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
2.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
王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
执导过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均是在中国电影史上留名的佳作,她执导的八一厂建厂后的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开创了八一厂摄制战争电影的先河。
王平简介
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珍,出生于省市,内地导演,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1990年12月28日,王苹病逝,享年74岁。
王平人物评价
王苹的创作量很大,她的作品显示出一种内外融汇贯通的立场,一种特定文化氛围的规范,一种社会理想的风格表征。如果说在谢铁骊或谢晋的影片中还可以发觉心理和意识的动机,那么王苹的电影则主要是热情的颂扬和温柔的呼唤。
与其说她深刻,不如说她是执着,在她的艺术世界中,难以找寻伏桐辩繁复的痕迹,而更多的是简单和明快。她依赖那种切实可感的隐喻唤起观众的想象,并在直白的镜语中揉进温馨而舒缓的色彩,她把信仰和个人艺术品味巧妙地熔于一炉,铸就出某种坦诚而直率、流畅而晓白的艺术风格。
我国第一代导缺缺演有哪些
1、郑正秋
中国电影之父
郑正秋,导演,编剧。原名郑芳泽,号伯常。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我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青年时期郑正秋积极从事新剧评工作,1913年涉足影坛,编剧并参与导演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22年与张石川等创建明星影片公司,担任编剧、导演。主要编导作品有《劳工之爱情》、《玉梨魂》、《姊妹花》等共53部影片。
2、张石川
中国电影的开拓者
张石川,原名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他少年随舅父经润三到上海经商,先后供职于华洋公司、美化洋行。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的中坚,一生共导演150多部电影。他的主要作品有《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因缘》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
3、邵醉翁
成立天一公司,拍摄古装剧
邵醉翁,镇海县庄市朱家桥老邵人。其父邵玉轩,早年在上海经营锦泰昌颜料行。醉翁生于1896年,原名同章,字仁杰,号醉翁,在他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后,以号行。1936年后期,天一公司陆续将制片资材运往香港,建立香港分厂。抗日战争爆发后,天一公司结束在上海的制片业务,将全部资材运往香港分厂,改名南洋影片公司。建国后闲居上海,后在上海病逝。
4、任彭年
中国第一代武侠片导演
任彭年,上海人。1918年任职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1921年执导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1926年脱离商务自办东方影片公司,后改名为月明影片公司。由其执导的13集《关东大侠》,驰誉影坛。任彭年执导的武侠片,多由女侠为主角,饰女下的是他熟练武术的妻子邬丽珠。
5、沈浮
我国早期电影事业开拓者
沈浮,剧作家、导演,原名沈吉安,又名沈哀鹃、百宁,天津市人。自编自导自演喜剧片《大皮包》。1933年进上海联华影业公司,编辑《联华画报》,编导过一些影片。编创话剧《重庆二十四小时》、《金玉满堂》、《万家灯火》等。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影协上海分会主席。
6、史东山
代表作《八千里路云和月》
史东山,中国电影导演、编剧,原名史匡韶,因爱家乡的东山,便以为名。 拍摄了描写农村改革的《新儿女英雄传》,获得捷克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导演奖。史东山编导的影片,内容丰富,人物完整轮伏,具有历史的概括性与生活的真实感;在艺术上富于简练、明快、流畅的特点。
7、何非光
拍摄《东亚之光》被喻为一柄正义之剑
何非光,著名编导、演员。1930年赴上海,在电影公司当演员;1933年签约联华影业公司,任演员。1937年签约西北影业公司,后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1940年何非光在重庆拍摄宣传抗战的电影《东亚之光》,这部电影深刻揭露出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痛苦。
3. 第几代导演是怎么分的 各代导演代表人物
1、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2、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
3、第三代导演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
第五代导演成长历程
“第五代”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在动乱底层顽强搏击,重返校园后系统学习电影专业知识,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这些反规范的精神品格,与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他们的影片才如寒冬后嫩草,新鲜独特。与大陆第五代一样,香港新浪潮没有宣言和纲领,也没有共同组织,正如许鞍华所说,新浪潮导演并没有一致的意识形态。
但可以从他们的影片中找出一种把现代香港的浮华表面撕去,将真相赤裸裸呈现出来的视界。这种现实视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这批战后出生的影视人面对都市文化的勃兴,勇于表达着本土传统与外来冲击下的诸般感受。
4. 第一代导演的代表导演
郑正秋(1888—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笔名药风,广东潮阳人,生于上海,1902年肄业于上海育才公学,曾从事新剧运动,受聘为《民言报》剧评主笔,倡导戏剧应成为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
“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郑正秋。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出自他的手。
郑正秋比同时代的导演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他有感于“清廷的腐败、民生的困苦”,主张改良旧戏,提倡新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和“为恋爱而恋爱”,“觅取题材,往往打从替穷人叫屈的各方面着想”,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提倡“有主义”之影片。
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组新民公司,共同编导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22年与张石川等共同创办明星影片公司,同时设立明星影戏学校,自任校长。
1913年编导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以广东潮州地区的封建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写一对素未谋面的少男少女在人们的摆布下成婚的故事,反映封建制度下婚姻的可笑与可悲,使人感到电影除了娱乐作用还有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作用。
1923年摄制完成的《孤儿救祖记》暴露了封建家庭的内部矛盾和掩盖在伦常关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张扬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伦常秩序,体现出中国早期电影明确的社会功利观与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这也是郑正秋编剧的第一部“社会片”,由于影片富有民族气息,故事性强,情节动人,轰动一时。使女演员王汉伦一举成名,成为中国第一位悲剧女演员。
1924年郑正秋创作第一部妇女题材的电影剧本《玉梨魂》。特别是郑正秋晚期导演的《姊妹花》,讲述的是生长在贫富不同家庭中的一对孪生姐妹的不同命运遭遇。妹妹做了姨太太,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姐姐嫁给农民,过着辛劳贫困的生活。由于天灾人祸,姐姐被迫到妹妹家里为妹妹孩子当奶妈,由此引发了诸多令人心碎的情节。郑正秋在这部影片中的创作视野扩展到社会,反映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军阀混战、农村破产的生活现实,故事雅俗共赏,导演手法的自然流畅,使得该片在上海新光影院上映创下连映60天的记录。创造了当时中国票房的最高记录。1935年3月该片参加了苏联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也受到热烈欢迎。
郑正秋一共编、导、演53部影片,是第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区别于同时代大多数“惟兴趣是尚”的电影人,他有自己的艺术主见与追求,提出影片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研究者认为,郑正秋以其艺术实践探索出一种以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为中心,结构成曲折动人的情节发展,同时展开和完成一个社会性主题的创作模式,对同时代的电影家和后来者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片花费了大量心血,为中国电影的启蒙和发展打下了基石,成为我国电影史上伟大的一页。
获奖记录或主要贡献:
1913年与张石川合作编导了《难夫难妻》,这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被夏衍誉为“为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1923年编写了电影剧本《孤儿救祖记》,曲折的情节 ,鲜明的人物性格,惩恶扬善、改良社会的思想内涵以及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功探索,使影片上映后反响热烈,第一次为国产片带来远远超过外来影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
1933年编导的《姊妹花》是中国最早的有声故事片之一,他十分注重故事的曲折离奇,表演的朴素细腻,导演手法的自然流畅,使该片创下了在同一家影院连续放映六十余天的空前纪录。 张石川(1890—1954),原名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导演、电影事业家。他少年丧父,随舅父经润三到上海经商,先后供职于华洋公司、美化洋行。自学英语,熟谙经营之道。
张石川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的中坚,一生共导演150多部电影。他的影片倾向于“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乐”,较多地偏重于商业利益,以娱乐片为主。他的影片大部分为社会言情影片,如《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因缘》(一至六集)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受到市民观众的欢迎。1928年后导演十八集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在上海电影界引起竞拍神怪武侠片的潮流。1931年美国有声影片输入中国后,他导演了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张石川凭着良好的英文功底,专攻西洋影戏的导演技巧,在早期电影艺术上的探索功不可没,如《一夜不安》运用了特写镜头和动画特技,而《横冲直撞》中使用了多机位剪接的手法,更突显了电影的特性。他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导演艺术家。
主要作品:
《难夫难妻》、《黑籍冤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盲孤女》、《最后之良心》、《歌女红牡丹》、《滑稽大王游华记》、《战地历险记》、《热血忠魂》、《女儿经》、《掷果缘》、《空谷兰》、18集《火烧红莲寺》 剧作家、导演。原名沈吉安,又名沈哀鹃、百宁。1905年3月23日,沈浮出生在天津海河边一个贫困的码头工人家中。幼年在河北直指庵小学读书,后进入了河北觉民中学。由于家境贫寒,沈浮没有能够读完中学便失学了。
1924年沈浮进入天津渤海影片公司任演员,自编、自导、自演了戏剧短片《大皮包》,又名《沈少爷》。这是天津历史上拍摄的第一部滑稽讽刺故事片。1933年加入上海的联华影业公司,担任编导,先后编导了《无愁君子》等多部影片。抗日战争初期,沈浮与白杨、陈白尘等人组成上海影人剧团,来到重庆。在这一时期导演了《草莽英雄》、《两面人》、《雾重庆》等多部话剧,创作了《小人物狂想曲》、《金玉满堂》等话剧剧本。抗日胜利后回到北平,担任中电三厂副厂长,后来转入昆仑影业公司,在这里沈浮编导了著名的影片《万家灯火》,获得当时进步电影舆论极高的赞誉,标志着沈浮的电影艺术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新中国成立以后沈浮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成了《李时珍》、《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多部影片,其中影片《老兵新传》于1959年获第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奖。
沈浮曾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届委员及第二至四届常务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去世。 史东山(1902.12.29-1955.2.23),编剧、导演,原名匡韶,浙江海宁人,出生于杭州,早年曾从事美术和戏剧活动,1922年进入影坛参与创作了《杨花恨》(1925)、《儿孙福》(1926)、《同居之爱》(1926)、《王氏四侠》(1928)等影片。1932年与蔡楚生等合作拍摄《共赴国难》,抗日战争爆发后,拍摄有抗战四部曲《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好丈夫》(1939)、《胜利进行曲》(1941)、《还我故乡》(1945)等片。后与阳翰笙、蔡楚生、郑君里等人组织联华影艺社拍摄由他编导的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曾轰动中国影坛。新中国成立后任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委员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影协第一届常务委员。1951年编导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获第六届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奖,并著有《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论电影镜头的组接》等书。
史东山编导的影片,内容丰富,人物完整,具有历史的概括性与生活的真实感;在艺术上富于简练、明快、流畅的特点。 但杜宇(1897—1972),原名但祖龄。原籍贵州广顺,生于江西南昌。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曾出版《百美图》画集。“杜宇”乃杜鹃之别称,因以为名。但杜宇从小喜欢绘画,长大后即来上海,以画月份牌为业,业余时间经常观看电影,逐渐对拍电影产生了兴趣。有一次,但杜宇从一个外国人手里购得一架电影摄影机,回家悉心研究,居然掌握了摄影技术,于是办起了上海影戏公司,自任编导和摄影,演员则由家属担任。他的侄儿但子久、侄孙但涂亭、侄曾孙但二春(但杜宇年纪虽轻而辈份大)、外甥贺佩之、外甥女贺佩蓉、贺佩瑛,都能演戏,他们共同组成了名副其实的家庭公司。
主要作品:
导演故事片:《传家宝》、《还金记》、《盘丝洞》、《小剑客》、《卢鬓花》、《万丈魔》、《媚眼侠》、《画室奇案》、《豆腐西施》、《美人岛》(前后集)、《古屋怪人》、《东方夜谭》、《南海美人》、《失足恨》、《清白》、《健美运动》、《桃花梦》、《人间仙子》、《新娘的前夜》、《国色天香》、《石破天惊》、《南海艳影》、《苦恋》(与陈实合作)、《新天方夜谭》、《江湖奇侠》(一至三集)、《豹子头林冲》、《花花公子》、《嫦娥》、《新凌波仙子》 邵醉翁(1896—1979),原名邵仁杰,字人杰,别号醉翁,浙江宁波人。1914年毕业于上海神州大学法科,后任上海地方法院及会审公廨律师。1921年任中法振业银行经理 ,同时在上海、天津、宁波等地与人合股经营商号。1922年集股经营笑舞台,演出文明戏,并创办“和平社” 剧团,演出自编讽世剧本。1925年以和平社演员作班底,与弟邨人、仁枚、逸夫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任总经理兼导演。同年导演影片《立地成佛》。后相继导演《梁祝痛史》、《白蛇传》、《孟姜女》、《七侠五义》、《乾隆游江南》等。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影响下,导演抨击封建婚姻制度的影片《芸兰姑娘》、《挣扎》,并将改编自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 的电影剧本《一夜豪华》搬上银幕。 天一公司的影片受到南洋各地观众的 欢迎。1936年后期,天一公司陆续将制片资材运往香港,建立香港分厂。 抗日战争爆发后,天一公司结束在上海的制片业务,将全部资材运往香港分厂,改名南洋影片公司。建国后闲居上海,后在上海病逝。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1925:《立地成佛》、《女侠李飞飞》
1926:《忠孝节义》、《夫妻之秘密》、《梁祝痛史》、《电影女明星》、《珍珠塔》、《义妖白蛇传》、《孟姜女》(与裘芑香合作)、《孙行者大战金钱豹》(与顾肯夫合作)、《唐伯虎点秋香》(与裘芑香合作)
1927:《白蛇传》、《刘关张大破黄巾》、《铁扇公主》(与李萍倩合作)
1928:《夜光珠》、《拳大王》、《双珠凤》
1929:《无敌英雄》、《江洋大盗》、《乾隆游江南(第一、二集)》
1931:《最后之爱》、《空门红泪》
1932:《芸兰姑娘》、《一夜豪华》
1933:《孽海双鸳》、《生机》、《飞絮》(与汤晓丹合作)、《苦儿流浪记》、《吉地》
1934:《王先生》、《万花筒》
1936:《黄浦江边》、《女同学》(与文逸民合作)
1937:《富贵荣华》(与文逸民合作)
电影剧作
1927:《刘关张大破黄巾》(与裘芑香合作)
1928:《寻父遇仙记》、《红宝石》、《夜光珠》
1929:《乾隆游江南(第一、二集)》
1930:《乾隆游江南(第五、六集)》、《施公案(第一集)》
1933:《孽海双鸳》、《生机》
1936:《黄浦江边》、《女同学》
1937:《富贵荣华》 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中,有一个早已被湮没的名字——何非光。这是一个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本身的经历就可以是一部电影。
何非光是台湾人,1913年出生于台中市,16岁那年只身到上海谋生,先是在一个台湾同乡开设的诊所里当学徒,这年的春节,他到苏州游玩,遇到[联华]在此拍摄《续故都春梦》的外景戏,当时正在拍摄这样一个场面:农村姑娘朱莹(陈燕燕饰)手提小篮正在归家途中,突然,她被身后追上来的一个军阀骑兵捋上马背--但是扮演军阀骑兵的演员,骑术不佳,力气又不足,再三尝试也达不到导演的要求。此时,在场的何非光 当了一回替身演员,很出色的完成了这组镜头,他的表现引起了影界人士的注意,此后,[联华]聘他为签约演员,何非光就因一个偶然的机遇踏上了从影之路。
他先后出演了《人生》、《暴雨梨花》、《小玩意》、《风》、《天明》、《体育皇后》、《华山艳史》、《母性之光》、《再会吧,上海》、《昏狂》、《热血忠魂》、《日本间谍》等等影片。出色的完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反派角色。
之后,他又转为电影编导,先后编导了抗战影片《保家乡》、《东亚之光》、《气壮山河》、《血溅樱花》和影片《某夫人》、《芦花翻白燕子飞》、《出卖影子的人》、《同是天涯沦落人》、《花莲港》等等。
他还导演过话剧、越剧、淮剧、上海滑稽戏等等地方戏,尤其是滑稽戏《三毛学生意》作为一个优秀剧目被改编成了电影。
但是,“台湾特务”、“日本间谍”、“国民党派遣人员”等等莫须有的罪名,使他从1949年以后就被排除在电影界之外,尽管,他曾抗美援朝上前线、到大西北参加军区文工团-----寻求自我救赎,但是,1958年还是被判处管制两年,直到1979年8月11日才得到彻底平反。
何非光的电影生涯是短暂的,但是他为电影事业所做的贡献是在中国电影史上值得一书的,他编导的《保家乡》抗战期间在东南亚地区有很大影响;他编导的《东亚之光》被誉为[一柄正义之剑];他编导的《气壮山河》是中国唯一一部反映中国军民和盟军一起直接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片;他编导的《花莲港》是“第一部以台湾省高山族为题材的爱情巨片”;他导演的《出卖影子的人》票房极佳,影响很大……
自从1949年后何非光从影坛消失,有各种矛盾的零星报道“被国民党杀害--”、“劳改死在东北--”-----事实上何非光一直默默无闻的活到1997去世。
台湾著名导演李行先生和台湾电影资料馆曾做最大的努力,帮助何非光圆他回台湾故乡省亲的心愿,但是,就在何非光准备前行的前两个月,突然发病与世长辞。 杨小仲 (1899-1969) ,编剧、导演。原名杨保泰,艺名羼提生。江苏常州人。1916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补习学校半工半读,1918年转入该馆机要科任职。1920年将文明戏《阎瑞生》改编为电影剧本,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摄制成影片,为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之一。后为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编写电影剧本。1925年独立编导影片《醉乡遗恨》。1927年入长城画片公司,编导《火焰山》等影片。1929年与陈趾青合作创办昌明影片公司,编导武侠片《火烧平阳城》等。1931年入联华影业公司,编导《蛇蝎美人》、《四姊妹》等影片。1935年入新华影业公司,导演影片《红羊豪侠传》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赴绥远前线,拍摄傅作义部队抗击日寇侵略的纪录片。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编导《秋》、《结婚交响曲》等影片。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泰等影业公司编导影片《十步芳草》等。1949年前编导影片九十余部。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戏曲片和儿童片。1960年拍摄戏曲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绍剧),成功地发挥电影艺术的特殊手段,塑造出孙悟空的神话英雄形象,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63年编导的童话故事片《宝葫芦的秘密》亦受到好评。曾任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中国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
电影剧作:
1921:《阎瑞生》
1922:《好兄弟》
1923:《松柏缘》
1930:《侠义英雄传》
1944:《断鸿零雁》
1948:《古屋魔影》
编导故事片、戏曲片:
1925:《醉乡遗恨》
1926:《马浪荡》
1927:《武松血溅鸳鸯楼》
1928:《火焰山》、《妖光侠影》
1930:《江南女侠》
1929-1931:《火烧平阳城》(一至六集,与陈趾青合作导演)
1931:《飞侠吕四娘》、《心痛》
1935:《蛇蝎美人》、《四姊妹》
1936:《桃源春梦》、《小孤女》
1937:《飞来福》
1938:《地狱探艳记》、《六十年后上海滩》
1939:《化身人猿》、《白蛇传》
1940:《隋宫春色》、《双珠凤》、《女鬼》
1941:《艳尸复仇记》、《新姐妹花》(与周贻白合作编剧,与张善琨合作导演)、《明月重圆夜》、《上海淘金记》
1942:《卓文君》、《欢乐年年》、《秋》
1943:《三朵花》
1944:《结婚进行曲》、《凯风》
1945:《莫负少年头》、《廿载恩情》
1946:《民族的火花》
1947:《欲海潮》、《钗头凤》
1948:《悬崖勒马》、《十步芳草》
1949:《异想天开》
1963:《宝葫芦的秘密》(与殷子、蒋天流合作改编剧本)
导演故事片、戏曲片:
1926:《不如归》、《母之心》
1927:《一箭仇》、《翠屏山》(与陈趾青合作)
1928:《大侠甘凤池》
1929:《儿子英雄》、《秘密宝窟》
1931:《两大天王》
1933:《徭山艳史》
1934:《良宵》
1935:《红羊豪侠传》
1939:《琵琶记》
1940:《三娘教子》(戏曲片,与言菊朋合作)
1942:《生命之火》
1948:《痴男怨女》、《间谍网》(与陈翼青合作)
1949:《荒园艳迹》、《残冬》
1956:《庵堂认母》(戏曲片)
1957:《陈三五娘》(戏曲片)
1958:《兰兰和冬冬》
1959:《好孩子》
1960:《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戏曲片,与俞仲英合作)
1961:《周信芳的舞台艺术》(戏曲片,包括《徐策跑城》、《下书杀惜》,与应云卫合作) 洪深(1894—1955),学名洪达,字伯骏,号潜斋,别号浅哉,江苏武进人,中国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导演。
洪深出身于封建的书香门第,自幼爱好文艺。父亲洪述祖是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1913年因枪杀国民党领袖的“宋教仁事件”,躲避于德国统治下的青岛。
1911年前洪深分别就读于上海徐汇公学、南洋公学、天津铃铛阁中学,1912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公费留学于美国俄亥俄大学,学习烧瓷工程,1919年改学戏剧,就读于哈佛大学并获硕士学位。
1922年回国,执教于复旦、暨南等大学,在为推进我国早期话剧运动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关注着电影事业的发展。他“是第一个主张并且写出剧本的人”(《新文学大系?戏剧导言》)。1924年闯入电影圈,与田汉、夏衍等成为挚友。他在复旦大学任教时,领导成立了“复旦剧社”,推动了大学戏剧活动。接着又与田汉等人成立了“戏剧协社”和“南国社”,成功地演出了译制剧《莎乐美》使女主角俞珊女士蜚声全国。他在联华电影制片公司作编导时,也使电影明星胡蝶荣膺电影皇后的盛名。
1924年,发表了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申屠氏》。1925年秋,受聘于明星公司任编剧顾问,编导《冯大少爷》和《早生贵子》。1926年编导《四月里底蔷薇处处开》和《爱情和黄金》。1927年编导《同学之爱》,并把英国作家王尔德的舞台剧《少奶奶的扇子》改编搬上银幕。其早期作品,比较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理的刻画,开中国电影“心理剧”的滥觞。
洪深为中国电影有声片的诞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1928年,他翻译了苏联电影艺术家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联合发表的《关于有声电影的宣言》。后为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撰写电影剧本。
30年代初,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与夏衍等在明星影片公司组成编剧委员会。这一年,他导演了《铁板红泪录》,加工改编了《香草美人》,编写了电影剧本《压迫》。这些影片,视野开阔,观点鲜明,反映了工人、农民的生活和斗争。其后,又陆续创作了电影剧本《新旧上海》、《梦里乾坤》、《女权》、《社会之花》、《四千金》、《镀金的城》等十余部,分别由明星、天一、联华、新华等影片公司摄成影片。
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救亡演剧队的组织领导工作,进行抗敌宣传和进步的戏剧活动。抗战胜利后,他仍在大学任教,并主编《大公报》的“戏剧与电影”副刊。1946年,受聘于国泰影业公司,任特约编剧,导演了名重一时的舞台剧《丽人行》。1947年为启明影业公司编写《鸡鸣早看天》,揭露社会黑暗,憧憬光明未来。1948年,与人合作导演了《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鼓吹妇女解放,富于教育意义。
洪深一贯重视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建设。早在他回国之初,他为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草拟的“征求影戏剧本”启事,就明确地阐明了他对电影功能的进步观点。1930年2月22日,为抵制美国辱华影片《不怕死》在沪上映,于大光明电影院当场提出严正抗议,面对苏联影片《生路》,却撰文热情地予以赞扬。他的《1933年的中国电影》一文,对左翼电影运动的成就作了全面而又精辟的分析与肯定,他还写有为数甚多的影片评论和《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电影戏剧的表演艺术》等理论专著。此外,他编写的《电影术语词典》,收录编剧、导演、摄影、制片、洗印、录音、广告等二十五类电影词目近六百条,并注有英文或法文。1935年在上海出版,是中国最早的电影辞典。
解放战争期间,洪深在上海组织教授罢教,并积极参加学生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爱国游行示威,因而受到国民党当局的迫害。
建国之后,洪深先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8月29日因患肺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主要作品:
编导:
《冯大少爷》(1925)、《爱情与黄金》(1926,与张石川合作导演)、《卫女士的职业》(1927,与张石川合作导演)、《少奶奶的扇子》(1928,与张石川合作导演)、《同学之爱》(1928,与张石川合作导演)
导演:
《早生贵子》(1925)、《四月里的蔷薇处处开》(1926)、《铁板红泪录》(1933)、《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1948,与郑小秋合作)
电影剧作:
《申屠氏》(1928)、《爸爸爱妈妈》(1929)、《歌女红牡丹》(1931)、《旧时京华》(1932)、《如此天堂》(1932)、《压迫》(1933)、《香草美人》(1933,与史文源合作)、《女儿经》(1934,与夏衍,郑正秋等合作)、《劫后桃花》(1935)、《时势英雄》(1935)、《花花草草》(1936)、《女权》(1936)、《新旧上海》(1936)、《镀金的城》(1937)、《梦里乾坤》(1937)、《社会之花》(1937)、《四千金》(1937)、《自君归来》(1946)、《鸡鸣早看天》(1948)、《几番风雨》(1949)
5. 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都有谁
第一代导演是指默片时期的,活跃于上世纪初之二十世纪末,大约有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另外,第几代第几代的是指中国大陆的电影导演~
6.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
1、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就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处于摸索阶段。
2、第二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
3、第三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经典打造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夹缝生存者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第五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二次春天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
6、第六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异军突起
导演们似乎都极力反对“第六代”这个集体冠名,但是,好事者却为导演们找到了强行归纳的标准:一是北京电影学院85级学生,二是60年代之后生人,按照上面这些既成准绳,合乎情理的导演就有了一大批,比如张元、王小帅、姜文、娄烨、管虎、章明、路学长、施润玖、张扬等,都应该是“第六代导演”的生力军。
7. 中国大陆电影的六代导演的作品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但两人相比,郑正秋比张石川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张石川的制片方针是“处处惟兴趣是尚”,郑正秋则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他的影片故事性强,结构严谨,戏剧冲突较强。特别是后期的《姐妹花》十分注重故事的雅俗共赏,表演的朴素细腻,导演手法的自然流畅,使得该片在上海新光影院上映创下连映60天的记录。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第二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蔡楚生、郑君里、费穆、吴永刚、桑弧、汤晓丹。 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也属于由萌芽到起步阶段。 “第三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这一代导演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在影片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地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第三代导演”中成荫、水华、崔嵬、谢铁骊、谢晋、凌子风、李俊最有代表性。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代导演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在影片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地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六十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还包括在同一时期自学成材的人。他们虽然学艺于六十年代,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其艺术才华到1977年以后才发挥出来。几近不惑之年的“第四代导演”,一旦冲出起跑线,便显示出稳健的创作实力和持久的艺术后劲。他们以开放的视野,吸收新鲜的艺术经验,不懈地探索艺术的特性,承上启下,力图用新观念来改造和发展中国电影。他们提出中国电影要“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的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和人生的哲理。“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期获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 在“第四代导演”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健中、滕文骥。 除上述导演外,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张子恩、宋崇、丛连文等都以不同风格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划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当他们一旦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出现时,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第五代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 在“第五代导演”这一群体中,还涌现了其他一些优秀人才,如张军钊、李少红、胡玫、周晓文、宁瀛、刘苗苗等在这一时期也拍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 2004年,贾樟柯、王小帅、朱文组成的第六代,终于集体登堂入室。在历经了十年坎坷之后,这些“奔四张”的导演,开始挣扎着在电影市场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这些依旧希望张扬自我的导演面对艺术、官方、市场,“一个头两个大”。看来,即使上岸了,第六代仍然徘徊在主流的边缘…… 2005,中国电影百年,第六代导演突然迸发出强劲的创作力,寂寥的中国影坛突然焕发了勃勃生机。陆川的《可可西里》、顾长卫的《孔雀》、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贾樟柯的《世界》、王小帅的《青红》,每一部,都有参加过国际电影节的光环,而且相继在国内上映。
8. 中国电影导演第一代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1905-20世纪末 郑正秋(1888—1935),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都出自他的手中。 张石川(1890—1954),张石川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影片大部分为社会言情影片,如《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因缘》(一至六集)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受到市民观众的欢迎。1928年后导演十八集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
麻烦采纳,谢谢!
9. 中国历代导演名单
第一代导演:指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代表作品有《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等。
第二代导演: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代表作有《城市之夜》、《大路》、《渔光曲》等。
第三代导演: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优秀作品有《南征北战》、《白毛女》、《青春之歌》、《小兵张嘎》、《早春二月》、《女篮五号》、《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
第四代导演:“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吴贻弓、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沙鸥》、《本命年》、《小花》、《城南旧事》、《小街》等。
第五代导演:电影学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猎场扎撒》、《红高粱》等。
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
管虎《斗牛》、《杀生》、《上车走吧》、《头发乱了》、《老炮儿》,宁浩《绿草地》,贾樟柯《天注定》、《小武》、《站台》,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阿年《感光时代》。
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等。
第七代导演:陆川、高彭、李芳芳、常征等几人,中国第七代导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业片。
导演的职责是:
1、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为剧本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
2、与制片人和导演组其他成员携手遴选演员。
3、根据剧本和拍摄要求选择外景或指导搭建室内景。
4、指导道具组完成道具的准备和布置工作。
5、指挥现场拍摄工作。
6、指导工作团队完成后期制作,包括剪辑、录音、主题曲、动画、字幕、特效等。
7、与出片方商讨作品的宣传计划。
10.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
中国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如下:
1.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 。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
2. 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
3. 第三代导演 :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 第四代导演: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 第五代导演: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第五代” 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6. 第六代导演:例如王小帅的《十七岁单车》,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张元的《过年回家》,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三位导演。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另一个共同特色是:他们都各有话说,第六代导演所叙述的故事,是他们各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如果能大量的呈现出来,才能显露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多元生机。
7. 第七代导演 :这里的“第七代导演”,是指在新千年之后走上导演岗位,开拍第一部电影的“新生代导演”。他们多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电影的基本命题、所关注的对象,以及表现手法、风格,都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有所不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电影意识的诞生。
“第七代导演”,其实是个很不规范的概念。因为这一称谓既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也没有广泛流传;这里所归纳的导演群体,目前也尚未形成一个可以归纳为“代”的较为统一的性格、风格和流派。
其实到今天为止的七代导演名号的又由来是第五代导演所作的《黄土地》,陈凯歌1985年的《黄土地》在中国电影行业里面砸了一个坑,业内把这个坑叫第五代导演,而后几年,第五代导演源源不断地往坑里填料。
直到1988年的《红高粱》出现,因为实在是太厚重,好的是把坑填满了,坏的是坑给砸穿了,至此第五代导演的辉煌艺术创作时期结束,开始步入体制化的商业片,虽然后有《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三部影片为第五代导演出彩了一手,但个人化、艺术化的第五代导演时代已经于1988年结束了。
但是正是因为第五代导演的出彩,在首拿国际三大奖中的金熊奖(1988·《红高粱》)之后,业内开始捋了捋中国导演的辈分,在第五代之前是完全得以区分的,这全是靠时代的划取和整体的创作方向等原因限制。而到了第六代导演开始80年代,第五代也开始慢慢走向商业化,脱个人性而类型化,当代商业片最为成功的当属好莱坞(Hollywood,又称荷里活,位处美国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