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星驰和四大天王
演戏方面是周行
唱歌方面是四大天王行
在国外肯定 周星驰更出名啦 周的《功夫》在外国有上映的
Ⅱ 请问,传说中的香港四大天王是哪四个
指的是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
【永恒经典】“如歌岁月—四大天王”
他们代表香港娱乐届的最高成就,他们是一代人记忆中的青春见证,他们是影迷歌迷永远不老的偶像。
1986至1996年间的香港影坛,可谓是电影的十年黄金岁月,的确,在这10年中,香港影坛为观众缔造了太多的电影佳话,留下了无数光辉璀璨的记忆。
同时,在这10年中,香港娱乐圈最大的成就是捧出了以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为首的“四大天王”,并由此进入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时期。而身处在那个黄金年代中的四位娱乐宠儿,更是通过各自的歌声和银幕形象,与无数观众一同走过并见证了香港电影的巅峰时代。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早年在香港娱乐圈打下半壁江山的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四人,皆已走过了演艺生涯中最为风光的而立之年。而此时,随着一批又一批娱乐新人的推出,“四大天王”的地位无论是在歌坛、影坛还是整个香港娱乐圈,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动摇。于是在这个关键性的时期,曾经一同携手缔造辉煌的“四大天王”,将又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行动去迎接挑战?为将到来的不惑之年写下更为辉煌的事业篇章。
2005年岁末,“四大天王”的名字再次同时出现在香港艺人收入排行榜前10位的名单之中。这一年,张学友和刘德华44岁,郭富城40岁,黎明39岁。截止今天,由他们四人所出演的电影总数已经超过220余部。
或许有一天,人们终将不再去提及“四大天王”的封号,但是有一点却是无庸质疑的,那就是由他们四人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银幕形象,将和泛黄胶片一起封存进每一位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记忆中,于是,当久违的歌声在耳边响起的时候,那些故事、那些人将伴随着熟悉的旋律一起,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说到香港电影黄金年代和曾经叱咤影、视、歌坛的“四大天王”,我们不得不要从那个黄金年代的起点说起。
在随后被封号为“四大天王”的四个人中,刘德华可谓是出道最早的一位。1981年,时年20岁的刘德华进入香港无线艺员训练班学习,毕业后随即签约无线,期间得到了当时香港影视圈当红演员周润发的提携,于1982年出演了许鞍华指导的影片《投奔怒海》,从此走上了演艺之路。
随后,刘德华接连主演了《猎鹰》、《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几部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一跃成为香港无线的当红小生,与汤镇业、苗侨伟、梁朝伟、黄日华并称“无线五虎将”。
1984年,正当刘德华在影视圈迅速蹿红的时候,与刘德华同年出生的张学友却依旧是航空公司的一名小职员。这一年,23岁的张学友怀着对演唱事业无限向往,参加了“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并最终凭一曲《大地恩情》在众多选手中杀出重围,夺得冠军,继而签约宝丽金唱片公司,推出他的第一张粤语专辑《Smile》,开始了他的星路历程。
同年,刘德华凭借自己在电影、电视方面急速聚集的人气,借势推出了自己的首张个人音乐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标志着向其流行歌坛进军的开始。专辑中同名主打歌《只知道此刻爱你》旋律优美,情谊缠绵,虽然年轻的刘德华演绎此类情歌显得势单力薄,缺乏感染力。
1986年,吴宇森加盟徐克电影工作室,执导拍摄了影片《英雄本色》。在当年的香港影坛,影片《英雄本色》横空出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片中极具吴氏风格的枪战场面和镜头剪辑,以及主人公荡气回肠的兄弟情谊和江湖义气,在整个华人电影界乃至全世界都造成极大轰动。吴宇森电影不但集中了香港电影历年所积累的商业经验和娱乐元素,在制作水准更是可以和当时的电影王国好莱坞相媲美,并影响了此后一批好莱坞的动作片导演,这在整个华人电影史中更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此前以谭家明、许鞍华、徐克等人为代表的香港新浪潮电影还在文艺和娱乐两条平行的线路上徘徊的话,那么吴宇森电影的问世则标志着港产商业片的辉煌开始。可以说,影片《英雄本色》为起点,香港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新时期。在这个黄金时期,以电影和流行音乐为代表的香港娱乐业蓬勃发展,以往各娱乐行业中的单一的明星制逐步被横跨多领域的多栖明星所取代,各个娱乐行业相互渗透交织,一个全方位造偶像、明星的时代到来了。
在这一年,25岁的刘德华一口气出演了《最佳福星》《法外情》《猎鹰计划》《魔翡翠》《神探父子兵》《群龙夺宝》等多部电影,标志着其在电影表演方面渐入佳境。
由吴思远执导的影片《法外情》集合体现了港产片一贯的温情色调和悬念设计,故事则围绕着一桩离奇的富豪命丧妓女手下的案件展开,刘德华在影片中出演了男主角——正义凛然的年轻律师刘志鹏。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则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现实矛盾——两极分化。财富分配不均匀的背后是草根阶层面对权贵阶层的不公正待遇。影片《法外情》可以说正是这种社会矛盾激化和反思后的产物。影片通过曲折的情节设置和戏剧化的人物命运安排,揭示了当时香港社会令人深省的人情冷暖。
影片中,被害人曾永廉是个年轻富商,他所代表是上层社会中的公子权贵。而被告则是一名年愈五十的下层妓女,她所代表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边缘人群。于是,在强者掌握话语权的商业社会中,人们只关注这个妓女杀害富商这一事实,而对于妓女为何杀死富商漠不关心。于是,这才引出片中众姐妹们纷纷解囊相助,但全港著名律师无一人站出为妓女作辩护的凄凉场面。当然,终究有正义之士挺身而出,捍卫法律的尊严。于是,当同是孤儿出身的年轻律师刘志鹏不畏权贵,出手相助的时候,观众的悲悯之情得到了满足。在影片中,刘德华虽然尽心尽意地去塑造了一位年轻有为、正义凛然的律师,并亲自配唱了电影主题曲,但是眉宇间依旧留有青涩和刻意装饰的痕迹,对角色也过于脸谱化而缺乏自然的流露,尤其是在法庭辩论中的高潮段落——当刘志鹏意外得知为之辩护的妓女刘惠兰竟是自己亲生母亲的时候,刘德华稚嫩的演技和空洞的表情没能刻画好主人公在突如其来的局势面前的内心复杂变化,可以说是整部影片的最大缺憾。
而在王晶执导的影片《魔翡翠》中。刘德华则没有悬念的出演了一位都市神探“猎鹰”。该片是一部典型的香港娱乐片,没有凝重的主题,只有诙谐幽默的故事和激烈的打斗场面。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年轻的王晶导演深受斯皮尔博格的《印地安纳•琼斯》系列电影和成龙功夫喜剧的影响。影片中,刘得华的表演依旧没有突破和值得夸赞之处,只是如同光鲜靓丽地拍摄杂志封面一般,尽心尽意地将片中那位英俊潇洒、身手不凡的私家侦探演绎了出来。
同年,在歌坛小有建树的张学友开始向影坛涉足,出演了《霹雳大喇叭》和《痴心的我》和两部电影。影片《霹雳大喇叭》是张学友的电影处女作,是一部纯粹的娱乐片,讲述的是两个胆小入鼠的警察乐队喇叭手无意中卷入一场离奇勒索案,并遭遇邪恶的千面人追杀的喜剧故事。在这部港式荒诞戏剧片中,张学友扮演了洪金宝的搭档陈文俊,呈现出了与其在演唱方面截然不同的喜剧形象,表演异常放松,搞笑诙谐的银幕形象令所有人都为之耳目一新,由此也开启了张学友此后多以搞笑小人物形象出现在电影中的表演风格。
在由高志森执导的影片《痴心的我》中,张学友依旧本色出演,并且其剧中角色的名字亦叫学友,足以看出张学友在此片中的玩票性质。如果说这部影片除了继续展现张学友在表演,尤其是喜剧表演方面的天赋之外,另一个非常的意义就是张学友在这部影片拍摄过程中,有幸结识了罗美薇,开始了二人日后漫长的爱情长跑,并最终结为伉俪的浪漫故事。
正当刘德华、张学友二人分别携带各自的银幕角色和歌声一同走进香港电影黄金年代之时,一位高大俊朗的大男孩效仿当年张学友的成名之路,参加了香港“第五届新秀歌唱大赛”,并凭借一曲《绝对空虚》从众多选手中脱影而出,赢得季军,他就是日后红遍全香港乃至东南亚的黎明。和幸运的黎明相比,与刘德华师出同门,曾先后受训于香港无线舞蹈培训班和艺人培训班的郭富城就没那么幸运了,在出演了几部反映平淡的电视剧后,年轻的郭富城不得不带着自己的明星梦想和绚丽的舞姿离开群雄逐鹿的香港娱乐圈,转战宝岛台湾,试图在异乡闯出一番天地后再杀回香江。而时间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1987年的香港乐坛是两大人物谭咏麟和张国荣竞争最激烈的一年,两人的歌曲盘踞了每个排行榜,几乎没有留给其他男歌手呼吸的空间,即便是在样的夹击中,出道不久的张学友依旧凭借一曲《太阳星辰》在年度十大金曲突围而出占据一席,显示出了张学友在演唱方面非凡的实力。歌曲《太阳星辰》是一首寓意高远催人向上的励志歌,是“友情歌”悲情曲风的一次成功转型,同时也张学友在乐坛上的第一次闪光。
同年,张学友除了保持在音乐方面有所收获之外,同时也应邀出演了由杜琪峰执导拍摄的大型贺岁喜剧《八星报喜》,该片演员阵容庞大,包括了周润发、钟楚红、郑裕玲、冯宝宝、黄百鸣等众多当红明星。抛开影片的商业性和娱乐元素不谈,单单从导演和演员阵容来看,仅仅以玩票性质客串了两三部电影的张学友能够在片中获得相对重要的角色,并与包括周润发在内的众多影坛大牌明星同台献艺,足以证明张学友无论是在人气,还是在演技上都日益受到香港影坛的肯定,而这一点相信是所有张学友的歌迷们所始料未及的。
而张学友相比,同年的刘德华在演艺道路上则平淡许多,除了凭借自己的一贯的帅气外形接拍了数部大同小异的娱乐电影之外,在表演上依然没有任何的突破。推出的第二张个人专辑《情感的禁区》更是反映平淡,面对这种窘境,刘德华不得不暂时放弃在流行歌坛的发展,专心致志地将重心放在表演方面。
1988年,无论对于张学友,还是刘德华来说,都是具有转折性的一年。在这一年,他们二人第一次联袂出演了一部足以改写他们一生的影片《旺角卡门》。
影片《旺角卡门》是王家卫的第一部导演作品,王家卫在这部处女作中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娴熟地讲述了一个非常典型化的江湖故事,充分显示出了王家卫的个人风格和商业天分。同时在演员表演上,王家卫突破性地发掘出几位偶像明星身上的独特而神秘的感觉,让人看到了偶像明星所具有的另外一种不为人知的演技魅力。影片中,王家卫很好地控制住了刘德华所惯有的戏剧腔和做作,使得刘德华的表演显得真实、自然,而这也正是刘德华从影多年想要突破却始终无法突破的壁垒。相较之下,一贯以本色、鲜活所著称的张学友在本片中的表现也相当的完美,成功的将一个无所事事、不学无术,但最终为了尊严暴死街头的小混混演绎得入木三分。于是凭借此片,张学友一举夺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成为了“四大天王”中第一个问鼎金像奖的艺人,而刘德华也获得了台湾金龙奖最佳男主角的封号,双双载誉而归。
Ⅲ 四大天王分别是谁
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方面和音乐方面的最景气的时候,那时候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黎明是香港娱乐圈的旗帜性人物,他们一共出演电影达300余部,其中不乏精品,而音乐方面,有歌神张学友的一连百场演唱会,专辑销量高达百万白金,其中有《吻别》《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等,刘德华更有《忘情水》《谢谢你的爱》还有郭富城和黎明等,在广告和其他商物活动方面更是如日中天,那个时候便有媒体评出了四大天王,顺序是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而如今,活跃在演艺圈的只有不老天王刘德华了,看看他现在成就,业绩,可以说他一人推动了香港娱乐圈的发展,而关于谭咏麟评出的新四大天王,更是没有依据,无论在人气,成就,业绩和外表都不及老四大天王。
Ⅳ 周星驰的全部电影
霹雳先锋》(1988)
2.《最佳女婿》(1988)
3.《捕风汉子》(1988)
4.《龙在天涯》(1988)
5.《义胆群英》(1989)
6.《流氓差婆》(1989)
7.《小偷阿星》(1990)
8.《一本漫画闯天涯》(1990)
9.《师兄撞鬼》(1990)
10.《风雨同路》(1990)
11.《无敌幸运星》(1990)
12.《咖哩辣椒》(1990)
13.《龙凤茶楼》(1990)
14.《江湖最后一个大佬》(1990)
15.《望夫成龙》(1990)
16.《龙的传人》(1991)
17.《整蛊专家》(1991)
18.《新精武门》(1991)
19.《漫画威龙》(1992)
20.《赌圣》(1990)
21.《上海摊赌圣》(1991)
22.《赌侠》(1990)
20.《情圣》(1991)
21.《逃学威龙1》(1991)
22.《逃学威龙2》(1992)
23.《逃学威龙3》(1993)
24.《武状元苏乞儿》(1992)
25.《审死官》(1992)
26.《鹿鼎记》 (1992)
27.《神龙教》(1992)
28.《92家有喜事》 (1992)
29.《济公》(1993)
30.《唐伯虎点秋香》 (1993)
31.《破坏之王》(1994)
32.《九品芝麻官》(1994)
33.《国产007》 (1994)
34.《回魂夜》 (1995)
35.《月光宝盒》(1995)
36.《仙履奇缘》(1995)
37.《算死草》 (1997)
38.《百变星君》(1995)
39.《食神》(1996)
40.《大内密探零零发》(1996)
41.《家有喜事97》(1997)
42.《行运一条龙》 (1998)
43.《千王之王2000》(1999)
44.《喜剧之王》 (1999)
45.《少林足球》 (2001) 46.功夫 (2004 )
长江7号(2008)
Ⅳ 谁能例举出李连杰和四大天王,成龙,周星驰,周润发等人拍的电影
成龙个人档案
出生日期:1954年04月07日
出生地点:香港
身高:1.74
体重:63
血型:AB
原名:陈港生
艺名:陈元龙(后出山,使用大师兄艺名元龙)
籍贯:山东人
最喜欢明星:没有特别喜欢
最喜欢食物:鱼翅
最喜欢演员:查理卓别林
最喜欢颜色:白、杏
婚姻:已婚,有一子
公司:滚石唱片, 嘉禾电影
名衔:■英国MBE勋章
■法国文艺骑士勋章
■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任职:★导演会的主席
★武师公会的永远名誉会长
★演艺人协会的副主席
★摄影师学会副会长
★灯光师工会的名誉会长
成名作:功夫喜剧《醉拳》获第卅四届亚太影展的最具启发性喜剧影片特别奖
获奖作品:《警察的故事》获香港金像奖最佳故事片奖
主要作品:
1971年《广东小虎》
1973年《少年龙侠》《勇者无畏》《女英雄》
1974年《四王一后》
1975年《降龙罗汉》《女警察》
1976年《新愤怒的拳头》《少林木僧阵》《死神之手》
1977年《流星杀手》《谋杀》
1978年《少林蛇鹤掌》《半块武功》《保镖》《蛇形刁手》《醉拳》《形意拳》《龙拳》
1979年《无畏的鬣狗》《三十六招疯拳》《奇怪的夫妇》《笑拳怪招》
1980年《无畏的鬣狗II》《师弟出马》《小河战役(一场大战)》《炮弹》
1981年《炮弹飞车》
1982年《龙少爷》《A计划》《神奇的特工队》
1983年《胜者与罪人》《炮弹II》
1984年《快餐车》
1985年《我的幸运之星》《保护者》《龙的心》《警察的故事》《闪烁的幸运之星》
1987年《龙兄虎弟》《A计划续集》
1986年《上帝的盔甲》《顽皮的孩子》
1987年《A计划续集》《龙兄虎弟》
1988年《警察故事续集》《穿裙子的检察官》《红色》《花脸》
1989年《奇迹》
1990年《上帝的盔甲II(秃鹰行动)》
1991年《飞鹰计划》《火烧岛》《双龙会》
1992年《双龙会》《警察故事之超级警察》《当年在中国》
1993年《都市猎人》《重案组》《S行动(超级警察续集)》《罪犯》
1994年《醉拳Ⅱ》
1995年《红番区》《霹雳火》
1996年《警察故事之简单任务》《白金龙》
1997年《一个好人》
1998年《尖峰时刻》《我是谁》
1999年《玻璃樽》
2000年《龙旋风》
2001年《特务迷城》
Ⅵ 香港四大天王谁是之首刘德华是香港四大影帝之一吗
香港四大天王之首是刘德华。
刘德华是香港四大影帝之一。
刘德华是四大天王之首,奥运会报道刘德华当相关火炬手的时候,中央电视台都说刘德华是四大天王之首。 刘德华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出道,真正红起来则是1985年后TB “五虎将”时代。此外,他拍摄电影也是最多的,目前已接近200部。(1990最受欢迎男歌手)
香港国语歌手第一人,1990发行的国语专辑《如果你是我的传说》在台湾狂卖60万张,整个亚洲接近200万。在台湾手握15张以上超过五十万的专辑,台湾历史上唯一一个销量过千万的歌手。
刘德华,1961年9月27日出生于香港,四大天王中成名最早的一个,大气魅力十足,影视歌三栖发展,被誉为华语娱乐圈的“常青树”。
大中华地区乐坛和影坛巨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获奖最多的香港歌手。曾获得三届金像奖影帝和两届金马奖影帝,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
(6)周星驰的电影有四大天王扩展阅读: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纪90年代香港四位最受欢迎的男歌星,分别是: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按年龄排序)。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四大天王
Ⅶ 周星驰都拿过什么奖项哪一年,什么奖,详细点
1、2002年凭借喜剧片《少林足球》获得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以及最佳导演奖
电影《少林足球》(Shaolin Soccer)是由周星驰自编自导自演,赵薇、吴孟达、谢贤、黄一飞等联合出演的一部喜剧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穷苦潦倒却心怀功夫的人自创少林足球队,并取得成功的故事。
2、2005年凭借喜剧动作片《功夫》获得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功夫》是由周星驰执导,周星驰、曾谨昌、霍昕、陈文强编剧,周星驰、梁小龙、元华等主演的动作喜剧类电影,于2004年12月23日在中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街头混混变成一代武术家,一个本性善良的黑帮流氓改邪归正的故事
3、2016凭借《美人鱼》获得第20届北京放映闭幕式暨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突出贡献个人奖 。
《美人鱼》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星辉海外有限公司等出品的爱情喜剧片,由周星驰执导兼编剧,邓超、罗志祥、张雨绮、林允领衔主演。
该片讲述了富豪刘轩与为了拯救同族前往刺杀他的美人鱼珊珊坠入爱河,谱写了一段人鱼爱情童话的故事。该片于2016年2月8日在中国内地、香港同步上映。
4、1996凭借《大话西游》获得第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大话西游》是由周星驰彩星电影公司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爱情悲喜剧电影,由刘镇伟执导,周星驰、朱茵、吴孟达、莫文蔚等主演。
《大话西游》由《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两部组成,讲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悲喜交加的爱情故事。
5、1992凭借《审死官》获得第37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审死官》是由杜琪峰执导,邵丽琼编剧,周星驰、梅艳芳领衔主演的香港无厘头喜剧影片。
影片主要讲述清朝时期官官相护,状师宋世杰为有冤情的寡妇杨秀珍翻案的故事,于1992年7月2日在香港上映。
Ⅷ 周星驰的电影有哪些
电影 下列为周星驰编导和演出的电影(不包括客串演出,粗体为编导作品): ■ 1988年 《霹雳先锋》 饰阿Boy ■ 1988年 《捕风汉子(英雄热泪)》饰 阿星 ■ 1988年 《最佳女婿》 饰 赖布甸(赖布丁) ■ 1989年 《龙在天涯(龙霸天下)》饰 阿友 ■ 1989年 《义胆群英》 饰 星仔 ■ 1989年 《流氓差婆(雌雄双辣、来自江湖)》饰 贤仔 ■ 1990年 《望夫成龙》 饰 石金水 ■ 1990年 《一本漫画闯天涯》 饰 阿星 ■ 1990年 《龙凤茶楼》 饰 垃圾驰 ■ 1990年 《风雨同路》 饰 张郎 ■ 1990年 《咖喱辣椒》 饰 招文强(招仔、辣椒) ■ 1990年 《小偷阿星》 饰 阿星 ■ 1990年 《师兄撞鬼》 饰 阿星 ■ 1990年 《赌圣》 饰 左颂星 (粤语版)(国语版) ■ 1990年 《无敌幸运星》 饰 幸运星 ■ 1990年 《江湖最后一个大佬(夕阳武士)》饰 阿星 ■ 1990年 《赌侠》 饰 赌圣星仔(阿星) ■ 1991年 《整蛊专家(整人专家)》 饰古晶(台译:胡真) ■ 1991年 《龙的传人》 饰 周小龙 (粤语版)(国语版) ■ 1991年 《豪门夜宴》 饰 周星驰 ■ 1991年 《新精武门1991》 饰 刘晶 ■ 1991年 《逃学威龙》 饰 周星星 (粤语版)(国语版) ■ 1991年 《赌侠2之上海滩赌圣》 饰 周星祖 ■ 1991年 《情圣》 饰 程胜 ■ 1992年 《漫画威龙(新精武门2)》饰 刘晶 ■ 1992年 《家有囍事》 饰 常欢 (粤语版)(国语版) ■ 1992年 《逃学威龙2》 饰 周星星 (粤语版)(国语版) ■ 1992年 《审死官》 饰 状王宋世杰 (粤语版)(国语版) ■ 1992年 《鹿鼎记》 饰 韦小宝 (粤语版)(国语版) ■ 1992年 《鹿鼎记2神龙教》 饰 韦小宝 (粤语版)(国语版) ■ 1992年 《武状元苏乞儿》 饰 苏察哈尔灿 (粤语版)(国语版) ■ 1993年 《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 饰 周星星 (粤语版)(国语版) ■ 1993年 《唐伯虎点秋香》 饰 才子唐伯虎(华安) (粤语版)(国语版) ■ 1993年 《济公》 饰 降龙罗汉(济癫) (粤语版)(国语版) ■ 1994年 《破坏之王》 饰 何金银 (粤语版)(国语版) ■ 1994年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 饰 包龙星 (粤语版)(国语版) ■ 1994年 《国产凌凌漆》 饰 卧底凌凌漆 ■ 1995年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饰 至尊宝 (粤语版)(国语版) ■ 1995年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 饰 至尊宝 (粤语版)(国语版) ■ 1995年 《回魂夜(整鬼专家)》饰 Leon (粤语版)(国语版) ■ 1995年 《百变星君》 饰 败家子李泽星 (粤语版)(国语版) ■ 1996年 《大内密探零零发》 饰 大内侍卫零零发 (粤语版)(国语版) ■ 1996年 《食神》 饰 史提芬周 ■ 1997年 《97家有囍事》 饰 老恭 (粤语版)(国语版) ■ 1997年 《算死草》 饰 整人状师陈梦吉 ■ 1998年 《行运一条龙》 饰 茶餐厅店员何金水 (粤语版)(国语版) ■ 1999年 《喜剧之王》 饰 临时演员尹天仇 (粤语版)(国语版) ■ 1999年 《玻璃樽》 饰 巡逻警员 ■ 1999年 《千王之王2000》 饰 大老千黄师虎 ■ 2001年 《少林足球》 饰 五师兄金刚腿 (粤语版)(国语版) ■ 2004年 《功夫》 饰 混混阿星 (粤语版)(国语版) ■ 2008年 《长江七号》饰 父亲 ■ 2008年 《功夫2》(制作中) ■ 2008年 《龙珠》(制作中) ■ 2008年 《跳出去》制作中 ■ 未定 《新版西游记》制作中 周星驰电影全集在线观看:http://www.3q00.cn/jd/2329/
Ⅸ 香港四大天王是谁
香港四大天王 2005年岁末,香港艺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时进入前10名,诸多媒体用“四大天王神话再现”来渲染,似乎14年前风行东南亚的“四大天王”终于“日薄西山”,有了点起色都能成为报刊头条。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人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
事实上,早在“四大天王”时代到来之前,张国荣和谭咏麟就制造过两大天王火并的时代,再往前则是许冠杰和罗文。香港音乐界资深人士向本报回忆到,大概在1990到1991年年间,谭咏麟和张国荣均宣布退出四大音乐颁奖礼,习惯制造“争斗”的香港媒体都在作出各种预侧,接班人是谁?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此时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4人,风行15年之久.
时间拨转到1995年,四大天王正是红透半边天之时,那一年罗志祥在台湾“四大天王”模仿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模仿郭富城〉,第2年他和欧汉声、陈显政、陈中威组成了“四大天王”,即使这支团体仅以模仿为目标,也借着“四大天王”的威风红火了4年出版了4张专辑。但就在1998年小猪罗志祥所在的“四大天王”解散,香港原版“四大天王”随着各自水平差异变大,四人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下坡路不可避免走了起来。
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娱乐工业迅速滑落,粤语歌坛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机会越来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乐颁奖礼,接着张学友也宣布退出,这似乎也宣告着“四大天王”开始“瓦解”。2003年4月4日,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张国荣自杀后4天举行,会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一席黑衣合唱《当年情》,不仅是对张国荣的哀悼,似乎更是对香港娱乐圈当年辉煌的怀念。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团结的一种象征,1994年“摇滚新势力”在香港红馆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说“四大天王”中张学友还行,其他3个都是小丑。
这话一说出来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媒体和艺人都严词批判他,梅艳芳当时就出来说不能这样讲这些艺人,“中国火”演出的很多海报、地铁广告都被石头砸碎,后来何勇在香港发布会上只好解释,香港这个繁华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将事情平息。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垄断的一种标志,无数个明星被封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这些小天王无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给湮没,“四大天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香港娱乐圈垄断时代的产物,它的垄断也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空前绝后,遗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没落刚好映照着粤语歌坛的衰落。
15年,蓦然回首……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毕业于无线艺人第10届艺人训练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同年因演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开始崭露头角。1983年在“永恒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电视剧《神雕大侠》主题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开始被香港乐坛熟知。严格来说,刘德华的声线并不是很占优势,但是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唱的歌,无论是粤语还是国语。从《我和我追逐的梦》到《来生缘》,从《谢谢你的爱》到《真情难收》,一首一首刘式情歌已经成为了当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词。因此在谈到“四大天王”这个话题时,他曾对媒体说“其实我出道都比他们几个早,严格说来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出道早,并不是刘德华区别于其他3人最大不同,关键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他劳动模范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让同行和媒体都赞叹不已。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堪称老而弥坚。除此之外,他多能多专的均衡发展也是4个人中人气保持最好的,即使从2000年获得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后,他在电影方面开始投入较多的精力,但音乐方面依旧保持高产,虽然陈耀川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广阔的市场,但仍然有不少追随者。
2005年底,刘德华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大会”,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在乎的还是电影,他想成为“中国演员”而不仅仅是香港演员。他的这种热爱有时也会惹来争议,2005年10月刘德华发出号召,要联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电影的颓势,结果招致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从刘德华的角度来看,“五影帝拍片”只不过是他为了拯救香港电影业的单纯思路,无论“华仔”能不能拯救电影市场,刘德华都是最有权利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只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坚守香港电影的阵脚。香港导演陈可辛评价说:“在将来,谁提到香港的电影史,都会提到刘德华。”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创建的演艺公司叫“天中”,成立的电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响日渐下落时,刘德华接受采访时,仍称“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为漫长。1984年19岁的郭富城考入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训练班,1987年转入无线艺训班,期间演过数部电视剧,但大多为龙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湾的郭富城拍了一支电单车的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竟改变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湿漉漉的头发、带电的眼神开始让台湾少女着迷,随后灌录了三张国语大碟,其中一曲《对你爱不完》红遍两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杀”回香江,随即推出粤语大碟,1992年册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时已28岁,后来,郭富城开始尝试多方面发展,拍了王晶的电影《街头霸王》,演了电视剧《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经纪人、填词人小美。
虽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涩的就是音乐,舞曲风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开的拐杖,“以舞会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悦歌迷的套路。成为百事可乐代言人后,郭富城逐渐往扮相新奇大胆、歌曲风格多样的前卫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并不是一个前卫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动脑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变似乎都能影响潮流,从最开始的“四六分头”、到接拍百事可乐后的“火箭头”,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来干预时尚。可以说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广告是分不开的。从他出道至今,每时每刻都有广告围绕着他,先不说让他一夜成名的电单车广告,1998年初当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从艺生涯的转折点.2005年郭富城终获台湾金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个获得此殊荣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电影"父子"蝉联台湾金马影帝.
去年年底,歌坛常青树张学友忙碌异常。除了自己已经巡演一年的音乐剧《雪狼湖》在北京作收尾演出之外,他参演的电影《如果·爱》也作为贺岁影片加入年底票房大战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四大天王再次发力”的局面,张学友无奈地笑着说:“怎么还在叫我‘四大天王’,没有办法,他们始终爱叫这个。‘四大天王’的说法早就觉得过时了,这种说法已经被大家叫了十几年,现在四个人各自的发展都很精彩,连碰面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四大天王’的说法已经应该‘废掉’了。这个称号只是代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它,并不代表现在。虽然我对现在这个称号,已没什么感觉了,但是我并不唾弃它,因为它曾经给我带来很多东西。”谈起这个称号所代表的意义,张学友说:“我觉得‘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现在的乐坛已经很不一样了,有了新的状况。‘四大天王’只代表那个年代。现在的乐坛新人辈出,相对而言,给予歌手的压力也会更大。这种事情很正常,以前也会有。他们(歌迷)越喜欢你,对于你的要求就会越高,还会把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加到你的身上来。不过,我觉得作为歌手最重要的还是做自己的音乐。如果市场不喜欢你,那么你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没有办法。
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个见证:作为一名真正喜爱音乐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个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欢唱歌的话,能唱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现在谁也说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艺生涯见证一次歌手从进入演艺圈到结束舞台生涯的过程,所以对于(四大天王)这种称号,我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足够。”
只有怀念,没有留恋
1999年,张学友、黎明先后宣布退出“四大天王”的称号。同时也不再参与香港乐坛的奖项角逐。两人的退出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时代”的正式结束。
对于那段“天王时光”,张学友并不留恋:“有人可能觉得我们四个人那个时候非常风光,现在我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怀念那段时光,可事实上我一点都不留恋。但不留恋并不代表我排斥那个阶段。我很高兴我经过那个时间,常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是既得利益者。在香港乐坛,我刚刚经历了它从起步到顶峰再到现在的没落的整个过程,我是这样走过来的。这十几年,我刚好在里面,而且我走在最前面,现在整个市场改变了,我还是觉得要是我可以的话,找到一些新的出路也好,或是,一些新的环境也好,让它可以有一个重生的机会。
现在的香港乐坛大家都看得到,除了娱乐方式的增多,网络下载和盗版的冲击之外,音乐的周边其他环境也不是原来那么好了。比如原来媒体大家其实是合作的,一起把一些有前途的新人推出来,但现在变成了竞争,大家都搞颁奖礼,你捧这个人,那我就挺那个。缺少了一个集体的力量。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很难再现当年我们的那样一种情况。
所以我很不喜欢香港的颁奖的方式,最后决定退出。
其实现在的颁奖礼里面,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要平衡唱片公司的利益等等,变得没有那么单纯。”
时代不同,竞争不在
到了今天,四人各自的发展越来越不同,“四大天王”的称号似乎确实越来越遥远了。“当时我说退出颁奖礼和(四大天王)这个称号,我并不是说我要不做‘四大天王’,做不做也不是我自己可以决定的。我本来就没有说我是(“天王”),然后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的,它什么时候走我也没办法决定,它继续下去也好,结束也好,我觉得这个都不由我决定。那个时候大概是有人问我,我是觉得‘四大天王’这个名字其实现在好像已经不存在了,是因为大家发展都不一样了,大家同时间出现的机会也很少,跟当时不一样。当时大家都很激烈地在同一个场合里竞争,哦,大家在讲(“四大天王”),我觉得我了解。那现在大家拍戏的拍戏,唱歌的唱歌,不唱歌的不唱歌,所以就都不一样了,那个竞争也没有了,所以那个名字也不存在了。”
近些年,黎明工作量锐减,转型开始做了娱乐公司老板。因此近年的工作安排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接。黎明似乎是四大天王里面最排斥这个称号的。在接受采访时,他基本上对关于“四大天王”的问题不作太多回应。“四大天王作为一个名称,会永远存在。但我觉得它是用来开玩笑,用来挖苦人,用来玩耍的。
天王的名称对我黎明来讲是没有作用的,你可以查我的记录,从第一天有四大天王这个名称,我从来没有用过。到任何一个地方做宣传,别人叫黎明我最开心,叫天王最难受!
这只是媒体为了炒作而起的一个名称,与我有什么关系?现在又是什么小天王、小天后,这是没什么用的。”但作为当年“四大天王”这个称号的受益者,黎明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公众对他的“天王”印象。
谈起这些,黎明觉得颇为无奈。“或许从包装和宣传上讲,这样的称号不单单对于我们四个人,也对于整个香港乐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达10年的时间我们四个人包揽了大部分的奖项,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后果。比如那个时代一些其他的优秀男歌手会因此感到压力很大。香港的乐坛也因此失去了一些可能性。现在过去了这么久,不少新的歌手冒了出来,我觉得我们其实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利益,没有必要再在那些所谓的颁奖礼上分猪肉。不如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所以后来我决定退出颁奖礼。
因为四大天王留给香港歌坛的印记过于深刻,不少年轻歌手出道之后都比较刻意的避免被人称作所谓天王接班人。陈奕迅说:四大天王我以前读书时候都有买他们的唱片,学友的唱片到今日我都有keep住买,不过近年其他三个天王唱片,就已经冇吸引力去买。对于后辈歌手的看法,黎明的表现很大度:“尊重分两种:一种是内心真正尊重,一种是表面尊重。同一个人,某些人可能认为很需要尊重,而另外一些人可能认为完全没必要。生活在现在这种自由的社会,人们都只会尊重实力。”也正因此,黎明这些年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个人发展转移到了公司运作方面。“我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知名度,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乱接工作勉强自己来做。我多拍几部影片、钱赚多赚少都不是问题,但用压榨自己的方式去拍,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些。
人生要走很长的路,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工作既令我有满足感又令我失落,但男人必须把精力放在事业中。像周润发和成龙大哥,他们都是我的前辈,每天面对不同的环境在拼搏,我也应该向他们那样努力。
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张国荣人民大会堂成龙
在1990年代的华语娱乐市场,四大天王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几乎统治了整个市场,在1991年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黎明、张学友和刘德华三人已瓜分十个金曲奖中的七个。而1993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张学友和刘德华分别有三首歌曲入围,仅仅两人就包揽十大金曲中的六席,再加上另外两大天王,其他歌手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挤压的很小。
在1990年代初期,许多人认为张学友和刘德华分饰在1980年代谭咏麟和张国荣的角色,以乐坛实力派代表和偶像派代表的姿态称霸乐坛。不过,早在1992年,黎明凭《我的亲爱》,人气急升,已经似有取代刘德华为偶像派代表的地位,他更曾经成为YES年轻人杂志长期偶像榜的首位。
数年后,四大天王的竞争更激烈,张学友被誉为歌神接班人;黎明则开始配合广告宣传歌曲,取得相当成功的反应,开始了香港乐坛的广告歌热潮;刘德华则转战海外的国语歌市场,虽然发展不俗,但是香港的乐坛发展则开始放缓,被张学友和黎明拉开距离。郭富城则主力劲歌热舞,凭舞台上精湛舞艺获得观众与演艺界的认同,更被封为舞台王者。
90年代末期 - 2000年代,四大天王的实力依旧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张学友组建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与录音室,并一人独揽和支持环球唱片旗下的上华唱片公司,亦自己策划并担任艺术总监成功的举办了大型的音乐剧《雪狼湖》。在世界地区巡回演出,为华人流行歌手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被许多人认为是流行歌手的艺术突破。
刘德华则与曾志伟等人积极的提拔新人,并且开始积极的筹建影视公司,刘德华曾于1998、1999、2001及2002年度夺“四台联颁音乐大奖--传媒大奖”,四度成为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大赢家。电影方面,他参与的电影演出已超过100部,奖项包括2000年《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男主角”、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演员”。他更在1999年和2004年二度取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在2008年,刘德华更成为奥运会圣火在香港传递的首名火炬手。
黎明于1999年宣布不再于香港领取任何关于音乐方面的奖项,但仍继续拍戏与唱歌和热心公益,现任“公益金董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他并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 A Music,旗下歌手有杨千嬅、卫兰、卫诗、光良、江美琪、吴克群、杜汶泽、王歌慧及应昌佑。
郭富城继1997年至2000年的歌唱事业巅峰期后,在2004年的《舒适堡郭富城舞台宝典@舞林大汇》再创传奇,演唱会叫好叫座,被传媒喻为近十年最精彩的演唱会,成为一时佳话。他更以在演唱会中的舞蹈演出,获颁香港舞蹈年奖2005,他亦是首位娱乐界人士获得同类奖项。电影方面,在2005年以及2006年凭借精湛的演技更连续荣获两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在2008年《舒适堡郭富城舞林正传演唱会延续篇》所使用的450度旋转舞台,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入为全球演唱会中最大的旋转舞台,为华人演唱会首创荣耀。
Ⅹ 周星驰和四大天王都有合作过电影吗
周星驰-刘德华:赌侠,整人专家
周星驰-张学友:咖喱辣椒,最佳女婿
豪门夜宴和群星会里,周星驰和郭富城都有客串,也算合作?
和黎明没有任何合作,那段时间黎明拍电影的数量最少了,合作就更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