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商业电影导演

商业电影导演

发布时间:2021-07-11 16:20:25

1. 怎样的电影算是商业电影

商业电影

为营利而制作的影片,相对于艺术电影。
为盈利而制作的电影,相对于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专指票房,从编剧到导演演员均为此角度考虑

商业电影 Commeredia film
相为于艺术电影一词,一般指为营利而制作的影片。私人的电影工业大都以营利为主,因此生产的影片大都属于商业影片。在西方则以美国好莱坞为商业影片的大本营,重娱乐而不重现实。电影需要大量的观众,且观众也需要透过商业管道才能看到电影,但是这种商品性与商业电影的本质并非一致的,商业电影并非都是商业电影,而娱乐强的商业电影中具有社会性与艺术性的也不少。因此商业电影与电影的商品性被非一致。

文学艺术片本意为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现在已经是专门针对商业电影而言的一个定义。商业电影是相对于艺术电影,或者说文艺片而言的。顾名思义,艺术电影追求的是影片的艺术内涵,以行业认可为目标;商业电影追求的是票房及其衍生物的市场价值,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所谓艺术电影的主题都是探求哲理、挖掘人性之类的深奥题材,拍摄手法不拘一格;而商业电影往往为了迎合广大观众的欣赏口味,拍摄手法以视听感官的刺激为方向,于是这个导演看见那个导演的方法受欢迎就拿来借鉴,日久天长就难免落入俗套。但事实上,在高度物质化的现代社会,即使是一部艺术电影也必须或多或少的考虑到自身的商业化效果,当然一部商业电影也或多或少带有艺术成分。完全的商业和完全的艺术几乎不存在。其实按照通俗标准来说,商业电影就是为了盈利而专门拍的电影,艺术电影则反之,不为了盈利,仅仅为了艺术、理论、宣传教育等而拍摄,但是市场经济以后,纯艺术电影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空间,于是我们现在经常看见所谓的文艺电影也在争夺影院票房,而许多商业大片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也是提升其商业竞争力,而在一些技巧上借鉴艺术电影的视角或者手法,往往也获得票房和影评的双赢。所以说,严格的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现在不仅没有狠严格的界限,而且十分模糊,甚至已经严重交叉,我们一般还是通过习惯性判断,和电影表达的内涵以及导演的执导思想来确定一部电影的大致方向。

2. 冯小刚为什么被称作最成功的商业导演

冯小刚,国内知名的导演、编剧、演员。他导演了很多知名的电影,比如:《大碗》《手机》《天下无贼》《我不是潘金莲》《芳华》等等。很多人都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商业导演,他确实是当之无愧。

冯小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导演,他所导演的电影题材都特别新颖,而且还有很深的现实教育意义。他擅长的就是商业片,作品的风格大都是略带讽刺意义的喜剧片。希望以后他能给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也希望他在以后的导演路上成就越来越高。

3. 北京电影学院为何没有培养出大量的商业电影导演

我觉得——拍一部电影,赚了点钱,从此就算是商业导演了吗?商业导演是一个职业,长期从事商业电影创作的导演,才能称为商业导演吧,或“职业商业导演”。个人意见,真正概念上的商业导演,需满足一下两点:拍过三部以上票房盈利的大众娱乐性电影(商业保障)《桃姐》再挣钱,也没办法认为许鞍华是商业导演,所以导演创作动机完全是为了商业性质,才算是商业导演。有一群忠实于该导演的特定观影群体(口碑和号召力)。只是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国内,还为时尚早。

4. 商业电影有什么地位

商业电影仍然是滥竽充数,而整体上更无社会责任。

商业电影公司为了适应现实主义电影拍摄的形势,也尝试拍了几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但整体上来说,仍然是滥竽充数。摄制歪曲历史的豪华场面的电影,而不去表现社会的矛盾。例如由蔡·萨哈尔拍摄的电影《我们人民》,电影表现了一个没落中产阶级的小儿子因赌博输光钱了造成家庭没落的故事,围绕他寻找赌棍复仇展开,中间穿插着一个对他一见钟情不时出来表白的穷人家的女孩子和患了肺病的妹妹突然而来的剧本的成功,最后他说出不幸应该由社会来负责,却那么的软弱无力。

同时商业电影中也有拍摄出了艺术水平的电影。例如麦希须·高尔和基达尔·萨尔玛,都很擅长于拍摄富于异国情调的爱情故事,电影画面唯美。麦希须·高尔拍摄了《高皮纳特》和《契达尔·里卡》,仿造法朗士的《泰绮思》拍摄。基达尔·萨尔玛则善于电影的艺术构图,是电影艺术的代表。

电影批判了"强盗的儿子就是强盗"的阶级血统论观点。电影因其精湛的拍摄、曲折的故事、唯美的爱情和带有强烈印度民族特色的歌舞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擦皮鞋的孩子》反映了印度的儿童问题。印度的儿童由于贫穷而沦落街头变成乞丐、小偷和擦皮鞋的孩子,本来需要被照顾和接受教育的孩子走上了街头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拉兹在电影中表现了擦皮鞋的孩子的生活状态,没有明星和歌舞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在印度上映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电影《扒手》则反映了印度混迹于人群中小偷的真实生活。

向波·米特拉是孟加拉知名导演和演员,导演了现实主义电影《贼》。电影以一个穷人被误认为贼后两个小时的经历为线索,表现了住在大楼里中产阶级体面人家里的种种令人不齿的行为,电影提出了:"究竟谁是被,剥削者还是被剥削者,有钱的人还是穷人?"

短篇小说家拉志兴德·辛·拜迪拍摄了电影《呢外套》。电影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电影表现了在邮局工作的小职员和他的妻子以及三个孩子枯燥乏味的生活。电影拍摄的背景设在了邮局,取材于实际生活中的邮局,电影拍摄的风格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了日常生活中爱情和沉重的工作。

摩汗·塞加尔拍摄了电影《子孙》表现了善良的仆人对虐待自己的主人的忠心,电影情节曲折充满着悲剧的力量,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此时期拍摄了很多的现实主义电影,用印地语、孟加拉语和马拉地语拍摄,保存了印度电影的民族特色。

麦博布·可汗拍摄了电影《家庭荣誉》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赞誉,电影模拟了波斯哈里发王朝时代的宫廷,表现了赛马、战争和决斗的场面,不仅在印度而且在伦敦上映了好几个月,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5. 电影的导演、制片人、监制、编剧、策划、出品人等都是干什么的大小顺序是什么

一般制作人权限最大,导演其次。其它没有大小顺序,只是分工不同。

1.导演:主要负责电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电影中的创意部份。如张艺谋、冯小刚。

2.制片人: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公司。负责剧本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包括演职人员以及摄制器材的合同签订)、摄制资金成本核算、财务审核;执行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协助投资方国内、外发行和国内、外申报参奖等工作。如华谊兄弟、王中军。

3.监制:可能和制片人是同一个人,也可能另有其人。管理整个电视或电影拍片流程相关环节的一切工作,如工作人员的寻找与协调,预算的控制,拍摄时间的进度等,让电影能在合理的时间与预算下完成。

4.编剧:以文字的形式表述节目或影视的整体设计,作品就叫剧本,是影视剧、话剧中的表演蓝本,成就突出的职业编剧被称为剧作家。如电视剧《母仪天下》的王伊。

5.策划:制片前中后期及过程中的对内制片工作和对外宣传,广告等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使电影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6.出品人:影片的投资人。影片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制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权决定拍摄影片的一切事务,包括投拍什么样的剧本,聘请导演、摄影师、演员和派出影片监制代表它管理摄制资金,审核拍摄经费并控制拍片的全过程。

拓展资料

电影制作流程:

1、选择剧本

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制片人来选择剧本,但是也不缺乏导演来选择剧本的,但是导演在选择了一部好的剧本之后就要说服公司以及制片人,来为他投资,但是在21世纪的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剧本改编权利的,如果他在开拍前希望改变剧本就必须经过公司上层董事会的批准。

2、资金

电影的成本不仅包括导演,编剧,摄像,演员,场景,拍摄,后期,食宿行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市场营销及宣传的费用,通常市场营销及宣传费用等于拍摄费用或1/2的拍摄费用。每部电影根据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成本电影,中型制作电影,和大制作电影。小成本电影基本在1000万人民币以下,中型制作电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万人民币左右,大制作电影成本在8000万元以上。

国产小成本电影代表作《失恋33天》(约900万人民币,不含宣传费用),国产中型制作电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约3000-4000万人民币,不含宣传费用),好莱坞大制作电影代表作《阿凡达》(约6亿美元,不含宣传费用)。

3、选择导演演员

中国电影不会有选择导演这种说法的,在一部电影里导演说的算,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还要对片场的其他方面负责,而国际电影制作中导演只需要负责好电影拍摄的任务. 在国际化的电影制作中是剧本选择导演,而不是导演选择剧本. 制片人在电影筹备时还要担当起选择演员的任务,在中国大陆这些都是由副导演来完成的。

4、明星阵容

在一部成功的电影中,不仅要有很棒的剧本,很好的故事情节,好的导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参与. 明星是电影中闪亮的焦点,也是电影票房的保障。

5、组建摄制组

摄影组包括:场记、化妆、道具、灯光、美术、后期指导、跟组剪接。

6、电影剪接

在美国的商业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剪接权利的,都是由制片公司进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线导演的话,那就不同了。

7、发行商

商业电影中发行商和制片商不是一家,发行商是通过竞争来取得发行权,一部电影的好坏也可以通过看发行商来表现。

8、宣传方式

就拿<强战世界>来说,早在电影放影4个月前电影的广告和宣传海报就已经出炉。

9、电影国际发行

发放电影配音权,剪编权。

10、参加电影节

6. 商业导演的定义

商业片集合了多种商业元素,例如当红明星、知名导演、复杂的特效、大投资、大规模宣传、全国或全球同步上映等。
商业片,特别是美国商业片投资巨大,票房回报更大,但并不是每部商业电影都是成功的。
商业片的主要作用是娱乐和休闲。商业片成功与否,主要是看票房!
也不是每部商业片都具有所有的商业元素,但必具备其中一二。一般来说,源自美国、现在很风行的所谓暑期档和圣诞档的电影都是商业片,中国的贺岁片,也是有代表性的商业片。
商业片标准是,为了短期内获取商业利益,从编剧到导演及演员均为此角度考虑,充满了轰动场面和通俗性笑料,并不考虑深层次内容的影片。
而商业导演就是知道商业片的导演

7. 有哪些有名的电影导演实力都如何

有很多。比如说郑正秋先生,被称为是中国电影之父,是中国电影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应云卫先生,电影艺术家。费穆先生,我国杰出的电影导演,电影艺术大师。吴永刚先生,著名电影艺术家。石挥先生,著名电影演员,导演。卜万苍,我国著名的电影导演。黎民伟先生,香港电影开拓者。朱石麟先生,程步高先生,著名导演。谢晋,著名电影导演等等。

8. 什么是商业电影什么是贺岁电影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商业电影
为营利而制作的影片,相对于艺术电影。
为盈利而制作的电影,相对于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专指票房,从编剧到导演及演员均为此角度考虑
商业电影 Commeredia film
相为于艺术电影一词,一般指为营利而制作的影片。私人的电影工业大都以营利为主,因此生产的影片大都属于商业影片。在西方则以美国好莱坞为商业影片的大本营,重娱乐而不重现实。电影需要大量的观众,且观众也需要透过商业管道才能看到电影,但是这种商品性与商业电影的本质并非一致的,商业电影并非都是商业电影,而娱乐强的商业电影中具有社会性与艺术性的也不少。因此商业电影与电影的商品性被非一致。
文学艺术片本意为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现在已经是专门针对商业电影而言的一个定义。商业电影是相对于艺术电影,或者说文艺片而言的。顾名思义,艺术电影追求的是影片的艺术内涵,以行业认可为目标;商业电影追求的是票房及其衍生物的市场价值,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所谓艺术电影的主题都是探求哲理、挖掘人性之类的深奥题材,拍摄手法不拘一格;而商业电影往往为了迎合广大观众的欣赏口味,拍摄手法以视听感官的刺激为方向,于是这个导演看见那个导演的方法受欢迎就拿来借鉴,日久天长就难免落入俗套。但事实上,在高度物质化的现代社会,即使是一部艺术电影也必须或多或少的考虑到自身的商业化效果,当然一部商业电影也或多或少带有艺术成分。完全的商业和完全的艺术几乎不存在。其实按照通俗标准来说,商业电影就是为了盈利而专门拍的电影,艺术电影则反之,不为了盈利,仅仅为了艺术、理论、宣传教育等而拍摄,但是市场经济以后,纯艺术电影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空间,于是我们现在经常看见所谓的文艺电影也在争夺影院票房,而许多商业大片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也是提升其商业竞争力,而在一些技巧上借鉴艺术电影的视角或者手法,往往也获得票房和影评的双赢。所以说,严格的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现在不仅没有狠严格的界限,而且十分模糊,甚至已经严重交叉,我们一般还是通过习惯性判断,和电影表达的内涵以及导演的执导思想来确定一部电影的大致方向。

贺岁电影
"贺岁片”这一说法是由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传入内地的。所谓贺岁片,是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寻求欢乐和放松,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就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因此其题材多与百姓节日期间喜庆、祝福的生活与习俗相关,形式多是娱乐性、消遣性较强的喜剧片和动作片。
贺岁片的起源和发展
贺岁片最早起源并流行于香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到岁末香港演艺圈内的一些明星都会自发地凑到一起,不计片酬地拍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影片献给观众。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内容上也基本满足以下两点:首先是喜剧,其次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大团圆结局.1995年成龙的《红番区》是第一部以“贺岁片”的名义引进内地的影片,当年的全国票房收入仅次于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 1998年著名导演冯小刚拍出了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贺岁片市场。该片获得当年“百花奖”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故事片三项大奖。《甲方乙方》在票房上的成功引出此后几年的贺岁片大战:投拍的贺岁电影一年多过一年,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加入执导贺岁片的行列。其中影响最大、票房最高的要属1999年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特邀冯小刚赴美拍摄的《不见不散》。

商业电影和贺岁电影的区别是:

商业电影一般指为营利而制作的影片。私人的电影工业大都以营利为主,因此生产的影片大都属于商业影片,贺岁电影其题材多与百姓节日期间喜庆、祝福的生活与习俗相关,形式多是娱乐性、消遣性较强的喜剧片和动作片

9. 乌尔善以后能不能成为中国最好的商业电影导演

会的,乌尔善大家可能不是特别的清楚。他是一位纯正的蒙古人,4岁就去了北京,并且在北京的大杂院里长大。

接下来的拍的《画皮》也是排出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个导演确实如他所说的,他想把中国的电影文化做到最好,所以说他自己也在非常的努力,没有华丽的口号,但是每次拍出的电影都非常能够让大家震撼,没有铺张的情节,但是,每个情节都非常的激动人心。所以说他以后肯定能成为一位最好的商业电影导演的。

阅读全文

与商业电影导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春节期间为啥不让换电影票 浏览:586
邵阳大祥区电影院 浏览:912
有一个小孩丢失的电影名字 浏览:129
电影院没有武汉日夜 浏览:657
333层监狱的电影名字 浏览:673
印度一部电影主角会接子弹 浏览:155
武打片大全电影南拳王 浏览:820
电影前路漫漫背景音乐 浏览:771
郑伊健泰国电影 浏览:279
豫剧电影全集大全在线观看 浏览:735
爱国电影八佰观后感300 浏览:748
泰国关于打胎的恐怖电影 浏览:500
教父1电影英文字幕 浏览:728
top拍的电影名字 浏览:739
正义联盟电影中文免费观在线观看 浏览:211
电影导演的因果 浏览:804
徐达夫是什么电影里的名字 浏览:724
香港的天使爱情电影 浏览:247
保护动物的电影观后感 浏览:31
什么电影的床戏是真的 浏览: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