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猛河的黎明电影演员

猛河的黎明电影演员

发布时间:2023-01-03 16:29:17

① 谁知道所有国产战争片老电影的名字

1.上甘岭 2.英雄儿女 3.铁道卫士 4.三八线上 5.奇袭 6.飞虎 7.激战无名川 8.打击侵略者
9.碧海红波 10.长空比翼 11.长空雄鹰 12.不该凋谢的玫瑰 13.铁甲○○八一 14.高山下的花环
15.新兵马强 16.自豪吧母亲 17.蛇谷奇兵 18.闪电行动 19.陆军见习官 20.南征北战 21.地雷战
22.红色娘子军 23.林海雪原 24.地道战 25.狼牙山五壮士 26.铁道游击队 27.两个小八路
28.洪湖赤卫队 29.平原游击队 30.冰山上的来客 31.董存瑞 32.飞虎队 33.羊城暗哨
34.智取华山 35.野火春风斗古城 36.渡江侦察记 37.小兵张嘎 38.白毛女 39.闪闪的红星
40.51号兵站 41.北斗 42.冲破黎明的黑暗 43.大刀记 44.大地重光 45.霓虹灯下的哨兵
46.扑不灭的火焰 47.沙漠追匪记 48.六号门 49.七七事变 50.八千里路云和月 51.暴风中的雄鹰
52.碧海丹心 53.长虹号起义 54.翠岗红旗 55.长恨天 56.党的女儿 57.渡江探险 58.地下少先队
59.烽火少年 60.沸腾的群山 61.钢铁战士 62.黄桥决战 63.海鹰 64.红鹰展翅 65.巨澜
66.鸡毛信 67.昆仑铁骑 68.地下航线 69.冰山雪莲 70.红色的种子 71.烈火真金 72.突破乌江
73.留下他打老蒋吧 74.卫国保家 75.湘西剿匪记 76.怒潮 77.八百壮士 78.沙家浜
79.红色满洲里 80.许世友出拳 81.革命到底 82.为了和平 83.白马飞飞 84.红日 85.苦菜花
86.英雄坦克手 87.红珊瑚 88.甲午风云 89.不夜城 90.内蒙人民的胜利 91.七天七夜
92.白衣战士 93.梅花 94.大渡河 95.湖上的斗争 96.较量 97.永不消逝的电波 98.地下尖兵
99.战上海 100.归心似箭
终于打完了 呵呵 凑个整数100!

② 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李鸿章扮演者

就是葛优的父亲 葛存壮

仔细的看看就看出来了,网上图片对比一下

③ 王苏娅的演艺经历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少年艺术队、战斗文工团。
1951年入西南军区文工团任舞蹈、歌剧演员
1954年在电影《猛河的黎明》中担任女主角
1955年调昆明部队歌舞团。
1956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
1958年毕业后她任云南省话剧团演员。
1959年主演影片《战火中的青春》受到好评,同年还主演了《五朵金花》。
1974年,王苏娅又在影片《海霞》中饰演嫂子一角色,受到观众的好评。以后王苏娅又参加了《海上明珠》、《七月流火》、《海上生明月》等影片的拍摄。同时,王苏娅还在话剧“仇敌”、“年轻的一代”和歌舞剧“白毛女”、“刘胡兰”、“兄妹开荒”等数十出舞台戏中扮演角色。
1984年王苏娅任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厂长,此后她还参加了影片《邮缘》、《女局长的男朋友》等影片的拍摄。
1987年任云南省文化厅电影处处长,从事文化电影行政管理工作。

④ 抗战经典老电影战争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电影内容: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贤淑善良,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孩子呱呱坠地,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

⑤ 电影 什么的黎明

杀出个黎明

⑥ 上世纪中国电影界被戏称为(五大坏蛋)的五位电影演员的详细信息

就在前天,哦,过零点了,应该算大前天了,五大名蛋都走了……

方化生卒:1925年10月17日-1994年11月7日

陈述生卒:1920年6月30日-2006年10月17日

陈强生卒:1918年11月11日-2012年6月26日

葛存壮生卒:1929年1月13日-2016年3月4日

刘江(1925年-2020年5月1日)

按离世先后排序……

⑦ 上海30年代最红的明星资料。

电影女演员。湖南长沙人(1914--1987年4月12日)。王人美的父亲原来是浏阳一中的教员,而毛主席当年就认识她的父亲。1956年毛泽东接见电影家协会成员时,还问王人美:“细妹儿(湖南话,最小的妹妹),你还记得我吗?我在你家避过难呢。”1927年,王人美到黎锦晖创办的美美女校学习歌舞。黎锦晖让她改名王人美,将这女孩列入王家的“人”字辈,是要破一破女性不入家族辈分的旧习。在美美女校学习歌舞期间,王人美就跟着黎锦晖学习歌舞。她学得快,嗓子亮,又能识谱,黎锦晖总是要她先试唱,然后让她当“小先生”教其他人后来,王人美果然没辜负期望,成了上海早期著名的歌星和影星。同年王人美到上海加入中华歌舞团。1931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为电影演员。1935年入电通影片公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人美拒绝为日寇拍片,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参与了以"七·七"事变为主题的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的演出。抗战期间她主要从事话剧活动。抗战胜利后到上海,先参加上海实验电影工场,后进昆仑影片公司。解放后她返回上海,在长江电影公司拍片,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1935年由王人美主演的影片《渔光曲》曾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1951年她主演的影片《两家春》被文化部评为1949~1955年优秀影片。
参与影片:
野玫瑰 (1932)、 共赴国难(1932)、芭蕉叶上诗 (1932)、 都会的早晨(1933)、 春潮 (1933)、渔光曲(1934)、 小天使 (1935)、风云儿女(1935)、壮志凌云(1936)、长恨歌(1936)、关不住的春光(1948)、两家春(1951)、花儿朵朵(1962)、探亲记(1958)、 青春的脚步 (1957)、猛河的黎明 (1955)

⑧ 鲁姓的姓氏名望

鲁班:春秋时鲁国人(今山东省滕州市鲁家寨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建筑家。本公输氏,名般,后人称为鲁班。他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中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鲁班乃木工匠开山鼻祖,鲁班符咒记载:伏以,自然山水,镇宅地板,抵抗一切灾难,家宅吉祥如意,家庭兴旺发达安康。释解:伏以于鲁班第一个徒弟,自然山水是仙境好风水蕴涵,其指自然山水仙境之中的土地公(神),自然山水同时蕴涵泰山可以镇宅,所有的灾难、大风大浪、雷电鬼怪、土地神泰山可以抵抗,灾难被家地板抵抗了家庭自然没有灾难,顺应自然给家带来好运兴旺发达。
鲁恭:扶风平陵(今陕西扶风)人,东汉名臣。章帝时宰中牟,专以德化为理,不使刑罚,后擢侍中,直言不讳,累官至大司徒。“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时期,却的确有人办到了,那就是鲁恭。据史书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心。”如此的政治境界,鲁恭办到了,真是鲁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的殊荣。
鲁丕:鲁恭之弟,东汉名臣,累官至侍中。好学,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鲁峻:昌邑(今属山东省)人,东汉官吏、学者。专治鲁诗颜氏春秋,初举孝廉,累官至屯田校尉。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三国东吴名将。家富于财,好施与,的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故过候,且求资粮,肃有米六千斗,以一半与之。瑜遂荐于孙权,独建议结刘备拒曹操。权甚重视。鲁肃为人方严,虽在军陆,手不释卷,善谈论,又能属文,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鲁胜:代郡人,西晋学者、逻辑学家。少有才操,曾宰建康令。其所著涉及到极为丰富的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和逻辑对象争论的历史情况。著作仅存《墨辩注序》。
鲁瀚:清江(今属浙江省)人,宋代诗人。涉猎广泛,尤精于易,善诗。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鲁贞:元浙江省开化人,字起元,号桐山老农。元统举人,隐居不仕,其邃于理学,胸怀夷旷,著有《桐山老农文集》、《春秋按断》、《中庸解》、《易注》等。
鲁治: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明代画家。善画花卉、翎毛,美伦精巧,着色天然,饶有风韵,落笔潇洒脱俗,活泼有生趣。
鲁仲连:齐国人,战国末期学者。不任官职,好持高节,坚持儒家道德观点,反对尊秦为帝,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其肯定事物的两重性,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
鲁伯能:安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学者。博学强记,九岁通五经,日读万言。夜乘月光诵读达旦,生平以翰墨自娱,历官处州太守。
鲁宗贵: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画家。工花竹、禽鸟、窠石,用笔意趣有余,描染佳妙,尤长于写生,鸡雏乳鸭,颇有生意。传世作品有《春韵鸣喜图》。
鲁得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明代书画家。善书,工写竹,发竿爽劲,扫叶清利,纵笔自如,备见潇洒。著有《墨君题语》、《竹史》、《细香居集》。
鲁九皋:清代江西省新城人,字洁非,号山木。乾隆进士,出选山西夏县知县,有惠政。著有《山木居士集》。
鲁昂(1243--1336),字东升,号照轩,宋官殿中侍御史,自号九峰老人,世乱远引由山东来益上流二里九冈山下五公村口。
鲁蟒:字煜恒,号旷世刁民,祖籍山东兖州,浙江龙游横山天池村人,网络写手,资深多媒体设计师。人言吾非池中物,非人非鬼亦非仙。琼楼玉宇不肯住,路过人间一泫然!
鲁儒林:(1910~1984),湖南津市长岭岗人。民国27年(1938),先后供职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政府宜昌办事处。次年,去西昌,任《宁远报}经理兼总编辑,著(西昌之行》。此书后经历史学家顾颉刚收入《文史丛书》。连续刊行出版。民国35年(1946),鲁儒林参加自费留学考试合格,2年后赴美,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教育,获硕士学位。1949年,鲁儒林通过联合国翻译考试合格,录用于联合国秘书处。
鲁韧:(1912-2002.11.23)男,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天津市人。鲁韧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1月23日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1岁。
20世纪30-40年代鲁韧参加《埋头苦干》、《清宫外史》、《天国春秋》、《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等影片的拍摄,并开始在昆仑、中电、文华等影片公司任副导演。
1951年他编导了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太阳照亮了红石沟》,影片拍完后受到好评。
1957年后鲁韧相继导演了《洞箫横吹》、《钢人铁马》、《今天我休息》、《李双双》等富有时代生活气息和轻喜剧样式的影片,显示出他寓教于乐,幽默风趣,质朴昂扬的导演风格。其中《李双双》最为成功,并于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李双双》也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由于鲁韧善于导演轻喜剧,这些影片为演员仲星火喜剧表演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他们进行了前后长达九年的艺术合作已成为影坛佳话。
70-80年代,鲁韧又编导了《于无声处》、《飞吧,足球!》、《车水马龙》等片。由于鲁韧坚持现实题材及喜剧样式,因此他导演的影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烈的喜剧性。获奖情况及代表作:《思想问题》(与黄佐临合作)、《洞箫横吹》、《新风歌》、《太阳照亮了红石沟》(兼编剧)、《钢人铁马》、《于无声处》、《猛河的黎明》(与朱丹西合作)、《今天我休息》、《车水马龙》、《飞吧,足球!》(兼编剧)、《李双双》等。
鲁彦求:大连市信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君创世沙龙创始人之一。
鲁祖云:(1974~1984),时为湖南津市窑坡渡乡明道村小学二年级学生。1984年8月8日下午,为抢救同学而献出自己年幼的生命。1984年12月6日,《湖南日报》刊发《英雄少年鲁祖云》一文,全面介绍其事迹。共青团常德地委、常德地区教育局分别授予鲁祖云“优秀少年先锋队员”、“英雄少年先锋队员”称号。共青团湖南省委、省教育委员会联合授予鲁祖云“小英雄”称号。
其他:西汉官吏鲁匡;晋将领鲁芝;北魏将领鲁轨;隋诗人鲁范;唐将领鲁炅,诗人鲁收;宋学者鲁訔、鲁伯能,诗人鲁瀚、鲁交,画家鲁宗贵;元学者鲁贞;明官吏鲁铎、鲁鉴,将领鲁钦,画家鲁治,书画家鲁得之;清官吏鲁九皋,诗人鲁兰仙、鲁湘芝等。近当代鲁姓名人有民国将领鲁涤平,港澳问题专家鲁平,探矿工程专家鲁凡,测绘专家鲁福,小说家鲁彦,诗人鲁藜,作家鲁光,儿童文学作家鲁克,剧作家鲁侠,话剧演员鲁速,企业家鲁冠球等。
鲁加汉:(1916-1991),河南省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鲁易:(1897-1932)原名其昌,字蕙孙,号绳武。江西黎川中田人。土地革命时期红三军的著名将领,烈士。幼随父旅居湖南常德,常德高中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回国,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与李立三、赵世炎等发起成立劳动学会,参与了留法勤工俭学生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法国当局拘捕,同蔡和森、陈毅等104名学生一道被押送回国。1925年初被派到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先后以秘书、少将副主任身份主持政治部部务。并根据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的指示,成立了中共黄埔党团和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同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26年1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少将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5月,周恩来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兼高级政训班主任,鲁易任区委秘书兼政训班秘书,协助周恩来领导军事工作。1928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会秘书。1930年8月,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1932年6月,蒋介石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贺龙等率红三军军部和红八师转到外线作战,鲁易和红七师师长王一鸣率本部及地方武装留在根据地坚持战斗。8月,在监利新沟嘴战斗中,因敌众我寡,红七师遭受严重损失,鲁易不幸被俘,在狱中坚持斗争,坚贞不屈。10月4日,被国民党杀害于湖北沔阳县仙桃镇。
鲁瑞林:(1912-1999),甘肃省临夏市人。1931年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第13师1团班长、连政治指导员,第38团营长,红31军第91师政治部民干事、股长、民运科科长,第31军供给部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分区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旧关、七亘村、神头岭、响堂铺、安阳、白晋、磁县、武安、涉县、林县、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副司令员,第18兵团第61军副军长,第61军政治委员,甘肃临夏专员等职。先后参加了上党、临汾、晋中、太原、咸阳、扶眉和解放大西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1军政治委员,西康军区副政治委员兼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兼凉山工作委员会指挥部党委书记,西南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云南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为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强军政军民和民族团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强部队建设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7月14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7岁。
鲁玉昆:(1929-——),湖南省岳阳县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连副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宜川、扶眉、兰州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毕业空军航空学校。后任空军飞行员、飞行大队大队长、师技术检查主任、团长、副师长。1963年入空军学院指挥系学习。后任空军师长、军副参谋长、副军长、军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鲁治安:直隶(今河北)任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行军区排长、团副政委,华北野战军营教导员。参加了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建国后,任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工程兵第一工区政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青海省军区政委、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青海省军区政委、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兰州军区炮兵政委、中共兰州军区纪委专职委员。
鲁思明:克涛,益阳人,鲁昂24代嗣孙。中国民航总局总裁.

⑨ 中国五十年代战争电影有哪些

钢铁战士(1950)
人民的战士(1950)
南征北战(1952)
智取华山(1953)
为中国而战(1953)
鸡毛信(1954)
渡江侦察记(1954)
湖上的斗争(1955)
南岛风云(1955)
怒海轻骑(1955)
董存瑞(1955)
平原游击队(1955)
猛河的黎明(1955)
上甘岭(1956)
铁道游击队(1956)
扑不灭的火焰(1956)
暴风雨中的雄鹰(1957)
战斗里成长(1957)
牧童投军(1957)
狼牙山五壮士(1958)
党的女儿(1958)
黑山阻击战(1958)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红孩子(1958)
古刹钟声(1958)
英雄虎胆(1958)
林则徐(1959)
鸦片战争
万水千山(1959)
海上神鹰(1959)
战上海(1959)
友谊(1959)
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
回民支队(1959)
战火中的青春(1959)
地下航线(1959)
云雾山中(1959)
赤峰号(1959)
英雄岛(1959)
向海洋(1959)
青云曲(1959)

⑩ 漩涡里的歌

——《川江号子》作者署名还原

文/庞国义 

1971年,知青时代的我在沙坪坝一所中学代课,因离家较远,就在学校住宿。所带蚊帐无法挂起,总务老师找了两根废弃的又破又脏的烂木棒,把我带到校办厂木工房去,引荐给了正在挥汗忙乎的木工师傅。

我被眼前高大魁伟的“木工师傅”镇住了,他面带微笑,40来岁,眉宇间流露着一股英气和不容亵渎的神韵。身旁的木模制品已见雏形,几何尺寸、光洁亮度显示出主人高超的手艺。了解了我的意图后,他在不到20分钟时间里,把那两根烂木棒变戏法一样制成了一对工艺品般的蚊帐架。

据总务老师介绍,此人名叫陶鹏,过去是个演员,后来成了右派,现在是挂靠校办厂的木模工(业务自带)。学校提供工作场地和银行账户,净提二成收入。从此,“陶鹏”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晃40年过去了。

去年一次偶然观看怀旧碟片长影厂1955年出品的《猛河的黎明》,字幕上打着陶鹏的名字,扮演男主角藏族小伙达尔介。终于看见了年轻时的陶鹏,模样没有多大变化,但比中年发福的他要细长苗条得多。

直到今年翻阅一本1999年出版的旧杂志《重庆文化史料》,才知道陶鹏不平凡的坎坷人生。

陶鹏父亲是川江上一艘木船的船长,童年陶鹏耳闻目染船工的艰辛和劳作时吆喝的号子,从小跟着吆喝,练就了一副好嗓子。1949年9月,陶鹏考入重庆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本科表演专业。解放后,剧专公演歌剧《白毛女》,使陶鹏成为重庆舞台上第一个“杨白劳”的扮演者。

在浓烈的艺术氛围环境中,产生了把“川江号子”搬上舞台的欲望。他将自己在推船时喊的下里巴人“号子”经过艺术加工谱成曲,间插了一段朗诵词,编成了男声小合唱《川江船夫号子》搬上舞台。他自己担纲朗诵和领唱,在重庆和北京公演后引起观众和文艺界强烈反响。著名词作家光未然、作曲家马可等热情地对作品提出修改润色意见。

1951年6月,《川江船夫号子》在《人民音乐》上发表,同年又被灌成唱片在国内外发行,一时名声大震。随后调进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与王昆、郭兰英等演员成为同事。

拍完电影《猛河的黎明》,陶鹏从北京调往云南,随后又调到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发配到农场种地。1961年摘掉右派帽子返渝,住在李子坝嘉陵江边一间简陋的吊角楼里,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跳烂套”,先后当过搬运工、“水猫子(不穿潜水衣的潜水员)”,还干过木工、混泥工、钢筋工等,家庭也发生重大变故。

1979年,年过半百的陶鹏落实政策恢复公职后,在重庆市话剧团当演员,其后,他在《重庆谈判》、《挺进中原》、《上党战役》等影视剧中,扮演了柳亚子、王若飞等角色。

1981年,峨眉电影制片厂以陶鹏的坎坷经历为线索,拍成了故事片《漩涡里的歌》。该片《川江号子》一曲,由已经成名的歌手李双江演唱:“穿恶浪啊闯险滩,船工一身都是胆。水飞千里船似箭,乘风破浪奔大海……”

令人遗憾的是,他创作的《川江船夫号子》,自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选》等出版物中,作者署名变成了“四川民歌”,歌名也变成了《川江号子》。

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给陶鹏要回署名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8年,陶鹏带着当年《川江船夫号子》的发表稿和署名唱片,以及重庆音乐家协会主席叶语、峨影厂导演刘子农等知情人士为他澄清事实真像的相关文章,数次往返于北京、成都和重庆之间,决心要回应当属于自己的作品署名权

1999年3月10日,人民音乐出版社经多方查证后,在北京与陶鹏签署了协议,肯定了他是《川江号子》的词、曲作者,付给了稿酬和精神损失费,约定在《中国民歌选》再版时,《川江号子》歌谱恢复陶鹏署名。

犹如失散近50年的孩子回到亲生父母身边,重归名下的《川江号子》使年逾古稀的陶鹏松了口气,晚年不再寂寞,他显得更加自信和坦然了。

谨以此文表达对陶鹏先生深深的敬意和迟到的祝贺与祝福!

(本文作于2012年,不知陶先生仍在世否?)

阅读全文

与猛河的黎明电影演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分日本爱情电影大尺度 浏览:327
印度电影大全真爱在我心 浏览:593
天使爱美丽电影简介英文 浏览:299
怒火风暴电影完整版 浏览:589
东北的搞笑犯罪电影大全 浏览:650
大电影动画片大全免费汪汪队 浏览:453
猫和老鼠电影背景音乐 浏览:733
盗墓电影大全2019龙墓 浏览:262
十部英文励志电影观后感 浏览:662
泰国电影恐怖的降头术 浏览:53
如何订私人电影院 浏览:569
悬疑电影中文版推荐 浏览:985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535
冰川时代3电影粤语 浏览:890
催泪老电影音乐 浏览:296
刺马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426
狼溪第四集免费观看完整电影 浏览:382
周星驰考验大傻智商是什么电影 浏览:247
法国电影亡命天涯路电影下载 浏览:616
东平有电影院吗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