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全球票房一億美元,票房分布如下(美元為單位)
亞洲(約7000萬)佔70%
內地2000萬
香港800萬
台灣650萬
日本1650萬
韓國600萬
星加坡250萬
馬來西亞250萬
泰國200萬
印度150萬
印尼100萬
菲律賓75萬
其他票房在50萬元以下的亞洲地區(約200萬)
北美(1800萬)佔18%
美國1700萬
墨西哥100萬
歐洲(1200萬)佔11%
法國250萬
英國250萬
德國150萬
西班牙150萬
義大利100萬
俄羅斯100萬
其他票房在50萬元以下的歐洲地區(約200萬)
澳洲(100萬)佔1%
《少林足球》全球票房4200萬美元,票房分布如下
亞洲(約3500萬)佔84%
香港800萬
日本2000萬
韓國450萬
其他亞洲地區估計約200萬
歐洲(約600萬)佔15%
法國300萬
英國150萬
義大利150萬
德國5萬
北美(50萬)佔1%
美國50萬
結總
功夫∶亞洲票房7000萬(70%)占約七成,歐美3000萬(30%)佔三成
少足∶亞洲票房3500萬(84%)佔八成半,歐美 700萬(16%)佔一成半
由此得知,周的票房很大部份是由亞洲頁獻,"保守估計"《長江》只要保持《功夫》在中、港、台的票房,已能進帳3500萬
香港800萬(幾乎毫無懸念,只看他能不能破《功夫》的記錄)
內地2000萬(自《功夫》後三年,內地百物騰貴,基本上~各電影的票房數字也隨著物價,一路上揚)
台灣650萬(本來有點擔心這個冷卻了的市場,但《色戒》的出現......已沒有了這個顧慮)
韓國5、6百萬(《功夫》在韓企得穩,不承問題)
日本1600-2000萬(《功夫》在日不及《少足》的票房,但也維持在1600萬的票房,所以《長江》在日本很難出現水土不服的現像)
這裏加起來已有約6000萬的進帳,再加上其他亞洲地區,7000萬不成問題
在歐美方面,就算票房失利,沒有《功夫》3000萬的成績,跌到只有1000萬的進帳,《長江》的全球票房也可達到8000萬
Ⅱ 電影票房的收入都是導演賺的嗎
以100塊票房為例:
1、國家直接先扣掉3%做為電影專項基金,5.5%的稅款
這部分8.5%,就剩下91塊半了。
如果你問我去年100億票房,其中3億多的電影專項基金花在哪了,抱歉,我不知道。
偶爾在電影報上看到過電影基金幹了啥事,都沒印象了。
另外,現在你知道每張電影票,你已經自動給國家交了稅,看電影順道當了納稅人。
這8.5%,影院、院線、片方都見不著錢,直接被劃走了。
2、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
其中院線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100塊里,有個4塊多吧。
其實院線這錢也比較好賺,特別是簽約為主的院線,這塊是個穩定的收入。
像萬達、金逸這種垂直管理的院線,這兩塊收入基本就被算做一塊收入了。
3、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總票房 ─ 3%電影基金 ─ 5.5%稅款 ─ 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發行總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發行收入 (電視、音像、網路、政府獎金、海外……)
發行方要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逐項減掉下面幾項內容後,才是片方所得:
1)發行傭金
2)導演或主創明星獎勵(有或者沒有)
3)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拷貝費+宣傳費等)
4)稅金(往來發票都是要交稅的)
你看,上面都減完了,剩下的才是片方凈發行收入(凈收入)。
唉,能剩多少呢。。。
其中,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這塊,學問大了,回頭另說吧。
一般來說,100塊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30塊多點。
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其他渠道發行收入,最終能不能回收成本,就聽天由命+撞大運吧。
500萬製作費電影,如果也拿500萬做宣發的話,整體投入1000萬。
如果你打算只靠票房回成本,那最最安全,就得票房有3000萬,才剛剛打平。
但很多電影,比如甄子丹動作片,海外有一些收入,那國內票房收支平衡點就不用成本乘以3.
大體這么算吧。
--------------------
下面為補充評論的答案:
1、院線公司是管理影院排片的管理公司,影院目前其實是對外資開放,但院線似乎不對外資開放。
全國有36(還是37)條院線,最近經常有院線合並或新院線產生,不太確定。
院線下屬影院的影院主要分兩種:
1)垂直直屬關系,即資產關系,比如萬達院線、金逸院線中絕大多數都是萬達集團自己投資的商業地產中自己的地皮項目,影院全資歸母公司所有,這種院線對影院的控制力非常強,像萬達院線旗下影院的排片,都是院線直接中央排片,影院經理都沒有排片權,其實就是一個店長的意思,主要工作就是伺候好觀眾就行。
2)加盟關系,影院所有權與院線所有權不是同一家,跟上面不相同。這種影院就可以自由選擇加入不同的當地院線,比如UME影城,自己數量不多,就加盟不同的當地院線,看哪個院線給自己的條件待遇好,就加入哪個院線,而院線為了自己的業績排名,也在盡量爭取優質影院加盟自己的院線。
3)還有其他混合的關系,太亂,就不多說了。
2、影院就是單店,院線就是品牌連鎖,其實管理標准統一的院線旗下影院(無論自有,還是加盟)跟麥當勞、佐丹奴這種品牌連鎖販售店,沒什麼區別。
3、貼片廣告和植入廣告費用的多少,完全取決於項目本身情況。
越是熱門的電影,才好容易拉到貼片和植入。
這個完全沒有固定標准。
但關於貼片和植入的詳細情況,我還是在另外一個帖子,關於發行渠道的那個(還在繼續待續未完著呢)裡面來逐個詳細回答吧。
4、微博上不少朋友,關心海外市場分成是怎樣模式,其實大概差不多。
只是如果你是片方,你把片子賣向海外,你跟海外發行商的分成方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都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見還是上面那個收入不同渠道的帖子里有詳細說明。
Ⅲ 陳思誠導演電影作品票房累計超百億,首位百億票房導演的他有哪些過人才能
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已經連續很多年在春節檔裡面引爆熱度了,不過不得不說,是唐人街探案第3部在口碑上遭遇了滑鐵盧,唐人街探案第3部塞入了很多演員,以至於整個劇本的框架都有點問題。,不得不說是這一些演員不但沒有給劇情增添色彩,反而讓整個框架都扭曲了。所以很多觀眾和網友都有些懷疑唐人街探案。第3部是不是被資本干擾了創作?不過雖然唐人街探案第3部在口碑上面遭遇滑鐵盧,陳思成還是因為唐人街探案成為了國內第1個票房超過100億的導演。不得不說是陳思晨的確是一位才子,雖然一直以來飽受爭議,但是陳思成在電影上的才華還是很高的。陳思成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Ⅳ 中國電影票房(全球票房)過三億的導演有哪些
姜文 讓子彈飛 7.3億 馮小剛 唐山大地震 6.7億 非誠勿擾1和2 黃建新 建國大業 馮小剛 非誠勿擾2 黃建新 建國大業 4.4億 吳宇森 赤壁-上 這是內地過三億人民幣的 按美元算沒有過3億的 最高是2.13億美元的卧虎藏龍
Ⅳ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Ⅵ 電影是不是幾億票房導演就賺幾億
不是。電影又不是導演投資的,他哪能賺那麼多。
一部電影的票房一般要分給院線方、製片方、繳納稅款等等,好幾方人馬分割的。
看看影史單片票房第一人詹姆斯·卡梅隆,自己做導演,還兼任編劇和製片人,最後靠這部27億美元的電影掙了3.5億美元,其它的大頭被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以及全球各地的院線方拿走。
Ⅶ 電影的票房是不是全都歸導演
一般情況下
票房的55%歸製片方所有,剩下的歸院線所有。
導演是拿錢辦事的,演員也是,當然也有導演演員等參股或者參與分紅的,那另外算
如果有用,希望能採納
Ⅷ 求華語電影導演的總票房排行
馮小剛,陳凱歌
Ⅸ 如何得到中國每年出品的電影票房數據,主演和導演,製片人等數據
中國電影出版社編撰的《2009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報告》是最權威最詳實的電影產業資料庫,你想要的各種電影數據都可以在書中找到。每年一冊,各地圖書應該都可以借到
這個書籍一般每年在六月份才出
你可以參考 中國電影報
Ⅹ 中國導演一部電影能分票房收入的多少
不是直接分票房收入。票房收入是電影院的票房收入,電影院一般站六層。剩下四層才是製片方的收入。然後導演再根據製片方的收入分成。一般一線大導演能分到收入的百分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