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长江七号》后,周星驰为何选择退居幕后不再出演电影了
说到周星驰导演,我相信大家都会印象深刻。多年来,他为中国电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优秀的喜剧作品。我也很喜欢周星驰导演的作品。觉得他天生就是为喜剧而生的,因为他的喜剧电影不仅能让观众笑,也能在笑后理解一些道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电影才如此受欢迎!

事实上,对于周星驰来说,从退居幕后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为我们导演作品。希望他将来在这个行业有更好的发展,也为我们指导更多优秀的作品。大家对此怎么看?
⑵ 王祖贤周星驰邱淑贞在息影前最后一部影视剧分别叫什么名字
王祖贤息影前最后一部电影是《美丽上海》周星驰最后一部电影《长江七号》
邱淑贞最后一笔电影是《左右情缘》
⑶ 周星驰最后一部出演的电影是什么
现在一说起周星驰星爷来,我们在电影荧幕上已经很少能看到他了,退居幕后当导演,也很成功,拍的《美人鱼》等还是很受欢迎的。导演有一套,演技更是了得,当年周星驰还在演电影的时候,曾与成龙、周润发并称为“双周一成”,意为香港电影的票房保证。那么周星驰最后一部出演的电影是什么呢?
1、 《长江七号》。
2、 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片有他自己的风格,有人这样评价:“星爷的电影笑过之后,别有深意。”它有自己的内涵,引人发笑,但又绝不是笑笑那么简单的内容。
3、 像周星驰曾出演的《唐伯虎点秋香》、《月光宝盒》等,在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只“小强”,后知后觉,有评论说周星驰是用它来比喻曾经的自己,还有《月光宝盒》里最后的一句“他好像一条狗”啊,而对于搞笑的部分,星爷曾这么说:“并不觉得好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要笑”,可是真的很好笑啊。
4、 不过遗憾的是,为我们带来这么多精彩电影的星爷,却在《长江七号》后,不再出演电影,不过由他导演的电影,也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精彩,如今据悉周星驰已经是身价300亿了。不过就算如此,还是有想请周星驰出山的,据悉有导演想花2亿请他出演一个镜头,结果被周星驰拒绝了。
以为星爷是绝不出演电影了,但有消息,星爷将主演自编自导自演的新作《太极》,这部电影其实筹备两年,据悉是根据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名作《猛龙过江》为蓝本,有意向李小龙致敬,该剧将于2020年开拍,2021年上映,大家期待吗?
⑷ 12年后,再看周星驰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长江七号》被低估了吗
周母说,周星驰从小是个特内向的孩子。
不太爱说话,只有在很熟悉的人面前才会变得很活泼。
而那个最熟悉的“人”,莫过于电影。

只有真正穷过,才明白追富的欲望有多深;只有真正底层过,才明白一步步往上爬的机会有多珍贵;也只有真正无望过,才明白希望本身的意义。
恰如星爷自我诠释的“周星驰作品”。
什么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梦想。
“人最重要是要有梦想,通过努力才能达成自己的梦想。”
活着,心中要有光。
或许,这就是《长江7号》想要告诉观众的吧。
⑸ 周星驰最后一部电影是什么
长江七号爱地球
⑹ 周星驰为什么长江七号之后就不演电影了
周星驰是一个优秀的演员,更是一名出色的导演。在前期,他的电影基本上是由他本人出演的,自导自演是他的特色。但在《长江七号》之后,周星驰不再出演电影,而是只留在了幕后。他这么做的原因,我觉得是值得分析一下的。

周星驰对电影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他是真正的电影人。他自己是小演员出身,知道演员往上走的辛苦,也愿意给信任机会。他年纪也已经不再适合出演后来电影里的主角角色了,故而成功退到幕后,变成真正的导演周星驰。
⑺ 《长江七号》:阔别荧幕不复还,至此星爷成绝响
2008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电影《长江七号》,成了香港的年度票房冠军,但它也成了周星驰生涯中为数不多的7分以下作品。 光亮的成绩背后,遍布的是世人的嘲讽。
这一幕像极了比《长江七号》早四年上映的《功夫》,从一片叫好开场,到一片骂声接力,再到无比追捧,满是回忆。也许《长江七号》还处在一片骂声的那个阶段,未来的某天,它能否走到无比追捧,我们不得而知。
但如果让我定性,它的内核其实很硬、剧情很暖 。《长江七号》是周星驰生涯最后一次在告诫世人,努力奋斗的意义,而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周氏无厘头喜剧。
周星驰在自己生涯的告别之作中,演了一位父亲,一位 社会 底层小人物。
有人说《长江七号》是喜剧包裹下的悲剧,其实周星驰整个生涯的作品,大抵都是如此, 喜剧是风格,悲剧是内核。
笑的时候前仰后合,转身以后又会哭的泪流满面,因为它总会有某一个点,在某处淡淡的,却又有力的刺中了你。
《长江七号》中周星驰饰演的男人周铁,是一位穷人,他落魄、无力、家徒四壁。
周星驰不是第一次在电影中穿着破烂,也不是第一次连一顿饭都吃不起,但是他第一次有了无法躲避也不愿躲避的使命:一个需要他抚养和教育的孩子。
他只有坐在水泥大厦的高处,啃着馒头就着白水,只有这一刻,他才是他自己。
但转身以后,他的压力排山倒海,扑面而来。
“念书的费用”、“吃饭的费用”,“家中肆意逃窜的蟑螂”,“被削的只剩果核的苹果”。
小狄对周铁说:“明天你再给我捡双好点的球鞋吧” 。
周铁建了一栋栋钢筋水泥的家园,但没有一栋、一间、一处会属于他们。
而这种心酸、落寞,放眼望去,又何止是周铁一人。但周铁不能倒下,甚至他不能在小狄面前表现一丁点的倦意和疲惫,因为他是一位父亲。
有人说《长江七号》是一部恶搞之作,说星爷早已江郎才尽,不复当年。
但“无厘头”不正是周星驰的标签和特色么? 你爱了他二十年,却在自己厌倦的时候,转身吐了一口痰,说声晦气。
十年前给予这部电影无情讽刺的人,十年以后大抵分成了两类,一类依旧讽刺,诋毁,这类人我们称之为执着者,给予理解和尊重。
一类人改头换面,用情怀来为以前的低分平反,这类人我们称之为追悔者,我们招招手,说声浪子回头金不换。
但还有一类人,对周星驰的电影抱有从头到尾的推崇,而我也身处其中。
追梦并永不放弃,是周星驰电影永恒的主题。遍览他所有的电影作品,在三观的正确与积极向上方面,我想没有人做的比周星驰更好,比周星驰践行的更彻底。
电影中的外星人“长江七号”一定是假的,但那又如何?它并没有让周铁走出贫穷,也没有让小狄考了满分。他唯一做的只是让周铁身体康复,重新踏上奋斗之路而已。
而这也正是《长江七号》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别妄想一夜暴富,只有自己永不放弃的努力和自强不息的乐观才是我们唯一可以拥有和期盼的。
十年前的2008,没人会想到《长江七号》成了周星驰在荧屏上的谢幕演出。自此以后,世间再无“阿星”、“星仔”、与“星爷”。你爱他的风格,就会爱《长江七号》,你理解它的内涵,就会欣赏《长江七号》。
⑻ 大家觉得星爷最后一部主演电影《长江七号》怎么样,有何感受
电影《长江七号》将成为星爷喜剧之路上的真正飞跃,星爷在坚守着原本的“无厘头”风格时,尝试着换上另一件亲情外套,让所有观众甘心被虚拟的小狗牵着鼻子。
最难拍的是让人哭的喜剧,这次,周星驰做到了,他离喜剧大师的距离更近了一步。让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几个片断,一个是星爷的那句话“我们穷,但是我们不抢,我们不偷,好好读书”,这是社会最底层人士的一种简朴而又值得现在社会珍惜的价值观,面对某些社会的现状,导致的这种差异。

其实本片对机会主义,和理想主义表现显得淡化了好多,以一种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着更多的观众,摆脱了以前经典星片的一些喜闹剧风格——在大笑之后,我们还有什么的尴尬。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以及目前中国人的价值观下,在七号伴之而来是大笑之后,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长江七号》之后,周星驰老了。满头的白发倾诉对电影界的付出。我们真的都欠他一张电影票。周星驰之后再无周星驰,期待他以后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