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表示灯光准备)
Carama (表示启动摄影机有时会说Rolling表示启动摄像胶卷)
Action (表示演员可以演戏了)
演完这一场导演会说 CUT 然后停机,然后会说Check film (表示看回刚才的底片是否有录到或者有特殊情况)
如果导演收货的话会说 Good Take (表示可以了不用再拍了)
如果导演不收货则会说明原因,加以解释再拍一次。
导演是不会说NG的。NG是表示导演不收货的镜头。
通常剧务会在导演开拍之前拿一个小牌子写明第几场,第几个镜头,第几遍,以便以后剪辑的时候有资料可以寻找。
⑵ 整部电视剧拍完,导演都会喊那两个字为什么
杀青原来是指古代造纸术推广之前,制作书籍的最后一道工序。
这段古文的大概意思是,纸普及之前,古人都是用竹简刻字的,这样就不能像用笔墨纸砚写字一样,错字随便改。
但是这一词属于中国特色,并不通用。
杀青意味着结束,也就是说这一部电视剧作品,经过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拍摄,就在这一天结束了。
⑶ 为什么拍完电影后导演总会说杀青啊
拍戏结束为何叫杀青 年末岁尾,是贺岁片集中上映的时候。很多电影拍摄结束的消息传来时,媒体都喜欢这么说:某某大片杀青。意思就是前期的工作已经完毕,剩下的就是后期加工了。 那么“杀青”为什么会被用来形容这样的状态呢?有人说,这和制茶有关。因为在制作绿茶的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就叫做杀青。这工序是用高温加热嫩叶,破坏茶叶内的一些东西,让它保持绿色,同时把叶子内的水分蒸发掉,让叶子的组织变软,便于以后的搓捻。那么有人会问了,既然是保持叶子的绿色,应该叫“护青”,为什么叫“杀青”呢?要解释一下的是,“青”在这里不做“绿色”讲,而是指鲜叶、嫩叶。杀青是制绿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此后的茶叶再经过不同的加工,被制成不同的成品。有人认为这一点和影视片拍摄完毕等待进入后期的情况很像,所以拍戏的人们借用了制茶的这个术语。这个说法看起来有它的道理,但实际上“杀青”还有其他几种不同的解释,我们也来看一看。这些解释都和写书有关。大家一定熟悉两句古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说的。诗句里的“汗青”指的是史书,但它的本意是指一种和书有关的工序。很多人都知道,以前的书不是纸质的,是用竹简制成的。咱们在纸上写字,糙纸肯定不行,得用加工后的好纸。竹书也是一样,竹子不是拿来就能用的,需要先放在火上烤,烤干了,在上面写字就更容易,还能防虫子咬。竹子表面是青色的,里面有水分,这一烤,水就向外渗,就像出汗一样,人们就称这个过程为“汗青”,同时也称之为“杀青”。这么一看,这个过程和制茶里的“杀青”的作用还有点类似。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书写初稿的时候,是写在竹表面的青皮上,等到想修改的时候,用刀把这层青皮刮下去,露出竹子里面的白色,在竹白上写修改稿。也有人说,过去人们把草稿写在竹简上,等到修改定稿了,再誊抄在锦帛上,这个过程也称为“杀青”。这两种解释的内容虽然不一样,但意思是差不多的:定稿了,就是杀青。这么看起来,这两种解释和现在影视片拍摄完的“杀青”之意最为相近。另有关于杀青的一种解释,是和造纸有关的,索性也借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明代有个叫宋应星的人,写过一本《天工开物》,属于科技类的网络全书,介绍了很多生产技术,其中也包括造纸。谈到造纸时,宋应星专门写了一章,名字就叫“杀青”。书里是这么说的:“凡造竹纸……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意思就是,用竹子做原料造纸的时候,把竹子泡在水里很多天,然后去掉竹子外面的青皮,就是“杀青”了。所谓“杀其青而白乃见”,之后白花花的纸就可以制作出来了。
⑷ 拍完电影后导演说什么
导演说AC,然后一次也没NG就搞定了导演说NB,NG好多次才搞定导演说TMD。
⑸ 拍电影时,开始,暂停,结束,导演分别说什么
开始:3.2.1.action,这个基本上是通用的;
暂停:cut,其实发音就是一声“咔”,也有的导演会直接喊“停”;
结束:一般的会说“OK”或者“好,可以了”。
⑹ 拍电影结束还有什么叫法
拍电影结束后,一般就是导演会喊杀青。表示电影已经拍摄完成了。
⑺ 拍完电影导演喊什么
开拍是 Action!拍完喊 Cut!
NG 是 No Good 的简称,就是不好,不成功,重来一次。
但即使导演是NG,导演也会先喊 Cut,再重新准备拍一遍。
⑻ 拍电影时,开始,暂停,结束,导演分别说什么(英文)
action cut ng
⑼ 拍完电影后导演说什么
AC就是action
开始的意思
拍完后一半说CUT,也就是卡,全部结束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