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杨在葆个人资料
1、
1935年6月25日,杨在葆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杨在葆
毕业后杨在葆成为上海青年话剧团的演员。
1960年,杨在葆出演他的首部电影《红日》,饰演连长石东根,从此开启了他的从影之路。
《红日》
杨在葆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夏启英,在杨在葆拍摄《血,总是热的》时,因病去世。
杨在葆的现任妻子,名叫陈丽明。
陈丽明,1957年生于广西桂林。
在18岁时,陈丽明就是桂林彩调团的台柱子,她所饰演的刘三姐与李双双在桂林非常知名,后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再后来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做电影演员。
出演过的电影有《主课》、《末代皇帝》、《军礼》,话剧《甜蜜的事业》、《一代英豪》等。
1984年,杨在葆、陈丽明拍摄电影《双雄会》时,二人相识。
《双雄会》
那一年陈丽明27岁,是刚刚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
杨在葆那一年49岁。(杨在葆的第一任夫人因病去世一段时间了)
从招待所到摄影棚,相距大约一二百米的距离。
演员大多骑着自行车过去。
下午要拍戏了,大家从招待所动身向摄影棚赶去。
恰好,杨在葆的一位朋友来了,也要去摄影棚。
杨在葆
杨在葆要他的朋友骑陈丽明的自行车,然后让陈丽明坐在他自行车的后座,驮她去摄影棚。
老天不作美,下起雨来。
雨水斜斜地落下来,陈丽明双手抱于胸前坐在后座,杨在葆高大的身躯在前方卖力地蹬着自行车。
等到了摄影棚,杨在葆的前身全湿了,而陈丽明没有被雨水淋着。
杨在葆
那一刻,陈丽明有些动心:杨在葆这个男人挺能遮风挡雨的,这个高大的男人像一个保护神,可以保护我。
爱情的心脏,在热烈而美好地跳动,爱情的滋味,来自玄妙的心跳加速度。
2、
在拍摄《双雄会》时,除了吃饭离开一会儿,杨在葆整天都待在屋里研读剧本。
两三天后,《双雄会》进行实拍。
早上4点就开始化妆。
化妆前还是蔫蔫的不爱说话的杨在葆,化妆完毕的突然之间,杨在葆无论眼神还是行为举止,都仿佛一代枭雄张献忠角色附体,霸气十足。
杨在葆饰演的张献忠
直到卸妆前,杨在葆都沉浸在张献忠的角色状态里,气场十足,大家暗自赞叹杨在葆的演技了得。
精神抖擞的杨在葆感染的群众演员都很精神。
演技精湛的杨在葆自然有不少热爱他的粉丝。
杨在葆粉丝绝对不允许别人说杨在葆一点儿坏话,哪怕是开玩笑都不行。
杨在葆
有一次拍戏时,有一位录像的工作人员,对同车而行的杨在葆爱人陈丽明说:“陈老师,我觉得你跟杨老师有点像。”
陈丽明幽默地回复一句:“是吗,我有这么丑吗?”
录像的工作人员生气道:“你以为你好看呐!”
陈丽明暗想:坏了,得罪杨在葆的粉丝了。
3、
1991年,杨在葆导演主演的一部电影拍摄完了。
剧组的服装师对剧组人员说:片子拍完了,服装没用了,10块钱一条,卖给大家。
陈丽明相中了丈夫杨在葆在电影中穿的一条瘦腿裤。
陈丽明
那时候,瘦腿裤不好买,平时都买不着。
陈丽明对服装师说:那我10块钱买那条杨在葆角色里穿的那条瘦腿裤。
化妆师说:不用,你拿一条裤子给我替一下,顶个数就行。
陈丽明照化妆师的意思办了,拿到了杨在葆角色里穿的瘦腿裤。
陈丽明把此事对杨在葆说了,杨在葆听后,回了一个字“贪”。
说完,杨在葆就去忙别的去了,留下陈丽明委屈伤心地哭了,边哭边自言自语:“我怎么就贪了,我是最不贪的人,我哪有贪呢,穷成什么我都不会贪。”
越想越委屈伤心的陈丽明,收拾好箱子,准备就此分手,离开“不近人情”的杨在葆。
陈丽明
陈丽明想想她与杨在葆几个月大的女儿,最终没狠下心一走了之。
后来,陈丽明也想明白了:杨在葆说自己的“贪”,意思是做人不要围绕着眼前这种小利益去转。
4、
杨在葆外表粗犷,内心细腻,做得一手好菜。
某日,《从奴隶到将军》的导演王炎带着五六个演员去杨在葆家吃饭。
《从奴隶到将军》
杨在葆家很小,杨在葆就把床支起来靠在一边,腾出的空间放了一个大圆桌。
杨在葆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招待大家。
王炎笑着说:“在葆啊,今天到你们家吃顿饭,你都要倾家荡产了。”
杨在葆不但做得一手好菜,还特别心灵手巧。
当时的生活条件差,心灵手巧的他还给爱人陈丽明做了一件裙子,八一厂的同事看到杨在葆给陈丽明做的裙子都夸赞好看,并问是谁做的。
杨在葆还会把不用的毛巾,搓成线,编成书包。
演技精湛的杨在葆,很受观众的欢迎,甚至在中国香港都知道他的名字。
杨在葆
一次陈丽明与杨在葆去中国香港。
熟悉他们的香港朋友这样介绍陈丽明:这位是杨太太……
陈丽明一听不大高兴,说:我有名字,我叫陈丽明。
朋友尴尬地说:好的大嫂,下午我就介绍你的名字。
下午吃饭时,朋友再次介绍:“这位是陈丽明女士。”
大家热情地跟陈丽明握手。
朋友又介绍杨在葆:“这位是……”
还没等朋友说完,大家高兴地冲到杨在葆的身边,热情地跟杨在葆握手:“杨老师。”
朋友继续介绍:“这位是陈丽明的丈夫杨在葆。”
大家握完手,小声嘀咕:“陈丽明是谁啊?”
陈丽明说:杨在葆的光环太强大了,我和女儿都生活在杨在葆的光环之下。
杨在葆、陈丽明、女儿
这也从侧面说明,杨在葆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好演员,深受大家的喜爱。
陈丽明也说: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嫁给杨在葆。
5、
1983年,北影厂接到拍摄公益电影《血,总是热的》的任务。
因为当时港台电影大量涌入内地,武打片、言情片、搞笑片等令观众耳目一新的电影,大行其道深受观众的欢迎。
而拍摄改革开放的公益电影,还会有人看吗?
鉴于当时的影视环境,很多人并不看好公益电影《血,总是热的》。
《血,总是热的》
但是北影厂厂长坚持要拍,邀请了老戏骨谢芳、梅熹、刘钊、周森冠加盟,还邀请到新秀演员刘冬、刘信义、殷新、金康宁出演。
本来是一部不起眼的小制作电影,因其老戏骨与优秀青年演员的加盟,让《血,总是热的》顷刻成为演员阵容强大的大制作。
幸好,那时加盟剧组的演员都没有片酬一说,都是领工资。
除了男一号罗心刚还没找到合适人选,剧组已万事俱备,只欠男主演。
剧本落到杨在葆手中,一开始杨在葆也不看好本剧,但在读到剧本最后几页,读到罗心刚五分钟的讲话时,被台词打动了。
《血,总是热的》
台词是这样说的:
“有人说中国的经济体制像一架庞大的机器,有些齿轮已经锈住了,咬死了,可只要用我们的血做润滑剂,这话已经说烂了,不时髦了,没人要听了,可无论如何,我们的血,总是热的。”
杨在葆读到本剧的精髓,拍案叫好,决定出演男一号厂长罗心刚。
除了男一号,剧组所有人员都已入住无锡实景拍摄地。
杨在葆最后一个入住无锡剧组。
等到实拍,杨在葆亲自先看了“他家”的布置(一般演员都是不看的)。
《血,总是热的》
杨在葆指着空荡荡的桌子、茶几说: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一个细的环境,必须要有人迹,就是人的行迹,这不是一个家具展览,这是一个活动的角色,类型人物他所处的环境,他肯定桌子、椅背上挂着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的。
道具师搬来一筐子道具,报纸、日记本、闹钟、茶杯。
杨在葆兴奋道:就是这些东西。
杨在葆亲自在道具筐里挑了几份报纸、杂志、茶杯,还有角色罗心刚与家人的相框。
6、
1985年,杨在葆自导自演电影《代理市长》。
《代理市长》
拍摄过程中要修改剧本,杨在葆修改剧本到凌晨3点多钟,早上5点多化妆拍戏。
那时的杨在葆已经是50岁的人了,却创作热情满满,根本看不出他有一丝疲惫感。
电影拍摄赶上过大年,为了节省时间,节省成本,杨在葆决定剧组不放假。
杨在葆
给有家室的剧组成员,每家寄了100块过年慰问金。
拍戏一直拍到大年三十下午,全剧组成员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然后看了广州的花卉展就算过年休息了。
(拍摄地在广州,剧组成员全部来自北影厂)
《代理市长》辛辛苦苦地拍摄完,却被告知要修改。
《代理市长》
被要求修改的原因是,电影没有时下流行的恋爱戏份,担心没有观众看。
但杨在葆坚持不修改,最终还是杨在葆的坚持取得了胜利,《代理市长》上映后获得了成功。
杨在葆参演的影视剧有《红日》、《卧薪尝胆》、《双雄会》、《原野》、《从奴隶到将军》、《年青的一代》、《上海屋檐下》、《大刀记》、《江水滔滔》、《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等。
杨在葆戏路宽广,古装、战争、现代角色都能驾驭,凭借着精湛演技,都诠释得可圈可点,令人印象深刻。
杨在葆参演的作品获奖众多,受到大众与文艺界的肯定。
获奖的杨在葆
杨在葆的表演,深沉中蕴含着真挚,刚劲中满溢追求。
杨在葆凭借他出众的表演才华,赢得了观众深深的热爱。
获奖的杨在葆
在艺术上杨在葆是卓有建树,令人钦佩的;在做人上,杨在葆同样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获奖的杨在葆
杨在葆(1935·6·25~2021·2·13)高洁的品质,两袖清风的做人理念,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事业大公无私,对人热情豪爽的做派,值得世人怀念,赞叹与效仿。
『贰』 八一厂演员剧团演员知多少
我将外出,怕几日不更博,大家有意见,给大家出个题,留个念想: 八一电影制片厂从1956年开始组建演员剧团,至今已经55年了。 首先,将1956年至2010年期间,在八一厂演员剧团工作过的所有演职人员名单报上,看看大家能认识几个?熟悉几个?当然,我熟悉和认识的都是文革前的老演员,七十年代后的,我不熟,八零后,九零后我就一个都不认识。 另外,八一厂剧团也经常进新人,如果我有遗漏,也请你们告诉我,及时予以增补。 下列名单是按照出生年月排列的。 五十年代的剧团人员刘季云周楚刘磊石存玉薛骏张帆王润身胡敏英孟浩李力宫洁民胡晓光申乐庭周正禹林默予朱毅之高宝成刘江朱子铮言小朋刘秉章邢吉田崔荣久张善甫王沛然白钢杨成轩李炎孙宪元师伟陈瑶孟庆芳田华谢万和里坡王孝忠张怀志赵学民于纯绵曲云 六十年代的剧团人员汤利文刘龙李久芳朱启刘教级维佳张璋赵恒多柴云清赵汝平翟春华桑坪贾士铉王心刚张连伏张亨利赵登峰刘帼君韩子瑛陈慧君安琪孙玉珍关淑贞王连海王心鉴袁霞吴凡张良王毅王志成王晓棠郑在石张勇手陶玉玲马晨曦鲍梦梅李辉健王志刚黄焕光石燕 七十年代的剧团人员温光碧金青云古月霍德集洪万生李复生柳城海青丛培信陆伯炎李晓青危玲刘尚娴刘毅迈赵继烈刘宗佑赵守凯朱健民刘晓天董金棠胡去非于素萍万小媛李仁堂杨雅琴韩再省徐光明沈华芬张勇汉陶福庆乔宏施建岚潘孝志冯恩鹤斯琴高娃金石声黄梅莹王利民宋春丽桂萍 八十年代的剧团人员赵福余邵一波朱可心龚艺群金鑫曹欣茹唐国强赵毅军马志云杜国辉卢奇李世玺苏丹丹孙晓路陈佩斯朱时茂宋业明张云明荆明华李岚庞敏杨军刘利年李维赵娜宝殉张潮郭刚季平姜力军陈丽明赵英韩月乔隋永清李幼斌王跃晋赵晓明陈剑飞露阳李娟娟 九十年代的剧团人员杨以楠寒星范旭霞洪学敏单学吴勤臧晨风赵军凯刘继忠巫刚张庆春岳红马晓伟尹兵刘之冰祝新运壮丽徐琳侯勇兰岚陈一方关旭宁黄芳翎郭晓冬徐箭康亚琴马春莲丁柳元苏丽张怡陈宇秋李铎 新时代的剧团人员 吴其江(吴炜)张棪琰 石琳袁满陈懿赵毅万思维陶慧杨潇 祁映诺(祁潇潇)王佳最后,请大家认认各年代
『叁』 末代皇帝 女演员
电影《末代皇帝》女演员:
陈冲 饰 婉容
邬君梅 饰 文绣
卢燕 饰 慈禧太后
Maggie Han 饰 川岛芳子
宋怀桂 饰 隆裕皇后
Ruzhen Shao 饰 贵太妃
『肆』 杨在葆和耿乐是父子吗太像了!新老《红日》的石东根
不是,两人没有关系,只是容貌有点相似。
1、杨在葆
杨在葆(1935年6月25日—2021年2月13日),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中国内地演员、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1984年,在电影《双雄会》中,与比他小22岁的陈丽明相识;后来,两人结婚。1996年,儿子杨冶天患了尿毒症。后来,陈丽明生下女儿杨小卉,她是杨在葆三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学电影的孩子。
演艺经历:
1、杨在葆
1960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红日》。
1965年,主演剧情电影《年青的一代》。
1976年,主演剧情电影《江水滔滔》。
1979年,主演战争电影《从奴隶到将军》 。
1983年,凭借主演的剧情电影《血,总是热的》获得第4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第7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85年,自导自演剧情电影《代理市长》,他凭借该片获得第9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88年,主演剧情电影《原野》。
1998年,自导自演剧情电影《昨日的承诺》。
2002年,由其出演的战争电影《绥远之光》上映。
2007年,在古装剧《卧薪尝胆》中饰演吴王阖闾。
2019年11月23日,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杨在葆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
2、耿乐
1994年,主演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2003年,主演电视剧《花样的年华》。
2008年,主演电影《桃花运》。
2010年,主演电视剧《远山的红叶》,饰演郎小泉。
2011年,主演电影《面引子》;同年,主演电影《双人床条约》在中国上映,饰演赵敬初。
2012年,与丹尼尔·海尼、伊丽莎·库普、朱珠等主演电影《纽约客@上海》。
2013年,参与拍摄的电影《笔仙Ⅱ》在中国上映,饰演警察;同年与陆毅等主演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014年,参与拍摄的电影《北京爱情故事》在中国上映;同年与闫妮等主演电影《疯狂72小时》。
2015年作为主演之一参与电视剧《致单身男女》的拍摄。
2017年作为主演之一参与电视剧《三年二班》的拍摄。
2020年6月,由其主演的爱情悬疑罪案剧《十日游戏》开播。
『伍』 80年代拍摄有关骑普通自行车励志的电影
神行太保(1983年罗国梁石玉山导演大陆电影)编辑
《神行太保》这部影片的导演是罗国梁,石玉山,主演人员有梁同裕,魏新,陈丽明。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农村义务邮递员马鸣和他的好朋友小胖、小侯在公路上赛开了自行车,三个农村青年你追我赶,一时间好不热闹。他们的比赛引起了自行车队教练丁逸群的注意。他驾驶着摩托车追赶上马鸣,坐在摩托车边斗里的吴若男趁机抢拍下了马鸣的骑车照。丁教练示意自己的队员小王与马鸣比赛,结果他发现马鸣是个具有运动员素质和毅力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