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中国电影史六代导演

中国电影史六代导演

发布时间:2023-06-07 07:07:07

『壹』 中国第六代导演有哪些

中国第六代导演有:

1、张元:

张杨的主要作品有《爱情麻辣烫》《洗澡》《昨天》等,在第六代导演中,他一直能够通过贴近现实的电影合作,规避开意识形态的限制,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

『贰』 中国第六代导演有哪些,创作风格是什么

  1.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张元、王小帅、管虎、娄烨、贾樟柯、王全安、陆川、宁浩等等,他们一般是在9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开始从事导演工作的一批年轻导演。

  2. 其整体的创作风格有:①远离政治、历史,对意大利表现主义有借鉴学习,再现现实生活,大多是对当代城市生活的描述;②生活流式的记录生活,在日常状态下写人性的光明和阴暗;③注重个人体验,描写都市的浮华感。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①过分迷恋自己对电影的理解,放弃了常规电影的叙事方式,使他们的影片在造型叙事上充满陌生感;②过分执着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因而影片视野狭窄,自说自话色彩浓厚,难以与大众沟通。

『叁』 中国第六代导演是谁

中国第六代导演是章明。章明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1996年创作的电影导演处女作《巫山云雨》即在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电影节上获奖,2011年的《郎在对门唱山歌》获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最佳音乐奖。

导演思维的概念

导演就好比军队的最高指挥者,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体现导演的艺术风格和性格,更能体现出导演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导演思维是导演的一种意识形式,是导演对于一部影视剧的理解与感悟,导演思维表现在影视作品制作的每个环节,对演员的选择、作品的叙事方法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导演思维具体是指对影视作品的主观理解和二次创造,是升华影视作品内涵的重要因素。

『肆』 我国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分别指谁

分类: 娱乐休闲 >> 电影
解析: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 *** 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划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当他们一旦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出现时,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第五代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

在“第五代导演”这一群体中,还涌现了其他一些优秀人才,如张军钊、李少红、胡玫、周晓文、宁瀛、刘苗苗等在这一时期也拍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

关于“第六代”最原始的界定,其实仅仅是指北京电影学院85班——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胡雪杨、张元、刘丛升冰鉴、唐大年(包括87班的管虎、李欣)这个群体,随后这个群体又汇入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张扬、施润玖和金琛等人,甚至当后来电影学院93级的贾樟柯崛起,我们都能够非常明确地称之为“第六代”。但时至今日,“第六代”这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早已无法涵盖“第五代”之后国内的电影创作群体,这个群体正在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难以统一界定。

中国电影进入1990年代以后,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性质重新回到对其存在的主要诉求上,这种诉求使得“第六代”或者“新生代”电影人中的个人言说和对电影语言的关心被放置在一个边缘化的地带,他们的生存比他们的前辈中国电影人更为艰难。

新生代电影的出现促使真正讨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状况”,以及将1950年代以后世界艺术电影创作领域全面旁友的“现代化语言”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在1985年第五代电影人黄建新在其《黑炮事件》中明显呈现现代电影语汇的影响(主要是安东尼奥尼的电影语言的主观色彩使用的表层技法),被转化到一个并非现代性的人的窘况讨论中,这种对现代电影语言诞生的深层背景的隔膜使得中国电影语言的引进和消化工作,被拖延到1995年的《巫山云雨》(章明)和《民警故事》(宁瀛)这种真正成为具有标志的作品中去。

新生代导演中关于个人成长的讨论重心,给中国电影的创作获得了一次将电影创作和个人生命体的表达高度结合的契机,但是由于主流文化倾向和个人表达的呈现水平等多种原因,使得这些作品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但是其中一些作品依然值得关注。例如,《冬春的日子》(王小帅)、《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长大成人》(陆学长)、《小武》(贾樟柯)。而更多的新导演的涌现,已经依赖于其自身对文化消费时尚的敏锐程度了。

从诞生之初,第六代就面临着第五代不曾遭受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主流意识形态和严峻的市场。因此,第六代一出生遭遇的就是一次空前的经济与文化合围,为了保证创作并坚持自我,他们被迫转入“地下”,然而他们被动进入的却并非一个绝对自由的创作空间,相反,那几乎是一个漫长的、恶性循环的陷阱。此外,第六代的诞生,还是华语电影传统和西方电影传统双重影响的产物,第五代给第渗启老六代造成的精神压力,也进一步激发了第六代自身的内在焦虑,这迫使他们主动地向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电影中汲取营养。

第六代致命的缺陷是创作脱离市场。在漫长的、另辟蹊径的地下生涯中,他们也走了太多弯路,这导致他们普遍缺乏对市场的基本判断。去年,娄烨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但[紫蝴蝶]却恰恰暴露了第六代在面对市场时可能暴露的全部缺陷。第六代内在的缺陷是“伪个性”,也就是创作思想在所谓“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表象徘徊,对当下的关注也仅仅停留在边缘。严格意义上讲,第六代的历史观是缺席的,甚至虚构性也是缺席的,第六代大都习惯于主题先行(甚至是形式感先行),而缺少真正丰满的故事。

现在,有一种广泛的误解是,一个导演从“地下”走到“地上”,就一定立刻会像金子见到太阳一样闪闪发光。但事实上,一个导演在地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不能因为他浮出水面就迎刃而解。

另一种广泛的误解是,2004年将是第六代全面突围的一年,那些在“地下”受到广泛认同的导演,一旦返回“地上”就一定会迅速征服市场。比如贾樟柯。他的电影创作确实起点很高,但他的电影并不具有商业性,《小武》或《站台》这样的电影必然难以获得票房。因此,不要因为媒体的炒作,而强迫一个导演进行违背自己的电影创作初衷的市场化努力。第六代刚刚浮出水面,这个时候他们恰恰更需要宽松的舆论环境,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发行方充满智慧与远见的鼎立支持。

『伍』 中国第六代导演都有谁代表作是哪些

第六代导演一般指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中后期,他们已经成为华语影坛的一股重要的力量,而这些风格各异的电影作者,亦是中国电影之今天明天。
张元,满族,1963年生,江苏连云港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 代表作:《妈妈》1990、《北京杂种》1993、《回家过年》1999
路学长,1964年生,北京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代表作:《长大成人》1994、《卡拉是条狗》2003、《租期》2006
张扬,1965年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代表作:《爱情麻辣烫》1997、《洗澡》1999、《昨天》2001
孟京辉,1965年生,江西人,199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代表作:《像鸡毛一样飞》2002
贾樟柯,1970年生,山西汾阳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代表作:《小武》1997、《站台》2000、《三峡好人》2006
娄烨,1965年生,上海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代表作:《周末情人》1994、《苏州河》2000、《颐和园》2006
霍建起,1958年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 代表作:《那山那人那狗》1998、《蓝色爱情》2000、《暖》2003
胡雪扬,1963年生,上海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代表作:《留守女士》1991、《湮没的青春》1994、《冰与火》2000
王小帅:1965年生,山东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2000、《青红》2004、《左右》2007
管虎,1969年生,北京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法学院导演系 代表作:《头发乱了》1993、《浪漫街头》1996、《西施眼》
李欣,1969年生,上海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代表作:《谈情说爱》1995、《欲望边缘》2003、《自娱自乐》2004
王全安:1965年生,陕西西安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代表作:《月蚀》1999、《惊蛰》2003、《图雅的婚事》2006
何建军,1960年生,北京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 代表作:《悬念》1993、《邮差》1994、《蔓延》2003

『陆』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

中国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如下:

1.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 。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

2. 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

3. 第三代导演 :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 第四代导演: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 第五代导演: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第五代” 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6. 第六代导演:例如王小帅的《十七岁单车》,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张元的《过年回家》,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三位导演。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另一个共同特色是:他们都各有话说,第六代导演所叙述的故事,是他们各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如果能大量的呈现出来,才能显露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多元生机。

7. 第七代导演 :这里的“第七代导演”,是指在新千年之后走上导演岗位,开拍第一部电影的“新生代导演”。他们多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电影的基本命题、所关注的对象,以及表现手法、风格,都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有所不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电影意识的诞生。

“第七代导演”,其实是个很不规范的概念。因为这一称谓既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也没有广泛流传;这里所归纳的导演群体,目前也尚未形成一个可以归纳为“代”的较为统一的性格、风格和流派。

注意:

其实到今天为止的七代导演名号的又由来是第五代导演所作的《黄土地》,陈凯歌1985年的《黄土地》在中国电影行业里面砸了一个坑,业内把这个坑叫第五代导演,而后几年,第五代导演源源不断地往坑里填料。

直到1988年的《红高粱》出现,因为实在是太厚重,好的是把坑填满了,坏的是坑给砸穿了,至此第五代导演的辉煌艺术创作时期结束,开始步入体制化的商业片,虽然后有《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三部影片为第五代导演出彩了一手,但个人化、艺术化的第五代导演时代已经于1988年结束了。

但是正是因为第五代导演的出彩,在首拿国际三大奖中的金熊奖(1988·《红高粱》)之后,业内开始捋了捋中国导演的辈分,在第五代之前是完全得以区分的,这全是靠时代的划取和整体的创作方向等原因限制。而到了第六代导演开始80年代,第五代也开始慢慢走向商业化,脱个人性而类型化,当代商业片最为成功的当属好莱坞(Hollywood,又称荷里活,位处美国洛杉矶)。

『柒』 “第五、六代导演”是指什么时期代表作有哪些他们在影片拍摄时需要做什么

第五代导演指的是以北京电影学院82届毕业生为主题的一代电影导演。

1984年,陈凯歌拍出了《黄土地》,之后陆续有吴子牛的《黑谷喋血》,陈凯歌的《大阅兵》《荆轲刺秦王》《霸王别姬》胡玫的《女儿楼》,田壮壮的《盗马贼》,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张艺谋的《红高粱》等等大批优秀作品问世。

这批导演成长于中国社会大动荡中,文革浩劫使他们不得不在底层顽强搏击,上山下乡,当兵……十年文革结束,他们得以重返校园后系统学习系统的电影知识理论,西方的哲学美学价值影响了他们价值观美学观的形成,而这些反规范的精神品格,与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思,反思思潮相适应。

这个时期,就是新启蒙运动时期。第五代的启蒙主义先锋电影思潮作为新启蒙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具有一致的启蒙立场——重估一切价值的批判反思精神,这里的反思思维不仅指向历史,也将矛头对准了现实。他们在电影语言和社会反思两个方面,对电影界形成了双重冲击。

在电影语言方面,第五代电影追求宣言式的阐述,其声音,光线,物质空间,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意图,他们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在炫彩,需要时,刻画人物,镜头运用灯都立秋表型立意,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强烈渴望探索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将形式与内容大道完美的结合。

第五代作为启蒙主义的先锋电影思潮,《红高粱》的出现被认为是其文化的总结标志,他以阉割阉割者的场景,象征性地小杰了再异族文明的再度冲击面前,国人的显示教练车与震惊体验。而童年出现的《孩子王》从文化,哲学层面上展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语义含义,展示了文化与生命的两难对立,这种对立蕴含着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意识。

总体特点:从动乱中成长,有强烈的探求渴望和主题意识,希望运用独特的方法去表现纷繁杂乱的历史和现实。

以生成的历史思考和敏锐的哲学思辨角度来解释社会变化的的历史渊源,剖析承付的传统观念,展现民族的生动汽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情感。


第六代导演

界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忠厚其进入北影电影系,就是年代后开始指导电影的一批年轻导演。基本没有受过文革影响,并不存在收到压抑的切肤之痛,中学时代至承认时期,真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旧体制旧观念的消融,崩溃,各种新潮思想的发生于建立伴随着他们成长,他们经历了八九十年代经济转轨带来的剧痛,也基尼了电影从所谓神圣的艺术走入生活,还原成一种文化消费产品的无奈。这决定了他们对于传统和一切旧事物都习惯站在怀疑和审视的立场上。

主要人物:张元《北京杂种》
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
管虎《头发乱了》
娄烨《周末情人》
贾樟柯《小武》《三峡好人》
陆川《南京南京》
宁浩《绿草地》

参考链接:网页链接

『捌』 第一代导演到第六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郑正秋、·任彭年、侯曜、沈浮、史东山、何非光、袁牧之、蔡楚生、洪深 第二代导演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也属于由萌芽到起步阶段。 ·陈怀皑、桑弧、崔嵬 第三代导演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代导演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在影片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地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谢晋、谢铁骊、谢添、沙蒙、水华、林农、李前宽、肖桂云、凌子风 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构成的创作全体,他们一毕业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 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导演在学习时期没能接触到苏联以外的电影,这直接影响到*导演电影语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但他们提出电影不应该受僵化的舞台限制,应该选择自然、真切和简单的形式挖掘普通生活的诗意和哲理,同时也开始了对历史的反思。整个*的创作高潮正是伴随着这次反思而爆发的,*的创作带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农村渐渐成为*作品的中心题材,他们以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缩影的表现手法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第五代导演。
·黄蜀芹、黄健中、郑洞天、谢飞、王启民、滕文骥、吴贻弓、丁荫楠 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是指一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黄建新、吴子牛 第六代导演
“第六代”不仅是一个时空意义上的聚合体,更重要的是由一个文化姿态、创作风格相对一致而形成的在1990年代带有先锋性、前卫性、青春性的创作群体(或群落)。他们在当代中
国影坛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电影趋势或电影现象。 “六十年代生人”的“第六代”成长于80年代,浮出海面却是在1990年代初,这是一个中国人内心世界产生极大转变的年代。也许是创作历程的艰苦,也许是自身艺术生活的独特性,也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第六代”的电影从一开始就体现着一种灰色调,他们的视角与以往有很大的变化,摇滚人、艺术家、同性恋、小偷、妓女——一群不被关注的边缘人进入他们的视野,在混乱的情感纠葛、迷茫的追求、琐碎的细节描写和俚语脏话式的台词包装下讲述当代城市青年成长的故事。

·路学长、贾樟柯、王小帅、李少红、孙周、姜文、叶大鹰、冯小宁、冯小刚

『玖』 中国历代导演名单

第一代导演:指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代表作品有《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等。

第二代导演: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代表作有《城市之夜》、《大路》、《渔光曲》等。

第三代导演: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优秀作品有《南征北战》、《白毛女》、《青春之歌》、《小兵张嘎》、《早春二月》、《女篮五号》、《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

第四代导演:“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吴贻弓、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沙鸥》、《本命年》、《小花》、《城南旧事》、《小街》等。

第五代导演:电影学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猎场扎撒》、《红高粱》等。

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

管虎《斗牛》、《杀生》、《上车走吧》、《头发乱了》、《老炮儿》,宁浩《绿草地》,贾樟柯《天注定》、《小武》、《站台》,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阿年《感光时代》。

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等。

第七代导演:陆川、高彭、李芳芳、常征等几人,中国第七代导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业片。

导演的职责是:

1、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为剧本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

2、与制片人和导演组其他成员携手遴选演员。

3、根据剧本和拍摄要求选择外景或指导搭建室内景。

4、指导道具组完成道具的准备和布置工作。

5、指挥现场拍摄工作。

6、指导工作团队完成后期制作,包括剪辑、录音、主题曲、动画、字幕、特效等。

7、与出片方商讨作品的宣传计划。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电影史六代导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飞虎电影粤语配音电影 浏览:547
韩国电影海什么男什么 浏览:434
周星驰改马彩票的电影 浏览:404
乌鲁木齐华纳激光电影院 浏览:35
快递的爱微电影卖原味女主角是谁 浏览:160
西安立丰城有没有电影院 浏览:629
巴中平昌电影院 浏览:123
爱情公寓大电影没有了展博 浏览:99
铠甲勇士大电影剧情 浏览:343
华创生鲜超市电影院 浏览:596
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演员 浏览:615
富力海珠城电影院爆米花 浏览:847
值得看的十大黑帮电影 浏览:189
电影解析网站犯法 浏览:268
二战德国的小孩子电影大全 浏览:885
2021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票房 浏览:201
电影类似爱情插曲 浏览:956
带着娃娃在广场电影真实图片 浏览:550
周星驰18年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297
写音乐的电影推荐 浏览: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