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導演都干哪些工作
電影導演是把文學劇本搬上銀幕使其成為影片的藝術家。他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總負責人。他負責調動並掌握電影這一綜合藝術各部門的創造力和積極性,用以協同地和諧地完成影片的創作。
電影導演在影片攝制階段負責組織和指揮工作。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導演首先要對劇本進行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藝術觀念,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通過對劇本的構思、寫作或修訂,將其作為未來影片的總設計圖。
導演還要組織攝制組的班子,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導演還要組織攝制組的班子,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通過排練,確定演員對角色的創造;審定各部門的創作規劃,集中和依靠各藝術家的智慧指揮拍攝,以實現預期的藝術效果。鏡頭拍攝中和完成後,指導並依靠剪輯部門,完成鏡頭的組接和聲畫合成。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和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電影是綜合藝術,只有經過導演的集中和再創作,使各門藝術成為創造銀幕形象的基本元素,才能充分調動各創作部門的創造性,運用各種藝術要素,拍攝出一部完整的影片。
2. 電影的導演、製片人、監制、編劇、策劃、出品人等都是干什麼的大小順序是什麼
一般製作人許可權最大,導演其次。其它沒有大小順序,只是分工不同。
1.導演:主要負責電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電影中的創意部份。如張藝謀、馮小剛。
2.製片人: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公司。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制組(包括演職人員以及攝制器材的合同簽訂)、攝制資金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如華誼兄弟、王中軍。
3.監制:可能和製片人是同一個人,也可能另有其人。管理整個電視或電影拍片流程相關環節的一切工作,如工作人員的尋找與協調,預算的控制,拍攝時間的進度等,讓電影能在合理的時間與預算下完成。
4.編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作品就叫劇本,是影視劇、話劇中的表演藍本,成就突出的職業編劇被稱為劇作家。如電視劇《母儀天下》的王伊。
5.策劃:製片前中後期及過程中的對內製片工作和對外宣傳,廣告等等方面的工作,從而使電影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6.出品人: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
電影製作流程: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但是在21世紀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 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
3. 電影導演的著名導演
詹姆斯-卡梅倫 James Cameron
沃卓斯基兄弟 The Wachowski Brothers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山姆-雷米 Sam Raimi
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奈特-沙馬蘭 M. Night Shyamalan
馬丁-斯科西斯 Martin Scorsese
昆丁-塔倫蒂諾 Quentin Tarantino
科恩兄弟Coen Brothers
戈爾-維賓斯基Gore Verbinski
弗蘭克-米勒Frank Miller
蒂姆-伯頓 Tim Burton
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
彼得-傑克遜 Peter Jackson
梅爾-吉布森 Mel Gibson 安德烈 塔科夫斯基 、尼基塔 米亥科夫、謝爾蓋 艾森斯坦、普多夫金、亞歷山大 索科洛夫等
東歐導演:安傑伊 瓦伊達、呂西安 平特萊、 羅曼 波蘭斯基 、米洛斯 福爾曼、克日什托夫 基耶斯洛夫斯基、 吉利 曼佐、米克洛斯 揚索、克里斯提昂 內梅斯古、揚 史雲梅耶等 費穆、蔡楚生、李安、侯孝賢、吳宇森、張藝謀、陳凱歌、王家衛、賈樟柯、田壯壯、馮小剛、謝晉、王立君、謝飛、王一持、王小帥、胡玫、姜文、鄭洞天、陸川、顧長衛、高希希、司馬瑞東、李少紅、楊誠俊、張揚、寧嬴、章明、寧浩、李欣、黃建新、黃建中、康紅雷、陳國星 、莫到、馮小寧、徐錚、東鑒、非行、陳鵬翱等
金基德、姜帝圭、李滄東等
4. 請問一個電影劇組里導演是干什麼的
導演:
導演是整個幕後脈絡的中心,他要控制好,發揮好所有工作人員。導演在幕後的工作
很多,但他首先要具備2個基本點:一,個人的世界觀,具體一點就是電影的創作;二,會
用影像表達個人世界觀,具體一點就是電影的製作。這兩點最基本最重要,因為電影就是
導演用所學的電影理論,把他自己的世界觀用影像表達出來。
製片人:
製片人主要負責融資,製作,和發行。
融資。有資金才能拍電影,所以製片的首要工作就是找資金。剛才說過,製片在收到
編劇的故事大綱後就會開始找投資者,拉贊助,此活動可貫穿整個製作過程。
整個片廠的負責人
整個劇組的所有事物統統有製片人負責
同時也是最大的」投資商」
出品人:在片子完成後將片子的原版」銷售」出去的人
我只知道這些了
希望對樓住有所幫助
5. 電影放映時開始報導演 演員的階段叫什麼
這個階段叫作片頭字幕。
6. 請問電影導演出一部電影需要具備哪些資源
這個……很難 100W投資一部電影應該是不夠的
請導演和編劇觀看修改劇本
找投資公司給電影做宣傳 著名演員的價格很高 群眾演員也要隨情況 要有預算開支 拍攝的地點也要選 道具 拍攝影篷 後期製作 特效等
7. 電影和電視導演的區別,來點專業的分析
電影導演
基本信息
電影雖為一種集體創作的藝術,但從其發展的過程上看,不難發現個體的貢獻卻是形成電影藝術的主要關鍵。諸如梅利業之發現電影攝影機的種種魔力;波特之發展多線劇情的平行敘述;格里菲斯之發揮電影獨有的戲劇視點等,莫不都是打破傳統的戲劇時空。以創造另一個獨立藝術境界的原動力。這些個體所代表的就是電影導演。電影導演為電影製作的總監督,沒有他來指揮協調其他共同參與創作的諸種藝術家,把他們不同的藝術思想轉化成一種統整的藝術觀,而完成一部電影作品;往往反映出電影導演個人的獨特風格。這種藝術獨特風格之形成,端賴導演本身所具有的藝術修養,亦即學識經驗與表現技巧。
電影的導演方法,必須經過下列三個階段。一、籌備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導演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劇本的修整。無論是自己寫的劇本,或是別人寫的,或是與別人合寫的,都得在分鏡拍攝之前經過一番修整。其次就是演員的物色,工作人員的選定,場景的設計與勘查,工作日程的排定等。二、拍攝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導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分鏡,沒有分鏡,電影就無從拍起。分鏡必須了解電影的特性,諸如電影的映像時空、音響、剪輯等,才能把劇本中的戲劇內容,用映像表達出來。正式拍攝時,首先根據預先分好的鏡頭,在實景中察看場面的處理與鏡頭的運用是否適當,然後再進一步地去指導演員演戲。一般而言,電影的演技遵崇自然,並且不連貫,與傳統的舞台演技迥然有異。至於如何指導演技,通常有兩個流派,一則讓演員自由發揮,一則硬性指導,兩者都有利弊,視導演本身的態度如何而定。拍攝的方式有二,一為主戲式,一為三迭式。前者將一場戲從頭到尾用一個鏡頭連續拍完後,再分別拍攝所需要的其他鏡頭。後者則將一場戲所需要的鏡頭,按分鏡表,或順序地,或跳拍地拍攝下來,但每個鏡頭與每個鏡頭之間的頭尾動作要重疊,以求剪輯後的流暢性。三、完成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導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剪輯。經過拍攝下來的所有鏡頭,或由導演本身剪輯,或由導演在旁指導剪輯師剪輯,也有任由剪輯師剪輯後再由導演修正者。剪輯為電影映像與音響連接組合過程的總稱,包括剪接與蒙太奇兩種,前者為單純的時空層次連接,後者為使時空產生新意義的有機組合。無論用剪接或蒙太奇,其作用在於提供平滑的畫面轉移,以促成畫面的連續性與韻律感。根據剪輯的原則,把片子剪好了以後,導演就接著去指導影片的配音工作。電影的音響包括對白、音效、音樂等,為潤飾電影時空的無形媒體。音響如果不能適當地配合映像,就破壞了原由映像所造成的戲劇效果。配音完成後,導演的工作就告一段落,除非在沖印時還有特別要求。原引自國際君友會王愛君文集《電影導演》。
2 主要職能編輯本段
電影導演在電影製作中擔當的角色主要包括:
(1)體會電影的整個藝術風格,並加強或達到電影所需的藝術效果。
(2)依照電影劇本,控制電影劇情的細節和發展流程波蘭電影導演皮奧特爾·舒爾金。
(3)指導演員的演出,其中包括親自為演員設定拍攝位置及動作和協助演員培養演出的情緒 。
(4)組織和選擇電影拍攝場地 。
(5)管理技術方面如攝影機擺位、燈光、布景格局、配樂內容與時間配合等 。
在實際操作中,電影導演會把不少的工序分配給劇組的其它成員,例如他會把某組戲的要求告知劇組成員,由他們去尋找適合的拍攝場地或設定燈光效果。
中國電影導演
費穆、蔡楚生、李安、侯孝賢、吳宇森、張藝謀、陳凱歌、賈樟柯、田壯壯、馮小剛、謝晉、王立君、謝飛、王一持、王小帥、胡玫、姜文、鄭洞天、陸川、顧長衛、高希希、司馬瑞東、李少紅、張揚、寧嬴、章明、寧浩、李欣、黃建新、黃建中、康紅雷、莫到、華容、盧正雨、寇占文、徐錚、黃渤等
電視導演
基本信息
簡稱「導演」。各類電視節目藝術創作的總負責人。在電視劇等攝制組中,他的任務是將文學本所提供的信息內容轉換成「視聽語言」,並以電視劇或其它電視節目的形式搬上屏幕,展現在觀眾面前,其工作內容,首先是體現在「導演闡述」中的整體構思,這集中體現了導演本人在藝術創作上的美學傾向和個人風格,通訊對各專業部門的具體要求。導演要組織內各專業的創作人員,進行整體協調的創作工作。
他既要有總的藝術界定,又要充分調動各專業創作人員的發揮各自獨特藝術效益的組織能力。導演不僅是藝術創作的「頭兒」,他還是全組生活的軸心。一劇成敗在於導演的專業水準。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他本人的吸引力,或稱為組織調動創作人員生產積極性的領導水平。
導演在接到文學本後,首先與製片主任一起籌建攝制組,籌備開拍前的各類工作。其中包括選定主創人員,選演員,組織全組創作人同體驗生活,研究各種資料,統一創作意圖,分鏡頭,作出拍攝預算,采外景等。開拍後,主要是指導演員創作、掌握表演分寸,統籌各專業在創作上協調性等。「停機」後,與剪輯一同剪出全部畫面,並與錄音師攜手完成全片的聲音創作、聲畫結構等任務,直至混合錄音,全片完成。
中國電視導演:張紀中 楊傑 都曉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朋友!
8. 電影導演專業 請求指導
電影導演專業當然還是北京電影學院的最好
中戲和上戲略遜一些,其側重點在話劇的比較多
要是准備著手考北電的話,最好從現在開始多看些電影,提高自己對電影鏡頭的感悟,平時多練習編寫故事,北電的導演考試中復試要求分組編小品並表演。給你推薦幾本電影專業書籍《電影是什麼》(安德烈巴贊)《解讀電影》(布魯斯・F・卡溫)《電影通史》(薩杜爾)
雜志可以訂《看電影》
其實現在准備挺早的,多看些經典影片比較好
9. 關於著名導演的問題
太多了,寫不下了,我只說中國的吧
鄭正秋
編導故事片:
1913:難夫難妻(與張石川合作)
1926:小情人 一個小工人
1927:二八佳人 血淚碑 楊小真
1928:黑衣女俠 俠女救夫人 血淚黃花(前集)
1929:血淚黃花(後集) 刀下美人 戰地小同胞
1930:桃花湖(前後集)
1931:紅淚影 玉人永別
1932:自由之花
1933:春水情波 姊妹花
1934:再生花 女兒經(與洪深、張石川、沈西苓等合作)
電影劇作:
1922:滑稽大王游滬記 擲果緣 大鬧怪劇場 張欣生
1923:孤兒救祖記
1924:玉梨魂 苦兒弱女 好哥哥
1925:最後之良心 小朋友 上海一婦人 盲孤女 早生貴子
1927:掛名的夫妻 俠風奇緣 山東馬永貞 車遲國唐僧鬥法
1928:美人關 火燒紅蓮寺(第一集) 大俠復仇記 女偵探
1929:新西遊記
1930:娼門賢母
1931:恨海
導演影片:
1927:梅花落(上中下集)
1928:白雲塔 碎琴樓
1935:熱血忠魂(與張石川、徐欣夫、吳村等合作)
演出影片:
1922:滑稽大王游滬記 擲果緣
1924:苦兒弱女 誘婚
張石川
張石川(1890-1953),中國電影導演,事業家。中國第一部故事短片《難夫難妻》的導演。
1916年,他創辦幻仙影片公司,將文明戲《黑藉冤魂》搬上銀幕。
1922年由他和鄭正秋等人發起組織了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他的主要作品有:《火燒紅蓮寺》第五至第十六集的編劇;《歌女紅牡丹》、《火燒紅蓮寺》第一至第十六集、《白雲塔》、《孤兒救祖記》、《擲果緣》、《難夫難妻》等片的導演;《黑籍冤魂》中的男演員之一。
沈浮沈浮,原名沈哀鵑,又名百寧。天津人。家境貧寒,早年失學,曾做小販、照相館徒工。1924年入天津勃海影片公司任演員,自編自導自演無聲喜劇短片《大皮包》。1933年在上海加入聯華影業公司,曾任《聯華畫報》編輯,後任編導。先後編導《出路》、《無愁君子》等影片。所作電影劇本《狼 山喋血記》被認為是較優秀的國防電影作品。抗日戰爭爆發後,與陳白塵、白楊等組織上海影人劇團,輾轉至重慶,導演舞台劇《草莽英雄》、《 兩面人》、《日出》、《雷雨》、《 霧重慶》、《群魔亂舞》等,同時創作話劇劇本《重慶二十四小時》、《 金玉滿堂》、《小人物狂想曲》等。 抗戰勝利後到北平,任中電三廠副廠 長,編導影片《追》。後至上海,加入昆侖影業公司。1948年編導影片《 萬家燈火》,運用現實主義手法,充分表現了下層知識分子覺醒的過程。 1949年編導《希望在人間》,導演手法細膩含蓄,生活氣息濃郁。同時還參與編寫電影劇本《烏鴉與麻雀》, 建國後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19 56年導演影片《李時珍》。同年赴蘇聯考察寬銀幕立體聲影片導演業務。 1958年導演了中國第一部寬銀幕立體聲影片《老兵新傳》,於1959年獲第一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後相繼導演《萬紫千紅總是春》、《北國江南》、《曙光》等。其中《曙光》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其創作態度嚴謹,富於探索精神; 風格朴實沉厚,抒情意味濃郁;結構布局和節奏處理,尤見功力。曾任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廠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一屆委員、第二至四屆常務理事,中國影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電影局藝術委員會主任等職。編導故事片1926:大皮包 1933:出路1935:無愁君子 1937:聯華交響曲·三人行天作之合自由天地1946:聖城記1947:追1948:萬家燈火(與陽翰笙合作編劇)1949:希望在人間 電影劇作 1936:狼山喋血記1949:烏鴉與麻雀(與王林谷、徐韜、趙丹等合作)導演故事片1954:斬斷魔爪1956:李時珍1959:老兵新傳萬紫千紅總是春1963:北國江南1979:曙光演出影片1926:大皮包1936:迷途的羔羊1937:藝海風光·電影城
鄭君里,曾用名鄭重,千里。1911年生於上海,原籍廣東中山,中國著名電影演員、導演。自幼家境貧寒,進義學念書。因酷愛藝術,讀到初中二年級,毅然中途輟學,考入南國藝術學院戲劇科學習,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1929年夏,在南國社參加《莎東美》、《卡門》等劇的演出,與陳白塵等創辦《摩登》戲劇半月刊。1931年參加左翼戲劇家聯盟,起草《最近行動綱領——現階段對於白色區域戲劇運動的領導綱領》。同時,他還加入摩登劇社、大道劇社,演出《乞丐與國王》、《血衣》、《亂鍾》等劇。1932年,加入聯華影業公司為基本演員,先後在《火山情血》、《奮斗》、《大路》、《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近20部影片中擔任主要或重要角色,並參加上海業余劇人協會,演出《娜拉》、《大雷雨》等劇。在銀幕和舞台上,以形體動作灑脫自如,並善於把握並表達角色的內在情緒,富於藝術魅力而成名。抗戰爆發後,任上海救亡演劇三隊隊長。1940年,在重慶加入中國電影製片廠,任新聞影片部主任,歷時兩年,赴西北、西南地區拍攝各兄弟民族團結抗戰的長紀錄片《民族萬歲》。1943年,參加中國藝術劇社,導演了《戲劇春秋》、《祖國》等劇。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任昆侖影業公司編導委員會委員。1947年,與蔡楚生合作編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雖是在老藝術家指導下的電影導演學步之作,卻已顯露出他作為一名電影導演的非凡的稟賦與才華。翌年,他參加了電影劇本《烏鴉與麻雀》的集體創作,並單獨執導了該片,以強烈的使命感和鮮明的時代感,真實地記下了蔣家王朝的「最後罪惡史」。影片在人物刻劃、場面調度、鏡頭處理,以至細節運用等方面,都體現出他對電影特性的深刻理解和表現能力。影片於1957年榮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50年代後,他的電影導演藝術步入鼎盛時期,影片《宋景詩》(與孫瑜合導)場面宏偉,氣勢磅礴,反映了當時魯西農民起義的真實面貌。他執導的《林則徐》和《聶耳》,被譽為「紅燒頭尾」,是上影向建國10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1961年導演的《枯木逢春》以精雕細刻的手法和富於詩情畫意的鏡頭畫面,動人地描述了血吸蟲病人苦妹子從絕症中獲得新生及一家人在新舊社會悲歡離合的遭遇。影片較好地借鑒了傳統藝術的經驗,體現了他在探索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懈的銳進精神。長期以來,他還致力於電影、戲劇的翻譯和著述。《論抗戰戲劇運動》,在1939年曾以單行本出版。進入40年代後,他即以開始《角色的誕生》的構思和撰稿。在他的藝術道路上,理論研究與藝術實踐,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迄今以出版的論著有《角色的誕生》、《畫外音》,譯著有傑希.波里斯拉夫斯基的《演講六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自我修養等。鄭君里是一位擅長駕馭「重頭戲」著稱,以拍攝人物傳記片見長的電影藝術家。1969年因文革遭受迫害死於監獄。他曾是上海市第一、二、三屆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委員,中國影協、劇協常務理事、上海影協常務理事。
費穆,字敬廬,號輯止,1906年生於上海。中國電影導演。
1916年費家遷居北京,因長年苦讀,致左眼失明。後開始接觸電影,撰寫影評,辦電影雜志,翻譯英文字幕和撰寫說明書。
1932年至上海任聯華影業公司導演。同年執導了《城市之夜》,反映人民疾苦,這部電影充分顯示出他的導演才華。之後,他又陸續導演了《人生》、《香雪海》、《天倫》。
1936年由他導演完成影片《狼山喋血記》,被認為是國防電影的代表作。抗日戰爭爆發後,費穆拍攝了《北戰場精忠錄》。「孤島」時期,導演了《孔夫子》、《世界兒女》及京劇戲曲片《古中國之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租界後,費穆轉向戲劇舞台。抗戰勝利後重返影壇。
1947年,他執導了由京劇大師梅蘭芳主演的戲曲片《生死恨》。這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達到了建國前戲曲片拍攝的最高水平。
1948年,導演《小城之春》。
1949年5月去香港,創辦龍馬影片公司,執導影片《江湖兒女》,片未竟而病逝。
費穆憑借《小城之春》開啟了中國詩化電影的先河,20世紀70年代末,人們開始發現費穆,認為他把中國傳統美學和電影語言進行完美的嫁接,開創了具有東方神韻的銀幕詩學。
姓名:謝晉 出生年月日:1923年11月21日 生肖:豬 星座:天蠍座
籍貫:浙江 出生地:浙江省上虞縣
學歷: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個人簡歷及工作成就(獲得獎項):
1923年 11月21日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在家鄉度過童年,並上了一年小學。
三十年代隨父母遷居上海繼續讀小學。
1938年 赴香港讀中學。
1939年 回上海就讀於大夏附中、稽山中學高中,業余時間到華光戲劇專科學校、金星電影訓練班學習,指導老師有黃佐臨、吳仞之等,並參加由於伶等人支持的學生戲劇活動,在多幕劇《岳雲》中扮演岳雲。
1941年 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話劇科,受教於曹禺、洪深、焦菊隱、馬彥祥、陳鯉庭等名家。
1943年 就讀於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後主動輟學,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國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槿花之歌》、《黃花崗》、《雞鳴早看天》、《郁雷》等戲中擔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一時期,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藝術志向。
1947年 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專業復學,導師余上沅。
1953年 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
1983年 作品:《秋瑾》(導演)義大利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4年 作品:《高山下的花環》(導演) 獲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一1987)故事片獎、導演獎。
法國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5年 美國十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6年 作品:《芙蓉鎮》(導演) 獲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獲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水晶球獎」,(演員徐松子獲「捷克戲劇家協會評委獎」);捷克第40屆勞動人民電影節榮譽獎;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頒發的1989年發行影片評論獎、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法國第1屆蒙彼利埃電影節「金熊貓獎」。任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前後曾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於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1988年 作品:《最後的貴族》(導演) 獲第1屆中國電影節榮譽獎。
任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任第5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任第7屆中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第1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1989年 任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
1991年 作品:《清涼寺鍾聲》(導演)《啟明星》(導演)1992年 8月8日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成立於上海,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美國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93年 作品:《老人與狗》(導演) 獲上海電影評論學會1993年「十佳影片」獎。2月任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任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任第8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第2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1995年 作品:《女兒谷》(導演)獲1995年第4屆全國大學生電影節特別榮譽獎。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6年 任第6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
1997年 作品:《鴉片戰爭》(導演) 獲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1998年 任第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任第9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出版《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
擔任副導演的影片: 《啞妻》(48年,大海大同電影廠)《雞毛信》(53年,上影廠)擔任導演的影片:
《女籃五號》(57年,上影廠,57年獲世界青年聯歡國際影片展覽「銀質獎」,58年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紅色娘子軍》(60年,上影廠,獲第一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64年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
《大李、老李和小李》(62年,上影廠)
《舞台姐妹》(64年,上影廠,獲第二十四屆倫敦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第十二屆葡萄牙菲格臘.達.福日國際電影節評委獎、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榮譽獎——國際電影導演獎。
《天雲山傳奇》(80年,上影廠,獲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第四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牧馬人》(81年,上影廠,獲第六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84年,上影廠,獲第八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芙蓉鎮》(86年,上影廠,獲第六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卡羅維伐
利國際電影節大獎
《最後的貴族》(89年,上影廠)
《清涼寺鍾聲》(91年,上影廠)
《啟明星》(92年)
《老人與狗》(93年)
《女兒谷》(95年)
《鴉片戰爭》(97年,峨眉廠,獲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獲獎情況及代表作:
《大李、小李和老李》、《秋瑾》
《女籃五號》獲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
《紅色娘子軍》獲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3屆亞非電影節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台姐妹》獲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獲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天雲山傳奇》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4屆百花獎最佳影
片獎
《牧馬人》獲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6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獲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8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芙蓉鎮》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張暖忻簡介
張暖忻(1940—1995) 於196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以《沙鷗》一片獲1982年金雞獎導演特別獎。接著又拍攝了《青春祭》、《北京,你早》。張暖忻是紀實美學最早的實踐者。她的幾部作品,顯示了她在電影美學上的不懈的探索。《沙鷗》中以新穎的電影語言表現人物心理活動的敘述形式,《青春祭》中營造的含蓄、飽滿而又溫煦的意境,《北京,你早》中以生活流和紀實風格顯示出來的潛在激情,在中國藝術電影創作中是獨樹一幟的。
作品:
雲南故事
青春祭
沙鷗
南中國1994
你好,北京
閨閣情怨
鄭洞天,河南羅山人,生於重慶,在上海讀中小學,現為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61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73年,被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先後任過文學編輯,導演助理等工作。1976年,鄭洞天調回北京電影學院任教,並從事電影創作。先後與謝飛等合作導演了《火娃》、《向導》等片。後者獲得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1981年,鄭洞天與徐谷明合作導演了影片《鄰居》,獲得次年的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影片被視為第四代導演早期的抗鼎之作,確立了「紀實美學」的風格。此後,鄭洞天又先後拍攝了《鴛鴦樓》、《秘闖金三角》、《人之初》、《劉天華》、《台灣往事》等影片。
鄭洞天除了擔任北京電影學院的教授,還曾擔任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廠長。這使他比一般的電影學者更能深切的體會和認識到電影作為工業的基本特性以及電影作為工業對個人化電影創作的巨大制約(他自己的創作實踐就證明了這一點)。鄭洞天任電影學院教師以來,為中國電影事業培養了不少導演人才。同時,在電影評論、電影藝術創作等方面都有較高的建樹,他的評論文章,論文在電影界有一定的影響。
作品
台灣往事
鄭培民
故園秋色
人之初
秘闖金三角
鴛鴦樓
鄰居
向導
火娃
吳貽弓,男,漢族,1938年12月生,浙江杭州人。大學文化。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任上海海燕電製片廠導演助理。1977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1983年4月當選為上海第六屆政協委員。1984年任上海電影局副局長,兼任全國影協副主任、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1985年3月任上海電影總公司總經理。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任上海電影局局長兼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1989年1月後,任上海電影局局長、中共上海市委委員、上海廣播電影電視局藝術總監。第六屆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副主席,文藝一級導演。中共第十屆、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導演的影片有《流亡大學》、《少爺的磨難》等。《巴山夜雨》(合作)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城南舊事》獲1983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二屆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和1984年第十四屆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
黃蜀芹(1939-),導演,原籍廣東番禺,生於上海。1964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曾任《啊!搖籃》、《天雲山傳奇》等影片的執行副導演。1983年,其獨立導演影片《青春萬歲》,於次年獲蘇聯塔什干國際電影節紀念獎,1984年的《童年的朋友》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和首屆中國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1987年,黃蜀芹與人合作編劇並導演影片《人鬼情》,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法國第十一屆克雷黛國際婦女節公眾大獎。1996年,執導兒童片《我也有爸爸》,獲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由錢鍾書同名小說改編的著明電視連續劇《圍城》,為黃蜀芹贏得了1991年第十屆全國電視飛天獎二等獎和最佳導演獎;首屆國際電視節金熊獎等。1996年起兼任上海新文化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0. 好萊塢里有那些著名導演 都導過那些電影
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奧賽羅》等,
比利懷爾德《日落大道》《熱情似火》等,
約翰休斯敦《馬爾他之鷹》《非洲女王號》《普利茲家族的榮譽》等,
斯坦利庫布里克《2001太空漫遊》《奇愛博士》《閃靈》等
福特科波拉《教父》系列等,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系列等,
馬丁斯科塞斯《計程車司機》《無間風雲》《紐約黑幫》等,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雷恩》《辛德勒的名單》《外星人ET》,
彼得傑克遜《指環王》系列,弗蘭科達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贖》《綠色奇跡》
邁克爾貝《絕地戰警》《珍珠港》《變形金剛》
還有很多,先說這些吧,以後有需要我繼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