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美国学习广播影视编导,可以选哪些大学,选什么专业
美国电影电视编导专业学校有:
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
是最好的艺术学院,其中电影专业世界第一。原来还可以相提并论的哥伦比亚大学现在已经被拉的差距巨大,唯一能够在制作上胜过纽约大学的只有以职业专业为主的AFI(美国电影学院)。tisch的电影专业录取之难可以达到录取率1%。Tisch的表演,理论,文学,戏剧,技术等学科一样非常优秀。此学院有2000亚州人,其中以台湾,香港为主。大陆人有200多。学校可豁免学费,并且有TA,RA可以申请,奖学金算相当丰富,并且每年给予10万奖学金制作资助也是别的学校不能相比的。学校MFA 、MA等专业均不需要GRE,但TOEFL平均分达到了637分,申请时应以作品为主,对写作会特别关注。
三年必须修满108学分,即每学期要修18学分,且前两年的课程全属必修课,让每位学生对于影片的制片、导演、编剧、演出、摄影、剪辑和录音等各方面都有了通盘且深入的了解之后,在第三年才有选修的机会。而在实作拍摄方面,除了课堂上的实务操作、拍片时的分组相互支援(例如担任其他同学的摄影、制片或剪接),每位学生在第一年的第一学期必须实际编导一部四分钟、非同步收音的无对白黑白剧情短片,在第二学期要完成一部约八分钟、同步收音的黑白记录短片,并在第二年完成一部约十二分钟的彩色剧情片。而学生在第三年所发展的三十分钟影片剧本,其拍摄成品也就是毕业作,但须通过教授们的审核方能正式毕业。
值得注意的是,本系的课程安排是以训练学生成为具有全方位认识和独当一面能力的电影编剧/导演为主,而学生中最后只选择专攻摄影、剪接或制片的也是极少数(某些学生是选择主修导演,副修摄影或其他),且整个的教学过程相当强调影片拍摄者所应具有的电影美学理念,是非常完整而严谨的电影教育。
虽说此系的课程设计为三年制,但极少学生能在短于四年的时间内毕业,而这点在您预估成本时尤其重要。在入学申请方面有一点与多数研究所不同,就是申请本系不必看GRE的成绩。另外,实际拍片经验对于申请此系并不太重要(根据内幕消息,此系每年确实会招收相当比例、没有拍片经验的新生),不过申请者创作作品(不论是影片、摄影、幻灯片、绘画……)的创意与「视觉感」非常重要!本系平均每两、三年会收一位台湾学生。
提供Master of Fine Arts学位。因为许多校友及业界的攒助,USC电影电视制作系的软硬体器材与设备,在全球提供电影教育的学校中绝对是属一属二。不同于一般的电影制作课程由每个学生的个人毕业作品,强调个体的独立创作能力,南加大的制作学系除了激发个人创意与能力外,也把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一起放入课程设计的考量当中。也因此,在课程本身的设计上,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或机会在学校提供的课程中做导演 (要能当导演,必须透过教授群筛选的过程,但若是自费则另当别论),但是在其他技术层面,如声音、剪接、摄影技术等的专业训练,则训练学生具有成为业界佼佼者的潜力。换句话说,南加大制作课程的设计,很多时候就像一个未来电影工业的缩影,强调电影作为一个团队产品的本质与重要性,除了创意技术,也必须懂得合作,协商与妥协;不特别强调导演在电影制作中的角色,也使得其他相关专业得以获得充分的重视与发挥。其在课程设计上之紧凑与繁重也让人理解到电影制作环境的现实与压力,就像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必须拍摄五部短片,第二学期就必须以合作的方式两人一组互相完成16厘米的影片,找不到伙伴就不能修第二学期,系所方面并不负责。于是早在第一个学期就必须同时开始物色人选。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许多人神经紧张到崩溃。这样的方向究竟好不好?我想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端看每个人要的是什么。好莱坞一半以上的专业电影工作者几乎都是南加大制作学系的校友,耳熟能详者不知凡几,但也因此南加大的制作学系经常让人与商业电影画上等号。
UCLA的大名可能在华人界是最牛的,根据不完全统计,美籍华人和华人的大部分电影从业人员60%以上毕业于UCLA,因为UCLA的电影专业本科阶段是只招收转校学生或者从第三年开始,所以比较重视文学功底。MFA的制作一直在加州地区是培养大众人才的摇篮,让那些加州本土的学生,在上不起NYU、USC可以选择他们。UCLA的理论建设也一直处于领先,实践制作这里也基本能排到一流,其中最为有名的是SUNDANCE的合作,如果说USC,NYU是培养职业大牌,那么UCLA就更像平民阶级踏入电影的选择。UCAL的录取也是所有美国大学对基础文化知识,学习要求最为严格的,这也就是为什么UCLA的华人多,而非大陆人多,一与UC系列的种族国际招生制度有关二与语言要求有关。
The Department of Film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
加大洛杉矶分校的电影电视与数位媒体系,在大学教育的部分堪称全美首选,研究所多年来的评鉴也与纽约大学与南加大两间学校三足鼎立,其品质之好可见一斑。其下所属动态影像档案中心所收藏的影像资料之丰富,仅次于国会图书馆居全美第二;除此之外,档案中心每个月在James Bridge Theater举办不同主题的小型影展,也已成为洛杉矶影痴不可少的文化餐宴。光为了这些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宝与放映机会,就已经足以让人下定决心要到UCLA念电影。位于戏剧电影电视学院 (School of Theater, Film & Television) 之下的电影电视与数位媒体系,依据不同的领域提供了Bachelor of Arts、Master of Fine Arts、Master of Arts、Moving Image Studies Archive Studies,和PhD 五种不同的学位:
(2)Master of Fine Arts 提供下列四个不同领域的修习: Animation 强调一部影片一位导演,换句话说就是每个导演全权掌握影片的内容、创意、形式、企图、观众与价值等。这样的用意是希望学生透过了解影片制作的过程,确立个人的艺术风格与方向。此所上学生有极大的个人发展空间,作品的范围,从卡通到概念艺术、从叙事到非叙事、从手绘到数位动画、从商业娱乐到实验性、从传统到互动性强都有,多元呈现的企图相当明显。学位取得至少必须1) 完成72学分的修课;2) 在第一年课程结束时完成第一部动画作品;3) 在取得准硕士资格后完成一部经由指导委员会同意的主题毕业作品 (thesis film);4) 注册年限至少6个quarters 至多12个quarters。自费拍片的预算,校方所提供的数字为3,000美金。
Proction/Directing,一年只收20个学生。以四年修业年限为设计的课程,旨在训练学生成为独立的电影导演与影像艺术工作者。著名导演如柯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侏罗纪公园的导演David Koepp等,皆为该系毕业的校友。此系在教学方向上除了实际的技术层面外,同时也强调艺术形式的历史、理论与批判层面。基础课程包括电影电视剧本写作、导演、电影摄影、剪接声音与拍片执行计画。第一年的课程设计著重团队合作,课程安排相当紧凑,一个星期上课六天属于常态。每一个人必须完成一部同步录音六分钟长的十六厘米有声短片,无法完成者则无法继续第二年的课程;第二年则偏向加强与指导老师之间的默契与合作关系,学生同时须完成一部技术性较高的作品,范围可以是叙事体、也可以是非叙事性的实验影片或录影带,另外也需要完成批判研究课程的修业。关于毕业作品的构思与计画不得晚于第三年的第二学期,作品并建议于第九个quarter到第十二个quarters之间完成。作品的媒介与形式开放,长度最多不超过三十分钟。学分的修习与动画祖一样不得少于72学分。因为整个系所的大方向是偏重的是个人的独立创作能力,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拍一部自编自导的毕业作品,而先前修课时累积的革命情感,也建立了同学之间的高度合作性,在彼此的作品互相帮忙,担任各个不同的关键性角色。自费拍片的预算,校方所提供的数字为15,000-50,000美金。
Procers Program此系与南加大的Peter Stark Procing Program 及AFI的Procing Program同为全美少数几个针对影片制作人提供专业训练的地方。在电影工业不景气的台湾,制作人的角色扮演许多时候是比较模糊的。但是制作人却是完成影片不可或缺的灵魂,找剧本找导演找演员找钱找场地,没有制作人的运筹帷幄,要完成一部片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导演负责把一部片子拍好,制作人的工作则是让导演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可以拍片,也因此任何电影奖的最佳影片领奖人一定是神通广大的制作人。若要说这个系像是电影工业的MBA,一点都不为过。也因此这个系强调策略性思考与整合团队工作的重要性,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影片制作人,能够从影片策划开始到完成,全程监督影片的制作过程。这个系的师资皆为电视电影圈业界重量级的专业人士,因此大部分的课程都集中在晚上。师资包括日舞影展总监Geoff Gilmore、迪士尼片厂的前总裁Joe Ruth、福斯二十世记国内部总监Tom Sherak等。结业需修习至少72学分,并提交一份两到三个完备的电视或电影拍摄计画的制作计画书。
Screenwriting成立于1965年,设计修业年限为两年的剧本写作,旨在训练专业的电影电视剧本写作人才,该系许多的毕业生如今都是业界知名的剧作家。结业需修习至少72学分,并完成两份剧情长片的剧本方得以取得准硕士资格。毕业则需完成第三份剧情长片的剧本并经由指导教授委员会的同意。
(3)Master of Arts:这个著重于电影电视媒体批判研究的课程设计为两年,至少需习九门课,其中五门为硕士班的核心课程,强调电影史及电视史、古典电影理论与批评。除此之外,第一年需要拿的课还包括电影电视研究方法论。另有三门课则必须是其他电影电视数位媒体所上的课程,藉以习得基本的剧本写作或电影电视制作的知识与技术。学分修习结束取得准硕士资格,但须经过结业考试方可取得硕士学位。结业考试只有在春季举行,通常为spring quarter的第六个星期。
(4)Moving Image Archive Studies Program:这个非常新、非常特殊的系,是北美州第一个在大学设立专门训练影像保存管理专业人才的研究所。课程设计的范围包括了审美学、媒体考古学、动态影像目录学、影像管理学,及与其他相关的现代科技及社会文化现像的分析有关的课程等。也因为影片保存的技术关系到许多化学常识,也因此有不少影片保存的专业人才具有自然科学的背景。本系并且与资讯系(T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tudies) 合作,希望资讯管理的相关科技可以将影像保存带入数位化的新记元。
(5)Ph.D.:UCLA的PhD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一直以来的评价都相当好,许多毕业校友如今遍布各地成为知名的学者,如以研究亚州电影著称的丘静美、知名电视学者Lynne Spigel,前面提到目前在 UC Berkeley任教的Chris Berry亦从这里毕业。除此之外,洛杉矶丰富的多元文化,也使得这里关于亚州与拉丁美州电影与媒体文化的研究有相当蓬勃的发展。著名学者如Peter Wollen、John Caldwell、Nick Browne、Chon Noriega、Vivian Sobchack等都在UCLA教授群的名单中。博士班课程前六个quarter学生必须修完至少13%的课程,包括第一年的理论与方法、史学方法论、及当代电影电视理论与批判。电影电视教学实习的课通常也是在第一年完成。第二年则必须在第四个及第六个quarter修习研究规划(research design),并在第五个quarter拿一门针对论文研究方向的独立研究。其他的必选修课程包括美国电影、欧州电影、叙事研究、非西方电影/电视、电视研究、媒体理论、作者论、电影类型及电影制作与新媒体等课程。Preliminary Oral Examination会在博士课程的第二年举行,学生必须提出一份包含研究主题与三个研究领域的研究计画报告,由指导教授群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做出评量。在此之后则是为期四天包含了六个领域的Comprehensive Exams,其中美国电影史、史学方法论及当代电影理论为必考科目。接下来的Prospectus Reviews,有点类似之前的口试,内容则是注重在更清楚的论文计画说明。以上皆通过后举得博士候选人的资格。虽然校方的规定很弹性,但所上建议拿到候选人资格三年之内完成博士论文。
哥伦比亚大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电影专业也是相当了得。沉默的羔羊的编剧就是来自该大学的写作教授马梅。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中心,于纽约大学一起撑起了美国东部的电影业。哥伦比亚大学的电影方向更侧重于文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之多是非常有利于电影业长期发展的,学校校友多为职业艺术家,OSCAR得奖者众多,由于哥伦比亚大学和传媒的亲密,大多毕业学生更侧重于去media和TV领域工作。学校MFA专业不需要GRE,MA专业需要GRE,并且对剧本和写作要求甚高。学校奖学金丰富,大陆背景的学生也十分众多。
在艺术学院(School of the Arts)之下设有著名的电影系(Film Division),颁授M.F.A.学位。其研究所虽无电影制作与电影研究之分,但所强调的确是「实务」面,适合国内有志于担任电影导演、编剧或制片角色者,且相当诱人的一点是,此研究所的申请者不必先具备电影制作的背景或经验!
a) 课程设计:此研究所的课程设计为三年修60学分,拍片方向特别强调电影的「叙事」功能和技巧。本系第一年先要求学生熟悉「录影带」的制作和剪接,第二年则要求学生熟悉「影片」的制作及剪接工作,但学生在前两年都是以数位录影带进行拍摄,第三年以后才可选择以影片拍摄。
第一年的课程算是基础建设,必修课包括有:编剧、导演、短片制作、演员指导、导演基础、电影叙事要素及制片人角色,而每位学生必须在第一年的编剧课完成三个短篇和一个长篇剧本,并以录影带拍摄一部8~12分钟的短片当作学年作品。另外自第二年开始,全系区分为编剧、导演与制片等三个主修,学生在第二学年必须修完所有必修学分,并完成一部剧情长片的剧本、或开始一部短片之导演或制片工作。自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应继续其毕业作品,而毕业作品将因主修之差异而有以下几种选择:执导一部以影片或录影带拍摄之短片,制作两部以影片或录影带拍摄之短片,编写一部剧情长片的剧本,抑或是写作论文。
b) 申请条件:本系每年大致从四百到五百名的申请者中挑选六十五人。申请者除了一般申请「电影研究」所需的申请表格、大学成绩单、三封推荐信、申请费、学习计划和writing sample,还需要写两份故事大纲(treatments),而这项特殊要求所反映的应该也正是本系对电影「叙事」之强调。如果您有拍片的经验甚至于现成的作品,除非您的作品能证明您的实力或潜力,否则并不建议您将影片作为部份申请资料。
㈡ 适合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群有哪些
1. 编导类专业的考生属于艺考生吗?
编导类专业考生和表演、播音主持、音乐、舞蹈、美术考生一样,属于艺考生。
2. 报名编导高考需要什么条件?
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但参加考试的时候要仔细的看一些院校招生简章,个别院校对身高有要求。
3.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编导?
通过对编导专业信息的查阅,如果你感觉这个专业适合你,那么你就可以学。大多数招生编导专业的院校对于学生的身高、长相都没有要求,只要你喜欢就可以报考。对于喜欢写作、喜欢影视传媒行业的是最合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 编导专业容易考吗?
通过编导专业来考取大学,相对普通高考生来说还是容易一些的,毕竟编导类专业的文化课分数线要求低一些。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近年来编导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编导考生需要多积累、多练习,只要认真备考,专业过关是没有问题的。
5. 文化课多少分才可以学编导?
普通的学校文化课成绩平均分数线一般在420以上。但是如果想要考入名牌大学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顶尖的院校,文化课分数最好达到500分以上。
6.编导类高考包括哪些专业?
编导高考可以理解为艺考中所有的影视传媒类专业的统称。所以编导高考也叫影视高考,或者叫影视传媒类高考。因为影视传媒类专业招生的院校大部分都是以招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主,也为了称呼方便,我们一般把影视传媒类的专业统称为编导类专业。编导类专业包括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艺编导专业、影视编导专业、影视后期制作专业、导演专业、编导制作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编辑专业、网络编辑、数字媒体创意、多媒体教育、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剧作、影视制片管理等专业。这些多的专业,对于喜欢影视传媒的考生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报考。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还会开设更多的新专业,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影视产业的发展,对影视传媒类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无论报考哪一个专业,同学们只要好好去学,都会有用武之地。
7. 高中学编导,有什么专业可以选择?
学习编导,其实是学习的编导类专业的艺考内容。编导类艺考可以报考的专业挺多的,包括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制片管理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影视多媒体创意、广告导演、影视导演、文艺编导等,这些都可以选择。
8. 编导和广播电视编导是一个专业吗?
编导是一个统称,“编导”和“广播电视编导”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编导专业的一种。编导专业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编导专业、文艺编导专业、纪录片编导专业、新闻编导专业、广告编导专业等。
9. 编导类专业的考试内容是什么?
大部分艺术院校编导类专业考试都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包括文艺常识、影视作品分析、故事写作、广告策划、文化热点分析、散文写作、节目策划写作等。面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自选朗诵、特长展示、即兴评述、编讲故事、命题小品、回答考官提问等。
10. 所有的院校都会考到笔试和面试的科目吗?
不是,有的学校只考其中的两门或者三门。还有有的学校只有笔试而没有面试,具体的考试科目要看当年招生院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上面的说明,对于2018届的考生,在2018年艺考招生简章发布之前可以参考上一年的招生考试科目。
11. 影视编导类考生需要具备出众的特长吗?
不需要。除了极少数院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特长之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院校对此并无硬性要求。有特长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编导类高考中的文艺特长展示,对于考生的条件要求比较宽松,特长展示可以朗诵、唱歌、跳舞,还可以演奏乐器、模仿表演等。
12. 影视编导类艺术考试在什么时间?需要去哪里参加考试?
艺术考试,在每年1月至3月举行。个别的省份在12月开始统考(也称联考)。对于各省的考生来说,1月集中在各省会城市的考试较多,全国各地综合大学、重点高校、艺术高校均开始校考,将在各省会城市设立考点,方便考生就近考试。2月底3月初是各大艺术高校在北京的开考时间,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均集中在这一时间在北京设立考点。具体考试时间、考试规则要看当年的各省教育考试院的规定和各大艺术院校当年的招生简章。
13. 影视传媒类专业学生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有哪些选择?
1)全国近千家电视台及节目制作公司。
2)全国每年上万集电视剧以及相关制作公司。3.全国上万家各类广告公关公司。
3)各大型集团公司企宣部门、广告部门。
4)全国数千家娱乐媒体娱乐记者、编辑需求。
5)全国各著名网站策划与文稿工作需求。
6)各动漫公司网络游戏公司技术人才和编导人才需求。
7)各电视台、演艺经纪公司、制作公司、发行公司。
8)跨国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电影院发行、经纪、制片、企宣等管理人才需求。
14. 招生院校一般在什么时候发布招生简章?
一般会在每年的12月以后开始陆续发布,个别院校在11月份发布,晚一些时间考试的在元旦以后发布招生简章。
15. 艺考生去哪里查询招生简章?
所有艺术院校的招生简章都会在每个学校的官方网站招生栏目发布,要查询权威的招生简章最好到学校的官方网站查询,同时各大艺考类的网站也会制作相关的专题页面。
16. 参加学校单独组织的考试以后,什么时候可以查询专业成绩?
校考成绩一般在4月以后发布,每年没有固定的成绩发布时间。
17. 在专业考试中会考到文化课的内容吗?
大部分院校编导类专业艺考考试是不考文化课内容,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这两所院校会考到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
http://www.chuanyinpx.com/Article/1482.html
㈢ 学广播电视编导的能考戏剧影视文学么
文学编导管理类专业细分为三大块:影视编导类、文化管理类、戏剧文学类;
影视编导类:广播电视编导、导演、广播电视策划、视觉文化传达、电影学等;
文化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影视制片管理等;
戏剧文学类:戏剧影视文学、剧本写作与剧作分析、戏剧(戏曲)文化传播等;
你看上面的分类,其实我们在培训学校学习的时候,所说的编导包含上述内容,考试的时候都可以参加考试的,只是说考试时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广播电视编导一般侧重分析影片,一般都是写影评或电视评论,你说的戏剧影视文学,就是侧重故事编写,命题故事这类的,这些在培训的时候都会教授的,只是可能各个培训学校在教的时候侧重点也有不同。
㈣ 广播电视编导如何变电影导演
本科据我所知要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是,研究生部导演系是北影竞争最激烈的一个专业,要考上必须要有很强的实力。北影有进修班,你可以学那个。是针对电影爱好者和从业者开办的,一般是学一年学费15000左右,认真学的话也能学不少东西。宁浩就是进修班出来的嘛!
㈤ 学广播电视学,以后有机会当电影导演吗
广播电视学有机会,也没机会,为啥这么说,最起码你懂得拍摄懂得视频制作,但能不能当导演要看你有没有想法,有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构思一个故事。
㈥ 请问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书籍具体有哪些
一、中国电影电视史(26部)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1、2),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少白《影心探赜》,文化艺术出版社
李少白《影史榷略》,文化艺术出版社
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 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中国电影出版社
孟犁野《心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
丁亚平《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
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饶曙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新时期电影10年》,重庆出版社
任仲伦《新时期电影论》,上**艺出版社
倪震《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尹 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
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郦苏元《中国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大卫"鲍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海南出版社
卢非易《1949-1994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远流出版社
郭镇之《中国电视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钟艺兵、黄望南《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
陈飞宝、张敦材《台湾电视发展史》,海风出版社
回复
2楼
2011-09-12 21:11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萧亭居士
最佳美术
8
二、世界电影电视史(15部)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乌利希"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第3卷上、下)中国电影出版社
克莉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中国电影出版社
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华夏出版社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夏尔"福特《法国当代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芝芳《当代俄罗斯电影》,文化艺术出版社
若昂"贝纳尔"达"科斯塔《葡萄牙电影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袁华清等《意大利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岩崎昶《日本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张学智《日本电视》,中国电影出版社
山本喜久男《日美欧比较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回复
3楼
2011-09-12 21:13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思君思国思美人
最佳摄影
6
发觉LZ很博学啊
回复
4楼
2011-09-12 21:13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阿虎0000
最佳配角
11
演员的自我修养?、
回复
5楼
2011-09-12 21:14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萧亭居士
最佳美术
8
三、世界电影理论与思潮史(7部)
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帕特里克"富尔赖《电影理论新发展》,中国电影出版社
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
基多"阿里斯泰戈《电影理论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亨"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中国电影出版社
叶"魏兹曼《电影哲学概说》,中国电影出版社
回复
6楼
2011-09-12 21:14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萧亭居士
最佳美术
8
四、影视理论、美学与批评(47部)
张红军《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
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
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上海大学出版社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郝 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 川《电影史学新视野》,学林出版社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
张江华等《影视人类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保罗"霍金斯《影视人类学原理》,云南大学出版社
B"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爱森斯坦《蒙太奇》,中国电影出版社
爱森斯坦《并非冷漠的大自然》,中国电影出版社
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
普多夫金《普多夫金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
邵牧君导论《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
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员》,中国电影出版社
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中国电影出版社
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贝拉"巴拉兹《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中国电影出版社
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
伊夫特"皮洛《世俗神话》,中国电影出版社
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
欧内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
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
查希里扬《银幕的造型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
雷乃"克莱尔《电影随想录》,中国电影出版社
克里斯汀"麦兹《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三联书店
克里斯汀"麦兹《电影的意义》,江苏教育出版社
大卫"鲍德威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卫"鲍德威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广播电视出版社
陈犀禾《当代美国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
曲春景《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
尼尔"波兹曼《娱乐致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
罗杰"希尔福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
穆迪《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冉华《电视传播与电视文化》, 武汉大学出版社
赫尔曼、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天津人民出版社
回复
7楼
2011-09-12 21:16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萧亭居士
最佳美术
8
有的
回复
8楼
2011-09-12 21:16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萧亭居士
最佳美术
8
表示以上书籍我大多只是看过简介而已。
回复
9楼
2011-09-12 21:17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萧亭居士
最佳美术
8
六、电影电视专业杂志(11种)
《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卷》;《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电视研究》、《当代电视》、《现代传播》、《南方电视学刊》
学习电影必读书目
丹尼艾尔 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乔治 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斯坦利 梭罗门:《电影的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唐 利文斯顿:《电影和导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鲁道夫 爱因汉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卡雷尔 赖兹,盖文 米勒:《电影剪辑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鲁道夫 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李 R 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古拉德 米勒森:《电视和电影照明技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王树薇:《色彩学基础与银幕色彩》,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
周登富:《电影美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郑洞天:《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张会军:《电影摄影画面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郑国恩:《电影摄影造型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吕志昌:《影视美术设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姚国强:《影视录音》,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回复
11楼
2011-09-12 21:20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PICC
手机屏都裂开了花,你咋还能笑出花? 全国网点,上门维修,在线索赔,立即投保只需30元!
广告
萧亭居士
最佳美术
8
延伸阅读
1、《导演功课>,马梅大卫著,曾伟祯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费里尼对话录》
3、《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
4、《斯科塞斯论斯科塞斯》
5、《法斯宾德论电影 》
6、 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
7、《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
8、《伯格曼论电影》
9、《文德斯论电影》
10、《希区柯克论电影》
回复
12楼
2011-09-12 21:22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萧亭居士
最佳美术
8
延伸阅读
1、《导演功课>,马梅大卫著,曾伟祯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费里尼对话录》
3、《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
4、《斯科塞斯论斯科塞斯》
5、《法斯宾德论电影 》
6、 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
7、《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
8、《伯格曼论电影》
9、《文德斯论电影》
10、《希区柯克论电影》
回复
13楼
2011-09-12 21:22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诗诗的内内
miaoqiushiliu
最佳配角
11
演员的基本修养
回复
14楼
2011-09-12 21:23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萧亭居士
最佳美术
8
其他著名著作简介:演员的自我修养
《演员自我修养》(第1部)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建立演员创作体系方面的宏伟意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和第三卷有着有机的联系,因为第三卷是第二卷的直接继续。第二卷和第三卷都为我们接受"体系"的中心部分一第四卷中所叙述的创造舞台形象等问题作好了准备。可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没有把第三卷和第四卷写完,因此这两卷书的出版,仅仅是把为这两卷书而准备好的手稿材料发表出来。这一次版本附了一些备考性质和教学研究性质的注解。做出这些注解,是企图使读者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部著作的一系列特点上,并且企图表明,《演员自我修养》(第1部)里所提到的某条原理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和教学活动的各个不同阶段是怎样演变着的;《演员自我修养》(第1部)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表演技术方面的一些最后的发现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等等。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 俄国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理论家。1863年1月5日生在莫斯科一个富商家庭,1938年8月7日卒于莫斯科。1877 年在家庭业余剧团舞台开始演员生涯。1885年取艺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88年末与莫斯科一些文艺界名流创办艺术文学协会及附属剧团,逐渐完成了从业余演员向专业演员的过渡。1897年6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见,决定创建新型的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年10月莫斯科艺术剧院以首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执导的历史悲剧《沙皇费多尔·伊凡维奇》宣告成立。一个月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丹钦科联合执导的契诃夫名剧《海鸥》获得轰动性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诞生。十月**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艺术风格有了新的变化。在导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炽热的心》和伊凡诺夫的《铁甲列车14-69》时,给舞台演出充实了新的时代精神。[1]
而1999年周星驰与张柏芝合演的喜剧之王则扩大了本书在中国的知名度。
回复
15楼
2011-09-12 21:28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萧亭居士
最佳美术
8
《世界电影史》是一部在欧美电影史论界广有影响的世界电影史著述,也是一本在西方国家十分畅销的电影教科书,美国许多大学的电影系和传播系均以此书作为教材。此电影史论浩繁渊博,系统周详,上至电影诞生,下至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剧情(故事)影片、纪录影片、先锋实验影片三大块来综述百年电影发展史。
本书电影史的体系架构相当具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电影艺术、电影美学 《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等著风格、电影大师等方面的系统论述之外,本书对电影工业的发展也有资料详尽的独到论述。本书无论在电影史的整体外观,还是在某些特殊细节上都提供了对电影史形貌的新颖见解,不仅是一次对世界电影历史的生重新整合,也是对世界电影研究学术史的一次系统探索和批判。 本书从三个原则性问题介入电影的历史: 1.电影媒介是如何被运用,即电影语言是如何逐步产生、发展、成熟并规范化的? 2.电影工业的环境——电影制作、发行与演映的状况如何影响电影媒介的发展? 3.电影艺术的世界性潮流与电影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是如何出现的?
《中国电影史》介绍了中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个地区)电影的发展流变。百年的中国历史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而国内的和国际的战争、政权的更替、制度的**或变革等社会的激化状态,则成为百年中国电影历史背景的主要特征。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中,中国电影都呈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和艺术特点。分时期、分阶段地对中国电影的生存状况、艺术形态进行了描述,对出现在中国电影历史中的事件、人物、作品和现象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 内容介绍本书把中国电影史看作是一部由电影艺术、电影工业等等多维体系组成的综合史,全书分为十二章、五十四节,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个地区)电影的发展流变。
电影剧作理论和电影学理论著作:一、《诗学》亚里斯多德
二、《李渔 》
看了这本书,你不得不惊叹清代的李渔确实称得上是位天才。他总结出来的戏剧理论堪与亚里斯多的《诗学》比美。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他针对具体的创作中的选材、情节处理、结构方式、情节主线与副线的关系、创新、人物性格把握、人物语言的写作等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作原则来。其中很多原则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相当的真理性。如果你能将这本书与亚里斯多的《诗学》对应着读,肯定会有更好的效果。这部书对中国戏剧影视创作的影响非同小可。例如夏衍所著《电影剧本写作的几个问题》一书就分明受到《闲情偶寄》深刻的影响。
《闲情偶寄》中国戏曲理论专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渔撰。康熙十年(1671)刊刻 ,后收入《 笠翁一家言全集 》 。《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 、种植 、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而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 演习部 》、《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
三、《美学》黑格尔
冲突理论是戏剧创作的最根本原则,也是电影创作中影响深远的理论。第一个明确提出“冲突律”的人便是黑格尔。他所总结出的以冲突为布局依据的思想指导今天也还没有什么理论上的突破。如果你读了劳逊的《戏剧与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和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就会发现,他们的理论全都是建立在黑格尔戏剧美学所提出的原则之上的,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超越。
黑格尔的《美学》是西方美学史上具有别时代意义的宏篇巨著。 《美学》,原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期间所作的“美学讲演录”,后整理成书,在黑格尔去世后四年,于1835年出版。 黑格尔的美学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黑格尔认为,他研究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刺激艺术创作,而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艺术”。《美学》的中心线索是黑格尔为美下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观”并以此认识为基础前提上所进行的论证。当然,这仅仅是他的一家之言,后期的哲学家很多人不赞同黑格尔的观点,但黑格尔美学的历史和里程碑意义却无法抹杀。 《美学》第一卷 黑格尔[1]是整部著作的总论,也可以说是核心前提,后面的几部都是对第一卷的一种艺术史的验证。它大体上谈了几个部分的内容。首先指出“理念就是概念与客观存在的统一”,黑格尔把艺术确定为绝对精神的体现,它是绝对精神的第一个阶段。。紧接着论述“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但他否定自然美崇尚艺术美。后面谈“理想“的特点以及论艺术家创作的一般规律。 从方法论的角度,黑格尔把他的辩证法运用于美学。他认为最高的实在也是一个运动的、动态的过程,充满着矛盾和对立,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证实在,常人的抽象思维只能孤立静止地理解存在的事物,只能单独地思考它们的特殊的阶段和对立,而不能思考对立面的统一。既然一切存在物的真理只存在于理念之中,理念是唯一真正的实在,那么正确的方法必须论述实在的所有矛盾,并表明它们如何调和、保存于一种协调一致的整体中。所以思维就必须从最简单、抽象和空洞的概念开始,前进到比较复杂、具体和丰富的概念,前进到总念,这就是黑格尔辩证法的认识。 他对美有一个宏观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所说的理念就是最高精神和最高的实在。他认为美就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客观与主观、理性与感性等的统一。这种统一是通过艺术的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黑格尔说:“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关的本质”。理念是唯一绝对的实在,整个世界都是理念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过程,美和艺术也是理念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一个环节、一种表现。所以黑格尔美的定义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 《美学》黑格尔现”。他认为理念的发展有几个阶段,在逻辑阶段,理念仅仅作为抽象的、纯逻辑的概念而存在,不具备任何物质的或经验的内容,通过纯粹抽象的概念、范畴之间的转化和过渡,它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在此阶段,理念采取了自然的物质形式,在背后决定着自然从机械性经物理性到有机性的发展,有机体的最高阶段是人,随着人的出现,绝对理念又要进入自我否定,从自然进入精神,从而进入精神阶段。在精神阶段,理念战胜物质,回复到与它本身相适应的精神的形式,返回自己的家园。由于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自我否定,也即否定之否定,所以它既不是逻辑阶段的纯粹抽象的思维和概念,也不是自然阶段那种受物质束缚的受动的东西,而是概念与自然的统一,具有丰富的内容。如果说逻辑阶段是抽象的存在,自然阶段是自在,它们都没有认识到它的本质,没有达到自我意识和自由的最高水平,在其中思维和存在、主体与客体都没有同一,或者不能说一切对立都充分调和了,那么只有在理念演化的精神阶段,它才把自己的本性向自己显示出来,作为自在自为的存在,认识自己、实现自己、回复到自己。主观精神(从本能到理性的个人意识)、客观精神(包括法、道德、法律的社会意识)、绝对精神(艺术、宗教和哲学)是精神阶段又经历了三个小阶段。黑格尔把艺术确定为绝对精神的体现,它是绝对精神的第一个阶段。作为理念,它是绝对自由的,但它受到感性形象的限制,只是感性形式中的理念,所以是一种较低级的显现。正因为如此,艺术将会扬弃自己,转化为更高的宗教和哲学阶段,这体现了绝对精神发展的必然性:在它之后的宗教与哲学更深刻地把握了真实的理念。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范围是艺术,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艺术美消除了自然美的局限,因而它高于自然美。“艺术美的职责就在于它须把生命的特别是把心灵的生气灌注现象按照它们的自由性,表现于外在的事物,同时使这外在事物符合概念。”黑格尔指出,艺术创作就是使思想感情外化为作品,成为可以从中认识自己的…’心灵既是“作为自然物而存在”,又是“为自己而存在”,它“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只有受到生气灌注的东西,即心灵的生命,才有自由的无限性”。因此,只有涉及这较高的境界而产生出来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这就是艺术美。黑格尔认为诗是艺术的最高阶段,戏剧又诗的最高阶段,在诗中,精神的方面已完全从感性物质中解放出来,精神和物质的分离使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艺术自我取消了,诗既是一切艺术的解体也是向另一个更高的领域即宗教的过渡。 黑格尔的《美学》在美学研究中运用了辩证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它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为中心,强调了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关系,并且深入地讨论了艺术的理性内容和艺术的发展史,史无前例地拓宽了美学研究的范围。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的美学的最高成就,对现代美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戏剧技巧》贝克
贝克的这本书是戏剧编剧理论的经典之作。应该将它与布轮退尔的《戏剧的规律》、亚却的《剧作法》和劳逊的《戏剧与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联合在一起读,便能看到它们之间的承上启下关系。
五、《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
好莱坞有一种被人们泛称作“电影编剧手册”式的书籍。这类书的写作目的十分明确:知道初学编剧的人入门。这些书没有什么文化理论深度,所有的内容都很僵死,尤其显得匠气。但它们也有优点,那就是可操作性很强。《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便是这种书中最最典型的一本。它是流行与好莱坞的编剧教材。通过它,你可以了解到美国人是如何学习电影编剧的。
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为那些以前从没有过写作实践的人,也同样为那些在自己的写作方面没有获得过多少成功而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基本写作方法的人。小说家、剧作家、杂志编辑、家庭主妇、生意人、医生、演员、电影剪辑师、广告片导演、秘书、广告商和大学教授等等,全都上过这个班并从中获得过收益。本书的目的是使读者坐下来,并从有选择、有信心、有把握的地位出发来编写一个电影剧本。他可以完全有把握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写作中最难的事就是要知道写些什么。当你读完本书时,你将确切知道写一个电影剧本要做些什么。至于你是否要写,那是你自己的事。写作是件个人的事——你或者写,或者不写。
悉德·菲尔德(Syd Field),美国著名编剧,制片人,最畅销的电影编剧著作作家。著有《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从构思到完成剧本的具体指南》。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自1982年首版以来已被译成16种语言,在世界250多所大学用作教材,《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是续篇,进一步揭示了剧作的奥秘和技巧。他曾在全球许多国家任教,现在是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剧本审稿人以及编剧顾问。 悉德.菲尔德的书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电影文学”教育,他--或者说“他们”好莱坞--把电影编剧工作技巧化和技术化了,使得所谓高不可攀的“电影文学艺术”,变得易于学习、分析和领会,所以这本书和它的姊妹篇自翻译出版以后受到国内电影工作者和编剧爱好者的高度评价。
六、电影剧本写作的几个问题
夏衍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戏剧、电影剧作家。由于他有着丰富的创作实践,所以他在谈编剧经验的时候总会用十分通俗的语言讲解十分专业化的问题。那些经验都是有很强的创作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而且,他的理论总是具有中国特色,一点没有拉了外国人的大旗作虎皮的意思。
七、电影艺术 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
《电影艺术》第1版面世于1979年,此后历经七次修订,早已成为电影学领域公认的标尺性著作。本书内容宏广,从对电影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电影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电影分析方法的示范、电影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这样能帮助读者在了解一部电影时,不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将电影看作如同诗歌、建筑、音乐与舞蹈等其他艺术一般,是一个创作者在凝粹创作意念之后,执行到影片胶卷上的完整呈现。
㈦ 学广播电视编导能考北电的导演系吗还有学广播电视编导的知识能运用到导演系的考试去吗
可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管专业,编导专业,其实统称为文学编导管理类,具体又分为三大块,包含了很多专业
编导包含什么内容:
文学编导管理类专业细分为三大块:影视编导类、文化管理类、戏剧文学类;
影视编导类: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导演、广播电视策划、视觉文化传达、电影学等;
文化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影视制片管理等;
戏剧文学类:戏剧影视文学、剧本写作与剧作分析、戏剧(戏曲)文化传播等;
一般培训学校都是这个大类统一培训,培训完了以后各专业都可以去考,考试内容大差不差,都可以运用的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1、戏剧影视导演(电影导演方向)
初试笔试:社会、文化常识(考生自备2B铅笔和橡皮)
复试面试:(1)自由陈述 (2)美术(摄影)作品分析 (3)音乐作品分析 (4)小品
三试笔试:命题创作
四试面试:创作问题讨论
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文化考试成绩须达到所在省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后,按专业考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2、导演(剪辑方向)
初试笔试:社会、文化常识(考生自备2B铅笔和橡皮)
复试面试:(1)自由陈述 (2)美术(摄影)作品分析 (3)音乐作品分析 (4)小品
三试笔试:命题创作
四试面试:创作问题讨论
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文化考试成绩须达到所在省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后,按专业考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3、导演(电影(电视)广告导演方向)
初试笔试:笔试:文艺理论常识和社会常识及《广告作品分析》(考生自备2B铅笔、橡皮)
复试笔试:笔试:《命题故事写作》与《分镜头绘制》(考生自备画具)
三试面试:综合文艺理论、综合素质考察、集体情境小品
专业考试成绩排名前6名的考生,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我院划定的分数线后,优先被录取;其余专业合格考生按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的文化考试成绩与所在省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分数比值排序,择优录取。
㈧ 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编导的区别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后主要是成为记者,不是艺术类,不需要面试。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后主要是新闻编导,属艺术类,需要面试。
2、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旨在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的编辑、导演能力的多功能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各级各类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音像公司等文化传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关、宣传岗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编、编辑、导演和研究工作。就业方向主要是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全国各级各类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工作。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较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采访、编辑、节目主持等工作的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新闻摄影等
3、两个学科有交叉,无法比较范围;就其实用性而言,编导比新闻更好就业。
㈨ 请问广播电视编导与广播影视编导有什么差别 学导演(导表方向)以后可以当导演么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后主要方向是电视台可能回去写台本之类
广播影视编导主要分两种1是进电台,或者搞学术上的研究。2是当编剧,也就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至于导演,呵呵。一般还是别想了,中国四十岁以下无导演,都是慢慢熬资历的。一般大学,哪怕是最优秀的北影导演系出来的大多是都去企业的对外广告部,宣传部什么的。除非你在学校十分厉害,很受导师推崇,还有希望。的确是可以当,但是想混出名堂来很难。
希望对你有帮助,希望是最佳。嘿嘿。
㈩ 影视编导专业与戏剧影视专业和广播编导专业有什么区别
影视编导专业、戏剧影视专业、广播编导专业可以从主干课程不一、侧重点不一、培养目标不一来区分。
1、主干课程不一
影视编导专业:以影视编导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课程。
戏剧影视专业:本专业以戏剧、电影、文学为专业基础课程。
广播编导专业:课程框架总体上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2、侧重点不一
影视编导专业:重点是将艺术与技术的创新结合。
戏剧影视专业:强调阅读思考与写作制作的良性互动,以知行合一、会写能拍为培养目标。
广播编导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纪录片导演、频道与栏目策划、节目采访制作。
3、培养目标不一
影视编导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戏剧影视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
广播编导专业:培养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机构从事播音主持及其他语言传播工作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