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柏林电影节--金熊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
Ⅱ 欧洲三大电影节
第五十届(1997年)
最佳导演奖
王家卫 Happy Together春光乍泄(香港地区)
第五十三届(2000年)
评审团大奖
Guizi Lai Le鬼子来了(中)姜文
最佳导演奖
杨德昌 A One and a Two 一 一(台湾地区、日本)
最佳男演员奖
梁朝伟 In The Mood For Love花样年华(香港地区)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2000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卧虎藏龙(台湾地区)
Ⅲ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国影人获奖
中国影人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屡获佳绩,以下是他们的部分辉煌时刻:
威尼斯电影节上,侯孝贤凭借《悲情城市》在1989年的第46届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分别在1992年和1999年的第49届和第56届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李安的《断臂山》和《色,戒》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获奖。银狮奖方面,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回家过年》分别在1991年和1995年获得,而蔡尚君的《人山人海》在2011年捧回银狮奖。中国影人在影帝影后奖项上同样耀眼,如巩俐、夏雨、叶德娴等人的出色表演为他们赢得了荣誉。
戛纳电影节上,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在1993年摘得金棕榈。侯孝贤和张艺谋的电影在1993年和1994年分别获得评委会奖,姜文的《鬼子来了》在2000年获奖。王家卫、杨德昌等导演凭借作品在单项奖中大放异彩。葛优、梁朝伟等演员凭借《活着》等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荣膺影帝影后。
柏林电影节上,张艺谋的《红高粱》开启了中国电影的辉煌篇章,张曼玉凭借《阮玲玉》在1992年柏林电影节上赢得影后荣誉。李安的《喜宴》和《理智与情感》也在柏林电影节上受到认可。历届中国评委会主席和成员的参与,展现了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专业性。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亦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是全球国际A类电影节中最著名的三个电影节,它们分别为: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和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这三大电影节特色各异,当中戛纳电影节是市场交易量最大、国际影响力最高的电影节(最顶尖),柏林电影节注重思想性和社会性(最严肃),威尼斯电影节则是世界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最悠久)。这三大电影节与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被视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但不同于奥斯卡奖注重影片的政治和商业因素,三大电影节坚持以艺术性作为最高指标。
Ⅳ 张艺谋在世界三大电影节都曾获奖,为何冯小刚一个都没有
之所以张艺谋在世界三大电影节都有获奖而作为同样知名的导演冯小刚却一个奖项都没有获得,是因为比起作为开拓者和革新者而饱受非议,永远站在风口浪尖的张艺谋,冯小刚更像是一个跟风追随者。试想只会跟在别人背后走的人凭什么会被别人欣赏?跟风者永远是走在后面的。
即使他近十年来改变风格,拍摄偏文艺向的剧情片,也同样未能如愿,只能退而求其次,去非欧洲三大的其他A类电影节参展。就像前段时间《我不是潘金莲》也只获得了圣巴斯蒂安电影节的奖项,这样的电影节的分量自然是不能和欧洲那三大电影节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