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安庆黄梅戏的优秀剧目、著名演员有哪些
黄梅戏的由来是什么?黄梅戏,旧称"黄梅调",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一百多年以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黄梅调"也叫"采茶戏"。
❷ 所有黄梅戏名
黄梅戏孟姜女,黄梅戏莫愁女,黄梅戏窦娥冤,黄梅戏天仙配,黄梅戏挑女婿,黄梅戏乌金记,黄梅戏戏牡丹,黄梅戏小辞店,黄梅戏数字电影《六尺巷》韩再芬、黄新德、吴美莲等,黄梅戏御河桥,黄梅戏鸳鸯配,黄梅戏云楼会,黄梅戏罗成招亲,黄梅戏灵姑戏虎,黄梅戏乾隆辨画,黄梅戏墙头马上,黄梅戏《碧玉簪》全剧 安庆市黄梅戏三团,黄梅戏恩仇录,黄梅戏《春草闯堂》,黄梅戏 富贵图,黄梅戏鬼夫妻,黄梅戏风波亭,黄梅戏凤还巢,黄梅戏 挡轿,黄梅戏貂蝉,黄梅戏龙女,黄梅戏补背褡,黄梅戏哑女告状,黄梅戏游园惊梦,黄梅戏春江月,黄梅戏电影 七仙女,黄梅戏琼花仙子,黄梅戏推车赶会,黄梅戏玩会跳船,黄梅戏错失状元郎,黄梅戏泪洒相思地,黄梅戏 打纸牌,黄梅戏大劈棺,优秀黄梅戏欣赏,黄梅戏杀妻嫁女,黄梅戏郑小娇,黄梅戏霸王别姬,黄梅戏荞麦记,黄梅戏劝小姑,黄梅戏扫花堂,黄梅戏《开棺断子》,黄梅戏血手印,黄梅戏讨学俸,黄梅戏贞娘怨,黄梅戏珍珠塔,黄梅戏《西厢记》,黄梅戏鱼美人,黄梅戏《金钗记》,黄梅戏郑小姣,黄梅戏转心壶,黄梅戏皇帝告状,黄梅戏徽州女人,黄梅戏金玉良缘,黄梅戏乱婚,黄梅戏西施,黄梅戏胭脂,黄梅戏半边月,黄梅戏绣鞋记,黄梅戏血狐帕,黄梅戏《打猪草》全场,黄梅戏电影 女秀才,黄梅戏 女婿戏丈人,黄梅戏 巧点鸳鸯谱,黄梅戏 偷情为救命,黄梅戏五女拜寿,黄梅戏县令赐婚,黄梅戏春香闹学,黄梅戏洞房奇冤,黄梅戏夫妻观灯,黄梅戏好色公公,黄梅戏闹肉铺,黄梅戏女驸马,黄梅戏棒打薄情郎,黄梅戏 双龙配双凤,黄梅戏《莫愁女》韩再芬,黄梅戏《潘金莲勾男》1,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精品小戏大全,黄梅戏《孔雀东南飞》赵媛媛 董家林,黄梅戏红楼梦,黄梅戏红丝错,黄梅戏拉郎配,黄梅戏临江驿,黄梅戏电影《龙女》全集 马兰 黄新德 吴亚玲 张辉 王少舫,黄梅戏柜中缘,黄梅戏公主与皇帝,黄梅戏桂小姐选郎,黄梅戏刘海戏金蟾,黄梅戏 插秧,黄梅戏 妲己,黄梅戏《汉宫秋》,黄梅戏送香茶,黄梅戏双玉婵,黄梅戏双下山,黄梅戏桃花梦,黄梅戏桃花女。
❸ 歌伴舞六尺巷的剧目梗概
《六尺巷》的故事在黄梅戏之乡——桐城家喻户晓,也曾多次被搬上黄梅戏的舞台,而被拍摄成为黄梅戏数字电影尚属首次。韩再芬饰演的张家少夫人姚香兰代表了中国传统女性淳朴、善良。黄新德饰演的县官和大人诙谐幽默,为本片注入了浓浓的喜剧风格。
❹ 张小萍的坚守黄梅三十载
1983年张小萍毕业,被分配在原安庆市黄梅戏三团工作,就在这一年,张小萍被团里选中拍摄文革后第一部黄梅戏电影《杜鹃女》,任主要角色“杜雀”。而“杜雀”这一角色,张小萍起初还不太乐意演呢。原来,张小萍觉得“杜雀”是一个小孩子的戏,小孩子的戏就是跑龙套。回想当初,张小萍笑着说:“当时自己年龄还比较小,不知道这个角色其实是个很重要的角色。”导演当时和善的对张小萍说,你不就是个小孩子吗,演你自己就好啦。凭着本色出演,“杜雀”这一角色被张小萍演的活灵活现。
不久后,张小萍经历了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抉择。由于她非常喜欢唱歌,唱着唱着就唱出了一点名气。有一次,中国录音录像公司来安庆寻找歌手灌制磁带,找到了张小萍,并让她录制了几首歌的小样。没过多久,北京就发来电报,让她去北京进声录唱。恰好这个时候,第一届黄梅戏艺术节举行,当时剧团推荐张小萍去参加,出演改编后的黄梅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听到这个消息后,张小萍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可以演主角戏,又是在黄梅戏艺术节这个大舞台上,忧的是自己的录音该怎么办,当歌星也是她从小的一个梦想啊。最后,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张小萍选择了她心爱的黄梅戏。这一选择,可以说影响了张小萍的一生。
由张小萍出演的几十本大小剧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其主演的《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因为她较好地继承了严派唱腔及其表演风格,尤其对严派唱腔有所钻研。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戏,那就是《六尺巷》,张小萍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徐娘”。成熟的表演使《六尺巷》成为她艺术精华的体现,也因为《六尺巷》,她成为了众所周知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作为一名黄梅戏演员,张小萍可以说是“清贫”的,收入远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高。曾经有人说张小萍是戏痴,放弃那么多很好的机会而甘心守着黄梅戏这一方小小的舞台。张小萍说,她有一个始终秉持的人生信条,那就是“谦虚、守静”。“谦虚”是一种人生态度,“守静”更是一种坚守,它来自于一颗深爱黄梅戏的心,无论再多诱惑,也永远不离不弃。
❺ 家春秋婢女翠环 演员
韩再芬,出生于1968年3月20号(农历2月22日),祖籍安徽潜山,原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主要演员,现任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1980年进入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学员队学艺,两年后便登台。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韩再芬的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相俏丽,噪音圆润,表演细腻,演唱韵味纯厚、清亮悦耳。她在舞台上、电影、电视里塑造了许多婀娜多姿、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韩再芬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潜山出生日期:1968年3月20日职业:表演艺术家毕业院校:黄梅戏剧团学员队代表作品:《女驸马》,《莫愁女》,《杨贵妃》,《孔雀东南飞》主要成就:上海市“白玉兰表演艺术奖”
国家一级演员籍贯:安徽潜山 个人作品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黄梅戏电视剧《女驸马》、《天仙配》、《杨贵妃》、《香魂》、《血狐帕》、《小辞店》、 《生死擂》、《挑花女》、《李师师与宋徽宗》、《潘张玉良》、《西施》、舞台剧《女驸马》、《莫愁女》、《郑小娇》、《徽州女人》、《公司》等。另外,她还先后主演二十余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郑小姣》、《女驸马》、《天仙配》、《桃花扇》和《孟丽君》获金鹰奖;《桃花扇》获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徽商情缘》获97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戏曲片奖;黄梅戏电视剧《挑花女》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飞天奖”和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黄梅戏电视剧《潘张玉良》,获“飞天”一等奖;电影《生死擂》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近年来主演的戏曲类电视剧: 1984年《郑小姣》(五 集) 1984年《天仙配》 (四集) 1986年《桂小姐选郎》 (三 集) 1987年《女驸马》 (四 集) 1988年《小辞店》 (上下集) 1988年《挑花女》 (四 集) 1990年《桃花扇》 (五 集) 1992年《孟丽君》 (九 集) 1995年《李师师与宋徽宗》(四集); 1995年《秋》(四 集); 1998年《龙凤奇缘》 (三 集); 2002年《潘张玉良》 (六 集); 2002年近年来主演的戏曲类电影 《香魂》 1985年; 《徽商情缘》 1997年; 《生死擂》 2001年 《六尺巷》 2010年 近年来主演的非戏曲类电视剧: 《疾风劲草》 (单本剧) 1980年; 《温州女人》 (十四集) 1994年; 《清明上河图》 (三十集) 1998年; 《红粉须眉》 (二十集) 2000年; 《大龙邮票》 (二十集) 2000年; 《走向共和》 (五十集) 2001年; 《尘埃落定》 (二十八集) 2002年; 《远去的村庄》 (三十集) 2004年; 《贞观长歌》 (三十六集) 2005年; 《血浓于水》 (二十集) 2005年; 《船政风云》 (三十二集) 2006年 ; 《新天仙配》 (三十集) 2006年;《李清照》 (二十集) 2007年; 话剧《白门柳》 2006年; 小品《都市外乡人》2004年;
❻ 跪求几部有关黄梅戏的电影!
黄梅戏电影一览:
严凤英(4部):《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牛郎织女》
潘璟琍(1部):《春香闹学》
董文霞(1部):《槐荫记》
刘广慧(1部):《红霞万朵》
丁
同(2部):《小店春早》《朱门玉碎》
陈小芳(1部):《母老虎上轿》
郭宵珍(1部):《杜鹃女》
马 兰(1部):《龙女》
杨
俊(2部):《孟姜女》《血泪恩仇录》
韩再芬(4部):《香魂》《徽商情缘》《生死擂》《六尺巷》(此片最近刚刚上映)
赵媛媛(1部):《山乡情悠悠》
❼ 韩再芬和黄新德合作过多少部黄梅戏,哪几部
答:韩再芬和黄新德合作过很多部黄梅戏,有电视剧《潘张玉良》、《徽州女人》、《李师师与宋徽宗》、电影《生死擂》、《六尺巷》等。
1、韩再芬,1968年3月20日生于安徽,中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五届全国戏剧家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常委。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代表作品有《女驸马》、《杨贵妃》、《孔雀东南飞》、《徽州女人》、《徽州往事》等。
2、黄新德,男,汉族,1947年8月出生,安徽省怀宁县清河乡温桥村黄老屋人。中专文化,民盟成员。1965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班,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京剧团。现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剧协主席,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艺术总监,中国剧协理事,国家一级演员、连续4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代表作品 《龙女》、《梁祝》、《诗仙李白》、《遥指杏花村》、《潘张玉良》等。
❽ 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简介和她的全部作品有哪些
韩再芬,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白玉兰表演艺术奖”获得者,安庆市文广局副局长;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安徽大学黄梅剧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安庆师范学院黄梅剧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安徽省电视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徽商协会副会长;同济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安徽大学兼职教授;“诚信中国”形象大使;安庆经济开发区形象大使;安徽省“天柱山”形象大使;安徽旅游形象大使;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中国艺术大家;曾任:曾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常委;共青团中央委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其代表剧目有:
1984年《郑小姣》(五 集)
1984年《天仙配》 (四集)
1986年《桂小姐选郎》 (三 集)
1987年《女驸马》 (四 集)
1988年《小辞店》 (上下集)
1988年《挑花女》 (四 集)
1990年《桃花扇》 (五 集)
1992年《孟丽君》 (九 集)
1995年《李师师与宋徽宗》(四集);
1995年《秋》(四 集);
1998年《龙凤奇缘》 (三 集);
2002年《潘张玉良》 (六 集);
2002年《香魂》
1986年;《徽商情缘》
1996年;《生死擂》
2010年 《六尺巷》
❾ 夏圆圆的介绍
夏圆圆,怀宁县人,国家二级演员;1996年考入安徽黄梅戏学校戏曲表演专业。1997年在全校唱腔比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1999年在安庆黄梅戏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荣获“唱腔比赛一等奖”。2000年毕业进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实习。2001年,在安庆市黄梅戏青年演员基本功大赛中获“演出奖”、2002年在第二届黄梅戏“严凤英杯”大奖赛中获“表演奖”。2002年3月夏圆圆被分配到安庆市黄梅戏一团,主演过多部黄梅戏经典剧目,并参与演出了大型新编历史剧《孔雀东南飞》和新编黄梅戏《为奴隶的母亲》、《六尺巷》、《红楼探春》、《徐锡麟》等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目。2006年荣获“黄梅新苗”称号;2007年11月荣获首届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黄梅之星”称号。2009年4月,参加“第四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荣获“一等奖”;2009年10月,参加第四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获地方戏演唱“金梅花”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