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托魯奇
《戲夢巴黎》,《末代皇帝》,《巴黎最後的探戈》……好多好多啦~
呂克·貝松
《碧海藍天》,《這個殺手不太冷》,《天使A》,《第五元素》,《聖女貞德》
楊·塞謬爾
《兩小無猜》
讓·皮埃爾·熱內
《天使愛美麗》
讓·雅克·貝奈克斯
《巴黎野玫瑰》
克里斯·巴哈蒂
《放牛班的春天》,《遷徙的鳥》,《微觀世界》
讓·雅克·阿諾
《虎兄虎弟》,《熊的故事》,《兵臨城下》
暫時想不起來更多的了……
2. 法國電影『藍,白,紅』系列導演
在1993年至1994年間,奇斯洛夫斯基與多年搭檔的好友編劇波耶謝維茲律師一起,完成了著名的電影三部曲系列——《藍》、《白》、《紅》(被影迷奉為顏色三步曲),立刻轟動國際影壇。影片的立意源自法國國旗的三種顏色,它們分別是代表「自由、平等、博愛」。
藍白紅三色(法國/波蘭,1993-1994,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
著名導演奇斯洛夫斯基是名副其實的人性大師,在冷靜、客觀、沉重的細膩中展現現代人心底的那份痛苦、渴望,用包蘊著宗教哲學精神內涵的戲劇性故事情節表達了自己對當代人生存狀態的深刻理解。不愧為超越了電影導演角色的真正藝術家,被譽為歐洲電影大師!
這三部曲就像一幅幅經典名畫,是可以反復觀看、思索玩味的,它們吸引人不斷深入再深入,進入再進入,去一同體驗和經歷主人公愛情理想的被毀、精神的陰郁,從而深沉地不斷地對人生,以及對人性進行思索、探究並產生對真、對美、對愛和對光明的盼望。
3. 請介紹一下法國電影導演讓雷諾阿
讓.雷諾阿(Jean Renoir)
法國電影大師讓·雷諾阿(Jean Renoir)有一句話:"許多導演想在每一部影片中說太多的道理,可是他們並不成功,而有一些導演想以自己的一生的所有電影只講述一個道理,我是屬於後者的……"
「我認為這個世界,尤其是電影,為一些假神(false gods)所負累。我的任務就是推翻他們。手持利劍,我本准備為完成這樣任務祭奠出我的生命。但這些假神還在那裡。我持續半個世紀的電影生涯也許幫助瓦解了其中一些。同樣這也幫助我發現其中的一些神是真的,也沒有必要摧毀它們。」
他的作品充滿詩意,題材廣泛且具獨特風格,卻又平易近人,尚·雷諾阿(Jean Renoir)不單是一位具有開闖及實驗精神的法國電影大師,他的電影深深影響了多位電影工作者,新浪潮導演如杜魯福及高達等更是對他贊譽有嘉。
生於巴黎蒙馬特,年青時期愛看差利·卓別林的喜劇、格里菲斯的默片,更為法國女演員嘉寶的大特寫而神迷。雷諾阿承繼了印象派畫家父親的風范,為藝術而忠於自己,不斷投入冒險精神,敢於實驗新電影文法。他的作品題材圍繞反戰、階級、人性、民族精神、俊男美女,但總脫不離愛情,他投資兼當製片完成首作《嘉芙蓮》(一九四二),便是為了要替太太留下倩影。美術出身的他,在場面調度及攝影手法上,力於創新,電影往往給人如詩如畫的感覺,雖是隱藏吁值得深思的哲理,卻原是看透世情,有著寬宏的看法,作品平易近人。他不單極受新浪潮導演愛戴,多部作品更被其他大師及好萊塢重新拍攝。他的人生,他的電影,活脫脫就是一本由默片時代到開啟新浪潮的電影發展史。
電影《大幻影》獨特之處,是沒有透過戰爭的慘烈,提出血腥的控訴,而以細致刻劃人性的手法,宣揚和平主義的訊息。此片為電影和雷諾阿贏得偉大的名譽,並獲得一九三七威尼斯影展最佳藝術貢獻獎。
《游戲規則》是雷諾阿人生中一部重大轉捩點的電影。透過各階層彼此間的對話和試探,揭露人性的傲慢、背信、欺詐、猜疑及分化,幽默諷刺悲劇收場。此片曾備受爭議,拷貝亦曾被刪剪及在戰火中受破壞,一九六六年丹麥坡迪爾大獎最佳外語片。是次將放映完整導演版本。影片《高斯福大宅謀殺案》便是向雷諾阿致敬的電影。
史詩格局的《馬賽曲》是《大幻影》的兄弟作,高度歌頌了法國歷史最偉大的時刻—法國大革命。雷諾阿動用了五百名臨時演員,串演人民力量由馬賽行軍至巴黎,場面之浩大,猶如親身經歷這段歷史的重要時刻,杜魯福指影片猶如新聞片段,為歷史塗上新鮮感覺,此片亦同時向導演格里菲斯的《國家的誕生》致敬。
改編自左拉小說的《衣冠禽獸》,是另一暴露了上流社會權力與慾望斗爭的影片。懸疑情殺片格局,雷諾阿的心理分析引人入勝,尚·嘉賓(Jean Gabin)的演出入木三分,被喻為最佳演出。費立茲·朗於一九五四年在荷李活改編拍成《人性的慾望》。
《在底層》描寫貴族男爵為世所迫放棄榮華,遷進貧民窟。尚·嘉賓片中扮演的小偷神采更令人動容。而片中一場蝸牛在男爵手上爬行亦成為經典的一幕。一九五七年日本導演黑澤明再改編拍成《低下層》,與本片互相輝映。
《跳河的人》表面像是滑稽喜劇,背後原來卻是貧富階級轉移的悲歌。本是一個平庸的故事,雷諾阿卻拍得一點也不平凡,演員化身為戲中人物的角色,動人的演出當然功不可歿。一九八六年荷李活重拍為處境喜劇《荒唐暴發戶》。《朗先生有罪》說出另一個階級悲劇,因上級對下屬的壓榨而引發的兇案,帶出低下層生活的無奈與悲哀。另一部雷諾阿重要之作《湯尼》刻劃了工人階級生活的愛情悲劇,因愛之名,撕開的卻是血腥本性。一九三六年榮獲紐約影評聯盟最佳外語片。
雷諾阿以印象派風格攝制了《鄉村一日》,一部改編自莫泊桑愛情小說的電影。故事雖短,但充滿詩情畫意。《法國肯肯》是雷諾阿重返法國執導的彩色大製作,描寫法國紅磨坊和肯肯舞創辦人鄧格拉的事跡,戲味濃厚,締造法國歌舞文化,為好萊塢歌舞片提供借鏡機會。
作為導演讓·雷諾阿 Jean Renoir的作品 (數量:23) 尚雷諾亞小劇場 Petit théâtre de Jean Renoir, Le ------- (1970)
逃兵 Caporal épinglé, Le ------- (1962)
Déjeuner sur l'herbe, Le ------- (1959)
Testament Docteur Cordelier, Le ------- (1959)
多情公主 Elena et les hommes ------- (1956)
法國肯肯舞/法國康康舞 French Cancan ------- (1954)
黃金馬車 Carrosse d'or, Le ------- (1953)
大河 The River ------- (1951)
The Woman on the Beach ------- (1947)
女僕日記 The Diary of a Chambermaid ------- (1946)
大地之光 The Southerner ------- (1945)
吾士吾民 This Land Is Mine ------- (1943)
Swamp Water ------- (1941)
游戲規則 Règle jeu, La ------- (1939)
Bête humaine, La ------- (1938)
Marseillaise, La ------- (1938)
大幻影/超級幻想/幻滅/大幻滅 Grande illusion, La ------- (1937)
Crime de Monsieur Lange, Le ------- (1936)
Partie de campagne ------- (1936)
Bas-fonds, Les ------- (1936)
Toni ------- (1935)
跳河的人 Bou sauvé des eaux ------- (1932)
母狗 Chienne, La ------- (1931)
作為演員 讓·雷諾阿 Jean Renoir的作品 (數量:6) Fantôme d'Henri Langlois, Le ------- (2004)
尚雷諾亞小劇場 Petit théâtre de Jean Renoir, Le ------- (1970)
Testament Docteur Cordelier, Le ------- (1959)
游戲規則 Règle jeu, La ------- (1939)
Bête humaine, La ------- (1938)
Partie de campagne ------- (1936)
作為編劇讓·雷諾阿 Jean Renoir的作品 (數量:21) 尚雷諾亞小劇場 Petit théâtre de Jean Renoir, Le ------- (1970)
逃兵 Caporal épinglé, Le ------- (1962)
Déjeuner sur l'herbe, Le ------- (1959)
Testament Docteur Cordelier, Le ------- (1959)
多情公主 Elena et les hommes ------- (1956)
法國肯肯舞/法國康康舞 French Cancan ------- (1954)
黃金馬車 Carrosse d'or, Le ------- (1953)
大河 The River ------- (1951)
The Woman on the Beach ------- (1947)
大地之光 The Southerner ------- (1945)
吾士吾民 This Land Is Mine ------- (1943)
游戲規則 Règle jeu, La ------- (1939)
Marseillaise, La ------- (1938)
Bête humaine, La ------- (1938)
大幻影/超級幻想/幻滅/大幻滅 Grande illusion, La ------- (1937)
Partie de campagne ------- (1936)
Crime de Monsieur Lange, Le ------- (1936)
Bas-fonds, Les ------- (1936)
Toni ------- (1935)
跳河的人 Bou sauvé des eaux ------- (1932)
母狗 Chienne, La ------- (1931)
作為製片人讓·雷諾阿 Jean Renoir的作品 (數量:4) 大河 The River ------- (1951)
吾士吾民 This Land Is Mine ------- (1943)
Marseillaise, La ------- (1938)
Crime de Monsieur Lange, Le ------- (1936)
4. 如果去法國留學學導演,電影這些。。。。是不是很貴....
談起影視製作留學,想必大家都會想起美國好萊塢,電影類專業一直以來,受到許多學生和家長的追捧,那麼留學電影學哪個國家好?下面一起去看下!
電影學哪個國家好——美國
美國的電影學專業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美國的電影學專業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很多課程,去美國留學讀電影學專業的學生都會受到很系統的電影學課程學習,包括寫作訓練,創作訓練等。
美國最豐富的電影教育在本科,因為不光培訓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學到很多藝術史,文學,人文和設計方面的課程。當然MFA教育也成為無數中華學子追隨的一個新鮮的產物。
美國電影專業劃分
電影史學(Film History):這個專業的最早期和比較傳統的建設在法國新浪潮時期。美國提供此專業的院校很少。
電影學(Film Studies):美國大概有300多所大學提供本科階段的電影學(Film studies)的專業和輔業,開設的課程多為電影理論,電影史,電影/視頻製作,電影美學,寫作為主。
編劇/創意寫作(Screenplay/Writing):劇本寫作專業主要培訓學生從事創意寫作,劇本寫作以及寫作方面的能力。
電影製作(Film Proction):電影製作的學習人員可以選擇性的專攻和從事一個方向,分為導演,製片,攝影,剪輯以及藝術指導。
電影攝影(cinematographer):目前這個專業暫時沒有本科以上的專業教育,考慮到這是一個實踐性和經驗性專業,所以積累大量的經驗高於學術學習和學位資質。
表演(Acting):美國很少有類似北京電影學院這樣的學校提供專業的電影表演,但美國卻有著強大的演員培訓和發展系統。
數字視頻(Media):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數字設備的應用。現在很多藝術大學和綜合型大學都開始逐步提供數字視頻製作,這些製作主要通過互聯網,通訊設備和娛樂終端實現發布和商業化。
電影學哪個國家好——英國
文藝的英國是名副其實的文學大國,莎士比亞、狄更斯、托馬斯哈代、E福斯特等文學大師的文學寶藏也為英國電影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國電影的風貌. 英國的很多電影都是由名著改編的,例如《傲慢與偏見》,《霧都孤兒》,《帕丁頓熊》,《模仿游戲》。英國電影與傳統的英國文學相似,都有一種深厚的現實主義,同時也有種保守的風格。
英國電影教學分為兩個方向:一個主要是注重實踐操作的電影製作,培養和輸出拍攝、製作影視作品所需要的技術類人才,如後期製作、視覺效果設計、數字媒體等,拍短片,視頻,學生的實踐作業會非常多。另一個方向是偏重於理論知識,像是電影理論、評論和電影史研究等專業,這個專業需要學生大量的閱讀,相對來說論文會比較多。
英國大學電影專業主要劃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電影學/電影史學 :這個專業就是研究電影學的理論知識的,開設的課程多為電影美學,電影史,電影製作等等。
編劇/創意寫作:這兩個專業主要培訓學生從事創意寫作,劇本寫作以及寫作方面的能力。現在編劇的收入十分可觀,不少編劇的酬勞比演員還高。
電影製作:這個專業的實踐性很強,當好一名導演,必須學習這個專業。這個專業又細分為下面幾個方向:導演,製片,攝影, 剪輯以及藝術指導。
電影攝影:專業課程包括電影劇本創作、電影劇本分析、電影拍攝程序安排、電影特技、演員影視表演指導和電影歷史學。
電影表演:英國大學開設戲劇表演專業的院校有許多,英國的戲劇表演文化底蘊深厚,像莎士比亞,王爾德等。
數字視頻:同學們需要學習的有兩個方面,一是製作影片,然後通過互聯網,通訊設備和娛樂終端實現發布和商業化。另外是為數字拍攝的節目提供特效處理。比如廣告,MTV 和短片。
電影學哪個國家好——加拿大
加拿大院校專業眾多,電影專業是很多留學生申請的熱門藝術專業。加拿大許多大學都提供電影相關專業,擁有獨特優良的教學方法、及適宜的環境。設備一流,師資優良。有興趣研讀有關影視製作專業的學生在選校時應注意考察學校的師資、相關設備的數量和品質、學生與教師的比率和實習時間的分配等各項細節。有些大學著重電影史及理論方面,另一些大學偏重實際的操作經驗。
加拿大電影專業院校推薦
阿爾格瑪大學:該校的影視後期製作在加拿大非常有名,例如變形金剛、指環王都是在該校製作的。
卡爾頓大學:此藝術學院內之電影系主要是介紹影片如何製作,觀摩研討加拿大及全世界非常重要的一些電影作品。
漢博學院;提供三年制的電影文憑課程。此課程內容結合了合作及科技技術,同時也強調實際的操作訓練。課程包括燈泡、攝影、聲效、生產製作和相關管理等課程。第三年,學生須完成其選擇主修的專題研究論文。
皇後大學:該校電影科系不僅介紹在生產製作電影、電視和多媒體等課程,還增設了歷史及評論批判課程。同時此科系內也搜集各類影片及相關檔案記錄,作為教學及研究之用。
尼亞加拉學院;該學院電影科的學生,除了研讀必修課程,也提供在製片廠內實際操作各項相關設備的訓練,如電影攝影機、電影放映機和電視攝像機的使用。此課程平均每周12個小時在實驗室製作短片戲劇及每周上演新的影片。
約克大學:該校電影科系不僅強調相關基礎理論課程,同時也注意實際生產影片的技術。學生可以使用非常現代化的設備。約克大學的學生常常在加拿大和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各種獎項,比如Ttelefest電影展、紐約大學國際學生電影節及愛丁堡電影節。
電影學哪個國家好?以上就是小編的簡要介紹,計劃影視製作留學的夥伴們可要注意了哦。更多藝術類留學資訊,歡迎前來咨詢美行思遠藝術留學專家。
5. 求法國導演加斯帕·諾埃的電影愛
6.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都導演過哪些電影
碧海藍天
Nikita
(墮落花)
地下鐵
第五元素
聖女貞德
天使A
這個殺手不太冷
亞特蘭蒂斯
最終決戰
亞瑟和他的小人國
另外TAXI系列是製片人
7. 法國電影!!
一 導演 呂克·貝松 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作品節奏快捷、風格奢華,極具商業價值。有人稱他的電影實際上是美國片,只不過是在法國拍攝而已。父母親都是水上運動的高手,母親還是潛水教練。青少年時,他夢想成為海洋、海豚專家,但是因為一次潛水意外,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願望,轉向電影,17歲高中未畢業便進入高蒙電影公司任助理,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後,回國後擔任副導演。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 《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呂克·貝松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無論是《碧海藍天》中的傑克,是《殺手萊昂》中的殺手,還是《聖女貞德》中貞德,我們都會感到:這就是呂克·貝松。
導演作品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亞特蘭提斯 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編劇作品
颶風營救 Taken(2008)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的士速遞4 Taxi4 (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玩命快遞2 The Transporter 2 (2005)
狼犬丹尼 Danny the Dog (2005)
俠盜魅影 Bandidas (2005)
13區 Banlieue 13 (2004)
的士飈花 Taxi (2004)
暗流2:天使啟示錄 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鬱金香芳芳 fnfan la tulipe (2003)
車神 Michel Vaillant (2003)
的士速遞3 Taxi 3 (2003)
換命快遞 The Transporter (2002)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業戰士 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綠芥刑警 Wasabi (2001)
光芒萬丈 Dancer, The (2000)
的士速遞2 Taxi 2 (2000)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的士速遞 Taxi (1998)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不歸路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妮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二、導演 雅克·貝漢
英文名: Jacques Perrin
性 別: 男
生 日: 1941-07-13
星座:巨蟹座
角 色:編劇,導演,演員
同為喜劇演員的父母似乎賦予了雅克·貝漢天生的電影天賦。1960年加入電影業後,開始了他在電影領域的豐富經歷。1966年,由於主演《男人的一半》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金獅獎。在此後的20多年裡,他先後擔任了《Z》、《專門通道》、《生命之外》、《喜馬拉雅》等影片的製片。2001年,由他導演、編劇、製片的《遷徙的鳥》宣告了一位紀錄片大師的誕生。 對於雅克·貝漢來說,紀錄片為他贏得了另一種不可替代的聲譽(30年前,他曾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員)。
演員作品
Enfer, L' (2005)
《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2004)
深藍 Deep Blue (2003)
狼族盟約 Pacte des loups (2001)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Rien que des mensonges (1991)
《天堂電影院》(1989)
Année des méses, L' (1984)
Raoni (1978)
蟹鼓 Crabe-tambour, Le (1977)
Home Sweet Home (1975)
Blanche (1973)
大風暴 Z (1969)
柳媚花嬌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Les (1967)
處女作 Compartiment tueurs (1966)
半個男人 Uomo a metà, Un (1966)
三一七小隊 317e section, La (1965)
家庭日記 Cronaca familiare (1962)
導演作品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編劇作品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三、著著國著名喜劇大師雷諾勃拉姆
主要作品《虎口脫險》《大飯店》《在樹上》《浪尖上的美麗》等
他的法語名字是 Louis de Funès, 翻譯成中文是路易·德·費內斯,但不知為什麼習慣上都叫他雷諾勃拉姆。
過去那些老一代喜劇明星們,與其他演員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論他們扮演過多少個不同的角色,留在觀眾心中的卻永遠是一個模樣,彷彿他們天生就是如此。像勞埃德永遠是戴著小圓眼睛弱不禁風的樣子,基頓則總是拉長這一張木無表情的臉,還有瘦勞萊與胖哈苔,卓別林就更是讓人過目不忘……
而喜劇大師路易·德·費內斯,觀眾則會想到那個矮小暴躁、小眼睛大嘴巴的禿頂法國小老頭。就算他在《虎口脫險》中穿起寬大的德國軍裝、戴上蓋到眼睛的鋼盔,也還是那副模樣。《虎口脫險》在我國公映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多年來觀眾通過電視一遍遍重溫這部佳作,其中很多精彩的對白直到現在還會時時在耳邊響起。這既要歸功於上海電影譯制廠的藝術家們,也與片中演員的精彩表演是分不開的。其實在我國共映的由費內斯主演的最早的影片是《瘋狂的貴族》,但遠不如《虎口脫險》那樣深入人心。因為此片曾在法國創下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並使費內斯成為公認的法國頭號喜劇演員。
費內斯生於1914年,年輕時干過手工匠、會計之類的工作,這段生活為他後來的表演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在舞台劇中擔任喜劇配角,又為他磨練演技創造了機會。雖然從1945年他就已涉足影壇,但一直演配角,直到1957年他43歲時,才成為主角,這時他已經是那個「法國小老頭」的模樣了。在他的表演生涯中,塑造了許多不同職業、不同時代的人物,但人物性格卻始終如一。他通過誇張的形體動作和表情,生動地刻畫出了法國市民階層的典型性格:善良熱性卻又自私多疑、精明能幹卻又狡猾多變。
除了《瘋狂的貴族》、《虎口脫險》兩部片子外,費內斯還有三部電影曾在我國公映:在《總統失蹤記》中他扮演尋找總統的餐廳老闆,在《歡喜冤家》1中他扮演唯利是圖的工廠主;而在《好漢還是孬種》2中他扮演的美食家,在該片結尾處失去了味覺,僅能靠眼睛來品評一杯酒,表演時費內斯表情嚴肅,目光炯炯地盯住杯中酒,滔滔不絕地說出酒的質量、產地,臉上不時閃過一絲滑稽的自負,絕好的展現了他的表演功力。他的名作還有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拍攝的警察系列片,從第一集《聖·特魯佩斯的警察》到最後的《警察與女兵》公拍了6集。聖·特魯佩斯本來就是法國的旅遊區,被當作片中外景的那個警察局因此成了新的旅遊景點。這套系列片在我國主要是以錄像帶的形式與觀眾見面的。
1983年,他因心臟病發作去世,死前正准備主演影片《鱷魚》,該片的拍攝從此被擱置,因此費內斯是無人可以取代的:他不僅在銀幕上令人捧腹,在拍片現場也總能讓工作人員和圍觀的人大笑不止,這樣的一個人,就算在自己的葬禮上可能也想聽到人們的笑聲
四姓名:讓-保羅-貝爾蒙多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33.04.09 英文名:Jean-Paul Belmondo
星座:白羊座 血型:
嗜好: 身高:180cm
國籍:法國 籍貫:
作品:《精疲力盡》《小丑奇謀》《二者必居其一》
讓·保羅·貝爾蒙多(JEAN·PAUL BELMONDO),1933年4月9日,讓·保羅·貝爾蒙多生於巴黎的一個藝術之家,父親是雕刻家,母親是畫家。年紀稍長,他對藝術的興趣日趨濃厚,並考入音樂戲劇學校進行專門學習。195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該校畢業後,曾隨地方業余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同年,開始涉足影壇,並成功地主演了現代派導演讓·呂克·戈達爾攝制的「新浪潮」影片《精疲力盡》(又名《喘息》)。在影片中,他維妙維肖地扮演了一個偷汽車、槍殺警察、追逐少女的流氓而在法國影壇一舉成名。
他的戲路很開闊,文戲武戲,悲劇喜劇都同樣在行。是當時歐洲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並走紅了幾十年,是銀幕上的常青樹。他的演藝生涯是法國電影的一個縮影,他塑造的形象代表著法國人的面孔。
8. 都說法國人很浪漫,拍攝的電影也是浪漫至極,你最喜歡哪個法國導演
《弗蘭茲》的導演弗朗索瓦·歐容是我最喜歡的法國導演之一,於是這部電影在我燥熱難耐的內心之間,無形之中提升了一個檔次。當初喜歡歐容以及他的影片,是因為他影片中形形色色的離經叛道的重口味元素,比如變性、同性、弒親、亂倫等。然而在歐容的這部新片之中,他完全撕下了之前為自己貼上的所有標簽,轉而尋找一種新的故事題材以及新的講故事的方式。在《弗蘭茲》中,歐容先前的那些大膽的重口味元素都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極其細膩感人的愛與謊言,救贖與原諒的故事。
影片很大的一個特色是採用黑白色調,有些自然景物的鏡頭竟有費里尼和安東尼奧尼的影子。片中偶爾穿插幾個彩色鏡頭,這些鏡頭主要表現阿德里安的想像和回憶,以及阿德里安和安娜的獨處時光。雖然黑白片穿插幾處彩色鏡頭的手法並不少見,而且片中的幾個彩色鏡頭我並不認同,但是這種手法對於表現主題而言依然非常成功。那些恣意的想像和無法忘懷的回憶都如此美好抑或真實,而那些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則像層層堆砌的灰塵,即便在黑白灰交錯的冷風中也無法被吹散。
在《弗蘭茲》中,導演為觀眾展現了一戰之後德法兩國的社會風貌。兩國的民眾相互仇恨,作為闖入者的阿德里安對於那些德國人來說,就是一個人人唾棄的仇敵。「反戰」是影片的一大主題,歐容拋棄了血肉橫飛的大型戰爭場面,選擇一個小格局的點切入,從一個踏上贖罪之旅的小人物發散開去,來表現戰爭給兩國民眾帶來的創傷。「當我們殺害了他們的兒子時,我們在這里舉杯慶賀我們的勝利;而當我們的兒子被殺害時,他們也在舉杯慶祝他們的勝利。我們這些父親所舉杯慶祝的,正是我們的骨肉之亡魂。」這是弗蘭茲的父親在面對朋友質疑時的話語,仇恨曾是讓人看不見真相的路障,而歐容最終選擇讓他們達成和解。
9.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一生拍過的十部電影是哪些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The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of Adèle Blanc-Sec(2010)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2Arthur et la vengeance de Maltazard (2009)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天使A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1999)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 (1994)
亞特蘭蒂斯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 (1988)
地下鐵Subway (1985)
最後決戰Le Dernier combat (1983)
10. 法國大導演呂克.貝松拍了幾部影片了
2000《舞者/呂克貝松之光芒萬丈/Dancer, The》(法國)、《終極殺陣2之霹靂雷霆/Taxi 2》(法國) 1999《聖女貞德/Joan Of Arc》(法國) 1998《出租汽車/Taxi》(法國) 1997《第五元素/Fifth Element, The》(法國,美國) 1996《Kamikaze?br>1994《職業殺手裡昂/這個殺手不太冷/Professional, The;leon》(法國,美國) 1993《Point of No Return》、《舐血狂花/Assassin, The》(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