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荐几个好莱坞著名电影公司或导演
电影公司: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梦工厂、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公司、索尼公司、环球公司......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昆汀.塔伦蒂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奥利弗.斯通、乔治.卢卡斯、迈克尔.贝、彼得.杰克逊、马丁.斯科塞斯......
2. 90~91年上影厂吴培民导演的影片有那些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瓜棚女杰(1985) .... 编剧
留在海边的脚印(1986) .... 导演
风雪配(1982) .... 导演
风雪配(1982) .... 编剧
远方的星(1983) .... 导演
红楼玉女(2004) .... 导演
雪青马(1979) .... 副导演
上海往事《噩梦情断上海滩》(1993) .... 副导演
3. 90~91年上影厂吴培民导演的影片是什么
就是这91上影厂吴培民导演的影片还是非常不错的。
4. 电影公司与导演的关系,电影公司是干什么的
一部电影的完成需要成百上千的人共同完成从拍摄到发行(宣传,卖到电影院)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的分工。 电影公司-简单的说就是给各个部门的所有人发工资,以及前期拍摄,后期发行都是由电影公司运作,当然电影公司也享有电影的版权等电影卖了钱或电影后期的各种收入都是由电影公司分配。 电影导演-就是这成百上千人中的一员,是一个电影拍摄的最核心人物,算是这个电影的作者吧,拿着电影公司的钱创作电影。 两者之间也都为了自己利益互相选择的,电影公司想请最大牌最有商业价值的导演能产出高票房的电影为自己赚钱。 导演就想着找最好的电影公司,好的电影公司有钱啊就能能给自己最大的发挥空间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所以是一个密不可分但有很多观点上意见又不一致的这么一个关系。 所以好多小的公司请不到大牌导演最后破产 没名气的导演没有公司给他投钱以至于没戏拍。 比如冯小刚的公司华谊兄弟 张艺谋以前的公司 北京新画面 给宁浩投钱的公司小马奔腾。。。。全手打 望采纳
5. 邵氏电影公司的四大导演
邵氏的历史,其实是脉络清晰的: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创业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黄梅调影片成为邵氏的主打类型;60年代中期往后,在张彻和胡金铨的极力倡导下,邵氏把武侠片带入了辉煌期,楚原在70年代和古龙合作拍摄的奇诡刀剑武侠片延续着邵氏的辉煌。
李翰祥:开创黄梅调电影
李翰祥在邵氏的创业阶段进入公司,当时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担任主演拍摄出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李翰祥随后拍出了《江山美人》,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胡金铨、张彻:确立新派武侠片风格
与李翰祥不同,胡金铨和张彻则以拍摄武侠片闻名,他们的风格被人定义为新派武侠电影,确定这一派的开山之作是胡金铨1966年起用岳华、郑佩佩主演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元的影片。
楚原:港台第一导演、最古龙的武侠片导演
楚原拍摄的影片多以古龙的小说为蓝本,他的《英雄无泪》《流星蝴蝶剑》等都是这类超现实武侠片的代表作。楚原是第一武侠导演,在影坛掀起一股奇情武侠热潮,有句俚语,没演过楚原武侠电影的,不算电影演员。
6. 中国电影导演65岁时,从国企到知名大学任校长,怎么做到的
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长河中,导演如繁星般涌现,耀眼者层出不穷。
不少导演在长期的创作与摄制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精品打造的规律,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表达风格与个性。
而在绿树成荫的电影事业园地内,成荫是一个传奇式的存在。
从炮火中历练,辗转于前线和后方,其才华与天分又在和平年代得到了最大的展现,科班专业出身的他在数十年中走上了一个电影导演的巅峰高度。
作为一个优秀的编剧和杰出的导演,他自编自导多部主旋律电影,65岁时从国企调任大学校长,不到两年的时间,不幸在任内去世,离开了终身热爱的电影艺术创作与电影教育事业。
因为一部部非凡的电影作品,他成为了那个时代闪耀光芒的实力派导演之一。荣誉和成绩将他推上了更高的平台,他不仅当选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还在其65岁那年(另一说为1980年10月,时年63岁)离开北影厂这一久负盛名的国企,担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成为这一亚洲最大的电影高校并跻身为世界三大电影高校之一的省部重点建设支持的艺术高校的校长。
1984年4月26日,作为世界知名大学校长的他突发急病,猝然逝世在岗位上,终年67岁,永别了富有魅力的光影世界。
作品成荫,艺术无止,电影不朽!
7. 有没有哪个剧组或者电影公司需要编剧~导演
凡是到了横店的,都是已经开拍的剧组,不可能还没有编剧和导演,你要想当编剧和导演只能自己编写剧本,自己联系投资商,自己跑拍摄许可证,自己成立剧组,自任导演,自己到横店开拍。
8. 导演和电影公司之间的关系..(详情入内)
原创回答:
问题1:如果一个导演有一个非常好的剧本但没资金,能不能自荐到电影公司那里,然后电影公司出资金拍?
很多情况下是这样,当年彼德·杰克逊就是拿着写好了的两集指环王到处找电影公司投资,好象是被迪斯尼拒绝了,而找哥伦比亚的时候,哥伦比亚只肯拍一集,让彼德·杰克逊把剧本改成一集的。杰克逊不肯,又找到新线,新线的老总看了剧本之后说,两集太短了,我们还是按照原作拍三集。于是就出了这么样的三部曲。当然哈比人前传(2集)现在正在制作中。
问题2:拍完了,导演,电影公司,电影院的票房分成是怎样?
一般来说,电影公司跟电影院是按比例分帐的,具体谁得几成不记得了。
而电影公司跟导演的结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定金额的片酬;一种是按票房比例。说到后者,又要提杰克逊了,他后两部指环王都是按票房比例分帐的,到现在他都声称新线还欠他钱,因为新线隐瞒了票房数据。
可能就由于这部分原因,本来是他导演的哈比人前传改由《潘神的迷宫》和《黄金战士》的导演吉尔莫多·德尔·托罗执导。
问题3:听说电影公司会拍电影但导演是选的,究竟是怎样,还有为了拍续集会换导演,究竟是怎样,那题材从那来?
不明白“电影公司会拍电影但导演是选的,究竟是怎样”你想问的是什么。
拍续集的时候会换导演,也可能不会,这既存在电影公司的意图,也要看导演愿不愿意拍续集。前者的例子有哈利·波特系列,到目前为止一集一个导演。不过第前部死圣将拍成上下两部,而导演都将是第六部的同一个导演。
后者的例子象《侏罗纪公园》,斯彼尔伯格拍了续集之后,不再执导第三部的拍摄是他自己的决定。
9. 导演 是不是属于电影制片厂公司的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关系不同。
10. 湖北省电影制片厂导演昰什么官级
史蜀君,导演,北京人,1939年生于重庆。1964年毕业于中央戏院学院导演系,后任湖北省歌舞团导演,1975年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场记、副导演,1983年开始独立拍片。 1983年导演的《女大学生宿舍》,于1984年获捷克第二十四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处女作比赛奖。后又导演《失踪的女中学生》、《夏日的期待》、《庭院深深》等影片,还发表电影剧本《女友》、《啊,我们的小队》,前者摄制成电视剧,获1980年全国优秀电视节目评选一等奖。 是史蜀君导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