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演:龙天翔。类型:香港伦理 电影樱花劫是一部爱情片。
龙天翔,台湾演员,年轻时在香港邵氏经典电影出演电影。曾出演多部电影和影视剧等。早期是邵氏演员,导演张彻的第五代弟子之一。经常在张彻后期执导的电影中担任主要角色,邵氏后期较著名的武打演员之一。80年代初期,随着邵逸夫逐渐将重心移往电视行业而掌管TVB和嘉禾公司 《铁旗门》浪子燕秀的日益崛起,邵氏电影公司开始渐渐走下坡路。1985年,龙天翔离开邵氏前往台湾,将事业重心移往电视剧,在多部电视剧中出演角色。
② 辉煌时期的香港电影,叱咤风云的男星TOP15
TOP001:午马
午马,这应该是艺名,1942年出生于天津,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香港邵氏成为演员,其能演能编能导,算得上香港电影界一号人才。擅长出演亦正亦邪的老江湖及搞怪角色,1987年因在《倩女幽魂》中饰演的道士燕赤霞,荣获第二十四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其出演的经典电影还有笑傲江湖、奇迹、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等。
TOP002:许冠文
若不是因为午马老先生的离世,我会将许冠文放在此帖第一位。还需要什么理由吗?我想第一届香港金像影帝的称号就已经足够了。
许冠文,1942年出生于广东,自幼随父母移居香港,在许氏四杰(许冠文、许冠武、许冠英、许冠杰)中排行老大。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就开始在无线担当主持,七十年代初在邵氏演出电影,之后创立许氏兄弟,电影全部自编自导自演。开山之作鬼马双星及其后的半斤八两、摩登保镖等均创下当时香港票房纪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喜剧风格的电影一时风头无二,并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男主角提名。其电影代表作还有合家欢、神算、抢钱夫妻、鬼马狂想曲、宝贝计划等。
周星驰之前,他是港片里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TOP003:麦嘉
麦嘉,1944年生于广东,是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影帝,获奖角色正是影片最佳拍档里深入人心的角色,光头神探。麦嘉是香港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编剧及制片人,上世纪七十年代,麦嘉先后与人合伙成立多家电影公司,直到八十年代初开创港片新时代的新艺城。
有评论这么说:如果六十年代是邵氏的时代,七十年代是嘉禾的时代,那么八十年代就是新艺城的时代。新艺城公司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非常卖座的吴宇森执导的滑稽时代,之后麦嘉与许冠杰主演的最佳拍档更是横扫香港影坛,续集不断。新艺城的经典影片还有英雄本色、监狱风云、难兄难弟、搭错车、开心鬼、八星报喜、何必有我、阿郎的故事等。
在电影这个行业,无论是从事的是哪种角色,麦嘉都可谓成功的典范。
TOP004:泰迪罗宾
泰迪·罗宾,1945年出生于广西,身形短小的形象深入人心。
泰迪·罗宾是香港音乐人、导演、演员及制片,曾有香港乐队第一人之称,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入电影界,90年代后逐渐淡出。其饰演的角色大都是些活宝类人物,笼民中尖酸刻薄的笼友,双龙会里的泰山等,2011年以打擂台获得金像奖最佳男配。泰迪·罗宾导演的作品有我爱夜来香、卫斯理传奇、香江花月夜等。此外,他还为不少影片担任作曲和配乐。
TOP005:冯淬帆
冯淬帆,出生于1945年,香港电影演员和监制,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进入无线,七十年代拍过不少剧集,八十年代从影,其眼镜、胡子及督察身份的角色在港片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冯淬帆的电影代表作有五福星及霸王花系列,最为人熟知的经典角色莫过于其与吴耀汉、秦祥林/苗侨伟、洪金宝、曾志伟/岑建勋等主演的五福星系列里的犀牛皮。如果你看这张脸都面生的话,你肯定错过了香港电影的辉煌时期。
TOP006:罗家英
看到他,我想你的第一反应也是ONLY YOU~师傅来了!
罗家英,1946年出生,从事粤剧表演五十年的他从影后成为了搞笑影星,尤其是大话西游里罗里吧嗦的唐僧令其名操一时。其他经典角色还有国产凌凌漆里神经质的达闻西,1995年他曾以女人四十里的角色获得金像奖及金马奖双料最佳男配。
TOP007:黄百鸣
黄百鸣,1946年出生,香港电影导演、监制、演员及制片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与麦嘉、石天等创办新艺城影业,后因麦嘉撤股其又于九十年代初创办东方电影。黄百鸣可谓香港电影标志性人物之一,最初以编剧身份进入香港演艺圈,由他编剧的搭错车、最佳拍档、何必有我和阿郎的故事等影片都曾广为流传,而且其中所有男主角都当上影帝。后来黄百鸣兼任导演与演员,代表作品有开心鬼及喜事贺岁系列电影。
TOP008:狄龙
狄龙本名谭富荣,1946年出生于香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从影,从小练过咏春的他当年也是英俊潇洒的一线打星。七十年代在楚原导演的系列古龙武侠电影里,狄龙主演过很多部,代表作有刺马、楚留香、独臂刀等,1979年曾获香港第25届亚太影展男主角,曾与李小龙、梁小龙、成龙并称香港四小龙。
狄龙的事业第二春是在1986年与周润发、张国荣共同出演的英雄本色里成功塑造了宋子豪的经典角色,凭此片获得第二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八十年代末因病淡出影坛,九十年代初复出,在各种类型影片中都有不同尝试。
TOP009:林子祥
林子祥,1947年在香港出生,是香港著名歌手和演员。学生时期就曾组织乐队的他在八十年代的香港乐坛举足轻重。林子祥为人低调,故有歌隐之名,一抹胡子是其标志。
电影里的林子祥在1983年,曾凭电影投奔怒海提名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其电影代表作包括与郑裕玲主演的三人世界系列,富贵吉祥、我爱夜来香及最爱等。
TOP010:许冠杰
许冠杰,1948年出生,许氏四杰之一。他被称为粤语流行音乐的开山鼻祖,曾有歌神之称。1967年正式出道,1974年推出的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香港当代流行乐坛的序幕。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许冠杰主演二十多部港片。最初在嘉禾磨练演技,其后与两个哥哥许冠文及许冠英主演了鬼马双星、半斤八两、摩登保镖等风格轻快的喜剧,票房大获全胜。可以说当年的许氏兄弟就是嘉禾的金字招牌。八十年代初许冠杰加盟新艺城电影,第一部影片最佳拍档就使新艺城成为能与邵氏、嘉禾相抗衡的电影公司。之后许冠杰在新艺城还拍了全家福、打工皇帝、卫斯理传奇、笑傲江湖等影片,尤其是其在笑傲江湖中扮演的令狐冲令其演艺事业重回鼎盛,主题曲沧海一声笑也成为成为武侠电影插曲的经典。
九十年代初,由于黄百鸣、石天及麦嘉在电影上的分歧,导致新艺城的瓦解。离开新艺城后许冠杰又与许冠文、许冠英又重拍电影新半斤八两,可惜在周星驰无厘头喜剧横行的时代,许氏三兄弟的风光已经不再。
TOP011:梁小龙
梁小龙,1948年出生于广东,年少进入武行,以替身演员出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就与李小龙、成龙、狄龙并称为香港演艺圈四小龙。15岁时进入武行并开始做替身演员,上世纪八十年代主演的电视剧霍元甲及陈真、四大名捕等可谓家喻户晓。
梁小龙虽曾主演过多部电影,但大都年代久远。2004年,其在周星驰电影功夫里的终极反派火云邪神一角应该是其近期最经典的银幕角色。
TOP013:石天
石天,1950年出生,香港电影演员、导演及制片人,当年的新艺城影业三巨头之一(另两人是之前提到的麦嘉及黄百鸣)。石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主演电影,八十年代投入新艺城的台前幕后,直到九十年代初淡出影坛。其电影代表作有醉拳、蛇形刁手、我爱夜来香、刀马旦、最佳拍档、滑稽时代、英雄本色2等。
TOP014:谭咏麟
谭咏麟,1950年生于香港,香港音乐人及演员,在华语流行乐坛有永远25岁的谭校长的美誉。
1975年谭咏麟出演电影,1981年获得第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八九十年代主演过很多港片,电影代表作品有与周润发主演的江湖情、与成龙主演的龙兄虎弟、与刘德华主演的至尊无上及双城故事、黄飞鸿笑传、广东五虎之铁拳无敌孙中山等。
TOP015:陈勋奇
陈勋奇,1951年出生,香港导演、制片、编剧、武指、配乐及演员等多重身份,也是公认的香港电影全才。
陈勋奇由电影配乐踏入影坛,七十年代接触武术,八十年代初与洪金宝主演电影提防小手,后自导自演了影片佳人有约、空心大少爷等,后聘用王家卫为其电影编剧,长达六年之久。之后在王家卫执导的重庆森林、堕落天使及东邪西毒三部电影中,陈勋奇也为王家卫担任电影配乐的工作。陈勋奇主演的电影代表作还有和狄龙、袁咏仪合演的边城浪子及之后的喜剧电影辣椒教室等。
③ 彭鹏的简介
彭鹏 Peng Peng,香港邵氏电影男演员,活跃于1959 -1976年。彭鹏原名王志平,出生于广东,1959年来港,加盟邵氏,多出演喜剧角色。其中以在《西游记》系列中扮演的猪八戒最受欢迎。最后一部邵氏作品是《大老千》(1975),现已息影多年。
④ 东方不败是男的还是女的(东方不败为什么火了这么多年)
在金庸先生的作品里,东方不败可以说是影视作品翻拍里最火的角色之一,虽然是反派,但很多人喜欢他霸气而不拘于世俗的性格,东方不败从出场到退场,虽短暂却令人印象深刻。
他是武侠世界中第一个"不男不女"的武林高手。一代英雄,引刀自宫,模仿闺阁妇女,他做着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事情,却乐在其中,他只关心个人喜好,而无视部下弄权,神教安危,冷静且自大,才是这个人物最吸引人的性格特点。
金庸曾经说过,东方不败是个不好看的、中年的、身体有缺陷的"二椅子"。尽管金庸本人并不喜欢大家美化这个反派,但他依然是《笑傲江湖》中最有影响力的角色之一。
(图片来源于 东方IC)
《笑傲江湖》的第一次翻拍在1978年,由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由男演员田青饰演东方不败,在影片中完全以刚毅的男子形象出现,感觉跟原著有点相差。
第二版是1984年的香港无线电视剧《笑傲江湖》,饰演者江毅,就是大家所熟知1983版《射雕英雄传》里的柯镇恶。很多观众表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柯镇恶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感觉这个版本的东方不败也和原著差距很大。
第三个版本,是1985年台湾台视电视剧《笑傲江湖》,扮演者是曾在《新白娘子传奇》中饰演过法海的乾德门,这一版的东方不败也是让人出戏,感觉有法海内味了。
第四个版本,就是1992年香港电影《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中人们心目中最经典的林青霞版本的东方不败了。影片由程小东执导,李连杰、林青霞、关之琳、李嘉欣等主演,于1992年6月26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据说当年金庸先生专门致电给当时的制片人徐克,明确反对林青霞出演片中的东方不败,但徐克力排众议,最终让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一改以往的男性角色出演,让这一版本的东方不败成为了时代经典。
1993年拍摄了衍生电影《东方不败风云再起》,程小东、李惠民执导,林青霞、王祖贤、于荣光、王静莹等主演。讲述东方不败隐退后又重出江湖,追求不凡人生,与雪千寻、顾长风三人爱恨纠葛的故事。
其中王祖贤饰演的雪千寻和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更是看点十足,两大女神的对手戏也十分经典,在电影中,她们有许多亲密戏的镜头,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可以说比男生还要帅,和王祖贤的激情戏也拍得非常唯美,被称为神级cp的二人到现在也有粉丝制作对手戏剪辑,只要说到经典,就一定会有林青霞和王祖贤。
这部电影从选角到制作都下足了功夫,让许多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是难得的经典。林青霞和王祖贤虽然是两个女子,但是她们激情戏也是唯美且令人心跳加速。
有人在观影后评:林青霞是成就东方不败的最大功臣之一,她的扮相,她的眼神,她的风情万种,她的凄然绝望,都幻化成了一个经典。她带给观者的心灵震撼和视觉美感是触目惊心的。
而林青霞之后,东方不败女性化也在翻拍的影视作品中得到了认可。1996年,台湾电视剧《天师钟馗之葵花宝典》,由杨丽菁在饰演东方不败,但扮相也和上一个版本的林青霞十分相似。
同年,香港电视剧《笑傲江湖》中,男演员鲁振顺饰演东方不败,虽然是林青霞之后唯一一位男演员饰演东方不败,但是在此剧中并没有太多戏份,但是整体的形象跟原著还原度也是很高。
2000年,台湾再次出了一版《笑傲江湖》,由刘雪华饰演东方不败,也就是第七版的东方不败,在1985年的那一版《笑傲江湖》中,刘雪华饰演的是任盈盈,而到了这一版却变成了东方不败,但老戏骨刘雪华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她演的东方不败让人恨不起来。
第八个版本是2000年新加坡版《笑傲江湖》,由郑秀珍饰演,英气的样貌扮演起东方不败来也是十分帅气的;
第九个版本便是2001年内地拍摄的第一部《笑傲江湖》,由越剧演员茅威涛饰演,从某种程度来说还原了原著。虽然是女演员,但是那种雌雄莫辨的扮相真有原著内味了,很多观众当时也以为她是个男人。
第十个版本就到了2013年《新笑傲江湖》,由"偶像剧女王"陈乔恩饰演,这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版本。
时隔12年再次翻拍的《笑傲江湖》,这次的东方不败直接就是个女人,电视剧中的设定是她女扮男装入的日月神教,并没有自宫,一直都是女人,那么问题来了,她不自宫,怎么能练葵花宝典?
而且这个版本的东方不败是让人怜爱的,陈乔恩本人也是美丽而且温柔,五官柔和缺少英气的,剧里的东方不败为了令狐冲可以无畏地去付出与让步,爱情的元素就占据了人物故事线的大部分,剧情与原著的冲突也让这个版本引起了很大争议。
你最喜欢哪个版本的东方不败呢?
⑤ 邵氏四大导演之一:李翰祥,他擅长的不仅是风月片(上)
道长原计划写完邵氏艳星后写个美国凶案系列,让大家转换一下口味,不过郑浩,刘涛,一罐啤酒,夏天的风等朋友都留言说想看李翰祥和张彻这些邵氏导演的故事,那我们还是先开个邵氏四大导演系列吧!
李翰祥、张彻、胡金铨、楚原作为邵氏名气最大的四位导演,他们的人生可能一本书都写不完,要想写进一二篇文章里更是困难,我们不如从李翰祥开始,说一说他们在影坛的一些趣事,也许会更有意思。
说起李翰祥,可能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风月片大师,其实,李翰祥一生拍片无数,历史、戏曲、奇情、风月、歌唱、恐怖等什么类型都有,风格多变,有着“片厂变色龙”之称,不过,他最为出色的是黄梅调,清宫戏,风月片三种,各有各的妙处。
李翰祥生于1926年,辽宁锦州人,曾在北京学习西洋画。于1948年赴港从事有关电影工作。他从演员开始,担任过各种职务,如美工、编剧、副导演等。 1954年升任导演,首部独立执导作品为1956年拍摄的《雪里红》。
《雪里红》受到邵氏赏识,经尔光促成,李翰祥离开了永华公司,加入了邵氏,进入邵氏的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主演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不但荣获了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随后还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
《貂蝉》票房的成功令老板邵逸夫对李翰祥极有信心,随后便支持李翰祥拍了《江山美人》,该片1959年公映,得到空前的卖座纪录,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影片中的一大支。
1963年,李翰祥大胆地起用当时籍籍无名的凌波反串男主角,导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影片公映后轰动了整个东南亚,首次接触黄梅调的台湾观众更是如痴如醉,据说有人看过一百三十几遍,凌波也凭着此片红了几十年。
但拍完《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李翰祥却对邵氏起了叛心。他想离开邵氏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对自己的待遇不满,在李翰祥的访谈录里,他是这么说的:邵逸夫去把岳枫、陶秦都重金挖角过来。岳枫拍《红娃传》预算16万,他导演费就三万二万的,我才八千港币一个月呢!他们拍一部等于我拍三部。可是《江山美人》在吉隆坡又得了最佳影片在内的12面金锣。算算,我替邵氏大概赚了3600万元,等于我替它擦亮了招牌。
那个时候邵氏公司的招牌真的很亮,我可以说是为邵氏打亮了招牌,也擦亮了招牌。但是在那个时候,我还是第三流的导演。我受委屈到什么程度呢?那时邵氏公司在清水湾片厂盖了四个棚,我没在棚里拍戏,没我的份,因为他们一个人占两个棚拍戏。
老实讲没有赚了钱不顾伙计的,我现在说的都是很坦白的,那个时候我一直要拍《红楼梦》,那时我可能有点功高震主,连邹文怀的话也不听,邵逸夫也都听我的。哪晓得,我到日本出外景时,他们就找了邱什么我也不记得名字,拍了《红楼梦》,找袁秋枫,找乐蒂、任洁合作。这件事我很不满,这就是我离开邵氏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是我到日本拍《梁祝》特技场面的不愉快事件。邹文怀领导我们去的,他和乐蒂、凌波住在一个五星级大酒店,把我跟助导金铨和任洁、李昆住在一个三级酒店,这也是我离开邵氏原因之一。但主要还是他们找别人拍《红楼梦》,这简直就是给我颜色看—不是你一个人会拍黄梅调,别人也会拍。
还有一个原因,我在拍《梁祝》的时候没说完,邹文怀带着日本制片赚了很多钱,现在我知道了,他带着别人,然后打报告说李翰祥做化蝶,飞天场面时增加预算,这不对、那不对的。特技结果后来都拍得不好。邵逸夫看了很不满意,不满意他也不好讲。我提议结尾重新拍,拍完了再配音,有天邵逸夫脸色铁青,他喊「翰祥,这是钱哪!」他意思是,你花了那么多钱,超出那么多预算,当时我眼泪在眼眶转:我给你邵氏公司赚了那么多钱,打响了那么大招牌,江山是我打下来的,你跟我说这种话,那时我心里很不平衡。“
可以看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成名就后的李翰祥对邵氏颇多怨言,但邵氏是老板制而不是股份制公司,对员工实行的是工酬制度,虽然邵逸夫很想挽留李翰祥,但却采取强硬的用合同威胁的方法。
“我想离开邵氏,邵逸夫并不是不知道,我跟他说我要离开了,邵逸夫说有合同啊,你一走我就告你,完全用这种方法对付我“,李翰祥说,”我就是吃软不吃硬,你就是打官司,我也死也不干。“
邵逸夫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出于恼怒,想当初是邵氏给你机会,让你出人投地,捧红了你,如今你一羽翼丰满,就想着远走高飞,要是人人都这样,那还得了?但面对邵逸夫的威胁,李翰祥却下定决心,就算合同没到期,就算毁约,就算打官司,我也要走。
邵逸夫看到来硬的不行,便让邹文怀去劝说李翰祥,他让邹文怀告诉李翰祥,不但会增加他的片酬,还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但他没想到邹文怀虽然希望公司发展强大,但内心却隐隐希望李翰祥离开,所以他去劝说李翰祥并不带多少诚意。
既然没有诚意,李翰祥自然是铁定要走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一定要走,就随他去吧!“邵逸夫私下里对邹文怀说,他虽然拿合同来要挟李翰祥,但江没真正打算过和李翰祥打官司,两败俱伤的事情他是不屑去做的,但是,听说李翰祥要带凌波走,邵逸夫是真着急了,他对邹文怀下令,无论如何要留住凌波。
没遇到李翰祥之前,凌波只是一个拍福建语电影的无名演员,是李翰祥一手捧红了她, 对李翰祥,凌波是心存感激的,所以李翰祥一开口,凌波就答应跟他走。
邹文怀对正当红的凌波和对李翰祥不同,他真心不希望凌波离开,他很有办法,没有劝凌波留下,反而很贴心的对凌波说:“你年轻,那里有前途就去那里干,李导是个有本事的人,跟着他错不了,我不留你。不过,你跟他要十万块钱,他给你,就签合同,不给,就不签,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对一家公司实力的考验。你想,一家公司连十万块都拿不出,你在这家公司还有什么前途,况且你现在已经是大明星了,身价远远不止这个数。”
凌波听了邹文怀的话,真的跑去找李翰祥要十万块钱,李翰祥事后回忆说,凌波这事最好玩了,邵逸夫这人厉害,他要凌波跟我要求:“我要十万现款,有就跟你们签合同。“邵逸夫明知我拿不出钱。凌波不能来,我也骑虎难下,不能不出来,所以就组织了国联。
1963年,李翰祥在另一个电影大亨:电懋老板陆运涛的支持下,脱离邵氏自组国联电影公司。
今天先说到,明天再继续说说李翰祥离开邵氏又返回邵氏的故事,还有他如何调教演员演技的趣事。
⑥ 上世纪娱乐圈中的老牌大帅哥,居然有人比李小龙许冠杰郑少秋还帅
金焰
金焰(김염,原名金德麟,1910年4月8日-1983年12月27日),今韩国首尔人,父亲因参加朝鲜民族独立运动而受通缉,于1921年举家迁至中国,定居通化并加入中国国籍。。中国第一代影帝,老上海电影明星之一。成名作是与阮玲玉合作的《野草闲花》等。周总理曾亲切地称他为“中国的附马”。他也有“电影皇帝”的美称。
赵丹
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1915年6月27日诞生于扬州,中国著名电影演员。1932年被明星影片公司著名导演李萍倩看中,在无声片《琵琶春怨》中扮演一纨绔子弟,从此成为明星影片公司的基本演员。和周总理关系匪浅
金汉
金汉原名毕仁序,籍贯山东,香港知名电影演员。香港新法书院毕业,后任职于洋行。相貌英俊,身材高大,和知名电影演员凌波为影圈中一对模范夫妻。
金汉年轻时在片场当场记,1961年开始从影,以演《花木兰》一片成名及走红。
关山(Shan Kwan)(1933年4月20日-2012年10月1日),原名关铁骑、关伯威,满族镶蓝旗人。辽宁沈阳人,1960年代最红的国语电影男演员之一,也是著名影星关之琳的父亲,以演文艺片最为出色。代表作品有:《阿Q正传》《不了情》《蓝与黑》《珊珊》《烽火万里情》等。2012年10月1日,关山在香港离世,享年79岁。或许真正的代表作是关之琳吧。
谢贤
谢贤(Patrick Tse),1936年8月9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番禺,香港影视演员、导演、编剧。因排行第四而被行内人称为“四哥”。1978年2月,谢贤追求狄波拉,并在1979年共谐连理,两人育有一子一女谢霆锋和谢婷婷,但谢贤风流的性格,二人于1995年离婚。谢霆锋和年轻时候的谢贤长相极为相似,不过,个人感觉,谢贤长得更帅些。
李小龙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他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UFC开创者、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说实话李小龙长得还不错。他是真正的巨星,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华武术都是因为他。
江汉
江汉(1939年9月10日——),原名江汉(1939年9月10日-),原名姜永明,汉族,辽宁省辽阳县人,现为香港电视演员,在香港成长,早年在长城、凤凰电影公司演出电影,是电影公司的当家小生。
狄龙
狄龙(Tommy Tam),本名谭富荣,1946年8月19日生于广东新会。动作演员、导演、编剧。与李小龙、梁小龙、成龙并称香港“四小龙”。狄龙在拍戏过程中有不少武打镜头,他无论是摔是打,坚持不用替身演员。为此他的夫人陶敏明和狄龙闹别扭,陶敏明觉得他年龄不小了,剧组又没有为他上保险,不太安全。后来陶敏明请来好友梁凤仪劝说狄龙,但她也未能成功,只好自己出钱为狄龙买份保险,好向陶敏明交代,也化解了矛盾。可能就是因为受伤过多,所以老得比较快。
王羽
王羽,原名王正权,1944年3月28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为空手道好手,香港影视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从影三十年,共拍了60多部武打片,参与制作和监制的电影共计有80多部,为新武侠世纪的第一位武侠电影红星。2011年7月,王羽自爆曾与林青霞交往,但当年自己形象负面,半年 后痛斩情根!
杨帆
杨帆(1943-2006),60、70年代香港邵氏电影著名男演员,生于1943年,出生于四川,在台湾长大,“国立艺专”影剧科毕业,1966年赴港加入邵氏电影公司,首次在琼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船》(1967)中担任要角,一举成名,成为当红文艺小生。
姜大卫
姜大卫,1947年6月29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演员、导演、武术指导及编剧。姜大卫3岁时全家移民香港,4岁即当童星,开始了演艺生涯。其兄秦沛和同母异父的弟弟尔冬升,以及其妻李琳琳都是香港著名艺人,姜大卫和狄龙是邵氏有名的帅哥。
郑少秋
郑少秋,1947年2月24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中国香港演员、歌手。1979年,郑少秋与赵雅芝合作《楚留香》成为荧幕情侣、收视保证。该剧于1982年引进台湾,创70%的台湾最高收视纪录,郑少秋因此被评为台湾十大明星。1995年的《香帅传奇》,郑少秋再次出演“楚留香”,该剧成为1995年台湾收视冠军。2006年,第29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郑少秋获香港乐坛荣誉大奖“金针奖”,肯定了他对乐坛的贡献
许冠杰
许冠杰,1948年9月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香港歌手、演员、音乐人,毕业于香港大学。1974年发行的粤语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香港粤语流行乐坛的序幕。1985年获得第8届十大中文金曲奖金针奖,成为首位获得这项荣誉的香港歌手。他大哥许冠文是一名导演、演员,二哥许冠武从事电影幕后工作,三哥许冠英是喜剧电影演员。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一齐合作过不少电影,并称“许氏三兄弟”
⑦ 邵氏电影当年为什么那么厉害只因下面四位大师级导演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对于港片影迷来说,曾经的邵氏电影经典跌出。邵氏电影能够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占据重要地位,还要依靠旗下的四大导演,他们才是邵氏电影的中流砥柱。
1、李翰祥
李翰祥是几位导演中最早加盟邵氏的,1956年加盟邵氏的时候,邵逸夫还不是当家掌门人,李翰祥当时力主拍摄古装彩色黄梅调歌唱片《貂蝉》,算是开创了黄梅调电影,并且获得了好的口碑和票房。后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江山美人》等片都是获奖无数。
李翰祥除了开创黄梅调电影之外,最擅长的就是宫闱片、历史片,代表作品是《倾国倾城》系列。
相信大家都看过张国荣和王祖贤的《倩女幽魂》,不过徐克和程小东翻拍的是李翰祥导演1960年的作品《倩女幽魂》。
中间有一段时间,李翰祥曾经出走邵氏,自组公司,成立国联电影公司,只可惜因为各种因素没有继续支撑下去,最终又于1972年重回邵氏,拍摄《大军阀》捧红了冷面笑匠许冠文。
八九十年代李翰祥和内地合作紧密,凭借《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让梁家辉成为香港金像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李翰祥被学者称作港台影坛风云第一人,他的电影在美学上面造诣非常高,而且也都取得了高票房,遗憾的是,这位大师与1996年辞世。
2、胡金铨
香港电影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式武侠片就是胡金铨大师执导的《大醉侠》,开创了新式武侠时代。胡金铨于1958年加盟邵氏电影公司,刚开始从演员、编剧和助理导演做起,做过李翰祥的副导演,协助完成《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玉堂春》的拍摄。
1965年独立执导拍摄《大醉侠》后,离开了邵氏,远赴台湾省,加盟联邦影业公司。当年胡金铨和张彻并称武侠片的绝代双骄,假设他一直背靠邵氏这颗大树的话,势必会给我们带来更多优秀作品。
1967年胡金铨拍摄了《龙门客栈》,无论是服装、场景、动作都非常考究,是一部难得的佳片。徐克翻拍的《新龙门客栈》就有许多胡大师的影子在里面。
1970年又拍摄了《侠女》,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高技术奖,第一次使得中国武侠片扬名海外,后来的李安也不过如此吧!胡金铨拍摄影片就两个字认真,许多金主和电影公司不能忍受他延期,不能忍受他消耗资金大。连张彻曾经都说:胡金铨如果晚生几十年,可以在大陆拍片,又或者有外国的资金支持,其成就应不止此。
后来又拍摄了《灵山剑影》《迎春阁之风波》《忠烈图》《空山灵雨》《山中传奇》《天下第一》等片,最后一部影片是《画皮之阴阳法王》,由王祖贤、郑少秋主演。值得一提的是,徐克执导的《笑傲江湖》原本胡金铨也有份参与的,无奈后来两人意见不合,最终没有完成就退出了,不过我们看到片子对于服饰的考究以及站位布景,就可以看出出自胡金铨。
1997年的胡金铨因病去世,去世前准备数年的《华工血泪史》也没有拍摄,不得不说成为了一大遗憾。
3、张彻
张彻出生一个军阀家庭,和蒋经国关系也比较好,曾经军阶达到上校,中国台湾省第一部国语片《阿里山风云》就是他执导的。张彻于1957年到香港,刚开始只是写写影评,编导一些影片,直到1962年才正式加盟邵氏。
真正使他扬名的还是1967年的《独臂刀》,这是首部过百万票房电影,遂江湖人称张百万。真正算起来的话,张彻才是暴力美学的始祖,后来的集大成者吴宇森就是学艺于他。张彻电影最注重男性阳刚之气,壮男裸胸露肉,动作硬桥硬马,这也成为了他的一大招牌。
张彻手底下弟子众多,前有王羽、罗烈,中有狄龙、姜大卫、陈观泰、傅声、李修贤,后又郭追、罗莽等人。再加上刘家良和唐佳两大武术指导,犹如如虎添翼,将暴力美学推向巅峰。
张彻被称为香港电影一代枭雄,创造过太多经典,前有《独臂刀》系列,后有《刺马》《十三太保》《报仇》《马永贞》《五虎将》等片,那个年代张彻的张家班就是一个活招牌,就是票房的保障。后来众位弟子为了纪念他从艺40周年,组织拍摄了《义胆群英》。星爷也得以参与,并且在恩师李修贤的引荐下得以和张彻见面。
2002年的时候,张彻因病去世,膝下无子,众弟子帮忙操办葬礼,以姜大卫和李修贤最为孝顺,最后由王羽、吴宇森、楚原、许冠文、马逢图、石琪、黄沾、蔡澜为其扶灵,送他最后一程。
4、楚原
张彻号称张百万,楚原则号称楚千万。楚原出身电影世家,于1971年加盟邵氏,执导的《爱奴》是开启了奇情武侠片,1973年执导的《七十二家房客》成为票房冠军,打败了当时风头正盛的李小龙。没有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不过楚原最为人称道的是古龙武侠片,当时圈内还广为流传一句话:没演过楚原武侠电影的,不算电影演员。狄龙、尔冬升都是他电影中的常客,通常楚原执导的影片布景极其讲究,经常是金碧辉煌,力求打造一个如诗如画的艺术世界。
80年代后期邵氏电影江湖日下,重心转移到电视上面,楚原则急流勇退,由大导演成为一名配角演员,如此心胸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在片场的生活,他只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演好自己的戏份,后来更是加盟TVB,出演了许多剧集,诸如《西游记》的如来佛祖、《寻秦记》第一集中古天乐的上司王sir、《陀枪师姐》中程峰的父亲等等。
楚原虽然不再执导,他却用另一种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热爱。你可以说他是江郎才尽,你也可以说他是喜欢演戏,不管怎么说,他都值得我们尊敬!
当年邵氏四大导演,如今只剩下楚原一人,目前老爷子身体也大不如从前,记忆力也不断退化,祝愿他永远身体健康,同时也祝愿另外三位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⑧ 这位电影演员是谁
徐少强,1950年10月16日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国香港影视男演员。
出身于邵氏公司,亦为香港亚洲电视前艺员,以扮演武侠电影中之大侠而见称。1967年参演电影《独臂刀》。
徐少强人物评价:
徐少强是香港实力派武打演艺明星,出道于邵氏电影公司,早期多扮演武侠电影中之大侠,主演过根据金庸、古龙、黄鹰等知名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改变的电影、电视剧,其成名作为1979年的剧集《天蚕变》,此剧当年引起巨大轰动,云飞扬亦成为他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角色。
徐少强饰演的云飞扬这一大侠形象被大众选在了香港最令人难忘的十个银幕形象的前列。因此徐少强被同事,朋友尊称为“徐大侠”。
⑨ 关山流盲是谁
演员。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关山流盲,原名关铁骑、关伯威,满族镶蓝旗人,辽宁沈阳人。1960年代最红的国语电影男演员之一,也是著名影星关之琳的父亲,以演文艺片最为出色,1957年,参演电影《阿Q正传》。1961年,加盟邵氏电影公司。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1967年,出演电影《烽火万里情》、《垂死天鹅》。1972年,创办关氏影业公司,制作《唐人客》等片。演员的意思是,在舞台剧、电影、广播或电视剧中、或在戏剧片段中表演的人
⑩ 邵氏兄弟有哪些艺人
包括梁朝伟、周润发、周星驰、赵雅芝、袁咏仪、胡杏儿等明星。邵氏全产业链发展的动作之一是靠TVB建立造星工厂,全面培训新人,垄断明星资源,1971年开办艺员训练班。
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电影事业家 代表作:《独臂刀》、《大醉侠》、《梁山伯与祝英台》。
邵氏几乎是中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电影家族,自邵醉翁1925年在上海创立天一影片公司,到今天已有整整八十年的历史。邵氏家族中投入电影发展的兄弟四人,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和邵逸夫,分工各自不同,管理职责明确,当属于家族企业中的典范。
在邵逸夫的经营下,邵氏兄弟公司开创了香港电影的新时代,在二十年的时间内,几乎独霸香港影坛,网罗了李翰祥、张彻等电影人才,更创建了完备的现代制片工业体系,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0)邵氏电影男演员扩展阅读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灯红酒绿,霓虹林立,年轻的邵氏兄弟只是众多电影淘金家中的一员。1925年,邵氏兄弟成立的天一影业公司既没有黑帮靠山,也没有左翼背景,有的只是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宁波帮”吃苦耐劳的天性。
但是历史就是这样有趣,一批批财大气粗、激流勇进的电影公司都在岁月流逝中解体了,唯有不事旁骛专心拍片的天一公司最终存活下来。并在之后的颠沛流离中逐渐演变成“邵氏兄弟”,成就了一代“东方好莱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