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讲述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据悉,该剧讲述清朝名臣于成龙的为官经历,再现这位被清康熙皇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官员的传奇人生。曾因出演电影《万物生长》而被观众所熟知,憨厚的形象深入人心,而此次出演于成龙的小舅子邢家良一角,则有可能颠覆张博宇以往的荧幕形象。发布会上,张博宇坦言:“剧中的角色巧舌如簧,心思缜密,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故事中也有很多好玩儿的情节设计,是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到底是怎样一个角色,先卖个关子,等开播就可一见分晓。”
于成龙历史背景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
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
『贰』 于成龙砍张富贵人头是哪一集
第12集。
第12集讲述,张富贵杀了张三级,于成龙霸气赶来,一刀将他人头砍下。
《一代廉吏于成龙》是由朱正、杜希源执导,李万年、尚大庆、胡大刚参演的传记历史片。该剧讲述罗城治盗,湖北平匪,福建平冤,直隶救灾,两江惩恶。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叁』 求好心人分享于成龙(2017)成泰燊和王雅捷共同主演的免费百度云视频资源链接
《于成龙》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2Z7ii6UysZ5KM_bpmhujrg
《于成龙》讲述一代廉吏于成龙从中年出仕到成为两江总督的跌宕起伏又清正廉明的一生。
『肆』 成龙个人资料简介 成龙电影大全列表
再一次致敬成龙大哥,著名国际演员、金马影帝、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动作导演、监制、导演、歌手。
『伍』 为什么说《成龙历险记》包罗了成龙所有的电影成就
我认为,说《成龙历险记》包罗了成龙所有的电影成就是因为有提及。《成龙历险记》是一部经典作品,承载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当提到这个动画时,每个人都会首先想到十二个咒语、鬼面具和八个恶魔。但是谁注意到这部动画中隐藏了很多成龙电影的细节呢?
它也是关于连接龙叔在《成龙历险记》中去的所有地方,然后形成一张世界地图。成龙主演的电影《80天环游世界》也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这意味着这两部作品之间确实有某种联系。 当然,除此之外,成龙电影中还有许多经典情节出现在动画中。至于所有这些,观众必须仔细探索。所以我认为,说《成龙历险记》包罗了成龙所有的电影成就是因为有提及。
『陆』 电影大清廉史于成龙演员表
电影大清廉史于演员表(饰演介绍)
房祖名 饰 刘美力
安以轩 饰 yoyo
吴孟达 饰 警察局长
陈宝辕 饰 光辉哥
李欣汝 饰 梓萱
林雪 饰 肥毛
吴志雄 饰 权叔
骆达华 饰 梁长官
巩新亮 饰 刘美怡
杜奕衡 饰 韦强
高捷 饰 熊五
潘馨 饰 未知
梁丹妮 饰 美力妈妈
『柒』 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
演的是一台廉政戏,唱的是一曲正气歌
——观京剧电影《廉吏于成龙》感
京剧电影《廉吏于成龙》竟如此令人震撼,气神激荡。当电影结束音响起,一代廉吏于成龙那可亲可爱的神形已走入我们的心田。
清康熙年间,新任福建按察使于成龙到任后,发现前任官员草菅人命,造成了一起所谓“通海通匪”的冤假错案,使当地上万平民锒铛入狱,乃至田园荒芜、怨声载道、社会动荡不安。要改变现状,必须重审旧案,开释无辜,同时减轻民众军粮徭役的沉重负担,促进生产发展。于成龙不顾自身安危,运用种种计谋,向驻节福建、权倾朝野的康亲王坦诚进言,与骄横偏执、心理阴暗的勒春、喀林等官僚周旋斗法,拯妇孺老弱于水火,救受害无辜于囹圄,终于以其刚正直拗的人格魅力和清廉俭朴的操守,感化了康亲王及一应同僚,战胜了重重困难,使一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于成龙再一次因政绩卓著而升任直隶巡抚,依依难舍而踌躇满志的他悄然踏上新的旅程。
于成龙以天下为家,而百姓是天下的主人。因此,他为天下大事考虑,实际是为百姓安危幸福考虑。他名为官,实为仆,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为老百姓谋福利上。越是困难,越是危险,越是需要负责任的时候,他越是走在最前面。他为了百姓,可以放弃自己的所有,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性命抛之脑后。他全身心地想着老百姓,全身心地为着老百姓而丝毫不计较个人利益。
于成龙能做到如此清正廉洁,是他严于律己的结果。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能做到于成龙这样,尤其不容易。而于成龙却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这是因为于成龙的忘我,他的淡泊名利,严正无私,心无杂念,一心为天下百姓。这正是《廉吏于成龙》一剧作为劝世之作的成功之所在。在今天以民为先,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一位党的干部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警示。
观念激荡, 需常洗心灵之垢;物欲诱惑, 应常敲警世之钟。在利益诉求多元、价值观念多样的今天,反腐倡廉不仅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同时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支撑。这就是营造一个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时代氛围,在全社会倡导勤廉、和谐的价值观。世界上有一种宝贵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影响一个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赢得了它,执政党就有了优势和资本;失去了它,执政党就濒临危险的境地。这就是民心。古人云,“天下大势,常系民心。”老百姓何以喜欢于成龙这一廉吏形象,根本原因在于此。于成龙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为官者,是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还是贪赃枉法、滥用职权;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还是纸醉金迷、低级趣味……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出现在群众面前,关系政权的声誉和形象,关系民心的凝聚和背离。这不能不说是戏剧电影《廉吏于成龙》给人们重要的“观后感”。
我们党员干部应当以廉自省,常修为民之德;以廉自律,常怀修身之心;以廉自醒,常记履职之资!
我们应当将廉政思想贯穿于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牢固树立起清晰健康的核心价值观念。
饮一杯止贪治欲廉政羹 做一个清香扑鼻公务人
『捌』 于成龙的扮演者是谁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
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
于成龙远祖于伯达、于建中、于仕贤在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迁至石州(今吕梁市离石区)白霜里村,在这里度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漫长岁月。于仕贤生于渊,于渊生于坦等四子。于坦,明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累官至巡抚。
正德元年(1506年),其宗族一脉于素家族,迁居到石州北乡距城30公里的来堡村。于素生于恩等四子,于恩生于采等四子,于采生于时煌等四子。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八月二十七日,于时煌原配田氏生次子于成龙。不久,田氏病逝,父亲继配李氏。于成龙和继母关系很融洽,家庭和睦。
『玖』 求《十二生肖》电影深度解析
下面这篇影评可供您参考:
《十二生肖》:一部生硬的喜剧献礼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101,是一个很奇妙的数字,按照国人传统思维方式中习惯性的以百为节点,而作为一个电影人,第101部电影无外乎是一种超越和纪念。2012年年底,成龙携其第101部影片《十二生肖》挤进被老虎和饥荒压抑着的贺岁片市场,而影片大打“成龙作品”的旗号,也似乎在预示着一个演员到创作者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算得上成功吗?
主观上看,《十二生肖》是一部标准的“成龙作品”,简单的剧情,正面的角色,浅显的幽默和到皮不到肉的打斗,旁枝末节的增添一些小科技和大挑战,结局上最终肯定回归主流价值观。或许,在经历过《红番区》、《我是谁》、《警察故事》等等这些“成龙作品”后,影迷对成龙的期待已经超过电影本身,而更多是对于成龙在人体极限做出的新挑战。所以影片在进入宣传期后,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关于成龙玩极限运动、高空垂降、流血受伤等花絮的宣传,而对于剧情和艺术创作方面多则避而不谈。更何况,《十二生肖》的上映档期正逢《少年派》与《一九四二》酣战阶段,两位大导演面前恐怕就连成龙本人也会对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自惭形秽吧。
事实证明,在离开了唐季礼式的硬朗打斗和陈木胜的警匪情缘后,此次成龙自导的《十二生肖》就好像把这12个动物的头像捏合在一起,多少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幽默滑稽的打斗戏成为贯穿全局吸引观众的唯一亮点,而在整体的剧情设置和节奏把控方面,成龙要学的还有很多。影片的前三分之一内容充满了当年《飞鹰计划》式的悬念和冒险,然而作为一个赏金盗贼,人性从贪婪向正义的转变过程生硬而草率,以至于后半部分的非动作类剧情松垮拖沓。最让人茫然的是“丛林夺金”这一段剧情,简直就如同是整部影片中“增生”出来的肿瘤一般,粗糙浮躁,无论从内容上还是画面上都与整部影片极为不协调。对于海盗的调侃和戏谑充满了山寨感,人种和语言上的幽默在经过后期的配音之后变成了一大败笔。从这段失败的剧情可以清晰的看出,成龙秉承了香港导演的精髓,然而这精髓不是唐季礼或陈木胜,而是王晶和黄百鸣。照葫芦画瓢,可成龙偏偏选了一堆歪瓜裂枣。
影片《十二生肖》集合了内地、香港、日韩、欧洲等多国明星加盟,然而长达122分钟的时间里,更多的观众从这部“成龙作品”只看到了一个成龙。按照昔日作品的概念来看,成龙的电影中,女主角通常是也仅是一种花瓶式的存在,无论是梅艳芳、张曼玉还是高圆圆、杨采妮,女主角在成龙作品中的作用无外乎是哭泣、尖叫、误解、被绑架、获救。除去女主角的软肋,通常男主角或者男反角更容易在“成龙作品”中有所发挥,如之前的谢霆锋、王力宏、吴彦祖、古天乐等,至少是贴合着剧情的启承转折而存在着。然而在本次的《十二生肖》中,除了成龙以外,一众的男女配角正反人物皆如同脸谱化一般的在画面前飘过,挥挥手带不走一丝云彩。由此可见,成龙在指导监督影片的过程中,对于剧情比重的把控存在很严重的不平衡性。剪辑手法稚嫩且逻辑很模糊,过度的主角烘托或许不是个人功利主义的体现,但无疑一众的配角成了这位新导演练手的牺牲品。
前边说道过,在艺术和经验上的欠缺,令影片《十二生肖》在早期宣传的过程中就一直大打“极限牌”和“科技牌”,而这两张牌在影片中出现的频繁程度已经达到了卖弄的程度。片头的轮滑速降部分,剪辑硬伤频频,节奏混乱很难给人以刺激的速度感,丛林冒险部分特效拙劣得令人发指,简直充满了山寨气息。甚至作为重头戏的片尾高空肉搏部分也是漏洞百出和剪辑凌乱。这些被当做重头戏的剧情真的远不及造假工厂中佳能相机的那段打斗戏更出彩。
乐观些,其实《十二生肖》是一部非常充满谋略的影片,谋略指的并不是剧情安排上的精妙,而是影片中此起彼伏的“民族大义”的口号,也正是这口号让成龙与黄百鸣式的商业喜剧区分开来,从而上升到一种“喜剧献礼片”的新高度。或许不远的将来,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喜剧演员成龙,还可以看到一个类似于施瓦辛格或里根一样的,从银幕走出的香港特首。至于导演成龙……见仁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