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電影導演方面書籍
《認識電影》《電影剪輯技巧》《電影語言的語法》《導演功課》《導演電影——電影導演的藝術》
❷ 導演必修書籍
關於如何成為一個著名的導演,有很多這樣的書籍,在這里給你舉幾個例子吧。
1、《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德國 韋伯 著
2、《資本主義文化矛盾》
美國 丹尼爾 貝爾 著
3、(導演必修課程)鏡頭語言的基本知識
作者:燃燒靈魂的寂寞
一、電影、電視的景別
景別,根據景距、視角的不同,一般分為:
極遠景:極端遙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小如螞蟻。
遠景:深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廣義的遠景基於景距的不同,又可分為大遠景、遠景、小遠景(一說為半遠景)三個層次。
大全景:包含整個拍攝主體及周遭大環境的畫面,通常用來作影影視作品的環境介紹,因此被叫做最廣的鏡頭。
全景:攝取人物全身或較小場景全貌的影視畫面,相當於話劇、歌舞劇場「舞台框」內的景觀。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動作和所處的環境。
小全景:演員「頂天立地」,處於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對完整的規格。
中景:俗稱「七分像」,指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或用來拍攝與此相當的場景的鏡頭,是表演性場面的常用景別。
半身景:俗稱「半身像」,指從腰部到頭的景緻,也稱為「中近景」。
近景:指攝取胸部以上的影視畫面,有時也用於表現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寫:指攝影、攝像機在很近距離內攝取對象。通常以人體肩部以上的頭像為取景參照,突出強調人體的某個局部,或相應的物件細節、景物細節等。
大特寫:又稱「細部特寫」,指突出頭像的局部,或身體、物體的某一細部,如眉毛、眼睛、槍栓、板機等。
二、攝影、攝像機的運動(拍攝方式)
推:即推拍、推鏡頭,指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前的運動拍攝,取景范圍由大變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與變焦距推拍存在本質的區別。
拉: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後的拉攝運動,取景范圍由小變大,也可分為慢拉、快拉、猛拉。
搖:指攝影、攝像機位置不動,機身依託於三角架上的底盤作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觀眾如同站在原地環顧、打量周圍的人或事物。
移:又稱移動拍攝。從廣義說,運動拍攝的各種方式都為移動拍攝。但在通常的意義上,移動拍攝專指把攝影、攝像機安放在運載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動中拍攝對象。移拍與搖拍結合可以形成搖移拍攝方式。
跟:指跟蹤拍攝。跟移是一種,還有跟搖、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將跟攝與拉、搖、移、升、降等20多種拍攝方法結合在一起,同時進行。總之,跟拍的手法靈活多樣,它使觀眾的眼睛始終盯牢在被跟攝人體、物體上。
升:上升攝影、攝像。
降:下降攝影、攝像。
俯:俯拍,常用於宏觀地展現環境、場合的整體面貌。
仰:仰拍,常帶有高大、庄嚴的意味。
甩:甩鏡頭,也即掃搖鏡頭,指從一個被攝體甩向另一個被攝體,表現急劇的變化,作為場景變換的手段時不露剪輯的痕跡。
懸:懸空拍攝,有時還包括空中拍攝。它有廣闊的表現力。
空:亦稱空鏡頭、景物鏡頭,指沒有劇中角色(不管是人還是相關動物)的純景物鏡頭。
切:轉換鏡頭的統稱。任何一個鏡頭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綜:指綜合拍攝,又稱綜合鏡頭。它是將推、拉、搖、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懸、空等拍攝方法中的幾種結合在一個鏡頭里進行拍攝。
短:指短鏡頭。電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約合膠片15米以下的鏡頭;電視30秒(每秒25幀)、約合750幀以下的連續畫面。
長:指長鏡頭。影視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連續畫面。
對於長、短鏡頭的區分,世界上尚無公認的「尺度」,上述標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區柯克《繩索》中耗時10分鍾、長到一本(指一個鐵盒裝的拷貝)的長鏡頭,也有短到只有兩格、描繪火光炮影的戰爭片短鏡頭。
反打:指攝影機、攝像機在拍攝二人場景時的異向拍攝。例如拍攝男女二人對坐交談,先從一邊拍男,再從另一邊拍女(近景、特寫、半身均可),最後交叉剪輯構成一個完整的片段。
變焦拍攝:攝影、攝像機不動,通過鏡頭焦距的變化,使遠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見,或使近景從清晰到虛化。
主觀拍攝:又稱主觀鏡頭,即表現劇中人的視覺的鏡頭主觀視線、,常有可視化的心理描寫的作用。
前景:鏡頭中靠近前沿或位於主體前面的人或物。在鏡頭畫面中,用以陪襯主體,或組成戲劇環境的一部分,並增強畫面的空間深度,平衡構圖和美化畫面。
後景:鏡頭中靠近後邊或位於主體後面的人或物。後景在鏡頭畫面中,有時作為表現的主體或陪體,但大多是戲劇環境的組成部分,有時直接構成背景。
中景:處於畫面中間的部分。一般主體會出現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間的部位。
前景、中景、後景是攝影構圖的基本層次,它們可以使畫面富於層次感、縱深感。有些畫面的層次作了更細致的劃分,如斯皮爾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許多畫面構圖,可達七八個層次。
內景:也稱「棚內景」。指在攝影棚內搭置的場景(包括室內景或戶外景)。
外景:攝影棚以外的場景,包括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等實景,以及在攝影棚外搭建的室內景。優點是真實、自然,具有生活氣息。
攝影棚:專供拍攝影視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築物。較大的攝影棚面積一般在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為8米以上。棚內四周有為繪制背景用的天片,裝有各種照明設施、音響條件,以及隔音、通風、調節氣溫、排水等設備。棚內可搭建供拍攝的各種室內外布景。
造型語言:傳統意義上指繪畫、雕塑等藝術門類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視覺直觀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總和。對於影視而言,各種視覺造型藝術的手段和技法(如線條、色彩、光效、影調、構圖、透視規律、材料結構、空間處理等)與聲音造型諸因素(音量、音色、音調、運動、方位、距離等),共同形成了它們的造型語言體系。
畫外音:指影視作品中聲音的畫外運用,即不是由畫面中的人或物體直接發出的聲音,而是來自畫面外的聲音。旁白、獨白、解說是畫外音的主要形式。音響的畫外運用也是畫外音的重要形式。畫外音使聲音擺脫了依附於畫面視像的從屬地位,強化了影視作品的視聽結合功能。
銀幕:一種由反射性或半透明的材料製成、其表面可供投射影像的電影放映設備。
寬銀幕電影:本世紀50年代興起的新型電影,採用比標准銀幕寬的銀幕,可以使觀眾看到更廣闊的景象。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採用橫向壓縮畫面的變形鏡頭來拍攝和放映寬銀幕影片,使放映畫面高寬比由普通銀幕電影的1:1.33,變成 1:1.66至1:1.85,故稱之為變形寬銀幕電影。
遮幅寬銀幕電影:也稱「假寬銀幕電影」,使用35毫米膠片,拍攝和放映時,在攝影機和放映機片窗前加裝格框,遮去畫幅的上下兩邊,以壓縮畫面高度,但不改變畫面寬度,能得到與變形寬銀幕電影相同的銀幕效果。攝制這種寬銀幕電影的方法較為簡便,已得到廣泛採用。
聲畫同步:也即音畫同步,指影視作品中的對白、歌曲和聲響與畫面動作相一致,聲音(包括配音)和畫面形象保持同步進行的自然關系。
聲畫平行:影視作品聲畫不同步的一種情形,也稱聲畫並行、聲畫分立,指影視作品中聲音與畫面所表現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藝術風格和戲劇性矛盾沖突相互貼近,但速度節奏並不同步,聲音與畫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邏輯展開,互相補充,若即若離。其基本特點是聲音(尤其是音樂)重復或加強畫面的意境、傾向或含義。說明性音樂、渲染性音樂都屬於聲畫平行的音樂。
聲畫對位:影視作品聲畫不同步的另一種情形,包括兩種藝術處理方式:(1)聲畫對比。聲音與畫面的內容和情緒一致,但存在量度、節奏的反差。 (2)聲畫對立。聲音與畫面的形象和情緒完全相反。
❸ 求一些電影拍攝的入門書籍,主要是導演方面的,多謝!
《電影風格(形式與風格)插圖第八版》作者:david bordwell(簡直是電影網路啦,超級通俗易懂)
《電影劇本創造教程》作者:桂青山(很理論,看得懂還是很有收獲)
《學電影必修課》作者:錢威(寫的東西都很簡單,能讓你快點進入製作的世界,包括前期製作,視覺畫面,鏡頭,布光。。。等簡單入門)
《低費用電視電影拍攝》作者:戴爾.牛頓(關於你實際去拍電影的)
《21天搞定電影劇本》作者:viki.king(就是教劇本的小書啦)
我今年要去大學學導,這些書我也都在看,感覺對初學者挺有用的 。你如果比較喜歡某個導演你也可以買他的書來看,例如我買了《tim burton的電影世界》,看自己喜歡的導演能夠讓你了解你想要拍的片子的類型,超大啟發!!!還有,這些書卓越上都有得賣啦!
❹ 學導演要看些什麼書
一、《不僅僅是好萊塢》
精選伍迪•艾倫近年來六部佳作進行細讀,對其編劇、導演藝術做了力透紙背、獨辟蹊徑的論述。
從電影文學到電影美學,從劇作結構到導演修辭學,從電影本身到電影背後的大文化背景均有涉及。
對與電影內容相關聯的諸多藝術家及藝術史、比較文化、跨文化研究、人類文化學、性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媒體學等學科和話題全面對接,無一迴避。書中論述立論新穎、旁徵博引,令人耳目一新,不遜於伍迪•艾倫電影作品本身。
❺ 關於導演入門的書有推薦么
《電影導演藝術教程》《電影導演的表演藝術》《導演功課》《榮譽》《故事》《電影劇本寫作基礎》《電影劇作者疑難問題解決指南》《電影語言的語法》《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藝術史教程》《電影史理論與實踐》《電影語言》《電影美學》《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認識電影(插圖第11版)》《電影是什麼?》《電影的本性》《電影藝術詞典》
❻ 如果想成為導演,應該看什麼書
個人意見,想成為導演,只靠看書是不行的。鄒波提到的這兩本書都是很重要的,但也就是個掃盲入門。
簡單介紹一下我所知道的波蘭羅茲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入學程序:
(補充:之所以用波蘭羅茲電影學院做例子,是因為波蘭這個只有四千萬人口的國家,出了太多的電影大師,其比例之高,以至於我個人覺得他們的電影教育方式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先向學校提出申請,要附帶一個申請人的藝術作品(不限於影像作品,任何藝術作品都可以)。學校委員會評審後會確定一個大約200人的初試名單(據說每年大概有4000人提出申請)。
然後申請人到學校後,一個大概三人組成的評審小組會和每個申請人談話(應該就是下午茶形式),仔細了解申請人的藝術天份。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一周左右。
經過這個階段的篩選後(可能現在只剩不到100人了),申請人要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拍一個短片作業,學校提供器材和技術支持。
最後學校根據上面的所有綜合因素,最後入選可能有20人左右。
這些學生每年要拍兩個作業,一個是劇情片,一個紀錄片(都是標准長片)。持續四年。最後還有畢業作業。(我看過一部分畢業作業,雖然是挑選出來的佳作,但其水準之高仍令人震驚。有一個學生作業還入圍了2002或2003年奧斯卡最佳短片獎項,叫《A Man Thing》。相當成熟的作品,已經超越了學生畢業作品的水準。電驢鏈接:verycd.com/entries...)
(2005年之前波蘭本國學生應該是不要學費的,但作業的材料費還是要出的。所以他們對學生的挑選是很謹慎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在那裡擺著呢。)
在1980年以前,羅茲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必須要有另一個本科學歷(可以和藝術無關)。理由是學電影的學生必須要有生活閱歷。後來有所放寬。
所以波蘭四千萬人口出了不少著名導演和著名電影人(尤其是攝影系)。
從上面的介紹里,我們可以看出,學習導演和看什麼書並無必然聯系。導演不但是一種有師徒傳承關系的技術方面的訓練,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智慧的磨練。同時,這個過程必然需要大量金錢的支持。
❼ 推薦一些電影導演類基礎知識的書籍
《影視導演基礎》
《電影藝術詞典》
《戲劇大網路》
《論電影藝術》
❽ 關於電影導演的書
黑澤明的回憶錄《蛤蟆的油》。伯格曼的回憶錄《魔燈》。《希區科克與特呂弗對話錄》。《施拉德論施拉德》。《赫爾佐格談赫爾佐格》。《我是說謊者:費里尼筆記》。
❾ 學影視導演專業的人該看哪些書
個人意見,想成為導演,只靠看書是不行的。鄒波提到的這兩本書都是很重要的,但也就是個掃盲入門。 簡單介紹一下我所知道的波蘭羅茲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入學程序: (補充:之所以用波蘭羅茲電影學院做例子,是因為波蘭這個只有四千萬人口的國家,出了太多的電影大師,其比例之高,以至於我個人覺得他們的電影教育方式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先向學校提出申請,要附帶一個申請人的藝術作品(不限於影像作品,任何藝術作品都可以)。學校委員會評審後會確定一個大約200人的初試名單(據說每年大概有4000人提出申請)。 然後申請人到學校後,一個大概三人組成的評審小組會和每個申請人談話(應該就是下午茶形式),仔細了解申請人的藝術天份。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一周左右。 經過這個階段的篩選後(可能現在只剩不到100人了),申請人要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拍一個短片作業,學校提供器材和技術支持。 最後學校根據上面的所有綜合因素,最後入選可能有20人左右。 這些學生每年要拍兩個作業,一個是劇情片,一個紀錄片(都是標准長片)。持續四年。最後還有畢業作業。(我看過一部分畢業作業,雖然是挑選出來的佳作,但其水準之高仍令人震驚。有一個學生作業還入圍了2002或2003年奧斯卡最佳短片獎項,叫《A Man Thing》。相當成熟的作品,已經超越了學生畢業作品的水準。電驢鏈接:verycd中國/entries...) (2005年之前波蘭本國學生應該是不要學費的,但作業的材料費還是要出的。所以他們對學生的挑選是很謹慎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在那裡擺著呢。) 在1980年以前,羅茲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必須要有另一個本科學歷(可以和藝術無關)。理由是學電影的學生必須要有生活閱歷。後來有所放寬。 所以波蘭四千萬人口出了不少著名導演和著名電影人(尤其是攝影系)。 從上面的介紹里,我們可以看出,學習導演和看什麼書並無必然聯系。導演不但是一種有師徒傳承關系的技術方面的訓練,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智慧的磨練。同時,這個過程必然需要大量金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