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金基德执导的电影《收件人不详》
金基德的知名作品多是台词少,意境深,让你在一个很清静的世界去感受人间的苦乐。所以,《收件人不明》在他的作品中算是一部特别的,其情感表现直白,甚至激烈,在一种惨烈的宿命轮回中,表现着一个韩国导演对自己的祖国历史的思考。对于韩国战后经济发展,国内常有人不屑的说道,这是美国庇护,军费省了不少去搞经济建设,何况还得了援助之类,仿佛韩国人很享受外军驻留一般。或许,从金基德的视角可以感受另一个维度的解读,或许因为激进和情绪化有失偏颇,但是这一充满情感体验和切肤之痛的维度,却可以让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添上一分客观和冷静。
看《收件人不明》时,我自然的想起了日本电影《人证》,在那部电影中,类似地,一个日本女人与美国大兵同居,生下了一个混血儿,而这个混血儿带着对母亲的期待来到日本寻找生母。那部电影在一起案件中,以一种温情期待带来的生命的代价,表现了令人扼腕的遗憾。而这部《收件人不明》不同,看似相似的事件下,同样为韩国母亲与美国驻军士兵所生的混血儿尚武,却对母亲有一种令人发指的恨。在这个美军驻地的村镇中,尚武被视作异类、杂种,可以被任意耻笑,而在歧视之下,他的性格也愈加暴虐。而偏偏,她的母亲并不是那种一心抚养儿子,为其励志疗伤的类型,一心想的是向已离开韩国的美国大兵写去信件,希望能被带到美国。于是,矛盾产生了,尚武心存愤恨,因为他是一个无辜的人,要为上一代人的情感纠葛牺牲自己的尊严,乃至人生,他无从面对众人的讥笑,只能将怨恨反加在母亲身上,而母亲不断向给他带来“伤痛”的男人写信的行为,更足以成为他眼中毫无尊严的浪荡行为。尚武对母亲的辱骂与拳脚相加,场面令人震惊,尚武的生命至此所受的屈辱与内心的扭曲,自然的被这疾风暴雨似的暴力外在的展现,你可以从中体会一场孽情下的伤痛,进而体会金基德眼中,这段历史遗留的伤疤。
在表现尚武的不幸之余,金基德也适时的转换角度,他的母亲难道就真的如此不堪和卑贱?为了表现一个女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的一丝无奈,金基德巧妙的并不是让尚武的母亲去回忆什么,而是立足剧情所在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一个女孩恩洛的经历自然再现,也更透出轮回般的悲剧性。因为一次意外,恩洛的一只眼睛被哥哥的自制手枪打瞎,如果说尚武的命运悲剧带着天生而来的宿命,那么恩洛的人生就是后天意外的不幸,相同的结果都是被嘲讽,都是心理的防御。同时,一个文弱的年轻人昌华默默的爱着这个女孩,渐渐的,两人在一些误会冲突中渐深爱意,却不想被流氓混混袭来,恩洛惨遭凌辱。而这时,一个美国大兵出现了,他可以庇护这个女孩,他也可以为她治疗残疾的眼睛,女孩对于这个强大的和看似温柔的男人,只能选择顺从。在这里,似乎可以看到一种隐喻,恩洛就是韩国的化身,昌华就是那些希望独立保护国家的韩国人,但是,他们无力保护她不受侵害,而恩洛残疾的眼睛就如战后韩国的创伤,他们同样无力治愈,只能让美国来为她疗伤,而她也只能投入美国的怀抱。然而,美国大兵并不是天使,他治疗了恩洛的眼睛,也需要她献出身体,需要她随他摆布,他当然也可以在不满意的时候挥舞巴掌。这就是金基德眼中当时韩国的现状,或许带着些激进,却以惨烈表现了现实的一个侧面,小镇的人民无力支撑自己的国土,美国大兵成为外来的强势势力,他强大,他不可侵犯,强势的站在这片土地之上。而尚武就是这种不对称关系下的后代,牺牲品,悲哀的符号,她的母亲看似癫狂,却与现实中恩洛的经历交相辉映,恩洛渐渐的走上她的老路,一切仿佛都是无尽的人生重复。
而影片的高潮则更充满暴力和惨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与身份和历史的决裂态度,决绝而义无反顾。所以,我们看到尚武粗暴的划下母亲胸部屈辱的印记,同时自己以生命划出一个胜利的V字,对于他,或许只有这样惨烈的诀别才能结束人生的痛苦。恩洛最终选择了抗争,不让大兵在身上留下征服者的印记,不让尚武母亲的人生在自己身上重演,表现同样激烈,她甚至宁肯抛去强者的恩惠,回到失明状态。而昌华的选择更充满悲剧性,他曾有的伤痛和复仇,就是一个民族内部相互争斗的映照。这部电影,难以捕捉到温情,难以看到小人物的坚韧的励志,更少黑色幽默似的自嘲,它赤裸裸,血淋淋,反抗显得无望,却又是一种必然的解脱。只是最后,那最终的不知来自何人回信,令人感到纠结,我想金基德想说的肯定不是要坚持,而是表现这种寄望的无望,因为无望,所以片中人纷纷选择一种彻底的割裂态度,其结局的惨烈也更显一个民族的伤痛。
㈡ 韩国有个很有名的导演叫金基德,能介绍他的几部电影吗
韩国影视业非常发达,经常有火爆全球的电视剧,最近的有鱿鱼游戏,过去几年获取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虫,在三大电影节,韩国导演也多次将奖项收入囊中。金基德就是一个享誉世界的大导演,他在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都获得过奖项,韩国像他一样优秀的导演,甚至整个亚洲来说都没有几个。金基德的电影都一般主角很少说话,剧情也比较现实,但是就是很有魔力让人们看得进去,下文就来介绍几部金基德导演的电影作品。
㈢ 韩国导演金基德的演艺经历是怎样的
金基德(Ki-k Kim,1960年12月20日-2020年12月11日),出生于庆尚北道奉化郡,韩国导演,编剧。
1993年,凭借剧本《画家与死囚》获得剧作教育协会最佳剧本奖。1994年,凭借剧本《二次曝光》获得韩国电影委员会最佳剧本奖。1995年,凭借剧本《非法穿越》再次获得韩国电影委员会最佳剧本奖。
1996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鳄鱼藏尸日记》。2000年,推出实验作品《真相》,并组建自己的电影公司。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004年2月,凭借《撒玛利亚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电影节。9月,凭借爱情片《空房间》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2012年,凭借执导的第18部影片《圣殇》获得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2013年6月,凭借执导的惊悚片《莫比乌斯》入围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4年,凭借执导的惊悚犯罪片《一对一》获得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15年3月,受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邀请担任“天坛奖”评委。2016年9月,金基德新片《网》在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2020年12月11日,金基德因新冠肺炎并发症在拉脱维亚去世。
(3)金基德导演的电影往往都能表现出生活的真实扩展阅读:
金基德的早年经历:
1960年12月20日,金基德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奉化郡,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山村里长大,自小热爱绘画。
1969年,全家移居汉城,金基德在一所农业技学就读,在哥哥被开除后自己也被迫辍学,即中学还没毕业就辍学了,之后走进工厂。金基德的青春期几乎都是在工厂里度过的,为了谋生他离开学校后在各种机器前日夜劳作直至20岁入伍。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他常常低头向路面,边走边自言自语。
金基德的父亲对金基德过分严厉,一心希望儿子能开办工厂成为有产者改变家中贫困的现状。少年金基德极为惧怕父亲家常便饭式的呵斥,经常心情忧郁到连饭都吃不下,只好在饭后偷拔后院的大白菜充饥,乡下那种泥土砌的厕所也成为他躲避父亲的地方。1980年,20岁的金基德应征入伍,加入韩国海军。
1985年,金基德退伍,在教堂寻得一份差事,又在一家残疾人收容所里干了5年的体力活,同时坚持画画。1990年,金基德前往法国巴黎深造美术,并靠卖画为生,在法国蒙托利埃海滩画了两年画,没有参加任何官方展和其他活动,在德国慕尼黑也弄过街道展,在那里知道了埃贡·希勒的作品。
㈣ 如何评价金基德执导的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这个电影蕴含了很深的人生哲理。如果你不只是品味的话,你可能会想不到这个哲理。我们的人生就像电影里面的和尚的人生,不断的轮回,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一直都在轮回,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即使在轮回,但是我们却都是改变的,我们也应该知道,学会爱一个人是基本的事情,学会放手就是学会宽恕。
㈤ 鬼才导演金基德成功破圈的10部电影
鬼才导演金基德
成功破圈的10部电影
“人生就是近了会远,远了会近。一直吃的饭也会吃不下,爱也会变得无趣,人生就是这样,你通过电影不也说过无数次吗?但你活不出你拍的那种,像你电影中的角色,活不出那种坚强的果断。你电影中的主人公看到你都会觉得惋惜。电影中像野兽的角色那么多,而你却这么单纯。”
——金基德
金基德在电影中一直坚持对生活的审视,他的电影一贯尽量摒弃台词,用画面说话,面部情绪与眼神成为角色情绪的发泄口。
他将镜头对准于那少部分的边缘人,用极端的性与暴力来诠释人性与民族的悲剧。
那些最边缘的,才最深刻。
01:《真相》
《真相》被称为一部实验电影,不仅是金基德电影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自我审视。
“电影不会改变现实,只会改悄歼变个体的意识形态”
02:《春夏秋冬又一氏运滑春》
在影片《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中,金基德着力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并对人生的探索。
03:《撒玛丽亚女孩》
在《撒玛利亚女孩》这部影片中,金基德加入了宗教的艺术色彩,将身体的肮脏与灵魂的圣洁共存。深度的人性挖掘与直面现实的人文关怀让影片既狂暴又充满怜悯。
04:《空房间》
电影《空房间》 是金基德用纯理想主义的手法讲诉一个“孤独人的梦”
那梦里人的爱,孤独,寂寞与无奈。
05:《弓》
在白天,弓是守护女孩,占有女孩的利器,在夜晚,弓奏响了给女孩安慰,排除苦闷的旋律。
06:《圣殇》
影片《圣殇》的名字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同名雕塑。
07:《莫比乌斯》
在影片《莫比乌斯》中,所有角色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任何姓名,导演金基德用暴力的方式将家庭伦理的悲剧与人性的欲、爱、恶裸露般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08:《一对一》
《一对一》是导演金基德构造的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充斥着罪恶,暴力,血腥,却放大性的反映了社会底层各个角落挣扎求生的人们。
09:《人间,空间,时间和人》
《人间,空间,时间和人》,金基德仿佛在影片中解构一切,人们在不停地幻想中杀死自己,在痛苦中渐渐绝望。
社会秩序,人性,道德逐渐瓦解,重回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重回伊甸园,复制了母亲和儿子结合繁衍人类万代的寓言。
10:《网》
在影片《网》中,金基德将实验集歼腊中在渔夫这一人物上,边缘人物的悲剧揭示了朝鲜底层人民完全不可逆的、循环的不幸。
“我的电影虽然暴力但并非我的人生,我不希望大家用电影来看待我的人格。”
㈥ 怎样评价韩国导演金基德
金基德,一个用画面说话的导演,一个永远关注边缘人的艺术家,每一部作品带有金基德独特的个人魅力[37] (1905电影网评)。
金基德电影的整体水平很高,题材也相当丰富,其中形式感最强、最圆满的是《春夏秋冬又一春》,最写实的是《海岸线》,最有冲击力的是《收件人不明》,最集中笔墨写男性的是《坏小子》,最集中笔墨写女性的是《漂流欲室》[38] (凤凰网评)。
金基德的电影以思想的悠远深邃而闻名世界,他的电影,自始至终都在坚持审视生活、反思人类的本性、关注人文情怀,金基德导演便是一个立足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且致力于阐释生活的导演,在影坛中坚守着自我,默默地探索着[33] (人民网评)。
金基德的风格,就是美丽然而冰冷的噩梦,唯美的镜头里透着生命的残忍,他的电影令人悲伤。金基德的电影,画面美、意境美,人物美——美到如同水墨画,还带着湿漉漉的气息;金基德的电影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国际电影,因为他完全摆脱了语言的束缚,他的电影所体现的情爱、暴力、禅定虽都剑走偏锋,却是人性所共通。“边缘是我们社会中的一面,在边缘生活的人总是比较隐蔽,这些生存在艰苦困境中的人也是非常美丽的[17] (搜狐娱乐评)。
金基德的作品从主题到素材及表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金式风格,题材十分大胆,其中《坏小子》,《漂流欲室》以妓女为题材,《野兽之都》以社会底层的艺术家为题,《撒玛利亚女孩》讲的是少女援助交际,《收件人不祥》反映那个时代韩国和美国微妙的关系,《春夏秋冬又一春》以和尚为题,《空房间》则是堂而入室者与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爱情故事。这些题材都在揭开社会血淋淋的伤疤,揭示人的本性,诠释边缘人群的灰色人生,他的电影就象一枚炸弹,给人以思想上的无限的冲击[39] (光明网评)。
金基德的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暴力美学,酷爱以极端的性和暴力,反映人性和民族的深刻悲剧。二是隐喻形式,决不回避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探讨,但大多以隐喻的形式出现,其影片中遍布着各种充满暗示的符号,比如鱼、岛、少女往往具有极强的形式感。三是关注女性,女性在金基德电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往往是剧情的关键,矛盾的核心。四是人性刻画,金基德电影虽然以韩国人为刻画对象,但大多直指人性深处,具有整个人类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