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1935年电影桃李劫导演

1935年电影桃李劫导演

发布时间:2025-02-20 07:04:44

① 袁牧之的演艺经历

1927年,正在上海上大学的袁牧之,开始参加戏剧的革新运动,成为辛酉剧社的主要演员。他主演了俄国安特列夫的《狗的跳舞》、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和日本武者小路笃实的《桃花源》。袁牧之对人物精密的设计和构思以及造型的逼真,都是表现派艺术中的精华。在他创造的众多角色中,对人物的神态刻画尤为突出,故有“千面人”的称誉。
1934年,袁牧之编剧并主演的《桃李劫》,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成为左翼电影的经典,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有声影片。
1935年他自编自导的《都市风光》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
1937年,他编导的《马路天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由赵丹、周璇主演的影片被认为是中国有声电影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80年代,意大利著名影评家达西拉奇惊叹说:“《马路天使》堪称一个奇迹。它所体现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比意大利在战后提出的要早得多。
袁牧之14岁时就参加了洪深组织的戏剧协社,为唯一小演员。18岁开始因在一些话剧中的出色表演而受到戏剧界的重视。后入东吴大学,演出《万尼亚舅舅》等剧。
1930年,他在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下,接受了进步思想。1934年,袁牧之加入电通影片公司,拍摄并主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桃李劫》,获得了进步舆论的一致赞扬。
1930年,袁牧之放弃大学学习,投身于左翼戏剧事业,曾主演洪深编剧的《五奎桥》、苏联剧作家特列季亚科夫编剧的《怒吼吧!中国》、田汉编剧的《回春之曲》等剧目。他在实践中重视艺术总结,著有《牧之随笔》、《戏剧化装术》、《两个角色的戏》和《演剧漫谈》等书。1934年8月至1935年4月,曾编辑过《中华日报》的《戏》周刊36期。他主张演员表演时应“脱了自己而变成剧中的角色”。他提倡通过外形技术来摹拟角色精神生活,并尝试过许多钻研角色和体现角色的方法,为当时的表演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
袁牧之1934年在上海加入电影制片公司。
1935年,继《桃李劫》之后,袁牧之在影片《风云儿女》中扮演了主人公--一个由沉沦到觉醒,最后走上抗战前线的青年--辛白华。同年10月,他又成功地编导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都》片是一部暴露当时社会不景气、大都市生活尔虞我诈以及小市民愚昧无知的影片。袁牧之把舞台技巧移到银幕上来,为中国影坛创造了喜剧片的典型。这部影片是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也是袁牧之电影执导的处女作。他在片中扮演拉洋片老头。
1936年,袁牧之转入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影片《生死同心》。在《生》片中,他一人兼饰两个角色--爱国青年李涛和柳元杰。他们性格各异,形象鲜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赏。
1937年,袁牧之编导的《马路天使》 ,更是脍炙人口。《马》片通过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悲惨命运的真实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尖锐地抨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袁牧之以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导演技巧,把悲剧内容和喜剧手法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使整个影片的风格既明快幽默,又含蓄隽永。
抗日战争爆发后,袁牧之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并与宋之的、陈波儿、崔鬼等组织“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一队,离开上海开赴抗日前线。他还参加著名抗战话剧《保卫卢沟桥》的演出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袁牧之任话剧《保卫芦沟桥》导演委员会成员。1938年,在汉口中国电影制片厂主演《八百壮士》。同年8月奔赴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直属的延安电影团负责创作领导工作,编导有大型历史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考察、学习。1946年回国,继续从事电影工作,1978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1938年,该队来到武汉后,袁牧之主演了影片《八百壮士》中的团长谢晋元。不久,他受周恩来同志委派,参加根据地的电影筹建工作。同年秋,他前往延安,组建了“延安电影团”。在此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他曾深入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拍摄纪录片,并编导了解放区第一部大型历史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编写了反映革命根据地新生活的舞台剧《延安三部曲》。
1940年,袁牧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他受党的委派,赴苏联学习、考察。在此期间,他曾与苏联著名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共同拍摄过影片,同时他也曾独立导演过纪录影片。
1946年,袁牧之回国后,同夫人陈波儿一起赴东北组建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厂长。生产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等。
1949年4月北平解放后,他奉命回京,组建全国电影领导机构——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并被任命为局长。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之后,又被选为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1954年以后,他因病长期离职修养。在病中,他仍坚持创作活动。
1978年6月30日,袁牧之在北京病逝,终年69岁。

② 桃李劫的幕后

《桃李劫》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影片的结构新颖,一改过去中国电影常用的平铺直叙的手法,而是采用倒叙,增强了艺术效果。影片还被视为中国第一部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使音响第一次真正成为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影片的插曲《毕业歌》,后来由百代公司灌成唱片,流传至今。
袁牧之扮演的陶建平,陈波儿扮演的黎丽琳虽然还存在着舞台表演的痕迹,但对人物个性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
影片在制作过程中,曾经多次修改。在夏衍、阿英、田汉、郑伯奇等人共同协助下,导演应云卫、摄影师吴蔚云和剪辑陈祥兴,经过两个月的补拍、重新剪辑和配音,总共历时九个月,终于拍摄完成。

阅读全文

与1935年电影桃李劫导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演员有个叫吴秀波 浏览:404
市集音乐是哪个电影 浏览:190
令人难忘一部电影英语作文 浏览:937
魏翔电影全集大全 浏览:813
澳门电影什么庙 浏览:364
电影人物的动作图片素材 浏览:326
韩国怪物猎人电影完整版 浏览:969
幽灵阻击手3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 浏览:697
漫威音乐电影有哪些 浏览:656
爱情伤感国产电影 浏览:149
法国电影无名指唱的歌 浏览:735
欧美伦理电影英语网站大全 浏览:161
由谁导演电影英文怎么说 浏览:144
女孩双手会着火的电影名字 浏览:316
电影空间场景图片 浏览:321
印度一部蛇女复仇的电影 浏览:829
小学生破门电影观后感 浏览:931
恐怖老电影大全国语高清在线视频完整版 浏览:20
手机看一部电影要多少兆 浏览:549
第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浏览: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