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部電影裡面:製片,出品人,監制,編劇,導演,策劃。。。他們到底是干撒的,什麼關系
順序是這樣排列的:出品人、(製片人)、監制、導演、編劇、策劃、製片
大家看到,出品人和製片兩頭老大,出品人是投資方代表,並不一定是投資老闆本人,有的是找同行業有影響力的人擔任,出品人決定了用哪個導演或演員等,後交由製片人管理具體的事物,比如資金調度、日常事務等都歸製片人管;其實除出品人外,監制才是劇組真正的老大,一方面他要監督運作整部片子的資金;另一方面還要監督導演的創作及拍攝進度;導演和編劇是在拍片前主要是溝通,如何表演、台詞等,在現場導演說了算,用演員、場景、燈光、服裝、化妝、道具等,決定權都在導演一句話,因為這都是創作裡面的部分。策劃主要是表演、場面、投資等,製片是劇組的財政部,主要是派錢,當然策劃和製片是關系最近的,也許一個大的策劃,製片就要超支了。總之一句話,幕後看監制,台前看導演。
② 我有幾部編纂好的電影劇本,如何才能和導演協商合作拍攝呢
先獲取好感吧,然後不要急著推薦自己的劇本,而是先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才能,這樣你的幾率會大很多。
③ 誰能公司我拍電影時:導演、製片人、執行導演等等一系列人具體做什麼
製片人就是一般指電影公司(或者電視欄目)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選定劇本,籌劃經費,聘請導演,招聘演員以及在電影、電視節目拍攝過程中對所有問題進行總協調、總指揮。
導演職責及基本素養
如果想當導演,就必須了解和熟悉有關導演的職責和應該做的工作。無論是拍攝電影,還是拍攝電視劇,自攝制組建立後,一般分三個階段進行工作。即籌備階段、拍攝階段和後期階段。導演要自始至終參加攝制的全過程,可以說任務繁重,責任重大。
(一) 籌備階段
1、研究劇本。攝制組建立後,應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以及查閱與劇本相關的文字資料與形象資料。並在攝制組內進行討論,目的是深入理解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述形式,達到統一認識和統一思想,以便齊心協力為實現導演的構思和意圖,為把劇本體現在銀幕或屏幕上共同奮斗。
2、遴選演員。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有人說演員選對了,戲就成功了一半。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電影或電視劇中的人物形象是靠演員創造的,演員自身的角色直接與觀眾見面,所以演員的得失成敗也關系著整部戲的得失成敗。
中國文藝界有一句經驗之談,叫「戲保人」和「人保戲」,就是劇本好,戲寫得好,就可以給演員的創造提供施展才華的充分空間,同樣的道理,假如選到了好演員,一般的戲,也可以藉助演員的功力,經過演員豐富和精心的創造,把角色演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所以好的劇本如能選到好的演員,更能為劇本錦上添花。
3、寫作導演闡述。導演闡述是導演對未來影片或電視劇描繪的藍圖,是導演創作意圖和完整構思的說明,也是導演的綱領性的整體設計。導演闡述的寫作,並無固定的模式,由於導演的個性和風格各異,所以有各不相同的寫法,有的寫得非常具體細致,甚至涉及到每場戲的構思和設計方案;有的則是提綱挈領地只談主要問題。所以不必拘泥於一種格式。從內容看,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對劇本的立意、主題思想、時代背景等方面的闡釋。
·對劇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對劇中矛盾沖突的理解與把握。
·對未來影片風格樣式的定位。對節奏的處理。
·對表演、攝影、美術、化妝、服裝、道具等創作的構思和造型設計的要求。
·對音樂、錄音、剪輯等各創作部門的提示。
·對劇中需要運用特技處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與特技部門協商處理。
以上各點不必面面俱到。由於劇本的內容和題材的不同,加之導演的素質和風格各異,可以根據自己獨特的理解與認識加以闡述。但應力求明確、生動、具體,富有吸引力和說服力,並能鼓舞攝制組全體成員的創作熱情和積極性,同心協力,完成攝制任務。
4、選景。景物是為情節的發展以及人物的活動提供具有典型性和表現力的造型環境。它對營造生活氣息和藝術氛圍都是至關重要的。以景生情,以情托景,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都和選景以及美工對景的設計有關。一般來說,室內景應由美工根據劇本的內容和導演意圖進行設計,經導演審定後在攝影棚內進行搭建。搭建的布景既能達到導演的理想要求,又有利於拍攝。現在的情況是,常常因經費不足,加之搭建的布景工藝不過硬,容易暴露出虛假的痕跡,所以有許多導演將內景外拍,也就是放到實景中去拍攝。因此,內景、外景都要到外面去選。導演在選取場景時,切忌用自己想像中幻化出來的環境去套現實生活中的環境。這種幻化出來的理想環境,在現實中是很難找到的。因此,內景、外景都要到外面去選。導演在選取場景時,切忌用自出來的環境去套現實生活中的環境。這種幻化出來的理想環境,在現實中是很難找到的選景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要將自己想像中的環境向現實中的一旁上靠。場景不可過於分散,要盡量集中,以避免因轉移場景太多,距離太遠,而浪費拍攝時間和增加經費開支。
5.創作分鏡頭劇本。分鏡頭是導演用於現場拍攝的藍本和依據,也是導演為文學劇本的二度創作。將文學評議轉化為可讀的視聽評議結構,並將導演的一切藝術構思溶入到分鏡頭劇本之中。
有的導演並不寫作分鏡頭劇本,只編寫導演台本或導演場景本,導演到了現場之後,再根據實地排練的情況,進行現場分鏡頭,特別是一些具有豐富拍攝經驗的導演多採用這種做法。這種做法比較符合實際。在現場排練時,還可能產生一些新的想法,引起即興創作。另外,也有的導演喜歡運用多機拍攝的方法,這種鏡頭的分切組合,多在後期的剪接台上完成,運用這種方法的導演,多為比較成熟的導演。對於新手來說,還是事先寫好分鏡頭劇本為好,這樣可以作到心中有數,臨場即使有所變動或即興發揮,也不會感到心慌,有備而來,總比無准備匆忙上陣為好。
(二)拍攝階段
導演的分鏡頭劇本,僅僅是一次較為接近視聽評議的文字處理,導演的藝術構思還只是體現在文字上,還未見銀幕或屏幕上的形象,現場拍攝才真正算得上真刀真槍的實戰過程,是將文字轉化為可見的影像的具體過程,也是將學理付諸實踐和操作的過程。學理雖然是一樣的,但憑藉導演的各自個性,即使是一個劇本,也會演練出銀幕上的不同版本。所以說導演又是一項操作性強的工作,特別表現在拍攝現場。現場拍攝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導演要在拍攝現場將各部門的創作人員協調在一起共同完成創作任務。因此,在現場拍攝時,不僅要傾注全力來實現自己的藝術構思,而且要花大力氣施展自己的組織才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藝術質量。
導演在現場按照分鏡頭劇本實施拍攝時,不可能像工程師在建築工地上按照圖紙那樣分毫不差地施工。導演在現場拍攝中,除導演不作排練,讓演員進行即興創作外,多數導演都要進行反復地排練後才開拍。但是在排練中由於演員表演的啟發,或者是攝影師的,或者是有關部門人員的提醒,或者是導演自己靈感的突然爆發,往往要對事先設計好的分鏡頭劇本進行改動,或者做出大的調整,甚至推倒重來,重新構思,重分鏡頭,進行臨場的創作。
關於即興創作的問題,幾乎每個導演都會遇到。而這種突發靈感的即興創作,常常是獨具光彩的,它會對影片起輔助直至增色的作用,獲得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作為導演決不可忽視這種即興創作,把分鏡頭劇本當作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那樣,不僅無助於臨場發揮,反而會捆住了自己的手腳,作繭自縛。但是,導演決不可把希望完全寄託在這種臨場發揮和即興創作上。因為即興的東西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所以並不十分可靠因此導演不可把成功之道完全寄託在即興創作上。
(三) 後期製作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影片或電視劇的剪輯工作一次加工和提高的過程。
通過對工作樣片和素材的剪輯,也是對劇本又剪輯工作不僅僅是個技術過程,而更重要的是個藝術再創造的過程。導演通過對畫面的分切組合,達到運用視聽語言創造形象的目的。所以導演系的學生在拍攝實習階段,都要親自動手剪輯自己的影片,這對鍛煉實際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剪輯工作是以拍攝的圖像和錄制的聲音為基礎,參照鏡頭劇本,導演的創作意圖,將分散的鏡頭,有序地、合乎邏輯地、富有節奏地組接在一起。在剪接台上,對影片的整體結構、節奏、語言,還可以重新進行調整和修改,使全劇和局部的結構更加嚴謹和流暢,奏更加明快和有起伏,同時了解是否體現了自己的藝術構思,把握的是否准確和到位。
剪輯過程一般要經過初剪、細剪、精剪三個階段,經過反復推敲、調整,最後把整體結構確定下來,以便轉入錄音工作。
總之,導演對剪輯工作要精益求精,決不可掉以輕心。有人說,剪輯可以起到使一部電影起死回生的作用。此話可能有些誇大,但也不無道理。
後期階段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錄音工作。導演與錄音師一起運用音樂和音響效果與剪接好的畫面進行合成,有人把它比喻為給畫面穿衣戴帽。有些影片和電視劇由於音樂和音響效果配合得體、和諧,對情緒和環境的渲染起到很好的作用,為影視藝術的審美效果起到了增色的作用。
在後期製作過程中,還將涉及到作曲、樂隊、演唱等諸多問題,以及動畫、字幕、特技等人員的創作,導演對以上各個環節的工作都應提出設想和要求,以取得共識,力爭達到藝術的統一。導演工作貫穿於整個攝制過程中,所以導演必須集中精力,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為了避免藝術上的失誤,在攝制的全過程中就要全力以赴,不可遷就和湊合。如果對藝術創作要求不嚴,此處馬虎一點,彼處遷就一下,全片的藝術質量就會下降。導演一定要嚴把藝術關。導演的工作是復雜的、艱苦的,也是充滿情趣的。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導演專業是可以學成的。只要有心,加上勤奮和努力,導演夢是可圓的。
作為一個電影或電視劇導演必須具有以下六方面的能力:
(一)清晰的口頭表達和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
導演的藝術想像需要藉助於攝影、美術、錄音、表演等其他部門的合作才能完成。清晰的表達能力要求說話的人思維清晰,表達的意思邏輯比較嚴密,說話的語速不能太快,口音不能太重。文字表達能力也要很強,因為導演需要做大量的案頭工作。拍攝以前要分鏡頭,寫作導演闡述,拍攝完成後要寫作導演總結。
(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導演工作要面臨一般職業沒有的壓力。投資動輒就是百萬元以上,導演一旦進入拍攝,就有可能受到來自投資方的周期壓力,與合作夥伴藝術觀念的差異導致的沖突,媒體的批評,發行的失敗,評獎不公正等等,這些壓力如果不能承受,一個導演很難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獨立判斷的能力
導演工作是一項藝術創作,藝術創作需要展示個人智慧,因此,導演的獨立判斷能力就顯得很重要。比如一個創作方案,攝影從攝影的角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等。一個導演如果沒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就會無所適從。
(四)藝術的感受能力
面對各種問題的時候,演員從演員的角度,報考導演專業和其他一些藝術類專業比 如音樂、美術、舞蹈不一樣的是,不需要從小就接受專業訓練。對導演的藝術特長通過藝術修養的測試來判斷。所以必須對藝術作品有敏銳的感受力,並能夠用清晰的語言把你的感受描述出來。
(五)細致的生活觀察能力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善於觀察生活的人往往是熱愛生活的人,對生活比較敏感的人。導演創作的作品要感染觀眾、感動觀眾。
(六)形象思維的能力
形象思維能力是每一處藝術創作活動都需要的。
廣播電視、文藝節目編導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1、新聞宣傳意識。了解社會、文化、藝術界的動態,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獨特深入的思考角度,開闊的文化視野,把節目時刻放在開放的文化格局和宏觀的文化背景之中。
2、廣播電視傳播意識。樹立媒體意識,理解運用廣播電視傳媒特點和規律的意識,能夠建立通過廣播電視這一文化傳播的載體來表現思想和情感的意識。
3、獨立的創新意識。廣播電視事業是一個不斷開闊的事業,需要編導強烈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4、廣播電視節目的宏觀和具體的製作能力。
音樂編輯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1、廣博的知識,綜合的文化素養。新世紀我們面臨新的知識結構重組和知識更新,未來的廣播電視節目對於編導的要求越來越高,是全方位多層面的。今天的文藝節目傳達更為豐富的信息量和多元化的知識含量。隨著文藝節目文化和藝術含量的不斷攀升,音樂編輯應具備更為廣闊的藝術視野、更加豐富的人文知識和更加綜合的文化修養。需要有扎實的文學、美學、藝術理論等方面的功底和懂的社會全文化方面的知識。
2、熱愛音樂、精通音樂,一專多能。文藝節目中音樂節目的編導和音樂編輯需要具備強烈的音樂熱情和精神投入。做音樂需要不斷挖掘編創者的音樂和藝術強烈的追求精神。精通音樂,是對音樂編輯專業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對音樂和音樂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是建立在對音樂本身全面了解和認識基礎之上的。只有精通各類音樂形式才能對音樂節目產生宏觀的創作思路和整體把握能力。具備豐富音樂知識可以使節目的內容更加豐富翔實,觸類旁通,顯現立體多層次的節目構成空間。
3、較高的音樂鑒賞素質。音樂鑒賞素質的高低與否直接影響節目的質量,節目的風格和格調,編導個人的音樂鑒賞力可以促使一個節目整體風格和格調的確立,形成編導自己獨特的節目個性。
具備一定的人際溝通、文化交流能力。作為音樂編輯專業學生,參與社會、關注社會的意識尤其重要。這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將來從事的專業和方向有一個宏觀的定位和獨立的自我設計意識。要時刻保持與外界交流的渠道,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與人合作的意識,使自己所學知識適應未來廣播電視行業的要求。
製片的職責
製片人要努力把片子做好,這是最大的職責。作為製片人應具備以下素質:
1. 鑒賞力,對電影藝術的鑒賞能力,選擇好的題材和劇本。
2. 對市場的判斷能力
3. 融資能力
4. 對攝制人員的整合能力
5. 果敢的實施,並能不斷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6. 有政治頭腦
監制的職責
成本控制與監督雇員
④ 導演和電影公司之間的關系..(詳情入內)
原創回答:
問題1:如果一個導演有一個非常好的劇本但沒資金,能不能自薦到電影公司那裡,然後電影公司出資金拍?
很多情況下是這樣,當年彼德·傑克遜就是拿著寫好了的兩集指環王到處找電影公司投資,好象是被迪斯尼拒絕了,而找哥倫比亞的時候,哥倫比亞只肯拍一集,讓彼德·傑克遜把劇本改成一集的。傑克遜不肯,又找到新線,新線的老總看了劇本之後說,兩集太短了,我們還是按照原作拍三集。於是就出了這么樣的三部曲。當然哈比人前傳(2集)現在正在製作中。
問題2:拍完了,導演,電影公司,電影院的票房分成是怎樣?
一般來說,電影公司跟電影院是按比例分帳的,具體誰得幾成不記得了。
而電影公司跟導演的結算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固定金額的片酬;一種是按票房比例。說到後者,又要提傑克遜了,他後兩部指環王都是按票房比例分帳的,到現在他都聲稱新線還欠他錢,因為新線隱瞞了票房數據。
可能就由於這部分原因,本來是他導演的哈比人前傳改由《潘神的迷宮》和《黃金戰士》的導演吉爾莫多·德爾·托羅執導。
問題3:聽說電影公司會拍電影但導演是選的,究竟是怎樣,還有為了拍續集會換導演,究竟是怎樣,那題材從那來?
不明白「電影公司會拍電影但導演是選的,究竟是怎樣」你想問的是什麼。
拍續集的時候會換導演,也可能不會,這既存在電影公司的意圖,也要看導演願不願意拍續集。前者的例子有哈利·波特系列,到目前為止一集一個導演。不過第前部死聖將拍成上下兩部,而導演都將是第六部的同一個導演。
後者的例子象《侏羅紀公園》,斯彼爾伯格拍了續集之後,不再執導第三部的拍攝是他自己的決定。
⑤ 請問拍一部電影,導演,編劇,監制等各是負責什麼的
出品人:一般都是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製片人:任務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負責整個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點完片,但也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是拍攝影片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確保大家沒有「偷奸耍滑」、沒有浪費投資商的錢等,跟工程監理的角色相似。 顧問:如果是歷史題材或比較其它專業的題材的影片,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製片人會邀請權威人士作影片顧問。 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的場景。 燈光:為達到電影藝術效果,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燈光效果。 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定出造型。 化妝師:「濃妝淡抹總相宜」,化妝師亦需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特技人員:根據劇本內容,為影片增添精彩場面,但又必須使用專業人士表演,特技人員功不可沒。 後期處理:影片整體拍攝完封鏡後,導演和監制看過母片之後感覺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達到電影藝術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時還可能重拍某些鏡頭。期間有配樂、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對應的就會有作曲、配音演員、特技效果人員等。 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一部影片的製作凝聚了電影工作人員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所有為使影片成功上映而付出艱辛努力的人都是一心一意想為廣大人民群眾奉獻好的作品的人,他們是偉大的、無私的。如果有人蓄意拍攝「圖謀不軌、有違史實」的影片,那他就是社會渣滓、人民的敵人! 監制: 監制(Executive Procer)。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這里將聚焦「監制」(Executive Procer)這個電影工業中不為人知的核心角色,他負責電影的日常運作與策劃。監制經常與電影工業的其他兩個角色混淆,製片人(Procer)和製片(Proction Manager,可直譯為製作經理),前者是影片的投資人,又稱出品人;後者是電影製作中的中層職位,負責具體的運營事務,向導演和監制負責。 對於監制這個角色,有人這樣描述,「他通常代表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在攝制組里,監制和導演往往又是一對矛盾,他們常常是針鋒相對,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只有到了拍完影片,他們才握手言和。」 電影製片人(Procer),也稱「出品人」,指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場記 定義: http://www.sulushi.com/Article/wd/200506/124.html 現場記錄員,導演部門最低職位,工作量大,報酬少。需要細心認真,還要能熬夜。電影入門最易上手的職位,腳勤手快的話一部戲便可速成副導演。熟悉整個拍攝過程,也是洞悉導演的最佳位置。很多導演都是從場記、副導演出身。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堅持住啊,可別半途而廢.
⑥ 導演、編劇、製片,三者是什麼關系啊
導演:
拍片時的老大,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
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
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編劇:
是劇本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既可原創故事,也可對已有的故事進行改編(個別須獲得授權),一般創作好劇本後,編劇會將劇本交付導演審核,若未通過審核,則可與導演一同進行二次創作(劇本的修改權歸編劇所有)。編劇為整部電影或電視劇的核心與靈魂。不僅故事要靠他,劇本要靠他,演員對白都要靠他。
製片人:
投資方的直接負責人,主要職責是決定影片生產的製片方案、主創人員組成及影片銷售方式。並監督影片全部製作過程,而且參與到組織撰寫劇本或文學版權的購買。同時,要籌集資金,決定此資金的預算及最後的利潤分配,同主創人員談判並簽訂合同,批准製作開支,一直到影片完成銷售。,是一部影片的決策者和管理者。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製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作,了解觀眾心理和市場信息,善於籌集資金,熟悉經營管理。電影生產中有時把製片人稱為監制。 通俗講「製片人」就是投資者或者能夠拉來贊助的人。製片人要擅長市場推廣,收回投資。 製片人最怕的是虧本和超出預算,所以要精打細算。
(6)電影協商導演擴展閱讀:
張紀中在接受采訪時解釋了「製片人」是怎麼一回事。他說,製片人是劇組的第一負責人,就像一個工廠,製片人是廠長,導演是總工程師,他只對藝術負責,製片人對一切負責。製片人的素質、心態直接影響到一部電視劇的品格。做製片人不需要你是專業的精英,最重要的是眼光,能夠發現優秀的題材、本子、演員。
⑦ 電影公司與導演的關系,電影公司是干什麼的
一部電影的完成需要成百上千的人共同完成從拍攝到發行(宣傳,賣到電影院)各個部門有各個部門的分工。 電影公司-簡單的說就是給各個部門的所有人發工資,以及前期拍攝,後期發行都是由電影公司運作,當然電影公司也享有電影的版權等電影賣了錢或電影後期的各種收入都是由電影公司分配。 電影導演-就是這成百上千人中的一員,是一個電影拍攝的最核心人物,算是這個電影的作者吧,拿著電影公司的錢創作電影。 兩者之間也都為了自己利益互相選擇的,電影公司想請最大牌最有商業價值的導演能產出高票房的電影為自己賺錢。 導演就想著找最好的電影公司,好的電影公司有錢啊就能能給自己最大的發揮空間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所以是一個密不可分但有很多觀點上意見又不一致的這么一個關系。 所以好多小的公司請不到大牌導演最後破產 沒名氣的導演沒有公司給他投錢以至於沒戲拍。 比如馮小剛的公司華誼兄弟 張藝謀以前的公司 北京新畫面 給寧浩投錢的公司小馬奔騰。。。。全手打 望採納
⑧ 一部電影的導演製片監制各個的具體職能是什麼
導演職責及基本素養如果想當導演,就必須了解和熟悉有關導演的職責和應該做的工作。無論是拍攝電影,還是拍攝電視劇,自攝制組建立後,一般分三個階段進行工作。即籌備階段、拍攝階段和後期階段。導演要自始至終參加攝制的全過程,可以說任務繁重,責任重大。 (一) 籌備階段 1、研究劇本。攝制組建立後,應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以及查閱與劇本相關的文字資料與形象資料。並在攝制組內進行討論,目的是深入理解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述形式,達到統一認識和統一思想,以便齊心協力為實現導演的構思和意圖,為把劇本體現在銀幕或屏幕上共同奮斗。 2、遴選演員。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有人說演員選對了,戲就成功了一半。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電影或電視劇中的人物形象是靠演員創造的,演員自身的角色直接與觀眾見面,所以演員的得失成敗也關系著整部戲的得失成敗。 中國文藝界有一句經驗之談,叫「戲保人」和「人保戲」,就是劇本好,戲寫得好,就可以給演員的創造提供施展才華的充分空間,同樣的道理,假如選到了好演員,一般的戲,也可以藉助演員的功力,經過演員豐富和精心的創造,把角色演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所以好的劇本如能選到好的演員,更能為劇本錦上添花。 3、寫作導演闡述。導演闡述是導演對未來影片或電視劇描繪的藍圖,是導演創作意圖和完整構思的說明,也是導演的綱領性的整體設計。導演闡述的寫作,並無固定的模式,由於導演的個性和風格各異,所以有各不相同的寫法,有的寫得非常具體細致,甚至涉及到每場戲的構思和設計方案;有的則是提綱挈領地只談主要問題。所以不必拘泥於一種格式。從內容看,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對劇本的立意、主題思想、時代背景等方面的闡釋。 ·對劇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對劇中矛盾沖突的理解與把握。 ·對未來影片風格樣式的定位。對節奏的處理。 ·對表演、攝影、美術、化妝、服裝、道具等創作的構思和造型設計的要求。 ·對音樂、錄音、剪輯等各創作部門的提示。 ·對劇中需要運用特技處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與特技部門協商處理。 以上各點不必面面俱到。由於劇本的內容和題材的不同,加之導演的素質和風格各異,可以根據自己獨特的理解與認識加以闡述。但應力求明確、生動、具體,富有吸引力和說服力,並能鼓舞攝制組全體成員的創作熱情和積極性,同心協力,完成攝制任務。 4、選景。景物是為情節的發展以及人物的活動提供具有典型性和表現力的造型環境。它對營造生活氣息和藝術氛圍都是至關重要的。以景生情,以情托景,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都和選景以及美工對景的設計有關。一般來說,室內景應由美工根據劇本的內容和導演意圖進行設計,經導演審定後在攝影棚內進行搭建。搭建的布景既能達到導演的理想要求,又有利於拍攝。現在的情況是,常常因經費不足,加之搭建的布景工藝不過硬,容易暴露出虛假的痕跡,所以有許多導演將內景外拍,也就是放到實景中去拍攝。因此,內景、外景都要到外面去選。導演在選取場景時,切忌用自己想像中幻化出來的環境去套現實生活中的環境。這種幻化出來的理想環境,在現實中是很難找到的。因此,內景、外景都要到外面去選。導演在選取場景時,切忌用自出來的環境去套現實生活中的環境。這種幻化出來的理想環境,在現實中是很難找到的選景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要將自己想像中的環境向現實中的一旁上靠。場景不可過於分散,要盡量集中,以避免因轉移場景太多,距離太遠,而浪費拍攝時間和增加經費開支。 5.創作分鏡頭劇本。分鏡頭是導演用於現場拍攝的藍本和依據,也是導演為文學劇本的二度創作。將文學評議轉化為可讀的視聽評議結構,並將導演的一切藝術構思溶入到分鏡頭劇本之中。 有的導演並不寫作分鏡頭劇本,只編寫導演台本或導演場景本,導演到了現場之後,再根據實地排練的情況,進行現場分鏡頭,特別是一些具有豐富拍攝經驗的導演多採用這種做法。這種做法比較符合實際。在現場排練時,還可能產生一些新的想法,引起即興創作。另外,也有的導演喜歡運用多機拍攝的方法,這種鏡頭的分切組合,多在後期的剪接台上完成,運用這種方法的導演,多為比較成熟的導演。對於新手來說,還是事先寫好分鏡頭劇本為好,這樣可以作到心中有數,臨場即使有所變動或即興發揮,也不會感到心慌,有備而來,總比無准備匆忙上陣為好。 (二)拍攝階段 導演的分鏡頭劇本,僅僅是一次較為接近視聽評議的文字處理,導演的藝術構思還只是體現在文字上,還未見銀幕或屏幕上的形象,現場拍攝才真正算得上真刀真槍的實戰過程,是將文字轉化為可見的影像的具體過程,也是將學理付諸實踐和操作的過程。學理雖然是一樣的,但憑藉導演的各自個性,即使是一個劇本,也會演練出銀幕上的不同版本。所以說導演又是一項操作性強的工作,特別表現在拍攝現場。現場拍攝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導演要在拍攝現場將各部門的創作人員協調在一起共同完成創作任務。因此,在現場拍攝時,不僅要傾注全力來實現自己的藝術構思,而且要花大力氣施展自己的組織才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藝術質量。 導演在現場按照分鏡頭劇本實施拍攝時,不可能像工程師在建築工地上按照圖紙那樣分毫不差地施工。導演在現場拍攝中,除導演不作排練,讓演員進行即興創作外,多數導演都要進行反復地排練後才開拍。但是在排練中由於演員表演的啟發,或者是攝影師的,或者是有關部門人員的提醒,或者是導演自己靈感的突然爆發,往往要對事先設計好的分鏡頭劇本進行改動,或者做出大的調整,甚至推倒重來,重新構思,重分鏡頭,進行臨場的創作。 關於即興創作的問題,幾乎每個導演都會遇到。而這種突發靈感的即興創作,常常是獨具光彩的,它會對影片起輔助直至增色的作用,獲得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作為導演決不可忽視這種即興創作,把分鏡頭劇本當作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那樣,不僅無助於臨場發揮,反而會捆住了自己的手腳,作繭自縛。但是,導演決不可把希望完全寄託在這種臨場發揮和即興創作上。因為即興的東西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所以並不十分可靠因此導演不可把成功之道完全寄託在即興創作上。 (三) 後期製作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影片或電視劇的剪輯工作一次加工和提高的過程。 通過對工作樣片和素材的剪輯,也是對劇本又剪輯工作不僅僅是個技術過程,而更重要的是個藝術再創造的過程。導演通過對畫面的分切組合,達到運用視聽語言創造形象的目的。所以導演系的學生在拍攝實習階段,都要親自動手剪輯自己的影片,這對鍛煉實際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剪輯工作是以拍攝的圖像和錄制的聲音為基礎,參照鏡頭劇本,導演的創作意圖,將分散的鏡頭,有序地、合乎邏輯地、富有節奏地組接在一起。在剪接台上,對影片的整體結構、節奏、語言,還可以重新進行調整和修改,使全劇和局部的結構更加嚴謹和流暢,奏更加明快和有起伏,同時了解是否體現了自己的藝術構思,把握的是否准確和到位。 剪輯過程一般要經過初剪、細剪、精剪三個階段,經過反復推敲、調整,最後把整體結構確定下來,以便轉入錄音工作。 總之,導演對剪輯工作要精益求精,決不可掉以輕心。有人說,剪輯可以起到使一部電影起死回生的作用。此話可能有些誇大,但也不無道理。 後期階段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錄音工作。導演與錄音師一起運用音樂和音響效果與剪接好的畫面進行合成,有人把它比喻為給畫面穿衣戴帽。有些影片和電視劇由於音樂和音響效果配合得體、和諧,對情緒和環境的渲染起到很好的作用,為影視藝術的審美效果起到了增色的作用。 在後期製作過程中,還將涉及到作曲、樂隊、演唱等諸多問題,以及動畫、字幕、特技等人員的創作,導演對以上各個環節的工作都應提出設想和要求,以取得共識,力爭達到藝術的統一。導演工作貫穿於整個攝制過程中,所以導演必須集中精力,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為了避免藝術上的失誤,在攝制的全過程中就要全力以赴,不可遷就和湊合。如果對藝術創作要求不嚴,此處馬虎一點,彼處遷就一下,全片的藝術質量就會下降。導演一定要嚴把藝術關。導演的工作是復雜的、艱苦的,也是充滿情趣的。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導演專業是可以學成的。只要有心,加上勤奮和努力,導演夢是可圓的。 作為一個電影或電視劇導演必須具有以下六方面的能力: (一)清晰的口頭表達和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 導演的藝術想像需要藉助於攝影、美術、錄音、表演等其他部門的合作才能完成。清晰的表達能力要求說話的人思維清晰,表達的意思邏輯比較嚴密,說話的語速不能太快,口音不能太重。文字表達能力也要很強,因為導演需要做大量的案頭工作。拍攝以前要分鏡頭,寫作導演闡述,拍攝完成後要寫作導演總結。 (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導演工作要面臨一般職業沒有的壓力。投資動輒就是百萬元以上,導演一旦進入拍攝,就有可能受到來自投資方的周期壓力,與合作夥伴藝術觀念的差異導致的沖突,媒體的批評,發行的失敗,評獎不公正等等,這些壓力如果不能承受,一個導演很難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獨立判斷的能力 導演工作是一項藝術創作,藝術創作需要展示個人智慧,因此,導演的獨立判斷能力就顯得很重要。比如一個創作方案,攝影從攝影的角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等。一個導演如果沒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就會無所適從。 (四)藝術的感受能力 面對各種問題的時候,演員從演員的角度,報考導演專業和其他一些藝術類專業比 如音樂、美術、舞蹈不一樣的是,不需要從小就接受專業訓練。對導演的藝術特長通過藝術修養的測試來判斷。所以必須對藝術作品有敏銳的感受力,並能夠用清晰的語言把你的感受描述出來。 (五)細致的生活觀察能力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善於觀察生活的人往往是熱愛生活的人,對生活比較敏感的人。導演創作的作品要感染觀眾、感動觀眾。 (六)形象思維的能力 形象思維能力是每一處藝術創作活動都需要的。 廣播電視、文藝節目編導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1、新聞宣傳意識。了解社會、文化、藝術界的動態,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獨特深入的思考角度,開闊的文化視野,把節目時刻放在開放的文化格局和宏觀的文化背景之中。 2、廣播電視傳播意識。樹立媒體意識,理解運用廣播電視傳媒特點和規律的意識,能夠建立通過廣播電視這一文化傳播的載體來表現思想和情感的意識。 3、獨立的創新意識。廣播電視事業是一個不斷開闊的事業,需要編導強烈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4、廣播電視節目的宏觀和具體的製作能力。 音樂編輯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1、廣博的知識,綜合的文化素養。新世紀我們面臨新的知識結構重組和知識更新,未來的廣播電視節目對於編導的要求越來越高,是全方位多層面的。今天的文藝節目傳達更為豐富的信息量和多元化的知識含量。隨著文藝節目文化和藝術含量的不斷攀升,音樂編輯應具備更為廣闊的藝術視野、更加豐富的人文知識和更加綜合的文化修養。需要有扎實的文學、美學、藝術理論等方面的功底和懂的社會全文化方面的知識。 2、熱愛音樂、精通音樂,一專多能。文藝節目中音樂節目的編導和音樂編輯需要具備強烈的音樂熱情和精神投入。做音樂需要不斷挖掘編創者的音樂和藝術強烈的追求精神。精通音樂,是對音樂編輯專業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對音樂和音樂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是建立在對音樂本身全面了解和認識基礎之上的。只有精通各類音樂形式才能對音樂節目產生宏觀的創作思路和整體把握能力。具備豐富音樂知識可以使節目的內容更加豐富翔實,觸類旁通,顯現立體多層次的節目構成空間。 3、較高的音樂鑒賞素質。音樂鑒賞素質的高低與否直接影響節目的質量,節目的風格和格調,編導個人的音樂鑒賞力可以促使一個節目整體風格和格調的確立,形成編導自己獨特的節目個性。 具備一定的人際溝通、文化交流能力。作為音樂編輯專業學生,參與社會、關注社會的意識尤其重要。這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將來從事的專業和方向有一個宏觀的定位和獨立的自我設計意識。要時刻保持與外界交流的渠道,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與人合作的意識,使自己所學知識適應未來廣播電視行業的要求。 製片的職責製片人要努力把片子做好,這是最大的職責。作為製片人應具備以下素質: 1. 鑒賞力,對電影藝術的鑒賞能力,選擇好的題材和劇本。 2. 對市場的判斷能力 3. 融資能力 4. 對攝制人員的整合能力 5. 果敢的實施,並能不斷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6. 有政治頭腦 監制的職責成本控制與監督雇員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78614.html
⑨ 電影的導演、製片人、監制、編劇、策劃、出品人等都是干什麼的大小順序是什麼
一般製作人許可權最大,導演其次。其它沒有大小順序,只是分工不同。
1.導演:主要負責電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電影中的創意部份。如張藝謀、馮小剛。
2.製片人: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公司。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制組(包括演職人員以及攝制器材的合同簽訂)、攝制資金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如華誼兄弟、王中軍。
3.監制:可能和製片人是同一個人,也可能另有其人。管理整個電視或電影拍片流程相關環節的一切工作,如工作人員的尋找與協調,預算的控制,拍攝時間的進度等,讓電影能在合理的時間與預算下完成。
4.編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作品就叫劇本,是影視劇、話劇中的表演藍本,成就突出的職業編劇被稱為劇作家。如電視劇《母儀天下》的王伊。
5.策劃:製片前中後期及過程中的對內製片工作和對外宣傳,廣告等等方面的工作,從而使電影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6.出品人: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
電影製作流程: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但是在21世紀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 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