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费穆导演电影

费穆导演电影

发布时间:2023-02-01 04:21:17

❶ 费穆在华语电影史中是什么地位对于华语电影的贡献是什么

费穆,字敬庐,号辑止。1906年10月10日出生于上海,中国电影导演、编剧。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时,费穆被授予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在现实主义和左翼电影盛行的时代,费穆的诗意表达和春秋笔法是一鹤冲天的异类,以至于他的作品往往一开始不为人接受甚至遭到诟病,而渐渐地越来越散发出隽永的光芒。

最后想说,敬费穆两杯酒。一杯敬你的艰难困苦中的热血、一杯敬你的异想天开时的真诚。

❷ 费穆在华语电影史中是什么地位对于华语电影的贡献是什么

在我看来,费穆在华语电影史中可以说是一位电影大师。

在中国电影史上,其实没有哪位导演被名正言顺地评为大师,至少在他们为电影奉献青春的当时,他们都只是在无限接近大师的位置。即使是费穆,也是因为《小城之春》在上世纪90年代末被重新发掘之后,才被评论界惊为大师。

在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费穆作品的内涵和形式显示出他是最具大师气质的,可惜的是,在他创作力最为旺盛的时期,就病逝香港,没能在生前就得到承认。

文章结束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

❸ 费穆的演艺经历

1932年,费穆应联华影业公司老板罗明佑之邀到上海,成为联华上海一厂的电影导演。
1933年,费穆执导了批判现实的剧情片《城市之夜》,由此受到关注。
1934年,费穆先是执导了由阮玲玉、林楚楚主演的剧情片《人生》;随后又编导了由阮玲玉、高占非主演的剧情片《香雪海》。
1935年,执导了由尚冠武、林楚楚主演的伦理电影《天伦》,费穆在电影中以民族乐器配乐,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第一次。
1936年,编导了号召抗战,希望民众团结一致抵抗侵略者的国防电影《狼山喋血记》,费穆没有采取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而是虚构了一个隐晦的寓言故事,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理来说明“打狼”的必要和必胜。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后,费穆在河南拍摄了宣传抗战的纪录片《北战场精忠录》; 接着,出于对京剧的痴迷,费穆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合作了戏曲电影《斩经堂》。
1939年9月18日,费穆在金信民以及童振民的投资下,成立了民华影业公司。
1940年12月19日,费穆耗时一年拍摄,由唐槐秋、张翼主演的古装剧情片《孔夫子》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上映。
1941年,费穆为中美两国第一次合作拍摄的影片《世界儿女》编写了剧本;随后,与京剧表演艺术家瑞德宝、梁连柱合作了京剧戏曲片《古中国之歌》;7月,日本当局“接管”租界电影业,成立了汪伪控制的“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费穆拒绝与敌伪合作,愤然退出影界,加入天风剧团,开始话剧创作; 随即执导了姚克编剧的宫闱戏《清宫怨》,该剧在璇宫剧场连演71天,连满97场,在观众中引发反响;12月,执导的时装喜剧《孤岛男女》上映,但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兵闯入租界而中断。
1942年1月,天风剧团解散;2月,费穆在原天风的基础上,吸收了新艺、银联的部分成员组建了上海艺术剧团, 首演剧目是费穆自己编导的剧本《杨贵妃》,由刘琼、狄梵主演。
1943年8月,汪伪政府“收复”上海租界,强令话剧团体举行大规模联合公演进行“庆祝”。8月6日,上海艺术剧团举行临别大公演,之后主动宣布解散,以示抗拒。
1944年1月,在形势稍微好转之际,费穆又领导剧团原班人马,以新艺剧团的名义重新复出,首演剧目是由费穆自编自导的《浮生六记》,该剧连演三个多月。与此同时,费穆将剧团一分为二,在卡尔登大戏院的部分仍名为新艺剧团;在金城大戏院的演出队则改名国风剧团(后又改称“国联”)。国风剧团的首演剧目是由费穆亲自编导的《小凤仙》。从此,费穆同时领导着两个剧团,并担任编导工作,一直坚持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
1946年3月,上海艺术剧团恢复原来的团名,至8月结束,费穆又重返影坛。
1948年,费穆尝试拍摄了彩色胶片的戏曲片《生死恨》,这是蓄须明志的梅兰芳在抗战胜利后重返舞台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之后,费穆执导了由石羽、李纬、韦伟、张鸿眉主演的剧情片《小城之春》,该片于1995年被评选为中国电影90年历史上10部经典作品之一;2005年被金像奖评为百年百大电影第一名。
1949年5月,费穆迁居香港,与吴性栽合办了龙马影片公司; 随后,执导了影片《江湖儿女》,但影片尚未拍完,费穆就因心脏病突发于1951年1月31辞世,享年四十五岁。
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时,费穆被授予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❹ 如何评价费穆的电影《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投合了当时人们的苦闷心情。在艺术表现上,这部影片有较成功的探索。

早期的中国电影往往写事多于写人写情,而这部影片独辟蹊径,它的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将镜头深入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灵,揭示微妙的情感关系,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

此外,它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借物喻人,以景抒情,富有诗情画意,显示了费穆导演的艺术特色,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介绍

影片讲述了一个已婚女人在丈夫久病不起的情况下再次见到昔日恋人时的故事。该片于1948年上映,1995年,被评选为中国电影90年历史上10部经典作品之一。

2005年,被金像奖评为百年百大电影第一名; 同时也被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846位影评人评为影史TOP250的127名(获得13票)

❺ 费穆在华语电影史中是什么地位对于华语电影的贡献是什么

费穆在华语电影史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对华语电影的贡献很大,毕竟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他执导的影片,都显出了纯熟的技术。他擅长细腻的内心描写,在情绪的把握上,也恰如其分。镜头的角度和画面的构图也非常完美。从不同侧面对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都进行了哲理性的探讨。在艺术处理上,镜头凝炼、构图优美,都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在这个现实主义和左翼电影盛行的时代,他的诗意表达和春秋笔法是一鹤冲天的异类,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一开始不为人接受,甚至遭到诟病,但最后却越来越好。大家怎样认为呢?欢迎点赞留言哦。

❻ 费穆的简介,以及他的成就

小城之春 最经典的中国电影

❼ 内心的平静|《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影片全长1小时33分钟,由费穆执导,于1948年9月上映。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威尼斯电影节和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多项辉煌。它的成就是实至名归的,全片只有五个人物,却同时穿杂了亲情、友情和爱情。抗战后结束后一年,江南的普通一家人。战后的礼言家道中落,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仿佛战争把他过往的岁月都抹去了,带走了他的生机。他只独自坐在残园里,拾着残留的砖。不让他人走进。镜头下的礼言颓废沉默,脾气暴躁,妹妹说他不是生病是神经病,这点我不能苟同。除了刚开始的脾气大点,可最后都想用自杀去成全朋友与妻子,“神经病”三字着实让我有点疼惜他。

影片看完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文艺感很强,电影的灰色格调,娓娓道来的独白,缓慢的节奏,在看到妹妹提出四个人出去逛逛时,影片展示的却不是我所想的。没有街道、没有店铺、甚至没有人烟。他们只是去城墙头走走,去水里滑滑船,故事很慢。慢到心灵深处的平静。礼言与妻子周玉纹已毫无感情,而从上海来的志忱却给他们死气沉沉的日子带来了春天。这是一个婚外情的伦理故事, 它不似潘金莲阎婆惜,也没有《毕业生》的激烈矛盾冲突。 影片的高潮也只是玉纹最开心的时候,她与志忱喝酒,两人在房间里相处的片段,细细品下却有一番风味。

首先画外音。影片主要采用第一人称视角, “我没有勇气死,他好像没有勇气活了。””你为什么来,你何必来。” 但也并不局限于第一人称 “他把礼言的安眠药倒出来,把维他命换进去” 通过周玉纹全知视角的独白,把她的一个心理矛盾,心理变化呈现的恰到好处。

其次镜头的使用。全片主要采用单镜头与长镜头,老王告诉玉纹章志忱来了,反复说是那个章先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单镜头,加上反复强调的作用,把玉纹的复杂心理刻画的很透彻。长镜头也大片使用,在城墙头、木林里两人由理性的距离到恋人的体验,38分27秒处玉纹主动牵上了志忱的手,这个特写,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在这样一个旧道德旧文化中爱情的迸发。在房间里经典的一处的长镜头和单镜头的交叉使用,三个人始终没有同框,给这三人的错综复杂染上了微妙的关系。这也是费穆导演的艺术气质所在。

说到城墙头,这就不得不说说这部影片的道具了。片头片尾城墙头的一个首尾呼应,周玉纹只有在城墙头望着那辽阔的大地,那郁郁的心情才得以舒展,她与志忱的秘密约会也与城墙头密切相关,可以说它是希望的缩影,也是万千小城的春天。第二个灯光。灯在这部影片也是一个重要的道具,28分31秒处家里停电了,周玉纹和章志忱在一个漆黑的房间,灯光的部分打在玉纹脸上,顿时升出昔日恋人的情意与多少的难诉难说。镜头快速切换礼言和他们两,充分对比出礼言的苦涩与悲伤。 50分左右,又是一个灯的特写,玉纹把灯关了使两人处在黑暗,而志忱立马把灯开起来,这是两人的一次纠结,志忱想要玉纹公开告诉礼言两人的见面。志忱与玉纹不停的在理性的漩涡中纠结挣扎。 “除非,他死了,说完立刻捂住了自己的嘴。”

这是玉纹情绪的失控,没藏住而流于口,潜意识与意识的一次较量。这是很真实的一个特写,她纠结与道德与伦理的漩涡中,下意识立马捂住自己的嘴。除了此处,在与志忱处于黝黑的房间里,她是主动的,志忱相对玉纹他更理智于朋友之情。我们可以看出玉纹激进疯狂的一面。第三个道具丝巾,丝巾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这两次都分别带上了不同的首饰打扮,玉纹逐渐在喜欢的人前展现自己的女性魅力,也暗示着两人的剧情发展。经历与礼言的一场生死离别,玉纹最终还是选择了结婚八年的礼言,结局终究是平静完整的,春天已经到来。

❽ 《小城之春》的导演

1948年电影《小城之春》的导演是费穆
费穆,字敬庐,号辑止。1906年10月10日出生于上海,中国电影导演、编剧。
1932年,执导了批判现实的剧情片《城市之夜》,由此受到关注;1934年,执导了剧情片《香雪海》;1935年,执导了伦理电影《天伦》,于中国电影史上首次以民族乐器配乐;1936年,拍摄了号召抗战的国防电影《狼山喋血记》;1937年,拍摄了戏曲电影《斩经堂》;1940年,执导了古装剧情片《孔夫子》;1941年,为中美两国第一次合作拍摄的影片《世界儿女》编写了剧本,随后退出影界;1942年,组建了上海艺术剧团; 1944年,创办新艺剧团;1948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1951年1月31,费穆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享年四十五岁。

2002年电影《小城之春》的导演是田壮壮
田壮壮,1952年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电影导演、制片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导师。
1968年田壮壮中学毕业后当了七年兵,在军营期间自学摄影。1978年,文革结束中国恢复高考,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0年在大学实习期间和同学执导了首部短片《我们的角落》。1992年因为执导的《蓝风筝》涉及“文革”等敏感题材,被罚十年禁止拍摄影片,期间参与监制《长大成人》等影片。2003年,卸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导师。
2005年执导个人首部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荣获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2007年凭借第一部人物传记影片《吴清源》斩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奖。2009年自编自导的影片《狼灾记》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服装及提名。2014年与张艺谋、十庆联合执导历史古装影片《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并兼任艺术总监。

❾ 费穆在华语电影史中是什么地位对于华语电影的贡献是什么

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吧,贡献也不错

❿ 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那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是什么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生死恨》,看黑白电影的人看彩色电影的时候一定很震惊。在中国,这种冲击可以追溯到70年前。当时梅兰芳出演了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

这部原本是京剧,改编自明代传奇剧本《易鞋记》的作品,讲述了北宋末年金兵入侵、被俘的学者程鹏菊和少女韩玉娘投降军回国的故事。

有趣的是,中国电影的很多“最初”都与戏曲有关。除了这两部彩色电影外,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京剧电影,获得黄金棕奖的第一部中国电影《霸王别姬》也有京剧色彩。

阅读全文

与费穆导演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欲望爱人演员表 浏览:453
电影血书5完整版 浏览:891
外国电影结局女儿去世 浏览:945
赵丽颖的理论电影大全 浏览:752
很多音乐的动画电影 浏览:34
八月未央电影开幕图片 浏览:841
夺命蜂巢法国电影完整版 浏览:356
中村之惠中文电影 浏览:28
名侦探柯南电影的图片大全 浏览:223
经典特种部队电影大全 浏览:880
十大疯狂高分复仇电影 浏览:659
成龙的一部老电影和蛇女的 浏览:198
警察穿越民国电影大全 浏览:477
看日韩电影的网站 浏览:138
上合国际电影节闭幕6 浏览:321
谭咏麟林子祥粤语电影 浏览:716
电影导演周晓文 浏览:483
胜者为王电影舒淇图片 浏览:266
有秋秋小朋友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189
十大电影最恐怖的角色 浏览: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