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历代导演名单
第一代导演:指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代表作品有《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等。
第二代导演: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代表作有《城市之夜》、《大路》、《渔光曲》等。
第三代导演: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优秀作品有《南征北战》、《白毛女》、《青春之歌》、《小兵张嘎》、《早春二月》、《女篮五号》、《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
第四代导演:“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吴贻弓、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沙鸥》、《本命年》、《小花》、《城南旧事》、《小街》等。
第五代导演:电影学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猎场扎撒》、《红高粱》等。
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
管虎《斗牛》、《杀生》、《上车走吧》、《头发乱了》、《老炮儿》,宁浩《绿草地》,贾樟柯《天注定》、《小武》、《站台》,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阿年《感光时代》。
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等。
第七代导演:陆川、高彭、李芳芳、常征等几人,中国第七代导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业片。
导演的职责是:
1、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为剧本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
2、与制片人和导演组其他成员携手遴选演员。
3、根据剧本和拍摄要求选择外景或指导搭建室内景。
4、指导道具组完成道具的准备和布置工作。
5、指挥现场拍摄工作。
6、指导工作团队完成后期制作,包括剪辑、录音、主题曲、动画、字幕、特效等。
7、与出片方商讨作品的宣传计划。
❷ 历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完全获奖名单 全一点...详细一点...嘿嘿
奖项名称: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创办时间: 1993
主办单位: 神州电影基金会 神州电影报社 北京市学生联合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
第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3年)
最佳故事片∶ 《三毛从军记》 《站直了,别趴下》
最佳不雅赏成效奖∶ 《新龙门客栈》 《三毛从军记》
艺术创新出格奖∶ 《三毛从军记》
最佳男演员奖∶ 胡亚捷 《老娘土》
最佳女演员奖∶ 奚美娟 《蒋筑英》
组委会出格奖∶ 《蒋筑英》
评委会出格奖∶ 《杂嘴子》
第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5年)
最佳故事片∶ 《违靠违,脸对于脸》《 家丑》
最佳不雅赏成效奖∶ 《东归英雄传》 《炮打双灯》
最佳男演员奖∶ 牛振华 《违靠违,脸对于脸》
最佳女演员奖∶ 丁嘉莉 《无人喝彩》
笑剧片出格奖∶ 《爱情傻瓜》
评委会出格奖∶ 《王师长教师之欲火焚身》
组委会出格奖∶ 《凤凰琴》
艺术创新出格奖∶ (空白)
第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6年)
最佳故事片∶ 《被告山杠爷》
最佳导演∶ 李少红 《红粉》
最佳男主角∶ 李仁堂 《被告山杠爷》
最佳女主角∶(空白)
最佳不雅赏成效∶ 显著 《绝境逢生》
评委会出格奖∶ 《黑骏马》
组委会出格奖∶ 《弹道无痕》
第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7年)
最佳故事片(飞虎杯)∶《民警故事》 《天国忤逆子》
最佳男演员∶ 朱旭《变脸》
最佳女演员∶ 安好《大辫子的诱惑》
最佳不雅赏成效∶ 《悲情布鲁克》
最佳童贞作奖∶ 霍建起 《赢家》
最佳艺创新出格奖∶ 李欣 《谈情说爱》
组委会出格奖∶ 《变脸》
组委会出格荣誉奖∶谢晋
第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8年)
最佳故事片(飞虎杯)∶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佳导演∶ 张扬《爱情麻辣烫》
最佳男演员∶ 王学圻《 红西服》
最佳女演员∶ 艾丽娅《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佳不雅赏成效∶ 《爱情麻辣烫》
评委会出格奖∶ 《违起爸爸上学》《超导》
组委会出格奖∶ 《红河谷》《大进军--南线大追歼》
艺创新出格奖∶ 王学圻、杨丽萍 《日头鸟》
最佳纪录片奖∶ 《周恩来外交风云》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影片∶ 《周恩来外交风云》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女演员∶ 安好 《红河谷》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男演员∶ 葛优《甲方乙方》
第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9年) 最佳故事片∶ 《一个都不能少》
最佳导演∶ 滕文骥《春天的狂想》
最佳男演员∶ 滕汝俊《 那山、那人、那狗》
最佳女演员∶ 陶虹《斑斓新世界》
最佳不雅赏成效∶ 《不见不散》
评委会出格奖∶ 《春天的狂想》
组委会出格奖∶ 《故园秋天的景色》《挥军三江》
童贞作奖∶ 李虹《伴你高飞》
艺创新出格奖∶ (空白)
特殊教诲奖∶ 《不能没有你》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影片∶《 不见不散》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女演员∶ 徐帆 《不见不散》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男演员∶ 冯巩 《某事偷着乐》
第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0年)
最佳故事片∶ 《说出你的秘密》
最佳导演∶ 路学长 《非常夏日》
最佳男演员∶ 姜武 《洗澡》
最佳女演员∶ 江珊 《说出你的秘密》
最佳不雅赏成效∶ 《紧迫迫降》
评委会出格奖∶《 横空生人避世》
组委会出格奖∶ 《大进军-大战宁沪杭》 《我的1919》
最佳新人奖∶ 潘粤明 《非常夏日》
最佳艺创新出格奖∶ (空白)
科教片出格奖∶ 《太空与人》
小童演员出格奖∶ 曹丹 《草屋子》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影片∶ 《洗澡》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女演员∶ 徐帆 《没完没了》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男演员∶ 濮存昕 《洗澡》
◎第一届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奖项
故事短片一等奖∶ 付东川 陈镇(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熊》
故事短片二等奖∶邵 丹(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 清唱,《静听》
程 亮(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存盘》
故事短片三等奖∶ 马书立(中央戏剧学院大专班) 《村长与鱼》
冯自立(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掉去的一天》
张长征等(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 《嗨,hi》
纪录专优秀奖∶ 吴石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 红壤》
李蓉、何刚等(安徽大学新闻系) 《寻梦到徽州》
第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1年5月)
最佳故事片∶ 《蓝色爱情》
最佳导演∶ 夏刚 《玻璃是透明的》
最佳男演员∶ 张国立 《一声感喟》
最佳女演员∶ 袁泉 《蓝色爱情》
最佳不雅赏成效∶ 《卧虎藏龙》
评委会出格奖∶ 郑晓龙 《刮痧》 《益西卓玛》
组委会出格奖∶ 《相伴永远 》《芳香誓言》 《刘天华》
最佳艺创新出格奖∶ (空白)
最佳新人奖∶ 黄凯 《玻璃是透明的》
特殊孝敬奖∶ 谢铁骊
特殊教诲奖∶ 宁敬武 《无声的河》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影片∶ 《刮痧》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女演员∶ 陈建斌 《菊花茶》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男演员∶ 吴越 《菊花茶》
◎第二届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奖项
最佳影片∶ 黄敬尧(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遥远的此岸》
最佳导演∶ 宁浩(北师大艺术系) 《星期3、星期四》
最佳编剧∶ 张长征(上海戏剧学院文编系) 《上海,不雅众》
最佳创意∶ 王景光 《核桃》
最佳摄影∶ 刘正 《黄昏中的男孩》
实验影片∶ 严尧 《一个虚构真实者的真实虚构》
艺术摸索片∶ 薜长青 《西天》
最佳纪录片∶ 黎晓锋 《立春锣的人》 最佳专题片∶ 刘开路 《沙蒙与<上甘岭>》
故事片出格奖∶ 雅致雪 《掉语者》 叶宇、刘萌 《结业三件事》
纪录片出格奖∶ 刘萌萌 《五公路》
优秀参加比赛片∶ 《亭子间嫂嫂》 《像电一样的速率》 《车窗 》《孑孓》 《掉语者》 《鲜花》
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2年5月)
最佳故事片∶ 《高原如梦》
最佳导演∶ 黄建新 《谁说我不在乎》
最佳男演员∶ 傅彪 《押解的故事》
最佳女演员∶ 胡可 《聊聊》
最佳不雅赏成效∶ 《冲出亚马逊》 《大腕》
评委会出格奖∶ 《法官妈妈》《 聊聊》
组委会出格奖∶ 《紫日》 《敞亮的心》
最佳新人奖∶ 黄海波 《高原如梦》
最佳童贞作奖∶ 陆川 《寻枪》
笑剧片出格奖∶ 黄宏 《25个孩子一个爹》
艺术摸索出格奖∶ 张扬 《昨天》
神州电影良好孝敬奖∶ 谢晋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影片∶ 《开往春天的地铁》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女演员∶ 徐静蕾 《开往春天的地铁》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男演员∶ 葛优 《大腕》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电视机电影∶ 《不由自立》 《刑警张玉贵之队长生活》
电视机电影最佳表演搭档奖∶ 江柯、花明 《我和连长》
电视机电影最佳演员奖∶ 王学圻 《刑警张玉贵的队长生活》 潘粤明 《不由自立》
电视机电影最佳导演奖∶ 郑大圣 《古玩》
电视机电影最佳不雅赏成效奖∶《大风沙》
◎第三届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奖项
最佳影片∶ 《春节》
最佳导演∶ 刘伽茵 《火车》
最佳编剧 ∶金晶 《每天的天》
最佳剪接∶ 应亮《天国的金币》
最佳摄影∶ 赵鹏《春之影》
最佳纪录片∶《 棚鹏学校》
业余组最佳故事短片∶ (武汉理工大学) 《焦炙的人》
业余组优秀故事短片∶ (南京师范大学) 《升降机惊魂》
业余组最佳纪录短片奖∶ (空白)
业余组优秀纪录短片奖∶ 《流浪广州》
业余组最佳电视机专题片奖∶(空白)
业余组优秀电视机专题片奖∶《 丁剑和他的同窗们》
第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3年10月)
最佳故事片∶ 《卡拉是条狗》
最佳导演∶ 孙周 《周渔的火车》
最佳男演员∶ 孙红雷
最佳女演员∶ 倪萍 《斑斓的大脚》
最佳不雅赏成效∶ 《英雄》
评委会出格奖∶ 《和你在一路》《 诺玛的十七岁》
组委会出格奖∶ 《邓小平》 《惊涛骇浪》 《嘎达梅林》
最佳童贞作∶ 马晓颖 《世界上最疼我的阿谁人去了》
优秀小童演员∶ 张妍 《暖春》
人的共同体精神出格奖∶《惊涛骇浪》
艺术摸索出格奖∶《像鸡毛一样飞》
神州电影良好孝敬奖∶ 张艺谋《英雄》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影片∶ 《西施眼》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女演员∶ 巩俐 《周渔的火车》 周迅 《那时花开》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男演员∶ 葛优 《卡拉是条狗》
第二届优秀电视机电影∶《贞贞》 《家有轿车》《 河沿儿》
第二届优秀电视机电影导演奖∶ 乔梁 《贞贞》
◎第四届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奖项
最佳影片∶ 《甘蔗》
最佳导演∶ 赵峥 《二虎》
最佳编剧∶ 《回家看看》
最佳剪接∶ 《曲直短长鸽子》 最佳摄影∶ 《烟纸店》
最佳纪录片∶ (空白)
最佳实验片∶《和你的身影》
评审团导演出格鼓动勉励奖∶《约会》
评审团摄影出格鼓动勉励奖∶ 《渡》
业余组最佳创意奖∶《拐角》
业余组最佳实验奖∶《从2月30日说起》
业余组最佳摸索奖∶ 《新红色恋人》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4年5月)
最佳故事片∶《 暖》
最佳导演∶ 郑洞天
最佳男演员∶ 范伟
最佳女演员∶ 余男
最佳不雅赏成效∶ 《六合英雄》
评委会出格奖∶ 王全安 《telephone》
组委会出格奖∶ 《走近毛☆☆》 《惊心动魄》 《心动岁月》
最佳童贞作∶ 《冬至》
优秀小童演员∶ 黄豆豆
艺术创新奖∶ 《恋爱中的宝贝》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导演∶ 冯小刚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女演员∶ 赵薇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男演员∶ 姜文、陈坤
◎第三届电视机电影大奖赛奖项
优秀电视机电影∶ 《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
优秀电视机电影导演奖∶ 王竞
优秀电视机电影∶ 演员奖 戈治均
◎第五届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奖项
最佳剧情片∶ 刘怡彤 北京电影学院 《小黑和爸爸》
评委会大奖∶ 魏星 北京师范大学 《没有我》
最佳导演∶ 徐伊亮 中央戏剧学院 《石榴》
最佳编剧∶ 张迪 北京电影学院 《劁猪》
最佳纪录片∶ 丁小洋 四川大学 《我知道去年炎天他们干了啥子》
纪录片鼓动勉励奖∶ 陈锦光 Hong Kong都会大学 《阿祝的故事》
唐明兰 四川师范大学 《拉姆的欢愉炎天》
最佳实验片∶ (空白)
实验片出格鼓动勉励奖∶ 冯文 北京电影学院 《掉》
白承勋 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培训学院 《共同栽培区》
组委会奖∶郑正 重庆师范大学 《歌者》
业余组剧情片优胜奖∶ 侯志斌 天津师范大学 《外面的世界》
业余组剧情片优秀奖∶ 李勃昕 武汉大学 《劫》
韦正 上海交通大学 《爱情谜儿》
陈家远 上海大学 《等》
业余组剧情片鼓动勉励奖∶ 丁一 南京师范大学 《胆小如鼠》
潘刚 神州科学技术大学 《断绝》
郑小兵 浙江大学《 Memory》
徐笑萌 北京林业大学 《结业那天我们一路掉恋》
王莹 贵州大学 《一百、二百》
纪录片优胜奖∶ 申特尔?阿加沃 Hong Kong都会大学 《何处是“家”》
纪录片优秀奖∶ 尼科?福克塞尔 Hong Kong都会大学 《马可船主的故事》
田莹 陕西师范大学 《守墓一晚上》
纪录片鼓动勉励奖∶ 陈丹丹 南京师范大学 《春节回家》
郑航军 汕头大学 《盐灶拖神》
张利莹 渤海大学 《我的父亲母亲》
余蓓 重庆大学 《上学》
杨洪林 湖北人的共同体学院 《回家春节》
李跃岩 渤海大学 《父亲》 《大棚 菜》
实验片优秀奖∶ 张勇 东华大学 《撒手》
周叶 厦门大学 《节制》
◎首届大学生动漫片短片大赛
最佳Flash动画奖∶ 高磊 《出口-><-进口》
最佳3D动画奖∶黄云显 刘博 韩涛 唐曦 王朵朵 《易拉罐》 最佳手工动画奖∶艾琳 | 刘燕 《奇策/鸟巢》
最佳编剧奖∶ 孙甜 二00三年一月十五日 《雪》
最佳美术风格奖∶赵晔 | 闫威 《采薇》《彳亍》
最佳创意奖∶丁美音 《手下留情》
最受评委接待奖∶ 李金涛 骞里 陈晨 付晓琳 《She belongs to me》
最佳不雅赏成效奖∶ 刘跃军 《狼烟时代》
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5年5月)
最佳故事片∶ 《墩子的故事》
最佳导演∶ 陆川 《可可西里》
最佳男演员∶ 夏雨 《独个等候》
最佳女演员∶ 张静初 《花腰新娘子》
最佳不雅赏成效∶ 《天下无贼》
评委会出格奖∶ 《可可西里》 《张思德》
组委会出格奖∶ 《缄默沉静的深山》 《求求你表扬我》 《枪手》
最佳童贞作奖∶ 伍仕贤 《独个等候》
最佳新人奖∶ 杨子 《青花》
封佳奇 《墩子的故事》
最佳小童演员∶ 王正佳 《电影往事》吴旭 《上学路上》
艺术摸索奖∶ 《我心飞翔》
最佳笑剧片奖∶ 《心里急躁吃不了热豆腐》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导演∶ 冯小刚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女演员∶ 李冰冰
最受大学生接待的男演员∶ 冯巩
◎第三届电视机电影大奖赛奖项
优秀电视机电影∶ 《合同父子》
优秀电视机电影导演奖∶ 陆江
优秀电视机电影 男演员奖∶ 李滨
优秀电视机电影 女演员奖∶ 柏青
◎第六届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奖项
长片类
最佳长片奖∶ 张磊 (西北大学) 《霸王年月》
最佳导演奖∶ 杨瑾 (北京师范大学) 《一只花奶牛》
平跨文化纪录片奖∶ 王艳娥 (北京师范大学) 《语言课》
短片类(专业组)
最佳剧情短片∶ 魏星等 (北京师范大学) 《四月》
评委会大奖∶ 李炳 (北京电影学院) 《七九》
最佳导演奖∶ (空白)
最佳编剧奖∶ 赵晔 (北京电影学院) 《保温瓶》
最佳摄影奖∶ 乔乐 白玉侠 (北京电影学院) 《废墟》
最佳纪录短片∶ 李小江 (北京电影学院) 《到城里去》
纪录片优秀奖∶ 王力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少年》
最佳实验短片∶ (空白)
实验片鼓动勉励奖∶ 张小迪 (北京电影学院) 《死亡赋格》
短片类(业余组)
最佳剧情短片∶ 江卓尔 (神州科学技术大学) 《流人睡房史》
剧情片优秀奖∶ 许星 (华东理工大学) 《同居狂想曲》
张贺 杨林 (吉林大学) 《腾飞!434——爱情信》
最佳纪录短片∶ (空白)
纪录片优秀奖∶ 王鑫 (重庆工商大学) 《画途》
王增伟 (湖北人的共同体学院) 《走进普米年》
最佳实验短片∶ (空白)
实验片优秀奖∶(空白)
◎第二届大学生动漫片短片大赛
金奖∶於水(北京电影学院) 《生活本来是这样的》
银奖∶ 樊平明 李瑞光等(北京电影学院) 《淘淘日志》
2104剧组(北京电影学院) 《2104年X月X日》
铜奖∶ 张爽等(陕西电子科学技术大) 《白馍》
黄宇(沈阳鲁迅美术学院) 《补天》
王鹏 于淼(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 《掌控》
最佳故事奖 ∶炜涯(北京电影学院) 《非典女孩四重奏》
最佳成效奖∶ 张淼(北京电影学院) 《微妙的调和》 最佳成效奖∶ 2104剧组(北京电影学院) 《2104年X月X日》
最佳创意奖∶ 於水(北京电影学院) 《生活本来是这样的》 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6年4月29日)
最佳故事片奖:《天狗》
最佳导演奖:张元
最佳不雅赏成效奖:《要是·爱》
艺术摸索奖:《无限动》
最佳童贞作奖:《悄然默默的嘛呢石》
最佳女演员奖: 倪萍
最佳男演员奖:濮存昕
最佳新人奖: 宫哲
最佳数码电影奖:《租期》
评委会奖:《我们俩》 《泥鳅也是鱼》
人的共同体题材出格奖:《斑斓家园》
教诲题材出格奖:《网络少年》
组委会奖:《太行山上》 《定军山》
最佳电视机电影:《烩面馆》
最佳电视机电影导演:周友朝
最佳电视机电影男演员:刘小宁
最佳电视机电影女演员:(空白)
最受大学生接待导演:陈可辛
最受大学生接待男演员:夏雨
最受大学生接待女演员:周迅
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7年04月28日)
最佳故事片奖:《云水谣》
最佳导演奖:宁浩 《疯狂的石头》
最佳不雅赏成效奖:《爱情呼叫转移》
艺术摸索奖:空白
最佳童贞作奖:《爱情的牙齿儿》 《箱子》
最佳女演员奖:斯琴高娃 《阿姨的后现代生活》
最佳男演员奖:李易祥 《鸡犬不宁》
最佳新人奖:周波《望山》
教诲题材出格奖:《考试》
军事题材出格奖:《我的长征》
纪录片出格奖:《又见梅兰芳》
组委会奖:《墨攻》、《夜上海》
最佳电视机电影:《北京hi》
最佳电视机电影导演:范冬雨
最佳电视机电影男演员:郭家铭 《我自己的德意志》
最佳电视机电影女演员:储颖颖 《beer花》
最受大学生接待导演:冯巩 徐静蕾
最受大学生接待Hong Kong演员:梁家辉 《我的教师生涯》
最受大学生接待男演员:陈坤
最受大学生接待女演员:赵薇
第八届短片大赛获奖名单
DV单元获奖名单
“夸克”自出题目DV短片专业组
评委会大奖:《 我—妈妈—嬷嬷—爸爸—DV》 卢泽荣 Hong Kong都会大学
最佳剧情片:《愤慨的水壶》曹静 神州传媒大学
最佳导演奖:《瘟疫》 张国文 Hong Kong浸会大学
最佳编剧奖:《将来 逝?》 杨怡婷 台湾政治大学
最佳纪录片:《坐东》 单崇山/卢璐/黄晨岚 复旦大学
纪录片优秀奖:《归》 高广元 北京师范大学
《越剧》 戴君良 北京电影学院
最佳实验片:《过》 孙炜炜 中央美术学院
实验片优秀奖:《车之城》 孙祺舜 上海戏剧学院
最佳网络人气奖:《两个傻瓜的爱情故事》魏亮 沈阳工业大学
“夸克”自出题目DV短片业余组
剧情片优秀奖:《两个傻瓜的爱情故事》魏亮 沈阳工业大学
《莫小白的水怪日志》 卢正雨 湖南工业大学
剧情片鼓动勉励奖:《山那头》马亮 太原师范学院
纪录片鼓动勉励奖:(空白)
纪录片优秀奖:(空白) 实验片优秀奖:(空白)
实验片鼓动勉励奖:(空白)
“尊敬常识产权,阔别盗版”公益片
一等奖:《盗?偷!》 梁锦威 广西人的共同体大学
二等奖:《天演论》胡伟 北京师范大学
《拒绝盗版》王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鼓动勉励奖:《复制》 孙祺舜 上海戏剧学院
《愿意永远这样》高飞 中央戏剧学院
《不要盗版》杨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盗版曲直短长》崔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感动的价值》米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反盗版步履——我所作》张继 中央财经大学
《经过授权的版本神州》 敖斯乔 北京师范大学
《抵制盗版,还世界一个真实》徐乔 北京师范大学
《要饭的人与盗版商》 付鳞然 北京师范大学
最佳创意奖:《反盗版公益广告——小狗篇》 肖贝荻/傅托 神州传媒大学
燕平跨文化纪录片
《小活佛,世界杯和申请一张信用卡》 龙远程 上海大学
跳舞影象作品
评委会大奖:(空白)
最佳导演奖:《华氏311》 汪起正/郑敏健 北京跳舞学院
《三分之一》 常肖妮/苏灿书 北京师范大学
最佳创意奖:《跳》 白宇鸥/富美 北京跳舞学院
《网球网》 孙爱迪/李思诺 北京师范大学
动画单元获奖名单
金奖:(空白)
银奖:《有那末一首歌》 李博 神州传媒大学
《天国的台阶》 焦岩 袁博 中央美术学院
铜奖:《碎香》 樊平明 北京电影学院
《兔子!哪儿跑》 李智勇 吉林大学
《杂技团》 殷尧/吕睿丹/杨黎 北京电影学院
《线偶》 陈超淼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最佳成效奖:《玩笑》曾洁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最佳故事奖:《弄钱》郭麒 神州传媒大学
最佳创意奖:《完美》王强 神州传媒大学
telephone单元获奖名单
最佳短片奖:《伸手》 董元庆 武汉理工大学
最佳创意奖:《昨天》 齐大伟 北京师范大学
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8年4月22日)
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8年4月22日晚在神州剧院举行闭幕式暨颁奖仪式,以下为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奖 《结集号》
最佳导演奖 冯小刚(《结集号》)
评委会大奖 《香巴拉信使》
组委会大奖 《五颗子弹》、《江北好人》
最佳男演员奖 张涵予(《结集号》)
最佳女演员奖 苗圃(《凤凰》、《樱桃》、《东方大港》)
最佳不雅赏成效奖 《投名状》
最佳童贞作奖 尹丽川(《公园》)
最佳新人奖 黄小蕾(《天下第二》)
艺术摸索奖 《革命到底》
军事题材创编奖 《八月一日》、《夜袭》
人的共同体题材创编奖 《尼玛家的女许多人》
实际关注创编奖 《暴发事务》
笑剧片创编奖 《局势恶化流星》
体育题材创编奖 《买买提的2008》
教诲题材创编奖 《遥望南边的童年》
最受接待导演 俞钟(《香巴拉信使》)
最受接待男演员 侯勇(《八月一日》)
最受接待女演员 余男(《双食记》)
最佳电视机电影女演员奖 袁志博
最佳电视机电影男演员奖 赵亮(*大赵亮) 最佳电视机电影导演奖 周伟
最佳电视机电影奖 《棋王和他的儿子》
❸ 求北京电影学院各院系2004级~2008级各院系学生名单
目前最齐全的也就表演系的了。。。
❹ 第几代导演是怎么分的 各代导演代表人物
1、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2、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
3、第三代导演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
第五代导演成长历程
“第五代”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在动乱底层顽强搏击,重返校园后系统学习电影专业知识,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这些反规范的精神品格,与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他们的影片才如寒冬后嫩草,新鲜独特。与大陆第五代一样,香港新浪潮没有宣言和纲领,也没有共同组织,正如许鞍华所说,新浪潮导演并没有一致的意识形态。
但可以从他们的影片中找出一种把现代香港的浮华表面撕去,将真相赤裸裸呈现出来的视界。这种现实视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这批战后出生的影视人面对都市文化的勃兴,勇于表达着本土传统与外来冲击下的诸般感受。
❺ 北大导演系分数线
北大导演系分数线390分。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成立于1956年,主要培养电影电视导演创作的专门人才。
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为中国电影、电视剧的创作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对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导演系现有故事片创作、纪录片创作、剪辑三个专业方向,博士、硕士、本科、创作干部进修等各个层次的教学班。
❻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
1、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就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处于摸索阶段。
2、第二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
3、第三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经典打造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夹缝生存者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第五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二次春天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
6、第六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异军突起
导演们似乎都极力反对“第六代”这个集体冠名,但是,好事者却为导演们找到了强行归纳的标准:一是北京电影学院85级学生,二是60年代之后生人,按照上面这些既成准绳,合乎情理的导演就有了一大批,比如张元、王小帅、姜文、娄烨、管虎、章明、路学长、施润玖、张扬等,都应该是“第六代导演”的生力军。
❼ 北京电影学院2009年导演系录取分数线多少
200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录取分数线采用了北京市的二本线。是由于那年北京市的二本线太低,文科443、理科414。
2006年,北京市二本线普遍涨了10多分。而当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录取分数线高达455。是由于那一年录取学生文化课都很好,那年全国卷很简单。
2007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是故事片方向,分数线才400分。是因为前三名里有两个学生没到420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特意为他俩降的线。
2008年,是400
2009年的环没出来,只是估计吧
❽ 中国历代导演名单都有什么
第一代:郑正秋 张石川
第二代:蔡楚生、孙瑜、费穆、沈浮、袁牧之。
第三代:北影的“四大帅”(成荫、崔嵬、水华、凌子风)和“南谢(谢晋)北谢(谢铁骊)”。
第四代:黄健中 吴贻弓 郑洞天 丁荫楠 杨延晋 胡柄榴 张暖 陆小雅 黄蜀芹 史蜀君。
第五代:张军钊 陈凯歌 田壮壮 黄建新 张泽鸣 张艺谋。
第六代;胡雪扬、王小帅、娄烨、张元、管虎、路学长、张扬、贾樟柯。
❾ 在北电毕业的各大明星名单
1.赵薇:1976年3月12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华语影视女演员、歌手、导演、监制,取得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的学位。1993年,完成了个人首部电影作品《画魂》,从而开启了她的演艺生涯。
2.黄晓明:1977年11月13日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98年主演都市剧《爱情不是游戏》从而进入演艺圈。
3.陈坤: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1976年2月4日生于重庆,1995年考入东方歌舞团担任独唱歌手,1996年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1999年主演电影《国歌》步入影坛。
4.徐静蕾:1974年4月16日出生于北京市朝阳区,中国籍影视女演员、导演、教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94年主演电视剧《同桌的你》进入影视圈。
5.姚晨:1979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国内地女演员。1997年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200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参考链接:网络-北京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