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电影达吉演员现况

电影达吉演员现况

发布时间:2023-01-20 04:44:34

『壹』 世界第一“白天鹅”的芭蕾女星———达吉亚娜-切尔诺布罗芙金娜

即将来京演出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涅米罗维奇·丹钦模范音乐剧院芭蕾舞团(简称莫斯科音乐剧院芭蕾舞团)引起了京城芭蕾迷的高度重视,这不仅是因为该团在俄罗斯芭蕾舞界乃至世界舞坛的地位,更因被国外媒体誉为世界第一“白天鹅”的芭蕾女星———达吉亚娜·切尔诺布罗芙金娜。此次将挑大梁演出。作为剧院的首席演员,根据“芭蕾杂志”一九九五年调查,切尔诺布罗芙金娜被评为“最佳芭蕾女演员”。 在舞台上,切尔诺布罗芙金娜可以抛开一切杂念,特别是对于《天鹅湖》中的奥杰塔,她有着非常深刻的艺术领悟。1997年切尔诺布罗芙金娜在日本演出的《天鹅湖》被日本媒体誉为是当年最难忘的芭蕾舞演出。当地的报纸这样写道:切尔诺布罗芙金娜的光芒简直就像一个奇迹。 新年伊始,1月24日《天鹅湖》将在人民大会堂公演,其经典自不用说;1月25日的《巴黎圣母院》更是值得一看。此外,音乐现场伴奏重任将由同样远道而来的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担任,这无疑将使切尔诺布罗芙金娜的表现更为出色东方网1月11日消息:俄罗斯印象”系列演出即将在美琪大戏院迎来重头戏,本月26、27、28日,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涅米罗维奇·丹钦模范音乐剧院芭蕾舞团将携经典保留剧目《天鹅湖》、《巴黎圣母院》献演沪上。该团当家花旦切尔诺布罗芙金娜更是被誉为“世界第一白天鹅”,她的手臂以及上半身的艺术感觉和表现力极其出众。
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的达吉亚娜·切尔诺布罗芙金娜是当代俄罗斯芭蕾
舞界最著名的演员之一,她曾饰演过芭蕾舞团保留剧目中的所有角色,如《堂吉诃德》的基特莉、《吉赛尔》中的吉赛尔、《胡桃夹子》中的玛丽等。在舞台上,切尔诺布罗芙金娜可以抛开一切杂念,特别是对于《天鹅湖》中的奥杰塔,她有着非常深刻的艺术领悟,注重艺术表现力和作品精神深度的阐释。

“切尔诺布罗芙金娜表演的特点是崇尚质朴与自然,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炫技’,最为突出的是她在手臂乃至整个上半身的艺术感觉和表现力极其出众。”据主办方介绍,即将上演的《天鹅湖》第三幕双人舞,并不是观众平日较多看到的那个颇为“强悍”的舞蹈,而是采用慢板音乐的编舞,这正好能够发挥出切尔诺布罗芙金娜舞蹈线条优美、动作舒展、音乐性强的优势,她在世界各地的巡演均能引起轰动,当地媒体发出的赞美之词几乎全是“我所见过的最杰出的天鹅”、“世界最好的白天鹅”等相同的声音,她的到来无疑会给上海观众带来惊喜。

另据记者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版”的《天鹅湖》是前苏联著名编导布尔梅斯杰尔的版本,具有戏剧色彩浓烈和诗意盎然的特点,与以往不同的是,演出版本将首次采用柴科夫斯基音乐的本来顺序,值得期待。

『贰』 谁知道一部有关潜艇的电影

片 名: Down Periscope

译 名: 潜艇总动员 | 潜望镜向下

导 演: ( 大卫·沃德 David S. Ward )

主 演: (凯尔塞·格拉玛 Kelsey Grammer) (劳恩·霍利 Lauren Holly) (罗伯·施奈德 Rob Schneider) (哈利·戴恩·斯坦通 Harry Dean Stanton) (布鲁斯·戴恩 Bruce Dern) (威廉·梅西 William H. Macy)

上 映: 1996年03月01日

剧情介绍:

海军上校达吉常常擅作主张,不服军纪,因此被调去接管一艘即将退役的柴油潜水艇“刺鱼I号”,这使达吉希望成为核潜艇舰长的夙嘎淇樟恕?
新兵报到时,那批乌合之众使副舰长马丁恼火不已,而达吉则非常乐观。这时,上头又派来了女上尉雷克作为该舰的潜航员,这使众人兴奋不已。
油漆一新的老潜艇首次出航去执行一项演习任务。要用这艘柴油潜艇去逃过“敌方”核潜艇的追捕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达吉及其士兵们用杂乱的歌声迷惑了“敌艇”,“敌艇”误以为他们是渔船上的渔民而放了他们。因此,第一次演习达吉他们就大获全胜。这使一向对达吉怀有成见的将军格兰十分不悦,他有意缩小达吉他们的作战区,企图在下次演习中击败达吉。演习又开始了,不小心触及海床的“刺鱼I号”发出的声响令“敌艇”发现了他们的踪影,情急之中,士兵“声纳”模拟鲸鱼的声响骗走了“敌人”。副舰长马丁顽固不化,执意要执行上级的计划,可达吉却时时随机应变。马丁拿出有关规则逼达吉交出艇长大权,但他的企图最终落空。于是,达吉和他的士兵们用可笑的方式审判马丁并把他赶到渔船上去了。狂怒的格兰将军企图用破坏命令罪陷害达吉,他调动所有舰艇在港口准备抓捕失踪数天的“刺鱼I号”。为了进入港口,达吉他们把潜艇藏到了一艘巨型商船下并骗过了格兰他们的眼睛。好景不长,潜艇不久后突然进水,又失去了商船的掩护,而老奸巨滑的格兰也在准备向达吉他们发射“鱼雷”,果断的达吉命令潜艇迅速上浮,借着云层的遮掩,违背了常规,用真鱼雷炸毁了既定目标。……
演习结束,达吉非但没有受罚,反而被上级调任到他梦寐以求的核潜艇上去工作。格兰将军的阴谋被彻底摧了,而达吉则和他那帮“乌合之众”一起奔向了海狼号核潜艇。

『叁』 达吉和她的父亲的拍摄背景

原峨眉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朱丹南回忆《达吉和她的父亲》:峨影厂拍摄的第二部电影是《达吉和她的父亲》。高缨的同名小说发表于《新观察》杂志,在全国有影响,是一篇好小说,因此省委很重视。峨影有一个导演叫张波,很想抓这个剧。我刚从国外回来,《嘉陵江边》还没有完,这边就在议论怎么改编《达吉和她的父亲》。小说是很好的,但是我怕峨影厂的导演和摄影师达不到应有的标准,担心弄砸了。不是好导演,好摄影师,再好的故事也拍不好。那时候彩色片很少,剧本经过文化部审查通过了以后,才能决定你是否能用彩色片。这个故事不拍彩色片很不够味,因此我的目标是拍彩色片。但峨影厂的创作理念、艺术力量跟不上。因此我就想到了与长影厂合作。那时候《五朵金花》已经出来了,1958年拍摄,1959年放映,已经打响。我的目标是不低于《五朵金花》,省委非常同意我这个意见。1960年开第三次文代会,我去参加。长影厂的领导我很熟悉,我和他们厂长亚麻一说,他很同意。我点名要的导演叫王家乙,他是我解放区时候的老战友。他们厂长说可以,王家乙也同意了。我和四川艺术院的院长刘莲池说好,他出演员。我们俩在会议期间休息时坐飞机回到成都,向省委汇报交涉的经过。没有想到,王家乙当着省委书记就提出来,要我当导演可以,我有个条件,让朱丹南演马赫,让刘莲池演任秉清,我才干。省委书记说,你这一招厉害,一个是厂长,一个是院长,把两个头头都拉去,我们这两个单位怎么办?省委同意了。王家乙事后说,他这一计是一条绳拴三个蚂蚱,飞不了你,也逃不了他。
拍完这部电影以后,我也写了一首诗:
为在银幕映凉山,诗人急忙著新篇。
请个名家当导演,三个蚂蚱一绳拴。
这部电影拍出来以后,正好文化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电影创作会议。在这之前全国文艺座谈会也是在新侨饭店开的,这两个会议接上了。我从长影带着样片参加会议,并送到文化部审查。开始文化部一审查就通过了。通过以后,拿到会议上来放映。这一放映,引起议论纷纷。那时候主要是两派,一派是“电影派”,一派是“小说派”。因为从小说到电影的修改比较大。小说是“争女儿”,马赫一听说有人来找达吉,从腿上拔出刀子来,“哪一个要认走达吉,我就和他拼!” 我给高缨说,这个情节要改,现在讲民族团结,要让。任秉清的身份也要提高一点,他是个老石匠,支援凉山建设,就是土工程师;马赫让他当社长,已经是共产党员了,都是共产党员。小说派以李希凡为首,他是权威,红学专家,调到中宣部任文艺处处长,又任人民日报社文艺版的主编。他在文艺报发表的文章题目是《是提高还是拔高?》,认为电影的改动是拔高了人物形象,当时好像赵丹也是倾向小说派。我们感觉到压力很大,就提议把小说和影片都送给周总理,周总理原定的要对两个会议讲话,看周总理的意见怎么样。这部影片是作为七一献礼片准备在7月1号放映的,当时还没有公开放映。周总理看了以后,于6月20几号讲话,才解放了我们。他首先说,小说电影他都看了,他认为小说比较粗犷一些,电影就细致得多了。但是电影也有缺点,感情上还没有放开,受着限制。导演和演员都有限制(这是因为那时候经常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人情味)。他说,有些地方好像是要想哭,但是哭不出来,因为导演把人限制住了。这个缺点确实存在。周总理对电影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他的讲话很有说服力。出版社曾经把对《达吉和她的父亲》的评论出版了厚厚一本集子。当时争论是很大的,集子里的观点也是一派说小说好,一派说电影好。周总理不是一棍子打,而是说小说和电影各有各的长处。
在全国文艺座谈会和电影创作会议开完以后,大约6月29日或30日,周总理请了部分著名演员和电影厂厂长,有20多人到他家做客,吃饭和座谈。周总理在西花厅门口迎接,同来宾们一一握手,夏衍作介绍。轮到我时,夏衍介绍说,这是朱丹南。周总理说,我认识,他就是马赫老爹。夏衍又介绍说,他还是峨影厂的厂长。周总理说,好哇,我们就是需要领导干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吃饭时,周总理举着酒杯到我们这一桌,专门给我敬酒,并说,希望再在银幕上看见你。我回答说,再拍三五部不成问题。遗憾的是,由于文革,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建厂的时候,文化部把西南云贵川3个厂划给八一厂,在艺术上由他们辅导,也调了一些人来,如摄影师、车间主任,选址也是他们帮助选的。华北几个省划给北影厂,东北的几个省划给长影厂,华东几个省划给上海的两个厂。因此第一部影片我们是请八一厂的导演给我们导演的,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导演。《嘉陵江边》是在八一厂完成的,《达吉和她的父亲》中凉山的镜头只有几个空镜头,邛海、凉山的外景大部分都是在东北拍的。故事发生的地方在公社驻地尼古拉达顿,拍摄地是吉林省的四道沟;达吉采花,山上已经没有花了,都是塑料花。更大一部分是在摄影棚里拍的,比如我扮演的马赫救小达吉,当时下着雪,雪都是塑料雪,都是假山树林。电影不弄虚作假成本就太高了。
《嘉陵江边》是八一厂帮助拍摄的,《达吉和她的父亲》是长影厂帮助拍摄的,我们也配备了全班人马,王家乙作导演,张波、张其作副导演。这边的建设老是上不去,因为省委抓锦江大礼堂和锦江宾馆的建设,又扩建飞机场,我们就挂不上号,材料也很欠缺。厂里的职工提出,我们要单独拍一部片子。开始选的工业题材的剧本《十二个老矿工》;农村题材选了四川文学上发表的小说《东山女炮排》,但感觉条件还是不行。最后选来选去,我说《嘉陵江边》可以算是工业题材,《达吉和她父亲》也可以算是农村题材,是不是可以搞个戏曲片,因为我当过川剧院院长,一想就想到川剧。我当川剧院院长的时候,拍过一个川剧集锦,包括《秋江》、《五台会兄》、《评雪辨踪》,还可以,但是没有拍过整本戏。最后选到《鸳鸯谱》,这是个喜剧,演员现成,拍摄技术上要求不高,黑白片。那时候摄影棚还没有建成,有个大食堂,就把大食堂当作摄影棚;录音车间也没有,就半夜录音,因为半夜没有杂音噪音;洗印也是临时找间房子洗印,没有空调,从肉联厂拉冰来洗印片子,最后还是拍成了,名字改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用的成都市川剧院的原班人马,效果也不错,送审结果也很好,发行到港澳、东南亚华人比较多的地方。
这部片子还没有拍完的时候,我带着厂里的要求到文化部去请任务,这已经是1962年。省人艺演出《抓壮丁》,效果很好,我们准备用原班人马拍《抓壮丁》。到了电影局,那时候电影局的局长是陈荒煤,他说,老朱阿,你野心勃勃,很可惜,国务院已经确定峨影厂下马,各省厂都要下马。而且这个题材八一厂已经定摄了。你说你们人艺演得好,八一厂定的是延安的原班人马,把你们的“潘驼背”也叫去了,吴雪演李老栓,陈戈演王保长,你斗不斗得过他们?结果完成了《鸳鸯谱》就下马了。

『肆』 电影五朵金花妲己和他的父亲的导演是

王家乙。
1、《五朵金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制作的音乐爱情电影,由王家乙执导,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等主演。该片讲述了白族青年阿鹏与副社长金花在大理三月街一见钟情,次年阿鹏走遍苍山洱海寻找金花,经过一次次误会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2、1961年上映的《妲己和他的父亲》由长影和峨影合拍,王家乙执导,陈学洁、刘莲池、朱丹南主演,讲述了解放前被奴隶主抢走的彝族姑娘达吉,在生父——工程队老技师任秉清和养父——公社社长马赫之间艰难抉择的故事,很好地展现了父女情、兄弟情以及彝汉两族人民的民族情。

『伍』 Dakota Fanning 都演过哪些电影

主演电影有: 2009 异能Push 2007 蜜蜂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Bees 2007 猎犬 Hounddog 2006 夏洛的网 Charlotte's Web 2005 梦想家 Dreamer: Inspired by a True Story 2005 世界大战 War of the Worlds 2005 捉迷藏 Hide and Seek 2004 在亨利·达吉不真实的世界里 In the Realms of the Unreal 2004 愤怒复仇 Man on Fire 2003 帽子里的猫 The Cat in the Hat 2003 麻辣宝贝 Uptown Girls 2002 陷入绝境 Trapped 2002 情归亚拉巴马 Sweet Home Alabama 2002 幽浮人种 Taken 2001 不一样的爸爸 I Am Sam 2001 雄猫 Tomcats电影配音有: 2009 鬼妈妈 coraline 2005 星际宝贝2:史迪奇有问题 Lilo & Stitch 2: Stitch Has a Glitch 2002 奇幻森林历险记 Hansel & Gretel 1998 龙猫 My Neighbor Totoro

『陆』 《异能》里的那个小女孩儿叫什么,还演过什么电影

那个小女孩叫:达科塔·范宁 Dakota Fanning (生于1994年2月23日,美国)达科塔·法宁电影作品如下:2009年 - 鬼妈妈 coraline (配音演员)2009年 - 《异能》2008年 - Dakota Fanning Coraline (演员) 2007年 - 蜜蜂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Bees(演员)2007年 - 猎犬 Hounddog (演员) 2006年 - 夏洛的网 Charlotte's Web (演员)2005年 - 梦想家 Dreamer: Inspired by a True Story (演员) 2005年 - 世界大战 War of the Worlds (演员) 2005年 - 捉迷藏 Hide and Seek (演员) 2005年 - 星际宝贝2:史迪奇有问题 Lilo & Stitch 2: Stitch Has a Glitch (配音演员) 2004年 - 在亨利·达吉不真实的世界里 In the Realms of the Unreal (演员) ..... 2004年 - 愤怒复仇 Man on Fire (演员) 2003年 - 帽子里的猫 The Cat in the Hat (演员) 2003年 - 麻辣宝贝 Uptown Girls (演员) 2002年 - 陷入绝境 Trapped (演员) 2002年 - 情归亚拉巴马 Sweet Home Alabama (演员) 2002年 - 幽浮人种 Taken (演员) 2002年 - 奇幻森林历险记 Hansel & Gretel (配音演员) 2001年 - 不一样的爸爸 I Am Sam (演员) 2001年 - 雄猫 Tomcats (演员) 1998年 - 龙猫 My Neighbor Totoro (配音演员)

『柒』 《人有悲欢离合》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人有悲欢离合》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1 彩色片 135分钟

法国第十三制片公司摄制

编导:克罗德·勒鲁什 摄影:让·博夫蒂 主要演员:罗贝尔·荷桑(饰西蒙·梅叶/罗贝尔·普拉特) 尼果尔·加西雅(饰安娜·梅叶) 杰姆·卡恩(饰杰克·格兰) 杰拉迪娜·沙普兰(饰苏珊娜/萨拉·格兰) 达尼埃尔·奥布利什斯基(饰卡尔·克莱默) 杰克·瓦勒海(饰杰克逊) 乔治·东(饰鲍里斯·伊多维奇/谢尔盖·伊多维奇) 艾芙丽娜·布伊克思(饰艾芙丽娜/爱迪思)玛莎·梅西尔(饰玛格达·克莱默)




【剧情简介】

80年代初的巴黎,在流光溢彩的艾菲尔铁塔脚下的人权广场上,搭起一个巨大的红色圆形舞台。悠远的笛声渐起,舞者仿佛从梦中醒来,他轻舒双臂,自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他是著名苏联芭蕾舞演员达吉雅娜的儿子谢尔盖,他的精湛舞技征服了全场观众,优美的舞曲旋律在人们心中激荡,也把人们带回了那些无法忘怀的岁月……

1936年的莫斯科,同一音乐旋律伴随着达吉雅娜在芭蕾舞比赛大厅里翩翩起舞。年轻的评委鲍里斯·伊多维奇对她的舞姿倍加欣赏,虽然达吉雅娜在这次比赛中落选,却获得了鲍里斯的爱情,当他俩把吻过的洁白花束抛向参加婚礼的人群时,绝没想到战争的阴云已出现天际。

1937年,巴黎丽都歌舞厅里正在上演《疯狂的牧羊人》。年迈的钢琴手因心肌梗塞中断演出,西蒙·梅叶代替了他。女提琴手安娜与他一见钟情,在康康舞的快速节奏中,他俩眉目传情,小提琴和钢琴的协奏织成了华美乐章。令人遗憾的是,战争的硝烟使这个协奏只有序曲,没有尾声。

1938年,柏林。年轻的杰出钢琴家卡尔·克莱默在万字旗下,为纳粹高级将领弹奏着勃拉姆斯的作品,他的精湛演技受到希特勒赞赏。他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奔回家中向怀孕的妻子喜送佳音。

1939年,美国乐队指挥杰克·格兰在向全国直播的舞会上,通过广播电台,向刚分娩不久的爱妻和新生的小女儿萨拉祝福。在激越热烈的爵士乐曲声和一片欢腾声中,忽然传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的消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德国钢琴家卡尔·克莱默作为军乐队指挥,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上为德军占领巴黎奏乐助兴。丽都歌剧院歌女艾芙丽娜对他屡送秋波,终于他俩发生恋情。卡尔的平安家信则成为远在柏林的日夜思念他的妻子玛格达的唯一精神寄托。

巴黎被占领后,丽都歌剧院的西蒙和安娜与千千万万的犹太人一起,被押上开往集中营的火车。他们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万般无奈,只得把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弃于一个小车站。结果,孩子被人捡到,交由一位神甫收养。西蒙惨死于毒气室中,安娜强忍悲痛,木然地为德军演奏提琴。

鲍里斯应征入伍开赴战场。达吉雅娜怀抱婴儿为他送行。他对妻子说:“只要你等我,我就会回来。”达吉雅娜为上战场的红军跳舞,等待着丈夫早日返回家园,但她等来的却是鲍里斯的阵亡通知,悲痛欲绝的达吉雅娜只得与儿子相依为命。

苏联要求英美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美国乐队指挥杰克和邻居的一对生性好斗的双胞胎一同入伍。这对双胞胎在空降诺曼底时被炮火击毙。

战争终于结束了。法国到处是一片欢乐的海洋,连抚养弃婴的神甫都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在巴黎街头,杰克指挥着乐队,为兴高彩烈的居民和士兵伴舞。曾和卡尔私通的艾芙丽娜,被愤怒的群众抓住,被剃光了头游街示众。

卡尔和战败的德国士兵一起被遣送回国。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断壁残垣,儿子在轰炸中惨死,他和妻子玛格达默默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杰克兴奋地回到纽约家中,呼唤妻子苏珊娜,家中却空无一人。当他疑惑不解地走下通往花园的楼梯时,看到妻子带着爱女萨拉和儿子杰克逊奏着凯旋颂为他接风,全家人欣喜若狂。但双双阵亡的邻居双胞胎的双亲却失声痛哭。

安娜的丈夫已死于毒气室,她随着从集中营被解放的人群,独自返回巴黎。她多次去那个丢弃孩子的小车站打听,但毫无结果。回到昔日工作过的丽都歌舞厅找工作,也遭拒绝。只好拉手风琴为一些婚庆助兴,借以谋生。她的好友艾芙丽娜被群众羞辱后,丧魂落魄地带着私生女儿回到法国南部第戎,一周后自杀身亡。

光阴荏苒,弹指间20年过去了。二战阴云消散,阿尔及利亚战火又起。阿尔及利亚的独立结束了法国士兵的战斗生涯。他们乘坐的开往巴黎的火车,停在第戎站时,歌女艾芙丽娜的私生女爱迪思也登上了这列火车,坐在这群士兵旁边。士兵中有一个名叫罗贝尔的青年,他就是西蒙和安娜的儿子,他的母亲20年来从未放弃寻找他的努力。罗贝尔把自己非凡经历写成一本自传体小说,丽都歌舞厅的同事通知了安娜,母子终于相认。

爱迪思到巴黎后,没有找到答应帮助她的人,只好到一家舞蹈学校当清洁工。她隔着玻璃羡慕地看着同龄女孩跳舞。后来,通过考试,她当上了电视播音员。自从她和罗贝尔同车来到巴黎后,来往越来越频繁,最终成了他的情妇。罗贝尔的妻子芬妮知情后,要与他离婚,儿子弗朗西斯也对他冷眼相加。弗朗西斯在一艘巡弋在地中海中的法国航空母舰上,弹着吉它吟唱着。退役之后,他和同伴组织了一个乐队,他那动情深遂的歌声使他在歌坛上崭露头角。

达吉雅娜在莫斯科一所芭蕾舞学校任教,不甘寂寞的她接受了一位同事的追求,婚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儿子谢尔盖在她的培养下舞技超群,到巴黎的一场演出大获成功。他通过国际长途电话让母亲分享他成功的喜悦。然而,在他随团离开法国国境的最后一刻,在法国特工的协助下,毅然决然地投奔了西方。

和平时期也有不测风云。杰克和妻子苏珊娜外出时遭遇车祸:苏珊娜丧生,杰克摔断了腿。他们的女儿萨拉虽已成为著名的歌唱家,但染上了酗酒和吸毒的恶习。萨拉的弟弟杰克逊劝姐姐到巴黎去看望在法国生活的父亲,并在那里开创自己的事业。

卡尔·克莱默离开德国,携妻子玛格达来纽约演出。音乐会在该市最大的音乐厅举行,据说门票已抢购一空。然而幕启时,空落落的观众席上只有两名音乐评论家。满怀激情的卡尔为这两个人指挥庞大的交响乐团,演奏了预定的曲目。在乐队成员的掌声中,从天幕上飘下无数照片,那是他当年与希特勒的合影。原来,美国的犹太组织事先已把门票全部买下。在玛格达的建议下,卡尔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会上,他倾诉了自己的心声:“音乐是我的全部生命。”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历史步入了80年代。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各国著名艺术家会聚巴黎,在艾菲尔铁塔下展开了为赈济非洲灾民的义演。卡尔·克莱默指挥着庞大的乐队,萨拉和弗朗西斯一起引吭高歌,谢尔盖在红色圆形舞台上,赤裸着上半身,跳着刚柔并蓄的舞蹈。这组镜头正是影片开始时那组画面的继续,音乐也还是同样的旋律。

半个世纪的凄风苦雨和幸福欢乐融化在人生的乐章中,夜空中升起了烂漫的烟花,月亮一时失去了它的光辉。月有阴晴圆缺,正如世界各国的芸芸众生,有着说不尽的悲欢离合。



【鉴赏】

法国著名导演克罗德·勒鲁什的这部可观性极强的影片,通过美、苏、德、法四个国家的四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从本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半个世纪中的战争与和平带给世人的苦难与欢乐中,突出了反对战争、讴歌和平的主题。影片从思想内涵到艺术表现手法都有较高的价值。

电影之所以不同于建筑、雕刻、音乐、舞蹈、绘画和文学,而成为“第七

艺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够直接诉诸视觉和听觉,自由地显示四维空间并具有四度向量的综合艺术。电影既如建筑、雕刻和绘画在空间内造型,又如音乐和文学在时间中延续,它是在空间内展现的时间艺术,又是在时间上延续的空间艺术。电影和舞蹈、戏剧虽然都属于动的造型艺术,但电影却突破了后两者在时空方面所受的限制,在二维空间的银幕上,映出三维空间实体性的视象,在第四维即时间内延续其运动。摄影机就相当于观众的视点,在距离方位和角度上可以变化无穷,空间和时间可以不受任何局限地跳跃或交错。因此,时空性是电影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特性。影片《人有悲欢离合》对这一特性作了充分的体现。

影片伊始,摄影机便带领观众来到莫斯科,进入了鲍里斯和达吉雅娜的爱情生活。继而,随着镜头的变换,我们又来到巴黎丽都歌舞厅,目睹了西蒙和安娜的恋爱经历。接着,我们又来到柏林,参加了卡尔的钢琴演奏会,看到他吻抱妻子玛格达的激动场面。最后,我们在纽约,看到杰克正在一边指挥乐队,一边通过电台转播向妻子苏珊娜和初生女儿萨拉祝福的情景。镜头一转,我们就从欧洲大陆三国首都跨越大西洋来到美国,不到半小时,偌大的世界都汇集在小小的银幕上,远隔万里的四个家庭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故事展开后,从一国到另一国万里空间的跳跃,仅在分秒之间。一部影片同时叙述多个国家数个家庭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最终又会聚一处,这类影片尚不多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并行交错的多条线索,条条脉络清晰,甚至同一位演员,既演父与子,或演母与女,西蒙父子、安娜母女,鲍里斯父子、苏珊娜母女和艾芙丽娜母女都是如此,观众并无头绪不清的感觉。

影片的故事始于30年代,终于80年代,时间跨度较大。四国四家近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浓缩于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充分发挥了电影 “抚四海于一瞬,览古今于须臾”的特点。

在本片中,勒鲁什匠心独运,巧妙地把四个艺术家家庭的曲折经历,通过音乐和舞蹈两种艺术形式,自然地引入故事情节中,使它们作为两个艺术元素化合于电影之中,很好地为主题服务,充分体现了电影这门高度有机的综合艺术的特点。

芭蕾舞演员达吉雅娜刚柔并济的舞姿,使人感到艺术家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安娜·梅叶那支凄婉动人的小提琴曲,使人联想起她一生不幸的遭遇。一曲勃拉姆斯悲壮的交响乐,记载了指挥家卡尔·克莱默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影片的主题曲“情系巴黎”和“你我他”的优美旋律贯穿影片始终,使人难以忘怀。

影片开头和结尾的音乐舞蹈既点题又有呼应作用。影片开始时,苏联芭蕾舞演员谢尔盖在红色圆形舞台上,身着白色舞衣,跳着幽灵般的舞蹈,神秘的主题音乐如旷野上的和风悠然飘起。随着他的指尖、足尖、关节及颈部的痛苦扭动,观众不知不觉地被某种忧郁气氛渗透。镜头自然而然地转到莫斯科芭蕾舞大赛的画面,进入了影片主题。片尾仍是同样的场景,同一演员,同一音乐,只是美国年轻的女歌唱家萨拉和法国歌坛新秀弗朗西斯用他们嘹亮动情的歌喉,把同样的旋律唱得充满生机和希望。舞蹈由梦幻般的徬徨转入奔放、刚劲的旋转跳跃。舞台上的演员越来越多,他们伸开双臂呼唤着世界和平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全部影片故事,着重刻画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四个家庭三代人的不同经历。开始于30年代第一代人在二战中的苦难,经过60年代第一代人抚平战争的创伤和第二代人的困惑与追求,世界开始走入新的时代,影片结尾时,第二、三代人与父辈一起,联袂在艾菲尔铁塔下演出,表明了80年代的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德国音乐家卡尔·克莱默一生的经历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出场时,他身着燕尾服,像雕像一样,坐在巨大的黑色三角钢琴后面。纳粹万字旗高悬,党卫军将领坐满音乐厅。二战打响后,他抛下妻儿,走在军乐队前面进入巴黎,机械的指挥动作,无异于木偶。他虽获巴黎歌女垂青,但作为战俘狼狈回国,儿子已埋在瓦砾之中。赴美演出时,偌大的剧场里,只有两名听众,在这个年代,人们还难以忘却种族的仇恨。在他最后出场时,是应国际红十字会之邀而重返巴黎,奏出了企望和平的新乐章。他的三次演出截然不同,第一次沉郁,第二次激昂,第三次抒情,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影片故事展开时,勒鲁什通过一个时间轴上的空间交错,将地球上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表现出来。这种平行的叙述方式,使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当世界性的灾难来临时,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人类,命运是相同的,但命运又不完全是公平的。正如歌中所唱的: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但有些人更幸运些。丽都歌舞厅的歌女艾芙丽娜曾给人们送去过多少欢乐,在德军占领巴黎后,因她与卡尔·克莱默过从甚密,法国光复时被剃头游斗,亲友们避之三舍。艾芙丽娜走投无路,只得自杀身亡。战争期间,法国多少政要与敌勾结,通敌之罪却要区区一名歌女承担,命运之神实在不公。

战争结束后,安娜获释回国。镜头跟着她在巴黎车站孤独的脚步向前移动,我们看到神态呆滞、心情沉重的卡尔被推上开往德国的列车。车站上一双双翘盼亲人的眼睛都饱含着泪水。这个长镜头表现了人类同命运的主题,战争带给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同样都是苦难。这个长镜头也使故事结构发生了变化,战前平行发展的四个家庭故事,从此交叉起来,为影片结尾时他们共同来到巴黎做好铺垫。

影片作者试图向观众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活在地球上的同一代人有着相同的命运,而两代人之间的命运往往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父辈经过二战苦难的法国青年,60年代又饱受阿尔及利亚战争之苦。这场肮脏的战争,至今仍是法国文艺题材避讳的焦点。父辈试图忘却昔日战争的梦魔,年轻人对命运的抗争方法却是及时行乐,生命太短暂,和平的生活又能持续几时,今朝有酒今朝醉,尽情享受眼前的稍纵即逝的幸福生活。萨拉在大洋彼岸沉醉于烟酒、爱情和歌舞中,丽都歌舞厅经理的儿子亚力山大抢夺了父亲的财产和情人,嫖娼宿妓、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但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这垮掉的一代人,有人像亚力山大这样颓废,有人像谢尔盖那样挣扎,有人迷惘,有人徘徊,也有人在失落后奋而进取,就像弗朗西斯那样,也有像萨拉的情人安东那样以结束自己生命作永远的解脱,更多的人则是在寻觅和企盼。影片通过一场拳击赛象征性地表现了这群人的心态。亚力山大和他的朋友们把自己的前途押在两名拳击手的胜负上。在这场戏中,镜头并不对准赛场的中心人物拳击手,而是细致地描绘场下观众的神态,拳击手之一是亚历山大的好友菲力蒲,大家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他的胜利上。一个摇镜头把这群呐喊助威的人的心态和气质表现得一览无余。随着场上的变化,他们时而双目发光、大声欢呼,时而神情沮丧、唉声叹气,或张口结舌、呆若木鸡,或欢笑雀跃、举冠相庆。当代表他们命运的菲力蒲被对手打翻在地,再无还手之力时,他们个个惊愕得面面相觑。一个俯视镜头把集中在画面一隅的这群人的沮丧和绝望神情,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里。

影片导演采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和烘托气氛。手法之一是对比。例如战争前后判若两人的安娜:1936年当她与西蒙恋爱结婚时,是那样的年轻妩媚、光彩照人,当她从集中营出来,在火车站里拖着沉重的脚步,目光呆滞迟疑不前,人们自然想到夫亡子散给她精神造成的痛苦。再如杰克凯旋回归家园,妻子苏珊娜女儿萨拉用音乐和歌唱欢迎他时,一辆军用吉普在邻居门前嘎然刹住,一位军官通知一对老夫妇,他们那对双胞胎已葬身于诺曼底,两位老人抱头痛哭,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勒鲁什十分重视影片的观赏性,本片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但过分强调观赏性而忽略了真实性,就会失之偏颇。人物的命运有偶然随意性,故事情节也常有巧合,但把过多的偶然和巧合加在一起,就难免失真。让四个家庭的几代人相聚在巴黎艾菲尔铁塔下,共同为国际红十字会义演,造成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固然场面宏伟,精彩的歌舞演出引人入胜,但人们总感到有几分不够真实的缺憾。

『捌』 建国后电影《阿诗玛》代表的主流意识文化

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9640《阿诗玛》叙事话语的变化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

阅读全文

与电影达吉演员现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分日本爱情电影大尺度 浏览:327
印度电影大全真爱在我心 浏览:593
天使爱美丽电影简介英文 浏览:299
怒火风暴电影完整版 浏览:589
东北的搞笑犯罪电影大全 浏览:650
大电影动画片大全免费汪汪队 浏览:453
猫和老鼠电影背景音乐 浏览:733
盗墓电影大全2019龙墓 浏览:262
十部英文励志电影观后感 浏览:662
泰国电影恐怖的降头术 浏览:53
如何订私人电影院 浏览:569
悬疑电影中文版推荐 浏览:985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535
冰川时代3电影粤语 浏览:890
催泪老电影音乐 浏览:296
刺马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426
狼溪第四集免费观看完整电影 浏览:382
周星驰考验大傻智商是什么电影 浏览:247
法国电影亡命天涯路电影下载 浏览:616
东平有电影院吗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