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徐小明是谁
1、演员徐小明
姓名:徐小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5年11月28日
地域:港台
籍贯:广东
职业:导演 演员 歌手
喜爱:喜庆歌曲,看电影
职位:徐小明昵称小明哥,又名徐耀明,现为有线娱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有线卫星电视营运总裁总裁兼有线宽频高级管理人员,及骄阳电影及骄阳音乐行政总裁,曾任丽的及亚洲电视演员、导演及香港电影监制,前丽的电视监制,前亚洲电视监制,及前无线电视监制,专长于武打片
父母:都是1950年代的粤剧演员,闻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徐小明祖籍广东,其父母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粤剧演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颇有名气。出生在香港、从小在剧团里长大的徐小明酷爱演戏,5岁就开始步入电影圈,成为当时一颗耀眼的童星,出演了几十部电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对武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徐小明到武行当过武师、做过武术导演,他执导的第一部武侠电影是与成龙、袁奎合作的《四皇一后》。随后,徐小明又执导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题材的影视作品,现代片《变色龙》、乡土戏《大地恩情》等使徐小明“红透”东南亚,在香港电视界被传为佳话。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徐小明挑选的第一个片子就是《霍元甲》。徐小明自己重写剧本,导演、监制、主唱一身挑。结果,《霍元甲》一鸣惊人,在香港掀起了疯狂的收视率,又像旋风一样席卷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广东等地,改写了武打片没有灵魂和格调的历史。随后,徐小明又执导了电视连续剧《陈真》,与《霍元甲》一样大获成功。1998年,他重返“亚洲电视”,以非常大的突破性业绩盖过了“无线”收视率;1999年,他担任英皇电影集团的行政总裁,负责集团的影视发展。
今天,当许多人已经记不起徐小明为何许人时,他的那部曾经风靡中国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却仍然名震四方。作为上世纪80年代武侠剧的开路先锋,已身为香港演艺协会副会长的徐小明日前来到北京观看《少林雄风》的演出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徐小明说,他已经把重振中国功夫片的重任寄托于民间的后起之秀,而导致他此举的真正原因是对中国功夫片的深深忧虑:中国功夫电影后继无人!
徐小明被誉为上世纪80年代武侠剧的开路先锋。由徐小明执导的《大侠霍元甲》作为引进内地的第一部香港连续剧,1983年在中央台播放时创造了真正的奇迹,霍元甲、陈真、精武馆、迷宗拳……男女老少无不痴迷,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更是街知巷闻倒背如流。徐小明目前是香港演艺协会的副会长,除了导演过《大侠霍元甲》,他还先后参与制作了《陈真》、《再向虎山行》、《霍东阁》等风靡全国的作品,并率领第一批到内地拍片的香港导演和演员,创作出《木棉袈裟》、《海市蜃楼》、《阮玲玉》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徐小明回忆起当年的香港功夫电影时,心中感慨无限:“80年代香港年产300部影片,大部分出口到好莱坞,而现在香港本地已经没有市场了,一年产量仅有50部而已。”
提起当年的电视剧《霍元甲》,徐小明十分谦虚,已经不愿多提当年之勇。据他分析,《霍元甲》之所以受到热捧,也是人物有血有肉的原因。“以前的香港影视剧注重的是动作,忽视故事和结构,基本不注重刻画人物本身的情感和性格,只剩下了打斗的空套子。我要求自己在《霍元甲》中注入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
旧版《霍元甲》的迷宗拳无影无形,当时给人很深的印象。《大侠霍元甲》播出后,全国众多少年儿童在练习自己的迷宗拳,在香港,又跟着出了《陈真》和《霍东阁》两部续集,内地出版人也借机推出了不计其数的衍生小说和新编故事。徐小明告诉记者,后来很多人都拍过《霍元甲》,但都失败了,败就败在太注重动作本身,而忽视了人物的情感和其他细节处理。
[编辑本段]作品
演员
1974年:家春秋 (丽的电视)
1974年:鬼马神偷 (丽的电视)
1974年:穷巷 (丽的电视)
1974年:小檈梦春 (丽的电视)
1974年:梁天来 (丽的电视)
1975年:海角风云 (丽的电视)
1976年:龙蟠虎蜛 (丽的电视)
1982年:陈真 (丽的电视)
监制
1977年:牛精良 (丽的电视)
1978年:危险人物 (丽的电视)
1979年:怒剑鸣 (丽的电视)
1981年:大控诉 (丽的电视)
1981年:女娲行动 (丽的电视)
1981年:大侠霍元甲 (丽的电视)
1981年:马永贞 (丽的电视)
1982年:陈真 (丽的电视)
1983年:再向虎山行 (亚洲电视)
1983年:铁胆英雄 (亚洲电视)
1984年:霍东阁 (亚洲电视)
1984年:神相李布衣 (亚洲电视)
1985年:第四代 (亚洲电视)
1987年:杜心五 (无线电视)
1988年:乌龙贼替身
1988年:无名火 (无线电视)
1990年:水玲珑
1991年:阮玲玉
1991年:卫斯理之霸王卸甲
2001年:爱你爱我
2006年:双子神偷(骄阳电影)
2007年:跟踪 (骄阳电影)
2007年:情意拳拳 (骄阳电影)
2007年:墨攻 (骄阳电影)
2007年:犀照 (骄阳电影)
2008年:蝴蝶飞 (骄阳电影)
2008年:李米的猜想 (骄阳电影)
2008年:夺标 (骄阳电影)
2008年:秘岸 (骄阳电影)
编剧
2007年:双子神偷 (骄阳电影)
2007年:犀照 (骄阳电影)
导演
1982年:帮规
1983年:风生水起
1984年:木棉袈裟
1986年:海市蜃楼
1988年:乌龙贼替身
1991年:卫斯理之霸王卸甲
1992年:特异功能猩求人
2008年:夺标 (骄阳电影)
⑵ 徐小明的历程
1955年,台湾出生。
1981年,台湾世界新闻大学电影制作系编导组毕业。
1980-1990年,投身电影工作,除了完成多部电影、电视剧剧本创作,并陆续担任李行导演、张佩成导演、谭家明导演(香港)、侯孝贤导演等的副导演工作。
1991年,徐小明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少年吔安啦》,获得台湾电影市场巨大的成功(观影人次达220万人次),并获选为当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的闭幕影片。之后徐小明陆续导演了《去年冬天》、《夏日午后》、《望乡》、《曾经》、《五月之恋》等脍炙人口的电影与电视影集。
1998起,担任纪录片《侯孝贤画像》制片人,并开始跨足两岸电影制作,监制多部倍受好评的电影,如《十七岁单车》、《爱你爱我》、《蓝色大门》、《马背上的法庭》、《日照重庆》等。
2004年,常住北京。
2006年,协助纪录片基金会CNEX的创建,并担任顾问至今。
2009-2010年,担任天宝华映电影投资公司TEMPO FILMS INVESTMENT CO.,LTD的艺术总监。策划、监制电影《我的唐朝兄弟》、《日照重庆》。
2010-2012年,担任天津全景影业公司的艺术总监,策划、监制电影《匹夫》。
2014年,监制由库里影视出品的《不能说的夏天》。
⑶ 徐小明是哪里人
徐小明是香港人。
徐小明(HSU HSIAO-MING),台湾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新导演的代表人物,出生于中国台湾。1981年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大学电影制作系编导组。1980年,徐小明执导第一部自己的电影《少年吔安啦》,获选为当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的闭幕影片。1998年起,担任《侯孝贤画像》制片人并监制《十七岁的单车》、《爱你爱我》、《蓝色大门》多部倍受好评的电影。2004年开始常驻北京。
个人简介
中文名:徐小明
英文名:HSU HSIAO-MING
出生年份:1955
职业:导演、监制、制片人
代表作品:《少年吔安啦》、《十七岁单车》、《蓝色大门》、《五月之恋》、《马背上的法庭》
主要成就:柏林电影节人道精神奖、夏威夷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台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最佳影片、罗马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
⑷ 徐小明的详细资料
徐小明,有线娱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有线卫星电视营运总裁总裁兼有线宽带高级管理人员及骄阳电影及骄阳音乐行政总裁,曾任丽的及亚洲电视演员、导演及香港电影监制,前丽的电视监制,前亚洲电视监制,及前无线电视监制,还曾推出唱片,专长于武打片,原籍广东,父母都是1950年代的粤剧演员,闻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徐小明生于香港、自小生活于粤剧剧团,5岁当电影童星,出演约几十部。此后,徐小明也当过龙虎武师、武术指导等。徐小明曾经与成龙、元奎合作。
中文名:徐小明
别名:小明哥,又名徐耀明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
出生日期:1953年11月28日
代表作品:《大地恩情》《霍元甲》《木棉袈裟》《变色龙》《佛掌罗汉拳》
链接: https://pan..com/s/1zeqIKgYs3_HMAOvAVms7MQ
⑹ 徐小明的个人资料
中文名:徐小明
英文名:HSU HSIAO-MING
出生地:台湾
出生年份:1955
职业:导演、监制、制片人
代表作品:
《少年吔安啦》
《十七岁单车》
《蓝色大门》
《五月之恋》
《马背上的法庭》
主要成就:
柏林电影节人道精神奖
夏威夷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台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最佳影片
罗马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
⑺ 电影《海市蜃楼》故事,女匪首惊艳童年,导演比演员玩儿命
但换一个角度讲,八十年代的电影也有很多让人难以忘却的优点,那就是原始、热血、真诚和玩儿命。
张艺谋拍《老井》时为了找被困的感觉直接绝食三天,现在看来已经是很不可思议了,更别提当年那些坚决不要替身的动作演员了。
本文要讲的就是一部典型的八十年代电影,它充满了那个时代草莽、多元、真诚又热血的元素,这就是于荣光主演的《海市蜃楼》。
一、两个戏剧世家的相逢
徐小明,1953年生于广东,父母都是粤剧演员,他自己也是从5岁开始学习粤剧,9岁时又开始学习武术,20岁时加入香港亚视前身丽的电视台,七八十年代他拍摄了一系列武术题材的《霍元甲》《陈真》《霍东阁》《再向虎山行》等剧,这奠定他一流导演的地位。
于荣光,1958年生于北京,父亲是京剧演员于鸣魁,于鸣魁是裘盛戎的入室弟子,1955年响应号召到新疆支援文化建设,曾任新疆京剧团团长。
于荣光自幼学习京剧武生十年,当他看到李连杰的《少林寺》取得巨大影响力后产生了拍电影的想法。
两位戏剧世家子弟,一南一北,就这么相逢了,他们合作的第一部电影是《木棉袈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海市蜃楼》里他们成为了搭档。
电影《海市蜃楼》改编自倪匡的小说《虚像》,于荣光饰演的唐庭轩原型就是卫斯理。
徐小明在片中饰演唐庭轩的搭档“阿毛”,两人一个高大威猛帅气潇洒,另一个矮胖健壮幽默滑稽,这个组合和成龙洪金宝有些类似,不知道是不是也影响到了后来的胡八一和王胖子。
二、多元的剧情
沙漠匪帮袭击了唐庭轩所在的村庄,唐庭轩被沙匪抓到匪巢,他和匪首交手时偶然发现对方就是他一直寻找的那个女人。
但是,加沙洛娃虽然有着迷人的容貌,实际上却是一个心狠手毒杀人不眨眼的女匪首,唐庭轩对加沙洛娃感到失望,但加沙洛娃却对唐庭轩产生了好感。
商队和村民联合进攻匪巢,在战斗中,阿毛驾驶摩托车冲进土匪的军火库引爆炸药,加沙洛娃在爆炸中死去。
应该说,《海市蜃楼》的剧情很跌宕同时有些单薄,但该片却集合了多种电影元素,探险、美女、枪战、动作、 搞笑 、 情感 等题材都包含在内,再加上不吝惜成本的爆炸戏、拳拳到肉的武打以及不用替身的玩儿命精神,这部电影看起来非常过瘾。
三、当年的观影感受
笔者记得当年第一次看《海市蜃楼》时是在村外打麦场上,当时连续放了两部电影《闪电行动》和《海市蜃楼》。
看完《闪电行动》之后其实心情就已经很激动了,毕竟那跟不要钱一样的爆炸戏和惊险的侦查戏拍得非常出色。因此对接下来播放的《海市蜃楼》本身没有太多期待,甚至都有些困意了。
但是,没想到,该片一上来就让人惊住了,沙漠、商队、枪战看起来很有感觉,然后突然加沙洛娃骑着马出现在海市蜃楼里。
记得当时的打麦场上一阵唏嘘声,这女人确实非常迷人,一下子把所有人的困意全都消掉了,甚至可以说在一瞬间就惊艳了笔者的童年。
该片还有 搞笑 的剧情,比如阿毛跑到军火库时,脖子碰到了枪口,他吓得一下子举起双手,这个场景让观众笑成一片。
除了美女和枪战之外,该片还有一个“演员”非常招人喜欢,那就是有白马“追风”,这匹通人性的马非常受观众喜爱。尤其是它和加沙洛娃的黑马对打的时候,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最牛的是,追风最后居然把女匪首的黑马给踢死了,牛啊。
可惜,追风最后还是死在女匪首的刀下,加沙洛娃撕咬唐庭轩肩膀以及杀死追风的几个镜头让观众对她产生了巨大的逆反心理,即使她有动人的容貌,最后被炸死时也没有人觉得可惜。
影片最感人的地方则是最后阿毛的牺牲,饰演阿毛的徐小明导演比演员还要玩儿命,他亲自上阵不用替身,据说这个镜头他一直对妻子保密,直到电影上映,他妻子看到这一幕时吓坏了。
四、《海市蜃楼》的反响
可看性非常强的《海市蜃楼》在1987年的香港取得了1600万的票房,这个成绩相当不错,毕竟该片里除了徐小明这位导演之外,其他演员几乎全是新人。
徐小明在九十年代逐渐退居幕后,曾担任亚洲电视和英皇电影的高管,后来又创立了阳光卫视。
徐小明的两个徒弟林迪安和曹荣也在片中饰演了配角,之后两个人均成为香港著名的武术指导,其中曹荣和杨洁合作拍摄了《西游记续集》,林迪安则把武术指导做到了好莱坞。
该片两位主演于荣光和帕夏乌买尔则命运各异。
于荣光虽然在《海市蜃楼》里出演了帅气的正面角色,但之后他在香港电影界还是以反派角色为主,这限制了他戏路,之后他返回内地影坛,出演了一系列电视剧如《狼毒花》和《三国》等,不能说大红大紫吧,至少也是一位很有个人特色的型男和武打明星。
饰演女主角加沙洛娃的是新疆舞蹈演员帕夏乌买尔,她在1986年参演了歌舞电影《天山欢歌》,然后被徐小明一眼看中挑来主演《海市蜃楼》,这也改变了她的事业走向。
在《海市蜃楼》里,应该说帕霞乌买尔的演技称得上是杠杠滴,要颜值有颜值,要演技有演技,要身手有身手,如果星路顺利没准儿能成为武打明星。
不过,在陆续出演了《国际大营救》和《猎豹出击》等类似题材的电影后,帕霞乌买尔选择退出影视行业,她到香港开设了一家新疆风味的餐厅,同时在香港演艺学院当兼职舞蹈教师。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现在电影行业发展很快,但有时候难免会想起八十年代诞生的那批经典电影,那时候没有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但那时候的草莽、热血、拼命和真诚却是现代电影所缺失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许电影也是如此吧。
⑻ 大号是中华原唱
《大号是中华》原唱:徐小明。
歌曲《大号是中华》由卢国沾作词,奥金宝谱曲,徐小明演唱。
歌曲《大号是中华》是1982版香港著名演员梁小龙主演的武打剧《陈真》的主题曲,同时也是2008版陈小春主演的《精武陈真》主题曲。
徐小明简介
徐小明,1953年11月28日出生于香港 。中国香港编剧、导演、演员、监制 ,香港电视专业人员协会创会会长。2013年世界杰出华人,曾任有线娱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有线卫星电视营运总裁、骄阳电影及骄阳音乐总裁。
从1973年开始,徐小明在香港丽的、香港亚洲和香港无线电视工作,从演员、导演到总监,再到英皇电影集团高级副总裁。包括电影《木棉袈裟》、《海市蜃楼》、《霸王卸甲》、电视剧《霍元甲》(81版)、《陈真》等,前两部创下当年全中国发行最高记录,并获中国文化部、电影局颁发特别奖;后者《霍元甲》更是风靡全国,近期作品有《墨攻》《夺标》《忽必烈传奇》。
2013年5月4日,徐小明获得美国北方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
早年经历
徐小明,广东花都人,出生于香港,父母均为粤剧演员。从小在粤剧团里长大的徐小明酷爱演戏,并受到正宗广东粤剧的训练,5岁受严格舞台戏曲训练,并以童星身份加入电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