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宝莲灯的介绍
香港电影《宝莲灯》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65年出品。该片改编自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由岳枫执导,林黛、张燕、郑佩佩、李昆、李菁等领衔主演。该片是著名影星林黛的遗作。影片讲述了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
❷ 宝莲灯电影演员
1999《宝莲灯》主要配音演员:姜文,徐帆,陈佩斯,宁静
1964《宝莲灯》主演:尤敏,葛兰,林翠,容蓉,雷震,赵雷,钟情,田青,林翠
1963《宝莲灯》主演:林黛,张燕,郑佩佩,李昆,李菁
1956《宝莲灯》主演:张活游,紫罗莲,梅绮,林家声,少新权
❸ 谁告诉我她是谁和她演过的电影拜托各位大神
图片看不到 李菁邵氏影星李菁 出生日期:1948年11月8日 454次关注 原名李国瑛。1948年出生于上海,家中有五个哥哥、两个姊姊,李菁排行最小。 自幼就对电影即有兴趣,就读宝血女中时,听闻邵氏所属的“南国实验剧团”公开招收第二期学员,不顾父母反对坚决投考。当年有超过两千人报名应试,李菁凭获清新的外表和表演天份幸运录取,与方盈、江青、郑佩佩、秦萍等四十人成为同期同学。 训练班结业后,与邵氏订下八年合约,初期被定位为古装型演员,第一部电影是《宋宫秘史》。同年,她演出《血手印》及《双凤奇缘》。她接连在《血手印》(1964)、《宝莲灯》(1965)、《文素臣》(1966)任配角,《盗剑》(1967)。 《鱼美人》是其当刚主演的第一部电影。1965年5月李菁以此片获得荣获第十二届亚洲影展影后宝座,有"娃娃影后"之称。1965年演出《宝莲灯》,演技再次得到肯定。此后“东家”邵氏有计划性的展开力捧,一连为她开拍新片,声势一路窜升,作品票房屡创新高。1967年邵氏开拍《珊珊》,这是她从影以来首次演出时装文艺片,大获好评。踏入七十年代,李菁的作品《保镖》成为全年最卖座电影的第六名。 除了1969年时摔裂左腿骨休养半年,几乎一刻不停的拍片,陆续完成黄梅调电影。她在邵氏期间,所拍的影片约五十多部,其中包括张彻的《死角》、《鹰王》及《新独臂刀》等。她更连续三年当选国语片十大明星,成为港台两地抢手的女明星之一。 1976年年底,李菁结束了与邵氏十三年的宾主关系,开始以自由演员的身分往来港台两地。1978年,李菁与导演罗马合组《长天公司》,在创业作‘追’中担任主角。 七十年代末,受到与她拍拖十年男友逝世的打击,李菁减少电影产量;加上1983年母亲不幸病逝,李菁于同年宣布淡出娱乐圈。 〖代表作〗 《鱼美人》、《宝莲灯》、《娃娃夫人》 〖荣获奖项〗 《鱼美人》(1965年)一片获得第十二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金禾奖》 《娃娃夫人》(1972年)一片获得十八届亚洲影展《最受欢迎女星金艺像奖》 <<文素臣>>( <<宝莲灯 <<盗剑>>( <<铁头皇帝>>( <<女巡按>>( <<三笑>>( <<铁手无情>>( <<死角>>( <<保镖 <<洞房艳史>>( <<狐天狐地>>( <<老夫子>>( <神化外母古惑妻 <<洞房艳史>>( <<楚留香>>
❹ 林黛的个人生活
“人潇洒,性温存,若有意,似无情,不知他家何处,不知他何姓名,倒叫我坐立难安,睡不宁……”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想必记得“戏凤”这首歌曲;每当联欢会和电视综艺节目,不时还会听到有人演唱这首歌曲。走过这段岁月的影迷,就会想到有着一双摄人心魂的双眸且巧笑倩兮的林黛。
林黛在影艺事业巅峰的盛年自杀身亡,留下无限的遗憾和一连串关于她死因的“谜”,与美国性感巨星玛丽莲梦露有点相似,直到今日仍然令人怀念至深。
这首脍炙人口的“戏凤”,是民国48年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的电影“江山美人”中的插曲,由王纯谱曲,李隽青填词。“江山美人”由李翰祥掌镜,林黛、赵雷、胡金铨、杨志卿等人演出,如今大半俱已作古。它的故事骨干,前半部是京剧“游龙戏凤”的剧情,后半部又换成另一出京剧“骊珠梦”,全是通俗演义中的情节,谈不上什么历史依据。当年能够在台湾打破国内中西十大卖座票房纪录(香港及东南亚的票房也很可观),除了林黛是红透半边天的明星外,影片中的插曲支支动听,也是主要原因。
“江山美人”的插曲除了“戏凤”外,还有“扮皇帝”、“天女散花”等,分别由著名歌星席静婷及江宏代唱,在这之前,林黛演过不少歌唱片,如处女作“翠翠”,之后的“梅姑”、“金凤”、“吃耳光的人”、“金莲花”、“有口难言”、“欢乐年年”、“菊子姑娘”、“渔歌”等,影片中都有多首歌曲,但都由一位名叫王若诗的代唱,久而久之,大家都以为林黛不会唱歌,其实林黛会唱歌,也灌过唱片。
根据香港百代唱片公司出版的“中国时代曲名典”策画、选曲人黄奇智表示,林黛初期主演的电影,影片中的插曲是由旁人代唱,等正式灌唱片时,就由林黛本人主唱,主要是林黛比代唱人有知名度,有卖点,估计林黛灌录的电影插曲约在三十首左右。 林黛前后来过台湾三次,第一次是1955年10月,来台为蒋公祝寿。第二次是是1959年春节,由母亲陪同来台三天,并向影迷拜年。林黛这次来台,主要是当时她正与云贵督军龙云的儿子“云南王”龙绳勋(人称龙五)热恋,外传林黛将要嫁给
龙五,亲朋好友都劝林黛不要被爱冲昏了头,以免步上周璇的路。
1959年7月28日,林黛三度来台,与她同行的有该片男主角,也就是有“皇帝小生”之称的赵雷。林黛此行最大的任务是为她主演的影片“江山美人”宣传。林黛只待了两天,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追问她是否有男朋友?她择偶的第一条件是什么?
林黛自称有很多男朋友,但没有一个理想的丈夫,她对男人最大的要求就是“忠诚”,她不只一次地说:“谁最能真诚地爱我,谁就会变成未来的丈夫。”有记者问她龙五是不是她理想的丈夫?林黛没有正面回答。
林黛在认识龙五之前,曾和演员兼导演的严俊出双入对,当时林黛十八岁,严俊三十五岁,执导由《简爱》改编的“梅姑”,剧情即是少女家庭教师爱上中年男主人,林黛和严俊很自然地坠入情网。可惜这“友情”只维持四年,因为个性差异太大:一个生性节俭,一个出手大方,最后终分手。严俊后来投向李丽华的怀抱,两人于1957年结为连理,好强的林黛受创颇深。
第二年,林黛前往美国,到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做了几个月的旁听生,在那里她遇见了龙五,也改变她的一生。龙五凌厉的攻势,让感情受困的林黛招架不住,但是她周遭的朋友都反对她与龙五交往,说他是典型的花花公子,花钱像流水,同时又相当左倾,这种人怎么能够长相厮守。
由于说的人太多,林黛也有点动摇,但是她又不愿承认自己的眼光有误。为了冷静思考这个问题,她接受朋友的建议,到台北度个假,暂时冷却这个棘手的问题。林黛在台接受记者访问时,坚决地表示,她不会嫁给龙五,因为两个人的志趣和思想完全不同,不适合在一起。
也许是命中注定,林黛最后还是嫁给了龙五,时间是1962年12月12日。婚后的生活,并不如事前想像的美好,再加上林黛名气大,难免会引来闲言闲语,听在龙五耳里,很不是滋味。同样地,龙五在外面的行为,也让林黛很不开心,夫妻和和吵吵,给娱乐圈增添不少话题。
除了家庭因素外,林黛的巨星地位也岌岌可危。1963年,凌波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炮而红,所有的焦点全部集中在她身上,饰演祝英台的乐蒂受不了这种冷热待遇,跳槽国泰,邵氏首席红星林黛怎么忍得住这口气?她要以自己既有的声势,与凌波一较长短。
可惜天不从人愿,那时间林黛主演的电影,无论票房及水准都比早年的作品差。林黛在拍“宝莲灯”时,心情极端恶劣。“宝莲灯”里的男主角,导演岳枫原属意凌波反串,林黛不肯,于是改由郑佩佩反串。林黛除饰演圣母,还坚持反串十五岁的沉香。当时她已三十岁,身材略显发福,无论如何巧扮,也显不出沉香少年俊拔的韵味。
“宝莲灯”的成绩虽然不尽理想,但影迷抱着怀念林黛的心情观赏,因此在香港十分卖座。此片没有在台公映,主要是“宝莲灯”的导演岳枫当时与大陆来往密切(这在当年是十分严重的事情),有关单位下令禁演,这是林黛唯一未在台上演的电影。
1964年7月17日,在婚姻、事业都不尽如意的情况下,当时正在拍摄“蓝与黑”(关山、丁红、于倩合演)的林黛突然自杀,遗书上写着“勋,万一你要救我,请不要送我到公众医院,如此全香港的报纸都会当笑话一样登了。”很多影迷因而怀疑龙五和林黛的死有关,是不是龙五害死了她?或者不肯救她?听说当时龙五另结新欢,总之各种揣测出笼,大家很难接受她就这样走了。
“蓝与黑”不但获得第十三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该届大会还追赠林黛一座“特别纪念奖”。这不仅是因为她在“蓝与黑”的卓越成就,同时也表现了亚洲影坛对她的追思与怀念。
龙五是个十分传奇的人物,他虽然穿西装,但是脚上永远套着一双布鞋,一般人都认为龙五辜负了林黛,但令人不解的是,自林黛过世后,龙五终身未娶,不仅如此,他保留林黛所有的东西;走进林黛的房间,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屋里的一切摆设都维持着林黛生前的模样,化妆台上还有林黛常用的眉笔、口红、粉盒,衣橱里挂着她喜爱的服饰,好像林黛仍然住在那里。
2004年是林黛过世四十年。多年来,老影迷并没有遗忘她。大导演李翰祥生前曾说,林黛是影坛几十年都找不到的明星,可惜死得太早,留给影迷无限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