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评价周星驰的电影,搞笑吗他的演技怎么样
说到周星驰,他不仅演技一流,而且他的导演天赋也是很棒的,相信大家都看过他的电影。
在这里我粗略的介绍一部,就拿他其中一部作品(月光宝盒)来说吧,相信大家都看过,这部戏里有一个照妖镜的镜头,他在照妖镜里看到白骨精几秒钟转换了好几个表情,简直就是演技派的登峰造极,一个字“绝”了,他还特意安排了,在照妖镜里转换了五到七个不同的表情,从开始的欢喜到害怕至极最后关门前的害怕的差点哭出来了,那表情简直就是他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周星驰演的角色从普通人到神仙从屌丝到宗师,一系列都演过,其实他对演戏的要求非常严格,往往一个镜头要拍无数次,就是这种严格要求的精神,让他的演技在影视无人能超越。
都说十年一导演,百年周星驰。周星驰的才华不仅仅体现在导演水平上还体现在周星驰的演技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在这一部作品中,可以说是粗略的展现出来周星驰的演员之路,但是真正的经历往往不会像电影一样那么顺利。
周星驰演戏的风格是比较偏向于无厘头,当然这种演戏的风格也算是周星驰自己创立的,在看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时候能感觉到周星驰那种不正经的样子,但是所要表达的感情刚刚好又恰到好处。所以说评价周星驰的演技的话,只能说别人没有办法到达的高度,但是也不需要和别人比较。
如果非要比较的话,把周星驰和现在一些效仿周星驰风格的人来比较的话,只能说是并没有模仿到精髓,周星驰在电影中都是比较聒噪的风格,但是让人觉得不讨厌甚至还有看下去的念头,但是现在一些走周星驰风格的人总是让人觉得很烦躁,所以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周星驰这个人,合作过的人都说周星驰人品不行,实际上仅仅是因为周星驰太过于严格,当一个镜头无数的重新开拍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没有必要,所以就是因为这种严格的要求,让周星驰成为了 娱乐 圈中人缘最不好的导演和演员。
总之,一些前辈的演技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后辈们可以取其精华,但是周星驰的演技是不容诟病的。
星爷的演技已无须再评价,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他的所有电影,最厉害的是“对白”,堪称绝品!“小甜甜”、“让我来验明真身”“人家明天还要上班呢”如是星迷,您一下就知道是来自哪部作品!随便一句对白就能让人印象深刻,每每让人想到里面的剧情还会偷笑!这是我对星爷最中肯的评价!
2. 怎样评价周星驰的逃学威龙三部曲
周星驰的《逃学威龙》三部曲,电影无疑是成功的,但同时也是深刻的。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更多地会去思考周星驰无厘头和夸张的表演风格,以及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甚至是小人物对制度和黑恶势力的反抗。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何尝不是对势力、权力和金钱进校园的讽刺,对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社校关系的另一种解读。二十年前看这几部电影,我们笑得无头无脑,而二十年后再看,我们已经笑不出来了,如果教育再不发力,也许电影中的场景,就会在今天的校园里出现了。
3. 周星驰的影视作品都有哪些特点
周星驰相信很多观众对这位演员都非常的熟悉,他所出演的众多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可以说无人能及的。很多观众也都是看他的电影长大的,而且他的作品始终能带给观众无数的欢声和笑语。只要走进他的片场,就能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心情。你正是由于他经典的演技,颠覆了很多人对喜剧的评判准则。他的无厘头表演风格也更是让很多观众琢磨不透。
要说到他的影视作品特点有哪些?
第一,风格上与众不同。
很多观众在看过周星驰所拍摄的电影时,都会觉得无论从他的拍摄风格和剧情的内容,都是与众不同的。在内容上大胆创新,在表演上既夸张又不失严谨。所以才能收获无数粉丝的喜爱。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让观众充满欢声笑语,不管看的人是什么样的性格都能很好的带腊此入剧情的内容当中。这一点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第二,看似喜剧,实则透露一丝悲情。
周星驰的很多电影,他的主人公往往都会通过一些平凡的角色出发。要知道,在现如今的很多生活当中,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周星驰也在电影中增添了很多现实生活的一种哲理。然而他说表达哲理的方式却是通过喜剧的形式来表达的。让很多观众通过很轻松的方式去观段岩看。是细心的朋友,只要多看过几次就会明白,周星驰的生意其实是表达的痛苦。
就拿《大话西游》那一句经典的台词,“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希望是一万年”。当时在看这部剧的时候,对这句台词非常喜欢,在学校也是非常流行的。是仔细的体会,你就可以感受到周星驰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充满纠结的,为了自己的使命,放弃自己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人也都会遇见这种轮燃迅情况。
4. 周星驰的电影为什么能被称为经典他的喜剧模式是怎样的
周星驰的电影为什么能被称为经典?他的喜剧模式是怎样的?
3.他的喜剧模式是无厘头。周星驰凭借其独特的表演创造了独特的“无厘头”喜剧风格,是长期以来纵横影视圈的独特艺术创造。他的“无厘头”喜剧风格,乍一看只觉得很幽默,让人捧腹大笑;但是当你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阅历,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深刻的道理。周星驰对电影情节的理解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他将真实与喜剧完美结合。周星驰代表一种文化,一种平民文化,一种草根文化。电影中周星驰扮演的角色大多和我们或者身边的普通人一样。没有主角的光环和金手指,他们在迷茫中前行,在前行中寻找梦想。
5. 周星驰的电影好看吗为什么他的作品深受大众的喜爱
周星驰的电影超级好看!我小时候就看过他的很多电影,当时很多东西看不懂,只觉得搞笑有趣,现在长大了,再去重温那些电影,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
好的作品就是这样,不管你在人生的什么年龄段、什么时期,总能让你体会到不同的感受,领悟到不同的人生真谛,给我们带来的哲理也是发人深思的,总能让人产生一些微妙的感觉。也希望能够有更多优秀的人,给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6. 周星驰的电影被称为“无厘头”电影,他的演技好在哪里呢
周星驰的电影被称为“无厘头”电影,他的演技好的地方是非常多的,虽然周星驰饰演的角色都是一些喜剧形象,但是所表达的表演也都非常的精准,层次也很丰富,感染力也非常的强,这也让观众在看完周星驰的角色之后都能够感同身受,所以直到今天周星驰的表演基本上是没有人能够模仿出来的。而且如果细细去看周星驰的电影,就会发现周星驰的演技毫无违和感,所以这也才让很多人低估了周星驰的演技。
最后周星驰的厉害之处绝对并非是体现在演技上,所以大家也称周星驰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现象,也影响了一代人的思维和逻辑。
7. 周星驰的电影真的水平很高吗
镇楼
这个问题比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还要 搞笑 ,曾经有人拿沈腾跟周星驰比较,还说会超过周星驰,沈腾最近都往综艺发展了,拍电影还是慢慢期待吧(得意的笑)!
周星驰电影水平到底高不高,咱也不扯犊子,不卖关子,不捏造、不造谣,用事实说话!
90年代是香港蓬勃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周星驰自己的巅峰时期。92年被称为“周星驰年”,他的电影在香港票房排行榜占了七席。
前五名
《逃学威龙2》票房3200万、《漫画威龙》票房2300万(还真是颠倒),分别是排在11和13。
成龙两部电影进入前十分别是《双龙会》、《超级警察》,周润发的《我爱扭纹柴》和黎明、许冠文《神算》也进去前十,李连杰《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位列第八《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十二名,剩下梁家辉的《92黑玫瑰对黑玫瑰》和《新龙门客栈》垫底。而且凭借《审死官》更是斩获亚太影帝大奖。这一年被誉为“周星驰年”一点也不过分。
90年《赌圣》打破香港票房记录,91年《逃学威龙》再次刷新票房排行榜。99年《喜剧之王》一个小人物的崛起,再次包揽票房冠军。2002年自导自演《功夫》喜剧,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奖、最佳导演奖,2003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周星驰。
周星驰电影水平高不高,有票房说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电影水平有多高?放眼全中国,有几个凭电影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
90到92年间,周星驰一口气拍了20多部喜剧作品。港片票房之王的宝座,他和发哥、成龙轮流坐,其他人只能干看着眼红。到了1992年,他的片酬直接从300万涨到800万。那时,吴孟达单独接戏只能拿50万,跟他合作便能拿到100万不带砍价的。香港一年到头有5个月都在放他的电影。
很快,星爷在片场有了个新外号,叫做“太上导演”。每部电影,他不仅作为演员参与,开始从幕后制作、台词设计上全面介入。
星爷早年接受采访时说,演《赌圣》的时候,基本上是顺着刘镇伟的思路来,刘镇伟想让他怎么表现,他就怎么表现。
到了《审死官》的时候,也未曾超出杜琪峰的设计。想必那时周星驰觉得自己刚走红,还没有那么大的话语权,各方面都还很“收敛”。
待到跟王晶拍《鹿鼎记》,创作欲已是按耐不住。毕竟演技已受到多方肯定,连金庸老爷子听说他要演韦小宝,只回了六个字:不做第二人想!
实际上,早在1992年,星爷就开了家名为“跨星”的公司,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结果憋了半天,戏一直没拍出来,公司只好先关掉。
第二年,香港、内地打算合拍一部喜剧片。香港特意请来巩俐。那时学院派出身的巩俐对无厘头没啥认识。只因靠《秋菊打官司》才拿到20万的奖励,而香港公司直接给她开100万港币片酬,巩俐笑嘻嘻地就去了。那年,张艺谋还在她身边,叮嘱她说:“放开一点,跟他们学点不一样的东西。”
不过,在《唐伯虎点秋香》里,巩俐始终放不开。她搞不清楚戏说 历史 的笑点在哪儿,还觉得星爷的表演太闹腾。“还我漂漂拳”那段让她扮猪头,她是坚决不从。多年以后,巩俐成了巩皇,再见星爷时才遗憾道:“真是太可惜了,那时候我不懂,应该放开点跟你们一起闹的。”
自己当导演,已是无可避免的事。
1994年初,周星驰小试牛刀,监制并主演《破坏之王》,结果并不是很理想。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变强的决心,在和几个伙伴组建起彩星电影公司后,众人一口气掏出6000万,准备拍一部惹人泪下的爱情片,用它帮彩星打响头一炮。然而世事难料,它却成了彩星唯一的作品。
这部电影,就是《大话西游》。
为了拍《大话西游》,周星驰在银川外景地一扎就是三个月。一开始剧本根本不成熟,连至尊宝、春十三娘的名字都是从另一个剧本直接迁移过来的。有了雏形之后拿给西影厂,西影厂领导一看头都大了:“写的是个什么鬼玩意儿?”要不是看到星爷的票房号召力,西影厂才不愿意拍在他们看来这么“跌份儿”的东西。尤其是负责艺术片的副厂长,觉得这简直就是文化垃圾。
为了电影,周星驰真是下足了血本,配乐找的是给老谋子做《红高粱》的赵季平。剧本拿给赵时,还叫《大话东游》,穿越剧情乱七八糟,看得赵老师一脸懵逼。赵就亲自跑去片场,一看到处都挂着牛魔王的肠子,给恶心坏了,做完配乐后觉得太丢人,根本不想在字幕里署名。
1995年,《大话西游》上映,两岸三地票房惨败,口碑也烂到极致。当时在北京一度被当成发行失败的典型,整个寒假算下来才20万票房。河北一些院线播完上集《月光宝盒》,根本没播《大圣娶亲》。最终,港台两地票房加起来还不到5000万,彩星公司直接因此宣告破产。
从那天起,有人开始对周星驰说四个字:江郎才尽。
《大话西游》之后,很多人都觉得周星驰不行了。接下来的《回魂夜》和《百变星君》都被视为东拼西凑、毫无创意的败笔。但周星驰并未因失败而退却,做一个演员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掌控欲,他想要更多。
1996年,周星驰再次入局,与谷德昭联合执导《大内密探零零发》后,再与杨国辉合组“星辉”公司。不久后,“星辉”便推出了《食神》。那时,一般的港片拍摄不过20个工作日,《食神》拍了50多个,连剧本都酝酿了将近半年。从创意到编剧再到拍摄,周星驰全面打造起自己的电影招牌。
票房稳了,差的,只是一个荣誉。
1999年,周星驰37岁。
回望走过来的路途,他开始有意识地从过往岁月中寻找灵感,将记忆嵌入到电影之中。从80年代入行算起,跑过整整8年龙套,前文所提到的那些孤独而失落的日子,自然值得用一部电影来书写。
怀揣着这样的心境,周星驰开始拍摄一生中最重要的那部作品——《喜剧之王》。
那时在香港,有个叫“仙人求”的特约演员,痴迷表演,一直在跑龙套。和当初的星仔一样,再小的角色,都喜欢跟导演探讨。周星驰表演“尹天仇”,便套了他模子,将他与曾经的自己合二为一。而电影里吴孟达的卧底角色,最早是给万梓良准备的。
在星爷心目中,从艺道路上,万梓良对自己多有提携,让他来担任这个重要角色,再合适不过。结果因为拍摄改期,工作人员没能及时通知到,就把万梓良给错过了。情急之下,赶紧去找达叔。
吴孟达刚从内地拍完片回来,有些感冒,一落地就赶去片场,结果完全不在状态。当时星爷拍片的“重度完美主义”已落下病根,虽是老搭档,一点不肯妥协。一场戏让达叔NG了50多次,李力持都看不下去了。
影片拍摄时,成龙在隔壁拍《玻璃樽》,于是两位大咖跑到对方剧组客串。星爷在《玻璃樽》中被一条狗拖走,成龙演了个教尹天仇用心一点的龙套。两人拍电影的时间都差不多90天。不同的是,成龙花90天,是要拍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镜头,而周星驰花90天,是为了要一个最好的张柏芝。
试镜时,张柏芝已经表现出很高的表演天赋。李力持让她演《悠长假期》中的一段戏,台词多达9页,居然没NG就过了。但拍正片时,几乎每句台词的重音、每个桥段的演法,星爷都要“调教”一番。想必是星爷对这部戏有着别样的感情,李力持后来回忆说:“本来只是部很简单的电影,但拍起来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周星驰都要达到极致的完美才肯罢休。”
最终,《喜剧之王》夺得1999年票房桂冠。这是自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摘冠后,时隔六年,周星驰再一次登上香港票房之王的宝座。
但周星驰想要的,不仅仅是票房。
还有来自荣誉殿堂的肯定。
可惜,就像多年来香港金像奖不愿意承认星爷的演技一样,《喜剧之王》最后居然只拿到一个最佳新人奖的提名,令周星驰黯然神伤。
但这只是前头,并不是故事的结局。
世事的反转,充满了玄奥。
就在星爷欲摘金人而不得的日子里,内地盗版碟大量涌现。97年前后,北京大学校园里开始疯传《大话西游》,一张盗版碟居然卖到30元。到了1998年,一天能卖上百张。随着互联网开始普及,《大话西游》的剧情、台词和悲剧内涵开始成为无数年轻人热论的话题,和它有关的网站一搜就是一大堆。
就像星爷自己在《唐伯虎点秋香》里说的,人生大起大落来得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那一年,《喜剧之王》在港台各大电影颁奖典礼上颗粒无收,而远在内地学子心中,周星弛已被捧为“后现代解构大师”。
之后,许许多多的人四处收集他参演的作品分析他的喜剧,为他曾经不被金像奖肯定的表演风格着迷,将他一部又一部电影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愿意为他的各种周边商品买单。人们狂迷周星驰,迷恋他创造的每一个喜剧桥段,就像当初猪笼城寨里的那个穷小子,不遗余力地迷恋着李小龙。
28年过去了,从《唐山大兄》到《喜剧之王》,命运仿佛一个奇妙的回环。
周星驰终于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李小龙的致敬。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
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喜剧之王。
2001年,在香港电影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少林足球》创下6300多万港币的票房,再次打破记录。在那一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周星驰终于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一口气拿下七个大奖,甚至包括一个非常特别的“青年导演奖”。可就实际情况而言,那时候,周星驰早也无需用这些奖项来证明自己。
和他有关的许多信息,都是破碎的。
关于电影,说实话,自《功夫》之后的作品,无论诚意还是水准,都一言难尽。尤其当他再也不做演员之后,更是觉得一言难尽…
据说私下里,星爷是一个非常沉闷的人。没有电影上映时,大家几乎看不到跟他有关的新闻。连凌宝儿出来接受采访,他也会不高兴。一直以来,所有跟他相关的那些支离破碎的花边,都不能让观众看到他的真面目。叉少在这里,不能轻易地下结论说,星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虽然做了他多年粉丝,刷了他无数的电影和访谈,但我总觉得,没人知道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就像《食神》里的史蒂芬·周对唐牛说的:
“都让你能猜到,那我就不是食神了!”
时光荏苒,20年弹指而过。沿着时间的坡路往回看,再是猜不透的人,有些事,也是可以确定的。1999年之前的那个周星驰,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喜剧之王,不仅仅是因为天赋和才思,也不仅仅是因为热爱。
叉少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即便在最灰暗最孤独的时刻,他也没灭掉心中的希望。
就像《喜剧之王》里尹天仇与柳飘飘的对话:
“看,前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后会很美的。”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
2019年,请将它牢牢攥在手中。
我就问你一遍,我想暗战,无间道这些电影大家应该都认可绝对是好片吧,怎么夸都不过分吧。那好,这些大家公认的好电影我想请问你能看多少遍不腻,每看一遍能发现多少之前没注意的新细节?我只知道星爷的电影看了这么多年,还是看不腻,而且每次都能发现新笑点,那星爷的电影怎么就被过誉了,我认为怎么赞誉都不过分,因为星爷以后没人敢说自己的作品一定比星爷的好,更别谈超越了
8. 周星驰的电影真的水平很高吗
周星驰的电影水平高不高?
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
这或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我个人觉得不能说水平低!至少我相信全国人民至少有一大半人都看过星爷电影,也从中感受到了欢乐!
特别是星爷早期的作品或者是更准确的说是星爷自己出演的作品本人都是非常喜爱的!
唯一遗憾和感叹的就是英雄迟暮,星爷已经华发丛生!
事实上,不单是星爷,像90年代的香港电影的那些俊男靓女,都曾经引领时代数十年,男如四大天王,女如张曼玉,林青霞等等!如今都已经老矣,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只能封存在一些人的记忆中,成为经典!
近几年的作品,星爷都不独自出演了,例如美人鱼和新喜剧之王,从而也就缺少了星爷那独具魅力,不可替代的无厘头表演风格,而什么是无厘头?我也没有去搜索。
我个人觉得就是不招四六,前言不搭后语天马行空无规则可循的差异所产生的喜剧效果!
周星驰在中国华语影坛也绝对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之所以质疑周星驰的电影水平是否真的高?和我们自身有很大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等大幅度提高!再也不像以前90年代人们精神食粮极度缺乏的时代。
总之不是周星驰电影水平不高,而是我们提高了!
90到92年间,周星驰一口气拍了20多部喜剧作品。港片票房之王的宝座,他和发哥、成龙轮流坐,其他人只能干看着眼红。到了1992年,他的片酬直接从300万涨到800万。那时,吴孟达单独接戏只能拿50万,跟他合作便能拿到100万不带砍价的。香港一年到头有5个月都在放他的电影。
很快,星爷在片场有了个新外号,叫做“太上导演”。每部电影,他不仅作为演员参与,开始从幕后制作、台词设计上全面介入。
星爷早年接受采访时说,演《赌圣》的时候,基本上是顺着刘镇伟的思路来,刘镇伟想让他怎么表现,他就怎么表现。
到了《审死官》的时候,也未曾超出杜琪峰的设计。想必那时周星驰觉得自己刚走红,还没有那么大的话语权,各方面都还很“收敛”。
待到跟王晶拍《鹿鼎记》,创作欲已是按耐不住。毕竟演技已受到多方肯定,连金庸老爷子听说他要演韦小宝,只回了六个字:不做第二人想!
实际上,早在1992年,星爷就开了家名为“跨星”的公司,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结果憋了半天,戏一直没拍出来,公司只好先关掉。
第二年,香港、内地打算合拍一部喜剧片。香港特意请来巩俐。那时学院派出身的巩俐对无厘头没啥认识。只因靠《秋菊打官司》才拿到20万的奖励,而香港公司直接给她开100万港币片酬,巩俐笑嘻嘻地就去了。那年,张艺谋还在她身边,叮嘱她说:“放开一点,跟他们学点不一样的东西。”
不过,在《唐伯虎点秋香》里,巩俐始终放不开。她搞不清楚戏说 历史 的笑点在哪儿,还觉得星爷的表演太闹腾。“还我漂漂拳”那段让她扮猪头,她是坚决不从。多年以后,巩俐成了巩皇,再见星爷时才遗憾道:“真是太可惜了,那时候我不懂,应该放开点跟你们一起闹的。”
而在《唐》里,星爷已不是一名纯粹的演员。御用导演李力持给他命名了一个岗位说:“就像功夫片里面有武术指导一样,周星驰的很多电影里,他都是那个‘笑话指导’,一部电影好笑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标。”多年后,王晶索性告诉记者:“《唐伯虎点秋香》之后的无厘头电影,根本就是周星驰的作品,所有设计都围绕着他的想法,只是找个导演拍罢了!”
自己当导演,已是无可避免的事。
1994年初,周星驰小试牛刀,监制并主演《破坏之王》,结果并不是很理想。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变强的决心,在和几个伙伴组建起彩星电影公司后,众人一口气掏出6000万,准备拍一部惹人泪下的爱情片,用它帮彩星打响头一炮。然而世事难料,它却成了彩星唯一的作品。
这部电影,就是《大话西游》。
为了拍《大话西游》,周星驰在银川外景地一扎就是三个月。一开始剧本根本不成熟,连至尊宝、春十三娘的名字都是从另一个剧本直接迁移过来的。有了雏形之后拿给西影厂,西影厂领导一看头都大了:“写的是个什么鬼玩意儿?”要不是看到星爷的票房号召力,西影厂才不愿意拍在他们看来这么“跌份儿”的东西。尤其是负责艺术片的副厂长,觉得这简直就是文化垃圾。
为了电影,周星驰真是下足了血本,配乐找的是给老谋子做《红高粱》的赵季平。剧本拿给赵时,还叫《大话东游》,穿越剧情乱七八糟,看得赵老师一脸懵逼。赵就亲自跑去片场,一看到处都挂着牛魔王的肠子,给恶心坏了,做完配乐后觉得太丢人,根本不想在字幕里署名。
1995年,《大话西游》上映,两岸三地票房惨败,口碑也烂到极致。当时在北京一度被当成发行失败的典型,整个寒假算下来才20万票房。河北一些院线播完上集《月光宝盒》,根本没播《大圣娶亲》。最终,港台两地票房加起来还不到5000万,彩星公司直接因此宣告破产。
从那天起,有人开始对周星驰说四个字:江郎才尽。
《大话西游》之后,很多人都觉得周星驰不行了。接下来的《回魂夜》和《百变星君》都被视为东拼西凑、毫无创意的败笔。但周星驰并未因失败而退却,做一个演员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掌控欲,他想要更多。
1996年,周星驰再次入局,与谷德昭联合执导《大内密探零零发》后,再与杨国辉合组“星辉”公司。不久后,“星辉”便推出了《食神》。那时,一般的港片拍摄不过20个工作日,《食神》拍了50多个,连剧本都酝酿了将近半年。从创意到编剧再到拍摄,周星驰全面打造起自己的电影招牌。
票房稳了,差的,只是一个荣誉。
1999年,周星驰37岁。
回望走过来的路途,他开始有意识地从过往岁月中寻找灵感,将记忆嵌入到电影之中。从80年代入行算起,跑过整整8年龙套,前文所提到的那些孤独而失落的日子,自然值得用一部电影来书写。
怀揣着这样的心境,周星驰开始拍摄一生中最重要的那部作品——《喜剧之王》。
那时在香港,有个叫“仙人求”的特约演员,痴迷表演,一直在跑龙套。和当初的星仔一样,再小的角色,都喜欢跟导演探讨。周星驰表演“尹天仇”,便套了他模子,将他与曾经的自己合二为一。而电影里吴孟达的卧底角色,最早是给万梓良准备的。
在星爷心目中,从艺道路上,万梓良对自己多有提携,让他来担任这个重要角色,再合适不过。结果因为拍摄改期,工作人员没能及时通知到,就把万梓良给错过了。情急之下,赶紧去找达叔。
吴孟达刚从内地拍完片回来,有些感冒,一落地就赶去片场,结果完全不在状态。当时星爷拍片的“重度完美主义”已落下病根,虽是老搭档,一点不肯妥协。一场戏让达叔NG了50多次,李力持都看不下去了。
影片拍摄时,成龙在隔壁拍《玻璃樽》,于是两位大咖跑到对方剧组客串。星爷在《玻璃樽》中被一条狗拖走,成龙演了个教尹天仇用心一点的龙套。两人拍电影的时间都差不多90天。不同的是,成龙花90天,是要拍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镜头,而周星驰花90天,是为了要一个最好的张柏芝。
试镜时,张柏芝已经表现出很高的表演天赋。李力持让她演《悠长假期》中的一段戏,台词多达9页,居然没NG就过了。但拍正片时,几乎每句台词的重音、每个桥段的演法,星爷都要“调教”一番。想必是星爷对这部戏有着别样的感情,李力持后来回忆说:“本来只是部很简单的电影,但拍起来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周星驰都要达到极致的完美才肯罢休。”
最终,《喜剧之王》夺得1999年票房桂冠。这是自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摘冠后,时隔六年,周星驰再一次登上香港票房之王的宝座。
但周星驰想要的,不仅仅是票房。
还有来自荣誉殿堂的肯定。
可惜,就像多年来香港金像奖不愿意承认星爷的演技一样,《喜剧之王》最后居然只拿到一个最佳新人奖的提名,令周星驰黯然神伤。
但这只是前头,并不是故事的结局。
世事的反转,充满了玄奥。
就在星爷欲摘金人而不得的日子里,内地盗版碟大量涌现。97年前后,北京大学校园里开始疯传《大话西游》,一张盗版碟居然卖到30元。到了1998年,一天能卖上百张。随着互联网开始普及,《大话西游》的剧情、台词和悲剧内涵开始成为无数年轻人热论的话题,和它有关的网站一搜就是一大堆。
就像星爷自己在《唐伯虎点秋香》里说的,人生大起大落来得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那一年,《喜剧之王》在港台各大电影颁奖典礼上颗粒无收,而远在内地学子心中,周星弛已被捧为“后现代解构大师”。
之后,许许多多的人四处收集他参演的作品分析他的喜剧,为他曾经不被金像奖肯定的表演风格着迷,将他一部又一部电影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愿意为他的各种周边商品买单。人们狂迷周星驰,迷恋他创造的每一个喜剧桥段,就像当初猪笼城寨里的那个穷小子,不遗余力地迷恋着李小龙。
28年过去了,从《唐山大兄》到《喜剧之王》,命运仿佛一个奇妙的回环。
周星驰终于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李小龙的致敬。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
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喜剧之王。
2001年,在香港电影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少林足球》创下6300多万港币的票房,再次打破记录。在那一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周星驰终于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一口气拿下七个大奖,甚至包括一个非常特别的“青年导演奖”。可就实际情况而言,那时候,周星驰早也无需用这些奖项来证明自己。
和他有关的许多信息,都是破碎的。
关于电影,说实话,自《功夫》之后的作品,无论诚意还是水准,都一言难尽。尤其当他再也不做演员之后,更是觉得一言难尽…
据说私下里,星爷是一个非常沉闷的人。没有电影上映时,大家几乎看不到跟他有关的新闻。连凌宝儿出来接受采访,他也会不高兴。一直以来,所有跟他相关的那些支离破碎的花边,都不能让观众看到他的真面目。叉少在这里,不能轻易地下结论说,星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虽然做了他多年粉丝,刷了他无数的电影和访谈,但我总觉得,没人知道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就像《食神》里的史蒂芬·周对唐牛说的:
“都让你能猜到,那我就不是食神了!”
时光荏苒,20年弹指而过。沿着时间的坡路往回看,再是猜不透的人,有些事,也是可以确定的。1999年之前的那个周星驰,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喜剧之王,不仅仅是因为天赋和才思,也不仅仅是因为热爱。
叉少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即便在最灰暗最孤独的时刻,他也没灭掉心中的希望。
就像《喜剧之王》里尹天仇与柳飘飘的对话:
“看,前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后会很美的。”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
2019年,请将它牢牢攥在手中。
我就问你一遍,我想暗战,无间道这些电影大家应该都认可绝对是好片吧,怎么夸都不过分吧。那好,这些大家公认的好电影我想请问你能看多少遍不腻,每看一遍能发现多少之前没注意的新细节?我只知道星爷的电影看了这么多年,还是看不腻,而且每次都能发现新笑点,那星爷的电影怎么就被过誉了,我认为怎么赞誉都不过分,因为星爷以后没人敢说自己的作品一定比星爷的好,更别谈超越了
9. 周星驰的电影有什么特点
周星驰的电影以无厘头为特点。
无厘头,原是广东广州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汪竖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
无厘头语言风格的特点就是运用语言世界的偏离,常见的偏离主要有语音偏离、词汇偏离及语法偏离。
语音偏离是最常见且活跃的一种语言偏离。其中,巧妙地运用同音字而构成的谐音、运用对仗而构成的押韵更是典型的语音偏离。
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的语音偏离指的是利用词语音同、音近构成的语音偏离,虽然字面上是甲词,实则表达的却是音同或音近的乙词,构成谐音偏离,从而达到现“此”而隐“彼”的效果。例如:
食神:这条鱼就汪源像――就像受到辐射污染一样,看了我都想呕吐了,你还叫我吃啊?零分!回家好好反省反省,你就是多了块鱼。
厨师:不是多了块鱼,是多余,你呀,你根本就是多余呀你。(《食神》)
台词通过“鱼”和“余”的谐音,来讽刺做菜人的多余。这样的偏离,从具体的事物转到电影人物身上,带有幽默、反讽的意味。
2、巧用押韵
“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汉语的语音声调平仄相对,音节单双相对,巧妙地运用这一类语言特色,能使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从而达到加强节奏的效果。正如臧克家所言:“押韵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
周星驰电影台词的押韵并非语言学修辞手段中严格意义上的押韵,大多只是强调句尾语音合韵,却创造出了特有的“无厘头”式的幽默效果。
(9)周星驰的电影怎么样扩展阅读:
周星驰,1962年6月22日生于香港,祖籍浙江宁波,中国香港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商人,毕业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1980年成为丽的电困陵大视台的特约演员,从而进入演艺圈。198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IQ成熟时》。1988年将演艺事业的重心转向大银幕,并于同年出演电影处女作《捕风汉子》。
1990年凭借喜剧片《一本漫画闯天涯》确立其无厘头的表演风格。同年,因其主演的喜剧动作片《赌圣》打破香港地区票房纪录而获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