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电影是导演世界观的反映

电影是导演世界观的反映

发布时间:2024-06-12 13:09:01

A. 什么是电影的主题

问题一:电影的主题有哪些 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
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
现代电影的主题是深化的,是观众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电影类型(Cinematic Genre):
在电影理论中,类型是指(商业)影片分类的基本手段。一种“类型”通常是指构成影片的叙事元素有相似之处的一些电影。
影片类型划分:
常用的划分影片类型的标准有三个:场景、情绪、形式。场景是指影片发生的地点。情绪是指全片传达的感情 *** 。影片也可能在拍摄时使用特定设备或呈现为特定样式,即形式。
●场景
・犯罪片:人物出现在犯罪行为领域
・黑 *** :主要人物出现在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的领域,或用这样的手法描写主人公
・历史片:发生在过去
・科幻片:人物出现在不同的现实中,通常是未来或太空
・体育片:体育项目以及属于某项运动的场所
・战争片:战场以及属于某场战争的场所
・西部片:美国西部从殖民地时期到现代
●情绪
・动作片:通常包含一场“好”“坏”之间的道德争斗,通过暴力或物理力量进行
・冒险片:包含危险、风险、和/或机遇,经常含有高度幻想
・喜剧片:试图引宴迹发笑声
・剧情片:主要关注角色的发展
・幻想片:现实之外的玄想虚构(例如:神话,传奇)
・恐怖片:试图引发观众的恐惧
・推理片:通过发现与解决一系列线索从未知到已知的前进过程
・爱情片:详述浪漫爱情的元素
・惊悚片:试图引发观众的兴奋或紧张
●形式
・动画片: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制作的静态图片连续呈现制造的动态错觉
・传记片:不同程度改变事实基础,将真人的生活戏剧化的影片
・纪录片:对事件或人物的真实追踪,用来获得对某一观点或问题的理解
・实验电影(先锋电影):为测试观众反应或拓展影片制作/故事呈现的边界创作出来后公映的影片
音乐片:不时用所有或部分角色歌唱穿插的影片
・短片:在较短时间颤丛内努力包含“标准长度”影片的诸元素
●年龄
・儿童片:幼儿晌洞并电影,与家庭片相比,并不试图吸引幼儿以外的观众
・家庭片:试图吸引各年龄层人士,且适合幼儿观众观看。例如迪斯尼影片
・ *** :仅为成年观众准备的影片,内容可能含有暴力、使人不安的主题、淫秽语言或明确的性行为。 *** 也可能作为 *** 的同义词使用...>>

问题二:什么叫电影主题 就是一个电影主要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这个电影主要围绕的内容

问题三:电影主题是什么 电影表达的思想内涵,也可称为主旋律。如爱国主义等,人性的解放等等

问题四:电影2046的主题是是什么? 我看了三遍但没有完全理解:我觉得主题 是男女之间微妙复杂的激系,这部延续了《花样年华》和《阿飞正传》的风格,通过时间的错位、空间的紧迫感以及人物间的多种复杂的冲突突出了爱情的盲目、空虚及隔阂,它受到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如王菲与日本男朋友的凄凉以及伟仔一生的落寞与追求,以及子怡饰演的白玲的放荡中的孤独都便显得影片有了深刻的感伤主义情怀!我喜欢他的电影,就完全抽象迷茫未知的感情世界 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交代的很清楚!总之,我觉得就是一句话‘爱情是逐渐盲目的空虚和逐渐空虚的盲目’!

问题五:电影“钢琴课”影片的主题是什么? 女性有独立自主思想,并且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爱情

问题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主题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内容简介:
自喻为“玉面小飞龙”的郑微,洋溢着青春活力,心怀着对邻家哥哥---林静浓浓的爱意,来到大学。可是当她联系林静的时候,却发现出国的林静并没有告诉她任何消息。生性豁达的她,埋藏起自己的爱情,享受大学时代的快乐生活。却意外地爱上同学校的陈孝正,板正、自闭而又敏感、自尊的陈孝正却在毕业的时候又选择了出国放弃了郑微。
几年后,林静和陈孝正都出现在郑微面前,而工作后的郑微也纠葛在工作、感情甚至阴谋之中。郑微感情的天平,会倾向于哪一个呢?

启示
成长的代价就是要失去一些东西,而那些东西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珍贵,若干年后,过尽千帆才明白这些将不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再次出现。可是没关系,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是如此,但愿我们失去后会懂得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那些都是用青春,用眼泪,用心碎换来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过去的记忆温暖于心,甜蜜也好,痛苦也罢,都是存在过的证据。我的青春,你来过。虽然没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庆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有你来过的痕迹,久久都不曾退去。这就够了。希望你日后想起,也会会心一笑,我们曾经的傻气。

问题七:春风十里是什么电影主题 我的新野蛮女友
3.4
喜剧 / 爱情
年代:2016
地区:韩国 / 大陆演员: 宋茜 车太贤 藤井美菜 崔镇浩
导演: 赵根植

问题八:别再说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 韩国电影 我和我的女友 宋慧乔 / 车太贤

问题九:韩国有部新电影主题是龙的是什么电影? 影片看点: 1、揭秘巨龙:《D-war》中最惊人的生物是一条巨龙,身长几百米、外貌酷似“哥斯拉”,随随便便就缠碎了一座摩天大楼。它原本是人类守护者伊莫吉(Imoogi)控制的巨龙族中的一员,但因为被野心驱使来到洛杉矶。巨龙不但无比庞大,而且有着极其坚硬的脑袋,可以像大锤一样砸进大楼,美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也奈何它不得。它还能够召唤出了一大批神龙军队,其中既有扇着翅膀的飞龙Bulco,也有刀枪不入的装甲龙Dawdler,还有驾驭骑兵龙Shaconne的远古人类军团! 2、长时间大制作:这部投资300亿韩元、耗时6年拍摄完成。本片早在三年前就放出了第一款预告片。8月2日,《龙之战争》将同时在韩国和美国上映,而在美国铺开的影院数量达到1500家,之前韩国电影在美国获得的最高待遇也不过是《汉江怪物》创下的70家。由于当前韩国电影正处在低潮期,规模空前的《龙之战争》自然被说成是“韩国电影的投球手”、“Chungmuro(韩国好莱坞)的救主”。 3、美国的特效与亚洲的柔情:在这部电影里面你既可以看到《哥斯拉》、《蝎子王》的影子,男女主人工站在楼顶的停机坪上,巨龙占据了整整半个画面,比摩天大楼还要高大,人在它面前渺小得就像两只昆虫。同时还有《后天》、《变形金刚》里的城市、战火与灾难。巨龙将美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甩了出去,在地上翻滚了两圈,砸在了街上的汽车上。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片中还可以看到很多区别于欧美科幻电影最不同的亚洲化的东西,。例如,影片中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这些也绝对不同于好莱坞模式,审美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B. 濡備綍姣旇緝銆婂お闃崇収甯稿崌璧枫嬪拰銆婅壊鎴掋嬶紵

浣滀负鍗庤鐢靛奖涓や綅鐐欐墜鍙鐑鐨勫兼紨鈥斺斿滄枃鍜屾潕瀹夛紝浠栦滑閲岀▼纰戝紡鐨勪綔鍝佸叡鍚岀櫥椤跺▉灏兼柉鐢靛奖鑺傦紝缁撴灉鑹叉垝鎴愪簡鏈澶ц耽瀹躲傝屽湪璞嗙摚涓婏紝涓よ呯殑璇勫垎鎸佸钩锛岄兘鏄7.7鍒嗭紝浣犲氨璇村阀涓嶅阀銆

1銆併婅壊鎴掋

鎴戝厛璇翠竴涓嬭壊鎴掓紨鍛橈紝姊佹湞浼熷拰姹ゅ敮锛屼竴甯呬竴缇庯紝鍋跺皵寮寮杞︺傚彟澶栬开鏂鏅鎷夌壒鍦ㄣ婅壊路鎴掋嬬數褰遍厤涔愪腑锛岀簿鍑嗘帉鎻$數褰变箣鎮插墽姘涘洿锛屽皢鍑勭編鍗村張鐣ュ甫鎮插.鐨勬皵姘涳紝缁靛瘑閾洪檲銆備富棰樻棆寰嬪湪浼橀泤涓闅愬惈钁椾笉瀹変笌涓嶇ゥ锛屼富濂忕殑澶ф彁鐞寸揣绱х壍绯昏憲鐖辨蹭笌鏆楁潃鐨勬儏缁锛岃岄櫔琛鐨勪箰鍣锛屾棤璁烘槸閽㈢惔鎴栨槸寮︿箰锛岄兘璁╂棤绌风殑浣欓煹娣卞垏鍦版嫧鍔ㄨ傚奖鑰呭績搴曠殑杩旇繑娉鐪间箣闃銆傚兼紨鏉庡畨琛ㄧず锛氣溿婅壊锛屾垝銆嬬湡鐨勫緢闅惧畾涔夛紝鎴戝笇鏈涘畠鏄涓涓瀵逛汉鎬у緢骞藉井銆佸緢鏂伴矞瑙掑害鐨勬帰绱銆傗

4銆佹荤粨锛屽滄枃浣滀负涓涓澶х敺瀛愪富涔夎咃紝浠ュぉ涓嬪叴浜′负宸变换锛屼絾鏄锛屽嵈鏃犲堝湴鐪嬪埌锛氬ぉ涓嬪ぇ鍔匡紝鐪熺殑寰堥毦寰鈥滃ソ鈥濈殑鏂瑰悜鍙戝睍锛屾棤璁洪嗗艰呰兘鍔涜柉鏁版湁澶氬己锛岄兘闅句互瀹屽叏鎺屾帶灞闈銆
鑰屾潕瀹夊垯鏀惧純浜嗗光滀笘鐣屸濈殑寰佹湇锛屾洿澶氬湴鍘绘帰绱浜虹殑鍐呭績銆

C. 怎样分析电影背后导演所表达的内涵

一般来说 , 电影导演要表达的内涵都不会是在电影背后的 (一笑) .

如何去分析一部电影是一个广大的命题 , 由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 可以有不同的分析结果,对於电影这个综合艺术来说,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立场和出发点, 看一部电影如果没有自己的立场, 那就是看热闹, 之后所做出的评论和分析都不是有用的, 在这个网路年代, 所谓的影评到处都有, 但没有明确的立场和目的性的评论 , 基本上是没有社会价值的 .

萤幕是单面的 , 然而萤幕上的故事则是立体的 .

D. 为什么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

《导演电影―电影导演的艺术》[美]埃里克

E. 什么是电影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5)电影是导演世界观的反映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发展史: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

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照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震撼》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2012年共生产各类电影893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超170亿,而团购票为国内电影票房贡献了近27亿元,为广大影迷们节省了50.12亿元生活开支。

对于影院团购市场的火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影票和餐饮婚纱相比,它的标准化程度更高,电影院也比一般餐馆的接待能力更强。其次,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电影票的票价仍然偏高,电影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团购的出现正好释放了这部分的需求,赢得了广泛影众喜爱。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在进口大片特别是好莱坞强大的压力面前,国产电影压产量、提质量,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观众欢迎,以超过54%的份额赢得了市场主体地位,涌现出《智取威虎山》《归来》《亲爱的》等一批优秀影片。同时,一批青年电影导演的作品也引起社会广泛瞩目。中国的电影市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2013-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生产故事影片745部(含电影频道出品的数字电影92部),生产各类电影总量达893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3年2月,我国影院的放映场次达200多万场,环比1月份基本持平;观影人次达5700多万,增长近1000万人次,增幅达19%;共产出票房21亿多元,大增近5亿元,增幅高达近30%。

F. 为什么有些电影我们看不懂

在我的上一篇讨论电影的《电影十思》文章里,我谈到了电影的分类,我主张电影应该拆掉商业与艺术的藩篱,从电影对观众的影响效果的角度,重新定义了电影的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 娱乐电影:注重电影的娱乐效果 美思电影:注重电影的认知效果与思想效果 调和电影:将娱乐电影与美思电影的不容之处进行调和,集电影的娱乐、认知与思想效果于一身 后来,我请豆瓣著名影评人艾小柯过目了这篇文章,她对我将商业与艺术电影重新分类的提议表示赞同,并将她从前对于电影分类的相关文章发给我看,我当天就看完了所有文章,看完之后我感到很意外,原来这个问题之前很多人都讨论过。 对于这个问题,她还向我回复到:“ 简单而言,我认为如果从电影创作的角度出发,观众的接受度(也就是商业、艺术之类)已经不是一个作者所能控制的维度(当然考虑还是必要的,毕竟电影创作的成本很高,也不是单打独斗的艺术形式,必然要考虑投资——不论是精力、时间或是金钱——的收益),电影更是作者世界观的反映与重现,是对美及真知的寻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电影的话,它与书籍、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并无重大区别,甚至与科学都可相通。而普通意义上的商业、艺术之分,我觉得更是投资人、发行渠道等的商业区分用语,与电影创作本身关系不大了。 ” 在他们的讨论中,我明白了,其实电影的创作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人爱看,电影的创作有不同的创作目的,而受众的欣赏角度也千差万别。往往那些被我们认为闷、不好看、没意思、节奏拖沓的艺术片,如果我尽量摒弃看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的想法,而换成欣赏导演非同寻常的谋篇布局,或者欣赏他对人物心灵那细腻的挖掘阐述、再或欣赏影片画面的艳丽眩目抑或净雅细致……如果我们能够抱着这样的目的去欣赏、去分析、乃至借鉴,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好看的,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学术的角度它都拥有极大的价值。 其实我们常常所谓的电影好看或者不好看,只不过是我们从观众的角度对于电影一厢情愿的看法,或者是电影销售人员对于电影是否带来商业利益的评估用语。但是,电影的放映就像是服装的发布,我们都知道,不是所有T型台上模特所穿的衣服都被我们坦然地穿在大街上,每年的那些国际知名服装发布会,其很大的目的在于对服装潮流领域的引领,在于展示服装崭新的风格特色。 这个目的就类似很多公司推出的概念产品,比如概念手机,概念汽车,这些产品的最大功能,在于对未来产品功能与特色的介绍与展望。 就像上文所举的例子,固然我们可以穿衣服,可以开汽车,但并不是所有的衣服,所有的汽车都可以被穿、被开,从研发者对产品的创作的角度来讲,他们更注重的是产品所开辟的新领域,展现的新特色,在业界所产生的新影响力,而非单单的实用效果。 电影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没有谁会因为T台模特的衣服不能穿或者概念车不能开而向厂商提议——仅仅生产能穿的衣服或者能开的汽车,但是,却会有人因为电影的不好看而呼吁多拍大家能看的进去的电影 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但是同服装、汽车乃至文学、音乐的创作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之所以有人呼吁要创作好看的电影,很大的问题在于电影产品的供求不平衡,观众想要看到的电影与符合观众口味的电影差距很大,供低于求,因为才会有观众“越界”呼吁少拍一些看不懂的艺术电影,多拍商业电影。 同时,另一个原因在于,观众对于电影功能的狭隘认识。自打我们呱呱坠地,看电影在我们的眼里,绝不会是为了欣赏艺术、陶冶情操乃至启迪思想,多数人看电影是为了图乐趣、图享受。在大部分人的眼里,电影纯粹就是为了娱乐。 归根结底,这暴露了我国电影领域的两大矛盾: 一是电影整体产量过低但观众欣赏口味逐步放宽之间的矛盾。进入新世纪,文化全球化带来了全球各地种类丰富的电影,国人对于电影的视野也逐渐被拓宽。然而,国内电影创作、发行体制的缺陷,制约了电影的繁荣发展。虽然电影的类型在几代导演的探索下和借鉴下得以拓宽,但是电影整体产量的底下导致了不同电影类型产量的整体匮乏,因此才会导致部分观众为自己喜欢的电影类型呐喊甚至排斥其他类型的情况。我在《电影十思》里也提到,如果换成歌曲,因为现今歌曲数量与歌曲种类的极大丰富,不会有人因为喜欢周杰伦的歌而呼吁所有歌手都模仿周杰伦,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蔬菜”的数量足够,这个矛盾便会得以化解 第二个矛盾是电影教育的精英化与电影创作的大众化之间矛盾。时至今日,虽然国内很多学校都开办了电影创作的相关专业,学生可以自由的创作电影,但是有关于电影创作的正统思想和核心理念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与认同,以至于许多电影创作者也对电影进行商业、艺术二元分类。 但是这样就有暴露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拍商业电影的创作者基本功不如正规老牌院校的人员牢靠,创作思维也较之更为局限。他们认为只要对商业元素进行堆砌就能够吸引眼球、获得利益,他们过多的分担了电影制片人与销售人员的职能。其实,作为娱乐电影(商业电影)的导演,其创作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电影满足人们的需求,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潜在欲望,这样才能自内而外的使观众通过电影获得欢乐、享受与震撼,以此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票房。 对于偏向于拍摄艺术电影(美思电影)的另一部分创作者而言,同样是由于电影教育的精英化与电影创作的大众化的矛盾,他们过分的追求电影的极端与革新,往往也是在创作基本功不牢靠的基础上,过分追求形式,空谈艺术效果,盲目追求个人风格,其矫揉造作的刻意追求,直接导致了部分观影层次较高的观众反而对该类艺术电影的失望、不理解乃至厌恶。 对于第二个矛盾所带来的问题,我认为是国内整个教育体制所带来的问题,中国的教育经费所占人口比重全球极低,教育资源也极为不平衡,因此不同学校不同区域所培养的教育人才也参差不齐,这样的后果一时难以扭转。在现有的环境下,也许只能靠个人的经验、感悟、到名校进修或者与更高层次电影人的交流,才能逐步转化创作理念,提升创作层次。 总的来说,当下一部分电影观众乃至电影人,对于电影分类思想的提出,很大程度是受到以上两个矛盾的影响。但是别忘了,就像服装与汽车的生产制作一样,不是所有的产品仅仅都是为了使用,那些能够为电影创作领域开辟崭新道路、提供全新观念的片子比仅仅好看的电影更有价值。当然,这是从学术上来说。 所以,既为电影人,就需要明白任何影片都有其价值,观看的同时要从学术的角度对去揣摩,去借鉴。之前提到的电影分类法对于他们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

G. 导演思维具体指的是什么 要学习什么

1要有点灵性,主要指艺术感觉好。感觉是最直接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对艺术的处理常常不经过理性的分析,而通过直觉做出判断,获得理想的效果,常常能把人带入佳境。2.悟性,主要指对生活中新生事物的敏感性。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能够深刻的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发现和悟到常人不易发现和悟到的哲理层次。3.要有韧性,主要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导演要出作品,不仅要与自己斗,客服自身的弱点,而且要与别人斗,大家同心协力攻克难关。以上的素质我个人认为都可以后天培养的,只要努力细心。电影可以学。你还可以在网上查询北电或中戏的网页,会有收获。尽管我认为当导演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如果你不放弃,坚持到底,我相信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真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也一定会选择当导演的。因为作导演真的很过瘾。😏😏😏😏。当导演的应该应该要几点能力以下是我的观点1.清晰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思维清晰,表达意思逻辑严密。2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3.独立的判断能力。4.艺术的感受能力。5.细致的生活感受能力。6.形象思维能力。结构故事的能力。

H. 电影艺术引发了哪些艺术观念的改革和变化

电影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亦是具有庞大受众数量的大众文化形态、大众传媒和重要的文化产业,在文化价值观的传播、认知、认同,乃至文化自信力的提升上,起着重要作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业在世纪末的低潮和改革的阵痛中艰难但又是大步地前行。回望中国电影的发展,电影观念的蜕变革新堪称剧烈。一部电影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观念革新的历史。
人是有观念的动物,能思想的芦苇。观念就是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它对人的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原则、方向和行为轨迹,起着根本的指示和规范作用。观念的内核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和由它决定的行为方式,决定了人最为基本的活动方向和样式,因此,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
电影观念的变革,如影随形相伴于新世纪电影的始终。与这些观念变化相应,电影的美学形态、叙事形态、美学观念等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的电影观念曾经是宣传、工具、事业,是主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或者是像第四、第五代导演那样把电影当作艺术表达或文化反思的载体;20世纪80年代有过触动禁忌的电影“娱乐性”的争论;继而邵牧君提出“电影工业论”,则曲高和寡,批评声不绝。但到今天,经过新世纪以来以大片为肇端的电影的全面市场化、商业化运作,不论是电影局的领导,第一线的影人、编剧、导演,还是理论研究者,甚至是普通观众,在电影观念上都认可或是默认了电影的商业、工业的特性。时代的发展已经让电影的工业或文化产业观念、电影营销理念深入人心。
如果说电影的生产主要涉及电影的对象世界、生产者(策划创意、融资投资、编剧、导演、演员等的集体性创造)、生成品(影视语言、形式结构、生成特性、艺术形态、类型特征、后期制作、技术的介入)、观众与市场(宣传发行营销、影院经营等)等环节的话,观念变革几乎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在发生。
本文主要从工业观念、艺术观念、文化价值观念等几个重要方面(涉及电影的策划、制片、创作或生产、宣发营销等几个环节进行)梳理总结。
一、 电影工业观念:制片中心制与营销观念
电影工业观念中至为重要的观念之一是制片观念与营销观念,分别位列电影生产的上游和下游。
1、 制片人中心制与创意制片管理观念
近些年来,中国电影在制片机制方面凸显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制片人中心制”,并使得制片管理机制在电影生产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制片人中心制”观念是电影工业观念的核心之一。制片人(Procer)是电影生产体系中的关键角色,他的主要工作是制片管理(Procing)。而我们所要重点强调的“制片机制”则是制片人的制片管理模式。就好莱坞视野中,理想意义上而言,“制片管理不仅包括电影制作过程的管理,其更丰富的内容在于电影剧本的开发、电影融资以及制片人通过行使其“枢纽”的职责实现对电影创意的管控和与其他主要工种之间的权力制衡。”[1]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电影制片传统,制片观念是狭隘的。中国当下制片管理机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不以制片人为中心,而以导演为中心(也有以大腕演员为中心的或以现成的剧本)为中心。二是制片人的工作职责狭窄,或者说是对制片的环节或制片人的工作不重视,没有赋予相应的要求,投资人也没有在制片这一环节上给出制片人足够的权力、时间和财力物力。在很多电影中,“制片人”的工作职责甚至还未脱离“制片主任”(通俗点说就是一个财务主管、拍摄及后期制作的管家)的范围。而对照美国的电影生产,一位美国著名制片人在谈及中美制片的不同时曾发人深省地说过,“好莱坞电影工业与中国电影工业的差别在于,中国只重视制作(Proction)这个阶段,但制作前的发展(Development)这个阶段在中国通常时间很短,差不多只有两年,但好莱坞平均将近10年,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从拿到剧本到最后开拍一共整整10年[2]。
如果按照转换观念后的制片机制来看,制片人或者说制片管理的工作可以说贯穿于整个影片从策划创意、编剧导演、生产制作、宣发营销、后产品开发的所有环节。制片人本身就不仅仅懂投资,也懂艺术,也了解文化动态,他管理资金的合理分配,参与各个部门的工作,安排宣发营销,提早设计后产品开发等。因为至少从最表面的角度来看,制片人对资金的控制安排和分配就决定了影片各个环节的具体运作——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时机与时间的长度,深度与广度等。例如迄今高居华语电影票房榜首的《画皮2》就实践并完善了一种好莱坞化的,极为有效的电影制片管理机制。 他们对品牌战略的重视,对前期“艺术设计”[3]的重视和不遗余力,对营销战略、后产品开发的重视以及长期性、制度化的运作,都是具有借鉴启示意义的。
《画皮》系列电影的成功,正是从制片人品牌策划创意,到编导艺术设计、文本创意、导演表演创作创意,到画面造型制作技术创意,外围宣发创意,营销运作机制创意、后产品开发创意等等因素的共同组合,才促成了《画皮》之神话的诞生。
2、营销与全媒体营销观念
新世纪以来的电影大片引发了中国电影的观念革命,确立了电影的工业或产业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观念革命是营销意识的强化。
电影大片确立的大投入,大制作,大发行,大市场的商业模式是好莱坞电影获取全球市场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是其成功之道。电影大片广泛吸引资金,注重国际市场,开拓海外明星,以国际化的视点、东方化的奇观、“高概念电影”的商业化配方等进行经营,表征了中国电影业的商业化、市场化转向。在宣发营销发行上,大片按照“活动经济”和“事件营销”的策略,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组织首映礼等各项活动,吸引注意力,强化关注度,拉长事件持续的时间,表现出以产业链经营为基础、产业集群为特征。除票房外,一些影片还试图向纵向产业链(包括电影版权、广告、赞助、票房、衍生品开发等)和横向产业链(包括图书、剧本、电影、电视、音乐、游戏、演出经纪、拍摄基地等系列行业)进发。
由此,中国电影逐渐确立了电影营销的观念,张伟平曾说,“《英雄》出现之前,我们的艺术家们,包括电影投资人,他们第一没有看到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第二没有看到一部国产片上映会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第三没有意识到,电影是需要经营、营销的。”[4]因此,《英雄》成功的宣传营销策划,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宣告了一个电影创意营销时代的来临。张伟平创造的一系媒体宣传手段到现在也被各个大片所沿用和复制。
但张伟平开创的粗放式的、大规模、豪华型的营销方式很快受到了新媒体营销的巨大冲击。近年来,微博、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媒体关键词,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终端的发展,电影营销依赖的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媒介特征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对电影营销的内容和渠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我们处身于一个全媒介时代,单一的媒介营销已经远远不够。于是,在传统宣发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迎来了一个电影营销的新媒体、多媒体整合营销宣传的时代。例如《让子弹飞》就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微博、手机、户外移动电视等新媒体营销。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的巨大票房成功,新媒体尤其是微博营销功不可没。
制片与营销的观念变革促使电影回归工业本性,深化了市场化经济,其意义显而易见。
二、艺术观念:从艺术电影的创作到类型电影的生产
新时期以来艺术电影的流脉,明显区别于主旋律电影和商业化电影:“从几代导演共同努力的艺术的“苏醒”,到以第四代导演为主体的艺术创新潮流,到以第五代导演为主体的新时期电影艺术的高潮和高潮过后的萎缩与分化以及“后五代”导演对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到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坚持,以及新世纪以后,第六代导演和不断冒出的新生代导演关注现实,融合艺术与商业、与主流的努力,而呈现出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观。”[5]
无疑,电影有其工业生产特性和商业性,这种特性一定程度上与艺术电影的追求是相矛盾的。“电影制作的商业和文化现实大大抵消了希望成为一个个性化创作者的愿望,抵消了希望拥有自己的主题风格和个人化的世界观的愿望世界范围内的电影产品的经济现实和绝大多数电影观众的口味抵消了这种愿望。”[6]
例如,部分“第六代导演”集中呈现了“小众化”、非主流、“独立制片”等特点的艺术电影观念。导演们走的一般是艺术电影之路,大多对好莱坞比较反感,美学趣味骨子里是贵族化的、欧洲现代主义和艺术电影式的。
总体而言,第四、五、六代导演所践行的艺术电影观念与市场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也因此,他们长期处于与市场、受众尖锐的矛盾与艰难的磨合之中,都面临着痛苦的转型。
但自新世纪以来,这种状况有了一定的变化。新老导演们更加重视影片进入市场:戏剧化强度的追求,类型片元素的借用以及明星的加入等。姜文的转变构成重要的标志。从极度自我化、艺术化的《太阳照常升起》到创造中国电影票房奇迹的《让子弹飞》,表征了姜文的大众化趋向。虽然《让子弹飞》在意识形态上还保留了他个人化的对历史、对现实的思考。但《让子弹飞》在商业性、艺术性、主流性的三维中巧妙地保持了某种平衡,姜文的“艺术电影商业化”之路是基本成功的。
约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类型化道路逐渐成为了电影人的共识。类型电影观念开始确立。类型电影有相应的类型规则,要求反映最深层的民族集体无意识,核心性、普适性的主流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呼吁中国电影的类型化道路,也就是认可其商业性,认可其对最大可能限度的观众与票房的追求,
而且,类型化趋势不仅成为业界的共识,甚至也成为批评界的显学。电影的类型研究,切近了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等品性,涉及到中国电影从创意、叙事、形态到生产、宣发、分销的电影全过程、全方位的众多问题,因而是一个相当有效的视角。
虽然中国电影的类型性并不充分完备(与好莱坞相比)但毋庸讳言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电影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电影的生产环境与好莱坞会越来越接近,更为接近好莱坞意义上的类型电影也会不断出现。
在类型观念和工业体制下编剧、导演的创作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传统的电影创作观念中,编剧是“一剧之本”的案头视觉化的文学写作。导演则是以导演为中心的作者化电影的创作。但在一个市场化和创意经济的时代,电影生产的经济因素和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制作因素、团队协作性越来越强,相应地导演的个性因素、“作者电影”风格被压抑,这使得编剧导演的主体地位明显降低。说到底,导演个体的功能必须要结合到整个电影生产的有机环节中才能圆满发挥。这正如赵宁宇揭示的导演的一种“产业化生存”[7]现状,在他看来,作为导演,要具有相当综合全面的素质,甚至也要懂市场、投资、商业和技术。
《画皮2》导演乌尔善对工业体制上内导演功能与作用的变化认识得很清醒,他诚心服从于体制,服从于工业化的生产并与之达成恰当的张力。正如自觉认识到的那样,“我们看美国的大型商业电影,如《指环王》、《哈利波特》、《阿凡达》,他们都有一个标准化的工作程序。中国电影行业反倒比较特殊,许多导演不愿意按照工作流程去坐,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不知道工作的方向。---我不相信个人能力,我相信的是团队和组织团队的方式是否科学,是否能把个人能量凝聚为集体智慧。”[8]
《画皮2》的艺术总监与营销总监杨真鉴对“艺术设计”的阐释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编剧导演工作、功能的某些微妙变化。他认为,“今天的商业电影的艺术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那种把前期艺术设计寄托在一个好编剧身上的观念已经非常过时了。电影前期的艺术设计包含了题材设计、艺术规划、编剧规划、编剧实施、美术概念设计、美术视觉设计(含造型、服装、化妆、场景道具)、镜头成像设计(含灯光效果设计)、动作系统设计、 CG技术规划、表演体系设计等。”就是说,这种艺术设计不是仅限于剧本的平面的设计,而是立体的,影像化的设计。他还具体分析其中的“艺术规划”部分要做的工作:“一、文化概念体系的设计”、“二、角色设计”、“三、思想概念体系的设计”、“四、美学呈现体系的设计”、“五、互动设计”。这里有些工作自然不必也不可能是由制片人独力来做的。但杨真鉴对这些工作的总结表明了他们(广义的制片人)对编剧、导演工作全面介入的深刻程度。杨真鉴这里所强调的“艺术设计”工作其实就是好莱坞所极为重视的“剧本开发(Script Development)”的工作,即“前期制作开始之前的那部分工作,80%跟做剧本相关,20%跟选角、视觉概念设计等有关----好莱坞针对剧本开发自身有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里面有编剧、经纪人、管理人、大片厂创意行政、剧本医生等多种角色在互相博弈。”[9]
三、文化价值观: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观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电影的艺术观念。与此相应,电影导演主体意识则不乏精英知识分子精神。
如第五代导演就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和精英知识阶层。他们所代表的新时期文化精神与五四精神是具有历史承传性的。如陈凯歌一直自认为是“文化工作者”而非单纯意义上的电影导演,他说,“与其说我是一个电影导演,我宁愿说自己是一个文化工作者。我所做的工作,是以自己非常小的力量,去叙说(用弘扬、宣扬这类词对我来讲都太大了)一些自己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现在谈对中国文化现状的忧虑,是徒唤奈何,不一定引起大面积的呼应。但用电影表达自己对文化的思考,却是我的一种自觉选择。”[10]他还宣称,“当民族振兴的时代开始来到的时候,我们希望一切从头开始,希望从受伤的地方生长出足以振奋整个民族精神的思想来。”不难发现陈凯歌所禀有的那种“铁肩当道义”式的历史使命感、时代精神和启蒙理想。
在第五代导演的代表性作品如《黄土地》、《孩子王》、《盗马贼》等影片中,都寓言式地传达了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界反思民族痼弊,批判国民性、追求“现代性”、向蔚蓝色文明大踏步迈进的高远理想。
然而他们很快就面临着一个大众文化转型的事实。时代的大众文化转型导致了高雅艺术与精英艺术界限的消失。因为在这样的时代,大众仿佛具有了选择权和评判权,精英文化为了生存,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先锋性,磨平自己的棱角,填平雅与俗、高与低、先锋与大众的界限与鸿沟。高雅艺术与精英艺术也愈益丧失了标准。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都市化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主要以现代都市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的,通过当代影视网络新媒体、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不追求深度的,易复制的、按市场规律生产的文化产品。大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其明显的特征是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大众化与精英化、小众化等相对,应该说大众文化与大众的切身利益有关,它是大众创造出来又为大众所消费的。实际上,大众文化是一种利用大众媒介来进行传播的现代工业文化。
电影本身是一种以大众文化为主导定位的新型大众艺术样式,但这种电影的大众文化观念也不是向来如此的,它也经历了观念的复杂而艰难的沉浮变迁。到今天,经过大片的市场运作,影视领域的“娱乐化”大潮等,则是认可了电影的商业、工业的特性及与工业观念相应的大众文化观念。
毫无疑问,大众文化本身的确是存在问题的(如某种“娱乐至死”的过度娱乐化),是需要主流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加以监督、调节、引导的,但在一个全球化的、全媒体的、文化剧烈变迁的年代,大众文化的崛起并且呼唤政府主管部门和学院知识分子更加重视和尊重,以期共荣双赢和健康发展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随着大众文化观念的确立,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由原来的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而向大众文化转化的“大众化”的过程。而原来的具有大众文化性的商业电影则融合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的某些特征,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为大众文化的“主流化”。从大众文化的角度看,我们不妨把这三种电影流向统称为“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化”。在当代语境中,大众文化消弭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差异,高雅与通俗不再格格不入,精英文化走下神坛,通俗文化步上台阶,向主流靠拢,共同在经济、政治、科技、商业与文化的全面渗透中互相交融。
正视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到今天,融合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和中国当下文化发展的现实,已经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本土的独特性的大众文化,包括本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独特性。
如前所述,中国电影“大众文化观念”的实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观念”,是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的结果,其中既有主导文化与商业文化、以及市民文化、青年文化等亚文化的冲突与调和,还有传统文化、香港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流变。这些文化资源的拼贴、融合乃至错位,共同营造了多元化的中国当下电影的文化格局。
四、中国电影:观念变革背景下的文化创新
观念指导行动,观念改造现实。在一个百舸争流、物竞天择的全球化商品经济时代和观念变革时代,中国电影别无选择而与好莱坞共舞,承担文化传承传播与产业经济的双重任务,积极实施产业推进和文化创新。
中国电影的文化创新大致在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电影大片昭示了一种新的可能与方向。而“古装”又使得此类大片更具文化符号性,因为“古装”本身就因其与现实、当下的疏远而别具诗性和文化符号性,别有一种超现实美学意味。
从某种角度看,中国电影大片以独特的影像化方式对中华文化实施一种影像化的转换。这种转化可以从传统诗学的影像符号化表述与写意性、表现性的影像再现两个方面来看。
电影大片的发展形成了自己“视觉本位”的美学。在这个视觉文化转型、视觉为王的大众文化时代是一种必然选择。而立足于电影这一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中华艺术精神自然也可以成为今日大众文化的有机源泉。古装大片堪称时代最重要的美学表征。一定程度上,这种视觉转向趋势与传统美学对意象的强调不谋而合。当然,对视觉奇观的强调会使得“意象”中意、情感这些要素大幅减少,然而以发展的眼光看,也许可以说,古装大片中的画面造型、场景、影调等等正是体现于电影的意象(尽管“意”差强人意)。而有些电影所表现的那种开阔的高远、全景镜头、画面所体现出来的超现实意味,也是传统美学中写意精神的流转,一种传统的现代影像转化。
大体而言,以《英雄》为代表的电影大片均极为重视对“场景”的凸显,以及对于影调、画面和视觉风格的着意强调。而这些场景均具有一种泛中华文化的味道,是一种多少有点“意味”的“形式”或“符号”。
与场景相应,在古装大片中,服装道美这些构成场景要素作为视觉元素的凸现也很明显。在影视剧中,服装、道具、美术一般来说只起辅助性的作用,但在古装华语大片中,其意义却非同寻常。可以说具备了独立的审美观赏的价值。
当然,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角度看,这种在中国古典美学形态中并不占有优势地位的繁复奇丽、错彩镂金的美,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背景下兼具艳俗和奢华的双重性的新美学。这种新美学表明,在此类视觉化转向的电影中,色彩与画面造型的视觉快感追求被发挥到了极致。
在大片中,由于强化观赏价值,全力追求影像的视觉造型效果、电影运动的景观和画面的超现实境界,电影叙事发生了重要的变异。文学性要素、戏剧性要素、思想内涵等明显弱化了。
当然,奇观的展示,诗情画意、总体意境的呈现,也低度性地参与叙事表意的过程(如《英雄》中色彩与色调成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古装大片中,传统的时间性叙事美学变成了空间性造型美学,叙事的时间性线性逻辑常常被空间性的“景观”(包括作为武侠类型电影重要元素的打斗场面)所割断,意义和深度也被表象的形式感所取代。
2、传统边缘文化的现代化
在世纪初年崛起的大片渐趋衰落之后,中国的魔幻类电影颇有回升之势,基于中国古典民间传奇的《白蛇传奇》、《画壁》、《倩女幽魂》都是魔幻爱情题材。这些电影通过奇观化的建筑场景、风格化的服饰道具等物件营造出一种有别于好莱坞科幻大片的东方式魔幻类型电影,把人性、爱情、人与自然事物的原始情感维系从魔幻中询唤出来,完成大众对鬼魅的审美想像。《画皮Ⅱ》把这一类型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从而奠定了中国式的魔幻电影大片的类型品质。同时又是有一定哲学思考的魔幻电影类型,关注或涉及了某些超验性的深层问题。这一电影类型,在当下青少年观众当中应该是非常有市场的,票房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
《画皮1、2》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意义就在于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向居于边缘,非主流地位的狐妖鬼魅的文化,用一种电影的方式把它大众文化化。在这种大众文化化的过程当中,又结合很多西方魔幻电影的类型要素。影片中很多场景的设计、画面的构图、色彩的渲染,并不是纯中国化,有很多西域的魔幻色彩,还有来自西方的东西。因此影片有颇具文化融合特征。实际上,除了“狐妖”这一角色的原型来自中国民间的志怪妖仙文化外,电影与原著《聊斋志异》的联系并不是特别紧密。这部映射诸多当代话题(也是一种“接地气”)的魔幻电影中杂糅了蒙藏、日本等多元文化符号,并以精美奇绝的视觉效果呈现。它既有营造好莱坞式大片视听奇观的野心,又有着类乎独立电影的先锋性设计理念。
2、 青年边缘文化的主流化
当下,80后90后年轻一代开始逐渐显示出文化的重要性,更不用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暑期档、寒假档的重要性愈益凸显,只有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占据青少年票房市场才能在市场上居于不败之地。青年文化性特征是较为彻底的生活化、世俗性的,热衷游戏,“咸与娱乐”,政治意识不强,商业市场意识倒是不弱,平民意识和公民意识强,社会经验、直接经验不足但想象力丰富,崇尚感性,不刻意追求深度、意义。
从电影导演代际的角度看,原来小资、小众的部分第六代导演及更年轻的电影导演终于“长大成人”了,开始正视社会、票房、受众口碑了,他们的电影也在艰难地向“主流化”靠拢。这是中国主流电影的生力军,青年文化因素、第六代导演的艺术电影传统等的融入主流电影文化,预示着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主流电影的未来发展。
例如《失恋33天》通过“接地气”的青年“意识形态询唤”,巧妙的市场把握和营销策略大获成功,其中并无牵强附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依赖,也无目的性明显的主流文化引导,以其大众化甚至是“电视化”的审美特征和青年文化的代言方式,获得了市场主流和广大青少年受众的认可,这是一个原居边缘的青年文化(甚至是一种以“小妞电影”为载体的“小妞文化”)成功进入大众文化视域并创造大众票房奇迹的神话,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以支流、偏锋制胜的案例。毫无疑问,对于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来说,青年文化的潜力是惊人的。
4、西方文化的本土化及融合
好莱坞电影所携带的西方文化,在全球市场的全面胜利,成为本土电影学习的榜样。中国电影在经历了“内向型”之后开始了全面的“外向化”转型,开始将眼光瞄准了主流的西方和海外市场,开始将展现丑陋的“伪民俗”策略转化为普世价值(如和平、天下、仁爱)的弘扬,从对西方“想象中国”的迎合变而为“中国想象”的呈现,将“中国梦”的想象和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向全世界传播,将小众化的艺术电影加工成为高度工业化和商业性,同时又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想象的中国主流大片。
以《英雄》为发端的中国大片的成功无疑受到好莱坞“高概念”电影生产方式的影响,大投入,大制作,大发行,大市场的商业模式正是好莱坞电影不断获取全球市场的商业运作模式。《集结号》开始时的巷战,近战手势语,钢盔和美式军备,让人恍如在看二战题材的美国大片;《赤壁》被有些人戏称为中国版的《特洛伊》,“加速了中国商业大片‘好莱坞’化进程”;《无极》被人讥称为到处皆有外来影响痕迹的“大杂侩”、“四不像”……
中小成本影片方面,本土化的痕迹也极为明显。新世纪以来“以小人物为中心,犯罪行为为线索,社会现象为背景、复现叙事结构、荒诞性为特征的‘黑色喜剧’正在成为一种流行形态,并在观众群中形成对一种电影类型的期待观看。”[11]此外,类型杂糅的特点,符合了古典好莱坞之后,世界电影发展的趋势——类型边界的不断模糊,反类型电影、“超级类型电影”不断出现。
当然,目前主流电影的生存,已经不是西方与东方简单对峙的阶段,而进入互融、互包、互惠、

阅读全文

与电影是导演世界观的反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动漫电影解说完整视频集合 浏览:221
电影大全动画片昆虫大战 浏览:867
情感电影大全集 浏览:309
冬眠者电影完整版观看 浏览:316
著名英文电影台词大全集 浏览:286
宋小宝发财日记电影图片 浏览:838
间谍电影大全最新 浏览:373
没人翻译过的英文电影 浏览:435
大黄蜂是一部什么的电影 浏览:504
一部系列电影迅雷下载地址迅雷下载地址 浏览:684
八佰百度云免费完整电影 浏览:194
70年代古装玄幻电影大全 浏览:784
中文电影七剑 浏览:707
大男孩电影女主角 浏览:580
跨越国籍的爱情电影 浏览:695
什么上买电影票便宜 浏览:797
聚目会的目的完整电影5 浏览:368
电影姜子牙所在的门派名字 浏览:329
电影爱情故事评 浏览:610
奋斗电影完整版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