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热血枪手演员简介
热血枪手演员有:陈龙、印小天。
6月21日,电视剧《热血枪手》已经可以正版视频平台多集观看。该剧由陈龙、印小天等演员主演,主打的是美女谍战元素,和硬汉枪战看点。
该剧拍摄完成于2016年,制作完成之后,曾在部分地面频道播出过,但未能获得上星机会。这次咪咕视频上线,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库存剧”终于和全国观众见面了。只是,该剧并未宣传,可能很多观众并不知道剧作已经上线开播。
这部电视剧由长城影视出品,曾用名是《热血英雄传之校花》,在其官方海报内容当中,更是直接标注了自身的看点元素追求:青春、热血、励志、谍战和巨制。
估计观众们看完了这几个元素,都会笑出声音来。没错,这就是该剧最早版本的海报当中直接标注出来的。长城影视方面出品了不少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确实具备把各种看点元素全都驾驭到抗日题材电视剧当中来的能力。
该剧主要讲述的便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假意抗日,实则悄悄抓捕共产党的故事。陈龙在这部电视剧当中饰演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共产党员,而他的弟弟,也就是印小天饰演的角色,则饰演国民党反动派当中的一员。
这组同父异母的兄弟,要展开生死谍战。同时,在剧作的后半程当中,会有不少的抗日战斗戏份。
2. 铁血使命演员表
1、王珂 饰 薛敏(队长,姐大,与组织失去联系的中共地下党员,喜欢刘成);
2、王新 饰 刘成(军统要员,公开身份是记者,实为中共地下党员,喜欢薛敏);
3、王挺 饰 黄玉池(国民党军令部处长,炸弹部队直接领导) ;
4、李雨泽 饰 野村浩二(日军少佐,女子炸弹小队和刘成的头号敌人) ;
5、陈亦然 饰 冷月(女子炸弹小队副队长,狙击手,外号冷哥,暗恋刘成);
6、周楚楚 饰 柳如烟(女子炸弹小队队员,行动队员,外号柳狐狸) ;
7、高斯 饰 欧阳兰(女子炸弹小队队员,爆破专家,外号臭脸婆) ;
8、蒲冰墨 饰 童玲玲(女子炸弹小队队员,卫生员,外号童不灵) ;
9、武嘉辉 饰 田中(日军,野村表弟) ;
10、王海地 饰 高天宇(原国军营长,为了报仇,差点酿成大错,为救如烟牺牲) 。
(2)砍手党电影演员表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员刘成巧妙利用国民党秘密组建的一支由五名女特种兵组成的女子拆弹部队,完成了多项党组织交代的任务。这支特殊的女子拆弹部队,专门负责排除各种炸弹险情,并利用炸弹技术深入敌后,与日本人展开激烈斗争。
在刘成的暗中帮助下,女子拆弹部队拆除大桥炸弹、潜入日占区解救被俘将领、排除自来水厂毒弹危机、歼灭日本特工、刺杀日本特使、联合军阀共同抗日、裁决叛国投敌的国民党官员、与日本人和黑帮巧妙周旋,智取日本人金库里的黄金,转移到抗日根据地等等。
他们不畏生死,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高难任务,而刘成与队长薛敏也暗生情愫。在与刘成共同战斗的过程中,女子拆弹小队也逐渐心向中国共产党,最终走上了共同抗日的道路。
3. 电影《敢死队》的主演的简介
剧情简介
《敢死队》讲述了一群雇佣兵接到一个特殊任务,要求他们渗透到南美某个小岛,去铲除当地的恐怖武装;当他们开始行动的时候局势突然失控,种种危机表明他们落入充满欺骗和背叛的陷井,行动遭受重创,无辜的生命受到牵连,命悬一线;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一个更加危险的挑战:一股秘密势力企图让整个团队人间蒸发敢死队由动作巨星史泰龙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片《敢死队》,近日曝光了2分33秒正式预告片。该款预告片除了米基·洛克、史泰龙、李连杰、杰森·斯坦森等几个主演老爷们之外,最大的惊喜莫过于阿诺德·施瓦辛格的客串。阿诺的戏份出现在教堂的对话中,与之同时出现在一个镜头中的。还有另一个客串的大牌——布鲁斯·威利斯。 从预告片来看,史泰龙似乎并没有把所有最炫的镜头扔出来,侧重的宣传点在于一干强悍男星。在明星的排名中,李连杰位于米基·洛克之前,而“史泰龙”则被史泰龙自己安排在了“AND”之下,足见此片对他的重要意义。 《敢死队》进一步证明了60多岁的史泰龙,并没有彻底老去,在电影中展现的肌肉和身材依旧拥有一定的号召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片中夸张的彩色文身,几乎可以和《越狱》的米帅相媲美。 《敢死队》是史泰龙从影30年以来独立执导的第九部电影,讲述了美国当局因经济利益的需要,计划雇人混入南美某国以颠覆当地的独裁政权,但没有人愿意为政府冒这个险。最后,由米基·洛克、史泰龙、李连杰、杰森·斯坦森等人组成的一支名为“Expendable”(敢死队)的特别行动组,承担了这个几乎是赴死的危险任务。 史泰龙近几年依旧有《洛奇6》和《兰博》推出,固定粉丝群将在很大程度上支撑《敢死队》的票房收益。 《敢死队》将于今年8月13日在美国上映。, 《敢死队》已经于8月20日在国内上映。
主 演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Barney 'The Schizo' Ross 杰森·斯坦森 Jason Statham ....Lee Christmas 李连杰 Jet Li ....Bao Thao 杜夫·朗格 Dolph Lundgren ....Gunnar Jensen 布鲁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Mr. Church(友情客串) 阿诺·施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Trench(友情客串) 史蒂夫·奥斯汀 Steve Austin ....Dan Paine《敢死队》剧照埃里克·罗伯茨 Eric Roberts ....Monroe 兰迪·库卓 Randy Couture ....Toll Road 大卫·札亚斯 David Zayas ....General Garza 吉瑟勒尔·伊迪斯 Gisele Itié ....Sandra 泰瑞·克鲁斯 Terry Crews ....Hale Caesar 米基·洛克 Mickey Rourke ....Tool 丹尼·特乔 Danny Trejo 查瑞丝玛·卡朋特 Charisma Carpenter ....Lacy 盖瑞·丹尼尔斯 Gary Daniels ....The Brit 尼克西塞 Nick Searcy ....Agent Will Sands 阿敏·约瑟夫 Amin Joseph ....Pirate leader Senyo Amoaku ....Tall Pirate Matt Medrano ....Miguel Hank Amos ....Paul Aaron Aguilera ....Hector 劳伦?琼斯 Lauren Jones ....Cheyenne Alexander Asefa ....South American Soldier (uncredited) Michael August ....American Soldier (uncredited)《敢死队》剧照John Baran ....Red Beret Soldier (uncredited) Johann Benét ....Cross Dresser (uncredited) Don Cano ....Garza Soldier (uncredited) Ross Francis ....Caleb / Storage Clerk (uncredited) Gino Galento ....Red Beret (uncredited) James Hebert ....Bill Parker (uncredited) Topher Jones ....Red Beret (uncredited) Jade Michael LaFont ....Soldier Leyte (uncredited) 詹姆斯·洛根 James Logan ....Second Hostage (uncredited) David Martinez ....Peasant Worker (uncredited) Jonathan Nogueira ....General Garza's henchman (uncredited) Luiz Henrique Nogueira ....General Garza's henchman (uncredited) Marcio Rosario ....Sergeant Leader (uncredited) Ravi Shankar ....(uncredited) 约翰·史密斯 John Smith ....Sgt Major (uncredited) David Speed ....Pirate (uncredited) Paul Vasquez ....(uncredited) Van White ....Soldier (uncredited) Tze Yep ....Gagged Hostage (uncredited)
4. 建党大业演员表 建党大业所有演员简介 建党大业全部演员表
建党大业演员表:
刘烨饰毛泽东、周润发饰袁世凯、张震饰蒋介石、吴彦祖饰胡适、李雪健饰杨昌济、王学圻饰蔡元培、张嘉译饰李大钊、吴宇森饰林森、冯远征饰陈独秀、黄觉饰李达、周迅饰王会悟。
周杰饰李汉俊、黄轩饰刘仁静、赵本山饰段祺瑞、刘德华饰蔡锷、张涵予饰宋教仁、张家辉饰梁启超、聂远饰陈其美、王力宏饰罗家伦、李晨饰张国焘、陈坤饰周恩来、李沁饰杨开慧。
建党大业所有演员简介:
1、刘烨:刘烨,1978年3月23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内地男演员,吉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协会会员、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
2、周润发:周润发,1955年5月18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南丫岛,毕业于香港廖创兴中学,中国香港男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3、张震:张震,1976年10月14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祖籍浙江余姚,中国台湾男演员、歌手。
4、吴彦祖:吴彦祖,1974年9月30日出生于旧金山,中国香港男演员、导演。
5、李雪健:李雪健,1954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中国著名男演员。
6、王学圻:王学圻,1946年3月19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大陆男演员、导演、编剧。
7、张嘉译:张嘉译,1970年4月8日生于陕西西安,中国影视演员。
8、吴宇森:吴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香港导演、编剧、监制、演员。
9、冯远征:冯远征,1962年11月16日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男演员,198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0、黄觉:黄觉,原名黄珏,1974年8月7日生于广西南宁,中国大陆演员、模特。
11、周迅:周迅,本名周米卡,1974年10月18日生于浙江省衢州市,中国影视女演员、歌手。
12、周杰:周杰,1970年8月5日出生于陕西西安,中国内地男演员、国家话剧院演员。
13、黄轩:黄轩,1985年3月3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华语影视男演员。
14、赵本山:赵本山,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小品演员、东北二人转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
15、刘德华:刘德华,1961年9月2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中国香港男演员、歌手。
16、张涵予:张涵予,1964年12月19日出生于北京,籍贯陕西蓝田,中国内地男演员。
17、张家辉:张家辉,1967年12月2日出生于香港。中国香港男演员、歌手、导演。
18、聂远:聂远,1978年3月17日生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中国内地男演员。
19、王力宏:王力宏,1976年5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罗切斯特,祖籍浙江义乌;华语流行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演员、导演。
20、李晨:李晨,1978年11月24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导演、监制、赛车手。
21、陈坤:陈坤,1976年2月4日出生于重庆市江北区,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
22、李沁:李沁,1990年9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5. 莫少聪演的有人用枪捅他屁股的电影叫什么
我觉得你是不是记错了。
在我印象中他电影没有这种镜头、
香港电影有被人拿枪爆菊的我知道的只有
《刀手》里面黄子扬饰演的夏飞
6. 建党伟业演员表
1,刘烨饰演毛泽东
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2,陈坤饰演周恩来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
3,张震饰演蒋介石
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
4,马少骅饰演孙中山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冯远征饰演陈独秀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高领导人(中央局书记)。
6,张嘉译饰演李大钊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7,周润发饰演袁世凯
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图谋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声讨中死去。
7. 建党伟业演员名单
《建党伟业》演员名单有刘烨、冯远征、张嘉译、李晨、李沁、周润发、潘粤明、刘德华、陈坤、聂远和张震等等,该剧有108位演员出演,加上其余的演员,每个人的戏份都不多。
该片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故事。
2012年,该片获得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提名、张嘉译凭借该片获得最佳男配角提名、李沁获得最佳新人奖提名。
8. 尖刀演员表
尖刀演员表:
1、徐佳饰演金深水
高级特工,他一方面要在工作上周旋于日本反间谍小组、汪伪政府、国统和共产党之间;另一方面,在感情上更要平衡于静子、林婴婴等各色女人之间。
9. 《1921》全国公映,60多位演员集结献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什么
10年前以《建党伟业》等奠定主旋律商业片引领者地位的黄建新,10年后再携全新视角《1921》庆祝建党百年,用其擅长的新角度细描手法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泪水。电影《1921》7月1日正式公映,成为年轻人纪念七一重访历史的观影首选。
60多位演员集结献声虽然黄轩扮演的李达是主角,但众多角色各有出彩之处,本片带给观众的事实上是群像。如此安排,容易造成整部作品在叙事上的散乱和思想上的混乱。好在,本片的一大特色是形散神不散,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各个段落集中在大主题下,达到抒情和叙事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比如,本片多次出现角色奔跑的场景。青年毛泽东在目睹外国人与中国人的区别待遇之后,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立志摆脱封建家长制的往事,于是开始全力在上海的街道上奔跑。
奔跑既是青春洋溢的表现,也是毛泽东等青年想要冲破束缚、改造社会的理想的象征。从李达和王会悟的窗口往外望,总能看到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当镜头从百年前的上海转到百年后的现在,在参观一大会址的众多学生中,我们又看到了她微笑的脸庞。她所隐喻的,当然是革命理想能够穿越百年岁月的力量。
10. 关于阻击手的电影
几部关于狙击手的电影
狙击手溯源
现代意义上的狙击手“Sniper”这个单词的词根“snipe”则在1832年第一次出现,源自于英军在印度边区的一种猎鸟活动。据说snipe是一种身体娇小、动作十分灵活的小鸟,要猎获这种鸟并不容易,需要相当不错的射击和潜行的技术,这种运动也就被叫做snipe。等到一次世界大战时,sniper成了军事上狙击手的通称,强调的除了射击之外,还有掩藏自己踪迹的能力。同样的,德文中的“Heckenschutze”与法文的“tireurembusque”也都有埋伏射手的意思,而中文译成了“狙击手”,勉强算是不差。
最近,美国的华盛顿特区出了个连环杀手,专门躲在暗处用狙击步枪射杀普通民众、一枪毙命、弹无虚发,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恐慌——我还真有点儿佩服美国人,什么事儿都能搞得跟电影似的。说到电影,相信这位“华盛顿狙击手”也一定会在银幕上亮相,但不是现在,因为眼下就有一部“狙击手电影”、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电话亭》被推迟上映。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狙击手将不同的人引诱至一个电话亭里,一旦他们挂断电话,便将其一枪击毙的故事。面对发行公司推迟本应于下月15日上映该片的决定,剧本原作者拉里·科恩表示对此“并不介意”,他说:“如果你看了影片,就会知道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而福克斯公司发言人显然被吓坏了,他表示:“该片内容与目前现实生活中的案件太相似了,此举完全是为了保护观众”。你瞧,有时候,假的成了真的,电影也可能变成现实。
虽然狙击不一定要用火器来进行;但是在一般意义上,它的发展还是跟近代枪械工艺的水平息息相关。自16世纪起,具有改良膛线的前膛来福枪在德、奥两国开始大量的应用,主要用途是在打猎和竞赛上。在美国开拓初期,有部分中欧移民也移到美洲来,定居在宾夕法尼亚州一带,这种前膛来福枪也随之传入美国,以供垦荒、狩猎、自卫之需。经过拓荒者的改良,口径变小,枪管加长,加上枪托,也将弹头用浸了油脂的布或皮革包上以利前膛装弹。这就是著名的“肯塔基来福枪”的由来,因为当时肯塔基是拓荒的前哨。
我们可以从电影《最后的莫希干人》里看到这一时期的狙击射击情况。片中有一个段落,为了能让送信的信使从包围城堡的印第安人手中安全脱逃,刘易斯在城墙上用远程狙击火力掩护,一枪一个,弹无虚发。从史实上来说,这个电影一方面夸大了刘易斯的射击水平,另一方面也虚构了枪械工艺的发展史。在这个电影所讲述的年代中,他还没有得到后来让他威镇四方的名枪“打鹿将”(肯塔基来福枪)。
肯塔基来福枪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战场上。华盛顿义勇军中的狙击手配备了这种当时射程最远的火器(200码左右),专门用以对付英军军官。而英军正规部队配备的是老式的BrownBess前膛装填的滑膛燧石枪,有效杀伤射程仅为80码——超出这个距离被打中的人可说是运气极背。英国陆军的汉格上校在1814年写下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个士兵的枪膛不是制造得很糟的话(许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码外的人;至于想射击200码外的人的话,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两者打中目标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电影《敌人的荣誉》描写的就是肯塔基来福枪手在独立战争中创下的最有名的狙杀成绩。英军狙击手佛格森上尉(Capt.PatrickFerguson)潜心研究设计了新型的来福枪,有效射程在200码以上,性能和射速都远胜过滑膛枪;而且是后膛装弹,这在当时是个创举。他在1776年向英军高层展示他的新枪,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生产了100支,并且让他招募了一个连的狙击步兵到美洲作战。他首次上阵在1777年的白兰地酒之役,把美军打得大败。在此役中他还瞄准了125码外一个正骑马离去的美军军官,大概是由于绅士的风度他没有对那军官背后开枪,殊不知那军官正是华盛顿。这就是有名的“未开的一枪”。
历史上的狙击手佛格森的右臂在此役中受伤,三年后的一次战斗中,他被一个肯塔基来福枪手射杀,死后他的新型来福枪也随之湮没。历史的瞬间真是可叹。
真正意义上的后膛装弹步枪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投入使用的。克里斯丁·夏普斯(Christian Sharps)在1848年设计了一种落下式的后膛闭锁装置,成为他日后一系列后膛来福枪的基础。经过多次改良后,他1859型的设计被美国联邦军队采用。夏普斯后膛来福枪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后膛枪几乎在任何姿势下都可以装填,这就大大地方便了狙击手们;如果是前膛枪的话,他们必须直立装填,目标暴露太大。
虽然我们很少在反映这一时期的电影中看到有关狙击手的形象,但在丹泽尔·华盛顿早年主演的电影《光荣》里,我们还是可以窥到狙击枪手的隐约身影。影片里有一段剧情说的就是,毫无枪械使用黑人奴隶加入了联邦军队对抗南军,在艰苦的训练里,其中一项技能就是如何快速地装弹并有效地射击。前膛枪装填手续繁复,虽然从18世纪起已经使用纸包弹药以利装填,整个程序还是快不起来。1834年时英国陆军测试使用雷管的前膛枪时的记录显示,即使是技术纯熟的士兵每分钟射速也不过三发;这还是在没有战斗压力下的成绩。在实战时,由于种种因素影响,能够维持每分钟两发就算不错了。还有,士兵在战场上慌乱之际非常容易出错。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在装填后忘了将通条抽出枪管,一扣扳机,通条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
一击必杀或者被杀
在枪械的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两项发明跟狙击效果直接有关,一是膛线,另一则是瞄准装置。最早在枪管壁上拉出膛线的是1498年维也纳的CasparKollner,不过他的膛线是直直两条线,应该是用来加快装填速度,而非用来提高准确度的。真正的螺旋式膛线大约发明1520年前后的德国的纽伦堡地区。至于瞄准装置,大约也是在1500年前后发明的,是最基本的准星、照门的配备。有了膛线和瞄准装置,射击的准确度大大提高。
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瞄准装置才真正体现出了实用价值。一战中,德军的狙击手普遍使用Kar98k毛瑟步枪,配备3或4倍的瞄准镜,倍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在双方距离相当近的壕沟战场上使用起来绰绰有余。由于德国光学产品的品质和数量都胜过其他国家,当英军也想配发瞄准镜时,却尴尬地发现根本就没有国货供应,只能使用战前进口的德国电影《兵临城下》中苏联红军方面的主要狙击用枪是Mossin-NagantM1891/30步枪,口径7.62mmx54mm,弹药威力十足,但是瞄准镜多为3.5或4倍,不利长距离狙击。而德军使用的狙击枪则还是一战中使用过的Kar98k毛瑟,口径7.92mmx57mm,瞄准镜为2.5倍到6倍之间。
蔡斯或莱卡。而在东线方面,俄军更是没有所谓的狙击手,既无装备也无编制,因而在德军狙击手的枪下亡魂不可胜数。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当德军在东线开始遇到红军的狙击手时,他们受到的震撼绝不亚于1914年的协约国部队。苏联红军狙击战术的成功在史达林格勒攻防战中达到巅峰,上演了一出二次大战中最具戏剧性的狙击手对抗赛,著名的苏联狙击手瓦西里·扎依采夫准尉(VasiliZaitsev,242次击杀记录)使用两人小组的战术,成功地狙杀单枪匹马行动的德军知名狙击教官科尼格少校,对红军的士气是一大鼓舞。这也是电影《兵临城下》的故事原型,影片里的苏联狙击手是来自乌拉山的猎手,而德军少校则是拥有狩猎庄园的贵族。有意思的是,因为苏军狙击手的威胁,德军方面大量增加狙击手学校及狙击手的数量,并且对狙击手给予特别的奖励。例如在1944年纳粹党卫军(Waffen-SS)给有50次击杀记录的狙击手一只手表,100次击杀的一支猎枪,150次击杀的则被邀请跟SS的头头希姆莱本人一同去猎鹿。
和苏联红军相似,二战时期的美军也比较注重狙击手的培养。在每个连级作战单位基本上都会配备几名狙击手,各单位指挥官的战术手册上也有关于狙击战术的详细讲解。例如,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汤姆·汉克斯所带领的小队就配有一个狙击手杰克森,在影片开头的D日登陆作战中,他首先担任的就是消灭德军火力点的任务。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德军的狙击手一直都是极大的威胁。不论是在意大利半岛的中北部山区,还是在诺曼底星罗棋布的农场果园中,到处都弥漫着突然死亡的阴影。这时,狙击手杰克森在巡逻作战中直接与德军狙击手对阵,又是一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对猎游戏。最后在守桥战役中,他又担任侦察和伏击以及火力支援任务。作为一个严肃的战争题材电影,这个狙击手在电影中的作用比较明显地说明了现在战争中狙击手的作用:指定猎杀、随队观察及火力支援、巡逻与定点伏击。
和欧洲战区的美军相比,太平洋战区的美军面临日军狙击手的威胁则又大大不同。美军在太平洋岛屿上的反狙击作法多半是使用密集火力轰击可疑地区,例如以37mm反坦克炮装用特制的霰弹用来肃清茂密的丛林顶冠就十分有效。关于这样的作战方式,我们可以在电影《细红线》中看到最典型的例子。
关于狙击技巧
在电影《全金属外壳》中,我们可以见到当时越南游击队的狙击战术对美军士气的打击。这个狙击手只用一个人一只枪就牵制了一队美军士兵并把他们的行进成功地拖延了半天,最后美军还是付出了相当代价才解决掉这个狙击手。这一情节的真实故事是:1967年的某天,美国陆战队第四团第二营在丛林中的遭遇。他们沿着一号公路附近巡逻,被干掉了5个人,每个都是在双眼间一个干净利落的小洞,根本找不出子弹是从哪里发射的;整个营就地找掩护,不敢前进。第二天还是一样,没人敢站起身来,营长呼叫空军支援,炸弹、汽油弹、机关炮弹在四周乱炸一通。轰炸过后他们继续前进,一个小时后听到“砰”的一声,又倒了一个家伙,他们又都趴到地上不敢动弹了。这时早已暮色四合,营长再度呼叫空军轰炸,那个越军狙击手竟然在黑暗中还对美军飞机射击。这个营在两天内只前进了一英里半,总共1100人的兵力,却奈何不了一名越军狙击手。
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台词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丹中尉对阿甘说,别向我敬礼,这会让我成为狙击手的靶子!而在1900年的波尔战争中,同样流传着这样的经验之谈:“尽量跟军官和白色岩石保持距离。”——因为前者是敌人的目标,而后者则是测距的极佳对象。这里不能不提一部很有名的狙击题材电影,好莱坞过气明星汤姆·贝林格主演的《双狙人》(sinper)。虽然影片本身很烂、基本乏善可陈。但因为片中对现代狙击战术涉及颇多,所以还是专门提出来讲一下。自从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军队在越战后普遍设立狙击手编制,狙击战术就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特种作战任务的增加,狙击战术的运用更是普遍。在《双狙人》这个电影中,就是美国情报部门和军方合作联手执行刺杀毒枭任务。而像这样的狙击猎杀任务,一般是采用“双狙击杀”这种现代狙击战术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2人一个小组,以1人观察,1人狙击;或者2人同时狙击;或主射手未能成功时副手再补上一枪。当然,副射手的枪法也必需是一流的,并且随时维持备射与瞄准的状态才行。
这部电影还给观众明确了一个观念:对付敌方狙击手的最佳方法是指派另一名训练有素的狙击手。因而,这次美国华盛顿发生的系列枪击案中,警方专家就推测杀手可能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是一个行动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