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所獲榮譽
長影迄今為止所拍攝的影片曾獲得多個國內外電影節的各項大獎,在展覽室內陳列著各式的獎杯與證書,每一座都代表了長影人的一份努力,每一座都在訴說著一份對電影的熱愛。
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新一代導演不斷奉獻出新鮮又符合時代和電影潮流的作品,如呂樂導演的《十三顆泡桐》獲得十九屆東京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張猛導演的《耳朵大有福》受邀參加了戛納電影節展映單元,並獲得第11屆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等等。2013年1月21日,吉林省政府隆重召開「吉林省傑出創新創業人才」表彰大會,吉林省副省長王化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張志軍等領導出席會議。會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麗娟獲「吉林省傑出創新創業人才」榮譽稱號。
② 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片分廠的建制沿革和歷任領導名單
1948年秋組建譯製片機構翻版組組長:袁乃晨
1950年翻譯片科科長:鮑月千
1952年10月翻譯片人員劃歸製作處分別組成導演組、翻譯組和演員組
1955年初譯製片翻譯組劃歸編輯處
1956年4月譯製片導演由藝術副廠長領導翻譯人員在翻譯組、配音演員在劇團組長:白景晟
不久,建立譯製片處處長:徐明
1957年譯製片處處長:張健
1958年6月復稱譯製片組組長:張其昌
1961年12月譯製片組合並到演員劇團組長:劉水航
1962年12月成立譯製片室主任:劉遲
1966年4月縮編為譯制組組長:林白
1973年8月劃歸科教片室組長:尹廣文
1981年劃歸綜合片室組長:徐雁
1985年3月成立譯製片廠廠長:陳汝斌
1987年4月改稱譯製片分廠廠長:陳汝斌
1988年10月譯製片分廠廠長:榮振東
1991年9月譯製片分廠廠長:劉雪婷
1995年4月譯製片分廠廠長:金毅
1998年10月譯製片分廠廠長:杜慧軍
1999年10月改為譯製片製作有限責任公司至今經理:杜慧軍
③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否更名,若更名,現在叫什麼還有現在的地址和編輯部電話…………
沒有更名
長春電影製片廠
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廠址吉林長春。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籌備實際上從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就開始了,當時起名叫東北電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原址在黑龍江省鶴崗市。首任廠長是袁牧之,當時的人員主要由延安、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和解放區其他一些電影工作者組成。那時的設備和條件都很差,但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難住他們的。冒著槍林彈雨,他們攝制了大量的戰爭新聞片,(如《民主東北》) 這在今天都成了寶貴的史料。為拍這些影片,一些優秀的攝影師(如張紹 柯、楊蔭瑩和王靜安)犧牲了生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5月這個廠完成了故事影片《橋》的拍攝, 它被電影史學家認為是新中國電影的第一部故事片。
1955年,東北電影製片改名為現在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在中國,人們都知道長春有兩個大廠,一個是第一汽車製造廠,一個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足見這個廠有著多麼大的名氣。它不僅是個電影生產地,而且是個電影人員的培訓地。1960-1962年之間,這個廠還成立過電影學院,可惜的是後來撤消了。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全國最大的電影製片廠之一。它下設總編室、導演室、拍攝室、美術室、音樂創作室、製片室、編刊室以及美工、照明、錄 音、化裝、服裝、道具、剪輯、特技等車間,甚至還有自己的洗印廠和電影樂團。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過數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攝農村題材和戰爭題 材的影片為長。作品充滿了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獷豪放 風格。近些年這個廠的不少作品有較重的商業化傾向,盡管這樣,象《過年》這樣的影片仍然為它贏得了榮譽。 長春電影製片廠在譯制外國影片方面是有極大貢獻的。至今人們仍然銘記的《列寧在一九一八》、《夏伯陽》和《瑞典女皇》這樣的優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紹給中國觀眾的
④ 1979年長春電影製片廠一致林白擔任一製片導演的美國喜劇電影是什麼
《舞 台 生 涯》是查理·卓別林主演的電影,1952年10月23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年老的沒落喜劇演員和一個年輕芭蕾舞女的故事。這是卓別林向有聲電影時代「屈服」的一部情感電影。
⑤ 94年上映武俠動作片,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電影名字是什麼
四大天王 (1994)
導演: 於向遠
編劇: 於向遠
主演: 劉之冰 / 於小慧 / 遲志強
類型: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94
⑥ 給下面的句子加標點 「那是1955年7月初 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帶領 祖國的花朵 攝制組全體成員 以
是1955年7月初?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帶領,祖國的花朵!攝制組全體成員……
⑦ 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歷史沿革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是在1937年偽滿時期日本「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基礎上建立。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籌備實際上從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就開始了,中共黨員劉建民、趙東黎秘密進入「滿映」,組織進步職工開展護廠斗爭,於1945年10月1日成立了「東北電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曾因長春國共內戰遷至黑龍江省鶴崗市一段時間。首任廠長是袁牧之,當時的人員主要由延安、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和解放區其他一些電影工作者組成。
1946年內戰一觸即發,東北電影公司於5月23日遷往合江省興山市(即黑龍江省鶴崗市)。在一所小學校里搭設「廠房」,建起了新中國第一個電影生產基地。1946年10月1日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同時調出大批幹部支援新廠建設,因此被形象地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1947年,廠長袁牧之提出「東影」的任務是「堅持製片生產,建立雛形,培養幹部,組織發行,催促國外訂貨」。解放戰爭時期,東影攝制了17輯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使用膠片30萬尺,有三名年輕的攝影師在戰場上犧牲:張紹柯,犧牲時30歲;王靜安,犧牲時27歲;楊蔭萱,犧牲時24歲。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後,東影分批遷回長春 。
東影根據當時電影市場被美影片占據的狀況,進行了各類片種的試制。從1947年到1949年,他們創下了中國人發電影事業的六個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和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東北電影製片廠遷回到長春現址,攝制了《中華兒女》,《趙一曼》,《鋼鐵戰士》,《白毛女》等影片。
1955年2月,中共中央文化部決定,東北電影製片廠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也就是這一年,影片《祖國的花朵》,《平原游擊隊》,《董存瑞》出品發行。
它不僅是個電影生產地,而且是個電影人員的培訓地。1960-1962年之間,這個廠還成立過電影學院,後來撤消。它下設總編室、導演室、拍攝室、美術室、音樂創作室、製片室、編刊室以及美工、照明、錄 音、化裝、服裝、道具、剪輯、特技等車間,甚至還有自己的洗印廠和電影樂團。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過數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攝農村題材和戰爭題 材的影片為長。作品充滿了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獷豪放 風格。近些年這個廠的不少作品有較重的商業化傾向,盡管這樣,像《過年》這樣的影片仍然為它贏得了榮譽。 長春電影製片廠在譯制外國影片方面是有極大貢獻的。至今人們仍然銘記的《列寧在一九一八》、《夏伯陽》和《瑞典女皇》這樣的優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紹給中國觀眾的。 從1947年5月---1949年7月,東影先後派出了32支攝影小分隊深入到前線、工廠和農村,拍攝了大量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編輯了十七集新聞記錄片《民主東北》,這是新中國第一部新聞記錄片,它不僅生動反映了東北解放戰爭、華北解放戰爭的面貌,而且真實記錄了遼沈、平津兩大戰役的部分實況。影片成功向海外發行,於1950年獲捷克卡羅維?發利第五屆國際電影節記錄片名譽獎。
《民主東北》記錄了大量的寶貴史料。優秀攝影師張紹柯、楊蔭瑩和王靜安為此犧牲了生命。
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許多「第一」由長影創造。例如:
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影片生動揭露了蔣介石賣國內戰和獨裁的丑惡面目,歌頌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由陳波兒編導,1947年11月完成)。
新中國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影片描寫了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發動內戰,但在人民力量打擊下,最終失敗,好似鱉在瓮中一樣。它的攝制完成,揭開了人民電影美術片的製作史頁(由朱丹編劇,方明導演兼動畫設計,1948年12月完成)。
新中國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影片對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細菌戰、撲滅鼠疫起到了重要的宣傳作用,同時開創了科教電影創作的歷史,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袁乃晨編導,1948年夏完成)。
新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影片生動表現了人民軍隊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實可信,演員的表演自然樸素,表演藝術家陳強在片中飾演一位老農民,這是他初登銀幕之作。後曾扮演《白毛女》中的黃世仁,《紅色娘子軍》中的南霸天,以演反派而著稱。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橋》,1949年5月拍攝完成。影片第一次以工人為主角出現在銀幕上,具有鮮明的主題思想,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導演王濱,1951年成功制導了影片《白毛女》。美術設計劉宇光,1946年畢業於「滿影」電影專科學校,曾任長影第一任美術科長。相繼在《黨的女兒》、《上甘嶺》、《火焰山》、《神秘的旅伴》、《大渡河》和電視劇《少帥春秋》等影視劇中擔任美術設計。
新中國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從此,東影開始大量譯制蘇聯影片,為後來的譯制工作奠定了基礎。影片由袁乃晨導演,他是中國翻譯片的開拓者。1949年5月譯制。 1997年,媒體出身的趙國光接任廠長,原吉林省體育彩票中心主任劉麗娟任主管經營副廠長。1998年,長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計劃。首先是開展土地置換,將長影老廠區21公頃土地以3億元價格賣給長春國信集團。同時提出「一廠三區」的計劃和「不拍賠錢片」的口號。隨後,貸款3億元加上自籌資金共6億元,建設長影世紀城。此後,長影又分別成立了由副廠長韓志君和宋江波牽頭的影視公司。並與吉林電視台合作成立了長影影視頻道。
2000年改制為「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影集團」。
2005年初,長影以買斷工齡、解除勞動合同等方式精簡人員。同時,大型旅遊項目長影世紀城竣工並投入運營。同時, 長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一群愛好電影、志向相同的年輕人立志通過網路把長影精神傳遞到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
長影集團劉總曾這樣評價:「長影世紀城現今無論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超出原來的預期。遊人明顯遞增,收入和社會影響力也在明顯提高。國家領導人去了也很多,看了之後評價也很高。前不久,曾蔭權到長影世紀城,他說和香港迪士尼可以媲美了,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對我們是一個鼓勵。」對於長影的未來,劉總信心百倍,「第一,希望把長影打造成為中國的電影產業集群;第二,打造一個亞洲比較有影響的,比較有特色的影視旅遊勝地,成為一個世界的電影娛樂中心。」
2010年,中國電影走入又一個春天,長影的新一輪春潮也正襲來。
⑧ 長影最年輕的的導演是誰
康軍
吉林電視台的導演謝娜代言
《第二屆吉林小姐大賽》導演
《第三屆吉林小姐大賽》導演
電影《買單》導演
給牛群拍攝《央視六位地黃丸》廣告導演
《長春頂慶集團》企業宣傳片導演
中鐵集團大型記錄片《長吉記憶》導演
曾在 長影製片廠 吉林電視台
潘長江央視一套《能人馮天貴》劇組
電影《震撼》劇組
麥田傳媒工作 是中國最年輕最帥氣的名導演
⑨ 1989 長春電影製片廠 隱身怪俠的導演是誰
導演:陳學浩
⑩ 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片分廠的主要作品
歷年獲獎作品如下:
1、《舞台生涯》(美國)1979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潘耀華 譯制導演:林 白
配音演員:陳汝斌 向雋殊 趙雙城 吳永慶
2、《永恆的愛情》(巴基斯坦)1980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潘耀華 譯制導演:李景超
配音演員:向雋殊 孫 敖 肖 南 白 玫
3、《媽媽的生日》1981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吳代堯 譯制導演:肖 南
配音演員:李 鏵 劉柏弘 趙文瑜 潘淑蘭
4、《神秘的黃玫瑰》(羅馬尼亞)1982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傅佩珩 譯制導演:陳汝斌
配音演員: 陳汝斌 徐 雁 向雋殊 孫 敖
5、《金牌》(菲律賓)1983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潘耀華 譯制導演:林白
配音演員:劉柏弘 徐 丹 徐 雁 李 真
6、《寅次郎的故事-浪花之戀》(日本)1984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吳代堯 譯制導演:陳汝斌
配音演員:徐 丹 向雋殊 劉柏弘 張玉昆
7、《弗蘭西絲》(美國) 1985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張 杲 任珊珊 譯制導演:肖 南
配音演員:劉雪婷 孫佳禾 潘淑蘭 張玉昆
8、《兩個人的車站》(蘇聯)1986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尹廣文 譯制導演:肖 南
配音演員:李 真 孫 敖 吳永慶 馬玉玲
9、《羅馬假日》(美國) 1987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申葆青 譯制導演:肖 南
配音演員:陸建藝 金 毅 胡連華
10、《魔窟尋諜》(美國) 1990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 張 杲 譯制導演:徐 雁 王 瑞
配音演員:胡連華 劉大航 金 毅 王瑞
11、《陰謀的代價》(法國) 1991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周開金 譯制導演:徐 雁 趙文瑜
配音演員:陸建藝 吳永慶 王 瑞 胡連華
12、《月夜》(義大利) 1992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趙國志 譯制導演:趙文瑜
配音演員:胡連華 鄧小鷗 徐 丹 劉雪婷
13、《超膽俠》(美國) 2003年獲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譯製片獎提名
翻譯:杜桂敏 譯制導演:劉大航
配音演員:崔曉冬 孟 麗 胡連華 王利軍
14、《馬達加斯加2》2009年獲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譯製片獎提名
翻譯:李 紅 譯制導演:王曉巍
配音演員:林依輪 何 炅 秦海璐 劉大航
15、《馬達加斯加3》2013年獲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李紅 崔曉東 譯制導演:王曉巍
配音演員:孟令軍 王淼 郭金非 劉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