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砍了那个马大三:《鬼子来了》往事
多年之后,香川照之仍对在中国拍《鬼子来了》那四个多月心有余悸,其中一大半的原因要“归罪”于导演姜文,严酷的训练和没谱的拍摄进度让他每天在剧组过得提心吊胆。
回国后,香川出版了自己在中国的拍摄日记,里面不乏“我要和姜文大吵一架”这样的话,后来他的前辈中井贵一拍完《天地英雄》也气得不行,同样出了本日记“痛斥”姜文的霸道,“不知他究竟是冷静还是自以为是,对人总是一派长官对待下属的感觉。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成为一种癖好。”
鬼子
为什么要拍《鬼子来了》,姜文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因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观众已经把他当大导演了。
那年在《有话好好说》的首映式上,姜文捧着花正美呢,突然过来个小伙子一把抓住他的衣裳。“姜文,你这算干嘛呐?咱拍完《阳光灿烂的日子》怎么就不干点儿正经事?!”姜文说我这演戏不正经嘛?旁边的制片人乐了,说你琢磨个故事吧, 人家那意思是你得当导演了 。
看上了尤凤伟的小说《生存》后,姜文带着几个编剧改了大半年,前半部分基本还是小说的路子,后半截就按姜文的路子来了,他也渐渐找到了自己为啥要拍《鬼子来了》的理由。
姜文从小就爱看打仗片,能把《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的台词背下来。拍电影之后重看这些老片,他发现了其中较少被人提起的亮点,比如《地道战》开头鬼子扫荡,八路军带着老百姓转移的大场面调度很漂亮,《小兵张嘎》的运动镜头很巧妙,《英雄儿女》的音乐衔接让好多MTV相形见绌。
但他心里也清楚,这些电影不符合自己的艺术标准,他想重现老电影里四十年代人的那种状态,然后讲一个更接近于 历史 真实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中国农村不再“全民皆兵”,日本兵也不再是脸谱化的“八格牙路”。
主题定了,找到“鬼子”就是关键,看了大量抗战资料和日本人拍的纪录片后,姜文心里有了花屋小三郎的具体形象:个头不高、年龄不大、长相难看、气质不是农民就是渔民的日本人。 他觉得抗战老片里中国人扮演的山田、松井实在是太美化他们了。
为了找到合适的人选,姜文去了好几趟日本,有回他到军服店想买一套当年的日本军装,老板看他是中国人,就随便拿了一套仿制的糊弄。姜文让翻译把版型和尺寸错误一说,老板一边赔不是一边把库存的真货拿了出来,他哪里知道,想在电影里完全还原真实的姜文连兜裆布的宽窄都研究过了。
1998年6月,在日本当地演艺公司的协助下,35岁的姜文见到了33岁的香川照之,他对香川的形象很满意,简直就是从他脑子里走出来的。香川看过《红高粱》,他觉得姜文的样子比电影里爽朗得多,但在细金丝边眼镜后面藏着的,是一双既讨人喜欢又冷冰严峻的目光。
读完剧本,香川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想到自己可能出演里面的角色时,他仿佛闻到了军服、大刀和驴子的气味儿,迫不及待地问姜文:“什么时候开拍?”姜文说先得军训,然后从8月底一直干到年底。
想到片酬的香川沉默了,他后悔刚才表现得太兴奋,“如果我接受邀请,月薪肯定比日本刚毕业的大学生还低”。在那之后的一天,他收到了姜文正式的邀请,犹豫之情竟然一扫而光。
1998年8月12日下午,香川和另外四个日本演员抵达北京,其中有扮演陆军小队长酒冢的泽田谦也。上了面包车,一行人被拉到北京西北角的一栋六层公寓楼。晚上,姜文和剧组的主要人员为他们设宴接风,这也是中日两国演员的第一次见面会。
在现场充当翻译的,是影片里汉奸翻译官董汉臣的扮演者袁丁,他是长春人,87年到日本留学,从扛器材干到了NHK电视台的导演,形象上完全符合姜文的想象,“东北口音,日语地道,满嘴跑火车,身材跟我一样大块头”。
袁丁用地道的东北话和东京话拉近了两边的距离,姜文借着酒劲儿宣布, “大家都要好好地学法语,我们这部电影一定会去戛纳,而且还能得奖。”
香川在书里写道:“夹着并不太好吃的中国菜,我选择信姜文一回,那时我还没感觉到他是个怪物。”
军训
《鬼子来了》出镜了一百多个日本兵,其中日本人不到二十个,除了香川他们五个是专业演员,其余都是留学生,把这些留学生聚到一起的是有大哥范儿的泽田谦也。他出身武行,在香港动作片《霹雳火》里和成龙交过手,讨厌军人的泽田被姜文几封真诚的信打动,最终同意出演日军小队长。
中方演员这边也有很多是业余的,演六旺的是制片人李丛喜,演四表姐夫的是编剧史建全,演国军行刑队长的是另一个编剧述平。这么多列在剧本第一页的配角都由非职业演员出演,香川觉得心里没底,但他感觉姜文倒是毫不在意。
到北京的头三天,香川他们被安排反复观看五十年代的战争电影《真空地带》和战时纪录片《南京》,还要学唱电影里的插曲《露营之歌》。姜文习惯在晚上九点到十二点跟他们谈电影的事,双方的矛盾在剧本里日本兵突然挥刀屠村那一幕爆发了。
香川说这个情节太突兀,他们几个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姜文没发火也没让步。他知道这些人都是战后出生的,对他们爷爷辈的侵略战争毫无体验,又刚从和平的日本飞过来,还没被逼到那个份儿上,等军训完拉到河北就能进入角色了。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香川他们坐上面包车一路向东,目的地是京郊密云某武警训练基地,香川说这一周军训给他留下了前所未有的印象,让没经历过战争的他了解了过去的一切。
看到演员的作息时间表,也唤起了我学生时代的军训记忆。
5:30起床
5:40-7:00早训练,五公里徒步走,最后冲刺
7:00-7:30洗漱
7:30早饭
8:00-10:00队列训练
10:00-11:30格斗训练
12:00午饭
13:00-14:40午睡
15:00-18:10战术动作训练(匍匐前进、翻越障碍)
18:30晚饭
19:40-21:30观看录像资料、战史书籍
21:30就寝
姜文看了他们的黑白照片爱不释手,马上把买来的彩色胶片都退了,全片改成用黑白胶片拍,以至开拍日期都延后了。姜文对穿着军装的泽田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小队长,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由你管!”
当天晚上,香川他们观看了诺门坎战役的纪录片,军营的气氛果然不同,大家唱《露营之歌》的声音比前两天高昂多了。
夜里,香川被袁丁的呼噜声吵得睡不着,第二天一大早,袁丁反倒恶人先告状地跟他说:“香川,你真是个爱想事儿的人,大半夜又是大笑又是叹气的,真烦人。”
打呼噜还能忍受,袁丁把香川老婆给他带的洗衣皂用完后放在公共洗手间就忍不了了。面对暴怒的香川,袁丁的回答让他目瞪口呆:“香川,反正别的日本人是要回去的,到时候就剩咱们俩,你离不开我,要不谁给你翻译,所以你还是悠着点儿为好。”
事后证明,袁丁说的没错,香川照之确实是剧组里待到最后的日本人。
早上八点,训练正式开始,袁丁借口要给NHK拍训练的纪录片,跑了,一旁的日本人都鄙夷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20岁出头的教官发出命令,“注意,先立正三十分钟”。从那刻起,“立正”两个字成了香川他们的噩梦,站到五分钟的时候,香川的身体就发出警报了,只能靠着不断从一默数到一百苦撑着。
小队长泽田一个人站在前边,眼睛一直盯着某个点都没眨过。那天一共练了五次“立正三十分钟”,最后一次是“立正一个小时”。
想当年我站军姿快坚持不住的时候,脑海会闪过无数英雄人物,香川下意识想到的精神寄托是天皇,他在心里宣誓:“天皇陛下、皇后陛下,无论遇到什么,我也要把今天的立正进行到底!”
“好了,最后十五分钟。”泽田小声对香川说,两个人惺惺相惜地用眼神鼓劲儿。解脱的时刻终于到了,小队长泽田对着自己的队员喊道:“大家都很努力,训练结束。”
这天夜里,纵然有袁丁的呼噜声陪床,香川还是睡得像一摊烂泥,实在太累了。午夜12点,一片鼾声的宿舍响起剧组的声音:“请大家起床,现在我们要临时转移。”日本演员们半梦半醒地抗议,“别耍我们了。”
上铺懂中国话的留学生告诉香川,白天他们练立正的时候有部队领导来基地视察,看到这帮穿着日本军服的日本人口号喊得比武警还响,立马就急了, “哪来的鬼子,给我滚蛋!”
没办法,大家只好摸黑收拾行李,连去哪儿都不知道就被塞进了一辆像是快报废的大轿子车,连夜转移。半夜2点,他们到了一处新的军训基地,香川一下车就要求不跟袁丁住一个屋,得到同意后马上扔下行李钻进被窝,一夜无话。
泽田把半夜被叫起来的怒火都发泄在了随后的训练里,他赌气似地跟中国军人比赛跑圈儿,跑到连午觉都睡不着的过劳状态,一到晚上就叼着烟捧着本《陆军士兵日记》。
没完没了的扛枪和立正让香川觉得自己变成了“皇军”,后来竟然还对立正上了瘾,晚上看战争片也越来越有感觉,甚至主动给小队长晾衣服,在他心里拍不拍电影已经无所谓了,最大的念头是绝对不能输。
蔚县
在日本演员练立正的时候,中方演员也在河北农村体验生活。扮演鱼儿的姜宏波整天跟农村大妈下地干活儿,学会了纺线、做饭、杀鸡、喂猪等普通农妇从早到晚的活计。
扮演七爷的反派老戏骨陈述住到老乡家里学说唐山方言,祖籍浙江长在上海的陈老下了狠功夫,没几天就能用半生不熟的唐山话跟乡亲们聊天了。78岁的陈老在剧组虎虎生风,唱洋歌喝洋酒,那双“我一手一个掐吧死俩,刨坑埋了”的粗壮胳膊做个引体向上毫不费力。
第二天一大早剧组就上路了,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到达了第一个外景拍摄地——河北蔚县。
外景地还原了当年日本兵驻扎过的寺院、营房、炮楼和周边的街道,看到实景的香川预感到这里将诞生了不起的镜头,也产生了“ 没准儿真会在戛纳得奖所以要好好学外语 ”的念头。
上午到实地踩完点儿,姜文还是没说开拍的具体日期,下午请扮演“一刀刘”的陈强(陈佩斯父亲)给日本演员讲战争中的体验,香川他们戏称陈老爷子是中国的森繁久弥,日本的一位国宝级喜剧演员。
晚上,姜文又拉着香川聊剧本,还要夜里去试拍,因为摄影想试试黑白胶片的效果。
这一通没谱儿的安排又让香川在睡前拿出日记本,写下“我下定决心,得对姜文发一次火”的话,遗憾的是,决心虽然下了很多次,火却一直没发出来。
一百多个中国人唱完《义勇军进行曲》,十五个日本人开始唱《君之代》。后来拍日本军人和中国农民在村宴上轮流唱歌那场戏的时候,香川又想起了这次聚餐,那晚大家喝了很多烈酒,在昏暗的食堂一直喧闹到深夜。
8月31日,日本演员的戏份正式开拍,姜文把他们都叫到香川的屋里对词。拍小队长泽田向吴大维扮演的国军军官投降的那场戏时,香川真切感受到了战败时日本人的沉重心情。一连两天,军训时积蓄的高傲就被各种向中国人低头的镜头耗光了, 期间有个日本留学生说了句“八嘎”的口头语,惹得剧组的一个大哥向他拔出了刀。
香川开拍的第一场戏是影片结尾的高潮,花屋小三郎砍头处决姜文扮演的农民马大三。这场戏分量很重,剧组从凌晨四点就开始做准备,现场来了大量群众演员,乡亲们被安排站在行刑会场旁边的高坡上“看热闹”。
姜文嘱咐香川,“砍头的动作要像打高尔夫挥杆那样”,实拍的时候,旁边的人用英文提醒香川开拍,“先生,动作”,香川声嘶力竭地吼了一声,砍下了马大三的头。姜文对这场戏挺满意,其他人也给他鼓了掌。
过了一天,姜文又决定给这场戏加个镜头,“蚂蚁在他脖子上爬,香川在挥刀前把蚂蚁弹走”。剧组的人抓了好多蚂蚁,为了不让它们乱爬,先在瓶子里闷个半死,再挑一只放到姜文脖子上。
香川此前想不明白《鬼子来了》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拍完这场戏之后,他有点明白了,姜文用一只蚂蚁把日本人的懦弱和凶残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镜头的威力会像点燃的爆竹,在观众心里炸响。
麻袋
因为剧情需要,香川和袁丁都被装进了麻袋,往片场一扔就是一整天,香川老怕别人把他给忘了。这时候,他突然感到了袁丁的好,幸亏身边有这么个陪他说日语的人,要不然他得在麻袋里憋死。
香川问袁丁,你为啥逃避军训,袁丁理直气壮地说:“练立正是导演为了让你们战胜自己,我到日本打拼了十年已经战胜自己了,所以就不用练了。”香川又被他气着了,“强词夺理!那你干嘛不多站两个小时,让我们这帮不成熟的日本人看看,你是怎么战胜自己的!”
聊到那块被用掉的肥皂时,袁丁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在我们这儿,烟酒肥皂什么的,都是大家共用的,我不知道那是包含爱情的肥皂,对不起了。”
香川没空再纠结肥皂,更大的考验来了,那天要拍返回连队的花屋被战友们痛殴的戏,姜文嫌画面的张力不够,跟泽田说你也来一块儿打,香川心里一惊, 他听说泽田在香港拍戏时打晕过成龙。
实拍的时候,泽田手下留情了,打得最狠的反倒是几个留学生,他们下手不知道轻重,你一拳我一脚地打了香川三十多下,拍到一半血就顺着他的嘴角往下流,姜文过来抱着他用日语说,“这条太好了”。
光流血还不够,拍花屋和董汉臣闹翻互殴那场戏时,为了酝酿感情,姜文让香川面对墙壁坐下蹲禁闭,刚过了五分钟,他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之后和袁丁打得特别投入,把压抑已久的感情都宣泄出来了。
一天晚上,日本演艺公司的负责人来探班,又赶上给电影创作音乐的摇滚教父崔健也来了,姜文招呼大家吃涮肉,远道而来的客人给剧组带了鱼子酱,爱吃辣的姜文在上面洒了好多辣椒粉,主食都没吃就把一大盆鱼子酱吃光了,给香川看得一愣一愣的。
夏去秋来,香川收到了妻子托人寄来的冬装,但他十分担心剧组能否在12月底关机,因为拍摄进度太没谱了,有时候早上五点半起床出发,到了片场却看到姜文带着剧组踢足球,然后骑上马就没了人影儿。香川问今天拍哪一段,助理导演指着远处的山头,“太阳照到那儿,我就开机”。他刚要发火,姜文“啪嗒、啪嗒”骑着马又回来了,说“我们先拍一段怎么样?”
蔚县的拍摄比计划延长了一个月,剧组移师潘家口水库后开始赶拍日本演员的戏份。身边的日本人越来越少,孤独的香川完全进入了角色,群演的农民老是出错让他烦得不行,以至对屠村那场戏都不再抵触了,满脑子想的就是“要杀,绝对要杀。”
没过几天,香川因为胃穿孔被送到了医院,他躺在苍蝇乱飞的床上疼得打滚儿,“哀求”医生给他打止痛针而不得,发出了“我和这个国家的人,一生都无法妥协了”的叹息。
12月中旬,完成拍摄的香川登上了回国的飞机,饱受导演摧残的他在日记里写道: 如果姜文再向我发出一起拍电影的邀请,我一定还会去中国。
戛纳
2000年5月,姜文如约把《鬼子来了》带到了戛纳。那年华语电影在法国大放异彩,杨德昌的《一一》拿了最佳导演,梁朝伟凭借《花样年华》捧得影帝,《鬼子来了》荣获评审团大奖。
香川他们几个月的“地狱”经历都化作了红毯上甜美的微笑,有个20岁的外国观众看完电影紧紧抱住他,说“太感动了”,香川也挺感动,他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无论是军训、麻袋还是那场拍了一百多遍的“大哥大嫂过年好”。
姜文说《鬼子来了》是他的“前世”,他跟电影里那些四十年代的角色,比如四表姐夫、五舅姥爷甚至日本兵花屋都有共同语言,他想探讨我们两国哪儿出了问题,下面剧照里用刺刀捅人的演员是个柔弱的留学生,平时在剧组常被人夸可爱,姜文说要不是战争,你想象不到他会杀人。
但是,当年却有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电影到底说了什么。
戛纳归来后,《鬼子来了》收到了二十条审查修改意见,姜文“希望国内大范围公映”的愿望至今也没有实现,有人写了一篇《姜文,请不要往酒里撒尿》的文章,恳求姜文张艺谋们不要再拍抹黑民族尊严的电影。
2002年,《鬼子来了》在日本公映,六成的观众打了五星,有人把它和黑泽明的《七武士》并列,有人说每个日本人都应该看看,右翼人士的看法是“即使可以理解,也不能同意”。
评论家佐藤忠男或许说出了导演的心里话,“姜文用割自己的肉,以断敌人之骨的办法揭露了日本军人的恶,让走出电影院的日本观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20年了,马大三那颗被砍下的头还在朝天笑着。
部分参考资料:
[1]《中国魅录——<鬼子来了>摄影日记》,香川照之
[2]《我与老电影》,姜文
[3]《我对日本人不感兴趣——姜文与<鬼子来了>》,冯湄
-END-
作者 | 叉少
❷ 成龙的电影,里面是赛车的,成龙谁在一个集装箱的房子里被吊起到处撞。请问电影题目
霹雳火 (1995)
导演: 陈嘉上
主演: 成龙 / 袁咏仪 / 王敏德
剧情简介
车房修理工阿火(成龙 饰)脾气火爆,他不仅身手敏捷,而且开车技术一流,只因家中贫穷才一直没有实现当赛车手梦想。这天,警方找到他希望他能帮忙逮捕偷车集团的首脑库克。因为库克开车技术一流,警方多次设路障追截都一无所获。阿火欣然答应。
在阿火的帮助下,警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捉到了库克。但是库克在拘留期间,被集团同伙救走了。偷车集团还袭击了阿火的车房,阿火侥幸逃过一劫,两个妹妹却深受重伤。随后库克加入了日本某车队,并约阿火在日本赛道上一决高下。为了报仇,阿火毅然参赛!
❸ 电影【霹雳火】的女主角
江黑真理
她叫MarieEguro江黑真理衣,现在改名叫江黑真理日本人演员《霹雳火》
❹ 我想问哈 关于成龙的一部关于赛车的电影 《霹雳火》的问题
好老的片子了..
1,成龙绝大多数不用替身.但你看过他参加过赛车类的明星比赛么..
所以一定是替身啦..
2.也不能说是电脑合成的,反正是特技师制作的.
❺ 霹雳火是什么电影
两种可能,一种是电影名,另一种角色名字
电影《霹雳火》是由嘉禾电影有限公司发行的赛车题材电影,由陈嘉上执导,洪金宝动作导演,成龙、袁咏仪、钱嘉乐、元奎、冯德伦人主演。该片于1995年8月5日在香港首映。
电影剧情:
阿火(成龙饰)从小喜爱赛车,长大后,他进入日本某大车厂做技术员,负责检验新车给试车手实地试验,可是好景不长,遭人诬告后被开除。回港后在父亲旧车厂当改装工,同时加入了警方查寻非法赛车组织,凭他对车的熟悉,查寻工作得心应手。在执行任务中,阿火认识了女记者艾米(袁咏仪饰)。一天,他们发现偷车集团利用非法赛车手运送偷来的名车,阿火协助警方追捕集团首脑库克(Thorsten Nickel饰),但因证据不足从而延误了审讯,库克越狱逃跑,并扬言要与阿火在赛车场上一决雌雄。不久后,阿火与库克参加日本仙台国际赛车大赛,两人在赛车场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阿火击败库克赢得了冠军,并将其捉拿归案。
动漫《洛洛历险记》2009年出版的动漫,里面有个机动车就叫“霹雳火”
主人公“洛洛”今年十三岁,是一个天才游戏高手,他最擅长玩一个名为“机战王”的3D电脑游戏。这是一款以机器人互相争霸大战作为背景的游戏,洛洛曾多次获得该项游戏的竞赛优秀奖。然而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洛洛不再是这场战争的旁观者,一束诡异的闪电将强大的能量注入洛洛的电脑,并将他从现实世界牵引进“机战王”的虚拟世界里面,故事由此展开。生地不熟的洛洛刚进入这个世界就被猛兽族的机器人袭击,差点小命不保。幸好时光之城的大将、机车族的灵魂人物――霹雳火在危急时刻拯救了洛洛。从此洛洛就与机车族结下了不解之缘。《百变机兽之洛洛历险记》是中国首部以变形机器人为角色的大型动画巨作.
❻ 要分的进,有关成龙<霹雳火>的事
她叫 Marie Eguro 江黑真理衣,现在改名叫江黑真理 日本人 图片http://www.jackiechanmusic.com/mparter/girls/eguro.htm
❼ 谁知道霹雳火中的那个女的(可能是日本人)是谁!送成龙车的
江黑真理。
江黑真理,1972年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美国女演员、音乐家和模型,她是日籍美国人。
在《霹雳火》饰演三菱汽车的大小姐。
代表作品《花样男子》、《霹雳火》。
作品:
《霹雳火》是由嘉禾电影有限公司发行的赛车题材电影,由陈嘉上执导,洪金宝动作导演,成龙、袁咏仪、钱嘉乐、元奎、冯德伦人主演。该片于1995年8月5日在香港首映。
该片讲述了阿火参加日本仙台国际赛车大赛,与对手库克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赢得冠军的故事。
❽ 成龙经典霹雳火所有演员表
演员表
角色:Jackie Chan
演员:成龙
角色:Anita Yuen
演员:袁咏仪
角色:Chi Wah Wong
演员:黄子华
角色:Yuen Chor
演员:楚原
角色:Yuzo Kayama
演员:加山雄三
配音:陈逸恒
角色:Kenya Sawada
演员:泽田谦也
角色:Ken Lo
演员:卢惠光
角色:Kar Lok Chin
演员:钱嘉乐
角色:Corey Yuen
演员:元奎
角色:Annie Man
演员:文颂娴
角色:MarieEguro
演员:江黑真理
Chung-Han Man
Patrick Han
Wai-Kong Lam
Paul Rapovski
Michael Ian Lambert
Tom Lent
Ailen Sit
Ming-Sing Wong
❾ 成龙有一个电影,里面有一个有一个情节他开着很大一个车压别的车
一个好人 一个好人 (1997)
导演: 洪金宝
编剧: 马美萍 / 邓景生
主演: 成龙 / 理查德·诺顿 / 李婷宜 / Karen McLymont / 加布里埃尔·费茨帕特里克 / Vince Poletto / 巴里·奥托 / 洪金宝 / 周华健 / 高丽虹
类型: 喜剧 / 动作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上映日期: 1997-01-31(香港)
又名: 义胆厨星
❿ 大家觉得成龙的《霹雳火》这部电影怎么样
霹雳火
导 演:陈嘉上
编 剧:陈嘉上 陈庆嘉
演职员表:成龙 袁咏仪 王敏德 卢惠光 钱嘉乐 楚原 成奎安
内容简介:
阿火从小喜爱赛车,但因家中经济条件差,无法实现他想当一名赛车手的美梦。长大后,他老入日本某大车厂做技术员,负责检验新车给试车手实地试验。可是好景不长,他被诬告炒了鱿鱼。回港后,他在父亲旧车厂当改装工,同时加入了警方查寻非法赛车组织。凭他对车的熟悉,查寻工作得心应手,在执行任务中,阿火认识了女记者艾米,他俩成了一对好朋友。一天,他们发现偷车集团利用非法赛车手运送偷来的名车,集团首脑库克是一名亡命车手。阿火协助警方追捕了库克,但因证据不足,延误了审讯,库克越狱逃跑,并扬言要与阿火在赛车场上一决雌雄。不久,库克加入日本亡命车队,参加仙台国际赛车大赛,阿火用半生的积蓄及朋友们的资助购买了赛车,在日本赛车场上与库克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阿火击败了对手,赢得了赛车冠军,并将职业杀手库克捉拿归案……
花絮:
这部影片真正是兵精马壮,实力雄厚.说起来成龙便很兴奋,除了他自己是总监督外,还聘请了4位导演各司其职。师兄洪金宝负责动作部分导演,陈嘉上拍文戏,老搭档唐季礼开场时的那场赛车戏,陈勋奇小师弟元奎也应邀到现场帮忙。5位导演合作指导一部影片,也可为创纪录的事。经历成家班散伙风波的成龙,依旧对友情痴心不改,他大赞朋友们帮忙:“能够有这样一帮的朋友帮忙我非常高兴。实际上,他们每个人原来都是很忙的,可是我一开口他们就立刻答应了,没有半点推托,真是很够朋友。”
成龙历年来的作品 重是让人刮目,一次比一次更多的惊险,一遍又一遍为求完美的真实演出,都有绝佳的票房。这次在戏中为追查偷车团伙的首脑,部戏与赛车手亡命竞逐。成龙接近十项全能的赛车手以外,除了令人直呼过瘾外,从开始到最后一秒钟紧张刺激的镜头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成龙的鉴定中透出悲壮,无怪乎在如今谁都不服谁的年头里,唯独对成龙,整个演艺界无一背后嘀咕说三道四。佩服,来自口也来自心。如果一味只是那命说话,倒算不得英雄了,成龙在勇往直前之余还有一个制胜的法宝,那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拳拳一颗公益之心,融洽与影片之中,使得成龙浑身上下荡漾着一股浩然正气,充满一腔砥柱中流的力量
部分影评:
(一)《霹雳火》在香港电影历史土占有特殊地位。它是成龙电影代表作之一,也是港产动作片的杰作之一。动作片是港片极为出色的一类.成龙电影中的纯阳刚趣味正是港动作片的重要特点。
成龙成功地把传统武戏换上了现代包装。《霹雳火》讲述的仍是善恶之争,只是不再用传统武打来展现。成龙塑造的阿火更趋于生活化,他不是战无不胜的传奇人物。他顽皮,有时还有些小滑头。他常常因自作聪明而被捉弄、也会因莽撞行事而陷入困境。但是他的正义、乐观、勇敢会使他获胜。成龙塑造的英雄完全是凡人英雄,因而更为可信。
成龙的《霹雳火》还沿袭了港片对正恶的区分。主人公常常面对警与匪的双重压力.如阿火加入了警方非法赛车组在行事上处处受警规限制,又要与偷车集团较量。这种夹缝生存状态正好契合了香港人心态。主人公的处境便更能引起人们关注与同情。
成龙一直注重打斗的真实效果,常常冒险出演各种高难度动作。再加上流畅的剪辑.精采的打斗已成为成龙电影的重要标志。成龙每一部影片都在努力从打斗的难度上创新,成龙认为“勇斗”是一种勇气的昭示。
我始终认为成龙是华人影星的骄傲,期盼着成龙的每一部新作品,因为他会给不景气的香港电影界注入活力,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成龙!
(二):本片是成龙1995年拍摄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赛车电影,由嘉禾影片公司出品,投资达2亿港币。虽然是大制作,但就影片本身而言,算不上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影片的剧本完全可以用支离破碎来形容。成龙在剧中的身份与角色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片首用了3分钟来交代他是一个到日本学习汽车工程的学生,3分钟后,他成了一个子继父业的车场老板,到了打斗场面,他又变成了一个身手敏捷,富有打斗经验的功夫高手,而到了末尾,又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比职业赛车手更职业的赛车高手。他究竟是哪一个角色呢?现实的说,成龙所塑造的角色出现完全是照顾他花了2亿元的大投资。影片有三场规模较大的动作场面:一是镇东车房、二是日式弹珠场、三是压轴的仙台赛车场。其中以镇东车房的打斗设计最有新意,也最符合成龙一贯的风格。而压轴的赛车场面居然是最软弱无力的,看起来就象转播澳门赛车,虽然安排了一次又一次的撞车、翻车意外,但都毫无震撼力,成龙玩亡命飞车根本就是剧本创作的大错误,以至有人坦言,称这是成龙的中年危机。
说实话,我很鄙视第二个影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