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男主角叫仁慈的电影

男主角叫仁慈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3-01-17 20:02:24

A. 电影 《十二怒汉:大审叛》,谁能给我讲讲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很深奥,有些看不懂啊

我引用一篇影评吧,我觉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去年看的片子,许多细节记不清楚了。在某论坛上跟W大讨论本片时忍不住写了一篇观影心得文,在这里留个备份。

俄罗斯导演Nikita Mikhalkov影片12,翻拍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Sidney Lumet的12 angry men。其实把这两部片子对照来看,会很有意思。两片都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少年被控杀死自己的父亲,12位来自不同阶层的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对此展开讨论,并做出判决。最开始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一个简单直观的案子,只想草草结束早点回家,但有一个提出异议,并促使陪审团员们重新审视案件,并最终做出无罪判决。

美版最让人称道的是,在局促空间内运用镜头和推理营造出张力十足的压迫感,随着案件推理的进行,剧情层层推进至高潮。全片片长96分钟,节奏紧凑、张力十足,虽然总共只有一个场景(片头片尾的短暂画面忽略无妨),却绝无沉闷之感。从1:11到12:0的逆转胜利,让人们审视司法程序表象下真正的法理公义,每个公民如何尊重自己手中的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维护法律的本质和初衷——不分阶级和偏见的公平正义。

而俄版虽然沿用了美版的故事框架,但是形式和内涵都突破了美版。故事场景从狭窄的审议室变成了空旷的学校体育馆,全片片长159分钟,空间和时间都较美版进行了延展,内涵也更丰富。

电影从头到尾不停闪回车臣战争和男孩回忆的画面,所处的陈旧体育馆更让人联想到几年前beslan人质事件同样发生在学校体育馆,战争的残忍镜头和记忆的伤痛为影片渲染出深沉凝重的气氛,与陪审团员一开始的轻松态度形成讽刺的对比。回忆画面里,战火中烧毁的钢琴、被狗叼着的戴着钻戒的断手,时时刺痛着观众的神经,隐喻俄罗斯曾经历的文明衰落和价值混乱。

审判讨论过程中,十二个陪审员每个人都根据自身经历讲了一段故事,他们的身份经历各异,代表俄罗斯的各个阶层,12段故事折射的是俄罗斯近几十年社会的动荡和变迁。他们在回顾自身经历的同时寻找失落的价值观和良知,也是俄罗斯对历史及社会问题在进行着自我审视。

俄版与美版的差异也由此呈现。本片中,陪审员对案件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价值观和良知的回归,虽然也有案件推理,但是重要性却不如美版了。特别是最初投无罪票的几个人都是从自身经历出发,从良知上给予无罪判决,再去进行推理说服剩下的人,剩下人的转变也更多取决于放弃偏见而不是被推理说服。与美版强调法理公义不同,俄版更强调的是价值观的回归。美版的结局是12:0,正义得到了伸张,法律得到了维护。而俄版在12:0之前却有一个11:1的转折,指出了法理公义无法拯救的悲剧——案件已经结束,但造成悲剧的仇恨却并未结束。最后解决的办法是尼古拉的人道情怀,由他暂时收养离开看守所却无处可去的男孩。更特别提到现为艺术家的尼古拉原先也当过军官——和男孩的俄罗斯继父同样的经历。从军人到艺术家的身份转变,有着枪炮化作玫瑰的美好寓意,而收留车臣遗孤继续俄罗斯养父的未尽职责,也传达了导演对放下历史仇恨、抛弃偏见、心怀仁慈、着眼未来的愿望。

在影片片尾,工程师独自走进房间,亲吻圣母像并放飞小鸟,窗外是风雨交加,工程师则默默祝福。俄罗斯是东正教国家,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圣母像寓意呼唤回归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底蕴和人道关怀。联想到本片的海报——低头沉思者的脑海中飞出无数只小鸟,向风雨中飞去的小鸟寓意俄罗斯知识分子对自由不懈的追求和艰辛。而这种对民族的悲悯关怀以及对自由意识的坚守正是俄罗斯传统知识分子自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以降的伟大精神遗产。

本片的片头片尾字幕也很有意味。
片头:不要去寻找生活的真相,试着感受生活的真谛吧!
一个祈使句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可以理解为是在刻板、冷漠的法律理性之外,呼唤真正的价值回归和人道关怀。
片尾: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
一个疑问句在影片结束后仍萦绕于观者脑海中,恐怕没有人能轻易给出答案。

B. 电影《大明劫》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我看过这部电影,真的很赞,是一部跳出传统历史思维创作的历史战争电影。电影的导演是王竞,冯远征、戴立忍、余少群等主演,讲述了明朝末年,名将孙传庭与名医吴又可,在战场与敌人和瘟疫抗争的故事。

这部电影表达了导演对于历史深层次原因的系统思考。电影对于大明的灭亡,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与非凡见解。这种思考,无疑是真实的,考究的,下了一番功夫的。它没有大开大合的荡气回肠,也没有细细深究的娓娓道来,更多的是一种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深入人物内心,慢慢剖析的那种透视感,以及深层次的反思与内省。孙传庭的遭遇,上到朝廷,下到乡绅,再到整个宏观历史,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内在的逻辑,管理的链条,电影都做了深刻的阐述,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

C. 《地狱神探-康斯坦丁》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地狱神探-康斯坦丁》,一部关于宗教的魔幻片。我不敢说看懂了作者的意图,但是我想的是拍摄者还是以某种角度诱导人们向善,上帝是仁慈的,他不管你在尘世间犯下了什么罪孽,他都会引导人们进入天堂,即使犯下像自杀这样的不可饶恕的罪孽的人们,依然可以通过自我牺牲,走向那充满华光的天堂。呵呵,拍摄者立意是好的,但是我却从这部影片中刊出了最恐怖的一点,原来,上帝就是最大的魔鬼。
康斯坦丁,一个幼年自杀的人,却仅仅在地狱呆了两分钟又回到了人间,是唯一一个让魔王撒旦希望亲自收取灵魂的人。从地狱回来之后,为了赎回自己所犯下的罪孽(自杀),便开始为维护天堂、人间、地狱三界的平衡而努力奔波。终于有一天,有人想破坏这个平衡。魔王撒旦的儿子,与邪恶的天使(名字忘了)相互勾结,企图通过拥有极强灵力的萨拉来到人间世界。最后一幕上演了,撒旦将自己的儿子扔回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地狱,邪恶的天使不再受上帝的眷顾,失去了神圣的力量,被魔王轻易地摧毁了她的双翅。当魔王拽着康斯坦丁走向地狱的时候,这原本属于地狱的灵魂,却因为大的奉献(自我牺牲)而受上帝的指引,走向天堂,魔王无奈之下,只好治好他的肺癌,让他重回人间。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也引导着人们要一心向善,当然,我们本就该向善。
但是,我这儿想说另外一个问题。上帝作为基督教中的最高神,他掌管着天堂、人间、地狱三界的平衡。天堂、人间、地狱,它们或许只有一墙之隔,但是却谁也不能占领其它任何一界的领地,天堂中的天使、地狱中的恶魔,他们都只能对人间施以影响,却不能进入,不能占领,而恶魔要进入人间的唯一办法就是借助人间灵力极强的人的身体,并在上帝鲜血的祭奠下,方能进入。另外,天堂本就有上帝主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三节之间的平衡,其实归根结底是由上帝主宰的,当平衡完全由个人控制的时候,其脆弱程度就不用说了。当然肯定有人会说上帝不是凡人,他是唯一的最高神,是全能的,他不会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不会像人一样受个人的意识左右。好吧,那我们来看另一个问题,上帝作为基督教的最高神,其他人(康斯坦丁),包括天使(剧中的邪恶天使)的力量都是他赐予的,他掌管着一切生杀予夺的大权。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帝执掌着人们死后的灵魂是进入天堂还是地狱,规则由他制定,即使作为魔王的撒旦,也只不过充当一个收魂的使者而已。当上帝决定康斯坦丁应该进入天堂的时候(当然观众肯定也会这么认为),魔王是这样的无能为力,即使它作为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当邪恶的天使准备和魔王拼死一搏的时候,上帝却毫不留情的带走天使的力量(当然观众还是喜欢这样的局面,在他们看来这里的魔王似乎已经是正义的化身了,实在是讽刺)。我记得邪恶天使曾经说过一段话,上帝是仁慈的,是宽容的,不管身前犯下什么罪孽,他都不会计较,只要虔诚的祈祷,通过为大的奉献,都一样能够得到救赎,进入天堂。那么天使的错误(按照上帝的标准,我们暂且认为这是错误),他却为什么没有原谅呢,在她面对万恶之首的时候,却无情地带走了她的力量。

或许大家又会说,邪恶的天使已经走向了邪恶,上帝不得不这么做。那么我们又来看几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撒拉的妹妹,一个漂亮、年轻的女人,她做错了什么,我看不出她做错了什么,奇怪的封印,永恒而恶毒的诅咒降临在她的身上,使她蒙受不白之冤,堕入地狱遭受无尽的苦难,那么上帝这时候到什么地方去了;还有康斯坦丁的徒弟、朋友(名字忘了,只好用着两个称呼来代替了),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阻止撒旦之子打破三界的平衡,难道错了么,上帝让他们这样无辜地含冤屈死;连康斯坦丁都能看出来的阴谋,难道作为万能的上帝还看不出吗;天使走向堕落、邪恶,上帝为什么不阻止,却要给她这样的惩罚。这一切大家又如何解释呢,或许大家会说上帝这会儿打了个盹。那我们又回到有关三界平衡的问题上来。平衡(balance),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现实当中也很有意义的一个事物。让我们从这一论题里看看上帝邪恶的本质吧。本片所说的三界中,天堂的最高执掌者是上帝,人间的最高执掌者未提及(或许人间的执掌者太普通,诸如总统、国王之类的,没有提及的必要),地狱的最高执掌者是魔王撒旦。回头想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三界,为什么不只是有天堂,为什么不只是有人间,为什么不只是有地狱?天堂很美好,没有邪恶,没有杀戮,没有仇恨,人间已然存在,无法更改的事实,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只有天堂,那么人人得以进入,是不是可以进入永恒的太平盛世了,地狱何用。那么,只有一个解释,上帝是自私而邪恶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对人间的绝对的统治地位,他制造了一个地狱。我们这样来看,上帝有着赐予和剥夺人们力量的权利,同样,他也有判人如天堂还是下地狱的权利。那么假设地狱不存在的话,人最终都是要进入天堂的,这样的话,他所赐予或剥夺他人力量的这个权利便失去了意义,因为有无力量人最终都是会进入天堂的。

后一条更不用说了,地狱都不复存在了,又何来下地狱。为什么说地狱是上帝制造的呢?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康斯坦丁飞向天堂的时候,魔王是那样无能为力,可以看出,魔王是无法与上帝的意志相抗衡的,也就是说他的意志还要受上帝的控制。如果说上帝不远游地狱的存在,他完全可以通过消灭魔王来达到目的,即使他不愿亲自动手,他也可以假邪恶天使之手办到,但是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地狱本来就是他制造的,魔王只不过是他的使者而已。他要假借天堂的美好,让人们对他崇拜,拜伏在他的面前虔诚地祈祷,同时,一旦有人违背了这个规则,他便又假借地狱之苦难,来惩罚那些胆敢不顺从他的人。魔王撒旦兢兢业业地维护着山地的统治,就这样,这个属于一个人的平衡就此建立,而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维护他作为唯一的最高神的权威和统治地位。
所以,上帝是最大的魔鬼!

D. 《辛德勒的名单》是影视经典,它凭借什么拿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对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不少人是这样对其定义的,《辛德勒的名单》之前,斯皮尔伯格只能拍些商业爆米花电影,但是《辛德勒的名单》之后,斯皮尔伯格在商业片和文艺片两花齐开,没有什么他驾驭不了的。

由此可见,《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本身的优秀。

也就是说,斯皮尔伯格用这个关于人性救赎的故事,表现了人性的多变性,它可以在一时间成为戕害人类的恶魔,同样,因为某种恻隐之心的瞬间感召,他又可能会成为道德接受洗礼的善人。

E. 有哪些好看的关于家庭的电影推荐

推荐2015年上映的《帕丁顿熊1》和2017年的《帕丁顿熊2》,影片是一部家庭喜剧类型的电影,主角无疑是一只叫“帕丁顿”的熊,故事情节的发展则围绕着帕丁顿在伦敦生活的日常。

F. 金马获奖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有哪些看点

《地球最后的夜晚》最大的看点,不止是文艺女神汤唯的加盟,还有导演毕赣坚持的一腔骚情。

说到《地球最后的夜晚》,就不得不说到导演毕赣,毕赣非常的年轻,出身于1989年,今年不过才29岁。

最后,不管是《路边野餐》的主角陈升,还是《地球》的主角万绮雯,导演毕赣对于早期港台的名字,你肯定是故意的对不对。

更多关于《地球最后的夜晚》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阅读全文

与男主角叫仁慈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分日本爱情电影大尺度 浏览:327
印度电影大全真爱在我心 浏览:593
天使爱美丽电影简介英文 浏览:299
怒火风暴电影完整版 浏览:589
东北的搞笑犯罪电影大全 浏览:650
大电影动画片大全免费汪汪队 浏览:453
猫和老鼠电影背景音乐 浏览:733
盗墓电影大全2019龙墓 浏览:262
十部英文励志电影观后感 浏览:662
泰国电影恐怖的降头术 浏览:53
如何订私人电影院 浏览:569
悬疑电影中文版推荐 浏览:985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535
冰川时代3电影粤语 浏览:890
催泪老电影音乐 浏览:296
刺马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426
狼溪第四集免费观看完整电影 浏览:382
周星驰考验大傻智商是什么电影 浏览:247
法国电影亡命天涯路电影下载 浏览:616
东平有电影院吗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