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红嫂喂八路军喝奶是什么电视剧
红嫂喂八路军喝奶是电视剧《我的沂蒙红嫂》。
《沂蒙红嫂》是一部反映沂蒙精神的抗战故事影片,于2016年2月18日开机拍摄,预计2016年8月上映发行。导演杨琳,军事顾问李燕生、编剧王立芳、谭文,制片人刘熙宏。
导演杨琳说,此前对沂蒙红嫂的了解仅限于“乳汁救伤员”,来到沂南才知道“沂蒙红嫂”是一个“群像”,“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很多都不是党员,但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1)红嫂电影喂奶演员谁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据了解,该影片是一部反映沂蒙精神的抗战故事影片,讲述了一个年逾半百的母亲,在男人们参军参战上前线的情况下,带领儿媳妇、女儿及村里的妇女们,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抚养革命后代,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影片紧紧抓住最挚热、最纯朴的人间之爱,通过“最后一把米充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唯一的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的感人故事,沂蒙红嫂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表现了人性大爱的璀璨光辉。
影片以沂蒙红嫂们的顽强斗争揭示战争的残酷,展现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付出的巨大牺牲,启迪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诠释,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
B. 乳汁救伤员是什么电影
《红嫂》是由田今夫执导、金莉莉主演的一部历史剧。于1997年06月29日上映。该片讲述的是战争年代沂蒙山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革命战士。后来,人们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美丽的“红嫂”。
C. 《红嫂》唱红太贾家戏
太贾村是距离县城以北三公里左右的村庄,上世纪七十年代有3000多口人,在全县280多个行政村中是数得上的大村子,戏曲表演爱好者不乏其才。一辈一辈戏曲爱好者,吼一声乱弹解心烦,唱一曲眉户舒情怀。
上世纪五十年代,村里春节时家戏靠的是畅仁安、畅富海、畅全龙、畅水亮等一批戏曲爱好者,自费排练表演不挣一分钱。所有服装道具不是自费购买就是到外面租赁。得到的就是乡亲们的喝彩声和富裕人家用木盘给台上送来的白馍、麻花、肉菜等食物,最主要的是自己在台上吼两句露露脸,过一下唱戏瘾。舞台照明就是大碗里面倒上棉籽油,然后用棉花搓个灯芯点着就行了,音响更不用想了,靠的就是吼。哪时候唱的全是《杀狗》、《教子》等古装折子戏。所有的旦角,全是男扮女装的,虽然已经解放了,但女人们还是少有登台。
在我记忆中,看家戏还是在庙下(哈音)南面的台子上。正月里,红幕布一挂,两边各吊一盏汽灯,舞台下挤满了观众,年小身低的娃娃们,爬上场子里的几颗树上观看。虽然照明因换成汽灯好了一点,但没有音响喇叭,还是全凭演员用嗓子干吼。台下挤满了上千观众,不知道听得清听不清,看得懂看不懂,反正个个都是津津乐道全神贯注。每当此时,好多家庭就借故把女儿女婿外甥们叫来,把七大姑八大姨叫来,把干兄干弟老朋友叫来,为的就是看看村子里的家戏。
1968年村里宣传队演出的是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那时,舞台两边各挂一盏汽灯。畅淑荣饰演吴琼花,陈天水饰演洪常青,畅仁安饰演南霸天。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南霸天头戴礼帽,眼戴茶镜,手拿文明棍,穿一身白绸缎衣服和琼花的一场戏。当南霸天唱完后,本应该是吴琼花说台词,可饰演南霸天狗腿子的畅连科却鬼使神差地跑了上来:报、报、报告,红军打来了!一看狗腿子上场早了,老演员畅仁安先生反应快,顺口骂了他一句,说道:去!下去看清情况再报!一场舞台事故就这样被化解了……白天演出的戏记不住了,但乡亲们把麻花、酒、菜等食品一盘一盘由观众传递到舞台上还历历在目。
1969年,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孟田带领下,拆除了庙下舞台,在学校以东空地上,由全村的“五类”分子,重建了一座在当时城关公社十多个大队中最大的一座舞台。驻村工作队负责人,全县知名书法家王天一老师,在舞台两边檐下石刻写了两条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前檐下方,是我们村书法家畅贯一先生用金粉书写的“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梁记板上的楷书,是我们村书法家畅志怒先生书写的。当时,我爷爷因为解放前曾任“三青团”负责人,也参加舞台建筑。施工时,一块砖掉下来砸破了他的头,包扎后在家里休息了多天,他风趣幽默地给看望他的人说:不是说要砸烂咱们的“狗头”嘛,这下真砸烂了……年底,舞台胜利峻工了,崭新宽大的舞台,给广大戏曲爱好者带来了施展才华的天地。
进入70年代后,革命现代戏席卷全国,我们村更不会例外。1972年,张德印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根据当时形势,他把村里一批戏曲爱好者组织起来,在村西林业沟里,成立了一支半工半练、挣工分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这和五十年代自费唱、六十年代临时组织唱,就有了很大区别。在这里,他们一同生产一同劳动,闲瑕之余学习排练。不但不误生产劳动,而且个人和团队表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由此,太贾村家戏表演上了一个新台阶。反映沂蒙山人民关爱受伤解放军的现代戏《红嫂》,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这支村西林业沟里宣传队的领头人,是村里土生土长自学成才、热爱戏曲的畅耀荣老师。他会演奏蒲剧板胡、二胡、打击乐等文武乐器,精通现代乐理,上辈口口相传教唱戏,在此得到了改变。年终临近了,他们决定排两本戏。一本《沙家浜》,一本《红灯记》,这两本戏都是当时八个样板戏之一。《沙家浜》的演员很快就定了,畅淑荣饰演阿庆嫂、畅竹梅饰演沙奶奶、陈天水饰演郭建光等。因几位水平较高的演了《沙家浜》,所以,《红灯记》的主演迟迟不能确定。最后,经过开会研究,决定把《红灯记》改为主演相对较少、万荣县蒲剧团演出正红火的《红嫂》。
《红嫂》虽说是一本革命现代戏,但它不在八个样板戏里,所以观众对它不很熟悉。可其中有名有姓的演员十多个,加上群演,就需要近二十个左右的演员。经导演组慎重选择:由畅菊萍饰演红嫂,畅海水饰演吴二,畅克效饰演彭排长,畅爱玲饰演张大娘,郭文学饰演还乡团团长,畅连科、畅钢柱分别饰演还乡团员甲乙两角。在宣布饰演角色时,当听到让畅克效饰演彭排长时,下面便有了怀疑他能否担此重任的议论声。看到大家的反应,初出茅庐的畅克效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导演组信任,把这个演份不太多、但却是戏中核心人物的彭排长演好演活,让他成为本剧中的一个亮点。
为了把《红嫂》演成功,负责人陈耀荣和导演组的王丕堂、陈立柱等,晚上专场到稷山翟店看万荣团演出。观看中,陈耀荣记曲谱,王丕堂记板式,陈立柱记对白,畅连科拿上手电照明,使手中《红嫂》剧本更完整了。同时,请回了本村在万荣县蒲剧团工作的郭弘礼老师专门给演员顺唱腔。同时,根据万荣县蒲剧团《红嫂》表演的舞台调度、场景布置、音乐设计等,对村里的排练进行指导。畅克效心里下了决心,也悄悄开始了行动。他一个人趁着分头记词时跑到县剧团,寻找在此工作、担任县剧团《红嫂》中彭排长B角(A角孙银蛋)扮演者,我们村里的陈洪福老师。让他手把手教他形体动作,讲人物心里变化,使他表演的彭排长挖野菜那段戏,至今我还记忆犹新。陈耀荣老师知道后,既表扬了他,又批评了他,最后还给了他一个新任务。表扬他不耻下问拜师学艺的精神;批评他不请假私自行动;要求他带上畅海水到县团,寻找县团吴二扮演者程永奎老师。像陈洪福老师辅导他一样,辅导畅海水。首次担任一剧主演,二十岁左右的畅菊萍心怀忐忑,在陈耀荣导演辅导下,认真学习唱腔,模仿县剧团丁桂兰老师的一招一式,在第二场红嫂给解放军缝军鞋《自从来了共产党》中,有一段撩板,让她不知练了多少遍。西头林业沟离村远没人住,她一个人在崖边放声大唱寻找感觉。口干了,嗓子哑了,一段撩板也顺利唱下来了。饰演还乡团长和队员的郭文学、畅连科、畅钢柱这三个人,不用化妆,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物”。唱腔不多,他们三人形象也绝对没问题:畅连科脸黑个头高,身子一斜脸一扭,嘴巴抽抽就有戏;畅钢柱个头低声音细,小眼一眨出坏点。郭文学作为还乡团团长,个头和畅钢柱不相上下,脸盘也不大,怎么能突出团长呢?他便寻思,还乡团吃人民肉喝人民血欺压百姓,应该是个肥头大耳的样子,但自己形象不像,这怎么办?经过几天琢磨想了个绝招,在脸上贴几层白胶布。马上一个凶神恶煞满脸匪气的形象就出来了,“原神归庙老虎归山,老子又回来了”,“一不过年,二不过节,熬鸡汤干什么?”的台词,至今没有忘记。司板师王丕仿、板胡郭敬泽,更是带领文武班人员,除按照总谱要求配合演员练唱,个人还起早贪黑积极练功。
演员乐队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去了,还有几个人也不闲着,那就是灯光道具组。现代戏不是古装戏,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就完事了。它不仅要有场景布置,还要有“真山真水电打布景”。这对唱家戏的来说,可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新鲜事。二十多岁三十左右的陈五斤和陈民成担当了此任。村里的能工巧匠,按剧中要求做门、窗、山、石等实景。他们两位到万荣县蒲剧团对灯光、幻灯布景进行考察。当问到一套灯光设备价格时,就感到村里实难负担,便决定自己动手做。剧团专业人员听到后哈哈大笑,我们所有灯光和幻灯都是县上出资购买的,你们两个村里老百姓哪有这本事?
回家后,他们先买到铁皮,然后根据记忆,画聚光灯灯壳图,再根据图纸开始手工打造。经过多次试制,灯壳制作成功。随后,他们又和党支部书记张德印一起赴西安,按照聚光灯和布景幻灯机照射要求,去专业门市部购买聚光镜片……灯光和幻灯试制完成后,他们根据灯光、幻灯、音响等设备瓦数,自己又制作了配电盘。使太贾村家戏真正实现了“真山真水电打布景”!首场演出,县剧团专业人员专程前来观看,完后又高兴又惭愧地说:我隔门缝看日本人——小看太君了,不知道你们太贾村人这么“日能”!
负责人本子选好了,演员、乐队各个努力排练了,道具灯光组付出了,再加上专业老师指导,太贾村《红嫂》这本戏不火都不行。春节在本村演完后,又受邀到西村村、北仁村、乔薛等村演出多场。开始时,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1973年村里通上电后,高压电代替了忽高忽低的柴油发电。县上宣传文化部门领导计划在大礼堂开会时安排演出。谁知,一件意外事故使太贾村家戏《红嫂》,失去了登上大礼堂演出的机会……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党支部书记张德印,宣传队负责人陈耀荣,导演组王丕堂、陈立柱,吴二和还乡团团长饰演者畅海水、郭文学,灯光制作者之一陈民成,还有乐队好多老师都已作古,可留给我们的这段记忆却是深刻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八个红色革命样板戏,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在当时人们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却给父老乡亲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享受。同时,为村里培养了一批有专业特长的青年。乐队陈自兴、畅双杰等跳出了农门,王丕其、郭敬泽、畅四芳、畅克效凭着一技之长成立乐队“走事”,为红白喜事服务。虽然收入不高,但却为补贴家用解了燃眉之急。太贾是个比较大的村子,太贾村文艺人才辈出,家戏《红嫂》无疑是那个时代全县家戏中一颗璀璨的星。
(由于已近半个世纪多,好多当事人已经作古,文中难免挂一漏万,望知情者看后多提意见,以便充实完善。)
郭澄
D. 电影红嫂的扮演者是谁
电影红嫂的扮演者是:金莉莉
E. 一个女的用乳头给战士喂奶的电影名称
1997年电影《红嫂》。是战争年代沂蒙山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革命战士。。
F. 盖丽丽的哺乳是什么电视剧
《完全婚姻手册》。
盖丽丽在她演艺事业的鼎盛期接拍了一部电视剧叫做《完全婚姻手册》,她饰演了一个母亲的形象。
有一场为孩子喂奶的戏,一般情况下像盖丽丽这样红的女演员都会用替身,但盖丽丽为了达到剧情最好的效果演绎好母亲这个伟大的角色,坚持亲自上阵,这种敬业精神不是每一个演员都能做得到的,确实让人佩服。
然而,当时所处的时代依旧属于思想保守的年代,盖丽丽恐怕怎么都想不到,该电视剧播出后她为艺术献身会让她陷入了巨大的争议当中,瞬间把她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大家都知道语言的力量伤害力是相当可怕的,它给人带来的精神伤害远比肉体上所承受的苦更厉害,以至于盖丽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遭受着侮辱和谩骂,让她痛苦不已,最后盖丽丽不得不含泪退出了自己最喜爱的演艺圈,着实让人惋惜。
来自山东青岛出生于1967年的盖丽丽自小天生丽质,而且在舞蹈方面非常有天赋,小小年纪便考入了北京舞蹈学校。盖丽丽的家人本来以为以后她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舞蹈演员,谁知道盖丽丽骨子里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演员,进军娱乐圈。
于是十几岁的盖丽丽擅自做主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但不凑巧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名额已满,盖丽丽只能失望而归。
不过幸运的是盖丽丽遇到了她演艺事业上的第1个贵人陈强,也就是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的父亲。他在演艺圈里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盖丽丽扎实的舞蹈基础也是赢得了陈强的认可,在他的力荐之下盖丽丽顺利进入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事实上证明,陈强的眼光果然没错,在那里,盖丽丽也逐渐由一个小角色成长为了一个当红小花旦。但是盖丽丽并没有飘,她反而能认识到自己在表演中的不足,而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到上海戏剧学院深造自己。
而盖丽丽真正事业上的一路开挂也正是源于她的这一正确决定,她的代表作为《围城》和《爱你没商量》就是她在上海戏剧学院深造后的作品代表,这也奠定了盖丽丽在演艺圈的地位。
在她最火的时期,来自四面八方的影视剧组都为她抛出了橄榄枝邀约盖丽丽出演,可是由于角色的不合适,盖莉莉一口气拒绝了几十部,可见盖丽丽在当时有多火了。
G. 有谁知道电影演红嫂的女演员叫什么名字
1947年夏天,我华东野战军某团警卫排实施战略转移时,在山东沂蒙山孟梁崮地区遭遇国民党王牌军74师一个团。惨烈的战斗结束后,警卫排除排长彭林幸存以外,其他人员全部阵亡。从阵亡的战友堆里苏醒过来,身负重伤的彭林已经是奄奄一息。拖着受伤的身子,彭林艰难地向一个村子爬去。
此时,国民党某团团长已经率部进入李家庄……
主 演:金莉莉 刘江
剧照:http://www.xtxcm.com/epaper/ncwb/html/2007-07/31/content_6800.htm
H. 安杰为什么不让德华喂奶
觉得德华在跟她抢孩子:
安杰,电视剧《父母爱情》中的角色,由梅婷饰演。
资本家大小姐,安杰所想象的爱情,是一个又高大又英俊的男人,穿着白色的西服,打着红色的领带,在月光下含情脉脉地望着她,说Miss 安,我爱你。
《父母爱情》是新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影视集团、央视联合出品的一部家庭情感剧。
由孔笙执导,刘静编剧,郭涛、梅婷主演。该剧讲述了海军军官江德福和资本家小姐安杰相识、相知、相爱、相守的50年爱情生活。
梅婷,Meiting,1975年4月30日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女演员。
1994年首次出演电视剧《红樱桃》;1997年凭借电影《红色恋人》获1998年第22届国际开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及1999年第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2001年,因主演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被人熟知。
2003年凭借电视剧《让爱重来》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2005年凭借电影《阿司匹林》提名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2015年10月凭借《推拿》获得第十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奖。
2015年12月28日,获得第三十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2017年10月30日,参演电视剧《陪读妈妈》。2018年4月16日,参加电视剧《我的不惑青春》开机仪式。
I. 电影沂蒙六姐妹主要演员
电影《沂蒙六姐妹》主要演员是范志博、李念、刘琳。
《沂蒙六姐妹》是由王坪执导,范志博、李念、刘琳等人主演的剧情片。
范志博饰演兰花:兰花比较泼辣,20多岁,是识字班的学员,妇救会主任。她是一个对革命有着特殊情结的农村女子,父亲是一名地下党员,在传递情报时被敌人杀害了。或许她还不能完全理解真正的革命的内涵,但她却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沂蒙六姐妹》剧情简介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
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沂蒙红嫂们用她们的勇敢、坚毅、无私奉献,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
J. 几个哺乳期妇女争相为一个失去母亲的婴儿喂奶,挤奶,是什么电影
金枪手徐宁 又名:水浒人物谱之金枪手徐宁 看点: 武侠 类型:剧情 古装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大陆 时长:89分钟 导演: 黄祖权 演员: 何中华 梁小冰 蒋一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