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科尔曼
贝拉·卢戈西(Bela Lugosi)因扮演标志性的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而最著名,最终因各种吸血鬼(和一些疯狂的科学家)角色而被铸造。他还遭受了吸毒和酗酒的困扰,最终导致他在1956年去世时享年73岁,仅留下了1900美元的银行存款和1000美元的房地产。
艾琳·莫兰(Erin Moran)
艾琳·莫兰(Erin Moran)在诸如“快乐的日子”和“琼妮·洛夫·查奇”这样的标志性电视节目中播放后,不幸地陷入了致命的吸毒和酗酒疾病的螺旋式下降。一家银行于2010年在她的加利福尼亚州房屋中取消了赎回权。尽管作为2012年针对CBS电视台发行的“快乐日诉讼”的一部分,艾琳获得了65,000美元的和解,但艾琳仍然不得不住在印第安纳州的拖车公园中,直到她于2017年去世。 56岁。
B. 绿野仙踪的主人公是谁
绿野仙踪的主人公是多萝西·盖尔。《绿野仙踪》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的代表作,同名系列童话故事的第一部,按照原名直译为《奥兹国的魔术师》,中国国内一般翻译为《绿野仙踪》。
影片简介:
《绿野仙踪》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一部童话故事片。该片讲述了美国堪萨斯州小姑娘桃乐茜被龙卷风带入魔幻世界,在“奥兹国”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最终安然回家的故事。
影片剧情:
美丽善良的小女孩桃乐茜(朱迪·嘉兰饰)和叔叔亨利、婶婶埃姆住在堪萨斯州的农场里,桃乐茜的小狗“托托”总是追咬多尔西家的猫,为了不让自己的爱犬被警察带走,桃乐茜决定带着小狗托托暂时离开,就在她们刚要离开的时候,却被一股强大的龙卷风袭击,来不及躲进地洞的桃乐茜连同叔叔的房子被卷进了空中,没想到,她们被这场不期而至的龙卷风刮到了另一个国度,开始了奇幻的旅行。
影片评论:
《绿野仙踪》是一部经典的儿童影片。全片极富想像力和活力,随处都是神奇有趣的童话角色和欢快的歌舞场面。《绿野仙踪》是一部老少咸宜的轻松作品,虽然从特技或是音效上该片都无法和21世纪的一些电影媲美,但是它的温情、真实、感人却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C. 1939年《绿野仙踪》有多黑暗
《绿野仙踪》以魔法世界为背景,以金钱衡量人性,家园与亲人可能是人性价值的最后避难所,影射十九世纪末的美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1939年《绿野仙踪》是一部影射金本位的寓言剧,剧中许多角色和情节,都是彻头彻尾的黑暗,故事中也嵌入了许多黑暗的政治象征。桃乐西和朋友们进军翡翠城,寻求奥兹的帮助,实际上就是在写1894年的美国。
那一年,雅各布·考克斯带领着“工业军团”从俄亥俄进军华盛顿,敦促国会重新采用林肯总统发明的货币体系,将货币发行权重新收归政府。
《绿野仙踪》创作背景:
美国的自然主义在19世纪90年代战战兢兢地开始发展,在20世纪的前50年中成长为美国最流行的文学态度。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也是美国文化大建设时期。诗人惠特曼、学者爱默生等很多文人都以构建美国文化及美国精神为己任。
弗兰克·鲍姆也不例外,因此《绿野仙踪》既有世界儿童文学的共性,也具有独特的“美国性”,体现出“美国价值观”。如“美国梦”及“美国精神”所宣扬的冒险精神和团队意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绿野仙踪》
D. 1939年出品的经典电影 《绿野仙踪》 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
1939年,美国有两部经典影片问世。一部是风靡全球的《乱世佳人》,另一部就是老少咸宜的童话故事片《绿野仙踪》。这两部影片都出自同一位导演维克多-弗莱明之后。
《绿野仙踪》于1939年由美国米高梅公司首次推出,它改编自弗兰克-鲍姆的儿童经典读物《奇妙的奥兹男巫》。16岁的裘迪-嘉伦担任女主演,其他主要演员还有弗兰克-摩根、雷-博尔格、伯特-拉尔、杰克-哈利、比莉-伯克和玛格丽特-汉密尔顿。
《绿野仙踪》讲述的是多萝西-盖尔对她在埃姆姨妈和亨利叔叔的堪萨斯农场的生活感到不满,打算出走。这时,她被一股龙卷风吹倒在地,昏迷不醒。更令人惊奇的是,多萝西的整座房屋都被卷入烟囱散发的烟雾中,并恰好落在奥兹仙境芒奇金城邪恶的已故东方女巫的头上。
当多萝西从她的房子里走出来时,她遇到这块陌生土地上令人惊奇的居民--包括芒奇金城的市民们和善良的北方女巫格林达。多萝西在和邪恶的西方女巫发生口角后,便什么也不想做了,只想回家。但格林劝她还是先去拜访神秘的奥兹男巫--他就住在黄砖路的尽头,而且有魔力实现一切愿望。
多萝西在踏上她的旅途之前和几个伙伴聚集在一起,他们也是想寻求男巫帮助的。这几个伙伴是稻草人(想要一个头脑)、伐木洋铁人(想要一个心脏)和怯懦的狮子(想要勇气)。多萝西和伙伴们避开了邪恶的女巫,终于来到美丽的绿宝石城中男巫的院子。然而,强有力的奥兹告诉他们:在实现他们的愿望之前,他们首先必须证明他们想要的东西是应该得到的--这就需要将邪恶的女巫的扫帚把带到他面前。
虽然多萝西被飞猴俘虏,但她还是勇气十足地战胜了女巫。当他们胜利地返回男巫处时,却惊奇地发现他不过是个江湖郎中。但是男巫向他们证明: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至于多萝西的请求--他能用他的气球送她回堪萨斯州。然而气球未能带多萝西起飞,她在格林达的指导下使用有魔力的红拖鞋返回家乡。
现在,多萝西终于心满意足地向她的家人和朋友宣布:”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地方比得上自己的家。”
1998年11月,为纪念《绿野仙踪》问世60周年,经过数字化技术处理的《绿野仙踪》再度上映。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绿野仙踪》问世60周年前夕,十分自豪地重新发行了这部受到人们广泛喜爱的经典片的特别版,而电影仍幸看到这部影片在大银幕上再次公映。这个特别版经过技术处理增加了艺术魅力。影片使用数字技术修复拷贝,并使音响具有立体声效果。
E. 《绿野仙踪》经典童话背后,隐藏着大时代的历史背影!到底有怎样的评价
《绿野仙踪》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歌舞片之一,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年百大电影中名列第十,是一部举足轻重的杰作。1939年奥斯卡颁奖礼上,《绿野仙踪》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六项提名,虽然最终惜败于同年的另一影史巨作《乱世佳人》,但这丝毫无损于后世对《绿野仙踪》的评价。这部诞生于电影黄金年代的儿童歌舞片,在艺术品质和社会影响两个维度,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绿野仙踪》的剧情十分简单,人物也很鲜明。跟随叔叔婶婶住在农场里的小女孩多萝西,某天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小木屋被卷上了天空,风暴平息后小木屋降落在一片奇妙的世界,顺便还砸死了为害小人国的东方女巫。多萝西受到了矮人国贵宾般的待遇。在好心的北方巫女指点下,多萝西启程前往翡翠城,想要寻找一位魔法师帮助自己回家。路上桃乐茜结识了没有头脑的稻草人,缺少心脏的锡人和寻找勇气的狮子。而东方女巫的妹妹西方女巫却一直在阻挠这几位好朋友的步伐。经历重重困难后多萝西终于在魔法师的帮助下回到了家,而其他几位小伙伴也各自得到了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影片结尾,多萝西醒了过来,原来这是她在发烧时做的一场梦。
《绿野仙踪》对于梦境的刻画,显然受到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梦境是潜意识的反应,而潜意识连接着现实。在这种严密的对接之下,多萝西的梦境不再是单纯的小孩子的白日梦,而是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因此这也不止是给儿童看的电影。不止是30年代末期经济大萧条中人心惶惶的美国民众,任何一个在社会生活中倍感压力的成年人,都会被这部电影的纯真与梦幻深深吸引和激励,这是一场寻找爱、智慧与勇气的心灵之旅。
《绿野仙踪》也是最早的彩色电影之一。片中对色调做了独具匠心的处理。多萝西的现实生活是昏黄近于黑白的,而梦境处处是华丽明亮的彩色。农场生活作为现实的枯燥单调,梦境作为“异世界”的华彩斑斓,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电影“造梦”的本质意义。
电影中最负盛名的歌曲《彩虹之上》(over the rainbow),不仅风靡当时,在后世亦被无数歌手、演员、影视作品翻唱,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曲之一。
F. 《魔境仙踪》与《绿野仙踪》有什么区别
《绿野仙踪全集》又名《OZ国经典童话》,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在1900-1920年期间陆续创作发表的奇幻冒险童话故事集,有“美国的《西游记》”之称。《绿野仙踪》于1939年在美国上映,同年,另一部是风靡全球的影片是《乱世佳人》,而这两部影片都出自同一位导演维克多·弗莱明。影片中多场片段都是经典,此外,有一首流传世界的歌曲《Over the Rainbow》(《穿越彩虹》)更是被奉为经典之作,在第1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歌曲奖。《绿野仙踪》在开始时是黑白片,在小女孩进入梦境后变成了彩色画面,并配上《飞跃彩虹》的音乐,而这首歌更是被美国同志奉为圣歌,彩虹的七色变成七色旗,也成为同志群体的象征旗。那年,16岁的朱迪·嘉兰担任女主演,她更成为美国同志的一代偶像。1969年,朱迪·嘉兰去世,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同性恋群体反抗警察争取权利的“石墙骚乱”。有意思的是,2013年《魔境仙踪》的男主角詹姆斯·弗兰科曾出演过同志传记片《米尔克》与米尔克大谈恋爱,在《嚎叫》中演绎同性恋诗人艾伦·金斯堡,演过传奇偶像詹姆斯·迪恩(双性恋),还在筹拍同志纪录片《Interior. Leather Bar.》,与此同时,在他的博士阶段,还在研究同性恋,甚至他也觉得自己是同性恋。74年,影片主人公由女变男,一个是欧美同志文化偶像的女性明星,一个是对同志群体有着迷恋情结的男性明星。而《魔境仙踪》成了前传,这种紧密的互文关系,确实让人着迷于发生在奥兹国这个奇幻国度的故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