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稳了,王劲松《大决战》中演绎蒋介石形神兼备,不输前面十七位
作为 历史 人物,蒋介石出现在荧屏上的机会那是相当的多。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革命 历史 题材作品,几乎都绕不过他。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至少有17位演员曾在荧屏上饰演过蒋介石。
现在又增加了1位,他就是正在拍摄的电视剧《大决战》中蒋介石扮演者王劲松。
介绍这一版之前,我们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此前的17位蒋介石。
01 赵恒多
领袖人物第一次被搬上银幕是1978年的电影《大河奔流》,里面出现了毛泽东主席。
而蒋介石第一次被搬上银幕则是在1980年公映的电影《大渡河》中,演员名叫赵恒多,他也是荧幕上第一个扮演蒋介石的人。
赵恒多,河南确山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86年因在电影《血战台儿庄》中再次扮演蒋介石获得小百花奖最佳男配角,1990年在电影版战争巨制《大决战》中继续扮演蒋介石,2001年因病去世。
02 孙飞虎
1979年,各地话剧团争相排演话剧《西安事变》,此前分配到贵州省话剧团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孙飞虎被安排在贵州团的《西安事变》中扮演蒋介石。
1981年拍摄电影版《西安事变》,导演成荫遂参考了各省市排演的话剧中扮演蒋介石的演员,看过孙飞虎的剧照后,马上就定下来由他出演。
结果,孙飞虎凭借深厚演技,给观众展现了一个书本外的鲜活蒋介石形象,获得全国观众一致好评,从此,孙飞虎便成了扮演蒋介石的特型演员,先后在1990年电影《开国大典》、1994年电影《重庆谈判》中多次饰演蒋介石,并凭此角色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第1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2014年11月22日,孙飞虎在西安病逝,享年73岁。
03 许道临
1941年出生,山东青岛人,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80年代中期开始扮演蒋介石,参演的作品有《非常大总统》、《宋庆龄和她的姊妹》、《张学良将军》、《新四军》、《中国命运的决战》等,为当时观众口中除孙飞虎、赵恒多外的“第三号蒋介石。
04 马晓伟
1961年12月03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市,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演员,2003年在电影《延安颂》中出演蒋介石,这是他在荧幕上塑造的第一个蒋介石形象。
虽然马晓伟随后又在《解放》、《东方》、《国母宋庆龄》、《周恩来在重庆》、《解放大西南》和年初刚播出的《跨过鸭绿江》等多部作品中出演过蒋介石,但他并不是特型演员,他还曾塑造过许多其他不同类型的影视角色。
马晓伟最值得称道的是同时在电影《国母宋庆龄》中扮演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个 历史 人物,要知道这两人从外形到内涵都相差甚远,但都被马晓伟演出了各自神韵。
05 陈道明
此人不用做过多介绍,大家都非常了解,曾多次塑造 历史 上的帝王形象,如越王勾践、秦始皇、汉高祖刘邦、明朝天启皇帝、清朝康熙、同治、溥仪皇帝等。
出演蒋介石是在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中,沉稳霸气,只是缺少了一些蒋介石身上的那种军人气质。
06 张国立
同样不用做过多介绍,曾在电影《建国大业》中出演蒋介石,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出演这个角色。
但平心而论,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是最不像的,同本人形象相差太远,主要原因还是他的脸型太胖,另外当时他饰演的纪晓岚形象深入人心,所以观众一在银幕上看到他出演蒋介石就忍俊不禁。
07 杜雨露
老艺术家杜雨露一生塑造的经典影视角色无数,其中尤以《雍正王朝》里的张廷玉、《突出重围》里的方副司令、《省委书记》里的贡开宸、《大宅门》里的白萌堂等为人称道。
杜雨露平生曾在电视剧《红日》和《东方红1949》中两次饰演蒋介石,只可惜相貌与蒋相差太远,而且其满口的东北口音让观众分分钟出戏。
08 盖美
山东菏泽市人,出生于1961年,其出道以来在荧幕上扮演的角色几乎都是蒋介石,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蒋介石专业特型演员。
主要代表作品有《任弼时》、《英雄无名》、《保卫延安》等, 以自己的光头形象和优秀演技把蒋介石演得惟妙惟肖。
09 郑玉
新疆伊犁话剧团演员,曾于2007年在36集电视剧《西安事变》中出演蒋介石。
10 吴兴国
台湾演员,曾经在2009年的大陆拍摄的 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 《谁主沉浮》中扮演蒋介石,从台湾人视角出发进行演绎,给大陆观众很新鲜的感觉。
11 潘勇
潘勇,四川人艺演员,在《朱德元帅》和《中原突围》中出演过蒋介石,但这两部剧没有什么影响,所以观众对这个演员了解甚少。
12 沈保平
河南话剧院演员,曾在《红军东征》、《井冈山》和《决战南京》中出演蒋介石。
13 翟万臣
总政话剧团演员,1995年曾在八集电视剧《七战七捷》中出演蒋介石,还曾在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中出演过蒋介石。
14 吴京安
1958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演员。
吴京安2002年在电视剧《张学良》中第一次饰演蒋介石,第二次是在《八路军》中,第三次是2016年在电影《领袖1935》中。
15 张震
曾在电影《建党伟业》中出演青年蒋介石。
16 张光北
曾在电影《日出东方》中出演蒋介石。
17 刘之冰
曾在电影《黄埔军人》中出演蒋介石。
以上就是17位出演过蒋介石这一人物形象的演员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最成功的还是当属赵恒多、孙飞虎、马晓伟、许道临等四位,其中尤以赵恒多和孙飞虎最为成功。
但不幸的是,赵恒多和孙飞虎均已过世,许道临今年70岁,已经不适合再出演1945年前后不到50岁的蒋介石。
所以《大决战》开拍后,剧组考虑找新的面孔来演绎这一人物形象,恰好王劲松刚刚在电视剧《光荣与梦想》中出演了蒋介石,虽然该剧还没播出,但其造型和演技已经在圈内得到认可。
如果单看王劲松本人的外形和气质,尤其是他在《破冰行动》中演绎的林耀东,似乎他更接近林彪这一角色,不过这只是网友们的一厢情愿,剧组自有自己的综合考量,请他来演蒋介石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经过一番修饰打扮并化妆后,王劲松身上蒋介石那股味道就出来了,首先是脸型略显清瘦狭长,这一点同孙飞虎版有明显不同,孙版稍显胖了些,头有点圆,这同 历史 上真正的蒋介石形象并不贴合。
其次从预告片王劲松的一举一动和神态来看,不论是台词,还是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动作,甚至做手势,都颇有纪录片中蒋介石的神韵。
王劲松是个演技派实力演员,对角色的追求非常苛刻,接演蒋介石这么一个重大 历史 人物,肯定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事先也必是做足了功课。
剧中表现重庆谈判这一段,有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对手戏,同唐国强几十年的专业特型演员相比,王劲松在表演 历史 重大人物的经验上肯定有所欠缺,不过从预告片看,表演上并没有逊色多少,但真正表现如何,还得等电视剧播出时来全面评判。
只是从目前来说,我觉得王劲松已经稳了,或许今后他就是蒋介石的特型演员。
是打脸还是赏脸,剧播出后拭目以待。
⑵ 《血战台儿庄》蒋介石扮演者是谁,
《血战台儿庄》蒋介石扮演者是赵恒多。
赵恒多(1930—2001),男,1930年10月生于河南确山,中国电影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生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历任文工团员、总政治部话剧团演员。
1978年,在影片《大渡河》中首次饰演蒋介石。
1979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专饰蒋介石。
人物评价:
赵恒多扮演蒋介石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声誉。他经常听到人们的赞誉和掌声,看到影迷们的笑脸和鲜花。他接到的片约也越来越多。他参加过许多大片的拍摄,却没有因此而鄙薄群众文艺活动,从不计较演出条件,也不要求任何报酬,连他演出所需的服装道具都是自己准备,自己携带。
⑶ 八一厂《大决战》30年 难忘那些神形兼备的特型演员 只是变化都太大
1991年,中国的电影市场佳作云集。张艺谋拍了《大红灯笼高高挂》,黄建新拍了群星荟萃的《过年》,江浩、何群拍了《烈火金钢》等,都备受好评。
但这些影片,都无法与八一厂推出的一套史诗巨片相提并论。
这套史诗巨片,就是《大决战》。
如果有人问我,1991年,最好看的电影是哪部?我的回答绝对是:《大决战》。没有之一,不接受反驳。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史诗电影”。
《大决战》包括了《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三部曲。我觉得,它使我国战争题材的达到了一个高峰。后来,许多大导演都拍过场面宏大的战争片,但却都没超越30年前的这部老电影。而且我觉得,《大决战》在诸多方面,也是难以被超越的。 比如“黄维12兵团抢渡浍河”的那个长达两分半的航拍长镜头,将绵延数公里逶迤不断的行军队伍,体现得波澜壮阔,其空前的大场面,被誉为电影史上“最壮观”的进军场面。
《大决战》的完美体现在对 历史 人物的塑造上,体现在对各个细节的处理上。大到黄维兵团在向宿县行进中的超长航拍镜头,小到粟裕看地图时倒坐的板凳,都是那么细致入微。可见当时以李俊为首的电影人,是多么的认真和严谨。
为了拍好这套《大决战》,当时的八一厂可以说是举全厂之力,经过数年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这套佳作。
这套《大决战》之所以成为经典,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演员们的表演。 尤其是那些特型演员们,他们的表现完全称得上是“神形兼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表演的魅力,而且在整部影片中,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那么,时隔30年,大家还记得曾在《大决战》中出现过的那些老演员吗?这些年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他们的近况和现状如何呢?
今天,就让雅清,和大伙儿一起,来认真地探寻一下吧。
我觉得出现在《大决战》中的那些特型演员们,首先是像。外形上很占优势,这能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就接受其所扮演的人物。
其次演员们的表演,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如今回头再看,我们更加觉得,他们的演绎,是怎样的令人回味无穷。
一、古月饰演毛泽东
古月是叶剑英元帅亲自选中的一名特型演员。
他一生,只塑造一个角色,那就是伟人毛泽东。
当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情,那么到最后,他想不成功都难。
1981年,古月首次在《西安事变》中扮演毛泽东。最初面对镜头,他很紧张,也找不到任何感觉。后在导演的启发下,他才渐入佳境。但他对这次体验并不满意,认为自己的表演,并未将伟人的特点给展现出来。这之后,他开始对伟人各个时期的照片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对于史料也仔细研究,更是用心地模拟伟人的书法,从中去感受和体会伟人的内心。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悉心研究中,他对毛主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再出现在镜头前时,就更显得得心应手。
《大决战》给了古月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演技的机会。这时的他,已经接连在《四渡赤水》、《彭大将军》、《开国大典》等电影中扮演过各个时期的毛泽东,积累了大量经验,演技日臻成熟。但为了演绎好三大战役时期的毛泽东,他还是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虚心地向每一位曾在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员进行讨教。最终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一个充满豪迈气度的军事战略家。 古月将这一时期毛泽东的非凡胆略和远见卓识,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之后,他又在《毛泽东的故事》、《重庆谈判》、《大转折:鏖战鲁西南》、《大进军:解放大西北》、《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大进军:大战宁沪杭》、《走出西柏坡》等电影中成功塑造了毛泽东的形象。
然而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的演艺事业处于巅峰状态的时候,他突然于2005年7月2日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而去世,享年68岁。在这之前,他刚刚在陈国星执导的《风起云涌》中,出演了毛泽东的形象。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电影中。
古月这一生,没有演过其他角色。我想也正因此,他专心致志地只做一件事情,所以才使得他所塑造的毛泽东是那样真实生动、呼之欲出。后来,有许多明星都扮演过伟人,但说实话,与古月比起,还是有差距的。
二、苏林饰演周恩来
苏林不是最像周总理的特型演员。
《大决战》剧组当初想找王铁成来扮演周恩来,但王铁成的年龄相对来说偏大了一些,而且当时他正在拍摄电影《周恩来》抽不开身,所以才将演员人选,换成了苏林。
其实苏林首次扮演周总理的形象,时间上也挺早的。那是1979年,他在电影《北斗》中塑造了周恩来的形象。然后他又在《四渡赤水》、《百色起义》、《巍巍昆仑》等电影中饰演了不同时期的周恩来。
在《大决战》中,他的表演沉着、内敛,较好地展示了总理的性格,获得认可。
这之后,他又在《七七事变》、《彝海结盟》、《毛泽东与斯诺》等影视剧中扮演了周恩来的形象,并逐步形成了的自然、含蓄、 情感 真挚的表演风格。
然而同样令人惊讶的是,就在古月去世没多久,苏林也在2005年12月1日因突然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去世了,和古月一样,他去世时,也才68岁。
三、刘怀正饰演朱德
刘怀正是来自贵州话剧团的演员。我第一次看他出演朱德总司令是在1980年,他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渡河》中出演了朱老总。然而他在舞台上塑造朱老总的时间更早,是在1978年,他在话剧《南昌起义》中成功扮演了朱德的形象,引起电影导演们的注意,从此成为了银幕上塑造朱老总形象的首席特型演员。
刘怀正在外形上,与朱老总非常像。而且他在贵州话剧团的舞台上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所以他所塑造的朱老总,是那么富有层次又显得真实可信。尤其是在《大决战》中,我们看到了他炉火纯青的表演,以及他所展现的朱老总的智慧和信念,令人难忘。
然而同样令人心痛的是,刘怀正在荧幕上塑造朱老总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分别在《四渡赤水》、《朱德与史沫特莱》、《巍巍昆仑》、《彭大将军》、《开国大典》、《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周恩来》、《遵义会议》等影视剧中出演朱德。1997年,他因意外遭遇车祸而不幸去世,享年65岁。
四、郭法曾饰演刘少奇
郭法曾是第一代在银幕上扮演刘少奇的特型演员。他是科班出身。196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然后不久被分配到广西话剧团。他首次上银幕,是在《特高课在行动》中,他扮演了一位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然后又参演了《神女峰的迷雾》、《春兰秋菊》等电影。
他第一次扮演刘少奇是在《古城情恨》这部电视剧中,时间是1987年。郭法曾的形象和气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紧接着他接到了众多摄制组的邀约,又分别在《巍巍昆仑》、《开国大典》等电影中出演刘少奇。为了塑造好这个人物,郭法曾下了很多功夫。他不满足于外表的模仿,而是努力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摆脱了脸谱化的模式。
在《大决战》中,其他特型演员都说方言,而他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给我的印象很深。
出演完《大决战》之后,郭法曾又在《周恩来》、《重庆谈判》、《大战宁沪杭》、《少奇专列》等众多电影中塑造了刘少奇的形象。如今这位老艺术家76岁,仍然关心着中国影视业的发展。他的妻子名叫何玲,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员,80年代曾主演《十天》、《春兰秋菊》等电影。
五、路希饰演任弼时
路希是来自天津人艺的国家一级演员。1945年就成为了党的地下工作者。天津解放后成为天津人艺的一员,1988年离休。观众们对他的了解,更多还是来自银幕上,他在《开国大典》、《巍巍昆仑》、《大决战》、《重庆谈判》等电影中塑造了任弼时的形象。而在戏外,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2007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艺术家”的称号。
路希演戏一直演到70多岁。他一生的追求是, 让老百姓看得高兴,让观众看着过瘾。 他无论演话剧还是电影,都做到了这一点。2012年2月21日,路希因病去世,享年82岁。
六、宗利群饰演彭德怀
我觉得宗利群在外形上,也很占优势——他与年轻时候的彭大将军长得很像。而他也正是凭借这个优势,而获得了《大决战》导演组的青睐。
话说1990年,八一厂拍摄《大决战》之时,其他特型演员都已到位,唯独彭德怀的扮演者却迟迟没有找到。当时,其实已经有两位演员在银幕上塑造过彭大将军,他们分别是丁笑宜和雷飞。剧组有人提议在他们两人中选一个。但总导演李俊不同意。因为他想找一个在外形上更像彭总而且还得具有军人气质和将帅风度的演员。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宗利群进入到了李俊导演的视线。而且宗利群在镜头前自然流畅的表现,也令大家喜出望外。没想到这个宗利群长得这么像彭总,又这么会演戏。
在《大决战》中,宗利群演绎出了彭大将军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胆识和气魄,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赞叹。随后,他又在《大转折》、《太行山上》、《国家命运》、《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东方》、《毛泽东》等众多影视剧中出演了彭德怀的形象,令人难忘。
如今,宗利群71岁,仍然活跃在影视镜头前。最新的作品,是在《中国爷爷》、《永不换防》中出演角色。
七、傅学诚饰演刘伯承
我觉得傅学诚是《大决战》中演得最好的演员之一。他来自空政话剧团。和刘怀正一样,第一次成为特型演员,是在电影《大渡河》中,他出演了刘伯承一角,很受肯定。紧接着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又接连在《四渡赤水》、《巍巍昆仑》、《开国大典》、《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影视剧中出演了运筹帷幄的刘伯承的形象。
傅学诚通过认真阅读刘帅的军事著作,通过了解刘帅的人生经历,从而对刘帅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刘帅是个熟读兵书的人,而且又曾在苏联学习过军事,他胸怀全局,心中有百万雄兵,他的身上,有一种儒雅的气质。我想,正因为傅学诚对角色有了深刻的理解,所以所塑造的刘伯承是那么栩栩如生。
傅学诚今年85岁,眉宇间展露着一种谦和和睿智。
八、卢奇饰演邓小平
卢奇在第一代特型演员中,算是比较年轻的了。
1988年,他因在《百色起义》中成功塑造了邓小平的形象,而获得了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一炮而红。从此,他也开启了自己的特型演员之路。《开国大典》、《大决战》、《周恩来》等众多影片都找上门来。一时之间,他成为了在银幕上扮演伟人邓小平的不二人选。
我觉得卢奇的成功,一是因为他在外形上接近伟人,二是他在表演上也着重把握人物的精气神,努力将角色的经历、思想、气度等全都表现出来。在电影《大决战》中,卢奇抓住了人物的内在气质,塑造出来的人物鲜活生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专业演员,卢奇后期还成为了塑造孙中山的特型演员,而且表演同样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今他67岁,正是一个特型演员最好的年华。最近,在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版《大决战》中,他仍然扮演邓小平一角。令人倍感亲切。
九、刘锡田饰演陈毅
刘锡田也是一位好演员啊。他所塑造的陈毅元帅真可谓是神形兼备。
他是来自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因在《梅岭星火》、《风雨下钟山》、《黄桥决战》、《巍巍昆仑》、《开国大典》、《大决战》等电影中出演陈毅的形象,而获得“陈一号”的称号。
他的表演朴实自然、真实含蓄,将陈老总能文能武、幽默睿智、坦荡豪迈等特点演绎得活灵活现。但令人痛惜的是,刘锡田也于2003年11月7日就去世了,和古月和苏林一样,去世的时候,也是65岁。
十、谢伟才饰演粟裕
后来,谢伟才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这一生,与粟裕大将是有缘分的。与《大决战》这部电影,也是有缘分的。
1948年11月,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打响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国民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在四散的逃兵,有一个叫谢德贵的少校军官,因为仓惶逃命,而不小心将自己的大儿子给弄丢了。
这个被丢下的孩子,就是谢伟才。那年他才7岁,被解放军叔叔给救了下来。而指挥这场战争的常胜将军,正是粟裕。
1949年5月6日,8岁的谢伟才加入到了解放军队伍的文工团,成了一名文艺战士。后来在演出京剧《秦香莲》时,他终于见到了粟裕大将,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而令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他这一生,竟然还会因为扮演粟裕而出名,而且,还会因为出演了《大决战》,而寻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各位说奇也不奇?
谢伟才被选中在《大决战》中出演粟裕,也是因为长得比较“像”。当然他最后的成功,与他的表演是分不开的。《大决战》上映后,大家都觉得他演出了粟裕大将的风采。他因此成名,并成为银幕上扮演粟裕的专业户。
而《大决战》上映之后,在上海有一个叫谢伟兴的水文站技术员注意到在字幕表上,扮演粟裕的演员,名叫谢伟才,他心想,他会不会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哥哥呢?因为他的哥哥,也叫谢伟才。结果一打听,果然是。当谢伟才终于见到几个弟弟妹妹时,不禁老泪纵横。而这样的团聚,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大决战》剧组,以及粟裕大将啊。
谢伟才后来又在《大转折》、《大进军》、《新四军》等影视剧中扮演粟裕的形象。2020年5月28日,他因病去世,享年79岁。
十一、马绍信饰演林彪
看过《大决战》之后,大家都觉得,林彪这个人物形象,给人的印象太深了。
马绍信的演技,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我觉得其中也有两大原因。一个是马绍信在外形和气质上,与人物有太多接近的地方。他本是黑龙江鸡西市话剧团的演员,来到《大决战》剧组最初试镜的角色是陈布雷。然而当他站到镜头前之后,导演和许多工作人员都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呀,实在太像了。
是的,他长得实在太像林彪了——瘦削的脸颊,有些阴郁的神色,阴沉而锐利的目光等,令导演当下拍板,由他扮演林彪。
结果,马绍信的银幕首秀,令所有观众感到惊艳。
我觉得另一个,就是马绍信抓住了林彪的神韵,在镜头里,他所扮演的林彪,不苟言笑,更多的时候脸色阴沉,所有的动作迟缓却笃定。马绍信将林彪指挥作战时的威严,和日常生活中孤僻的性格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他对角色的细致刻画。
此后,马绍信又在八一厂拍摄的电影《大进军》和电视剧《喋血四平》中出演过林彪。2002年,他又在电视剧《林海雪原》中出演了座山雕,令我们印象深刻。算起来,他现在也有70多岁了。但因为媒体对他的宣传有限,所以我们对他的近况了解不多。
十二、赵恒多饰演蒋介石
在《大决战》开拍的时候,蒋介石的扮演者,大家都看好的是孙飞虎。当时孙飞虎因为在《西安事变》中的精彩表演,而成为了扮演蒋介石的不二人选。但是意见汇总到导演组那里,导演组认为,《大决战》中的蒋介石,不能像过去很多影视剧中那么简单的脸谱化,而应该是一个立体丰富的,经得起推敲的银幕形象。所以斟酌再三,他们选定了曾在《血战台儿庄》中出演过蒋介石的赵恒多。
⑷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蒋介石扮演者是谁
扮演者是赵恒多。
赵恒多(1930—2001),男,1930年10月生于河南确山,中国电影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生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历任文工团员、总政治部话剧团演员。
资料:
1994年,赵恒多离休了。离休并没有给他带来清闲的生活,他依旧十分忙碌。他常常接到各种邀请演出的来信,时而广州,时而上海,时而杭州往来奔波。老年的到来,并没有使赵恒多对艺术追求停顿,相反,却更使他的表演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无论是对生活的体验,还是艺术的修养,他都在迈向一个更高的境界。有的演员成名较早,有的艺术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艺日臻成熟,赵恒多属于后一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器晚成”。
⑸ 有大神有1991年上映的古月/苏林/赵恒多主演的中国战争片《大决战之辽沈战役》高清免费的网盘链接吗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杨光远等联合执导,古月、赵恒多、苏林、刘怀正、马绍信、鲁继先、张卫国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91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统帅部领导、林彪指挥的解放军为打败以蒋介石为首统帅的国民党军队而进行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全歼廖耀湘兵团,最后攻克沈阳,解放了全东北的故事。
⑹ 辽沈战役演员表
电影《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的演员有古月、马绍信、赵恒多等。
1、古月
拥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善于集中集体智慧提出指示。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简介
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杨光远等联合执导,古月、赵恒多、苏林、刘怀正、马绍信、鲁继先、张卫国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91年在中国上映。1989年5月,该片导演杨光远写出剧本的第一稿后,三次去东北实地考察、选景,访问了辽沈战役的幸存者七十余人,查看了大量历史资料,仅采访、座谈的录音磁带就有上百盘。
该片讲述解放战争时期,攻克锦州,全歼廖耀湘兵团,最后攻克沈阳,解放了全东北的故事。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了,10月14日,东野主力向锦州发起总攻,31个小时便克锦州。接着,长春宣告解放。未几,沈阳、营口亦相继解放。
⑺ 电影《大渡河》演员表都有谁
电影《大渡河》的主要人物有:刘伯承(傅学诚饰),毛泽东(韩适饰),朱德(刘怀正饰),周恩来(赵申秋饰),蒋介石(赵恒多饰),赵剑峰(陈宝国饰),沈晓莹(赵娜饰)。
长征途中,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情下,来到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群山之中。此时,蒋介石已布重兵数万,和红军拉开决战架式,妄图让毛泽东做当年的石达开。
敌情重重,风声鹤唳,毛泽东(韩适饰)、周恩来(赵申秋饰)、朱德(刘怀正饰)、刘伯承(傅学诚饰)等红军高级将领临危不惧,紧急布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作战方案。
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另一路飞夺泸定桥。蒋介石随既调整方案,妄图分割围歼渡河红军,毛泽东将计就计,分兵几路迷惑敌人,当蒋明白过来,临阵换将,令川军何湘辉(李宁饰)部回援泸定时,泸定桥头已被红军占领并控制,当蒋来电询问守桥情况时,一切已晚矣。
基本信息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电影讲述了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来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间的天险纵横的重叠山川中。
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武装围追、堵截,蒋介石的座机也飞临川军首脑驻地,两种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对峙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⑻ 赵恒多的介绍
赵恒多,1930年10月生,河南确山人,中国电影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生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历任文工团员、总政治部话剧团演员。1978年在影片《大渡河》中首次饰演蒋介石。1979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专饰蒋介石。他因在《血战台儿庄》和《大决战》中出色的表现,获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的学会奖,后者获八一厂小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2001年,赵恒多因癌症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