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BBC戰爭與和平或蘇聯電影版,謝謝!
BBC那個是電視劇吧
② 《戰爭與和平》蘇聯版的主要成就和劇情簡介 賞析
《戰爭與和平》是聞名世界的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哲理深邃。內容簡述:1805年,在拿破崙率兵征服歐洲後,法國與俄國之間也發生戰爭。青年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把懷孕的妻子交給退隱於領地「禿山」的父親及妹妹瑪莉亞後,就擔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向前線出發去了。他期望這次戰爭能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剛留學回來的好友彼爾,是別竺豪夫伯爵的私生子,由於繼承了伯爵身後的全部遺產,因此,他搖身一變成為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當然也成為社交界的寵兒。居心叵測的監護人拉金公爵看上這一點,便計劃將貌美但品行不端的小姐愛倫嫁給他,結果計謀順利達成。婚後不久的彼爾因妻子愛倫與好友多勃赫夫之間有曖昧風聲傳出,他為了保護自11月,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所屬的俄軍在奧斯特里茨之役戰敗,他帶著軍旗獨自沖入敵陣,不幸受了重傷。但是,當他突然抬頭看見那永恆的藍天時,不禁為那份庄嚴之美深受感動,霎時覺得過去那些野心,名譽及心目中認為偉大的拿破崙,都變得微不足道了。從此以後,他陷於善惡與生死問題的困擾中,直至認識了互助會的領導人後,才進入新的信仰生活里。一直被認為已戰死沙場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突然回到禿山的那一晚,其妻莉莎正好產下一名男嬰後去世,這使安德烈•保爾康斯基覺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結束,便下定決心終老於領地。1807年六月,俄與法言和,和平生活開始了。1809年春天,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因貴族會之事而去拜託羅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滿生命力的年輕小姐娜達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於禿山老公爵強烈反對,只好互相約以一年的緩沖期,而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即出國去了。年輕的娜達莎無法忍受寂寞,且經不起彼爾之妻愛倫的哥哥阿納托爾的誘惑,而擅自約定私奔,因此,與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婚約即告無效。1812年,俄、法兩國再度交戰,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於多勃琪諾戰役中身受重傷,而俄軍節節敗退,眼見莫斯科即將陷於敵人之手了。羅斯托夫家將原本用來搬運家產的馬車,改派去運送傷兵,娜達莎方能能於傷兵中發現將死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她向他謝罪並熱誠看護他,但一切都是徒勞了,安德烈•保爾康斯基仍然逃不過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爾化裝成農夫,想伺機刺殺拿破崙,但卻被法軍逮捕而成為俘虜。其妻愛倫於戰火中,仍繼續其放盪行為,最後,因誤服墮胎葯而且死亡。幾番奮戰後,俄國終於贏得勝利,彼爾於莫斯科巧遇娜達莎,兩人便結為夫婦,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妹妹瑪莉亞也與娜達莎之兄尼克拉結婚,而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
③ 請問戰爭與和平,電影中男主角安德烈是誰演的,能有他的資料嗎
蘇聯版《戰爭與和平》,1968年出品,男主角安德烈的扮演者是維亞切斯拉夫·瓦西里耶維奇·吉洪諾夫。
「他是銀幕上不朽的英雄,蘇聯人民理想的化身。」
1928年2月8日生於莫斯科州帕夫洛甫斯基市,父親是紡織工廠的技師,母親是幼兒園保育員。
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的妻子名叫塔瑪拉·伊萬諾夫娜(1944—)。女兒安娜、兒子弗拉基米爾都繼承了父親的表演藝術事業。
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1950年畢業於全蘇國立電影學院表演系。1948年,蘇聯電影大師謝爾蓋·格拉西莫夫執導《青年近衛軍》,出演主要角色的都是他的學生——電影學院在校生,其中就有謝爾蓋.邦達爾丘克和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飾演沃洛佳·奧希穆辛)。
吉洪諾夫的銀幕成名作是《這事發生在賓科沃》,他在影片中扮演青年拖拉機手馬特維·莫羅科夫。
吉洪諾夫先後出演了四十多部電影作品,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蘇維埃電影的不朽之作《戰爭與和平》,他在片中扮演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公爵。
1970年,吉洪諾夫獲得蘇聯國家獎金(因《等到星期一》1968)。
1976年獲得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家獎金(因《春天的17個瞬間》1973).
1980年獲得蘇聯最高獎——列寧獎金(因《白比姆.黑耳朵》1977)。
1974年獲得「蘇聯人民演員」稱號。1976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82年獲得「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光榮稱號。
美國版《戰爭與和平》,1956年出品,男主角安德烈的扮演者是梅爾·菲瑞(Mel Ferrer),奧黛麗·赫本的第一任丈夫。
1953年,經格里高利·派克介紹,奧黛麗認識了導演、演員梅爾·菲瑞。那年菲熱35歲,多才多藝的他迅速和奧黛麗走在一起,兩人於次年結婚。婚後,社會上有很多流言蜚語,認為菲熱的才華不及奧黛麗,與她結婚只在利用奧黛麗的名氣,對此奧黛麗嗤之以鼻,發誓要讓這段婚姻成為典範,發誓與丈夫一輩子不分開。1959年,奧黛麗生下兒子西恩,從此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從丈夫變成了兒子,菲熱適應不料這種改變,開始夜夜笙歌,不久,14年婚姻走到了盡頭。
④ 蘇聯版《戰爭與和平》還是最貴的電影嗎
是的
《戰爭與和平》耗時五年,據稱耗資5億6000萬美元(當時的價錢)的宏偉巨制,試圖極其忠實地復制托爾斯泰的長篇巨著。
請注意,這個5.6億是當時的價格,換到現在,考慮通貨膨脹後起碼相當於30億
⑤ 電影《戰爭與和平》,為什麼是美國拍攝,而不是蘇聯或俄羅斯拍攝
戰爭與和平(1968年蘇聯電影)_網路
http://ke..com/subview/47133/5460065.htm#viewPageContent
最近版本是美國拍攝,早年間俄國人就拍過了
⑥ 關於1968年的一部蘇聯電影《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戰爭與和平
外文片名:War and Peace
年代:1968年
國家:前蘇聯
對白:俄語
類型:劇情/戰爭
片長:UK:401 min (video version) / UK:511 min / USA:390 min
色彩:彩色
色彩:彩色
幅面:70毫米寬銀幕電影
混音:單聲道 70 mm 6-Track
級別:Australia:G USA:Unrated
攝制格式:70 mm
洗印格式:70 mm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1968年4月28日
概況介紹:
這是一部製作精緻、構思嚴謹的巨片。場面壯闊,氣勢磅礴,繼承了前蘇聯在拍攝歷史題材影片方面的傳統,完美地融托爾斯泰原著精神於其中,再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影片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幕後製作:
耗時五年,據稱耗資一億美元(當時的價錢)的宏偉巨制,試圖極其忠實地復制托爾斯泰的長篇巨著。戰爭戲和舞會戲非常出色,但整體水準參差不齊。影片長達六個半小時,在蘇聯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56年的美國版雖然比這部短,但也有208分鍾,有奧黛麗·赫本、亨利·方達等主演,也是以戰爭場面取勝。1973年英國BBC推出750分鍾的電視版。
電影花絮:
影片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甚至軍方試圖讓片中兵力盡量與實際戰役的參戰人數基本相同。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為動用臨時演員最多的影片之一,超過本片的只有1982年的《甘地傳》,參加該片拍攝的臨時演員多達30萬人。
1981年3月,本片在墨西哥電視一台和二台首次播出,創下了電視台播放最長影片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1958年,好萊塢著名製片人邁克爾·托德(Michael Todd)訪問莫斯科,他曾提議聯合拍攝本片,但遭到蘇聯政府的拒絕。
劇情簡介
1805年7月,拿破崙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著激烈的戰爭。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著恬靜悠閑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匯聚在皇後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巴甫洛夫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卻行為不端的女兒美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彼爾,他戴著眼鏡,剪短發,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彼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竺豪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今年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崙征戰歐洲頗感興趣。在這里,他高興地結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包爾康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時,安德烈正應庫圖佐夫將軍的召喚,去任他的傳令官,將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崙軍隊作戰,任即將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瑪麗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爭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親那裡,委託父親加以關照。於是他急奔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合縱隊去任職,並受到了嘉獎。
彼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竺豪夫伯爵身後所有的遺產,搖身一變成為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成為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伐西里早就窺視別竺豪夫家的財產,本想通過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後,又處心積慮地要拉攏彼爾,一方面為他在彼得堡謀得一個不小的官職,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讓已是宮廷女官的女兒美倫嫁給彼爾,以圖錢財。結果他的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彼爾發現了妻子與好友多勃赫夫之間的曖昧關系,他與多勃赫夫進行搏鬥,並幸運的擊倒對方,隨之與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後,受到寬宏大量的哲學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當安德烈再次回到總司令身邊,俄奧聯軍對法的奧斯特里齊戰斗就要打響了。由於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否決了幾位老將軍的意見,採取了馬上出擊的戰略,結果慘敗。安德烈受傷被俘,途中昏迷,被敵人誤以為活不成而丟下,庫圖佐夫也以為安德烈陣亡,給他的父親去信報喪。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復了。愈後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產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獨與絕望之中給妻子最後一個吻,他覺得人生已再無意義,決定終老於領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與法言和,和平生活開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因貴族會之事而去拜託羅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滿生命力的年輕小姐娜達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於禿山老公爵強烈反對,只好互相約以一年的緩沖期,而 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即出國去了。但是,年輕的娜達莎無法忍受寂寞,且經不起彼爾之妻愛倫的哥哥阿納托爾的誘惑,而擅自約定私奔,因此,與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婚約即告無效。
一八一二年,俄、法兩國再度交戰,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於多勃琪諾戰役中身受重傷,而俄軍節節敗退,眼見莫斯科即將陷於敵人之手了。羅斯托夫家將原本用來搬運家產的馬車,改派去運送傷兵,娜達莎方能能於傷兵中發現將死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她向他謝罪並熱忱看護他,但一切都是徒勞了,安德烈·保爾康斯基仍然逃不過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爾化裝成農夫,想伺機刺殺拿破崙,但卻被法軍逮捕而成為俘虜。其妻愛倫於戰火中,仍繼續其放盪行為,最後,因誤服墮胎葯而死亡。
幾番奮戰後,俄國終於贏得勝利,彼爾於莫斯科巧遇娜達莎,兩人便結為夫 婦,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妹妹瑪莉亞也與娜達莎之兄尼克拉結婚,而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
⑦ 哪兒可以下載電影《戰爭與和平》(蘇聯版)
原音版本的你要嗎??只找到其中一部!!!
緊供下載:
打開網址: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A zori zdes tikhiye)[DVDRip]
[[eMule專用的下載鏈接,您必須安裝eMule才能點擊下載]]
中文名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英文名稱:A zori zdes tikhiye
別名: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72年
電影導演:斯塔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電影演員:
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飾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飾麗達)
奧爾迦·奧斯特洛烏別柯(飾麗薩)
葉卡捷莉娜·瑪爾柯娃(飾迦爾卡)
地區:俄羅斯
語言:俄語
簡介: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戰爭
:前蘇聯
:斯塔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飾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飾麗達)
奧爾迦·奧斯特洛烏別柯(飾麗薩)
葉卡捷莉娜·瑪爾柯娃(飾迦爾卡)
:莫斯科電影製片廠
: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列寧獎金.
:簡繁英法西日荷德意阿希葡俄
:瓦西里耶夫--《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影片介紹:
你明明知道這是戲,
可就是沒法把戲僅僅當成戲來看,
你明明知道這是假的,
可它就是比許多真實的東西還能淬歷你的心,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這樣一群年輕美麗的女兵好象真的在世間存在過,
她們永遠年輕,而你老了。
在前蘇聯由小說改編的戰爭題材電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響的,當推1972年羅斯托茨基導演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世界性轟動,這部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未必會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沒有原著小說的思想藝術成就,也就不會有電影的成功。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中俄羅斯人民蒙受的犧牲是最為慘重的,他們一共損失了二千多萬人的生命。《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就要像我們展示這二千多萬人中的五個活生生的人,從而也表現了俄羅斯戰爭文學中一個重要特徵:對於個體生命的關懷。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有具體的生活原型,不過實際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犧牲的五個戰士是男兵,而導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稱女兵,便尖銳地提出了「戰爭和女人」的沖突。
電影里有一段「澡堂」的場景,其中有全裸的少女的鏡頭,我們在公映時把這整場戲都給刪掉了。一位著名的老實人驚訝地說:這簡直是藝術奇跡,全裸的女人鏡頭全然不使人產生「黃」的感覺。
這個藝術奇跡是怎樣產生的呢?是因為作家是在一個聖潔的思想指導下寫下這個場景的。請看小說中的描寫:
那天正好是沐浴的日子……姑娘們在更衣室里打量著這個新來的女兵,像瞧什麼稀罕物件似的——
「冉卡,你真是個美人魚!」
「冉卡,你的皮膚像透明的!」
「冉卡,你真可以作模特兒!」
「冉卡,你根本不用戴胸罩!」
……
「不走運的女人!」基梁諾娃長嘆一聲,「這么好的身材,偏偏裹上一身軍裝——這比死還難受。」
少女的魅力白白地被不能顯現女性身材的軍裝給埋沒了!而當五個女兵一個一個地在與德國法西斯的搏鬥中犧牲的時候,對於五個女兵的安全負有責任的瓦斯科夫准尉發出了感人心腑的悲鳴:「在戰爭時期,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後,到了和平時期呢?到那時也能理解為什麼你們非死不可嗎?……如果將來有人質問我:這些男子漢是怎麼搞的,為什麼沒有把我們的媽媽保護好,而使她們飲彈而亡呢?」
小說把像契訶夫這樣的俄羅斯作家曾經表現過的「美的毀滅」的經典主題在新的歷史背景下作了新的發揮,也因此凸現了俄羅斯戰爭文學的潛在的反戰主題。但這並不妨礙小說的愛國主義激情的張揚。垂死的麗達就是在聽了瓦斯科夫這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後,輕輕地說:「不必這樣,我們在保衛祖國,首先是祖國……」
而小說對於瓦斯科夫所表現出的英雄主義的描述, 讀了也令人盪氣回腸—— 「在這次戰斗中,瓦斯科夫記住一條:決不後退,決不能讓德廛上岸一步……這時,他胸中滿懷激情,彷彿整個俄羅斯都在他背後, 彷彿他, 瓦斯科夫,此刻是她最後一個兒子和保衛者,整個世界空無一人——只有他、敵人和俄羅斯。原作《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在我國有幾個中譯本,最早的一本是由王金陵同志翻譯的,於1980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譯文流暢自然,值得一讀。
此段摘自童道明先生的《恰巴耶夫》和《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一文
〓D
⑧ 《戰爭與和平》哪部電影好看
建議您看一下這部2007年導演的:影片的故事發生在1805年至1820年之間,以1812年的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生動描寫了在戰爭中俄國社會的重大事件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博羅季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通過對四大貴族家庭——包爾康斯基、別竺霍夫、羅斯托夫、庫拉金以及主人公安德來、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以及個人在戰爭中自我人格的完善過程。影片是一部傑出的世紀史詩,氣勢非凡。這部由俄羅斯、義大利、英國、法國、波蘭和西班牙6國斥資2600萬歐元拍攝的新版《戰爭與和平》具有鮮明的國際化色彩。導演羅伯特·多恩海姆是羅馬尼亞裔美國人,主要演員則分別來自法國、德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等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女主角娜塔莎·羅斯托娃的扮演者、24歲的法國女演員克萊芒絲·波西,此前她因出演《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的芙蓉·德拉庫爾一角已在世界各地擁有不少「粉絲」。俄羅斯文學泰斗列夫?托爾斯泰的鴻篇巨制《戰爭與和平》再次被搬上屏幕。近日,這部由俄羅斯、義大利、英國等歐洲六國傾力打造的四集同名電視電影在俄羅斯電視台黃金時間與觀眾見面。盡管兄弟台「第一頻道」為此專門推遲了由另一位大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改編的電視劇,新版《戰爭與和平》仍未能逃脫兵敗滑鐵盧的厄運:不但4%的收視率差強人意,更是遭遇國內民眾一片惡評。國際化創作陣容拍攝新版《戰爭與和平》是義大利電視台的主意,後來得到了俄羅斯、英國、法國、波蘭和西班牙同行的支持。製作方雄心勃勃,為此心甘情願投下2600萬歐元的巨資,耗時兩年,轉戰波蘭、立陶宛、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四國進行拍攝。盡管新版《戰爭與和平》不如由奧黛麗·赫本、亨利·方達等好萊塢明星主演的1956年版那樣星光熠熠,卻也招募了不少歐洲一線明星。女主角由出演《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的法國女演員克萊芒絲?波西扮演,而兩位男主角分別由義大利性感男星阿列西奧·波尼和出演過《再見,列寧》的德國演員亞歷山大?拜爾飾演。本片導演是羅馬尼亞裔美國人羅伯特·多恩海姆,他曾與斯皮爾伯格有過合作,而編劇之一正是《美國往事》的編劇義大利人恩里科·邁蒂奧里則。眾口難調做妥協 國際化的創作陣容雖可讓新版《戰爭與和平》博採眾長,但也易令其陷入眾口難調的尷尬境地。影片製片人之一謝爾蓋·丘馬科夫抱怨道:「我們想讓劇本盡量地忠於原著,但後來明白,和所有人達成協議是不可能的事情。」俄羅斯人原本做了妥協,只要求拿掉那些「非常愚蠢」的情節,但就是如此卑微的願望也未獲滿足。克里姆林宮附近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為紀念1812年戰爭犧牲者而修建的,但在新版《戰爭與和平》里,這座還沒興建的教堂已赫然矗立在熊熊燃燒的莫斯科城中。對此,歐洲同行的解釋是,在他們國家,沒有人知道這一史實,為忠於原著就把如此凄美壯麗的畫面去掉實在可惜。俄羅斯方面希望劇本愈接近原著愈好,但意、法和德等出資大國卻希望將新版《戰爭與和平》拍成通俗易懂的現代華美大片。一邊罵,一邊捧新版《戰爭與和平》在俄羅斯電視台播放後,遭致俄媒體一片罵聲。俄新社認為,失實於原著的情節、提綱挈領式的敘事和頗富爭議的選角是影片的三大敗筆。《生意人報》建議,如果要看這部電影,最好先完全忘記原著。該報十分驚訝於影片「令人氣憤的大膽妄為」,竟然將深色頭發的娜塔莎變成了金發女郎。而《共青團真理報》則對有著像007一樣性感面容的安德烈和長著讓施瓦辛格萬分嫉妒的發達胸肌的皮埃爾大表不解。托爾斯泰的玄孫弗拉基米爾?托爾斯泰也對新版《戰爭與和平》大為不滿:「托爾斯泰的主人公都不像他們自己。娜塔莎本來是樂觀的,情感豐富的,但在這里,她卻面色蒼白,冷漠,而且理性。」與俄羅斯人「平淡乏味、簡直無法看下去」的反應形成鮮明反差,新版《戰爭與和平》在法、意等國大獲成功。在法國播放時收視率逼近24%。觀看此劇的華人留學生董銘告訴記者:「拿破崙在劇中不是正面人物,驕橫無理,本來很浪漫的愛情就被戰爭毀滅了,法國人看得都很揪心。」而在義大利的收視率高達26%,每集有600萬觀眾收看。俄新社報道對此不無戲謔地說,從前西方人把俄羅斯當作「野蠻的地方」,如今他們親眼見識了俄羅斯人自古就精神高尚、心靈豐富,這也算是安慰了。影片影評在邦達爾丘克執導吉洪諾夫擔綱的經典之後,那些試圖嗅一嗅彼得堡和莫斯科古典氣息的同志們,還一廂情願地認為羅馬尼亞裔美國人導演的新版《戰爭與和平》里娜塔莎是個哥薩克般的黑頭發貴族少女,安德烈小王爵憂郁深沉地內心獨白,阿納托利像個光燦燦的大東西花了瑪麗亞小姐的眼睛,笨拙圓胖又紅潤的皮埃爾有顆金子心,金發的沙皇遙遙在馬背就征服了羅斯托夫家大公子和小公子,或者從貴族到農民前赴後繼與嚴寒堅忍地趕跑了波拿巴的多國部隊……您就大錯特錯了。據說,這個山寨版本的《戰爭與和平》耗資二千六百萬個歐元,導演拿手作品是《西部風雲》、《摩西十戒》,編劇居然是曾為《美國往事》執筆的義大利人梅迪奧利,男一號波爾康斯基小王爵也是慣演文藝片的Alessio Boni,女一號娜塔莎又是在HP里軋了芙蓉一角的新人,演員呼拉了義大利法國德國俄羅斯波蘭一萬五千人,動用馬兒一千五百匹, 造了六百五十桿老式槍支,十五門加農炮,光戲服就兩千四百多件……歷時兩年,沒有功勞也該有苦勞,卻一無古典氣質二缺俄羅斯雄渾。尼古拉·羅斯托夫、庫圖佐夫元帥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三位原汁原味俄國人出演,到底未能以一當十挽救這小資產階級出品的輕薄命運。我們已經不計較幾乎所有的演員和角色都是擰巴的,諸如無視原著的描寫,黃毛的娜塔莎黑發的阿納托利,皮埃爾比多洛霍夫還英俊些,貳拾出頭的沙皇由一位五十高齡的功勛大叔來扮演……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我們忍耐了。畢竟向偉大的名著致敬,要義是抓住托翁的思想精髓,而且那麼多後現代版本的莎劇不也成了對原著的趣味補充嗎?戰爭的場面,不是沒有,奧斯特里茲和博羅季諾兩大戰役,我們看不清來龍去脈,甚至不知道起承轉合,驃騎兵和禁衛軍就沖到一起了。很多時間庫圖佐夫元帥像是個投機倒把分子,而不是以空間換時間的虛懷若谷。不過,這種錯覺是因為編劇力有不逮而非演員的表演。和平?和平就是談情說愛,暗戀婚外戀三角四角戀。娜塔莎在十三歲的命名日舞會上就發誓要成為波爾康斯基小王爵的妻子,而阿納托利追求娜塔莎,也被改造成三流言情劇:由於阿納托利搞大了駐地一個波蘭姑娘的肚子,安德烈小王爵勒令他娶了姑娘息事寧人;海倫惱火娜塔莎跑到她家中指責她對決斗無動於衷,於是庫拉金姐弟倆聯手策劃以勾引純真少女來報復安德烈小王爵。我們指望文藝片出身的義大利版安德烈小王爵仍舊內省,用不輸給哈姆萊特的獨白把家國、正義、寬恕、沖動、隱忍一一排兵布陣,好從中感受戰爭與和平這人生最偉大的母題,結果,他偷懶了,或者,台詞被編劇剔掉了。寥寥幾句牢騷,只能當那是牢騷,用英語念白,更毫無質感。結局很好萊塢。有的同志很寬容,說是奧斯汀式的。可不是嘛,除卻庫拉金老王爵和尤物姐弟品行惡劣終究不得善終,諸如本該嫁給波爾康斯基小王爵的娜塔莎·羅斯托娃最後嫁給了皮埃爾·別竺豪夫,瑪麗亞·波爾康斯卡婭拒絕了阿納托利·庫拉金而垂青尼古拉·羅斯托夫,苦命女索尼亞終配英雄丹尼索夫……草地陽光,紳士淑女,雖然兜了一個大圈子,幸好仍皆大歡喜從此他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誰還搭理遠在厄爾巴島上囚居的拿破崙呢?毫無疑問,蘇聯版本是不世出的經典,而我們的要求就苛刻嗎?我們習慣了面容精緻而沒有營養的古裝言情劇,但,請起碼認真點兒吧,一八一二年之前的娜塔莎在思念小王爵時,不要彈奏李斯特的《愛之夢》。啊,對了,在《情迷彼得堡/苦命的娜絲佳》里扮演真人版羅嚴塔爾的小男爵弗拉基米爾·科爾夫,嗯,確切說,丹尼爾·斯特拉霍夫,據說曾被邀請出演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當時丹尼爾同志正剃短了頭發接一個時裝片,所以婉拒了,況且他深色頭發又要擰巴了沙皇的金發。而《情迷彼得堡/苦命的娜絲佳》里出演皇儲亞歷山大也就是一世的侄子,那演員擔任了尼古拉·羅斯托夫一角,不但成為山寨版里最帥的男角,也最讓人放心。丹尼爾同志最終在俄羅斯電視台播放時為安德烈小王爵配音。我要贊賞兒子的好眼光。
⑨ 求戰爭與和平前蘇聯1968年版本
《戰爭與和平》(英語:War and Peace)
是根據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經典著作《戰爭與和平》改編而成的多集電影。導演和編劇都是謝爾蓋·邦達爾丘克,主演柳德米拉·薩維里耶娃、謝爾蓋·邦達爾丘克、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等。在1965年至1967年間陸續上映。
該片講述了1805年至1820年發生在俄國的重大事件的故事。
⑩ 戰爭與和平的影片影評
在邦達爾丘克執導吉洪諾夫擔綱的經典之後,那些試圖嗅一嗅彼得堡和莫斯科古典氣息的同志們,還一廂情願地認為羅馬尼亞裔美國人導演的新版《戰爭與和平》里娜塔莎是個哥薩克般的黑頭發貴族少女,安德烈小王爵憂郁深沉地內心獨白,阿納托利像個光燦燦的大東西花了瑪麗亞小姐的眼睛,笨拙圓胖又紅潤的皮埃爾有顆金子心,金發的沙皇遙遙在馬背就征服了羅斯托夫家大公子和小公子,或者從貴族到農民前赴後繼與嚴寒堅忍地趕跑了波拿巴的多國部隊……您就大錯特錯了。
據說,這個山寨版本的《戰爭與和平》耗資二千六百萬個歐元,導演拿手作品是《西部風雲》、《摩西十戒》,編劇居然是曾為《美國往事》執筆的義大利人梅迪奧利,男一號波爾康斯基小王爵也是慣演文藝片的Alessio Boni,女一號娜塔莎又是在HP里軋了芙蓉一角的新人,演員呼拉了義大利法國德國俄羅斯波蘭一萬五千人,動用馬兒一千五百匹, 造了六百五十桿老式槍支,十五門加農炮,光戲服就兩千四百多件……歷時兩年,沒有功勞也該有苦勞,卻一無古典氣質二缺俄羅斯雄渾。尼古拉·羅斯托夫、庫圖佐夫元帥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三位原汁原味俄國人出演,到底未能以一當十挽救這小資產階級出品的輕薄命運。
我們已經不計較幾乎所有的演員和角色都是擰巴的,諸如無視原著的描寫,黃毛的娜塔莎黑發的阿納托利,皮埃爾比多洛霍夫還英俊些,貳拾出頭的沙皇由一位五十高齡的功勛大叔來扮演……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我們忍耐了。畢竟向偉大的名著致敬,要義是抓住托翁的思想精髓,而且那麼多後現代版本的莎劇不也成了對原著的趣味補充嗎?
戰爭的場面,不是沒有,奧斯特里茲和博羅季諾兩大戰役,我們看不清來龍去脈,甚至不知道起承轉合,驃騎兵和禁衛軍就沖到一起了。很多時間庫圖佐夫元帥像是個投機倒把分子,而不是以空間換時間的虛懷若谷。不過,這種錯覺是因為編劇力有不逮而非演員的表演。
和平?和平就是談情說愛,暗戀婚外戀三角四角戀。
娜塔莎在十三歲的命名日舞會上就發誓要成為波爾康斯基小王爵的妻子,而阿納托利追求娜塔莎,也被改造成三流言情劇:由於阿納托利搞大了駐地一個波蘭姑娘的肚子,安德烈小王爵勒令他娶了姑娘息事寧人;海倫惱火娜塔莎跑到她家中指責她對決斗無動於衷,於是庫拉金姐弟倆聯手策劃以勾引純真少女來報復安德烈小王爵。
我們指望文藝片出身的義大利版安德烈小王爵仍舊內省,用不輸給哈姆萊特的獨白把家國、正義、寬恕、沖動、隱忍一一排兵布陣,好從中感受戰爭與和平這人生最偉大的母題,結果,他偷懶了,或者,台詞被編劇剔掉了。寥寥幾句牢騷,只能當那是牢騷,用英語念白,更毫無質感。
結局很好萊塢。有的同志很寬容,說是奧斯汀式的。可不是嘛,除卻庫拉金老王爵和尤物姐弟品行惡劣終究不得善終,諸如本該嫁給波爾康斯基小王爵的娜塔莎·羅斯托娃最後嫁給了皮埃爾·別竺豪夫,瑪麗亞·波爾康斯卡婭拒絕了阿納托利·庫拉金而垂青尼古拉·羅斯托夫,苦命女索尼亞終配英雄丹尼索夫……草地陽光,紳士淑女,雖然兜了一個大圈子,幸好仍皆大歡喜從此他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誰還搭理遠在厄爾巴島上囚居的拿破崙呢?
毫無疑問,蘇聯版本是不世出的經典,而我們的要求就苛刻嗎?我們習慣了面容精緻而沒有營養的古裝言情劇,但,請起碼認真點兒吧,一八一二年之前的娜塔莎在思念小王爵時,不要彈奏李斯特的《愛之夢》。
啊,對了,在《情迷彼得堡/苦命的娜絲佳》里扮演真人版羅嚴塔爾的小男爵弗拉基米爾·科爾夫,嗯,確切說,丹尼爾·斯特拉霍夫,據說曾被邀請出演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當時丹尼爾同志正剃短了頭發接一個時裝片,所以婉拒了,況且他深色頭發又要擰巴了沙皇的金發。而《情迷彼得堡/苦命的娜絲佳》里出演皇儲亞歷山大也就是一世的侄子,那演員擔任了尼古拉·羅斯托夫一角,不但成為山寨版里最帥的男角,也最讓人放心。丹尼爾同志最終在俄羅斯電視台播放時為安德烈小王爵配音。我要贊賞兒子的好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