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出道即巅峰的导演有哪些
然后看了他拍的作品,大吃了一惊。闯关东竟然也是他拍的,生死线,战长沙也是他拍的,顿时成了他的粉丝。
再后来琅琊榜横空出世,火遍大江南北!
我会继续粉下去的,孔笙出品,必属精品
② 中国的影后有哪些
中国影帝影后有:周星驰、梁家辉、黎明、郭富城、刘德华、葛优、梁朝伟、周润发、张艺谋、刘烨,石磊,滕汝骏等。
1、周润发(Chow Yun Fat)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岛,籍贯广东开平,中国影视演员、摄影家,国家一级演员。1999年在洛杉矶中国城“中央广场”留下手印,2000年获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特别成就奖,2004年凭《喋血双雄》等影片中塑造的枪手形象成为全美最多人收藏其DVD的男演员前三名。
2005年被香港网民评为“经典电视剧小生”第一名;2007年获美国AZN电视台 “亚洲卓越奖颁奖礼”终身成就奖。
一、影帝,是指通过自身高超的演技在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电影奖项(如华语电影三大最高奖、国际电影节)中荣获过“最佳男主角”殊荣的男演员被尊称为“影帝”,比如奥斯卡影帝、戛纳影帝、金像影帝、金马影帝等等。
在中国,华语电影三大最高奖项包括: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金鸡百花奖。这三大电影奖包含奖项众多,但是在公众心目中,最受关注的还是金像奖中具有浓厚明星色彩的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女主角奖,也就是在报道中经常作为头条的“影帝”和“影后”大奖。
自香港电影金像奖举办三十二年来,共产生影帝十九位,基本上代表了这个时代华语影坛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准。另外,由于重大的电影奖项均有提名,如在同一届电影奖项中诞生两位影帝,则称为“双黄影帝”,而只获得提名没有拿奖的演员称为“准影帝”。
二、人们通常把在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电影奖项(如国际电影节)中荣获过“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员尊称为“影后”,比如奥斯卡影后、戛纳影后、金熊影后、金像影后、金马影后等等。
如今,著名的国际电影节有: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等等。
中国内地的三大电影节为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另外中国内地较权威的电影奖项还有中国电影华表奖和中国电影童牛奖。此外,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与中国内地的金鸡百花奖并称华语电影的三大最高奖,其权威性备受华语电影人重视。
③ 公认能红一辈子的巨星:内地仅有一人上榜,第三位永远在人们心中,他是谁
刘德华张国荣也不过是唱歌的,演戏的而已,但这样的巨星没了,就没了。而他之所以成为巨星,不仅是因为那些歌,那些电影,那些绝世风华,而是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把做人这件事,做到了极致。15年了,为什么我们还在怀念张国荣?因为“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你若尚在场,春天该很好。
无论在歌曲还是在影视上,张国荣的成就无可替代,给观众留下一系列的经典,自己也成了经典,他不曾离去,始终在心里。当之无愧的红了一辈子,永远不会过气。
④ 中国影帝有那些名字
梁朝伟、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张国荣、刘德华、周星驰、葛优、梁家辉、陈道明、黄秋生、曾志伟、洪金宝等等。
1、梁朝伟
梁朝伟,1962年6月27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省台山市,中国香港男演员、歌手,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香港无线训练班第11期。梁朝伟在2000年的时候凭借《花样年华》拿到了戛纳影帝,金像奖影帝。
2、葛优
堪称大陆最优秀的男演员,在电影成就上,是第一个获得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殊荣的华人男演员,1次金鸡奖,3次百花奖是大陆获得金鸡百花影帝次数最多的演员。有“平民影帝”美誉,也是大陆贺岁电影票房的保证!影帝代表电影:《活着》、《甲方乙方》、《霸王别姬》、《大腕》等
3、周润发
周润发,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岛,籍贯广东开平,中国影视演员、摄影家,国家一级演员。1988年的香港金像奖,周润发更是有《秋天的童话》、《龙虎风云》、《监狱风云》三部电影同时提名影帝,以三个各不相同的角色自相角逐,最后以《龙虎风云》中高秋一角胜出。
4、周星驰
周星驰,1962年6月22日生于香港,在华人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著名演员,有香港“喜剧之王”之称,亦是“无厘头”电影始祖。2005年,电影《功夫》入选2005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世界上最好的10部电影之一,排行第八位。影帝代表电影:《大话西游》、《大内密探零零发》、《武状元苏乞儿》等
5、梁家辉
香港电影金像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3次金像奖影帝殊荣。1992年凭借《情人》获颁香港艺术家年奖演员奖,并打破法国电影两年来的票房纪录。他亦凭此蜚声国际影坛,是香港实力演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影帝代表电影:《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等。
⑤ 周星驰为什么不拍电影了
娱乐圈“最具票房号召力”,拥有强大造星能力的周星驰。为什么不再当演员拍电影?林更新说了大实话!
周星驰是电影界奇才,却在娱乐圈人缘奇差,因为种种原因结下不少仇家,越是才华出众,越是内心孤独。
⑥ 看完徐克这部电影,终于明白,为什么后来的周星驰开始“拍烂片”
一、一念缘起
我一直以为,周星驰作品的巅峰是《功夫》。
《功夫》之后,头发灰白的周星驰开始“妥协”,他不再是“片场暴君”,不再会为一个镜头让演员痛不欲生。作为导演的他宽容了很多,但这种宽容就像在奶茶里加了水,往往会冲淡原来的味道。
所以周星驰在《功夫》之后的很多作品,都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烂片”。
但更烂的,或许是他和徐克合力打造的这一部《西游伏妖篇》。
周星驰对“西游”似乎执念深重:
1994年,周星驰和刘镇伟一起拍摄了《大话西游》,因为最开始并没有剧本,两人“边想边拍”,因此超出了原来的预算。
由于多出的镜头不舍得废弃,于是只好将影片分成《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两部,但在公映后票房惨败,六小龄童甚至出面斥责周星驰恶搞经典,要求全民抵制……
那是周星驰电影事业中的灰暗时刻。
后来,做了导演的周星驰又拍摄了《西游降魔篇》,不同于刘镇伟的“炒冷饭”,周星驰在电影中,似乎在舔舐自己的伤处。
相较于周星驰的“执念”,徐克对除了对金庸武侠的“偏爱”——后来因为金庸不赞成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一通电话后,徐克再没有拍过金庸的武侠类作品;他对“西游”同样怀有一种莫名的热切。
2005年,徐克参加戛纳电影节,他在采访中表示:此生不拍《西游记》,死不瞑目。
这样对“西游”有着近乎偏执念想的两个人聚在一起,终于,拍出了一部让观众吐槽都觉无力的《西游伏妖篇》。
这是一部烂片吗?如果深入一些来看,或许,我们对它会有不同的看法。
《西游伏妖篇》延续了周星驰《西游降魔篇》的故事,作为导演的徐克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个“驯兽师”带着三个“杀人犯”去 取经 的故事。
“驯兽师”唐僧是《降魔篇》中的唐玄奘,三个“杀人犯”是他收服的三只“妖”:
沙僧,在《西游降魔篇》里,他是一只鱼妖,它的前世救了落水的孩子却被村民误认为是人贩,因此被活活打死抛尸河中。他怨气深重,于是变身成妖归来,发誓吃掉所有孩子。
到了《西游伏妖篇》中,沙僧造型惊悚,脾气火爆,动辄就想鼓动同门,杀掉唐僧。
所以沙僧的执念是嗔。
八戒,在《西游降魔篇》里,他是一只猪妖,他的前世叫猪刚鬣,相貌丑陋,但对自己的妻子一片深情,无奈妻子私通美男,将他用耙钉打死。他的魂魄伤心欲绝,从此化身为妖,下决心要杀掉世上所有爱慕美男的女人。
到了《西游伏妖篇》中,猪八戒对色相的痴迷已经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他无时不刻不在涂脂抹粉,情欲喷薄失控,对色相迷恋到可悲的程度。
所以八戒的执念是痴。
悟空,在《西游降魔篇》里,他是万妖之王,他被佛祖镇压在五指山下,但却利用唐玄奘打开封印,飞出生天,他凶残暴虐,将唐玄奘头发拔光,并在他面前将他深爱却不肯说出口的段小姐活活打死。
到了《西游伏妖篇》中,唐僧一唱起《一生所爱》,因为悟空头戴段小姐飞环幻化成的紧箍,所以他会忍不住当众起舞。悟空每天都在幻想着拔唐僧的舌头,趁唐僧失声不能唱歌将他杀掉。
所以悟空的执念是虐。
唐僧,在《西游降魔篇》里,他爱慕降妖师段小姐,但却不敢说出口,直到他看着段消解为救自己而被悟空打死,在一瞬间,他“落地成佛”。
到了《西游伏妖篇》里,唐僧时常回想起段小姐的音容笑貌,因为她的飞环变成了悟空头上的紧箍,所以唐僧会在夜里偷吻紧箍——他太贪,贪恋着已经消逝的不属于自己的时光。
所以唐僧的执念是贪。
贪嗔痴虐,这是我们每一个身上都有的“执念”,所以《伏妖篇》讲述的,除了其中斩妖除魔的经历,还有对自己执念的破除。
——这也是徐克所说的“取经”。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这是《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在戴上紧箍变身成孙悟空之前的感悟。
在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的心,他不再犹豫自己喜欢的到底是白晶晶还是紫霞,他也不再执念于紫霞在自己心上留下的那滴泪。
到了《西游降魔篇》中,这一段感悟变成了:“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无论是周星驰还是徐克,他们深藏心底的那些执念,他们把它赤裸裸的呈现了出来,并且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在《西游伏妖篇》中,唐僧动了凡心,在纠结之后,他决意要去找让他心动的女儿国的宫女。
在那一刻,唐僧没有“落地成佛”。
他是一个凡人。
我们都是凡人,终究不能假装放下。
于是,有过痛苦,有过执着,有过牵挂,那就干脆承认。
那些经历,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啊。
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没讲完的故事,到了这一部让人无力吐槽的“烂片”中,终于能够解开。
他承认自己是个凡人,对于曾经过去的一切,能够坦然承认。
他学会了和自己和解。
于是,我们后来看到的周星驰,再也不是被神化的“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他只是一个凡人。
“凡人”周星驰后来拍摄的电影,只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结果我们却入戏太深,认为他只会拍“烂片”。
其实无论是不是烂片,只要,他还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