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美國電影拿獎導演

美國電影拿獎導演

發布時間:2021-07-04 22:27:34

Ⅰ 國際上比較重要的電影獎項有哪些

1戛納電影節,金棕櫚 比較提倡藝術和現實
戛納電影節旨在展示和提高那些在電影作為一種藝術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作品的質量。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最有聲望的天才電

影集合地。強大的媒體宣傳確保入選作品可立即向世界觀眾推介。電影節還可使創作者與眾多買主接觸,展示自己的影片。電影節的

內容由電影節理事會在外國影片、法國影片和短片三個委員會的幫助下確定。電影節成立一個由10位藝術家組成的評委會,按照某種

規則為影片評獎。

每年電影節都要精選出大約50部故事片和20多部短片,分為參賽影片、非參賽影片、短片、「某種關注」四類進行展映。從1978年開

始,設立「金攝影機獎」獎勵那些在電影節任何一類影片中展映的最佳處女作品。1998年又新增了「電影基金獎」和「職業:製片人

」獎。參賽故事片競爭下列獎項:金棕櫚獎、評委會大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評委會還有可

能對影片頒發「評委會特別獎」。非參賽影片通常是那些以前在戛納獲過許多獎的導演的作品,還包括那些要求作特別安排比如作午

夜放映的影片。「某種關注」類屬於正式選出的非競賽單元影片。在這個單元展映的處女作影片可以競爭「金攝影機獎」。短片(15

分鍾以內)作品競爭金棕櫚短片獎。電影節規則允許評委會獎勵兩部短片作品。

戛納電影節1998年開始推出「電影基石獎」,旨在發現和鼓勵全世界范圍的青年電影製作者。「電影基石」單元將推出大約20部學生

電影作品(短片、中等長度的虛構作品或動畫片),由一個單獨的由5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組成的評委會來評判,最後獎勵4部最佳影

片。第一次「電影基石獎」的獲得者將被保送其第一部故事片參加戛納電影節。戛納電影節1998年還推出「職業:製片人」單元以表

達對製片人的敬意。11位對電影藝術給予極大支持的製片人被從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中國香港選出。這些

製片人扶助提高的30部電影將在「職業:製片人」單元展映,奉獻這些影片的藝術家、導演、演員將一並出席。於1978年設立的「金

攝影機獎」獎勵那些參加戛納電影節任何種類(參賽影片、「某種關注」單元、「導演雙周」影展、「影評周」、「法國電影」展等

)展映的處女作影片。這些影片由一個特別的「金攝影機」評委會選出。
2柏林電影節,金熊 促進世界電影的交流並展示文化多元化
國際性電影節,世界十大電影節前三甲,柏林電影節號稱世界上最有影響的電影節。
獎項是最佳影片為金熊獎、導演魏金熊獎,演員獲銀熊獎,後又因鼓勵歐洲電影設立「蘭天使獎」,我國電影獲得柏林獎為----「紅

高粱」----金熊獎。
「我的父親母親」-----銀熊-----「章子怡」。
國際性電影節是各國均可參加不分地區和語言。
3威尼斯電影節,金獅 是歐洲與亞洲電影交流的一個平台,也是傳統歐洲電影的根據地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

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

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

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

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

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

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

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

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

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

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

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4歐洲電影獎 扶持歐洲電影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的歐洲電影獎。歐洲電影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當時柏林

是電影獎的永久舉辦地。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


5凱撒獎(法) 扶持法國電影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

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

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6英國電影學院獎 英國的奧斯卡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

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

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

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

。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

的獎項產生。
7青龍獎(韓)
8東京電影節,金麒麟 展示亞洲電影的最大舞台
(上面的兩個沒有找到相關的詳細說明)
9奧斯卡(美國電影工會獎) 世界電影最高獎(也有很多人說是戛納) 金像獎
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的別稱。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的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

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

.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

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1931年時曾說這尊

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

用這個名字。
10聖丹斯電影節 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

「聖丹斯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

,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

資源庫。

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未在國際上得過獎是參加聖丹斯電影節的必備條件。然而,這些參加者一旦在電影節獲獎,他們就有可能一下子從影壇上的無名

之輩變成當紅明星,例如,當《麥克穆倫兄弟》獲得1995年聖丹斯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時,人們對該片的導演兼主演愛德華-伯恩斯

還一無所知。如今,伯恩斯已成為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主演之一。再如,1996年以《歡迎來到玩偶屋》一片獲得聖丹

斯電影節評委獎的托德-索倫茲,今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上以《幸福》一片獲得了競賽外最佳故事片獎。而去年在聖丹斯電影節上露臉

的《厄夜叢林》,更是在票房上創下奇跡。

聖丹斯電影節至今已舉辦20屆。

美國獨立電影界盛事「2001聖丹斯電影節」的得獎名單於1月28日正式公布,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於1999年執導的《我的父親母

親》經觀眾投票奪得本屆「世界電影」組別的觀眾投票大獎。

Ⅱ 外國電影有哪些獎項

http://hi..com/%B3%C7%B1%A4%C0%EF%B5%C4%B9%AB%D6%F7%C4%D8/blog/item/1f837ff4fc6f962dbd310920.html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oscar.com/

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

獎項由來: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當時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

名稱由來: 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

歷史記錄: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

主要項目: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第一次頒發歐洲奧斯卡---歐洲電影獎。該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意在喚醒全球觀眾對歐洲藝術人文電影的信心及支持。原來歐洲電影獎總部一直設在德國柏林,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1988年1996年德國電影導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導演IngmarBergman擔任擁有1000名成員的歐洲電影學術學院主席。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bafta.org/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的獎項產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 「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官方網站:http://www.labiennale.org/en/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官方網站:http://www.tiff-jp.net/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Ⅲ 80年以後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影片有哪些詳細點~~謝謝啦~

自己看吧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完全名單
第一屆(1927-1928)

路易斯·麥爾斯通Lewis Milestone――《兩個阿拉伯騎士》TWO
弗蘭克·波薩奇Frank Borzage――《七重天》
查爾斯·卓別林 -
「……電影學院鑒定委員會頒發1928年8月1日截止的年度電影藝術個人成就獎,一致決定你的名字從競爭者名單中撤下來,你因編劇、表演、導演和製作《馬戲團》而被授予第一項奧斯卡特別獎。 你因為集體成就而獨成一家。」

第二屆(1928-1929)

弗蘭克·羅伊德――《薄命花》 THE DIVINE LADY

第三屆(1929-1930)

路易斯·麥爾斯通Lewis Milestone――《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第四屆(1930-1931) 諾曼·陶洛格Norman Taurog――《淘哥兒》SKIPPY

第五屆(1931-1932)
弗蘭克·波薩奇Frank Borzage――《壞女郎》BAD GIRL

第六屆(1932-1933)
弗蘭克·羅伊德Frank Lloyd――《亂世春秋》CAVALCADE

第七屆(1933-1934)
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第八屆(1934-1935)
約翰·福特John Ford――《告密者》THE INFORMER

第九屆(1935-1936)
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富貴浮雲》MR· DEEDS GOES TO TOWN

第十屆(1936-1937)
萊奧·麥克卡雷Leo McCarey――《春閨風月》THE AWFUL TRUTH

第十一屆(1937-1938)

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第十二屆(1938-1939)
維克多·弗萊明Victor Fleming――《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第十三屆(1939-1940)
約翰·福特John Ford――《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第十四屆(1940-1941)

約翰·福特John Ford――《青碧山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

第十五屆(1941-1942)
威廉·懷勒William Wyler――《忠勇之家》MRS· MINIVER

第十六屆(1942-1943)
邁克爾·科蒂斯Michael Curtiz――《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第十七屆(1943-1944)
萊奧·麥克卡雷Leo McCarey――《與我同行》GOING MY WAY

第十八屆(1944-1945)
比利·威爾德Billy Wilder――《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

第十九屆(1945-1946)

威廉·懷勒William Wyler――《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第二十屆(1946-1947)

伊利亞·卡贊Elia Kazan――《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

第二十一屆(1947-1948)

約翰·哈斯頓John Huston――《寶石嶺》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第二十二屆(1948-1949)

約瑟夫· L· 曼基維茲Joseph L· Mankiewicz――《三妻艷史》A LETTER TO THREE WIVES

第二十三屆(1949-1950)

約瑟夫· L· 曼基維茲Joseph L· Mankiewicz――《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第二十四屆(1950-1951)
喬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美國的悲劇》A PLACE IN THE SUN

第二十五屆(1951-1952)

約翰·福特John Ford――《默默無語的人》THE QUIET MAN

第二十六屆(1952-1953)
弗萊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永垂不朽》FROM HERE TO ETERNITY

第二十七屆(1953-1954)
伊利亞·卡贊Elia Kazan――《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

第二十八屆(1954-1955)
戴爾伯特·曼Delbert Mann――《馬蒂》MARTY

第二十九屆(1955-1956)
喬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巨人》GIANT

第三十屆(1956-1957)
大衛·里恩David Lean――《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第三十一屆(1957-1958)
文森特·米尼利Vincente Minnelli――《琪琪》GIGI

第三十二屆(1958-1959)

威廉·懷勒William Wyler――《賓虛》BEN-HUR

第三十三屆(1959-1960)
比利·威爾德Billy Wilder――《桃色公寓》THE APARTMENT

第三十四屆(1960-1961)
 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傑羅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

第三十五屆(1961-1962)
大衛·里恩David Lean――《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第三十六屆(1962-1963)
托尼·理查德森Tony Richardson――《湯姆·瓊斯》TOM JONES

第三十七屆(1963-1964)
喬治·丘克George Cukor――《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第三十八屆(1964-1965)
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第三十九屆(1965-1966)
弗萊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四季之人》A MAN FOR ALL SEASONS

第四十屆(1966-1967)
麥克·尼可爾斯Mike Nichols――《畢業生》THE GRADUATE

第四十一屆(1967-1968)
卡羅爾·里德Carol Reed――《奧利佛! 》OLIVER!

第四十二屆(1968-1969)
約翰·施萊星格John Schlesinger――《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

第四十三屆(1969-1970)
弗蘭克林· J· 沙夫納Franklin J· Schaffner――《巴頓將軍》PATTON

第四十四屆(1970-1971)
威廉·弗萊德金William Friedkin――《法國販毒網》THE FRENCH CONNECTION

第四十五屆(1971-1972)
鮑勃·弗斯Bob Fosse ――《歌廳》CABARET

第四十六屆(1972-1973)
喬治·羅伊·希爾George Roy Hill――《騙》THE STING

第四十七屆(1973-1974)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教父 II》 THE GODFATHER PART II

第四十八屆(1974-1975)
麥洛斯·弗曼Milos Forman――《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第四十九屆(1975-1976)
約翰· G· 阿維爾德森John G· Avildsen――《洛基》ROCKY

第五十屆(1976-1977)
伍迪·艾倫Woody Allen――《安妮·霍爾》ANNIE HALL

第五十一屆(1977-1978)
邁克爾·西米諾Michael Cimino――《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第五十二屆(1978-1979)
羅伯特·本頓Robert Benton――《克萊默夫婦》KRAMER VS· KRAMER

第五十三屆(1979-1980)
羅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普通人》ORDINARY PEOPLE

第五十四屆(1980-1981)
沃倫·比蒂Warren Beatty――《赤色分子》REDS

第五十五屆(1981-1982)
理查德·阿坦伯洛Richard Attenborough――《甘地》GANDHI

第五十六屆(1982-1983)
詹姆士· L· 布魯克斯James L· Brooks――《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

第五十七屆(1983-1984)
麥洛斯·弗曼Milos Forman――《莫扎特》AMADEUS

第五十八屆(1984-1985)
西德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第五十九屆(1985-1986)
奧利佛·斯通Oliver Stone――《野戰排》PLATOON

第六十屆(1986-1987)
伯納多·伯托魯西Bernardo Bertolucci――《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第六十一屆(1987-1988)
巴里·萊文森Barry Levinson ――《雨人》RAIN MAN

第六十二屆(1988-1989)
奧利佛·斯通Oliver Stone――《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第六十三屆(1989-1990)
凱文·科斯特納Kevin Costner――《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第六十四屆(1990-1991)
喬納森·德米Jonathan Demme――《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第六十五屆(1991-1992)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不可饒恕》UNFORGIVEN

第六十六屆(1992-1993)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第六十七屆(1993-1994)
羅伯特·澤梅基斯Robert Zemeckis――《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第六十八屆(1994-1995)
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勇敢的心》BRAVEHEART

第六十九屆(1995-1996)
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英國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

第七十屆(1996-1997)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泰坦尼克號》TITANIC

第七十一屆(1997-1998)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第七十二屆(1998-1999)
薩姆·門德斯——《美國美人》

第七十三屆(1999-2000)
史蒂文·索達伯格——《毒品網路》

第七十四屆(2000-2001)
羅恩.霍華德——《美麗心靈》

第七十五屆(2001-2002)
羅曼-波蘭斯基——《鋼琴家》

第七十六屆(2002-2003)
彼得-傑克遜 Peter Jackson —— 《指環王3:王者回歸》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第七十七屆(2003-2004)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百萬美元寶貝》

Ⅳ 國內有哪些導演拿過奧斯卡獎啊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電影在奧斯卡上從沒得過獎,雖然有《卧虎藏龍》,但導演李安是台灣人,張口閉口中華民國,且長年住在美國,持有綠卡,投資方是美國,演員來自好多地方,其中楊紫瓊是馬來西亞人。而他們也不過是給老美打工的,所以應該說是部美國片才對。。。。。。。。就象以前的《末代皇帝》一樣,不過是借用了中國的題材和僱用了中國的演員罷了。。。

華人歷屆奧斯卡戰績

黃宗霑1955年憑《玫瑰文身》獲奧斯卡最佳黑白片攝影獎

吳漢1984年憑《殺戮戰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蘇聰1987年憑《末代皇帝》獲奧斯卡最佳配樂原著獎

張藝謀1990年憑《菊豆》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張藝謀1991年憑《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陳凱歌1993年憑《霸王別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顧長衛1993年憑《霸王別姬》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

李安1994年憑《喜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李安1995年憑《飲食男女》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李安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譚盾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鮑徳熹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葉錦添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張藝謀2003年憑《英雄》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趙小丁2005年憑《十面埋伏》獲最佳攝影獎提名

Ⅳ 14部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華人影片,導演們的崛起嗎

1《霸王別姬》

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導演:陳凱歌

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以上就是獲得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的14部華人影片。

Ⅵ 中國有那個導演拿過奧斯卡獎

中國拿過奧斯卡獎的導演是李安。

1995年,李安憑借英文電影《理智與情感》,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進入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1999年,因執導《卧虎藏龍》首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2006和2013年,憑借《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第78屆和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也是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人導演。

在截至2013年的導演生涯中,李安共獲得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四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李安是電影史上第一位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6)美國電影拿獎導演擴展閱讀:

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導演有張藝謀、陳凱歌。

1、張藝謀

1990年與楊鳳良合作導演影片《菊豆》,獲美國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1年導演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美國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5年導演影片《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

2002年導演影片《英雄》,獲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4年導演影片《十面埋伏》,獲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

2、陳凱歌

1993年拍攝由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的文藝片《霸王別姬》,該片在美國上映時取得了522萬美元的票房;並先後獲得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46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以及國際影評人協會獎等多項電影獎項。

2012年,由陳凱歌執導的電影《搜索》代表中國內地角逐201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也是陳凱歌導演第四部「沖奧」作品了。

Ⅶ 獲得終身成就獎的美國黑人導演

第88屆奧斯卡榮譽獎頒獎典禮上,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和著名女演員【吉娜-羅蘭茲】,獲得終身成就大獎。
斯派克-李,是好萊塢最偉大的黑人導演之一。1986年導演了處女作《穩操勝劵》,之後佳作如雲,包括《叢林熱》、《25小時》、《馬爾科姆》等等。斯派克-李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關注黑人話題,他的黑人題材電影影響了好幾代人。丹澤爾-華盛頓、塞繆爾-傑克遜、威斯利-史奈普斯這幫黑人兄弟紛紛到場祝賀。

Ⅷ 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Ⅸ 介紹幾部獲得過奧斯卡獎的影片

奧斯卡影片啊!!

《阿甘正傳》,奧斯卡多項大獎,同一年打敗《肖申克的救贖》的電影,這部有內涵,深度的電影,可能你會覺得這種電影很無聊,並沒有,《阿甘正傳》是用喜劇的方式來表達的!經典!!很好看的!影帝湯姆漢克斯!!
http://www.mtime.com/movie/10054/

———————————————————————————————————
《天使愛美麗》,奧斯卡外語片,法國片,美麗的巴黎蒙馬特區,美麗的法國街頭!配上美麗的女主角,動聽的音樂!經典的片子!其實算是一部愛情片,整部片子給人的感覺是那麼輕松愉快,單純的天使愛情,超現實主義!富有喜劇風格!
http://www.mtime.com/movie/11970/

——————————————————————————————————
《天堂電影院》,也是奧斯卡外語片,義大利的,這部片子看到最後,我流淚了,因為它帶給了每個觀眾一樣東西-「共鳴」,人生就像放電影,總想快點看到結局,可看到了,卻回憶那些已過去的片段,想回到過去已有氣無力了!這是一部帶給大家成長經歷的片子!很感人!很經典!
http://www.mtime.com/movie/11982/
———————————————————————————————————
《魔戒三部曲》,奧斯卡11項大獎得主!我覺得是史上最成功的三部曲,最成功的魔幻史詩電影!

我引用下一位網友的評論:

眾所周知,電影史上從來沒有完美的三部曲系列;不過,這段歷史到今天終結了。

《魔戒3》的最終上映,終於打破了系列電影難以圓滿的宿命,創造了屬於夢幻級別的奇跡。

三個小時的時間是那麼的寶貴,觀眾幾乎捨不得眨一下眼睛,生怕錯過了哪怕十分之一秒的情節與畫面。與其他號稱超級震撼的電影相比,《魔戒3》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會使你麻木,而是使你心花怒放、感覺今天活著很幸福;是的,那是屬於最高層次的「美」的震撼。

由於本片是如此地激動人心且沁人心脾,所以剛看完電影的我,還有足夠的精力坐下來,以同樣激動的心情寫寫個人的感受,而不是疲憊不堪地倒頭大睡。

http://www.mtime.com/search/?%E9%AD%94%E6%88%9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飛越瘋人院》,老牌奧斯卡影片!非常有深度,內涵的片子!影帝 傑克·尼科爾森 精湛的演技!!瘋人院就像一個社會的小縮影。。。

本片帶有強烈的階級觀,通過諷喻和警世的象徵,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中的消極現象。導演在演員的選擇和處理上具有特殊的才能。

http://www.mtime.com/movie/10578/

———————————————————————————————————

就這幾部,是我看過的又覺得很有意義的奧斯卡影片!同時也是公認的好電影!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您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拿獎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語微電影大全下載 瀏覽:555
愛情丨les女同電影 瀏覽:137
二戰題材蘇聯電影大全 瀏覽:294
高清島國電影手機在線觀看網站 瀏覽:65
十大精彩電影開場 瀏覽:629
電影圖片如何排版 瀏覽:529
韓國電影王者結局解析 瀏覽:46
電影傷感愛情片段原聲 瀏覽:911
保險女王她的商業秘密韓國電影中文 瀏覽:532
qq電影票客戶端 瀏覽:434
恐怖電影鮮胎活剝完整版 瀏覽:691
2019手機在線電影網站 瀏覽:288
台灣怪談類似電影 瀏覽:564
文彬電影完整版 瀏覽:420
阿香販毒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714
a成龍的電影海報 瀏覽:290
請看3d電影觀後感 瀏覽:793
電影院打鬧被打死 瀏覽:930
肖戰olay小白瓶音樂微電影3 瀏覽:743
葉問外傳張天志粵語電影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