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以露易丝海为主角的电影

以露易丝海为主角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2-12-18 05:25:50

Ⅰ 电影超级女特工露易丝 真的是 英雄么现实中有这个人吗

《超级女特工》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角路易丝原型是莉丝*维拉莫赫Lisé de Baissac。她和弟弟克劳德一同参加丘吉尔设立的特别行动局(SOE)从事反抗活动,这是一个搜集情报和从事破坏任务的情报机构。莉丝于1942年9月24日跳伞到法国从事情报活动,她是首位参与此类活动的女性。
是不是英雄就不好说了,战争的特工嘛……对一边的人是英雄,对另一边就难说了

Ⅱ 电影《降临》讲的什么

电影《降临》讲的什么

电影《降临》讲的什么?电影《降临》的剧情是怎么样的呢?电影《降临》正在热映,下面就跟着我一起了解下吧!

电影《降临》讲的什么

影片根据星云奖以及雨果奖得主、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改编,讲述了外星人飞船来到地球,艾米·亚当斯饰演的语言学家受雇于政府,来与外星人沟通了解它们此行的目的。然而当用外星语言“七肢桶”与这些来客交流时, 她眼前突然浮现了她从出生到死亡、已知或未知的完整一生。杰瑞米·雷纳将饰演一名物理学教授,他与亚当斯饰演的语言学家一同受雇于政府。

电影《降临》介绍

导演: 丹尼斯·维伦纽瓦

编剧: 埃里克·海瑟尔 / 姜峯楠

主演: 艾米·亚当斯 / 杰瑞米·雷纳 / 福里斯特·惠特克 / 迈克尔·斯图巴 / 马志 / 马克·奥布莱恩 /乔·柯布登 / 派特·凯利 / 娜塔莉·希波蒂 / 袁罗素/ 克里斯蒂安· 杰达 / 朱利安·凯西

类型: 剧情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116分钟

获奖情况

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6)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第74届金球奖 (2017)

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亚当斯

电影类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2017)

电影奖 最佳影片(提名)

电影奖 最佳导演(提名) 丹尼斯·维伦纽瓦

电影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亚当斯

电影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电影奖 最佳摄影(提名)

电影奖 最佳剪辑(提名)

电影奖 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电影奖 最佳音效(提名)

电影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提名)

第69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2017)

最佳电影导演(提名) 丹尼斯·维伦纽瓦

第23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2017)

电影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亚当斯

第69届美国编剧工会奖 (2017)

电影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第28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2017)

最佳电影制片人奖(提名)

第31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2017)

电影长片最佳摄影(提名) Bradford Young

第67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2017)

剧情片最佳剪辑(提名)

第21届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 (2017)

电影奖 最佳幻想电影艺术指导(提名)

第8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2016)

最佳女主角 艾米·亚当斯

年度佳片(提名)

第22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6)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丹尼斯·维伦纽瓦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亚当斯

最佳改编剧本 埃里克·海瑟尔

最佳摄影(提名)

最佳剪辑(提名)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最佳配乐(提名)

最佳音效(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

最佳科幻/恐怖片

第41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2016)

年度佳片

第15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6)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丹尼斯·维伦纽瓦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亚当斯

最佳改编剧本 埃里克·海瑟尔

最佳摄影(提名)

最佳剪辑(提名) Joe Walker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电影《降临》影评

最近几年每到深秋,一部现象级科幻影片总会准时出现:2013 年的《地心引力》,2014 年的《星际穿越》,再到去年的《火星救援》,都是无论从影片质量、票房成绩、还有颁奖季表现十分出色的作品。而今年这个接力棒交到了丹尼斯·维纶纽瓦(曾导演过《焦土之城》、《边境杀手》)的手上,他为《银翼杀手2》拍摄做准备用来练手的科幻片《降临》在 9 月 2 日在威尼斯首映,至今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口碑发酵,该片烂番茄新鲜度仍为 100%,Metacritic 的评分也有 81 分之高。

而对于看过两遍原著小说且爱不释手的笔者,《降临》的改编难称成功,将近两小时的影片看下来,维纶纽瓦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大的剧情变动与填充,尤其影片后 50 分钟(将近影片一半的长度),几乎原创的情节将影片推向了一个非常神棍且难以服众的结局。但即便这样,《降临》在视觉的奇观性上,仍差之前 3 年的 3 部作品一大截。

《降临》改编自著名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特德·姜)曾获得星云奖的科幻短篇《你一生的故事》。但凡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你一生的故事》虽是一个以外星人降临地球为背景的故事,但小说主题全部都是身为语言学教授的主角露易丝·班克斯试图理解、破译、学习形似章鱼的外星人「七肢桶」的语言和文字的过程,甚至直到最后,都没有大多电影观众所期待的飞船发射、太空战争、乃至穿越黑洞的奇观场面。

《你一生的故事》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直面了一个大多数科幻小说及电影都避而不谈的问题——人类如何与外星人交流。在大部分的科幻作品(包括硬科幻作品)中,外星人带或不带「语言翻译器」,都理所应当地说着英语,这是一个非常狡猾且不负责任的设定。而在《你一生的故事中》,姜峯楠将语言学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有理有据地一步步论证,完整地将露易丝学习「七肢桶」语言的过程展现在读者眼前。

受限于表现形式,电影无法将小说中严谨的语言学以及物理学论证搬上银幕,即使可以强行塞入电影中,也不符合《降临》主流科幻电影的定位。所以在电影中,露易丝学习外星语言(以下简称「七语」)的过程被一再简化,导演维伦纽瓦将绝大部分学习七语的篇幅都换成了展现视觉奇观的部分。例如形同《2001 太空漫游》黑石碑一样的「半颗花生形」宇宙飞船,再例如一行科学家进入宇宙飞船时重力方向的变化,都占据了很大部分的时长。而这些在小说中几乎一笔带过,小说中主角与七肢桶的对话也只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房间,并没有像电影剧本那样进入宇宙飞船内部。

七肢桶的飞船出现在世界各地。

这样的重心偏移导致影片对于破译七语的过程极为简略,简略到甚至只用了一段 5 分钟左右的蒙太奇就敷衍了事,基本丧失了原著中的精髓。

而在原著中对于外星人七肢桶的描写也极为详细,不同于一般科幻作品中对于外星人笨手笨脚、野蛮、只会侵略地球的形象。它们「有七只长肢,轴心处挂着一个圆筒,七肢中每一肢都可以当做腿,也都可以当做手臂,稳稳当当,像艘气垫船。」而它们在写字的时候,是「弄来一个圆圆的屏幕,安在一个小底座上,一堆糊涂乱画便会出现在屏幕上」,并不像电影中形似章鱼,就连写字的方式也是伸出一只长肢,从中喷射出墨水一般的黑色物体,在半空中形成圆形的如同中国书法一般的文字。

诚然这样在视觉上会更加美观,但在电影中的七肢桶更像是动物园里被关在笼子中的某种野兽,没有文明,也没有相互交流。完全不像是已经掌握了星际飞行的高级文明生物。

在小说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莫过于破译七语的突破口的出现,这个突破口并非主角露易丝所为,而是在同时进行的物理学家和七肢桶的交流中所得。物理学家为七肢桶演示了「费尔马最少时间律」的实验,七肢桶将实验重复了一次。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发现了七肢桶的基本认知以及物理、数学定理的因果关系与人类正好相反,对人类复杂的定理对七肢桶是最基础的,而对人类来说最基础的定理例如速度在七肢桶的认知体系下却复杂无比。这个发现令露易丝破译学习七语的速度迅速加快。而在这个过程中,露易丝发现七语是一种行为理论,也就是说两个七肢桶的交流只是做做样子,它们要说什么,双方都早已知道。

人类正在和七肢桶进行初步交流。

这也就是原著中最有魅力的地方:掌握了七语,就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姜峯楠在小说一开始就利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相结合,两条时间线相交叉的叙事方式,将露易丝破译学习七语的过程,和露易丝口述自己女儿的成长故事一并讲述。这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少女再到因意外死去的过程令人温暖、也令人悲伤;破译七语的过程令人激动、也令人深思。姜峯楠的文字如同诗句一般娓娓道来:当你知道自己的女儿会在 25 岁那年因意外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这样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让《你一生的故事》超脱了冰冷的理论推导层面,升华为一部真正有人文情怀,足够温暖也足够悲伤的经典之作。

而在电影中,这两条故事线的主次太过明显,露易丝女儿的故事线明显少于主线剧情,甚至五分之一都不到,而且交叉剪辑之间的联系也极为疏离。使得观众对于女儿的角色并无带入,也缺乏了小说中对于宿命的叹息。这可能也是影片最后定名为《降临》,而不是用原标题《你一生的故事》的原因吧。

如果以上还只能算是细节或者侧重点上的更改,无伤大雅。那么影片后 50 分钟对于原著大刀阔斧的改编就让影片走向了和小说几乎完全相反的'道路。将《你一生的故事》这个表面故事体量只有小品级别的短篇科幻小说,改成具有强行戏剧冲突的狗血战争剧,愚蠢的人类和科幻片中不可或缺的中国再次上线,带领着其他几个国家(俄罗斯、古巴等)一起对七肢桶发动了军事袭击,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别提露易丝饰演者艾米·亚当斯用比七语还要难懂的普通话与中国将军打的那一通的卫星电话,令人完全摸不到头脑,像极了编不下去的狗尾续貂。

和七肢桶的「亲密接触」。

但这恰恰就是《降临》在北美影评人中口碑依然爆棚的主要原因,美国再一次充当了拯救宇宙的世界警察,不一样的是这次他们不靠托尼·斯塔克和他的小伙伴们,而是靠一名大学语言教授的一通跨国电话。这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普通观众都已经足够神棍且不可信服,更何况原著粉呢?

而众所周知的是,丹尼斯·维纶纽瓦已经被定为《银翼杀手 2》的导演人选。如何延续这一科幻经典的辉煌,是他目前肩负的最大重任。《降临》也在某种程度上被看做是维纶纽瓦为了即将筹备开拍的《银翼杀手 2》的练手之作。虽然《降临》在很多层面上都不尽如人意,但是导演从《囚徒》和《边境杀手》以来一向擅长的氛围营造还是非常到位。

除去让他名声大噪的作品《焦土之城》,维纶纽瓦其他长片作品均不是由他自己来编剧。可以看出,编剧并不是他的擅长所在,如何将故事用视觉化的手段呈现才是他最拿手的。这样一来,剧本的好坏基本就决定了他导演作品的最终质量。《降临》的剧作绝不算高明,甚至有些失败,但还是能看出维纶纽瓦在拍摄科幻大场面的一些想法。可以说做足了范儿,却丢了魂儿。

和原著《你一生的故事》在科幻小说界的神作级别相比,《降临》绝对算是一部平庸的作品,国内观众还是降低要求,谨慎期待。


;

Ⅲ 读《生命的重建》,看露易丝·海如何从生命的底层逆袭······

《生命的重建》这本书首次出版是在1984年,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作者字里行间没有过多的评判,透过书的纸张,我接收到的是满满的爱和暖心。 

 作者露易丝·海用她跌宕传奇的一生印证了这本书的内容。  一岁半时,小露易丝·海的父母离婚了,她一直操持家务的妈妈开始出去工作,同时把她寄放在别人家,她整整哭了三个星期,母亲不得不把她领回家另作安排。 

 然而在她5岁那年,母亲再婚,继父是一个生性残忍的德国人。很快母亲怀上了妹妹,小露易丝·海得到的关爱越来越少。雪上加霜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突袭而来,她们一家人陷入了暴虐的沼泽。 

 苦难还没到头,就在那时,一个老酒鬼邻居强奸了小露易丝·海,她印象最深的是医生的检查过程和庭审作证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是对一个年幼的小女孩何等的摧残。即便是受害者,露易丝·海却总听到别人说“都是你的错”。所以她一直害怕被判15年有期徒刑的强奸犯被释放后来报复她······  

实际在她童年的大部分时期,都在忍受重体力劳动和性方面的虐待,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好像上帝眷顾身边所有人都,唯独遗弃了她。  有一次老师在学校举行的晚会上分蛋糕,衣着破旧、发型可笑的露易丝·海排到最后一个,老师走到她那的时候,蛋糕没有了,一块儿都没有了!后来她清楚的看到,“我是没有价值的、我不配得到任何动心”早已成了她深信不疑的信条并导致她不断陷入悲剧的漩涡。 

 15岁时,露易丝·海无法继续忍受性骚扰,从家里和学校逃了出来,找了份宴会服务员的工作。由于对爱的极度饥渴和卑微的自我认知,她愿意把自己奉献给任何一个对她好的人。刚过完16岁生日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女婴。显然她无力抚养,但她给孩子找了个良好的、爱孩子的家庭。

  之后露易丝·海离开家乡去了芝加哥,三十多年都没有回去过。很长一段时间,她经历的童年暴力都让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所吸引的男人都是不断虐待她。然而通过积极的工作体验,自尊心逐渐增强,迟到的好运也开始眷顾她。

辗转到纽约后,成为了一名时装模特,多年后,又遇到一位富有魅力、受过良好教育的英国绅士,他们走入了婚姻殿堂。  原本以为会稳定的幸福下去,可命运再一次捉弄了她,结婚14年后,她的丈夫突然宣布要与另一个人结婚,听到这个消息,她的世界再一次崩塌。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露易丝·海遇到了心理学,新鲜有趣的知识让她变成了一个如饥似渴的学生,贪婪的吞咽着所有能够抓到的有关心理康复的知识。一段时间后,开始开办培训班并且开始写《治愈你的身体》这本书,她享受着心理学给自己的带来的巨大的美好的改变。 

 然而天大的不幸再一次降临到她的头上。

有一天,他被诊断出患了癌症。极度恐慌之后,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她知道癌症是由于埋藏在心中的深深的怨恨长期得不到化解,而导致癌细胞逐渐吞噬身体的。  手术切除癌症组织的同时,还要在思想上去除导致癌症的根源,才不会让癌症复发或转变成其他的病发作。

  她立刻对自己的康复肩负起了责任。一方面研究所有可能康复的各种方法,另一方面,露易丝·海意识到,她必须开始爱自己,不能再拖延或者敷衍自己了。

开始时,她很难面对镜子中的自己说:“露易丝,我爱你。我真的爱你。”坚持下去发现,很多情况下她不再像之前那样责怪自己了,这是镜子练习起作用了。这个过程后来被写进了那本帮助万千读者学会爱自己的书里————《镜子练习》。

  同时,她用击打枕头和怒吼的方式表达童年时期满藏在身体深处的愤怒、逐渐化解对父母的怨恨,改变吃垃圾食品的饮食习惯,并清楚头脑里的垃圾思想······ 奇迹出现了,露易丝·海在被确诊患癌6个月后,完全没有癌症迹象了!

她由此总结到:疾病能够被治愈,如果我们愿意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信念模式和行动方式!  除此之外,露易丝·海还化解了和母亲和妹妹的矛盾,引领他们从痛苦的生活中走出来。

同时帮助了千千万万来访者抛弃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学会爱自己,并成功找到新的自己,过上内心平和的生活!  其实书中露易丝·海对自己生平经历的描述只有短短的几页,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她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教会读者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身体方面,她认为一个人如果长期忍受某种疾病的折磨,一定是ta没有宽恕,或者对别人,或者对自己。她说人类90%以上的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比如,一个人如果患了眼疾,可能是她不想看到某些人事物;如果是喉咙上的毛病,可能是表达被堵塞;如果膝盖疼痛,可能是ta对自己要去的地方心生恐惧;如果是消化系统的毛病,那就是对某些事情的发生无法“消化”;排泄系统出了问题呢?比如便秘,那可能是生活中舍不得丢掉某些东西······  书的结尾,还有一个情绪和疾病的关系表,我对照了下自己和身边人的情况,发现十之八九是准确的。

  在心灵方面,露易丝·海开凿了一条温暖的小溪,清澈温和的溪水汩汩流进我的内心,没有指责,没有评判,只有温润的爱抚。  她告诉我们哪些想法是旧的需要抛弃的,哪些习惯是给我们带来反复的痛苦的,又给我们展示,哪些新的词汇会让我们充满力量,哪些行为是真正的爱自己。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生命豁的一下开了一个大口子,里面是不一样的阳光和新鲜的风。  作家戴夫·布朗在为《生命的重建》这本书写的序中说:“假如我不幸被抛弃到一个荒凉的孤岛上,而命中注定只能携带一本书,我会毫不迟疑的选择露易丝·海的这本伟大的著作——《生命的重建》。

  对于这本书,估计很多读者会跟我有同感,“重建”这个词还不够,应该算是重生,即使做不到,内心的感觉,也一定重生!

Ⅳ 露易丝·海《生命的重建》D4:改变的第一步是“认识到”

一、改变的第一步是“认识到”

我们常常有很深的旧思想、旧信念,隐藏在我们的内心里了。我们一定要留心它,注意它。只有留心和注意,才可以改变它。

改变现状的第一步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当我们开始考虑改变的时候,改变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p46

我们都想克服我们的障碍,但是我们必须完成每个小步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所出的问题,都应该由自己负责。p47

二、可以通过“知道”来学习新事物

我们可以在两个层面上付诸行动:1、认识抵触;2、继续改变思想。观察你自己,看看你是怎样拒绝的,然后头也不回地向前走。p47

(一)认识抵触

1、非语言线索

我们的行为常常显示出我们的抵触,例如:改变话题,离开房间,迟到……

2、假定

我们经常假设别人是我们抵触的责任者,我们会说这样的话: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我的情况不一样,他们无法帮助我解决我的问题……

3、信念

我们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信念现在成了变革的障碍。我们的一些限制性信念有:没有这样做过,这样是不对的,那样做没用,我不相信它,我不是那种人……

4、他们

我们把主宰自己的力量给了别人,用这个作为我们拒绝改变的借口。我们有这些想法:环境不允许,他们不让我改变,他们应当先改变,我没有时间……

5、自我概念

我们自我认识的信念使我们拒绝改变,或限制了我们的改变。我们认为自己:太老了,太胖了,太不会说话,太没有价值……

6、拖延策略

我们的抵触常常表现为拖延策略。我们使用以下种种借口:我以后会做,我现在没有时间,我有太多其他事要做……

7、否认

这种拒绝方式表现为否认需要任何改变,例如:我什么问题也没有,对这个问题无能为力,改变有什么好处……

8、恐惧

对改变的抵触,更多是以恐惧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未知的恐惧:太难做到了,我会受到伤害,他们可能拒绝我,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我有问题……

(二)继续改变思想

1、不要管你的朋友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却不可勉强别人改变。要求自己改变已经是一件困难的事,又怎能强求他人去改变呢?尤其是当别人完全无意改变时,如果一定要这样做,只有徒然伤害彼此的友情。p53

2、镜子

镜子将我们自己的情感反射回来。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要过充满热情的快乐生活,我们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变。p54

3、重复出现的行为表明了我们的内心需求

我们的每一种习惯,我们一遍又一遍反复经历的那些事,我们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都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某种需求。这种需求与我们的一些观念保持一致。如果这种需要不存在,我们就不会有那样的习惯,不会有那样的经历,不会有那样的行为。p54

4、与毅力和约束力无关

我们试图解决的生活问题只是表面症状,是外在效应。不在内部根源上下手,表面症状也是无法消除的。我们的毅力和约束力稍有松懈,病症又会滋生出来。p55

5、主动放弃需要

你一定要有一种内在的需要,否则你就不会是这种情况了。让我们退一步,去主动放弃需要。

在整个过程中你要爱自己。丢弃旧信念的愿望是你打开门锁的钥匙,这就是秘密。p55

6、“我没有价值”造成了拖延

如果想要避免去我们嘴上说的“想去的地方”,拖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p55

7、憎恨别人的利益

他对于别人利益的憎恨,是他自己成长和改变的障碍。

8、自尊为你打开大门

新的职业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尤其是当你为了乐趣而做时。

9、自我贬低根本不能达到目的

自我贬低只能强化拖延和懒惰,应该把精神能量放在驱除旧的思维模式、创造新的思维模式上。p56

10、自我指责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就是现在,你可以按照你想要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对自己好一点,开始爱自己,赞同自己。

今日小结:

改变现状的第一步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抵触,重新认识它们,继续改变思想。

每日践行:

请对自己说:“我放弃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信条。我值得拥有最好的生活,现在我允许自己接受它。”

“当我花几天时间一遍又一遍朗读这段声明时,我拖延的外在反应将自动消失。”

“当我创造一种自尊的模式后,我不再需要拖延。”

“我开始理解是我创造了这些,我现在认识到我自己的力量,我打算让旧的信念远离我。”

Ⅳ 《降临》:史上最全面的观影究极赏析

如果你在开始之前便已经看到了结局,你还会选择开始吗?

                                                                                             —— 笔者

一、前言

最近几年的北美电影冬季档期里,总会有一部科幻片做为镇档强片上映,这类影片大多以现实中存在的技术,或是以仍存在于理论中的技术为核心,配合着绚烂夺目的现代电影特效,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科幻故事。

这类电影上映后,往往会在市场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观影热潮,或是热烈讨论,或是影评井喷,口碑大热。同时也因为影片的热映,带动起了与电影相关的周边产品及相关领域的销售以及曝光度。

此类影片中涉及到的科学技术有些时候虽然会脱离现实,但大多时候还是有理论基础,因此这类影片也被称为硬科幻电影。

2013年的《地心引力》,2014年的《星际穿越》,2015年的《火星救援》都属于此类影片,科幻影迷们也养成了每年一度的观影习惯,守候在电影院门前,等待着午夜首映的降临。

2016年,这个科幻硬题材的接力棒,传到了《降临》手中。

二、让人意犹未尽的剧情设置

本片改编自华裔科幻小说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以大家并不熟悉的语言学为故事的学科基础,讲述了一个崭新的第三类接触的故事。

神秘的外星飞船降临地球,语言学家露易丝·班克斯接受军方邀请,参与军方的第三类接触项目,以语言为工具媒介,和降临地球的外星人进行交流,了解对方的目的。在和外星人的接触过程中,露易丝学会了识别外星人的文字,建立了相互交流的基础。同时,露易丝因为掌握了对方的文字,也逐渐建立起了外星人的思维方式,而她逐渐发现,自己可以看到未来的事情,甚至是能看到未来一系列事件的结局。

《你一生的故事》这部小说本身故事并不复杂,但是作者特德·姜在创作过程中,在故事的线性发展中,插入了女主角露易丝对女儿的自白,使得故事的正常线性发展被分割,虽然读者的正常阅读往往被插入的自白所打断,但是却巧妙的将小说的两条故事线结合了起来,使得故事想要表达的主题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被娓娓的表达了出来。

所以,将这部小说最终改编成电影,最大的难度反倒不是如何去展现外星人的形态,或是怎么将它们的语言表现出来,而是如何在电影屏幕上将这个故事讲好。既能将小说的故事尽可能不失真的展现在屏幕上,同时考虑到受众的接受程度,如何使观众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看懂故事,理顺故事线,并尽可能理解核心主题的表达,是小说在改编电影的过程中遇到的首要困难。

不过编剧在改编的过程中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小说的表达工具是文字,文字是停留于平面上的,一切关于故事画面的展现完全取决于读者的理解及想象能力,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将获取的文字在脑海生成图像,继而完成故事的理解。

但是电影最大的魅力便是立体形象的展现,也就是将三维世界中拍摄中的景象投影在二维的银幕上,所以本片的导演和编剧在表达的过程中,通过剪辑技能,将两条故事线交叉并行展开,使得整个故事的发展错落有致,同时并不妨碍原著爱好者对故事的再理解。

电影剪辑的技巧,也使得观众在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将女儿的故事理解成已经发生的事情,使得故事展开的过程中,将女主角的生活经历以及角色对白,理解成已经承受着丧女之痛,一切故事的开展都是以这个为前提,也就是说,其实观众在故事的开始,就已经受到了电影剪辑的暗示,进入了主观理解的误区。

直到电影的高潮部分,主角露易丝进入飞船,和外星人进行了最后一次接触,发现在掌握了外星人的文字后,不自觉的已经具备了外星人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具备了非线性时间的思考能力,能看到未来发生的事情,使得观众也瞬间豁然开朗,原来之前的回忆其实并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而露易丝身边的这个男人,居然是她未来的丈夫,故事虽然已经结束,生活却刚刚开始,一个故事的结局,却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这也是特德·姜的科幻小说的特点所在,故事不长,但情节设置往往十分巧妙,充满了让人羡慕的想象力,在《你一生的故事中》,特德·姜因为其华裔的身份,使其用东方人特有的细腻情感,更多的是从东方人的角度去看待和考虑科学的问题,使人们读后,从故事的本身,原因去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为自己带来头脑风暴的乐趣。

而科幻小说甚至是科幻电影,其实也承载着这样的作用,既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感受着科技的进步甚至是对未来的展望,也在同时启发着人们的思考,引导着人们对当下,对未来,甚至是我们以前在生活中从来没有留意的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思考,这也许就是科幻的魅力。

三、充满写意的荧幕表达

大多数的外星人入侵题材的科幻电影,基本上拍摄的都比较火爆,开头一定是地球生活的快乐,再配上略微有些小暴躁的摇滚乐,以此展现出人类生活的和平与愉悦。然后屏幕换成地球的外太空远景,突然掠过一艘外星人飞船,切入影片的正片,入侵正式开始。

既然是外星人入侵的题材,投资高一点的电影,一定是以国家或全人类为整体,陆海空军齐上阵,各种高科技武器集体砰砰砰,时不时的再炸几座世界著名建筑,以此来铺垫人类最终逆袭的艰难,并为来之不易的集体胜利最好情感的渲染。投资成本少一点的电影,也往往会以个人或组织为核心,搭配点炫目的特效,利用力所能及的武器或技术,最后逆袭翻盘。

但是不管投资成本有多少,这类题材的电影一定要有火爆的战斗场景,入侵的外星人也大多是恶意满满,丑陋无比。因为打的不爽快,观众就看的想睡觉,外星人不可恶,观众就不够咬牙切齿,关注点一少,尿点一多,在当下这个快餐消费的社会里,观众就会大呼不过瘾,没意思,就会抱怨自己的票钱不值得,最后对电影的定论往往就是:最火爆最好看的场景都在电影宣传片里了。

所以《降临》在类型表达上,并没有在外星人种族七肢桶上浪费太多的精力和资源,在圆满的将原著小说里七肢桶在荧幕上还原之后,巧妙的规避了此类题材影片常见的拍摄陷阱,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了剧情的展现以及其它相关因素上。

如果说把其它成功的外星人入侵题材影片所带来的观影体验比喻为风暴来临时海边连续不断的滔天大浪,《降临》所带来的观感则像是涓涓细流一样细腻入微。影片将近两个小时,在第十八分钟才给了入侵的七肢桶外星飞船一个真正的全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整部电影除了一次在飞船内引爆炸药的场景以及几个武力威慑画面外,全片没有出现火爆的砰砰砰场景,虽然这和原著的设定有关,但导演和编剧也用巧妙的故事展现手法将观众的焦点牢牢的聚焦在电影的情节发展上。

四、外星人入侵的演习纪实

本片中,外星人入侵后的地球社会的众生态是原著改编后发挥空间最大的地方,虽为剧情服务,并未更加深刻的去挖掘和展现,避免喧宾夺主,但与同类题材的影片相比,却也算是表现的更加深入一层。

在七肢桶的飞船在降临地球后,国家、社会等各个层面的表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第三类接触的典型范本。尤其是国家、军队这两个层面,面对相对较为温和,暂时未表现出侵略意图的七肢桶,与其沟通方式、沟通过程中所考虑的信息逐渐互换、逐层的安保技术措施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如果真有哪天一架外星飞船降落在地球上,再对方未开火的前提下,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去接触对方,基本上和电影里演绎的差不多。

特别是地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后,人类社会面对对方的未知态度,个体和群体上的心理特征,表现的虽然比较克制,但已经相对比较真实。此时,压抑、紧张、焦虑、暴躁,充斥着人类社会以及和第三类接触有关的人,人的这种心理变化和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会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如果你把自己代入电影情节细细的去感受,会发现,这种心理状态实为一种折磨,很多时候,可能打上一仗,要比默默的承担着这种对人类社会是否毁灭的担心来的痛快的多。所以才会有安保军人试图用炸药炸毁的情节,也直接的推进了电影高潮的发展。

另外电影中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合作也因为信息共享中出现武器等和军事技术有关的敏感词而短暂的瓦解,将人性中最根本的特质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其原理又有些和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有些相似。

合作本是双赢,本质上基于人性天生逐利的特质。正因为人有了天生追逐自利的特性,人类社会才会有序的发展,或者说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此项特质。

但当合作中的利益超过共赢的极限,或者说是涉及到自身的生存利益时,恰恰是逐利这个特性,本应为合作的基础,却在此时成为了破坏合作的唯一因素,使得合作变成了一种非零和博弈,而这个经济学名词,也成为了推进电影情节发展的关键词。

五、充满外星感觉的电影配乐

本片最大的亮点,实为本片的电影配乐。本片的电影配乐来自冰岛的作曲家约翰·约翰森(Jóhann Jóhannsson),他是继《囚徒》、《边境杀手》后与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第三次合作。

而《降临》在今年的大获成功,约翰·约翰森为本片谱写的电影配乐功不可没。全片的音乐鲜见激昂的节奏,但低沉、铺陈、神秘,类似于七肢桶语言发音的声调,成为了全片配乐的基础,偶尔出现的女声合音,更展现出电影主题内涵的宏大性。

电影配乐是一部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这样一部以剧情为核心,内涵性极强的硬科幻题材影片中,缺少了同类题材火爆的场面,约翰·约翰森贡献的经典电影配乐大大弥补了此项不足,使观众在观影中,能更有效的沉浸在这个充满大量内涵的电影之中。

因此,《降临》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奖实至名归,也展现了约翰·约翰森这位来自冰岛的作曲家独特的艺术才华。

六、这一刻,我们都是哲学家。

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除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带给观众愉悦的观影体验,更重要的是,能让观众在观影后,根据电影的主题及其作表达出来的意图,产生无限的遐想与思考,这也许就是科幻电影一直吸引人,让很多影迷津津乐道之地。

《降临》涉及到了很多科学及学科原理,诸如物理学中的费马原理、语言学中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哲学中的决定论等,大多晦涩难懂,让人理解起来颇费些周章,鉴于网上相关的解读文章很多,要比笔者写的更为专业,在本篇文章里,我们就不涉及相关的科学原理探讨了。在本文中,我们只重点去探讨一个话题,就是“如果你在开始之前便已经看到了结局,你还会选择开始吗?”

时间是线性发展,并且是单向不可逆的。虽然人类在科幻故事,或是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理解和解释“祖母悖论”而提出了平行宇宙之说,但对于现实来说,平行宇宙仅仅是一个假想而已,人类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这个假想,只能接受目前我们所知的时间理论。

《降临》中的七肢桶来到地球的目的,是因为它们预见到三千年之后,七肢桶这个种族会遇见灭顶之灾,所以它们特意来到地球,将能打开时空隧道的技术传授给人类,使得人类能在三千年后七肢桶遇到危难的时候解救它们。

七肢桶的语言思维特点决定了它们能够非线性的去思考与表达问题,也就是说,它们同时具备了预知未来事情发生的能力,而根据语言学中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露易丝·班克斯在学习七肢桶的语言时,也具备了这种思维能力。

因此她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看到了自己的女儿的一生,一个降临此世带来快乐的开始,一个因病离开此世带来悲伤的结局,这也就是为什么原著的小说会叫做《你一生的故事》。

而对于人类这种高级物种来说,明日的太阳永远从东方升起虽然是自然界持之以恒的不变真理,但是自身的未来永远充满了不可知的神秘性,这一直是人类能平静生存下去的动力之一。

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未来的人生走向,知道了自己身边人未来的人生走向,而你却无法作出任何的改变,只能静待结果的到来,那我们的人生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我们是否还有信心愿意等待明日太阳的升起?

《降临》筑建在各种晦涩难懂的学科理论之上所要讲述的故事,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核心意图其实就是以上的这层意思,类似于东方的宿命论,人其一生,命运已定,所做再多,终至如此。其对人哲学观、宗教观上的冲击远大于其对外星人入侵题材的平实演绎。

剧中的女主角在知道了自己和自己女儿的未来后,崩溃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无限的惆怅与平静,她无力去改变什么,只能像一叶孤舟一样,飘荡在缓流的小溪上,随波逐流,飘向前方的尽头,默默的接受明天,淡定的去度过每一天。

由此出发,带给观众的观影感受是,面对一旦可知的未来,在时间与结果面前,人类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现实社会,我们面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尚难做到活到当下,心如止水,更何况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的未来,我们是否还有信心能安然的度过每一天,自己的内心是否能平静下来,等待自己人生结局的到来。

这也正是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的魅力所在,作者特德·姜凭借此篇小说获得了1999年雨果奖最佳中篇小说提名,更成为2000年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的得主。其并不仅仅是用几个科学概念讲述了一个巧妙的故事,故事背后所带给读者哲学观、宗教观乃至科学观上的冲击与思考才是科幻题材作品一直存在并受人追捧的目的所在。

对于人类来讲,可能生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域,拥有着不同的身份与生活,面对着各种的是非与不公,遭受着不同的快乐与痛苦,在富裕或是贫穷的社会中挣扎着。但是上帝唯一赋予人类一件公平而共同的东西,就是时间。

正因为时间的公平,我们才能开始不同的生活,谱写着不同的生命的故事,人生的意义也因此便的不同而多彩。在此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因此构筑而起,书写着不同的历史,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七、结语

二零一七年二月二十六日,第八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的洛杉矶落下帷幕,《降临》虽在本届奥斯卡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等在内的八项提名,并有机会冲击最佳改编剧本奖,但最后遗憾的只搬回了最佳音效剪辑奖。

但《降临》整体表现仍是瑕不掩瑜,在2016年的科幻片市场,获得了不错的电影票房和不俗的电影口碑,其4700万美元的投资预算虽低于《星际穿越》的1.65亿美元很多,但该片的故事性、艺术性以及影响性仍不输于《星际穿越》这部在各方面都算是巨制的史诗级科幻电影。

相信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降临》仍是科幻电影爱好者讨论的话题之一,而它所带来的思考,会给很多人带来启发,让我们能沉下心来,活在当下,用心去珍惜和享受生命的每一天。虽然在现实中,未来仍不可期,但我们仍该抱有信心,去静待明日太阳的升起,用热情去拥抱未知的明天。

毕竟,我们还没学会七肢桶的语言,我们还没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而未来,对我们来讲,仍然充满了神秘的变数,不是吗?

Ⅵ 《生命的重建》-露易丝·海 谢丽尔·理查森

国际知名心灵导师的治愈力作,系列作品被译成26种语言畅销全球35个国家,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第yi名50周,总销量达5000万册。本书为国际心灵导师与畅销书作家有关心灵疗愈的诚心之作,旨在传达这样一种观念,热爱生活,你将看见奇迹。重视内在的力量,从心改变,你的人生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转变。露易丝·海走过不幸的童年、破裂的婚姻以及癌症的阴影,从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成长为美国新时代运动领袖人物、伟大的心灵导师,用她的智慧和博爱影响和疗愈着世界各地无数的人。本书是露易丝·海在84岁高龄时首次坦承自己40年来的心路历程,与作家谢丽尔·理查森共同探讨了一系列重要而实际的话题:如何改变人生体验?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如何化解忧愁?她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告诉读者如何通过“自我肯定法”帮助自己冲破人生的迷障。

Ⅶ 丧尸超人是哪个电影

“丧尸超人”是英剧(不是电影)《超人和露易丝》里面的。

《超人和露易丝》系列是由CW出品的一部超英剧,主要讲述的是超人和露易丝结婚后,一边打怪兽一边育娃的家庭故事。

男主角扮演者:泰勒·海克林1987年9月11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作为演员,他因《毁灭之路》 (2002),《各有少年时》(2016)和《少狼》(2011年)而被人熟知。除此之外他还曾出演过《五十度飞》《各有少年时》《少狼系列》《灵书妙探》等等。

女主角扮演者:比茜·图诺克1981-01-19出生于美国纽约,她参演的电视剧有《豪斯医生》、《铁证悬案》、《白宫风云》、《血色月光》和《法外狂徒》。 最最最出名的角色是美剧《格林》系列里的女一号朱丽叶。

阅读全文

与以露易丝海为主角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茅山道士打僵尸电影大全 浏览:710
十大大尺度电影 浏览:894
谁有亚马逊食人族电影完整版 浏览:861
林正英的盗墓电影大全 浏览:997
杰克船长电影完整 浏览:152
8090动画片大全电影网 浏览:974
虹猫蓝兔大电影电视台采访 浏览:72
电影名字un 浏览:3
84年讲二战法国海外兵团的电影 浏览:42
今天什么有电影 浏览:922
成龙拍的龙的电影特写 浏览:387
毒液致命守护者免费完整版电影 浏览:728
第一次爱的人英文版电影插曲 浏览:42
电影太平洋电影院龙城国际 浏览:598
哥哥法国电影介绍 浏览:92
红与黑法国电影下部 浏览:744
港台三级爱情电影 浏览:348
奥拉星大电影1免费观看 浏览:617
爱情硝烟电影 浏览:88
大逃奔电影在线观看影片 浏览: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