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日本电影
今年的暑期档日本电影《小偷家族》可谓是一部佳片,残酷中煲了一锅温情的好烫,随后的《肆式青春》的三段式也是温情的小故事,还有叫兽易小星的加盟,不过黑白特还是推荐几部印象中比较日式的老电影吧!
1、《你的名字》
新海诚出品,画质每一帧都是海报的节奏,是一部青春穿越式的爱情电影,出身巫女世家的三叶向往东京繁华的生活,梦想到一觉醒来他真的与花泷互换身体,但是隔几天两人的生活就会换回来,于是他们相互写文字用作交流,三叶帮助花泷追女神,花泷色色的摸三叶的身体以及帮他交朋友,在一场灾难中,已经爱上三叶的花泷救下了三叶,多年后,两人再次相遇认出彼此。
推荐理由,男主叫斋藤工和女主角上户彩颜值、魅力都超为影片加分,更本质的是对婚姻的思考。
⑵ 如何评价天下无贼有什么内涵吗
《天下无贼》讲的就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故事,其内涵是两种不可能对《天下无贼》一片的叙事构成了最大挑战,冯小刚不仅要把这一切不可能统统化为可能,还要让它顺理成章,发人深省。
在影片中,从乡下出来打工的傻根打死也不相信天下有贼,这种顽固的“傻”在当今社会实属罕见,而更为罕见的还是王薄、王丽这两个江湖大盗为完成傻根“天下无贼”之梦所做出的自绝后路、难以置信的选择。
(2)女主角边悦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男贼王薄和女贼王丽是一对扒窃搭档,也是一对亡命恋人。两人在富人家里设圈套,连骗带威胁抢走了男主人的宝马车,然后千里迢迢到西部将车倒手卖掉。
傻根不相信天下有贼执意带着钱上了路,王丽因与傻根曾有一面之缘,深深被他的纯朴所打动,决定保护傻根和他包里的钱,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梦。而车上另有一扒窃团伙,想将傻根的钱偷走,于是,王薄、王丽二人与这个团伙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
⑶ 哪位哥哥姐姐有美剧 蛇蝎美人第一、二季观看的百度网盘给小弟来个链接。谢谢了。好人一生平安
美剧《蛇蝎美人》全集网络云资源
链接:https://pan..com/s/1Xv3NWSWjV4XvlrWXG1MMSQ
提取码:obn8
美剧《蛇蝎美人》主要演员:
丽贝卡·罗梅恩·斯坦默斯RebeccaRomijn-Stamos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Banderas
彼德·考约特PeterCoyote格雷戈·亨利GreggHenry
简介:
劳拉·艾什(丽贝卡)是一位风骚狡猾的双性恋女人,她与同伴瑞西、威克斯计划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捞一票。著名导演雷吉斯·瓦格涅的新作《东方西方》举行首映式,明星们纷纷盛装出席,劳拉也混迹其中,她的目标是一位小明星的佩戴价值1千万的钻石项链。在盥洗室里,劳拉一边与女明星亲热,一边神不知鬼不觉地用一条仿制项链换下了真品。一埋亏芦切进行得十分顺利,可就在这时威克斯闯了进来,并要杀死那名女星。劳拉却不愿惹出更大的麻烦,便出手阻止,两人扭打起来。最后她抛下两位同党的尸体,携带珠宝逃往巴黎。
虽然劳拉小心翼翼地隐匿行踪,但依然感到危机四伏。她偶然遇到了一名与自己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神秘疯女人莉莉,在目睹其自杀后,劳拉顶替了莉莉的身份逃往美国,在那里她摆脱了自己黑暗的过去,开始新的生活。然而随着英俊的小报记者尼古拉斯(班德拉斯)的出现,劳拉的新身份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这名英俊的记者,对她不欲人知的过去穷追不舍。从前的她,可能无法招架他的魅力而爱上他;弯带然而现在的她,却必须不惜任何代价以求自保。在命运的作空圆弄下,劳拉最后不得不做出抉择─继续过别人的生活,还是恢复原来的身份。
⑷ 枕边书的幕后制作
【关于电影】
从《动物园》到《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格林纳威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钢铁般冰冷的美学诉求和容不得任何感伤情绪的残酷。作为一个导演,格林纳威一直在严酷的逻辑和盲目的暴力中寻找他的激情,尖刻而锋锐地剖析着这个世界。所以,很难想像他在《枕边禁书》中竟然流露出了温情。尽管这部电影和他以前的作品一样有冰冷和智力表现癖的特点,但故事所承载的浪漫和结局的柔软,让人忍不住怀疑,格林纳威是不是真的要转变他对世界的态度了。
一如既往,《枕边禁书》依然被一种格林纳威典型的仪式感所包围,但似乎并不成功。作为故事线索的书法变成了装饰,尤其对一个东方人来说,电影对书法的强调丝毫不会给人以愉悦,相反有庸俗化的危险。很显然这是格林纳威对东方的误读,他不可能真正了解东方真正的精神所在,只能流于浅薄,满足于异国情调的自我安慰。
电影的叙事也显得平庸,矫饰。视觉效果虽然柔软精致,构造了大量重叠的蒙太奇效果,但只是些氛围化的东西,虚假而不自然,充满了伪文艺的味道。演员们似乎是爬上了一辆公共汽车,被售票员格林纳威所奴役,变成了一堆不诚恳的符号。相较而言,格林纳威早期的电影更为坚实有力,各种电影元素都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用他特有的方式颠覆传统的电影观念,尽管有以虚无反抗虚无,以暴力反抗暴力之嫌。
【关于导演】
彼得·格林纳威1942年4月5日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最早就读于森山公学,后来进入沃尔瑟姆福雷斯特艺术学院。从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制作自己高度实验性的电影。格林纳威的电影为他带来了巨大国际声誉,也为他带来了广泛的争议:风格主义、精英主义、蒙昧主义、智力表现癖和厌女癖,各式各样的帽子纷纷戴在了他的头上。
格林纳威认为大部分电影都是空洞感伤的,包括很多实验性的艺术电影——这些所谓的艺术电影和好莱坞的主流电影一样,为格林纳威所蔑视。自1982年拍摄《画家的合同》之后,格林纳威执导了一系列表现贪婪和黑暗具有视觉颠覆性的影片,他的电影内容坚深,形式多样,叙述语法与主流的单一性方式大异其趣,具有不可辩驳的实验性和深度。尽管从未取得过好的票房成绩,但格林纳威还是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
格林纳威最著名的一部电影是《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这部电影以惊心动魄的人类自我吞食结尾,混合了性、裸露欲和对英国撒切尔主义的尖刻批评,堪称一部卡夫卡式的讽刺寓言。这部电影粗暴乖离,在美国也引起了极大非议,和菲利普·考夫曼的《亨利和琼》,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的《捆着我,绑着我》一起被列入臭名昭著的NC-17级,导致热心的影迷只能在少数几个小剧场欣赏该片。1993年拍摄的《魔法圣婴》更是突破了格林纳威的极限,因此至今在美国没有进行过商业放映,几乎没什么人看到过这部电影。
大量精心雕琢的画面表现出的日本宫廷生活的东方情趣,当然还有大量展示的人体与书法结合的美。最特别的当然应该算是十三章“人体书法”《枕草子》的展现过程。
【影片分析】
影片以日本宫廷女官清少纳言描述宫廷生活的名著《枕草子》为背景,以一名在人体上书写的日本女书法家诺子为主人公,展现了以书法美为代表的东方情趣,以及东方式的压迫及反压迫。影片中的情节发展,几乎都与东方书法和《枕草子》有关。诺子在父亲的熏陶下,接受了身体的书法,甚至认为这是唯一的书法。在母亲的熏陶下,诺子接受了《枕草子》,并以现代的清少纳言自勉。少年诺子接受着东方美学的意境和旨趣的培养。诺子最初只是一个身体书法的接受者,这是她东方女人的命运。或多或少象征男性性征的毛笔一直在征服着肌肤,这是笔与纸的关系,也是男与女的关系。
诺子婚后在自己家中纵火,是她对父权(父权的代表是出版商而并非自己的父亲)和夫权的反抗。而在独立生活之后,她才逐渐由“纸”变成了“笔”,成了自己生活的主宰。而出版自己的“枕边书”,成了诺子挑战世俗、挑战父权、挑战自己的行为,她和出版商共同的双性恋情人谢朗成为她的第一本书。影片中十三章《枕草子》书写、出版的段落,和《七宗罪》颇有点相似,最后在收到“死刑者之书”之后,出版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既完成了自我解放的胜利,又终结了父权的继续,也为这种广义概念上的父权对自己父亲的侮辱报了仇。这和格林纳威在著名影片《厨师、大盗、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最终结果,也有共通之妙。
英国著名导演格林纳威早期拍摄过很多试验性很强的短片,后来又长期为标榜另类风格的英国电视四台拍摄影片,所以他的影片一向以风格手法怪异著称。他学生时代的绘画经验又使得他的作品追求画面的精良与视觉上的冲击力。这两点,在这部影片《枕边书》中得到了加强与融合。
格林纳威的所有影片都情节怪异离奇,这部影片也不例外,诺子在人身上书写十三章《枕草子》,然后交给出版商的情节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而出版商在见到最后一章“死刑者之书”之后,竟然心甘情愿交出性命。这些极度风格化的情节和细节很难令人接受,但在经过格林纳威更加风格化的画面表现之后,反而显露出迷人的美感。不过在短暂的视觉美消逝之后,面对空空的银幕,影片中的一切又是那么令人迷茫。
影片拍摄手法中最大的特色,是创造性地运用画中画的手法。这些形状、位置、大小变幻不定的小画面和整个大画面之间构成多种视觉和结构关系,大部分是与大画面书法对位的小画面说明,还有很多是回忆的画面,也有类似于叠画的电影语言功能。多功能、多层次的大小画面的嵌套与并列,形成复杂多变的语言风格和画面表现力,这是格林纳威在影片中进行的一项电影语言的试验。
影片的故事如何,表现了什么,这虽然是一部影片必备的重要元素,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格林纳威这部影片的故事性面对大量充满东方情调的精制画面和实验性的电影语言,已经退居到次要位置,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适合的载体而已。在众多主流的故事性影片中,格林纳威的这部《枕草子》令我们看到了一部精彩而富有启发性的“另类”电影。
《枕边禁书》以两位时代相隔、内心却有默契联系的女性的日记为叙述主轴,大量运用电脑新科技,将各个年代、各种时空发生的时间以“画中画”的形式在同一个电影平面展开,开掘出前所未见的电影语法。有些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可以用切换处理的镜头,他都以“画中画”的形式代替,平行蒙太奇在他的电影中成了“平面蒙太奇”。透过“画中画”,观者、剧中人,以及隐藏的电影导演位置是相等的,观众所看到的人、事物无意不是透过导演之眼在观看。
格林纳威是第一个在电影中大量运用“画中画”技术的导演。大小画面使时间、空间的跳跃成为可能。大小画面中的影像可以是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彼此相关的事件,如大画面是出版商与杰罗姆在出版商家中做爱,小画面是诺子返家四处寻找杰罗姆不着,(打破了平面蒙太奇的对剪常规)诺子因此驾车前往出版商家中(大小画面至此空间结合为一),她来到落地窗外看到大画面中的景象,伤心而去。而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如10世纪宫廷女官清少纳言与20世纪90年代清原诺子的命运交相呼应,导演以同一银幕中的大小画面处理。发生在不同时间重复的事件,如诺子两次到出版社(相隔20年),同时出同一银幕的不同画面上。
在一个大画面中创造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小画面,其大小及位置可以随心所欲改变调整,这种技术早已运用于电视。《枕边禁书》使用电脑处理影像科技,将影像一层层叠上,每一层影像可以是发生于不同时空的事件,但彼此又关联着,或互为因果,或表达同一事件,将同一个主题——性主义的书写加以变化、重复、互相结合,影像与本文既疏离又杂糅的结合。格林纳威以精确的剪辑、精心设计的故事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将银幕上多个画面在叙述语法、电影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这种时间、空间跳跃颠覆了主流电影单一性的时间顺序。尽管有很多观众没有这样的电影习惯,它在影像和叙事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得到这样的判断,彼德·格林纳威的“画中画”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叙事策略,它要突显的是银幕的存在、电影导演的存在,进而对电影即物质现实的复原进行了质疑。当然,在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要表达:女性的位置。
简评:
编导彼得·格里纳韦认为“肉体与文学”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主题,令人兴奋而且赏心悦目。影片中有不少在肉体上写字的裸体镜头,但影片拍得非常清雅,与一般的裸露片大异其趣。
【访谈】
《枕边禁书》——肉欲与书写
克利斯朵夫·豪索尼:你的大部分电影都深深渗透着西方文化历史的影子。是什么促使你冒险转向东方的?
彼得·格林纳威:好吧,从《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开始,我花很长时间拍了三部电影,主要是关注幽闭中的欧洲。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给我很多参考,包括这种艺术形式对性和暴力的使用,当然还有夸张的表现手法。我把它们和一些状况做了比较,尽管这些比较能不能被观众理解还有争议。这几部电影之后,我打算拍一个三部曲,从《普罗斯佩罗的魔典》开始,到《魔法圣婴》,本来还有一部电影,是关于恋尸癖的。所有的演员都要超过65岁,因为我想使用英国的一些不错的演员。我们的预备资金非常少,再者,这是一部关于恋尸癖的电影,因此我们需要补充的资金非常多,所以我想偷偷拍这部电影,这样外界就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了。65岁以上的演员、恋尸癖和故作神秘的拍摄对投资者来说是个好主意。所以我稍稍改变了一点方向,从书架子上找出一个剧本,这个剧本是我1984年写的,当时就叫《肉欲与书写》。
东方有书法艺术,写的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日本的书法与文学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有差不多长的历史。文本和影像,纠缠的爱欲一下子就交织在了一起,于是我就有了主意,考虑把书法作为一个隐喻。很多年以前,我偶然读到了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这是一部女性文学作品。我必须要说,《枕边禁书》和《枕草子》并没什么互相解释的关系,但是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启发,我发现生命最终要依靠的两种力量:肉欲和文学,而且,迟早我们会被这两种力量所激发。这样,一部电影的基石就有了,就是文学与肉欲的狂欢。这种本源性力量表,你看到文学就看到了肉欲,看到肉欲也就看到了文学。这就是电影的主题,自我放纵与内心的骚动。
克利斯朵夫·豪索尼:你过去的电影让我震惊的是你总是陶醉于在狂暴中直接裸露未经装饰的身体,《枕边禁书》有了新的发展--很显然,你在这部电影中一直在修饰那些身体,让他们漂亮起来。
彼得·格林纳威:我想我需要考虑肉体存在、肉体性、裸体和裸露(裸露是邪恶的,但是裸体只是一种展示),我需要把这些想法渗入我的电影。但是,不可避免,每一次我们都会碰上不同的想法。如果你看过我的《动物园》的话,你就会发现电影的主题很简单,就是关于腐朽与堕落的--好的,对很多人来说,这部电影肯定是丑陋的,英国的电视中挤满了自然史节目,这类节目有一个事先假定的观念:世界是某种未知力量安排给我们的一个美好的放纵的地方,而我们,只是一群观众。但是,任何一个进化论者,生态学者,或者环保主义者都知道硬币是有两面的:我们不仅要面对生,还要面对死;不仅要享受成长,也要忍受衰败。
这部电影对呈现非常关注。诺子身处两难:她是不是能找到一个恰好是好情人的优秀书法家,或者找到一个恰恰是优秀书法家的好情人?或许你已经明白了“身”与“思”在这部电影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就是这种肉体的无常感,我也想搞明白自己是不是能很好的平衡这几种矛盾的情感
⑸ 《边境杀手2》讲的什么值得一看吗
《边境杀手2》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边境杀手2:边境战士》是斯蒂法诺·索利马执导,本尼西奥·德尔·托罗、乔什·布洛林、伊莎贝拉·莫奈、杰弗里·多诺万、曼努埃尔·加西亚-鲁尔福、凯瑟琳·基纳主演的剧情片,于2018年6月29日在美国上映。
⑹ 你最期待筹集中的哪部剧的选角成真
第一部,《人生路不熟》如果你喜欢轻松、欢乐、温暖的电影,那么《人生路不熟》是你不能错过的。这部电影由易小星执导,乔杉、范丞丞等主演,讲述了一家四口意外开启卡车之旅的故事,有欢笑也有泪水。卡车司机周东海(乔杉饰)对准女婿万一帆(范丞丞饰)十分悲观。静宜)也想尽办法调和这对冤家。
这部电影是一部让人捧腹大笑,让人感动落泪,又让人暖心治愈的电影。既表现了卡车司机的艰辛与欢乐,也表现了一家人的亲情与和睦。
电影中有很多搞笑的情节和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乔杉在电影中饰演固执、爱面子但心地善良的卡车司机。他用自己的搞笑感人诠释了这个角色。范丞丞饰演一个阳光乐观,但并不时髦的准女婿,以青春活力为影片增色不少。马丽在剧中饰演贤惠大方,但略带脾气的准婆婆。她用自己的机智和温柔为电影带来了欢笑。张靓颖饰演的是一个乖巧聪明但有点任性的女儿,她的气场和才华为影片带来了看点。
《人搭庆生路不熟》是一部让人发笑、让人感动、充满温情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卡车司机的生活,也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和甜蜜。这部电影值得每一位喜欢喜剧和家庭的观众观看。
第二部,《长空之王》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泪流满面的影片。它不仅展现了我国航空事业的辉煌成就,也展现了飞行员人性的光辉。这部电影值得每一位爱国者和追梦人去看。这部电影由刘晓世执导,王一博、胡军、于适、周凉雨等主演。讲述了雷宇(王一博饰)等优秀飞行员经过严格选拔,正模枝态式成为我国新一代试飞员——战斗机飞行员的故事。正式出动后,他们在张挺机长(胡军饰)的带领下,参与最新最尖端战斗机的试飞,以及不断挑战战斗机和自我极限的过程中的故事.本片是国产首部以歼20战斗机为题材的影片,展示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成就和飞行员精神风貌。电影中有许多震撼人心的空战场面和高难度的飞行动作,让人感受到飞行员的勇敢和牺牲。同时旦源,影片还展现了飞行员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他们的真实和温暖。在电影中,王一博饰演了一位年轻有为、热爱飞行、勇于拼搏的试飞员。他用自己的实力和魅力诠释了这个角色。胡军饰演一位经验丰富、严谨负责的机长,以他的威严和温情带领着年轻的飞行员。周凉雨饰演聪明可爱的少女,暗恋飞行员,为梦想努力奋斗。她用自己的气场和才华为影片增添了看点。
⑺ 《宸汐缘》张震倪妮电影咖演仙侠电视剧,能否逃过真相定律
倪妮在电影中的表现毋庸置疑,从《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出道后,获得了大大小小很多奖项,后又演过许许多多的电影,其后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的口碑也是好评一片。
⑻ 罗马假日观后感
《罗马假日》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现在也只有黑白的珍藏版。故事也十分简单,是一部喜剧。写得是某国安公主在古都罗马访问时,因烦琐的公务事和繁文缛节而逃出大使馆,偶遇一名美国报社记者――祖布什。阿祖带着安公主在罗马逍遥了一天。对我们来说坐在咖啡馆里看风景,在马路上横冲直撞都不算什么,可对于整天封闭于宫廷中的公主来说就不同了。两个就兄兄在这一天的时间内坠入了爱河。可是公主有自己高贵的身份,总要回到自己的地方。全剧只有最后的场景是悲伤的。两个互爱的人,因为身份的不同而要分开,是何等的悲剧。
《罗马假日》的情节简单,却凭借男女主角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了世界经典,尤其是奥黛利·赫本,其魅力倾倒了无数影迷,可爱的赫本发型也随之流芳百世。影片将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两个人一个厌烦宫廷礼节的枯燥烦琐,一个是囊中羞涩的小记者,罗马的一日,虽然短暂,可是轻松惬意的时光让他们体会爱情甜美。虽然最终他们因为各自的身份和职责没有走到一起,但罗马成为他们永久爱情的象征。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有些青春期叛逆的发脾气的孩子几乎神经质的絮絮叨叨,良好的教育也不能使她保持冷静,她几乎要崩溃了。但还是一位访问公主,那个冷寂的空房子,只能使她更加压抑,孩子的天性需要释放,从她跳窗户到穿过长长的甬道,我的心一直绷着,这块洁白无瑕的美玉要受到什么样的熏染呢?
麻醉剂的效果显现出来了!喝醉了酒的陀螺不知道要转到何处。邂逅了一个潦倒的美国记者,高大,英俊,风度翩翩,总之可樱尘消以称得上是白马王子一类的人物,他并不想招惹这个孩子,生活的烦恼已经上他焦头烂额,没有更多的闲情逸致花前月下。几番周折,公主还是赖在他家了,看到自己的床位被占,记者没有怜香惜玉,不过能够理解,他那样的身高怎么睡沙发啊?第二天,他发现这个女孩子是大英帝国的公主,可以带给他大量财富,他决心利用这个机会回到美国。他要稳住公主,投其所好,就可以大展拳脚了。可惜公主要回家,这哪里是回家啊!只不过是关在家里太久了,出来透透空气。经过派克的精心安排,他们还是决定度过一个“罗马假日”,真正的罗马假日,不要太关注逻辑上的问题,他们流连于罗马的街边咖啡馆,摩托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警察局里随机应变,真实之口的妙趣横生,罗马留下了欢声笑语,那时候,真是希望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分手很快就来到了,就在那个街的拐角,路旁的房子也显得那么暧昧,街灯也是一幅恋恋不舍的样子,犹豫的灯光,折射在公主纯洁的脸上,坚强的她还是说出了这些话: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但少了很多依依不舍。随着她消失在街的拐角,我感觉到了记者先生的犹豫和失落。“最爱的,是罗马,当然是罗马!”当公主接受公众的敬仰,她生活着很大程度就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心理,使他们有所敬仰。只此一句话,便胜却万语千言,落入尘间的精灵,俨然某个领域的守护者。
没人能够接受他们的邂逅,但为什么尊敬的人就不能幸福的活着呢?如果脊知她们的生活就那么畸形,没有正常的交往,又有什么可作为大众表率的呢?只有一个解释,大英帝国的脸面,王室能够接受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却不能接受公主和记者的故事!我们的精灵竟到了她的义务!当所有的人们都离去,记者盯着公主离去的身影,那段对白好像又要浮现,孤独的黯然离开,长长的通道……
奥黛丽.赫本一鸣惊人的处女作,不但当选金像奖影后,并且以其清秀典雅气质在五十年代掀起了“赫本热”,不少女孩模仿其发型服装。就影片的娱乐效果和艺术价值而言,本片也是叫好叫座的经典作。导演威廉.怀勒以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英俊潇洒的格利高里.派克亦与奥黛丽赫本十分登对,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
这部浪漫的爱情喜剧影片堪称经典之中的经典,多少年来屡映不衰,一代又一代的影迷为之倾倒。同时,这也是一部无法言说的迷人影片,语言在它面前失去了颜色。落伍站长个人空间影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塑造了一个美丽而不圆满的爱情,就像几十年后的《泰坦尼克》一样。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转瞬即逝和无可奈何。影片在成功的营造了一个喜剧氛围之后,又转回头来成就了一个悲剧结尾(当然,这也是别无选择的),两者结合竟然如此成功,难怪会成为绝世经典。纯粹的喜剧和单调的悲剧都无法脱离自身的局限而上升一个档次,这种笑过之后眼角带着泪花的影片才能抓住观众的心。落伍站长个人空间.
世上的爱情大多是不圆满的,人世间的悲剧莫过于此。在影片中这对男女来说,真正遗憾但又真正欣慰的是,两个人都没有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就像《大话西游》中悟空对紫霞一样,只有深深一吻。但两个人心领神会的无限爱意和无奈又岂是语言所能表达的,这正是影片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关键。
《罗马假日》是奥黛丽赫本的处女作,影片介绍了一位公主在寻访过程中与一位美国记者美丽邂逅的故事。但是,由于公主的职责使命所在,为了她的国家,为了她的使命,最后还是放弃了自己与美国记者的美好爱情。这故事的结局虽然不是完美的结局,但是,整个影片给人的感觉是温馨而美丽的。
我喜欢奥黛丽赫本的高贵与优雅,更喜欢她那优雅中透露着邻家小女孩的俏皮。故事一开始,她就以美丽高贵的身姿出场,她的的微笑,她的步子,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国公主所具有的气质。但是,聪明的导演还是安排了一个小细节来塑造公主的俏皮:公主在与各国使者握手的时候,把自己的高跟鞋不小心给踢出了裙子外面,她试图把鞋子穿回来,可鞋子就是不听话,不过公主最后还是在侍从的帮助下成功地穿上了鞋子,还跳上了优美的舞蹈。
公主被繁琐的事务累得很痛苦,贪玩的她偷偷溜出去散心了,开始了她的的美丽邂逅。我觉得影片精彩的地方在于公主被发现然后设法逃亡的过程中与美国记者的一吻。与其说是偶然,还不如说是影片给主人公的安排的宿命。在回到公寓的时候,记者在收听有关外界报道公主的新闻,公主却慌张地听不下去了。她的慌张从另一面表现了她对返回皇宫生活的无奈和离开记者的不舍。在经过一系列的内心挣扎之后,公主还是决定回到她的生活,背负她该背负的使命。
一天有多长?只不过是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在这二十四小时里,公主就像做了个美丽的梦,丰富了她的的人生体验。当她回到公寓的时候,她的表现与以往不同,表现得更成熟稳重了。她明白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知道自己不能逃脱的宿命安排,但是,内心还是淡定了很多。这就是她的成长证明,也是她的成长收获。当她在公开场合面对与自己仅有一天的相处的恋人的时候,她的痛苦,在脸上,虽然只是一瞬间,在内心可是一直纠结着。奥黛丽赫本的表演恰到好处地表演出来了,我觉得这也是影片值得欣赏的地方。最后,当记者的朋友将他们在一起玩耍的照片送给她的时候,她笑了,笑容里包含复杂的东西。记者不会为了钱去出卖这些照片,记者把这些照片还给公主,一方面表达了他们之间纯洁的感情将成为回忆,也表达了他们俩个人要面临分开的宿命。
这样结局显得很无奈,在没有看影片,只看剧情介绍的事情让人感觉很苍白。但是看了影片之后,却给人温馨的感觉。影片的主人公相处时间很短,但是故事却很浪漫,很纯真。特别是奥黛丽赫本出色的表演。她的着装,淡雅而高贵;她的气质,清纯而优雅;她的感情,浪漫而不奢华。
我喜欢奥黛丽赫本,就是从这一部影片开始的。虽然年代已久,影片内容却没有让我觉得有时代的隔膜,这就是经典影片所具有的特色。奥黛丽赫本,凭此片登上了世界顶级影坛,也是理所当然的。
罗马假日的邂逅与爱情 ——我评电影《罗马假日》 剧情梗概: 厌烦皇家生活的安妮公主在罗马访问途中,巧妙逃出了王宫,由于酒劲的作用醉倒在罗马中心花园的一个水池台上,但却无意邂逅了一位年轻英俊的美国记者——乔。好心的记者把公主留宿了一夜。第二天负债累累的乔却发现了安妮的身份,他知道关于公主的任何消息都能给他带来巨额财富,于是乔串通摄影记者尔宾陪同公主在罗马游玩一天并偷拍了许多有关公主的精彩镜头。 乔开始只是想从公主身上搞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准备作为特别报道。可是相处的短短几天中他们竟然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并双双坠入爱河。于是,乔为保护公主形象,忍痛抛弃功成名就之良机,并将照片送给公主做永恒留念。 安妮公主不甘受皇室古板礼仪的摆布,但经罗马一日假期后,体验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于是不得不忍痛抛弃爱情返回大使馆,并果断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经典/浪漫/高雅/圣洁/精巧 影片评析: 这是一部历久不衰的轻喜剧故事片,影片虽然没有浓郁凄凉的情感气息,但却成功的描写了一个经典而又浪漫的爱情故事。 一、经典浪漫的情感 厌烦皇家生活的安妮公主访问罗马时私自出游,与美国记者乔邂逅,乔串通摄影记者偷拍了许多公主的精彩镜头,准备作特别报道。但经罗马一日假期后,乔与公主双双堕入爱河而不能自拔,然而公主为了负国家和家族的责任,最后不得不忍痛抛弃这段美丽的爱情重返属于她的大使馆,并无奈的向乔表达出了自己的思想。年轻的乔虽然深深的爱着公主,但个中原因还是不得不把汽车开到了大使馆门前,两人都知道这一别将意味着什么。长长的吻别、晶莹的泪花和那寂静的夜晚绵长的思念,使这段优美的爱情旋律由瞬间化作永恒,从而在岁月的沙滩上留下一份美丽与纯真。 二、完美的艺术特色 首先,影片成功的地刻画了安妮公主这一高雅圣洁的形象:一袭洁白的长裙、清丽的面容、迷人的微笑、优雅的仪态、冰雪的聪明、高贵的模样……实在是淑女中的典范。就连接待罗马贵族时那纯正的英语也能倾倒意大利所有的王宫贵族。尤其是当公主在街上一个人游玩时,进入花店,倾倒了花店的老板;进入街上的理发店,理发匠为她的美丽失魂落魄。这一切无不鲜明地衬托出公主那高雅的气质和超俗的面容。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汽车开到竞技场门口时,公主就要为国家的责任而忍痛抛弃爱情的时候,泪眼迷离的公主回头与乔告别的那一瞬间,清丽的面容、晶莹的泪花永远给观众留下了经典的一幕。影片结束了,而人们却永远记住了那美丽的公主——奥黛丽·赫本。 此外,影片语言虽不多,但却成功的用简单的话语揭示了影片一些迷离的悬念和典型的浪漫情怀。“我拒绝尊贵,在幽雅的躺椅上,在灵魂绝妙的山谷里,”虽然影片在叙事中没有刻意表达这句语言,只是把这段语言安排在公主昏昏欲睡的场景中,但却能让人深深的感受到公主纯洁的内心和渴望有一天冲出樊笼在蓝天上自由翱翔的向往。同时这一切还可以看出公主有一颗年轻烂漫的心,尽管已被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尘封了许久。 另外,在舞会上公主说:“到午夜时分,我会把南瓜变成我的马车然后留下我的鞋。”这是灰姑娘的结局,但她同时却暗示了故事的结局——公主最终还是要走入王宫! 同时,影片高超的摄影艺术也不愧为一个成功的典范。在航拍的作用下,罗可可式的城堡、华贵的马车、军乐队、中心广场……都向观众展示了一幅美丽而壮观的画面。把罗马这一历史上的繁华古城以及银幕上的浪漫情史发生地独特的建筑气势又一次展现在了公众面前。 通过公主游玩过程中对镜头的高超运用,一方面鲜明表达了人物活动时的美好场景,同时也把罗马这一世界繁华城市的风土人情及特色建筑表现得完美,尤其是在竞技场洞中“真理之嘴”前运用广角镜头,把人物的活动和建筑的宏伟气势巧妙的结合了起来。 影片的最后一幕,年轻的记者最后一个退出召见大厅。大厅一片寂静,只有几个身着黑色衣服的侍卫庄严肃穆的站在那儿,当记者回头一望时,这时画面的一切都显的那么安静,不禁给人一种世界又恢复了平静和高尚的感觉。罗马是一个梦想中的城市,我对罗马的视觉上的认识便源于这部著名的电影——《罗马假日》。 三、独特的演员魅力 奥黛丽·赫本由《罗马假日》一举成名,很明显,她让这世上的女人们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已,她既是灰姑娘,又是公主;既是时尚的演绎者,又是乡下刚进城的贫家女;她既成熟又天真;既是男人眼中的可人儿,又是女人心中不屈不挠的坚强化身。她不仅提供了一种穿着的品味,更启发了女性对自我形象的扩展。一句话,单单是这么一个女孩,已足以使我们缅怀过去时光。奥黛丽.赫本,她是百年难得一觅的瑰宝,容貌清纯秀丽,既不俗艳,又很耐看,有着“无法比拟的美”。 四、精巧的影片构思 提到这部影片就不能忽视它完美的构思。它几乎有成就王子公主从此幸福生活方式的现代童话所有要素,赫本是想摆脱束缚而出逃的公主,乔是想拍出大新闻的小记者,他们一见钟情,畅游了罗马这个有些落寞却唯美的浪漫之都。如果这部片子拿给其他的导演来拍,也许结局会成为男女双方冲破封建礼教私奔,又或是罗密欧与茱莉叶式爱情价最高的双双殉情。但终究两者都不是,这不得不说是编剧与导演的精明之处。 五、影片背后的遐想 影片结束了,但在结束的背后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留给我们去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纯洁男女的爱情只能成为永恒的回忆而不能成为现实?为什么公主像恋爱中的普通男女般和她的爱人约会,但没有忘记她的身份和她应肩负的责任,最后还是要离开?如果我们认真的话就可以看到,公主自己并不快乐,约束她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皇宫数不尽的规矩,森严的侍卫,多事的医生,唠叨的女佣……她像一只笼中的鸟儿,渴望自己能冲出窗子,但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公主偷偷跳出皇宫后,陪同寻访的国家将军那震惊的神态,异常的表情,惊讶恐惧的眼神,还有那郑重其事的记者招待会惹得政府一片沸沸扬扬,这一切无不暗示着一个结局,那就是公主尊贵的地位和高贵的皇家贵族的身份,不可能使她拥有真正的爱情。她是上层阶级代表,对于她来说在当时社会阶级差异明显的世界里,她不可能也很难摆脱“阶级”这一无形力量的束缚。她最终的归宿应该是皇宫贵族的大厅,这一切都是小记者乔所无法改变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阶级制度的阶级差异也正是故事不能有圆满结局的所在。但公主敢于逃出皇宫,并与一个下层人士相爱也说明了公主敢于追求自由,希望有一天摆脱束缚的争取自由的高贵品质。影片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时上层人士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真爱的追求。 罗马真正的假日只有那么短短几天,那就是公主在这里逗留的日日夜夜。这便成就了所有爱情男女心中永远的假日。 电影以独特方式,绚丽多彩而又丰富的内容成功地将人类的理想与感情融合,并一步步地推向极致。这部经典爱情影片鲜明地高举起人类这面永恒的大旗为我们奉献了一桌脍炙人口的大餐。 主要参考文献: 《影视鉴赏》 《大学影视》 《百年经典爱情电影》
人生若只如初见
——罗马假日观后感
下午英语老师给放了英文版的罗马假日,教室里一片寂静。五级班上四分之三的都是女孩子,大家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想必早已是为剧情深深吸引(当然其中也包括我这种对着派克狂发花痴的)。一个半小时又拖了十分钟的课,一下子成了一种享受。不得不说经典就是经典啊。
为什么五十多年来,《罗马假日》这部电影一直经久不衰呢?以至于大家想到奥黛丽赫本,第一反应就是那惊如天人的王冠照片;罗马也一下子从历史书中变得活生生起来(对我来说,罗马和罗马私法几乎可以划等号的)。我想其原因应该是很复杂的,要不然哪里还轮得到我在这里聒噪——诸位看官莫要着急,待小女子慢慢道来:
古往今来,贵族和平民的爱情总是很受文人乐道,百姓喜欢的。中国有祝英台,欧洲有灰姑娘,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暂且不提。但仔细一想,那些故事一般都是有着幸福结局的;就算不幸,其不幸之根源似乎总可以归结到万恶的旧社会上(好寒哪……),一言以蔽之,就是封建家长制棒打鸳鸯。但这种事情一般都只是发生在最起码一个世纪以前。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身边没有了这种事情,但是大家还是喜欢诸如此类的故事的。《罗马假日》似乎也应验了这种倾向。但是它又与它们不同——它讲述的是公主与平民的爱情,而不是王子与灰姑娘。
安妮是欧洲某国王室公主,也是王位继承人;这样一个显赫的身份注定了她一生都是人们尊敬的对象——譬如说电影里那个女伯爵——但是又有谁能真正关心她呢?人们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不如说是对那个王位无微不至的关心;就算公主变成了王子,也不会有任何差别。安妮不过只是一个载体罢了。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肯定也包括了严格的王室礼仪训练。一出生就在那种万众瞩目的环境里,一举一动都会有一个类似容嬷嬷的人盯着你——想想还珠里的小燕子吧。当然,安妮一出生就是尊崇的公主,一举一动的优雅或许早已渗透到骨子里;但是别忘了,她也不过是一个天真的少女啊。她有着一颗活泼的心,充满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但是却不得不每天保持不变的笑容出现在公众面前,说一些空泛的政治套话,想一想就很可怕啊。所以她会在一天略显夸张的招待会后歇斯底里,才会有了逃出去的冲动;才会有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扯远了……
现在来说乔。派克果真是一代影帝啊,把一个心底有着人性至善、成熟、而又有点坏坏的记者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他开始是想从安妮身上赚一笔大钱,可当时在不知道安妮是谁的时候,他不也把她带回了自己的家么?而后一日罗马假日,他虽然没有忘了自己的记者身份,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动了真情……如果说安妮尚是不谙世事,那么乔作为在新闻界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一线记者,怕是早已锻炼出了铁石心肠!安妮对他毫不设防的信任,让他发现了自己湮没在尘世中的良心,这种良心却与他的工作水火不容。几乎在整部电影中,乔都是矛盾与痛苦的。最后一个镜头,孤独的乔一人走出了大厅,芳踪已不知在何处,看的我几乎潸然泪下。
而真正让他们伤心分手的,还不是这些。正如安妮说,她会像灰姑娘一样坐着南瓜马车在深夜十二点去参加舞会,那么,十二点以后,她就该离开了。她是一个有着至高地位的公主,安妮作为王位继承人,有着她对国家的责任,也是将来的女王,而乔不过是一个并不出名甚至是债务缠身的记者。身份不知隔了蓬山几万重,注定了他们的童话般的爱情不会有结果。Life isn’t always what one likes——安妮说的,又何尝不是乔的心里话呢!
倘若安妮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他们的爱情还会有可能发生吗?答案或许可以说:NO。至少,不会是如此的荡气回肠。让我们设想一下,多年之后,安妮登上王位,在某次大型记者招待会上看到了乔,这时,怕也只能相对无言。是啊,还能说什么呢?既然当初都无可能,怎么能指望过了这许多年,还会再次迸溅出爱的火花呢?总不成安妮像那个二战前的英王,为了爱情而放弃王位?那样只会是一个无聊的结局。就算是那时乔已经是报界巨子,又能如何?
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