了稅,看電影順道當了納稅人。
這8.5%,影院、院線、片方都見不著錢,直接被劃走了。
2、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
其中院線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100塊里,有個4塊多吧。
其實院線這錢也比較好賺,特別是簽約為主的院線,這塊是個穩定的收入。
像萬達、金逸這種垂直管理的院線,這兩塊收入基本就被算做一塊收入了。
3、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總票房 ─ 3%電影基金 ─ 5.5%稅款 ─ 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發行總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發行收入 (電視、音像、網路、政府獎金、海外……)
發行方要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逐項減掉下面幾項內容後,才是片方所得:
1)發行傭金
2)導演或主創明星獎勵(有或者沒有)
3)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拷貝費+宣傳費等)
4)稅金(往來發票都是要交稅的)
你看,上面都減完了,剩下的才是片方凈發行收入(凈收入)。
唉,能剩多少呢。。。
其中,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這塊,學問大了,回頭另說吧。
一般來說,100塊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30塊多點。
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其他渠道發行收入,最終能不能回收成本,就聽天由命+撞大運吧。
500萬製作費電影,如果也拿500萬做宣發的話,整體投入1000萬。
如果你打算只靠票房回成本,那最最安全,就得票房有3000萬,才剛剛打平。
但很多電影,比如甄子丹動作片,海外有一些收入,那國內票房收支平衡點就不用成本乘以3.
大體這么算吧。
--------------------
下面為補充評論的答案:
1、院線公司是管理影院排片的管理公司,影院目前其實是對外資開放,但院線似乎不對外資開放。
全國有36(還是37)條院線,最近經常有院線合並或新院線產生,不太確定。
院線下屬影院的影院主要分兩種:
1)垂直直屬關系,即資產關系,比如萬達院線、金逸院線中絕大多數都是萬達集團自己投資的商業地產中自己的地皮項目,影院全資歸母公司所有,這種院線對影院的控制力非常強,像萬達院線旗下影院的排片,都是院線直接中央排片,影院經理都沒有排片權,其實就是一個店長的意思,主要工作就是伺候好觀眾就行。
2)加盟關系,影院所有權與院線所有權不是同一家,跟上面不相同。這種影院就可以自由選擇加入不同的當地院線,比如UME影城,自己數量不多,就加盟不同的當地院線,看哪個院線給自己的條件待遇好,就加入哪個院線,而院線為了自己的業績排名,也在盡量爭取優質影院加盟自己的院線。
3)還有其他混合的關系,太亂,就不多說了。
2、影院就是單店,院線就是品牌連鎖,其實管理標准統一的院線旗下影院(無論自有,還是加盟)跟麥當勞、佐丹奴這種品牌連鎖販售店,沒什麼區別。
3、貼片廣告和植入廣告費用的多少,完全取決於項目本身情況。
越是熱門的電影,才好容易拉到貼片和植入。
這個完全沒有固定標准。
但關於貼片和植入的詳細情況,我還是在另外一個帖子,關於發行渠道的那個(還在繼續待續未完著呢)裡面來逐個詳細回答吧。
4、微博上不少朋友,關心海外市場分成是怎樣模式,其實大概差不多。
只是如果你是片方,你把片子賣向海外,你跟海外發行商的分成方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都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見還是上面那個收入不同渠道的帖子里有詳細說明。
⑵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⑶ 國產票房破億電影排名 票房一億導演能賺多少
破億的電影太多了,中國歷史上破10億的電影,明細如下:
排名.影片名
1.戰狼2
2.美人魚
3.速度與激情8
4.捉妖記
5.速度與激情7
6.羞羞的鐵拳
7.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
8.功夫瑜伽
9.尋龍訣
10.西遊伏妖篇
11.港囧
12.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13.瘋狂動物城
14.魔獸
15.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16.夏洛特煩惱
17.侏羅紀世界
18.阿凡達
19.摔跤吧!爸爸
20.人再囧途之泰囧
21.西遊降魔篇
22.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
23.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24.湄公河行動
25.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26.長城
27.心花路放
28.煎餅俠
29.金剛:骷髏島
30.極限特工:終極回歸
31.澳門風雲3
32.生化危機:終章?
33.變形金剛3
34.乘風破浪
35.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36.神偷奶爸3
37.盜墓筆記
38.功夫熊貓3
至於能賺多少錢,一般大導演,都有自己等公司,可以參與分成。例如吳京的登峰國際;馮小剛的東陽美拉等。現在一般一億的電影,連成本都不夠。
⑷ 現在一部電影十億八億的,導演能賺多少演員能分多少
片酬有兩種,可以拿固定的數目,也可以分票房,也可以兩者都有。
拿徐崢的泰囧來說:當初電影公司並不看好這個劇本,徐崢自降身價自導自演,全片總共花費6000萬(3000萬製作+3000萬宣傳),沒想到最後12億票房,電影公司分到六億多,徐崢又拿到了6000萬的票房分紅。
⑸ 一部電影40億的票房能拿到純利潤多少
導演的薪酬來自影片製作方大約10%,而後者能拿到電影票房的30%,也就是說導演的報酬不會超過總票房的3%。就像吳京的戰狼2、是他的一個起點。和能賺多少沒關系
⑹ 阿凡達全球票房收入20億,阿凡達的導演能分多少錢
阿凡達投資很大,拍電影時福克斯怕虧本,所以拉了幾個投資方。福克斯公司只佔40%股份,而電影票房還要被電影放映方分成,實際上最終福克斯公司只能賺個5、6億美金左右(僅指票房,不包括DVD等其他收入)。而導演都是簽了合同的。除了導演費和編輯費(都是卡梅隆),老狐狸可以不用支付其他費用了。不過可能還是會給卡梅隆一些分紅吧,但是不會超過 1 億美元的。
⑺ 電影票房的收入都是導演賺的嗎
以100塊票房為例:
1、國家直接先扣掉3%做為電影專項基金,5.5%的稅款
這部分8.5%,就剩下91塊半了。
如果你問我去年100億票房,其中3億多的電影專項基金花在哪了,抱歉,我不知道。
偶爾在電影報上看到過電影基金幹了啥事,都沒印象了。
另外,現在你知道每張電影票,你已經自動給國家交了稅,看電影順道當了納稅人。
這8.5%,影院、院線、片方都見不著錢,直接被劃走了。
2、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
其中院線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100塊里,有個4塊多吧。
其實院線這錢也比較好賺,特別是簽約為主的院線,這塊是個穩定的收入。
像萬達、金逸這種垂直管理的院線,這兩塊收入基本就被算做一塊收入了。
3、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總票房 ─ 3%電影基金 ─ 5.5%稅款 ─ 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發行總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發行收入 (電視、音像、網路、政府獎金、海外……)
發行方要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逐項減掉下面幾項內容後,才是片方所得:
1)發行傭金
2)導演或主創明星獎勵(有或者沒有)
3)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拷貝費+宣傳費等)
4)稅金(往來發票都是要交稅的)
你看,上面都減完了,剩下的才是片方凈發行收入(凈收入)。
唉,能剩多少呢。。。
其中,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這塊,學問大了,回頭另說吧。
一般來說,100塊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30塊多點。
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其他渠道發行收入,最終能不能回收成本,就聽天由命+撞大運吧。
500萬製作費電影,如果也拿500萬做宣發的話,整體投入1000萬。
如果你打算只靠票房回成本,那最最安全,就得票房有3000萬,才剛剛打平。
但很多電影,比如甄子丹動作片,海外有一些收入,那國內票房收支平衡點就不用成本乘以3.
大體這么算吧。
--------------------
下面為補充評論的答案:
1、院線公司是管理影院排片的管理公司,影院目前其實是對外資開放,但院線似乎不對外資開放。
全國有36(還是37)條院線,最近經常有院線合並或新院線產生,不太確定。
院線下屬影院的影院主要分兩種:
1)垂直直屬關系,即資產關系,比如萬達院線、金逸院線中絕大多數都是萬達集團自己投資的商業地產中自己的地皮項目,影院全資歸母公司所有,這種院線對影院的控制力非常強,像萬達院線旗下影院的排片,都是院線直接中央排片,影院經理都沒有排片權,其實就是一個店長的意思,主要工作就是伺候好觀眾就行。
2)加盟關系,影院所有權與院線所有權不是同一家,跟上面不相同。這種影院就可以自由選擇加入不同的當地院線,比如UME影城,自己數量不多,就加盟不同的當地院線,看哪個院線給自己的條件待遇好,就加入哪個院線,而院線為了自己的業績排名,也在盡量爭取優質影院加盟自己的院線。
3)還有其他混合的關系,太亂,就不多說了。
2、影院就是單店,院線就是品牌連鎖,其實管理標准統一的院線旗下影院(無論自有,還是加盟)跟麥當勞、佐丹奴這種品牌連鎖販售店,沒什麼區別。
3、貼片廣告和植入廣告費用的多少,完全取決於項目本身情況。
越是熱門的電影,才好容易拉到貼片和植入。
這個完全沒有固定標准。
但關於貼片和植入的詳細情況,我還是在另外一個帖子,關於發行渠道的那個(還在繼續待續未完著呢)裡面來逐個詳細回答吧。
4、微博上不少朋友,關心海外市場分成是怎樣模式,其實大概差不多。
只是如果你是片方,你把片子賣向海外,你跟海外發行商的分成方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都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見還是上面那個收入不同渠道的帖子里有詳細說明。
⑻ 一個導演自己投資的電影,假設票房一億,他可以賺多少
1億票房,先要扣掉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金,即稅後9170萬
然後進行稅後分賬,通常,製片方拿43%,院線拿57%;
製片方可拿到9170x43%=3943萬元;
這里一般還要包括3%-5%的宣傳費用、發行費用等,實際可剩餘 3943*95%=3746萬元。
他可以賺的錢=3746萬元-影片成本。
⑼ 電影票房6億導演能掙多少
電影票房主要是投資公司掙得多,和導演關系不大,比如 泰囧 投資3000萬,十幾億票房,主要是光線傳媒賺錢,導演徐崢說與他沒什麼關系
⑽ 自己投資一個億自己當導演票房10億能賺多少
1、一般來說,票房10億的話,按分賬比例製片方能夠拿到43%,即4.3億,如果一個億是獨立投資且包含了宣傳發行費用了的話,那減去成本能賺3.3億。國內影院和院線的分成比例是扣除電影基金5%、3.3%的營業稅後的5:5(進口片是4.5:5.5),院線分成總票房扣稅後的6%左右,發行公司和製片方大概分到40%左右(比例大概55),也就是最後製片方到手的也就2億左右。如果按照總投資一億,裡面還有贊助商、商業廣告提供的費用,利潤應該超過一億。但這不是絕對的,因為分成的比例也有可能是另外的比例,具體要看約定的合同的規定。
2、這個具體收益除非有官方的透露,否則根本無法計算。投資已包括了導演,演員片酬,拍片的所有經費(膠片,設備,特效製作等)以及北美地區的宣傳費用。北美地區的純票房收益還需要除去院線的分成(計算方法很復雜,每周分成比例依次遞減,不同片子比例不同)。海外票房更加復雜,還得考慮影片引進的方式。總之,票房超過10億,投資只有1億那肯定賺了,至於賺了多少,只有去問製片方的會計師了,外人是很難知道具體的利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