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最有名的导演有哪些
中国著名的导演其实有很多,这里为题主举几位影响力高的导演。
张艺谋:
张艺谋绝对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导演之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会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从早期的思考与反问,到如今特殊的东方韵味,张艺谋一直在追寻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这一路他不但奉献出了数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也推动了整个中国影坛的发展。
王家卫:
相对于其他导演,王家卫导演的风格相当独特。他的镜头语言细腻而唯美,就是拍摄周期较长,将近十年的跨度也是有的。不过,慢工出细活嘛~除了最近这部可怕的《摆渡人》以外,可以说家卫出品必属精品。
⑵ 中国有哪些著名导演
先说内地吧。
张艺谋
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早期执导的作品,艺术成就很高,并在国际上影响深远。电影《红高粱》斩获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入围4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且斩获了银狮奖最佳影片、费比西奖,《秋菊打官司》斩获4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活着》斩获4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并获得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一个都不能少》斩获5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奖、魔法时刻奖,《我的父亲母亲》斩获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英雄》斩获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阿弗雷鲍尔奖,此外还有《菊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作品入围各类国际电影节。
张艺谋国师之名,当之无愧,据我统计,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他累计提名20次,获奖12次,捧走了一座金熊奖、两座座金狮奖,可以说是中国内地当前在国际上最具有知名度的导演。
此外特别提及一下蔡明亮导演,因为不是中国国籍,所以未列入其中。他本人也是囊括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累计获奖9次,捧走了一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三座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文/星夜行)
⑶ 导演可以分为那几类比如说:总导演,执行导演,我就知道这两个,还有人知道其他的吗
导演分为:总导演、副导演(分两类:场副导演/选角导演)、执行导演。如下:
1、导演
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
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融为一体。
2、副导演(场副导演/选角导演)
是剧组中担任部分导演职能,辅助导演工作并主管某一方面的人员。视工作的繁简,一个摄制组可有一个或几个副导演。副导演按工作划分为两大类,现场副导演和选角导演。
3、执行导演
执行导演是指在有两名以上导演联合拍摄的摄制组里,或在总导演名义下,负责现场拍摄工作的导演。任务是贯彻执行总导演或导演小组的统一意图,更有效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执行导演是导演具体工作的执行人。他主要负责片场的正常运行,以及确保拍摄按照拍摄计划执行,并制作每日的通告单(call sheet)。他要准备好所有的拍摄计划和任务,负责分解剧本分部计划。
他要与导演共同合理利用时间,并且监督和保证其他所有工种都能按照时间计划执行工作。他的其他工作包括负责拍摄计划,劳务合同,保证片场安全性,并和制片主任联合管理预算。他一般是导演组的领导,有时会替导演喊“Action”。
(3)电影导演人物图扩展阅读
著名导演介绍
1、张艺谋,1950年4月2日出生于陕西西安,中国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
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1984年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首次担任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1986年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夺三座影帝。
2、冯小刚,1958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1984年担任剧情片《生死树》的美术助理,从而进入电影圈。1985年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美工师。1991年担任中国首部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并凭借该剧在中国内地获得关注。
⑷ 第几代导演是怎么分的 各代导演代表人物
1、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2、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
3、第三代导演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
第五代导演成长历程
“第五代”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在动乱底层顽强搏击,重返校园后系统学习电影专业知识,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这些反规范的精神品格,与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他们的影片才如寒冬后嫩草,新鲜独特。与大陆第五代一样,香港新浪潮没有宣言和纲领,也没有共同组织,正如许鞍华所说,新浪潮导演并没有一致的意识形态。
但可以从他们的影片中找出一种把现代香港的浮华表面撕去,将真相赤裸裸呈现出来的视界。这种现实视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这批战后出生的影视人面对都市文化的勃兴,勇于表达着本土传统与外来冲击下的诸般感受。
⑸ 世界十大著名导演
排名不分先后:
詹姆斯·卡梅隆
可以说卡梅隆是当今重工业电影的开拓者,享誉世界的《泰坦尼克号》和第一部3D电影《阿凡达》,还有承载了我国80后对于科幻小说记忆的《终结者》都是他的作品。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⑹ 中国电影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的简介
“第五代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划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当他们一旦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出现时,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中国电影发展至今,无论是文化的角度还是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格局,逐渐走向成熟,并向着国际化的轨道驶进,在国际影坛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同时还出现了继第五代导演后的又一个“新生代”——第六代导演。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出生于60年代、80年代以后在艺术院校毕业、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影坛所注目的创作群体。这一批导演,在出道时就有自己的创作理念,其创作也体现出与第五代导演相区别的特点。90年代以来,他们的作品又体现出创作转型的特征。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加以研究,有助于把握其创作特点与把握中国电影的发展走向。近两年,又有一批毕业于艺术院校的新导演加入这一群体之中,我们不妨把他们称为“后六代”导演。从大的范围看,他们并未形成与第六代导演明显相异的共同特点,即未形成影坛第七代,因此,仍可将他们归入第六代导演行列。
第五代导演丰富而广阔的生活阅历,无疑成为其鲜明艺术风格得以形成的丰厚底蕴,也成为了其终生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其对生活广度的体认,对于生活艰辛的感受,对于苦难的认同,皆具有非常的经验。而第六代导演则与第五代导演有着迥然相异的人生经历,他们成长于经济复苏的开放时代,尽管他们没有了第五代丰富的生活阅历,然而其对生命的体验却大为深刻。因此,在对电影艺术创作的理解上也有各自的独到见解,并形成自己的电影艺术创作特色。
而第六代的理论背景非常复杂。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正是国外各种理论思潮在中国大陆走马灯似的风行之时: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女权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理论、符号学理论……各种理论对这一代人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接触了巴赞的长镜头理论、胡塞尔的现象学等理论。因此,在他们的作品当中,这些理论广泛的运用便形成了他们独特创作的特色。打破了传统的电影形式;打碎故事的叙述性;割裂剧情的连贯性;甚至肢解了音效和构图。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纪实性:贾樟柯曾经说过:“我是比较偏爱纪实美学,这不是说我们这个时代只能用纪实的方法才能表现,也不是说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只能用纪实才能表达。我一直觉得纪实是最贴近电影本体的方法,透过纪实的方法能够看到真正的电影之美。所谓电影之美就是电影本体透露出来的美感,就好像绘画要研究材料一样,电影这种材料最有特点的就是纪实性,巴赞、克拉考尔几十年前就这样说过,但是具体到每一位导演,需要一个选择的过程,而我选择了纪实。”如影片《小武》,贾樟柯将一段冰冷的现实塞进胶片盒,该段现实图景是社会底层中国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他记录了历史。
二、声音的现场录制:热辣辣混沌沌未经任何修饰的污浊音响,使故事真正的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来了,都是我们熟悉的声音。
三、长镜头的应用:《小武》的创举之一是长镜头的应用突破了中国电影的历史纪录,“宿舍谈情”、“澡堂唱歌”、“炕头对话”、“街头围观”等几组长镜头,证实了这样一条真理:没有什么能比生活本身更有戏剧性更具感染力,什么挖掘提炼什么合理剪裁什么场面调度,都是骗人的东西!现实主义不需要这个!
四、非职业演员使用:为什么非职业演员做得很好?因为他们演的是自己,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用去“演”,从而一点一滴地透露着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况。
第六代导演年轻有为,他们有的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影坛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期待他们能够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我想,如果没有自由的意志、批判的勇气、创新的精神,也就没有现在的第六代“青年导演”。
⑺ 香港最具价值的十大导演你知道有哪些吗
1,香港最具价值的十大导演---杜琪峰
都说杜琪峰的电影是票房保障,拍了很多本土很娱乐的影片,情节明快紧凑,不会让你在电影院有睡着的理由,要说好看的电影,杜琪峰当之无愧,以少林寺无线制作部出身的杜琪峰,一直很迷恋武侠和枪战,从他第一步影片《碧水寒山夺命金》到备受好评的《枪火》就能看出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导演,杜琪峰敢于尝试各种类型的影片,多年的经验也使他掌握了灵活而扎实的运用镜头,在渲染气氛,情节的编造及开发演员的特质方面形成了他的杜氏风格的影片。
有人说,杜琪峰是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有人说,杜琪峰在香港电影的地位差不多是大陆导演的冯小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不景气,杜琪峰,韦家辉的银河映像一只独秀,1997年,香港影视几乎一片萧条,杜琪峰的银河映像逆流而上,以大无畏的救世姿态一口气拍摄了《一个字头的诞生》《两个只能活一个》《暗花》《恐怖机》四部影片,低成本,高制作,及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凌厉的影像风格,为电影的热忱和不俗的水准影响了香港影坛,再到后来的《瘦身男女》《孤男寡女》《钟无艳》《向左走 向右走》,许多人都恍然大悟,原来,杜琪峰谈情说爱起来也是那么的让人着迷。
香港最具价值的十大导演---杜琪峰
上榜理由:商业电影大潮中华丽游艇的舵手
2,香港最具价值的十大导演---王晶
说到香港电影,不得不提王晶,这位先刚刚出片数量最多的导演,孰是孰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成了香港商业电影的一个重要代表。
在很多人看来,王晶的电影有点黄色,有点低级,有点世俗,但确实轻松神经的首选娱乐片,如果没有王晶,某个年代的某种电影潮流不会出现,例如,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赌片潮,我们不能断然说,某一个人一定在某个年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还是要看到,王晶在香港电影界的影响力及所起的作用,当然,王晶在香港影坛的地位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如果没有王晶,有可能会有另外一个刘晶,张晶,但无论怎样,至少80年代90年代直至21世纪初,王晶在香港的电影票房仍然足以令他成为最忙的导演,要以最快的速度拍电影的导演,最有票房价值的导演,他拍的电影总是优先赋予电影的票房,也总是在为电影的票房而忙碌,所以,为了票房,他拍过三级片,搞笑片,文艺片,武侠片等等,他有可能接拍一切影片类型,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能大声的说,他拍的电影没有赔过钱的。
影响电影发展的人物是多层次的,电影节,电影颁奖礼,代表着一个电影艺术的层次,而王晶则揣起了大把的票房,走进了电影殿堂的另一道门。
香港最具价值的十大导演---王晶
上榜理由:香港电影的一棵摇钱树3,香港最具价值的十大导演---徐克
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徐克,一直被看做是武侠电影的奇手,从《倩女幽魂》到《东方不败》,再到《黄飞鸿》,他的电影触觉尤为敏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可以说,徐克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带动一个时代的风潮,然而,当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当武侠风席卷好莱坞,当各路导演纷纷转战武侠世界时,徐克,却意外的沉寂下来。2004年,徐克携《七剑》在新疆大漠再度出山,重新回到这个早已面目全非的电影江湖,耗资上亿元推出了自己的又一部武侠巨片----《七剑》。
很多人都认为徐克的电影无论是电影技术方面还是创新意识方面,在香港近百年的电影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是不可撼动的,从艺术层面上说,如果没有徐克,那么香港电影完全是另一个模样,可多年来,徐克已经很久没给人们带来震撼人心的作品了,很多人感叹,徐克江郎才尽,好在时隔多年,徐克,用《七剑》。很多人都认为徐克的电影无论是电影技术方面还是创新意识方面,在香港近百年的电影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是不可撼动的,从艺术层面上说,如果没有徐克,那么香港电影完全是另一个模样,可多年来,徐克已经很久没给人们带来震撼人心的作品了,很多人感叹,徐克江郎才尽,好在时隔多年,徐克,用《七剑》再一次找回了一代宗师的霸主地位,难怪很多评论家都认为,在徐克的眼里的,现实的世界太过于局限性,于是,他把拳脚放进了虚幻的武侠世界,人心就是江湖,大情大性,快意恩仇点电影真是羡煞凡夫俗子的看客。
⑻ 中国的七代电影导演代表人物都有谁,代表作是什么
徐静蕾
⑼ 第五代导演是指8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代表人物有谁
第五代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李少红、胡玫等。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代表人物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
第五代导演在90年代获得了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即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曾4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是迄今为止历代中国导演中最辉煌的一代。
介绍:
张艺谋的《英雄》还是陈凯歌的《无极》,以全新的商业类型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但影片太过于注重形式,而不是故事的情节和内容,所以和初期相比,并没有很好通过银幕这个介质传递给观众。
第五代导演主要是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顾长卫、黄建新,此外还涌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像张军钊、李少红、胡玫、宁瀛、刘苗苗等在这一时期也拍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