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波兰导演著名电影

波兰导演著名电影

发布时间:2023-08-24 23:18:38

㈠ 10部必看的经典法国电影

10部必看的经典法国电影有《触不可及》、《爱》、《钢琴教师》、《戏梦巴黎》、《蓝白红》、《天使爱美丽》、《阿黛尔的生活》、《这个杀手不太冷》、《情人》和《白昼美人》。

一、《触不可及》

法国电影一直给人过于“文艺”的感觉,但这部获得无数好评的《触不可及》却用法式幽默讲述了一段超越肤色、阶级与价值观的友情。细腻、动人又风趣,实属近几年来法国影坛的一部佳作。

㈡ 浅谈波兰电影《昏睡》——道德与生活的抉择

《昏睡》是波兰导演Magdalena Piekorz 指导的一部情节缓慢的剧情片,影片并未在世界影坛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应,其在商业意义来说并不算成功。但作为一部优秀的剧情片,影片还是在波兰国内受到了一致好评,也在波兰国内赢得了不少奖项。在国内,这部电影也并不为人所熟知,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迅雷看看中找到这部电影并细细看完后,我却深深为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所折服,这部电影也成为我电脑中长存的为数不多的电影中的一部。

影片以三条线索展开:年轻的亚当通过了职业医生考试,成为了一名职业医生,父母都为他感到高兴和骄傲,并在乡下为他建造了一所别墅,希望他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他的父亲对他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希望他能娶一位女人作为妻子成家,从此过上美满的生活。但年轻的亚当却并不想留在乡下,而是想去城市闯荡,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在与父亲进行了长谈后,他终于还是离开了家乡,独自奔赴城市……

罗伯特,一位著名的作家,曾写出过几本轰动文坛的作品。然而多年来他却毫无灵感,没有作品问世。他迫于生活,干着一分岳父为自己安排的但是自己却从不喜欢的档案管理员的工作,每天蜗居于地下室透过地下室的天窗观察过往行人的脚步。在家里,她的妻子患有严重的焦虑症,离开罗伯特过久就会急躁,但每当罗伯特回家她却又总是永无停息地唠叨,令罗伯特感到厌倦。罗伯特厌恶这样的生活,而自己也患有严重的疾病,经常感到胸口闷疼,但他从不告诉家人。和妻子的感情也并不顺利,每当他想和妻子做爱的时候,妻子总是拒绝。他闷闷不乐,也从不做梦,却发现妻子总会有梦境,并且常常是在做春梦。一个自己不爱的妻子,一份自己不爱的工作,他过着自己不爱的生活……

罗丝,曾经是一名著名的歌含卜档剧演员。但一次车祸使她患上了嗜睡症,每当情绪激动或欲望来临,比如想要和丈夫做爱的时候她就会睡死过去,并且醒来后对睡前片刻发生的事毫无记忆。无奈的丈夫只好在外寻花问柳以逃避这种痛苦的生活。而她每日只能独自守在空洞的别墅里,因而也对丈夫充满了疑心,总是怀疑丈夫对自己有不衷的行为。每日平淡无奇,每日独自一人,每日与寂寞和猜疑为伴,弊隐每日苦于自己的病情,罗丝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到头……

三个不同人的命运却奇妙地联系到了一起。亚当在城市里有了自己的爱人——一位街头小偷。医生很想帮他的爱人逃脱这种不正当的生活,虽然小偷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离开原来的生活,但医生却爱这个小偷,他喜欢和他一起生活的日子。一天,亚当的父母来城市看望亚当,特意来到城里看望儿子但却发现儿子仍旧与男人生活在一起,这令亚当的父亲愤然离去,亚当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他不知道自己现在的选择是否正确,这种生活是否合理。但世界说小就很小,罗伯特作为亚当的患者与他相遇,亚当告诉了罗伯特的病情严重,并建议他及时入院治疗,或许还能挽救自己的生命。但罗伯特拒绝了医生的请求,他告诉了医生自己的想法:“ 我感觉我一直在睡着没有醒来。我竟然傻到和一个我可能从未爱过的女人结婚,可能是为了钱吧,我不知道。我希望我还有至少半辈子的时间,希望某一天我能重新开始。而现在我居然知道了这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自己将要死去),我没有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去活着,也许我至少会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去死吧。我很好奇,因为那将是一场非同寻常的体验。” 而罗丝仍旧活在漫漫无边的怀疑之中,但命运是奇妙的,罗伯特因外出谈乱跳伞病发而结识了罗丝,他们一见如故,畅聊了许久。罗丝也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她做了一道特殊的菜给丈夫——一道能令丈夫说出真话的菜。丈夫终于吐露了心声: “我厌倦了你总是在睡觉,还有她老是大吵大闹,真像是一个地狱!我真希望我能远离这些,我都没有我自己的时间!不是你就是她。另外我也不是想给你压力,我仅仅是想我能过我的生活:套一件运动衫,在海上航行,钓着鱼。而我目前只是在浪费我的生命。” 罗丝知道了事实,但奇怪的是她的嗜睡症却突然好了,因为,她发现自己不再爱自己的丈夫,她也不想要现在所过的生活。亚当则由于不断劝服小偷离开自己的同伴而被小偷的同党狠揍了一顿,但这却让小偷顿时醒悟,小偷也告诉了医生自己的无奈: “我也不想这样,真的!但是我什么也做不了,要是他们看见我们在一起,操!我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 他们最终决定离开城市,去过属于他们的生活,而亚当的家人也最终接受了儿子的选择。罗丝也和自己的丈夫办理了离婚,罗伯特则离开了妻子,他和罗丝相爱了。罗伯特的生命终将结束,临死前,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不想下地狱,因为在地狱他们会让你看到你生前错过的机会:如果你做了正确的选择的话,你的生活本应如何。接着你看到当你睡着的时候,欢乐的时光被浪费了。接着就是如果你及时醒来的话,你的生活又将会怎样?然后你就永远与孤独为伴,那里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东西,只剩下你,和你的愧疚。” 他死后,留下了自己的遗作——《昏睡》。

我想,罗伯特并没有离开世界,他只是离开了人间而已,而他一定在和我们分享同一个世界,用不同生命模样。电影旨在讲述三个不同的人寻求自己渴望的生活的过程,而这部影片之所以感触到我也正是由于其所揭示的主题深深触动了正在寻求属于自己生活中的我。

影片可以从很多角度理解,而结合当下我们现实境况,我认为影片则可以从这一角度进行解析,即生活与道德的抉择。分析影片,可以发现片中的六位主要人物都面临着不同的道德与生活间的艰难抉择,试用下表列举出来:

       人 物

       道德困境

       生活抉择

       罗伯特

对家庭的和妻子的冷漠

脱离家人,自己心仪的生活

       亚当

同性恋;对父母的愧疚

与爱人的幸福生活

       罗丝

对丈夫无边的怀疑

渴望自由,与他人为伴的生活

       小偷

同性恋;罪恶的生活方式

与爱人的幸福生活

       罗伯特的妻子

对丈夫的束缚;无法给予丈夫幸福生活的愧疚

自己想像中拥有美满家庭的生活

       罗丝的丈夫

对妻子的不忠行为

属于自我支配的生活

       在自我生活仍处于未知期的状态下,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渴望,也都希望自己能坚持自我,同时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然而在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也面临着许许多多道德方面的困境,譬如迎合社会的苦恼;对自我社会化行为的否定;他人对自我评价的影响;由于社会化原因而违背内心的行为;对生活信念和梦想的退化等等。同时,在生活方面我们也面临这许多困惑,如生活方式的选择的困惑;对未来生活和前途的担忧;无法过自己心仪生活的苦恼等等。而如何处理这些道德与生活间抉择,则也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难题。而影片或许能给予正在面临这些抉择难题中的我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一书中有一段话:“ 如果说我们不能改变这世界,至少我们应当改变自己的生活,应当自由地去生活。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就让我们按照独特的方式去生活吧。无法拯救已经失去了的生活,我们只能赋予现在所处的生活以某种伟大的东西。” 一切都是生活所迫,生活却从来没有被抓住过,生活总在把我们慢慢改造为它所希望的模样,但它却并不一定能够给你

       你所希望的生活。或许我们在未来生活中所要面临的困境还有很多,或许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为了生活而对自己的内心有所抛弃。但我们的生活一切都是未知,或许应该学会乐观,不要担心太多,从而抛弃一些污浊东西对自己的困扰,去奋斗那个属于自己的,自己内心所真正向往的生活。

㈢ 电影《红白蓝》求介绍剧情。谢谢!

1941年6月27日生于波兰华沙,1996年3月13日因心脏衰竭逝世于法国巴黎,波兰著名导演。被称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电影诗人”,但自认为是“朴素的、地方性的”导演。1957年至1962年间,他在专业学校学习戏剧。而后的四年,就读于由当时的先锋艺术家创立的波兰洛兹电影学校,主修导演课程,就读期间替电台拍短片,毕业作品是纪录片《来自洛兹》(From the City of Lodz)。

朱莉的丈夫是位有名的作曲家,她深爱着他并一直心甘情愿地默默协助丈夫完成他的工作。一次,朱莉一家三口驱车外出,但祸从天降,意外的事故意瞬间夺去了她丈夫与爱子的生命。残酷的现实使幸免于难的朱莉痛不欲生,她在生与死的世界上徘徊不定,不知道命运为何对她做出如此的安排。 在家庭被毁灭的同时,她又无可奈何地面临一次新的选择,但是命运之神又会给她怎样的选择呢?听着丈夫作的曲子,往昔的他时时浮现在眼前,痛苦总是缠绕在她心头,使她无法超脱。但是,她又必须摆脱痛苦,于是,她扔掉丈夫的全部乐稿,以期抹去种种回忆,其中也包括着一份她一直心存着的疑问。 偶然的机会中,一份乐谱落入丈夫生前好友奥利弗的手中。他出于好意将此乐谱在媒体中广为传播,并无意中将这乐谱创作的原由告诉了朱莉。朱莉得知了这份乐谱确与一名女子相关,自己多年的怀疑终于得到了证实。知晓逝去的丈夫生前对她有不忠行为,朱莉痛创的心头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今后的信念又在哪里呢?奥利弗并未料到自己的好心会给朱莉带来这样的恶果,心中百分歉疚,他也因此而更想帮助朱莉重新面对人生。但是对于朱莉来讲,奥利弗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于是,两个人的关系在猜测中小心翼翼地探索着展开了……

卡罗尔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兰籍理发师,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使他变得萎靡不振,无意间时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轻任性的法国妻子多明妮戈。她对丈夫的冷漠感到愤怒,于是以婚姻有名无实为理由到法院请求离婚。离婚目的没有达成的多明妮戈烧毁了卡罗尔的发廊使他沦落街头。此时,只有一只皮包和一张美发师证书的卡罗尔唯一的目标便是回到波兰重整旗鼓,让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在热心的波兰人米科拉伊的帮助下,卡罗尔回到了华沙。他来到其兄尤雷科开办的单位工作,同时又兼了一份保卫员的差事。为了多嫌钱,偶然的机会,卡罗尔义无反顾地将所有的财产都投入了房地产买卖中,他还拉了有些不情愿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后,卡罗尔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间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当上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总裁。 发迹后的卡罗尔千方百计同多明妮戈取得联系,虽然她拒绝同他会面,但卡罗尔并不放弃,发誓要征服多明妮戈。于是,卡罗尔精心策划了一个骗局,在米科拉伊的帮助下,他对外谎称自己已死,买了具死尸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遗产留给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从巴黎赶来华沙参加葬礼,并继承了卡罗尔的遗产。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罗尔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她的房内。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终于投入了卡罗尔的怀抱。在一夜狂欢过后,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觉醒来,发现卡罗尔失踪了,随即警察赶来,把多明妮戈作为谋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来……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着监狱的窗子,向注视着她的那位曾被她抛弃过的前夫平静地挥了挥手。而此刻,遭到了报复的她又到底想要对他诉说些什么呢?……

在瑞士日内瓦,年轻的女学生瓦伦丁在求学的同时又到一广告公司兼职作了模特,其住处附近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叫奥古斯特,他正热恋着一个叫卡琳的女孩。 瓦伦丁十分想念在英国出差的男友米歇尔,但米歇尔却总在电话那头传来不信任的猜疑语气,这使瓦伦丁很压抑,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也在不远处用电话倾吐着他对卡琳的爱情。 一天夜里,拍完了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的瓦伦丁开车回家时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狗的主人——一个老头对此十分恼火,瓦伦丁一气之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家。一天,康复的小狗竟跑掉了,瓦伦丁来到狗的主人家,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个自称是老法官的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广告摄影师主动追求着瓦伦丁,而瓦伦丁却在深情思念着米歇尔,但是他的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那边,奥古斯特给卡琳打的电话也始终没人来接。瓦伦丁和老法官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奇妙的感情,他们互相顶撞,讥讽,挑动。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老法官竟跑到法院去自首,而奥古斯特这时正巧在法庭上。 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爱过一个女人,谁知道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有钱男人的怀抱里……不甘寂寞的奥古斯特爬到了卡琳窗户前,见到的居然是女友和另一个男人在做爱…… 奥古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以暂时忘却这块令他痛苦的土地;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敦找米歇尔了。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了英法海峡传来的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7人幸存,电视镜头前出现了幸存者的面容。解说员在其后又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古斯特……此刻,红面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庞,他们好像认识,却又非常陌生……

㈣ 请推荐一些优秀的波兰电影

1896年波兰开始有电影放映。1908年以前,电影放映只是作为戏剧演出的附加节目,后来才逐渐移到专门场所去放映。当时波兰没有自己的制片基地,电影工作者都是和外国人搞合作拍片的。
早期波兰电影 1910年,波兰建有近200家影院,同时,电影公司也开始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产量最稳定的是斯芬克斯公司。到1914年,影片产量已达14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减至5~7部。1910~1918年间生产的影片,主要是改编本国的文学作品,如《罪恶的历史》(导演A.别德那尔契克)、《上帝的法庭》(导演S.克那凯扎瓦斯基)、《密尔·叶佐福维奇》(导演奥斯托亚-苏尔尼茨基)以及一些情节剧和喜剧。
1918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仅仅资助拍摄宣传政府政策的影片。一时间,电影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反共思想。由于通货膨胀、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电影观众人数锐减。影片产量也从1921年的17部跌至1925年的 5部。1926年后,影片产量有所提高,内容也开始涉及资产阶级地主国家制度方面的问题。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乐土》(1928,导演A.赫茨、Z.格尼亚道夫斯基)、《塔台乌施先生》(1928,导演R.奥尔登斯基)、《春的前夕》(1929,导演H.沙格)、《警察局长塔吉耶夫》(1929,导演J.加尔丹)等。
1933年,波兰生产了第一部有声片。1934年议会通过“关于影片及其传播的规定”,加强了对电影的审查,加重了税收。30年代,电影生产几乎全部表现出商业性。不仅喜剧、情节剧、侦探剧如此,就连一些历史题材片也为追求票房价值而违背历史真实。甚至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不忠实原著。在改编片中,只有《玫瑰》(1936,导演J.列切斯)没有歪曲原著揭示的社会矛盾,保持了原著的鲜明的形像。列切斯的其他作品,如《年轻的森林》(1934)、《来自诺沃立诺克的姑娘》(1937)、《界线》 (1938)等片则显示出一定的专业技巧和思想艺术水平。 而《生活的判决》( 1934,导演加尔丹)、《风险》(1938,导演E.常卡里斯基、K.邵洛夫斯基)、《砾石》(1938,导演加尔丹)等片则表现出现实主义与民主的倾向
。 1939年9月,希特勒占领波兰后,电影生产完全停顿,只有A.鲍赫杰维奇领导的一个人数不多的地下电影小组拍摄一些报道战况的纪录片。
波兰民主共和国电影 1945年11月13日波兰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电影事业立即实行国有化。战后第一个10年,波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人民的历史经验和爱国主义,英勇的战斗经历和苦难遭遇确立了电影的题材和样式。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禁唱的歌曲》(1947,导演L.布齐柯夫斯基)、《华沙一条街》(1949,导演A.福特)、《最后阶段》(1948,导演W.雅库鲍夫斯卡娅)、《钢铁的心》(1948,导演S.马尔诺维奇)、《不屈的城市》(1950,导演J.扎日茨基)。这些影片反映了波兰人民英勇抵抗法西斯的光辉事迹。40年代末,电影工作者开始转向现代题材的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珍宝》(1949,导演布齐柯夫斯基)、《最初的日子》(1952,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村社》(1952,导演J.卡瓦列洛维奇、K.苏米尔斯基)、《广场奇遇》(1954,导演布齐柯夫斯基)、《华沙首次演出》(1951,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肖邦的青年时代》(1952,导演A.福特)等。
从50年代中期起,波兰电影创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影片产量不仅逐年有所增加(1953年 3部、1957年16部、1960年23部、1977~1978年达30部),在生产体制上也发生了变化,成立了独立的创作集体,而且在创作上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在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时着重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表现人民在抵抗运动中蒙受的灾难和损失、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赋予英雄主义以新的解释,表现个人在历史事件中是自觉参加或被动卷入等。这类作品有《世界大战的真正结束》(1957,导演卡瓦列洛维奇)、《第三交响乐(英雄)》(1958,导演A.蒙克)、《一代人》(1955,导演A.瓦依达)、《下水道》(1957,导演瓦依达)等等。表现两种意识形态冲突的影片有《渣滓与钻石》(1958,导演瓦依达);反对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片有《铁轨上的人》(1956,导演蒙克)、《天使修道院的嬷嬷约安娜》(1961,导演卡瓦列洛维奇)。还有对当代社会阴暗面进行抨击,反映垮掉的一代青年的影片,如《夜车》(1959,导演卡瓦列洛维奇)、《水中刀》(1962,导演瓦依达)、《爱娃要睡觉》(1958,导演T.赫米列夫斯基)、《套圈》(1958,导演W.J.哈斯)、《一周第八天》(1958,导演A.福特)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剧作原则、造型与风格处理上略具特点,而且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这些创作者和作品被称为“波兰电影学派”。
60年代后,电影创作的特点是探索新的生活素材和能够体现这一素材的形式。主要作品有《要是有人知道》(1966,导演K.库茨)、《瘦弱的人及其他》(1967,导演H.克留芭)、《马切乌什传记》(1968,导演V.列申斯基)。此时期部分电影创作者着重改编本国经典文学作品,如《法老》(1966,导演卡瓦列洛维奇)、《在萨拉高斯找到的手稿》(1965,导演哈斯)、《玩偶》(1968,导演哈斯)、《沃罗德耶夫斯基先生》(1969,导演J.霍夫曼)、《桦树林》(1970,导演瓦依达)、《婚礼》(1973,导演瓦依达)、《乐土》(1975,导演瓦依达)、《在沙漠和密林之中》(1973,导演V.什列什茨基)、《洪水》(1974,导演霍夫曼)等等。
70年代,波兰电影工作者着重创作现代题材作品。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人与社会的新的联系上。一些影片的主题是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工作与道德的关系。主要作品有导演库茨的《黑土地带的盐》(1970)、《王冠上的珍珠》(1972)等。
80年代以来,波兰电影工作者更加深入生活,力图反映与当前政治形势有关的问题,同时也更加注意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不同的创作者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和倾向性。主要作品有瓦依达的《大理石人》(1976)和《铁人》(1981)等。
纪录电影在整个波兰电影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密切反映现实,表现形式多样化,作品风格独特,也形成具有特色的波兰纪录电影学派。其主要创作人员有K.扎努西、E.鲍萨克、T.马卡尔琴斯基、L.彼尔斯基等。
波兰电影事业 波兰有两个故事片制片厂:罗兹故事片厂和弗罗茨拉夫故事片厂。华沙纪录电影制片厂自1963年起也拍摄故事片。此外,还有乔鲁夫卡制片厂(建于华沙,生产纪录片、教学及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科教片厂(建于罗兹)、信号旗制片厂(建于罗兹,专事生产短片)、小型电影制片厂(建于华沙)及两个美术电影制片厂(建于别尔斯科-白雅拉和克拉科夫)。自1974年起每年在克拉科夫举行全波影视故事片电影节,自1964年起在克拉科夫举办短片电影节。
罗兹高等电影电视学校成立于1948年,1958年它与高等戏剧学校合并,改名为席勒戏剧电影电视高等学校。该校设有电影导演、 表演、 摄影、电视、制片 5个系。一些高等学校也为电影培养专门人才。1949年波兰科学院艺术研究所设立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研究部。文化艺术部与其他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也设有电影理论研究部门。
波兰拥有约400个电影俱乐部。出版《电影》、《银幕》、《世界电影》、《电影技术》等刊物

㈤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红白蓝三部曲》是三部电影吗

是的。

《蓝白红三部曲》(英语Three Colours,法语Trois Couleurs)是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导演的三部电影。

蓝、白和红是法国国旗从左到右的三种颜色,而三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也是基于这三种颜色所代表的政治理念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三色系列是电影史上的不朽之作,被许多影评家认为是电影界的巅峰。



(5)波兰导演著名电影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片名由来片名由来《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部,片名取自法国国旗上的三种颜色,蓝色象征自由,白色象征平等,红色象征博爱。影片的大量信息都靠女主角的脸部表情传递,对展现演技非常有利。本片对古典乐的运用成功地烘托了剧情气氛,好像本身也具有色彩。

《蓝色》是波兰籍世界级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继其探讨当代人道德困惑的宏篇巨制《十诫》后的又一力作——《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篇。

《蓝·白·红》三部曲的创意来自于法国国旗的颜色,它们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爱,影片《蓝色》相应地把视角探入到了自由的涵义中。该片获得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摄影特别奖等诸多殊荣。


㈥ 《三色:红色篇》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三色:红色篇》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94 彩色片 99分钟

法国MK2/瑞士卡伯/波兰托尔等4家公司联合摄制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编剧:克日什托夫·皮谢维奇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摄影: 皮奥特尔·索波辛斯基 主要演员:伊莱娜·雅各布(饰瓦伦蒂·迪索) 让一路易·特兰梯尼昂(饰约瑟夫·凯恩) 弗雷德丽克·弗德尔(饰卡伦)让一皮埃尔·洛里 (饰奥古斯特)

本片获1994年温哥 *** 际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

【剧情简介】


日内瓦大学生兼女模特瓦伦蒂独自一人生活在日内瓦,而她的男友米切尔却远在伦敦。两人一直通过电茄败话保持联系。一天早上,米切尔来电话,瓦伦蒂正在吃早饭,没有及时接听,引起男友怀疑。这种情况过去时有发生,造成两人关系的紧张。瓦伦蒂告诉男友,自己感到孤独,很想念他,每晚都抱着他的夹克入睡。男友听后甚感欣慰,并宽慰了她几句。

瓦伦蒂的邻居奥古斯特是法律系的学生,两人住的公寓楼离得很近,但两人并不相识。奥古斯特的女友卡伦通过电话提供私人天气预报服务。两人也是用电话保持联系。

作为服装模特,瓦伦蒂经常应约拍广告和登台表演。一天晚上,表演结束后她开车回家,途中不慎撞伤了一条狗。她在狗的脖套上发现了狗主人的地址。这条名叫“希妲”的德国牧羊犬伤势不轻,瓦伦蒂决定找到狗主人当面表示歉意。狗主人约瑟夫·凯恩激纳拿是一名退休老法官,独身一人住在一座颇大的宅第里。当瓦伦蒂找到他时,他的冷漠令瓦伦蒂大惑不解。他并不关心狗的死活。瓦伦蒂问:“要我送它到兽医院吗?”他冷冷地回答:“随你的便。”瓦伦蒂生气地说:“假如撞伤的是你的女儿,你的反应就不一样了。”他还是冷冷地回答;“小姐,我没女儿。”无奈,瓦伦蒂只好将受伤的狗送到兽医院治疗。经过缝合、包扎,一切顺利。兽医告诉瓦伦蒂,狗已怀孕,即将生产。瓦伦蒂决定将狗带回家中。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因为收养了一条狗,又跟男友产生了矛盾。

一天,她从明搭报上得知弟弟马克吸毒。她马上打电话给弟弟的女友玛丽,叫她转告马克,每晚给她打电话,以免弟弟越陷越深。收养一段时间以后,瓦伦蒂对希妲已有了感情。她经常牵着它散步溜街。一天她解开狗脖套上的绳索,让它轻松一下。不料绳索刚一解开狗就跑走了,她开车追赶,又来到了狗主人的家。约瑟夫认为瓦伦蒂为狗医好了伤又收养了它,狗应该归她。瓦伦蒂问约瑟夫,不久前一位无名氏寄来一笔钱,是不是他寄的。约瑟夫说是付给兽医的费用。瓦伦蒂说:“你太不了解行情了。”原来他寄了600法郎,而医疗费才130法郎。她把余下的钱还给了他。约瑟夫将希妲留给瓦伦蒂后,转身走进屋里,再也没出来。瓦伦蒂等得不耐烦,朝房子走去。门没有关,她犹豫了一下,打开门,走了进去,将希妲留在台阶上。

瓦伦蒂进屋后,听到里面传出说话的声音。她轻轻地走过两个房间,男人的说话声更清楚了。她走进客厅,发现法官正在里面。屋里除了法官外没有其他人。说话声是从开着的收录机里传出来的,那是两个男人通电话时的谈话。从谈话内容不难判断两人是同性恋者。法官发现瓦伦蒂吃惊地站在那里。她关掉收录机,问:“你在干什么?”法官冷静地回答:“偷听邻居的电话交谈。”瓦伦蒂愤愤地说:“真卑鄙!”法官答:“说得好,而且违法。”瓦伦蒂转身离开。法官叫住她说:“你为什么不去告诉那个男人,我偷听了他的电话。”瓦伦蒂说:“我这就去。”法官用拐杖指着窗外的一户人家说:“就是那家。”瓦伦蒂找到那户人家,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非常客气地请她进屋,说她丈夫正在楼上打电话,很快就会下来。她见屋里还有个小女孩正通过电话分机偷听父亲的谈话,显然妻子对丈夫的不轨行为一无所知。瓦伦蒂见此情景,不愿破坏别人家庭的幸福,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瓦伦蒂回到约瑟夫家,求他不要再干这种缺德事,他说他一辈子都干这种事。瓦伦蒂认为他是警察,但约瑟夫回答说:“更糟,是法官。”于是两人坐下来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瓦伦蒂终于明白了法官搞窃听是因为他想弄清真相,探究人们的行为动机,而这些作为坐在法庭上的法官是很难体察到的。通过交谈法官意识到瓦伦蒂也有自己的忧虑,如与男友的关系,弟弟的吸毒问题等。瓦伦蒂有自己的道德观,尽管她对法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仍不同意他偷听别人隐私的不道德行为。

瓦伦蒂心情郁悒,开车回家后马上给母亲打电话,得知母亲不知道弟弟吸毒一事。她心里踏实了一些。这时她迫切希望米切尔能来电话安慰她。电话铃响了。电话不是米切尔打来的,而是她的摄影师告诉她照片已经冲洗出来,漂亮极了。他约她到保龄球馆去轻松一下。从保龄球馆回到家里,瓦伦蒂意外发现钥匙孔里塞进了口香糖。屋里电话铃直响,她却进不去。邻居帮她打开房门后,她急忙拿起电话,原来是米切尔打来的。由于她未能及时接听电话,又引起米切尔的怀疑,甚至认为她另外有了朋友。她解释说可能是因为自己拍了口香糖广告才惹来麻烦的。米切尔一听火气就来了,责备她不该拍广告。瓦伦蒂说她想安静地生活。米切尔却说:“你跟我在一起,不会得到安宁。”瓦伦蒂无可奈何地放下电话嘟囔了一句:“又来了。”

一天瓦伦蒂在健身房里锻炼身体,无意间看见报上的一行大标题:退休法官因违法窃听被起诉。她马上赶到法官家里向他解释不是自己告的密。法官说是他自己检举了自己。她看见希妲已经生了七只小狗崽。法官取出一瓶好酒与瓦伦蒂共饮。他说他想知道她看到报纸后的反应。他告诉她,上次她走后,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当晚他便给所有的邻居和警察局写信自首,第二天就寄出了。法官告诉瓦伦蒂,他曾错判过一个案子,结果却救了被告。他说:“对与错的惟一分野就在一念之间。”突然一扇窗的玻璃被飞来的石头打碎了。法官说:“这已经是第6扇被打破的窗子了。”瓦伦蒂关心地问他:“你有过夫人吗?”他说:“没有。”瓦伦蒂又问:“你曾经爱过吗?”他回答说:“昨天我做梦梦见你。你大概有40~50岁,很幸福。” 瓦伦蒂会心地笑了。

瓦伦蒂回到家给男友打电话,告诉他准备乘船到伦敦去,途中顺路看看母亲。

瓦伦蒂邀请法官看她的服装表演,散场后法官给她讲了自己失恋的故事。在学校时,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位比他高两届的学姐,她美艳迷人,出身名门,且总是衣着华贵。可是她背叛了他,另有所爱。他受尽了痛苦的折磨。直到有一天她死于意外。他试图忘掉这一切。后来他接了一个案子,被告正巧是他原来的情敌。被告盖的一座大楼倒塌,造成不少伤亡,被判有罪,判决是公正的、合法的。随后,他就申请提前退休了。

瓦伦蒂的邻居奥古斯特通过了法学院的考试,成为新法官。但在个人生活上却遇到不幸:他深深爱着的姑娘卡伦与另一个男人发生了暧昧关系,使他十分痛苦。在法官的巧妙安排下,瓦伦蒂与奥古斯特搭乘同一条渡船横穿英吉利海峡。卡伦气象台预报天气晴好。可是突然遇到暴风雨,轮渡沉没,船上1400名乘客中只有7位乘客生还。他们当中包括朱丽和奥里维亚(《蓝色篇》男女主角)、卡罗尔和多米妮 ( 《白色篇》男女主角) 以及瓦伦蒂和奥古斯特。

【鉴赏】

《红色篇》是波兰著名电影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的杰作“颜色三部曲”的第三部。影片中主色调红色几乎无处不在:红色吉普车、红色小轿车、红色夹克、芭蕾舞训练厅里的红色把杆、红色交通灯、保龄球馆的红色坐椅、红色缎带花结、法官家中的红色墙壁、救生员的红色服装……特别是影片中多次出现以瓦伦蒂为模特的巨型红色口香糖广告。

色调是导演和摄影师表现情绪、创造意境的手段。在这里,红色作为主色调当然象征着“博爱”。但是,纵观全片,红色的内涵则是见仁见智,是象征热情、爱情、愤怒、警告,还是象征别的什么,观众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体验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

如果说音乐是《蓝色篇》 的 “主角”,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话是《红色篇》的“主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音乐,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更离不开电话。导演善于从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最不起眼的事物中汲取灵感,赋予其生命力,来深化影片的主题。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艺术,叙事性是其重要特征。在一般情况下,人物当然是叙事的主体,但在这部影片里,“电话”几乎取代人物,成为叙事主体。

影片中有三条情节线,主线是瓦伦蒂与老法官间微妙的关系。三条情节线上的人物都与电话关系密切。第一条情节线是围绕着女主角瓦伦蒂与她那“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男友之间的紧张关系展开的。住在日内瓦的瓦伦蒂与远在伦敦的男友之间联系感情的惟一工具是电话,而电话又是造成两人感情隔阂的原因。影片的起始镜头令人吃惊:电话线路飞快地闪动,从日内瓦湖下面穿过,横越英吉利海峡,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夹杂着人们的说话声音,最后到达目的地,我们听到的却是忙音。接着,一个特写镜头,我们看到一只男人的手在拨电话键盘。导演在这里想告诉我们,电话只是人际间保持联系的工具,而不是进行感情交流的手段。正因为如此,瓦伦蒂很难通过电话与男友在感情上沟通,消除他思想上的疑虑。结果,她与男友每通一次电话,加深的不是感情而是误解与隔阂。

第二条情节线是围绕着法律系学生奥古斯特与他的女友卡伦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奥古斯特深深爱着卡伦。两人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不时见面,还通过电话联系。卡伦经营着一家私人气象台,提供天气预报服务,整天与电话打交道。后来,卡伦另有所爱,奥古斯特十分痛苦。原来这是老法官窃听和密告的结果,完全出乎观众的预料。

第三条情节线,也就是主线,是围绕着瓦伦蒂与老法官之间微妙关系展开的。两人原来并不相识。瓦伦蒂开车撞伤了法官的牧羊犬后,这条狗就成为两人关系的纽带。两人从未通过电话进行联系或交谈。电话在两人关系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牧羊犬伤愈后跑回主人家,瓦伦蒂跟踪而至,无意间发现了老法官窃听邻居电话的秘密。这是两人关系的转折点。瓦伦蒂是一个作风正派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姑娘。她无法接受法官知法犯法的不道德行为。但在法官向她袒露心声后,两人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这时法官说:“待会儿亮丽的光线会射进来。”接着一缕阳光射入书房。这是导演精心安排的一个极具象征性的镜头。由于老法官的阴暗心里,导演对他的住所一直做暗调处理。随着法官心情的转变,影调的处理也做了调整,开始有了亮点。当然,阳光也象征着美丽、纯洁、善良的瓦伦蒂。法官在与瓦伦蒂交往的过程中,由冷漠到热情,甚至产生爱意。在瓦伦蒂道德力量的感召下,他主动向警察局自首,在法庭审讯中成了被告,而这一民事诉讼案的法官,不是别人,正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法官奥古斯特。法官犯法看似荒谬,其实道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三条情节线平行发展,又互相关联。尽管第一条情节线中的瓦伦蒂与第二条情节线中的奥古斯特并不相识,从未说过话,也未打过招呼,但是摄影机的镜头却巧妙地通过两人公寓房间里的窗户不断地将对方在下面街道上的活动收入画面,预示着两人未来关系的发展。老法官暗恋着瓦伦蒂,但由于年龄上的巨大差距,结合已不可能。他在奥古斯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奥古斯特在交通路口,一不小心让法律书籍掉在地上,打开的一页正好是毕业考试的考题,而30多年前老法官在毕业考试前也发生过同样一件事。奥古斯特毕业后成为法官,而30多年前老法官也是毕业考试合格后当上的法官。奥古斯特被他所爱的姑娘抛弃,而老法官年轻时也有同样的遭遇。奥古斯特已成为老法官的化身。老法官经常通过电话收听卡伦的气象预报,而卡伦正是抛弃奥古斯特的姑娘。老法官有意撮合瓦伦蒂和奥古斯特这两个年轻人来圆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在他的巧妙安排下,失恋的奥古斯特和备受男友精神折磨的瓦伦蒂在横越英吉利海峡的轮渡上相遇。但是由于卡伦天气预报失实,渡轮途中突遇风暴,在海峡中沉没,老法官的善意差一点儿酿成悲剧。关心瓦伦蒂与奥古斯特命运的老法官坐在家中客厅里,通过电视目睹了海难现场。这时,电视台报导了幸存者的姓名,观众已经非常熟悉的三部曲中的男女主角在电视屏幕上一一闪现。

影片的最后结局耐人寻味。导演原来的意图是让船上所有的乘客全部遇难,无一生还。这与导演的悲观主义人生观相吻合。但到最后拍摄时导演却一改初衷,让“三色”中的男女主角成为海难中的幸存者。这一结局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更具戏剧性,融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愿望于一体。在诸多三部曲的最后结局中,这一构思尚属罕见。同时,这一结局也表明,尽管导演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闪现出爱与爱情的曙光。

本片在1994年戛纳电影节期间大受欢迎,不仅得到影评家的赞美,还获得影迷的青睐。舆论普遍认为,金棕榈奖非《红色篇》莫属。但出乎人们的预料,评委会决定将大奖授予美国影片《低俗小说》。这一决定像一颗定时炸弹,让滨海小城戛纳震惊,召来一片嘘声。接着在1995年奥斯卡奖的评选过程中,本片虽获三项提名,结果却名落孙山,一无所获。应该说,两次评奖结果对这部制作精美、内含深刻、极其温馨的影片是很不公正的,对这位要“以电影拍出生命灵魂”的波兰大师级导演来说不能不是一次极大的打击。此后,基斯洛夫斯基息影返归故里,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说明与这次打击有关,但恐怕也不无联系。他曾对戛纳及其他竞争性很强的电影节作过如下的评价:“它们像个马戏团。”

本片女主角伊莱娜·雅各布于1966年出生在日内瓦一个知识阶层的家庭里,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并具有艺术潜质。1987年她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在路易· *** 导演的故事片中扮演一个小角色。后来她在基斯洛夫斯基执导的影片《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中有出色表演,荣获1991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红色篇》是她与基斯洛夫斯基的再次合作,并且再次展现了她那独具魅力的表演风格。由于在她安详的外表下透露出一种迷人的美,有的影评家称她为“年轻的英格丽·褒曼”。

本片男主角让一路易·特兰梯尼昂是法国著名演员,于1930年生于法国圣·埃斯皮里港,20岁时学习法律,后转学表演。1951年开始登台表演,1955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1972年首次执导影片。1968年荣获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1969年荣获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关于“三色”的主题以及他所拍摄的一系列故事的主题,基斯洛夫斯基的回答简单明了:“我的影片主题就是一个字‘爱’。缺乏爱。需要爱。这是我拍片的惟一主题。”

关于选“三色”为片名的问题:导演对“自由、平等、博爱”感兴趣的理由与对“十诫”(导演所拍的10集电视剧)产生兴趣的理由是一样的。他说:“十诫表达了人生的真谛。三色也同样表达了人生的真谛。成百万的人为了实现这些理想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决心看一看这些理想是如何在实践中实现的,以及今天它们又意味着什么。”导演进一步阐述说:“我们仔细地考察了这些思想,以及从个人角度观察它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这些思想是与人性相违背的。……难道人们真正想要自由、平等、博爱吗?难道这不是一种空谈吗?”

关于“三色”的拍摄时间:《蓝色篇》摄制于1992年的9月到11月。完成《蓝色篇》的当天,开始拍摄《白色篇》。导演说:“要想在巴黎拍摄法庭的场景非常困难。既然已经得到批准,我们乘机拍摄了《白色篇》中约30%的法庭场景,然后奔赴波兰去完成这部影片。”这就是为什么在《蓝色篇》的法庭场景中,我们看到两部影片中的角色(如《白色篇》中的多米妮)同时出现。完成《白色篇》后,摄制组只休息了十天就赶赴日内瓦开拍《红色篇》。1993年3月开始,5月完成。

关于“三色”的首映时间:《蓝色篇》于1993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白色篇》于1994年2月在柏林电影节首映,《红色篇》于同年5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

波兰著名导演克·基斯洛夫斯基(1941~1996)生于华沙,1969年毕业于波兰著名的罗兹电影学校。从1970年开始,他制作了一系列纪录片,在国内外的电影节上荣获许多奖项。由于这些影片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社会现实,又对个人作了深刻的心理剖析,得到影评家的一致好评。

1975年他导演了第一部电视剧《人员》,1976年他执导了第一部故事片《伤疤》,1979年他导演了一部获奖影片《摄影迷》,1982年他拍摄的故事片《机遇》,遭禁映达6年之久,1984年他拍摄了一部政治影片《没有终结》。80年代末,他执导了电视系列片《十诫》,共10集,探讨了基督教十诫在当代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重新审视“十诫”的含义,其中第五诫和第六诫经重新剪辑后,扩展为故事片分别以《关于爱情的短片》和《关于杀人的短片》的片名在国际上公映。后者在多个电影节上荣获无数奖项,包括1988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欧洲电影奖(欧洲的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奖。他导演的《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荣获1991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他所执导的《颜色三部曲》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的主要奖项。

基斯洛夫斯基的《颜色三部曲》像皇冠上的三颗珍珠,显示出他作为著名导演的深厚功力,并且证明他对电影媒体的每个方面都了如指掌。他拍摄的所有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人的生活受命运支配,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如《白色篇》中的车祸、《红色篇》中的交通事故等,往往导致揭示出人们内心深处的隐私。

基斯洛夫斯基是继波兰学派瓦依达、孟克、扎努西等代表人物之后,于80年代崛起的又一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多次在主要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被誉为欧洲近十多年来最有独创性和最有才华的导演。有些影评家认为,由于他对艺术电影的重大贡献,他在电影艺术大师的殿堂里应与伯格曼和费里尼齐名。

《世界电影》1996年第4期第38页上的“编者按”对基斯洛夫斯基影片的艺术成就作了很好的概括:“基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反映了当代波兰和欧洲的现实生活,富有哲理性。他经常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或道德准则出发,选取独特的视角,讲述一个几近黑色幽默的故事,引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从而形成新的概念和意识。他把精湛的摄影技巧、纪实的手法、思辨的哲理和冷峻的笔触融入影片的叙事之中,使观众既能感受到他充满智慧的洞察力,又能体味到他那浪漫与神秘的风格。在影片中,他不断探索着当代人内心的孤独和焦虑,并希冀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基斯洛夫斯基声称,他成为电影导演纯属偶然。他说:“我不喜欢拍片,但也不知道如何干其他工作。”在他逝世前几年,他经常说他对电影业的幻想已经破灭。因此他决定要息影,使《颜色三部曲》成为他的“天鹅临死之前”的最后作品。他宣称,“没有下一部作品了,《红色篇》是我最后一部影片。”不幸被他言中,他英年早逝,《三色》果然成为他的绝响。

阅读全文

与波兰导演著名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联二战电影大全免费观看 浏览:260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中文完整版 浏览:327
yy电影频道大全609 浏览:131
电影霸王别姬人物结局是什么 浏览:407
冯巩的电影全集完整版 浏览:747
泰国最新爱情电影 浏览:643
美国爱情电影出轨 浏览:306
bt电影院 浏览:558
十大飙车漂移电影 浏览:308
美国电影鼠变演员表 浏览:29
电影惊悚片我们结局什么意思 浏览:122
带惊字的电影名字 浏览:157
dceu电影票房排名 浏览:188
疯狂动物城电影观后感800字 浏览:22
姜子牙实时电影票房 浏览:648
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周星驰电影 浏览:92
台湾馆长电影 浏览:597
宫电影完整版 浏览:574
长笛前奏女声哼唱外国电影音乐 浏览:914
中毒电影图片 浏览: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