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导演入门书籍推荐
1、《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由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心语。这本书是涉及这一领域的基础教材,它为业内和业外热爱影视导演专业的人提供一些可资学习的知识与帮助。
2、《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本书是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著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作者是达德利·安德鲁。
3、《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
《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由2010年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卡茨。
4、《导演的摄影课》
《导演的摄影课》由2014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杰奎琳·弗洛斯特,是面向导演和摄影师的UCLA课程。
5、《青年电影手册》
国内第一本以影评、导演对话、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与参展指南的专业性图书,以“网聚电影人的力量”为目标,关注新人的成长发展和中国电影商业和艺术方面的新浪潮趋势。现主编为程青松。
6、《拍电影》
《拍电影》是电影大师费里尼的人生自述,他在此书中追忆了自己的似水年华,讲述了对电影的奇思妙想,以及电影与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羁绊。透过他直率幽默的话语和对艺术的个性化解读,我们将在字里行间重新领略迷人的“费里尼风格”。
费里尼是电影史上公认最伟大的天才导演之一,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塔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执导过《甜蜜的生活》《阿玛柯德》《八部半》《大路》《卡比利亚之夜》《浪荡儿》等20世纪最伟大电影,获得过五次奥斯卡金奖和各种电影节大奖。
7、《电影语言的语法》
本书是乌拉圭电影导演丹尼艾尔·阿里洪根据本人创作实践经验编写的电影叙事技巧教程,其专业性、实用性、经典性为全球各影视院校所公认。全书涉及到电影制作中如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关键问题,对两个以上演员对话场面的处理、摄影机位三角形原理的运用、内外反拍等均有详细论述。
全书层次分明,清晰准确,并有近500幅插图贯穿其中,便于读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此外对大量经典影片的典型段落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广岛之恋》、《桂河大桥》,深入揭示其中激动人心的奥秘。
8、《如何指导演员:导演的必修课》
好莱坞明星导师朱迪丝·韦斯顿在书中分享了自己三十余年的授课经验,深入解析了导演和演员在合作当中的心理状态,帮助导演在纷繁的片场保持头脑清醒,向演员提供精确、细致的指导。
本书自出版以来畅销十余年,已译为德、日、西、韩等语言,被世界各大影视类高校和好莱坞电影公司列为指定读物。其介绍的剧本分析方法、排练技巧,从选角到拍摄的一系列准则,不仅对于导演具有指导作用,对于演员及编剧而言也能打开视野、激发灵感。
9、《导演的诞生:我的第一部电影》
这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极的当代导演访谈录,集中关注仅凭第一部独立执导的长片就跻身世界影坛的十位“新人”。他们成长背景、性格志趣、际遇发展各不相同,既有非科班出身且赌上家当的林克莱特,勇闯大制片厂高层过关斩将的门德斯,抛弃会计金饭碗征战宝莱坞的卡普尔,又有两次拿下金棕榈的库斯图里卡,处女作票房在本土超越《泰坦尼克号》的莫迪松,两度在职业巅峰换跑道从此成为“电影节奖项收割机”的伊尼亚里图。
在洛温斯坦的引导下,诸位导演回溯初执导筒时遭遇的种种煎熬,从苦寻资金、演员、拍摄场地,与剧组成员并肩作战,到最终杀青、死磕电影节,向读者敞开了人生中最精疲力竭的一段浴火重生之路。路途中有滑稽,有惨烈,有热血,有锋芒,个中滋味与他们的作品一样精彩。
10、《以眼说话:影像视觉原理及应用》
本书介绍了空间、线条和形状、影调、色彩、运动、节奏等基本视觉元素,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驾驭视觉结构、表达人物情绪、展现故事主题, 进而创造出更具表现力的影像。
作者布鲁斯布洛克有三十余年的影视行业工作经验和电影教学经验,对影像的视觉结构有着深入而独到的认识,该书已被译为5种文字,是电影专业的经典教程。
11、《导演创作完全手册》
本书详细介绍了编、导、摄、美、录各部门职能、合作重点及运作原则,帮助导演规划职业生涯,涵盖了在整个电影创作过程中必须了解的导演方法、拍摄技术、创作思维和判断标准,在逐项分解之后揭示如何使剧组这样一个分工明确的庞大拍摄团队精诚合作,顺利完成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
本书强调低成本数字制作技术,帮助创作者在有限的预算下保证最好的创造力和专业性。作者非常重视从实践中磨练技能,因此提供了大量需要实际操作的有效评估和练习。这些都能够帮助创作者去发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来,本书已经让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受益,使他们得以实现自己的艺术想象、制作出扎实的好电影。
12、《电影艺术(影印第10版)》
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
本书内容宏广,从对电影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电影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电影分析方法的示范、电影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第10版更与时俱进地对电影数字化制作、发行和放映进行全面介绍。
13、《大师镜头(第三卷)》
《大师镜头(第三卷)》是《大师镜头》系列的最新力作,作者秉承了该系列深入浅出、图例明晰的写作特点,从摄影机运动、布景设计以及场景调度等方面为读者梳理了100个经典案例,以达到让电影脱颖而出的神奇效果。
《大师镜头》系列前两卷侧重于故事情景设计,而《大师镜头(第三卷)》作为前两卷的升级版,更多的是对片场工作的还原和提炼。每个章节基本上概括了拍摄过程中的某个重要环节,例如镜头的选择、纵深的调度、布景设计、取景与构图等。读者既可以选择通读全书,也可以选择将《大师镜头(第三卷)》本书带在身边,作为技术手册随时进行翻阅。
14、《世界电影史(第二版)》
本书是世界电影的全球通史,是一本被最广泛采用的电影史教程。书籍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电影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电影工业的状况对电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电影媒介的使用上和电影市场中的国际性趋势是怎样出现的?提纲挈领呈 现百余年世界电影脉动的主流,精微处描画重要历史情境的丰富褶皱。
本书作者克里斯汀·汤普森是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的名誉教授。她拥有艾奥瓦大学电影方面的硕士学位以及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电影方面的博士学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刘别谦的无声长片。另一位作者大卫·波德维尔是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雅克·勒杜电影研究教授。
15、《电影是什么》
安德烈巴赞一向被人们尊为“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因为巴赞不仅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基础,也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他的《电影是什么?》一书向来被称为“电影的圣经”,50余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电影专业必备书籍和影评写作的实用参考书。
16、《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本书是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历时8年,写下的首部自传性随笔集。作者在书中回顾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讲述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缘起与理念,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书中不仅汇集了电影大师的哲思与灵光,更讲述了一位导演脚踏实地,从赊账拍片到斩获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的励志旅程。
17、《剪辑之道》
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讲述了默奇剪辑《教父》《对话》《现代启示录》《英国病人》等重量级影片的创作心得。在这些对话中,默奇的剪辑观念、电影观念乃至整体的艺术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跟随其创作轨迹,可以看到他以及同时代的科波拉、
卢卡斯这群有才气的胡子拉碴的年轻人,如何从独立制作起步,成立反好莱坞的西洋镜公司,再创作出《现代启示录》这样的里程碑作品。书中还谈到了文学、音乐乃至易经、梦境等与创作息息相关的“题外话”。无论是电影制作者、影迷还是小说家等其他艺术工作者,或许都能从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18、《好莱坞类型电影》
这是一本类型研究领域的标杆之作,建立了其历史与理论基础。本书立足于形式美学、文化研究、产业分析、符号学方法,把电影创作视为工业体系与观众互动的动态过程,探讨类型如何应对人类基本的文化冲突、表达社会共同理想,并随着时代变化而演进。
作者将目光集中在好莱坞黄金年代的西部片、黑帮片、硬汉侦探片、神经喜剧、歌舞片、家庭情节剧六大重要类型,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层层剥开艺术家、资本、观众三股力量间复杂的博弈,揭示特定故事被大众认可、被创作者不断重复或再造的深层机制。书中的经典论断已在影史中得到了验证,对我们认识当今的类型创作与文化也深具启发。
注:以上部分内容引自北京尚影艺来科技官方帐号“美艺尚影电影留学”
⑵ 记录片式的6本书籍
关于记录片式的6本书籍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01《一次:图片和故事》
维姆·文德斯
豆瓣评分:8.7 (3459人评价)
很多人看电影是因为喜欢某一个演员,我觉得影片背后的导演更迷人。
我一直认为,电影导演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角色,伟大的电影导演总是有超脱常人的看待世界的眼光。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个伟大的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
33年前,他凭借《德州巴黎》拿下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而他在世界各地拍摄电影的过程,也被他用相机记录在这本《一次·图片和故事》中。
在这本并不厚的书中,文德斯用照片和简短故事,记录下了自己行走过的风景,还有遇见过的人们。
《一次·图片和故事》是摄影集,是日记,是随笔,更是文德斯以导演的独到眼光对这个世界的观察。
这是一双来自他灵魂深处的一双眼睛,可以瞬间击中你。
02《蛤蟆的油》
黑泽明
豆瓣评分:8.4 (10080人评价)
黑泽明是一个誉满全球的电影导演。
有人把他比喻成电影届的天皇,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但在他本人的自传——《蛤蟆的油》中,他却要极力丢掉这些虚饰,还原一个真实的自己。
“惊人的坦诚”就是我读这本书的第一感受。
《蛤蟆的油》是黑泽明在自己68岁的时候写的,记录的是他少年、青年和年长后不同人生阶段的琐事和思考。
和大部分自传不同,黑泽明不愿意过多谈论自己的成就,因为“人很难如实地谈论自己”。所以他时刻警惕这一点:我是否在书中美化了自己?
在这本自传中,你看到的不是那个被封神的黑泽明,而是一个真实、有缺点的黑泽明。他会因为小事生气,贪恋酒精,懦弱、羞怯……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缺点。这本书也公开了很多他不曾示人的私密情感——东京大地震时惊惶的家人、早年殉情的哥哥……
与其说这是一本自传,不如说是黑泽明通过书写,重新认识自嫌派己的一种方式。
一个伟大的人,用谦卑诚恳的态度,直面自己的懦弱、羞怯、愤怒。
《蛤蟆的油》这个书名来自日本古老的传说。
深山里丑陋的蛤蟆,被人捉来放在镜子前,瞧见自己的模念者样,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良药。
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这油的结晶就是这部《蛤蟆的油》。
内容简介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这油的结晶就是这部《蛤蟆的油》。
书虫评论
1、最喜欢的是那段黑泽明的自喻。
2、每个人都是一只蛤蟆。。。朴实的笔调,平淡中见真实芹高贺。。。
3、黑泽明是个幽默的人,很可爱。
03《江城》
彼得·海斯勒
豆瓣评分:9.0 (21506人评价)
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摆了很长时间,说实话,我一直没有兴趣读它。
在我的想象里,它只是一篇关于中国的游记而已。
直到一个百无聊赖的周末下午,我拿起了它。
然后我被结结实实地震住了!
这本写“江城”涪陵,一个重庆境内的一座再普通不过的江边小城的书,为什么有那么强的生命力,而且评分高达9.0?
看过之后,我明白了。
涪陵,和中国许许多多的小城镇一样,在过去三十年间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蜕变,但它们很少能进入大众视野,只是默默地变化着。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因为太过熟悉的缘故,也难以停下脚步,细细观察。
而这本书的作者彼得·海勒斯不一样,他是一个美国人,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他抛却了西方人看待中国的异样眼光,与涪陵既融为一体,又抽身事外。
而这种角度下的涪陵,韵味十足。
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近在咫尺的小镇、村庄就是我们心底眷恋最深的中国。
涪陵何其有幸,被《江城》这本书永久地保存在了历史的进程中。
内容简介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书虫评论
1、一个温柔的旁观者,纷繁混乱的描述下,隐藏不住悲悯之心
2、书本身打四星,还有一星给作者的善良
3、爱,宽容,自省。
04《来自民间的叛逆》
袁越
豆瓣评分:9.2 (1208人评价)
国外,民谣音乐人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内,宋冬野、张磊、马頔、赵雷们成为城市新民谣的代表。
民谣,正在慢慢复苏。
如果想要追溯民谣的历史,袁越的这本《来自民间的叛逆》可以说是最不应该错过的。
这不是一本枯燥的史书,尽管满满都是干货,但以袁越深厚的笔力写来也是颇有趣味。
像听说书先生讲故事。
从美国“民谣之父”伍迪·格斯里,到传奇黑人乐手“铅肚皮”,袁越述说了100多位音乐人的传奇人生。他们的人生汇聚在一起,成为一部二战后的美国历史。
这本书会让你认识一些人,爱上一些歌,读到一些故事,也了解一些历史。
我建议,这本书最好一边读一边听。
相信我,这会让你如痴如醉。
05《万物有灵且美》
吉米·哈利
豆瓣评分:8.8 (14560人评价)
这本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美!
很有意思的是,吉米·哈利的正职是一名兽医,作家只是他的`副业。
他一生都是一位住在英国乡下的兽医,开着他的破车东奔西走,帮助母羊产崽,躲避马儿的脚踢。即使是书的畅销让他名利双收之后,他也安之若素,从未远离过他的小动物们。
吉米行医五十多年,直到生病去世。
我不懂动物医学,但我深爱这位兽医笔下乡村行医的点点滴滴。
“万物”系列一共五册,在这系列书中,吉米将带你认识几十种可爱动物的生活习性,给你讲他们的趣闻逸事,当然,还有平静的乡村生活中温暖的真情。
我认为,能把人击倒的,往往不是挫折与磨难,而是生活的平淡与重复。
半个世纪的兽医生涯没有让吉米失去本心,反而带给他超乎常人的观察力、练达通透的性情、平实生动的文笔。
他是兽医、作家,更是内心充实平和的人。
内容简介
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劳伦兹说过“为了能够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一个人必须对所有的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发自内心的真感情,也许这正是这本书能够打动亿万读者的真正原因吧。哈利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并赞颂着生命的奇迹。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发掘美好,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把他的热爱以近乎完美的方式,传递给读者。让我们能够同样感受到生命、爱与欢笑。
书虫评论
1、这本是这个系列最经典质量最高的作品,书里有田园风情有人与动物之间流淌的爱有自强不息有人情味有一切的一切,这是本让人爱上自己生活的书,我对此深深感激
2、这本书太太太有趣了!各种英式冷幽默,各种可爱的兽医故事。好看到我看电子版看得满心愧疚,最后在当当买了这个英国兽医的全套作品…
3、人能如此热爱生灵和并以此为事业是这么美好的事情。
06《少林很忙》
马修·波利
7.9分(561人评价)
内容简介
该书讲述称,上世纪90年代,马修·波利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辍学,前往中国少林寺拜师学艺,但他找到的却是一个充满观光客的“功夫世界”。
书虫评论
1、【大山是每个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生命中的毒药】 VS 【何伟是每个叙写当代中国的外国人事业中的克星】
2、90年代初的中国真是非常有意思,一个洋人敏锐感知到中国人内里的性格,写划拳、练武、喝酒、泡妞都好看。最喜欢两个地方:练武时突如其来的inner peace和结尾。
3、太有趣,能拍成纪录片就好了!作者93年到少林寺“修行”,留下很多时代的回忆。十年后故地重游,面对“少林寺景点”感慨“功夫世界不再”……读来有些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