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納粹電影導演

納粹電影導演

發布時間:2021-07-07 13:31:54

❶ 德國納粹時期有個著名的女導演什麼

Leni Riefenstahl萊尼·里芬斯塔爾

我有段時間還研究過她來的。。。

難得一見的天才人物,就是為納粹拍攝過紀錄片的德國女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1902-2003)。1902年8月22日,里芬斯塔爾出生在德國柏林一個富商之家,少年時曾在柏林一家藝術學校修習油畫和芭蕾,因為有習舞的經歷,她後來習慣於稱自己是運動員。這位自幼喜歡神話的少女迷上了當時流行的「高山電影」,這是一類以英雄為主角的帶有原始神話色彩的德國電影,她不僅因為在這類電影中的出色表演而紅極一時,而且還成功執導過一部高山電影《藍光》(1932年),這部電影使得希特勒成為她的崇拜者。 1935年,剛剛篡奪大權的希特勒召見了里芬斯塔爾,委託她拍攝兩天後舉行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的年度大會。里芬斯塔爾來不及多准備就投入了這場拍攝,由於有來自戈培爾的多方阻攔,拍攝過程很不順心,最後完成了一部叫做《信仰的勝利》的短片,只映了一場就無聲無息了。第二年,希特勒又邀請里芬斯塔爾來拍攝紐倫堡的納粹黨代會,里芬斯塔爾起初不太情願,她推薦《柏林:大都市交響曲》的導演瓦爾特·魯特曼來執導這部影片,但希特勒一再堅持他的請求,對這位女導演說,「把你的生命給我6天吧,今後你再不會違心替我做事了。」里芬斯塔爾最終答應了他的請求,她提出的條件是以後不再為黨拍攝任何電影,事實上,除了1935年拍攝的一部短片《自由之日:我們的軍隊》外,里芬斯塔爾的確沒有再為納粹黨拍片。里芬斯塔爾是一個不太關心政治的藝術家,她在拍攝《意志的勝利》和《奧林匹亞》這兩部片子時,甚至一再堅持聘用一個有猶太血統的攝影師,盡管後者曾一再提醒她這樣做不太妥當。
里芬斯塔爾是一個非常敬業的導演,在接受希特勒的片約後,她立即著手組建了一支120人的攝制隊伍,其中包括16位主攝影師,他們的助手以及相關的技術人員。里芬斯塔爾手裡掌握著30台攝像機,4條聲軌,以及22輛配有警察的汽車。會議召開前夕,里芬斯塔爾排除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為這120個人安排好食宿,然後立即率領技術人員在紐倫堡市安排拍攝點,位於Luipoldhain的120英尺高的旗桿被安上了電梯,以便攝影師在數秒之內升至旗桿頂端進行俯拍;一個兩層樓高的坡道在希特勒廣場修建起來,以便攝影車能夠平行拍攝行進中的隊列;一輛消防卡車進入待命狀態,它的活動天梯有90英尺那麼高,可以隨時把攝影師送上天空,掃拍紐倫堡市的屋脊、紀念碑、遊行隊伍以及高舉的標語和旗幟;黨代會的主會場甚至也是按照拍攝的需要而搭建和布置起來的。當這一切准備停當以後,里芬斯塔爾率領她龐大的隊伍投入了為期一周的緊張拍攝工作,從1934年9月4日到9 月10日,里芬斯塔爾就像指揮一場戰爭一樣指揮著攝影師以及各種相關人員,為德意志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一個緊要歷史關頭留下了充足的影像證據。經過數月的剪輯,這部名為《意志的勝利》的紀錄片於1935年的3月首映,當即被德國人歡呼為是一部傑作,此後,它還獲得了威尼斯金獎(1935年)和巴黎世界博覽會金獎(1937年)。
很多年以後,當美國人決定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被邀請前來為戰爭搖旗吶喊的好萊塢導演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就是看了這部片子後,才找到了拍攝《為何而戰》這部系列片的思路。據說,當他看完這部令人不寒而慄的「敵片」後,第一個念頭就是,假如能夠讓美國士兵看到這部片子,他們就一定會知道他們為何而戰了。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里芬斯塔爾這個天才的電影眼睛是如何善於捕捉歷史事件中本質性的要素,哪怕是邪惡的要素。里芬斯塔爾並沒有為攝影鏡頭製造現場,她只是本著一個紀錄人的天職,把現場一切活躍的因素都反映到電影銀幕上。這部紀錄片沒有採用畫外解說,而是讓畫面自身和從現場採集來的講話、聲音來說明問題。當然,這部片子把希特勒神化為一個齊格弗里德式的民族英雄,這肯定是有編排上的主觀成份在起作用的,但是,這樣一種虛假的歷史意識,在當時卻是一股真實的歷史力量,它不僅代表了納粹黨人的意識形態,也代表了德國大部分民眾的心態。《意志的勝利》所採用的小標題,不折不扣是這一時期德國民眾「歷史意識」的體現:
1934年9月5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第20年
德意志人苦難生涯開始後的第16年
德意志取得新生後的第19個月
阿道夫·希特勒再次飛臨紐倫堡
去檢閱他忠實的追隨者們
如果說紀錄紐倫堡大會還有點勉強的話,那麼拍攝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就完全是出於自願了。這部片子應該說和納粹政府沒有太多關系,希特勒本人雖然對里芬斯塔爾保持著一貫的支持態度,但里芬斯塔爾卻不想有官方因素介入進來,她繞開元首直接和國際奧委會聯系,並最終獲得了國際奧委會的授權和支持,1939年,國際奧委會還特地授予里芬斯塔爾一枚「奧林匹克金章」,以表彰她為拍攝這部紀錄片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實際上,戈培爾領導的宣傳部當時也在拍攝一部奧運會電影,他們對里芬斯塔爾的攝制組採取了一種排斥和不友好的態度,甚至對里芬斯塔爾的成片也橫加干涉,如命令她刪除有關黑人運動員奪冠的鏡頭等,但里芬斯塔爾巧妙地繞過了宣傳部的審查,在1938年的首映式上拿出了《奧林匹亞》未經審查的完整版本。里芬斯塔爾是這部片子的總導演和集資人,她成立了一個由自己擔任股東的「奧林匹亞有限公司」,在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前的幾個月里,這個公司和托比斯(Tobis)電影公司簽訂了一份75萬帝國馬克的合同。加上向海外推廣時的翻譯和製作費,12部有關運動的科教和紀錄電影,以及大量的運動電影文獻,《奧林匹亞》的全部項目經費是220萬帝國馬克(在1938年約等於523810美元),據德國《明鏡》周刊1952年5月的一次訪談記載,《奧林匹亞》放映後的收入在700萬到800萬帝國馬克之間,這還不包括戰後它在德國之外放映時的收入。也就是說,《奧林匹亞》是一個在經濟上自負盈虧的項目,而不是 「拿了納粹黨數不清的錢」。
《奧林匹亞》由兩部具有正片長度的紀錄片構成,它的主題是非政治的。1958年,里芬斯塔爾在《奧林匹亞拍攝手記》中回憶說,當時她為這部片子確立的主題是:運動競賽,運動的美,奧林匹克精神。里芬斯塔爾說,她的影片要表現緊張激烈的競賽過程,要表現運動員健美的體魄、敏捷的身姿以及他們在運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力量,還要體現出一種奧林匹克精神:國家之間、全世界的青年之間和平競賽的精神,並追溯這一精神的發生發展以及它對全世界所具有的影響 。
這又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拍攝,里芬斯塔爾這次募集了80名攝影師及攝影助理,在駐地還安排了30 名補給人員,另有兩支小分隊,一支小分隊開赴希臘,從那裡尾隨火炬運動員穿越七個國家,另一支駐扎在德國基爾的劃艇賽場。早在賽前幾個月,里芬斯塔爾就率領了一支由攝影師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工作小組前往賽場進行勘查,尋找合適的拍攝點,實驗各種可能的拍攝角度,提前確定膠片和光圈的系數,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這是一次難度非常大的拍攝,因為它要追蹤在幾秒鍾之內發生的高速運動,而且還要應付包括天氣和光線在內的各種不測。里芬斯塔爾為這部片子定下的基調是:「這部電影必須是一部紀錄片。任何東西都不能遺漏」,可是奧運會組委會的底線是絕不能幹擾比賽。里芬斯塔爾的拍攝重點是田賽和徑賽,這需要有攝影師進入賽場的核心部分,而這在歷屆奧運會上一向是受到嚴格限制的。里芬斯塔爾感到困難重重,但她毫不氣餒,一次又一次地和組委會討價還價,最終爭取到了她所需要的最低拍攝條件 :
1、跳高架邊可以挖兩條攝影壕溝,百米賽起跑線後5米處可以挖一條攝影壕溝,終點上可以挖一條攝影壕溝,跳遠跑道邊可以挖一條電影壕溝;
2、徑賽時可在賽場中央搭建三個攝影塔,百米賽起跑線後可搭建一個攝影塔,鏈球比賽的護網後可以搭建一條攝影軌道,這些設施用後必須立即拆除;
3、最多六個攝影師可以進入賽場中央,不許使用在軌道上自動運行的攝影機(這條禁令後來被打破了)。
除此之外,里芬斯塔爾還在體育館上空安排了飛機和氣球,在船上和馬背上安裝了固定攝影機,在跑道邊安裝了攝影機跑軌。1936年7月20日,奧運聖火在希臘點燃,從這一天起,攝制組在里芬斯塔爾的指揮下,投入了一場緊張的戰斗,幾乎沒有一分鍾的鬆懈。在為期16天的比賽中,攝制組共拍攝了120萬英尺的素材,餘下的18個月,里芬斯塔爾把自己關在剪輯室里,在沒有助理導演和藝術指導的情況下,獨自剪完了120萬英尺的膠片,這不僅嚴重損壞了她的健康,而且還遭來了人們的嘲笑,很少有人相信這會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但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奧林匹亞》畢竟成功了,它獲得了很多獎項和好評。在這之後,里芬斯塔爾本想拍攝一部叫做「Penthesilea」的故事片,由她出演希臘神話中好戰的亞馬遜女王,但突然爆發的戰爭把她的拍攝計劃打斷了,一直到臨死她也沒有把這部片子拍出來。二戰結束後,里芬斯塔爾因為涉嫌與納粹牽連,被投入了監獄,1952年,西柏林法庭做出終審判決:「里芬斯塔爾……沒有從事過應受懲處的支持納粹統治的政治活動……沒有致力於建立與自己藝術事業無關的聯系……她與希特勒之間不存在曖昧關系。」 重新獲得自由後,里芬斯塔爾試圖恢復自己作為電影人的地位,但是無形的猜忌和譴責還是經常落到她的身上。1956年,里芬斯塔爾開始了她的非洲之旅,在那裡,她不僅「重新獲得了生命」,而且還開始拍攝一部叫做「黑奴船」的半虛構的紀錄片,以表達她對現代奴隸買賣的義憤。可是因為資金、戰爭、車禍、天氣等原因,這部片子被拖延了下來。從1962年開始,里芬斯塔爾數次前往蘇丹努巴山區的原始部落,去進行研究和拍攝工作。盡管她不是第一個拍攝他們的人,但她是第一個被皮膚黝黑的努巴人接受的外人,她被允許去拍攝努巴人神聖的儀式。從1965年開始,受努巴人金屬般優雅的體態和富於美感的生活方式的吸引,這位 62歲的老人開始拍攝一部關於努巴人的彩色紀錄片,以記錄這一正處於崩潰瓦解之中的原始文明。與此同時,里芬斯塔爾出版和展出了一些關於東非和努巴原始部族的照片集,如《努巴人》,《考的努巴人》等,這些光彩奪目的照片使她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對象。里芬斯塔爾說,她只拍好看的人和好看的東西,這不是因為她個人不喜歡有病的人,而是因為拍好看的人能給觀者帶來愉悅。
71歲那年,里芬斯塔爾參加了潛水訓練,她要實現自己的一個宿願:拍攝水底世界。不久,她果真成了一個出色的水底攝影師,並出版了兩本插圖著作,《珊瑚花園》和《水下的奇觀》。從此以後,里芬斯塔爾反復前往最優美的潛水區,去拍攝她的水下紀錄片,直到94歲的時候,里芬斯塔爾還戴著潛水鏡,到可可島附近的水域去拍攝鯊魚。97歲那年,里芬斯塔爾竟決定再次前往蘇丹,去看望和幫助被戰爭隔絕的努巴人。里芬斯塔爾已經23年沒能見到她的努巴朋友們了,為了這次旅行,她與蘇丹政府進行了反復磋商,甚至和叛軍首領取得了聯系。2000年2月,里芬斯塔爾率領一個小型攝影隊飛抵蘇丹首都喀土木,在那裡,經過漫長的等待和艱難的談判,當局終於同意他們前往努巴山區。成千上萬的努巴人翹首期盼她的到來,在那裡,她發現很多要好的朋友都成了內戰的犧牲品,正當里芬斯塔爾准備繼續對那些還活著的努巴朋友進行紀錄時,新的戰爭爆發了,她只好立即和攝影隊乘直升飛機離開努巴山區。另一場災難降臨在他們頭上,直升機墜毀了,所幸沒有人員死亡。一架救援飛機把里芬斯塔爾運往一家德國醫院,在那裡,人們發現這位九旬老人肋骨多處斷裂並傷及肺部。盡管發生了這場可怕的事件,這位精力旺盛的老人還是沒有放棄她再次前往蘇丹的計劃。
2003年9月9日,這位充滿了坎坷與傳奇的世紀老人,在慕尼黑附近的家中安然辭別了人世。里芬斯塔爾對紀實鏡頭的迷戀以及她富於激情的工作方式,使得我們不得不承認她是一個維爾托夫意義上的電影眼睛人,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又只能說她是一個不純粹的電影眼睛人。與維爾托夫的平民電影相比,她的電影帶有更多的貴族氣息,她醉心於生活的「美」,卻並不關心生活的全部,她擅長拍攝紀錄片,但工作起來更像是一個故事片導演,她拒絕承認《意志的勝利》是一部宣傳電影,但恰好因為它是「藝術」的,所以才有煽動性,她從不關心政治,所以才會被政治利用。里芬斯塔爾與維爾托夫這兩個偉大的電影眼睛人,各自代表了本雅明所指出的兩條對立的藝術路線:政治的審美化(法西斯主義)與藝術的政治化(共產主義) 。在這里,「藝術政治化」中的政治,不應理解為欽定的政治,而應理解為關涉到我們每一個人權利的政治。維爾托夫的「電影真理報」曾用電影的形式為這種政治確立了一種典範:一種「自下而上」的、不是從上級命令出發的政治。維爾托夫的電影實踐告訴我們,人民有權通過電影眼睛來記錄和觀察自己的生活。這一號召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❷ 推薦幾部比較好的關於納粹題材的電影

1、《伯納德行動》

《伯納德行動》由Filmlade發行的部劇情片,影片根據阿道夫·博格(Adolf Burger)原著《魔鬼工廠》(The Devils Workshop)改編。

由斯戴芬·盧佐維茨基執導,卡爾·馬克維斯、奧古斯特·迪赫、馬丁·布拉姆巴赫、大衛·史崔梭德出演。該片講述一群身懷特殊技藝的猶太人在集中營里被迫為納粹印刷偽鈔的故事。

2、《無恥混蛋》

《無恥混蛋》由昆汀·塔倫蒂諾和伊萊·羅斯共同執導的戰爭電影,布拉德·皮特、克里斯托弗·瓦爾茲、邁克爾·法斯賓德、伊萊·羅斯、黛安·克魯格、梅拉尼·羅蘭等聯袂出演。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一群犯了罪的美國士兵原本將要被處以死刑,但是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政策,他們被允許戴罪立功——深入已被納粹佔領的法國去執行一項危險任務,此項任務代號為「基諾行動」。

3、《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艾伯絲·戴維茲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

該片於1993年11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點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正式上映。該片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



4、《刺殺蓋世太保》

《刺殺蓋世太保》由塞德里克·吉門內茲執導,傑森·克拉克、裴淳華、傑克·奧康奈爾、米婭·華希科沃斯卡、傑克·萊諾聯合主演。

該片於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刺殺蓋世太保》根據二戰史上著名的刺殺事件「類人猿行動」改編,以丘吉爾策劃的類人猿行動為主線,講述了兩名盟軍飛行員空降納粹佔領區,刺殺蓋世太保頭目海德里希的故事。

5、《集中營里的攝影師》

《集中營里的攝影師》是馬爾·塔加羅納執導,馬里奧·卡薩斯等主演的傳記片,該片於2018年10月26日在西班牙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名在納粹集中營里擔任歸檔工作的加泰羅尼亞囚犯,偷走了記錄納粹暴行的照片底片的故事。

❸ 最具感染力的二戰納粹電影

鋼鐵師團
導演: Bob Carruthers
主演: Michael Leighton
類型: 動作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0-12-04

❹ 挑戰納粹的導演簡介

本片導演愛德華-茲威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以《光榮》一片震動影壇,將丹澤爾-華盛頓第一次送上奧斯卡領獎台,之後拍出的《球日傳奇》、《生死豪情》、《最後的武士》、《血鑽》均是引起較大反響的作品,而其擔當執行製片的《莎翁情史》、《毒品網路》、《我是山姆》更是在奧斯卡評選中摘金奪銀。這個曾與湯姆-克魯斯、丹澤爾-華盛頓、凱瑟琳-澤塔-瓊斯、西恩-潘、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等好萊塢一線大牌合作過的影人,對克雷格「掙脫」於邦德之外的傾力獻演表示出極大的激賞。盡管《挑戰納粹》的拍攝過程與出演《皇家賭場》時一樣辛苦,但是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影,對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❺ 求幾部反映關於二戰德國納粹的電影

辛德勒名單——一個德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家產拯救猶太人的故事
虎口脫險——幾個英國空軍迫降在德國佔領的法國,影片講訴的是他們逃出法國的故事,整個過程笑點不斷,是喜劇片。
納粹荒淫史——為了進一步控制納粹軍官的目的,納粹特派了一批對納粹思想和信念都無比堅定而又年輕美貌的女子,把他們訓練成淫盪的妓女,專供那些納粹軍官淫樂,但這些妓女又是納粹特工,專門負責收集那些軍官的心裡話,從而辨別軍官的忠誠度,瑪葛塔,一位中產階級的女兒,也加入這個隊伍,起先她對納粹思想信仰無比,後來她逐漸明白了納粹的本質,於是她奮起反抗,一手毀滅了以韋伯格為首的一套納粹監視系統。

索羅瑪的120天——世界禁片,影片所表現的背景是墨索里尼體制的最臭名昭著的一段史實——「薩羅共和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18個月中法西斯主義的最後堡壘,在這段統治期間,有72000人慘遭屠殺,40000人被截肢,大量的人被送入集中營,一大批婦女,少年被姦汙或雞奸。
竊聽風暴——1984年前東德東柏林史塔西(國家安全局)的一名秘密探員負責監聽一男劇作家及其女友(知名演員),逐漸被他們的生活所吸引,轉而同情他們的遭遇,以至最後暗中對他們施以援手的故事。結尾很感人
鋼琴家——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時期被迫害,四處逃亡的故事。
穿長條紋睡衣的男孩——八歲男孩布魯諾(Asa Butterfield 飾)一家隨著納粹軍官父親的一紙調令,由柏林搬遷到了鄉下。失去了朋友們的布魯諾很快對新家附近的「農庄」產生了興趣,那裡有一群身穿「條紋睡衣」的人終日忙碌,並且其中一個為布魯諾一家服務,他形容骯臟,態度慎微。周遭環境和布魯諾的舉止讓母親暗暗擔憂,但納粹父親制止家中任何懷疑既定政策的行為。布魯諾偷偷結識了鐵絲網另一邊的同齡男孩施穆爾,並時常帶給他食物吃。在緊張的家庭氛圍和姐姐向成人世界的變化中,施穆爾是布魯諾惟一的朋友。某日布魯諾決定,去鐵絲網的另一邊,以便見到施穆爾的父親。
苦難童年——講的是幾個猶太兒童的悲慘生活。
布達佩斯之戀——上世紀30年代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一個餐館里,美麗的伊洛娜(艾麗卡·莫露珊 Erika Marozsán 飾)同時被兩個男人深愛著。一個是餐廳老闆,另一個是鋼琴師。三個人都並不願意改變現況,打破平衡,伊洛娜同時擁有兩個男人的愛而深感平靜幸福。鋼琴師為她創作出《憂郁星期天》,他和餐廳也因此一舉成名。 一個無名小子漢斯迷上伊諾娜表白被拒後,最後成為納粹軍官回來復仇。
無恥混蛋——昆汀·塔倫蒂諾導演的作品,也是講納粹的故事,荒誕而搞笑
音樂之聲——經典呀

❻ 有關納粹的電影有哪些

1,《美麗人生》。
內容提要: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駕車來到阿雷佐小鎮准備開一家書店,途中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好事多磨,終成眷屬。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被強行送往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為了能和兒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營里毅然前同行被分開關押。圭多不願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2,《意志的勝利》。
內容提要:影片《意志的勝利》是一位有爭議的女導演拍了一部毀譽參半的作品,成為電影史一則奇特的個案,這是一部記錄1934年在紐倫堡召開的帝國代表大會的紀錄片。由納粹構思,為納粹拍攝,內容也是關於納粹。電影記錄了大會的盛況和會議期間的一些重要事件。《意志的勝利》實際上向歷史學家顯示了納粹政府如何通過宣傳而發展壯大,希特勒是如何運用他無與倫比又令人恐懼的語言能力煽動群眾,並向他們灌輸納粹思想的。
3,《希特勒的特種部隊》。
內容提要:本片是第一部綜合性介紹希特勒青年團運動和其他一些被希特勒第三帝國利用負責向德國年輕人灌輸納粹理論的青年組織的紀錄片。第三帝國通過這些組織將德國一代的年輕人牢牢地控制了,並對這代年輕人進行了精神壓迫和剝削,直至今天,一些前納粹青年組織的成員還無法忘記自己在那黑暗年代所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 希特勒所設計的讓德國一體化的目標將整個德國社會帶入了納粹的統治中。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從孩提時代開始就受到國家的全面控制,並且被灌輸加入納粹黨保家衛國的思想。上百萬的德國年輕人被希特勒所鼓吹的擴大生存空間和種族主義理論所迷惑,紛紛加入納粹青年團,而一小部分抵制納粹統治的年輕人則被逐出德國並且受到種種迫害。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使許多的年輕人對納粹的幻想一夜破滅。 本片通過對多名前希特勒青年團成員的采訪,通過他們對那些可怕的,痛苦的過去的描述而攝制。
4,《納粹軍校》。
本片透過歷史的視野去研究二戰中那些青年學生是如何被召募到那所學校,如何接受那些所謂的精英教育。影片表現了將青少年納入納粹體制後的震撼與覺醒,除了表現殘酷的一面外,對於弗萊德里希和阿爾伯特的友情也作了深入的刻畫。
5,《帝國毀滅》。
本片是德國電影史上耗資最高的電影,根據歷史學家費司特的巨著《希特勒的末日》改編而成,電影一改德國電影一慣將阿道夫·希特勒當成時代背景人物的模式,首次正面特寫希特勒和他的納粹帝國瓦解前的12天。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時,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 殺於地下掩體焚 屍等歷史事件,以及第三帝國高層人物們的心態與命運,並交代了其他主要人物的最終結局
6,《希望與抗爭》。
改編自二戰期間德國國內青年人抗爭的真實事件,導演運用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段、譜寫了一曲在二戰時期的壯麗悲歌,影片所有元素的運用,使本片達到很高藝術體現,極富感染力。影片一經上映就深受好評,被人們評為是可以與《奧爾佳》相媲美的史詩性巨作。並一舉獲得了第55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角銀熊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提名,成為當時電影界最炙手可熱的影片之一。

❼ 介紹為納粹拍攝過紀錄片女導演里芬斯塔爾的電影名稱

中文名: 瑞芬斯塔爾壯麗而可怕的一生 1993
英文名: The.Wonderful Horrible Life of Leni Riefenstahl
下載
http://www.verycd.com/topics/25309/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7472/

❽ 納粹電影的名字

英文名: To Be or Not to Be
中文名: 生死大逃亡

1936年,納粹軍隊佔領了萊茵蘭,一炮未發;1938年3月,佔領了奧地利,一炮未發;1939年佔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還是一炮未發。歐洲處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夕,但波蘭的布朗斯基劇院卻忘記了他們的處境,仍然歌舞昇平。在演員們感覺到戰爭的威脅的時候,劇院的老闆兼主演的布朗斯基關心的只是他的戲劇和生意。而老闆娘,也是整個城市最耀眼的女明星安娜也忙著和他的情人飛行員安德烈約會。
但好景不長,在那不久,劇團接到了演出的禁令,因為他們的演出節目有反希特勒的內容。而飛行員安德烈也飛往英國繼續展開對納粹的戰斗,但因為軍人們的疏忽,一份印有他們親人朋友名字的名單落到了間諜薩蘭斯基教授的手裡。這封可能會摧毀波蘭抵抗運動組織的密信事關重大,安德烈受命回國處理此事。但因為安娜的名字在名單上,劇院也被牽扯進來。
於是一群舞台劇演員在布朗斯基和他的妻子安娜的帶領下,同納粹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斗爭,並且通過他們的演出有力地支持著抵抗運動。為了妻子,布朗斯基冒著生命假扮成歐哈德上校,將間諜薩蘭斯基教授誆騙到蓋世太保辦公室(其實是他的劇院),想誘使他交出那份波蘭地下組織名單。教授起初不辨真偽,糊里糊塗將名單獻給了「他的德國朋友」。
然而,不明就裡的教授談起了布朗斯基與那名飛行員的「風流韻事」,布朗斯基妒火中燒,結果露出了馬腳。教授這才恍然大悟,但為時已晚,演員們處決了這個賣國賊。雖然事情由些許漏洞,但演員們還是十分賣力的扮演各自的角色。甚至假扮希特勒蒙騙過當地的納粹,最終,所有人乘坐飛機逃離了這個人間地獄。

精彩視點:
《生死大逃亡》改編自德國導演大師劉別謙曾經執導的著名黑色喜劇,開場戲乃公認的銀幕經典。本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淪陷期間,一群舞台演員和納粹鬥智斗勇,防止一個間諜把有關波蘭的重要情報送到德國,保護了華沙地下抵抗組織,並且從納粹眼皮底下成功地逃脫。劇中情節緊湊,笑料恆聲,雖然年代已久,但看起來依然樂趣十足,宛如一出《虎口脫險》。片名出自《哈姆雷特》著名台詞,是男主角夢寐以求表演的內容,影片表達了導演對二戰的控訴。

❾ 關於納粹電影,一家人被關近集中營,求名字!美麗的什麼

美麗人生 Life Is Beautiful(是那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年 代: 1997
地 區: 義大利 (更多...)
片 長: 122 min / USA:118 min
導 演: 羅伯托 貝尼尼 (Roberto Benigni)
編 劇: 羅伯托 貝尼尼 (Roberto Benigni) / 文森佐 克拉米 (Vincenzo Cerami)
類 型: 愛情 / 喜劇 / 劇情 / 戰爭
主要演員: 沃夫岡 海林格 霍斯特 巴克霍爾茲 羅伯托 貝尼尼
馬里莎 帕雷德斯 尼可萊塔 布拉斯基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去籠罩著整個義大利。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途經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多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陰雲密布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歧視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由於生活所迫,圭多隻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朴、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
一次圭多騎車上班無意中撞倒了多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多拉表白愛慕之情。
多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台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筆,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多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協和多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游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喬舒亞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喬舒亞父子,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當多拉和喬舒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喬舒亞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千叮囑萬叮嚀讓喬舒亞不要出來,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打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喬舒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喬舒亞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
http://search3.btchina.net/btsearch.php?query=%C3%C0%C0%F6%C8%CB%C9%FA&type=0有下載

❿ 關於演納粹集中營的經典電影

1. 《戰地軍魂》(Stalag 17,17號囚房,美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戰俘逃亡題材。二戰後期號稱「牢不可破」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美軍戰俘策劃越獄和清除內奸的故事,塑造了一個貌似沒心沒肺、無惡不作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明爭暗鬥,其樂無窮。威廉•赫頓等主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2.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or Escape,第三集中營、龍虎榜、絕處逢生,美國,1963)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1943年,戒備極為森嚴、聲稱「絕對不可能逃脫」的納粹德國第三集中營,一批盟軍戰俘在一位美國英雄的領導下實施集體逃亡計劃的故事。然而,逃出集中營的70多名戰俘最終卻只有幾個人幸運地存活下來……自由是不屈不撓的結果。史蒂夫•麥奎因、詹姆斯•迦納、理查德•阿滕伯勒、詹姆斯•科本等主演。
3. 《黑獄梟雄》(King Rat,鼠王,美國,196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英國通俗小說作家同名小說改編。戰時新加坡日軍戰俘集中營中貌似自私自利、有「鼠王」之稱的美國反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美國人生存之道的戰俘標本。喬治•西格爾等主演。
4.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
戰俘題材經典。1941年,泰國北碧府日軍集中營盟軍戰俘被迫為日軍建造桂河大橋的故事。戰爭中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經典標本,英國紳士遭遇日本流氓。人物形象塑造與心理刻劃極為出色,英、美、日三國軍官的不同風格和個性十分鮮明。影片中英軍官兵用口哨吹出來的《桂河大橋進行曲》令人印象深刻。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美國電影協會(AFI)100部最驚心動魄的美國電影第58位。
5. 《終止戰火》(To End All Wars,終結戰爭,英國、美國、泰國,2001)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攻佔新加坡後,一批盟軍戰俘被送到緬甸建造死亡鐵路、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保持求生意志、直至戰火終止的故事。影片秉持的理念是:各民族只有彼此理解、寬容相待,戰火才會真正終止。羅伯特•卡萊爾、基弗•薩瑟蘭等主演。
6. 《哈特之戰》(Hart''s War,哈特戰爭、裁決之戰,美國,2002)
戰俘逃亡題材。戰俘營中的種族歧視問題。根據美國作家同名紀實小說改編。戰時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以上校為首的美軍戰俘借審判謀殺案嫌疑犯分散德國納粹注意力、實施逃亡行動的故事。布魯斯•威利斯、科林•法瑞爾等主演。
7. 《海陸空大逃亡》(The McKenzie Break,戰俘營、暴動戰俘營,愛爾蘭、英國,1970)
戰俘逃亡題材。戰時蘇格蘭麥肯錫英軍戰俘集中營德軍戰俘的逃亡故事。自作聰明的英軍與德軍戰俘玩貓捉老鼠的游戲,而結局則是英軍「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8. 《勝利大逃亡》(Victory,大勝利,美國,1981)
戰俘逃亡題材。二戰末期的巴黎,一場特殊的足球賽——納粹德國國家隊對同盟國戰俘隊,一場熱鬧非凡的盟軍戰俘大逃亡行動。其間,由於球王貝利以及眾多歐洲足球高手加盟扮演戰俘,致使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場世界足球超級明星的個人絕技大展示。
9. 《戰火紛飛》(Raid on Rommel,奇襲隆美爾,美國,1971)
1943年的北非戰場,英德兩軍對壘之際,英軍軍官冒險將關押在德軍軍營的盟軍戰俘釋放,並率領他們發動突襲的故事。理查德•伯頓、約翰•科里考斯等主演。(笑獨行按:或有混同於《沙漠之狐》者。)
10. 《大偷襲》(The Great Raid,卡巴那圖大營救,美國,2005)
根據美國作家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反攻巴坦島時的一次戰俘營救行動,目的是營救可能被日軍屠殺的卡巴那圖戰俘營500多名盟軍戰俘,該行動得到了菲律賓游擊隊的大力協助,號稱美軍歷史上最成功的營救行動。本傑明•布拉特、約瑟夫•法因斯、康妮•尼爾森等主演。
11. 《雷恩的快車》(Von Ryan''s Express,戰俘列車、大逃亡,美國,196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1943年,義大利軍戰俘集中營的英軍戰俘在義大利戰敗、重獲自由後又不幸被德國納粹的偵察機發現,被集體裝上火車運往德國。此前因飛機墜毀而被意軍俘獲的美軍空軍上校也在其中。他率領英軍戰俘奪取火車,經由被俘德軍軍官指點,一路騙過德國納粹,將火車駛向瑞士。而他自己卻不幸在最後時刻倒在了德國納粹的槍口下……弗蘭克•西納特拉等主演。
12. 《逃離索比堡》(Escape from Sobibor, or Les rescapes de Sobibor,英國、南斯拉夫,1987)
電視電影。歐洲電影界對於黑暗年代恐怖往事的經典回憶。根據英國作家同名歷史小說改編。1943年,波蘭索比堡死亡集中營猶太人和猶太裔蘇軍戰俘的逃亡,主動選擇在槍口下物競天擇的命運:600多人越獄,300多人成功,規模與績效均創德國納粹死亡集中營集體逃亡事件紀錄。阿蘭•阿金、魯特格爾•哈爾與波蘭裔性感美女喬安娜•帕庫拉聯袂主演。

閱讀全文

與納粹電影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電影起飛視頻大全 瀏覽:334
一部電影的推薦詞作文舉起手來 瀏覽:342
電影演員鄭爽長什麼樣 瀏覽:30
關於愛情爛電影 瀏覽:522
震驚電影完整版 瀏覽:513
中英文字幕勵志英語電影 瀏覽:673
初中階段會學到哪些英文電影 瀏覽:159
劉德華成龍在監獄電影大全 瀏覽:967
韓國電影惡靈春夢講的是什麼 瀏覽:936
醉拳蘇花子電影完整版 瀏覽:950
冰雪奇緣中文版大電影4 瀏覽:136
電影女主角像豬 瀏覽:843
推薦的女生英文電影 瀏覽:488
煙花動漫電影主角 瀏覽:892
電影名字歌曲合集 瀏覽:272
中國勵志一部電影觀後感 瀏覽:807
電影院的主客體是什麼和觀眾 瀏覽:60
泰國電影女神降臨 瀏覽:110
以為你這是在拍電影嗎音樂 瀏覽:471
赫本經典愛情電影截圖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