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散文化的电影导演

散文化的电影导演

发布时间:2023-09-10 01:11:55

A. 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与散文电影的资料

第六代导演的共性
尽管与“第五代”相比,“第六代”有着诸多不足以自成一派的因素。很多学者也评论说他们缺乏统一的美学旗帜,没有足够说服力的创作成果,甚至其中很多导演也拒绝这种代际划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为中国影坛带来了鲜活的力量。看似不利于概括他们群体性特征的种种差异性因素恰恰是群体的生命力所在,是群体发展的动力,只有在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反复比较中才能建立对一个群体的动态的整体性的描述。我个人认为他们在价值观、艺术追求、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性的。第六电影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首先,具有共同的道德观、价值观与美学观
第六代导演在道德层面上都很善良、真诚、立与责任,他们执着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道德精神。在艺术哲学层面上,第六代导演非常是人性与道德层面的开掘,他们也关注生态,关注环境,关注就业,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他们的人品人格熔铸于平民主义精神之中,特别是那些被社会排挤和歧视的艰难者、困苦者和边缘人成了他们最直接关心的对象,所以,他们的电影作品非常亲切,让受众在他们流畅的叙事中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可怜与孤独,也让那些践踏生命与尊严的人感到可耻与良知的唤起。在美学层面上,第六代导演有很好的艺术天赋和感悟,他们以写实与震撼性的长镜头来凸显真实,学习意大利电影的表现手法,在他们的电影美学格上,能看《罗马不设防》、《偷自行车的人》及阿巴斯、北野武等著名导演的风格。其主题刚柔相济、幽默悲怆,画面富有历史气息,镜头非常细腻精致。中国第六代电影艺术风格虽然以“新写实”为主导,但各自借鉴略有不同,有的有“左岸派”电影的元素,有的有美国“实验电影”的风格,有的作品呈现出超现实主义的意象,有的体现出表现主义的艺术精神追求,但“新写实主义”是第六代导演所共同具有的美学风格。
其次,共同的主体性精神追求。
第六代导演是勇敢的,至少为了艺术他们有一种孜孜不倦追求的勇气。他们没有得到多少酬劳,因此拍摄电影成了自己的个人“爱好”。第六代导演选题丰富,立意新颖、题材奇异,大胆的表现人性的扭曲与异化,表现人的苦难与挣扎,这些都是他们主体性的高扬。“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皆备于我”,而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第六代导演实现了自立与自主的主体性精神。第六代导演的主体性精神还表现在他们的自由选择性与创造性方面。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的力量支配外界,独立地对待社会客体、自然客体与艺术客体,对电影的拍摄有一种内在的目的和使命的自觉,不需要各种“主义”精神去感召,正是这种自觉意识使第六代导演超越前代导演们多生活的表现力和渗透力,他们的电影更真实、更直接触击现实,更具有深沉的批判力量和反思力量。
第三,第六代导演注重继承先锋实验电影、欧洲艺术电影的传统。
虽然同“第五代”一样,“第六代”大多出身于北京电影学院,但他们是真正学电影出身的人,对电影艺术有更深的体会。第六代对用电影探讨人生人心的秘密更有兴趣,而不像他们的师兄师姐们那样仅仅把电影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工具。艺术电影是他们的原初目标和终极意义的体现,是他们与世界关系的延伸。这批年轻人在校期间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等电影运动的影响,同时,他们之中也不乏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阿伦·雷奈、法斯宾德等西方艺术电影导演的崇拜者。他们面世之初遭遇了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相类似的处境:匮乏的资金、叛逆的情绪、艺术的**,这些从客观上决定了第六代电影的内容与风格。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与《自行车的人》、娄烨《苏州河》与《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章明《巫山云雨》与《铁皮鼓》、《筋疲力尽》等影片都呈现出电影文本的互文性。第六代从当下的社会现实出发,把视角扩展到对边缘人和弱势群体的注意以及被遮蔽的社会现实,用他们独特的电影语言来阐释生命体验和人性关怀。他们在电影艺术上大胆地进行先锋性试验,追求影像上的西语化、内容上的冷僻化、价值上的随意化和叙述上的个人化。汤尼·雷恩曾指出:“我们可以很客观地说,一个电影业能够从根本上不断改造自己永远是件好事。这一意义的表达曾经出现在1959-1960年的法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的德国,出现在80年代的台湾地区,出现在90年代的韩国……现在,它正出现在中国大陆。”
总之,第六代导演以影片的先锋性、前卫性开始了对电影观念、电影叙事的革命。

B. 中国导演如何分代

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术概念,而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来说这样划分:

1、【第一代导演】(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在上世纪初叶到二十年代末,人数约100人)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1905年到30年代初:

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现存最早的中国影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较成功的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第一次武侠神怪热 《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夏衍开始了左翼电影创作,代表作:《狂流》30年代 “诗人导演”孙瑜拍摄了《大路》《野玫瑰》等作品,在抒情浪漫的艺术风格上达到成熟30年代新秀导演吴永刚《神女》袁牧之《马路天使》《儿女风云》《桃李劫》(《马路天使》一经问世,即被誉为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也为中国电影达到第一个高峰画上了圆满的休止符。)

2、【第二代导演】(继承中国电影叙事传统发展)代表人物蔡楚生、费穆,1934-1949左右:

蔡楚生和郑君里合拍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影片成功地运用了中国电影传统的形式—家庭人伦的悲欢离合故事来透视社会,该影片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影片的杰出水平,它的出现即是1947年度的最佳作品,也是中国电影艺术成熟的标志。)

沈浮《万家灯火》,费穆《小城之春》石挥《我这一辈子》。

3、【第三代导演】代表人物谢铁骊、郑君里,1949-1976左右:

谢铁骊的作品《早春二月》、《包氏父子》、《红楼梦》等都是编导合一。水华是第三代导演中艺术精致的追求者,他的作品只有7部,但基本都是精品:《白毛女》《林家铺子》《土地》《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伤逝》《兰色的花》。

郑君里代表作:《林则徐》(特点是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在叙事造型上呈现浓郁的民族特色)、《乌鸦与麻雀》。李俊代表作为《农奴》、《归心似箭》等。

谢晋代表作为《女篮五号》(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等;谢晋的“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

4、【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吴贻弓、张暖忻,1978-1982左右:

吴贻弓在70年代末期导演的《巴山夜雨》中已经体现了散文化表现和诗意塑造的风格特点。除此之外,他还有代表作《城南旧事》。郑洞天代表作《邻居》、《鸳鸯楼》、《台湾往事》。

张暖忻是第四代导演中女性导演的代表,其代表作为《青春祭》、《沙鸥》(本片在表演手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用非职业演员担当主角,大量使用实景拍摄,较多运用长镜头,探索电影新语言,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描绘等)。颜学恕代表作为《野山》。

5、【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张艺谋、陈凯歌:

张艺谋代表作:《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英雄》、《十面埋伏》等;

陈凯歌代表作:《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霸王别姬》、《风月》等;

黄建新代表作:《背靠背,脸对脸》、《求求你,表扬我》、《说出你的秘密》、《埋伏》等;

霍建起代表作:《那山,那人,那狗》、《赢家》;

田壮壮代表作:《猎场扎撒》(1985年)、《盗马贼》(1986年);

吴子牛代表作:《喋血黑谷》(1984年)、《晚钟》(1988年);

冯小刚是世界交接时期都市影像表现有成就者。擅长商业片制作,被誉为贺岁片之父。代表作《天下无贼》、《甲方乙方》、《手机》、《一声叹息》、《非诚勿扰》等。

6、【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贾樟柯、陆川:

贾樟柯:《小武》《小山回家》《山河故人》等;

陆川:《可可西里》《寻枪》等。

C. 中国有哪些是文学改编的电影 作者 作品名 导演 电影名 都要 非常感谢 会及时

《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
《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由王全安执导,张丰毅、张雨绮、段奕宏等主演。
《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同名小说,
《甲方乙方》改编自王朔小说《痴人》,
《芙蓉镇》改编自古华矛盾文学奖同名小说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 。

D. 看一部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影评

《城南旧事》是第四代导演吴贻弓拍摄于1982年的影片,改编自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影片摒弃了戏剧化的处理效果,并没有跌荡起伏的剧情和激烈的的大喜大悲,而是以一种散文化的、抒情的格调,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那种充满了“回忆感”和“往事感”的神韵。

一、 散文化的结构

导演吴贻弓虽然没有用戏剧化的情节来推动剧情一环套一环地发展。但是,他营造的那种情绪很好地将三段小故事连接到一起。

导演从小英子遇到巷子口的疯女人引出了第一段故事。这是关于疯女人秀贞和她的女儿小桂子(妞儿)的故事。在这一段故事里,导演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是疯女人秀贞,另一条便是妞儿。妞儿的引出,是通过妞儿去买酱,伙计欺负她,而小英子为其“出头”,两人成为好朋友引出的。一边,通过秀贞前言不搭后语的倾诉叙述了她的爱情遭遇,一边通过和妞儿的友谊及妞儿的遭遇将故事发展。同时,还以母亲和宋妈的谈话揭示了事情的缘因。

可以说,故事完全是以那种缓慢的、情绪化的速度发展的。秀贞颠来倒去地讲着自己和大学生的故事,抒发着自己对爱人、对女儿的思念,导演通过几次秀贞和小英子的接触刻画了秀贞。第一次是出场时,两者都没有说话(小英子被宋妈拉走),只有眼神中的交流,秀贞眼中的渴望以及小英子忽闪着的眼中的纯真。第二次秀贞拉住小英子,小英子抽回手,说自己不是小桂子,秀贞眼中流露出明显的失望。第三次小英子帮秀贞把大学生的东西拿出去晒,回忆中的秀贞十分幸福,在她眼里,小桂子爸爸仅仅是走了,出门了,还会回到她身边,而她更是为小桂子做好了衣服,等着她穿。第四次,秀贞强烈要求小英子带小桂子回家。第五次,也是最煽情的一次,秀贞回忆自己和大学生的相知相识相恋,“那一笑”“缘分”, 秀贞叙述时插入的院内的景物,将怀旧和思念之情推到了顶峰。第五次,秀贞问小英子自己是不是疯子,她在清醒和迷糊之间痛苦地挣扎着,她也知道爱人和孩子不太可能回来,但她还是希望着。

妞儿这头,导演自然地叙述着这两个孩子的友谊。她们一起喂小鸡、荡秋千,一起嬉戏。很多时候,她们并不说话,只是在一起,但是我们明显能感觉到二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啾啾的小鸡,晃晃悠悠的秋千,都给人一种童年的纯真的怀念。妞儿的身世是通过看到妞儿被她父亲驱赶引出的,然后便是妞儿和小英子的诉说。妞儿哭泣着,小鸡绕着她们转着圈,英子什么也不说了,只有用大眼睛看着妞儿,一种哀愁的情绪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此处无声胜有声。

最后,在一个雨夜,两条线并在一起,妞儿就是小桂子。当秀贞一眼见到妞儿,便认出了她,抱着她“我命苦的孩子啊”。没有冗长的解释,也无需解释了。

故事结束于小英子从医院醒来,导演通过卖报人的叫卖含蓄地道出了秀贞母女的死。在《骊歌》声中,小英子搬家了。之后的两段故事,也是通过《骊歌》结束的。《城南旧事》不同于《暴雨将至》或者《低俗小说》这些国外现代电影,它的三段故事是用这种情绪化散文化的抒情方式结束的,有一种情绪化的过度,而并非用标题(《暴雨将至》)或者直接跳接(《低俗小说》),体现了浓浓的民族风格和韵味/

在第二段故事中里情绪还是占了主打地位。小英子第一次和小偷见面之时,两者尚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两者离得较远,英子也几次欲走,被小偷叫住,到了后来,二者有了交流,小偷也透露了自己弟弟的事。小英子更是从小偷的关于好人坏人的判断的话题引出了海跟天的区别,虽然童言无忌,却是诗意显然,让人不无酸楚。再后来,在学校的表彰会上的一场,导演用朦胧而又梦幻般的镜头展示了一幅兄弟情深的画面,更加增强了对小偷的同情和认同。小偷被捉后,导演也没有用激烈的冲突加以渲染,而是只让小英子和小偷相互对视。从那对视的眼神中,我们可以读出很多东西,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愫。

第二段故事也结束于《骊歌》声中,这次是在上音乐课,运用了画内声的表现。电影一共出现两次上音乐课,一次是小偷和英子谈心之后,唱的欢快的歌曲,小英子也唱的很欢,第二次就是此时,在哀伤的歌声中,小英子只是坐着发呆,大眼睛里充满了哀愁。

第三段故事开始于英子回家看到毛驴和宋妈的侄子。宋妈的丈夫每从来也是骑着毛驴,毛驴便成为了这个没出息的狠心男人的标志。导演通过英子、弟弟和宋妈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两个孩子对宋妈的深情。宋妈给弟弟洗脚,和孩子们唱儿歌,哄弟弟吃药等场景,都流露出浓浓的渴望。而从宋妈口中不离的小栓子,小丫头又体现着宋妈对自己孩子的爱和对生活的无奈。典型的当宋妈哄弟弟说,“不要小栓子”时,声音哽咽着,她捂住嘴忍住眼泪。

此故事中另一条线是爸爸。爸爸在整本片子里都是一个慈父、严父的形象。医院那场辛酸而温情的戏更是把父女情渲染地淋漓尽致。而爸爸也终究离开了。导演将爸爸和宋妈的离去安排在一场。给扫墓一场并没有那种哭天跄地的场面,然而那种哀伤却随着《骊歌》之声弥漫开来。影片最后,宋妈和英子越离越远的镜头和西山秋天的红叶给人以无限的暇思,让人叹息不已。

二、 生动化的语言

本片虽是一个儿童眼中的童年故事,但应该说不能算作儿童片。本片是以情绪的散文化的方式叙述故事的,但是它生动的语言还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英子的语言尤其出彩。

小英子是一个小学生的年纪,贪玩、天真、懂事却有不失幼稚。典型的,当她得知妞儿的身世后,回家问妈妈“我是不是你生的”“你怎么生我的”,这一席话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而且符合人物的年龄、性格。而后面小英子还有一段在葡萄架下为父母读课文,并且评论海的一段更是富有诗意和童趣,一个活泼、纯真的儿童形象很好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当大人在谈论事情的时候,英子还会冷不防插上一句,如宋妈和妈妈谈到贼时,“别人丢东西还说热闹”,半大孩子似懂非懂的话让人忍俊不禁。当小英子说“你是来拉屎的吧”、“真不讲卫生”,当贼给她糖,她更是说“爸爸说了,别人给的东西不能随便要”,这些话却是典型的儿童的话,真实而又精彩无比。

最出彩的还是医院父女见面的一段。父亲问英子成绩,英子撒娇“你自己看嘛”,问“有没有迟到”,回答“上面不是写着吗”、“自从挨了你打,再也没有迟到”、“打得的好疼,忘也忘不了”,问“恨爸爸吗”,回答“不恨”。这一段充满童趣而又精彩无比,令人辛酸。

疯女人秀贞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她的话虽然颠三倒四,但是她不时会清醒一下子,特别是她对大学生的回忆的那段,配合着院内景物,她的话外音幽然传来,给人一种怀旧和哀伤,特别的那一句“这一笑啊”,让人为她的痴情动容。

小偷则是一个现实的控诉者。他对自己身世无奈和不平,对自己沦落为小偷无可奈何。说到他弟弟,他自豪,而又充满希望,然而弟弟“拿我当个好哥哥”之类的话有不无酸楚。

宋妈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她抱着弟弟拍着脚说“臭脚丫儿,哎~”这哄孩子的长声,令人熟悉不已,含着深深的温情,而“不要小栓子”这些话更是体现了她生活的无奈和对孩子的依恋。

《城南旧事》中还有很多风格化的小细节,比如提水,养小鸡,唱儿歌,骆驼,卖红薯的,换东西的货郎等更是构成了电影的怀旧的景象和气氛。总而言之,影片很好地透出了那种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不愧为中国电影史上突出的散文电影。

E. 有哪些可以被称为“电影诗人”的导演

王家卫。1963年随父移居香港。1980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后,经过短期培训进入香港TVB电视台从事电视制作。1988年王家卫首次执导电影《旺角卡门》,1990年执导第二部影片《阿飞正传》,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2001年,获香港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2004年拍摄电影《2046》,荣获欧洲电影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等多项大奖,2006年5月21日,在法国戛纳获法国政府颁授荣誉军团骑士级勋章,同年担任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13年执导电影《一代宗师》,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1994年执导影片《东邪西毒》,是一部颠覆传统的武侠片。1997年导演影片《春光乍泄》,获得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香港导演。

阅读全文

与散文化的电影导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疾风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80
周星驰经典电影片段对口型搞笑 浏览:655
骥望电影的观后感400字 浏览:852
李连杰好莱坞第一部电影叫什么 浏览:121
小兔子电影图片 浏览:713
北京爱情故事电影版吃火锅片段 浏览:561
看一场电影用2什么名字 浏览:835
电影小王子英文观后感 浏览:847
常熟有哪些有包厢的电影院 浏览:998
成龙打架裸替电影 浏览:308
英文无字幕蓝精灵电影 浏览:905
爱情公寓电影分别是什么英雄 浏览:372
鬼脚七大战力王什么电影 浏览:566
香港电影导演会执委 浏览:765
美剧音乐电影推荐2015年 浏览:763
我爸是黑帮的完整版电影 浏览:451
青年爱情的韩国电影 浏览:447
关于星星电影大全 浏览:317
电影喜欢你中文翻译 浏览:207
一部电影有无数种变异成动物 浏览: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