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后来的我们》观后感范文5篇
《之后的我们》观后感
最近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原先他们都看了刘若英导演的电影《之后的我们》。可能是出于从众,可能出于对刘若英当年那首《之后》的感情,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听电影名字就已经猜到它的资料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经历了挫折,分开了,多年以后,偶然相遇,又在一齐回忆当初自我深爱的那个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节是紧凑的,演员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拍摄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帧都能够当手机壁纸那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看电影的时候,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电影里的情节让她们想起了当初自我错过的那个前任,而我个人来看,我不是很赞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三观。
多年之后,男主角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属于自我的生活轨道。再次相遇,既然明白回不去了那就应当好好寒暄,好好说再见。而她们呢?在旅途中开房,一齐回忆青春,甚至哄骗自我的现任和孩子,精神出轨,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们也会肉体出轨。两个人相爱没有错,错的是不应当心里装着一个人,而生活中又拖着另一个,一只手拉着过去不撒手,一只手又死死拽着此刻。你们相爱,能够,和此刻拥有的一切说再见,处理好一切然后重新在一齐开启你们轰轰烈烈的感情故事。
好像此刻的人都喜欢怀念过去,从前任3开始,我们都开始把过去的那个人当成真爱,好像以往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现任吗?那个为你付出青春,为你生儿育女,组建家庭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给你,而你却把她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心安理得的爱着另一个人,享受着自我的精神出轨,并且大肆宣扬真爱无罪的言论。就像《之后的我们》里面那个现任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只是一个过客。也许就是电影情节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许是我对于这个情节过于偏激,只是我不能想象,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都哭了,然而她们的眼泪都是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负彼此就好,想不辜负此生太难。”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可是电影的资料却是在彻头彻尾的在辜负他们的现任,辜负那个真正为他付出的人。他们真正的辜负了彼此,也辜负了此生。既然放不下过去那就一个人好好怀念过去吧,不要祸害一个无辜的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电影导演,演员,自以及一切为电影付出努力的人没有偏见。
愿所有人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爱人。
电影《后来的我们》观后感
最害怕在某个年龄的某一天听懂了一首歌曲,因为那一刻往往已经物是人非、曲终人散。为什么会泣不成声呢,大概是想起了一些往事吧,同样一首歌,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大概就是音乐的魅力吧。
前段时间,有一个电影叫《后来的我们》,有人说,这个电影很烂。可是每个电影和歌曲一样,在它们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故事,看完电影有感触的人,自己也是有故事的人。
《后来的我们》那是一个爱情故事。十年前的见清和小晓在火车上偶然相遇,两人怀着共同的梦想,开启了他们奋斗的旅程,并开始了一段相聚相离的感情之路。那时候的见清和小晓还开心能遇见彼此,当时的他们认为,就算什么都不好,只要一看到对方,就会感觉有了打拼的动力,那时候的他们,对未来充满幻想,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对方,这大概就是最纯真的爱情吧!这是十年前的见清和小晓,那时候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只有我们”。
十年后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重逢了,命运似乎是个轮回,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交叉,再交叉平行,这时候的见清和小晓,“什么都有了”却再也没有了我们。不管当时的承诺和誓言有多少,我相信当时的你们所说出来的那些承诺和誓言都是真的,只是时间长了,有些东西渐渐消失了,也变了。就像后来的我们依然走着,只是不再肩并肩了。后来的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你有时会想着,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我才不要与他相遇,可是你却从未后悔过遇到他,却很感激他给你带来的回忆,无论在任何时刻遇见的那个人其实都是缘分。
当然每一个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也都是有原因的。
或许他的到来是给你一份青春的礼物,或许是教会你什么是成长。
青春里的爱情充满着心跳、脸红、紧张,不知所措,只有多年后你才会发现,那才是最美好的爱情。
无论这段故事的结局如何,那个人我们都深深的放在心里了。
其实你应该感谢你生命中那些平淡无奇的陌生人,至少他们那一秒是属于你的。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恋爱都能走到最后,即使你们再相爱,再喜欢。现在的我们还不够成熟,不够理智,还很清纯、也很无知,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资格来谈情说爱。早恋是一枚苦果,在不该品尝的年龄你过早的摘下了它,注定那会是一个无言的结局。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青春属于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握青春,做最优秀的自己。在适当的季节,我们一定会遇到最好的他。
虽然,曲终人终究还是会散,但我们的青春却没有遗憾!
《之后的我们》观后感
最近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原来他们都看了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可能是出于从众,可能出于对刘若英当年那首《后来》的感情,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听电影名字就已经猜到它的内容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经历了挫折,分开了,多年以后,偶然相遇,又在一起回忆当初自己深爱的那个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节是紧凑的,演员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拍摄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帧都可以当手机壁纸那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看电影的时候,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电影里的情节让她们想起了当初自己错过的那个前任,而我个人来看,我不是很赞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三观。
多年之后,男主角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轨道。再次相遇,既然知道回不去了那就应该好好寒暄,好好说再见。而她们呢?在旅途中开房,一起回忆青春,甚至哄骗自己的现任和孩子,精神出轨,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们也会肉体出轨。两个人相爱没有错,错的是不应该心里装着一个人,而生活中又拖着另一个,一只手拉着过去不撒手,一只手又死死拽着现在。你们相爱,可以,和现在拥有的一切说再见,处理好一切然后重新在一起开启你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好像现在的人都喜欢怀念过去,从前任3开始,我们都开始把过去的那个人当成真爱,好像曾经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现任吗?那个为你付出青春,为你生儿育女,组建家庭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给你,而你却把她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心安理得的爱着另一个人,享受着自己的精神出轨,并且大肆宣扬真爱无罪的言论。就像《后来的我们》里面那个现任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只是一个过客。也许就是电影情节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许是我对于这个情节过于偏激,只是我不能想象,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都哭了,然而她们的眼泪都是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负彼此就好,想不辜负此生太难。”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可是电影的内容却是在彻头彻尾的在辜负他们的现任,辜负那个真正为他付出的人。他们真正的辜负了彼此,也辜负了此生。既然放不下过去那就一个人好好怀念过去吧,不要祸害一个无辜的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电影导演,演员,自以及一切为电影付出努力的人没有偏见。
愿所有人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爱人。
《之后的我们》观后感
这部刘若英的电影上映啦!我以为我会痛哭,然而却没有,可能因为成长,我们都说散就散了吧。
突然又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陪伴了我将近八年,我们分分合合,跌跌撞撞走到现在,也感谢让我成长,也让我成长很多很多。
想起那时候的我,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勇往直前的冲,什么都不顾,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爱,就像奶茶的歌后来一样,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13岁的我,16岁的你,那时候以为承若就是永远,就是一辈子,然而却不是,我们太小,还要走过的路太长,我们还是网恋,突然在一个群里认识的,其实我现在有点抵抗这种,只要跟别人聊起过去,我第一反应就想到的是你,我那时候以为你会努力,你会成长,然后同我一个城市,然而没有,我后面想清楚了,就是不够爱,你去别的城市,却从来没有想过来我的城市,来遇见我,来看看我。到现在为止,你有能力了,你有新的生活,却也没说我现在有能力去你的城市了,我们得价值观都不同,你总是以为我是高高在上的,以为我就是一个公主,买的东西必须都是贵的,吃的都是好的,总之就是觉得我们大城市深圳就是不一样,我其实一直都在反驳,可是你总是不信任我,虽然你心里有我,可是我知道,那不重要,我在你生命里只是出现一下下,你之前去广西一两年,却从没有想过来广东,你说你去福建玩,问我去不去,却没有想过来我的城市,或许我们两的遗憾就是没有见面吧,估计是这样,我表达的不够爱你,我表达每次都是文字上的冷漠,我表达的我就是一个坏脾气的女生,其实我现在懂得了,我忍住不告诉你,告诉你其实我很在乎你,其实你也在影响我的生活,其实我一直都有你,只要你一回头,我就会抛开曾经所有,你在我军训的时候,消失了一个星期,就跟别的女生在一起了,就是我去读私立学校,一个星期回家碰一次手机,我们就什么都变了,我有想过,不过还好,我理智了,没有为了你去抛弃那些学习,本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也没有说再见,也没有说分手,在你需要的时候找我,生活感情也麻烦也请教我,我试着不去理你,突然之间,我们就算加了微信加了qq,彼此也再也不能出现各自的聊天窗口,后来的我们,就没有后来的我们。
只要记得我是你的初恋,你也是我的初恋就够了。
《 之后的我们》观后感
这个五一档最具话题性的电影,应当属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从一开始的预售过亿,到现在的退票风波,甚是尴尬。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票房也是一骑绝尘,上映5天已达9亿多。不管怎么样,目前来说整个国内电影市场中最火爆的电影依然是《后来的我们》了。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整个《后来的我们》电影的话题热度就是带起来了,真正的把这部电影打造成了一部经典的催泪爱情
对于许多人来说,刘若英的《后来》,唱出的是满满的回忆,或是尘封在心底的一段故事。在《后来的我们》这个大热的生成过程中,音乐俨然成了奇袭情怀、引发共情的最大爆点。《后来》这首歌曾火遍了大江南北,可以说人人都听过,但是我们听着听着就成了《后来的我们》。
网友说:“有时候,一旦错过就不再。这是刘若英的金曲《后来》为什么总能撩拨人心弦的原因。”在微博上,不少网友在晒图的同时,大都发出了类似“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感慨,有人更是直接表白,就是为了《后来》这首歌而来的。其实,这也是电影《后来的我们》发布这支MV的初衷。
在电影界,一首歌变为一部电影,这样的例子在之前也有不少。据媒体报道,之前在路演中,刘若英一再声明,《后来的我们》并不是把自己的歌《后来》翻拍成电影,“而是改编自我的小说”,但大众还是被《后来》这首歌毫无抵抗力地圈了进去。
如果曾经无数次陪伴你、叩击你心灵的、让你倒唱如流、KTV必点的歌曲,拍成电影,你会不会去看?据了解大多数人还是会为这份情怀买单的。
2014年《同桌的你》上映,这部从一首校园民谣发酵而成的电影,以不到3000万元的投资,获得了4.55亿元的票房。按照媒体的说法,“《同桌的你》这四个字,就值1个亿”。这首发行于1994年的校园民谣,旋律简单,歌词浅白,却藏着许多人心底的暗涌,以及关于青春和校园生活的种.种回忆,称得上是上世纪90年代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把一首经典歌曲改编成电影而赚得盆满钵满的,还有《栀子花开》(票房3.79亿元)、《匆匆那年》(票房5.84亿元)等。这些音乐,天然与青春、爱情有很强的勾连,它们共有的语境就是怀旧,抓取的主要受众粉丝,基本上是70、80后的这一拨人。
据了解,一大批由经典歌曲改编的电影,都已经出现在电影立项的名单上,包括《明天我要嫁给你了》《你的背包》《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小情歌》《我的未来不是梦》《为你写诗》等等。
虽然《同桌的你》《栀子花开》收获了令人艳羡的高票房,但是口碑并不与票房成正比,《同桌的你》豆瓣评分5.8分,《栀子花开》豆瓣评分仅有4.1分,网友评价:“感觉就5分钟的剧情含量,能拍这么久,也挺难得。”之后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也并没有延续《同桌的你》的成功,票房累计1.28亿,还不及《同桌的你》的一半。
可见,歌曲改编电影有风险。原因之一是“术业有专攻”,做音乐和拍电影毕竟是两个行业,不是空有一腔情怀就能跨界成功的。《一生有你》还未开拍时,卢庚戌曾谈到拍摄的困难:“难点不是一两个。做音乐相对简单些,但做成一部电影,从文学到镜头、从剧本到美术、摄影等,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
另外,歌曲不像小说、漫画等已经有基本的故事架构和情节,改编起来较为容易。有业内人士认为,一首歌能否打造成为一部电影,歌曲与电影的结合度很重要。不但要听它的旋律,还要看它的歌词有无发挥的空间,“太实在了不行、太浅白了不行,结局太明显了也不好。”就像歌曲《栀子花开》,简单的歌词不断反复,描述的是离别的心情,缺乏故事性,歌曲的简单导致了电影的空洞,也就不奇怪网友称其只有“5分钟的剧情含量”了。
Ⅱ 《后来的我们》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后来的我们》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近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原先他们都看了刘若英导演的电影《之后的我们》。可能是出于从众,可能出于对刘若英当年那首《之后》的感情,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听电影名字就已经猜到它的资料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经历了挫折,分开了,多年以后,偶然相遇,又在一齐回忆当初自我深爱的那个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节是紧凑的,演员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拍摄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帧都能够当手机壁纸那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看电影的时候,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电影里的情节让她们想起了当初自我错过的那个前任,而我个人来看,我不是很赞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三观。
多年之后,男主角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属于自我的生活轨道。再次相遇,既然明白回不去了那就应当好好寒暄,好好说再见。而她们呢?在旅途中开房,一齐回忆青春,甚至哄骗自我的现任和孩子,精神出轨,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们也会肉体出轨。两个人相爱没有错,错的是不应当心里装着一个人,而生活中又拖着另一个,一只手拉着过去不撒手,一只手又死死拽着此刻。你们相爱,能够,和此刻拥有的一切说再见,处理好一切然后重新在一齐开启你们轰轰烈烈的感情故事。
好像此刻的人都喜欢怀念过去,从前任3开始,我们都开始把过去的那个人当成真爱,好像以往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现任吗?那个为你付出青春,为你生儿育女,组建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给你,而你却把她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心安理得的爱着另一个人,享受着自我的精神出轨,并且大肆宣扬真爱无罪的言论。就像《之后的我们》里面那个现任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只是一个过客。也许就是电影情节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许是我对于这个情节过于偏激,只是我不能想象,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都哭了,然而她们的眼泪都是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负彼此就好,想不辜负此生太难。”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可是电影的资料却是在彻头彻尾的在辜负他们的现任,辜负那个真正为他付出的人。他们真正的辜负了彼此,也辜负了此生。既然放不下过去那就一个人好好怀念过去吧,不要祸害一个无辜的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电影导演,演员,自以及一切为电影付出努力的人没有偏见。
愿所有人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爱人。
《后来的我们》这几天刷爆了朋友圈,“这么好看吗?”怀着好奇的心点开了视频……
这部影片是由周冬雨和井柏然主演的,讲述的是两个年轻的北漂十年时间从相识相恋、相知相爱、分手错过、再到重逢最后正式的告别的一个悲剧爱情故事。他们经历过在隔板房中两个人吃着一碗泡面的简单幸福,经历过一起在地下室卖碟片的快乐时光,看到这里原以为结局会是会苦尽甘来,然后幸福度余生。然而他们却渐渐变得陌生起来,不再交流,不再相互关心,不再一起开心的吃着同一碗泡面。小晓离开了,这时见清才着急的追了出去,直到地铁站,他找到了小晓却没有挽留而是目送着她离开……(也许当时的他以为小晓是因为嫌弃自己没有大房子,没有北京户口,没有稳定的收入才放弃这段感情)后来他努力工作,拼力完成自己的游戏编程,终于他成功了。他以为这时候小晓会答应跟他回家,然而小晓却说:“我已经不是那个时候的我了”就这样他们又一次擦肩而过……是的他们拥有了当初想要的生活可为什么结局仍旧是分道扬镳?看到这里我有些心酸……
再后来渐渐成熟的他们再次重逢,他们一起回忆着曾经的幸福时光,可以看出彼此明明还深爱着对方,有好多好多爱想说出口,却不能说,因为这时的见清已身为人父人夫。他很想为此时无依无靠的小晓兑现当初“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承诺,可是却没有任何的资格,小晓也含着泪说“I miss you”并解释这个“miss”是错过的意思……
在简陋的的隔板房里,只要能在一起感觉就是最幸福的,可爱情终究没有成为婚姻,承诺亦然成为了大海中的一粒沙。当初在一起以为就是一辈子,可是爱着爱着两个人却走散了,牵着的手不经意间就分开了……爱情有时真的特别脆弱,它经不起不在乎,经不起任性,有些人错过了才后悔了,再重逢时依然爱着却不能爱。见清问小晓:“如果那时候你没有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小晓说:“如果那天你有勇气就上了地铁,那我会跟你一辈子”如果没有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有些人离开了就不会再回头。正因为当时的你没有挽留,我也没有回头,所以才造成了今天不可能的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撕破脸皮的情侣老死不相往来,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再有交集和重合。相恋时小晓问见清在他的游戏里如果伊恩永远找不到凯莉,那会怎样?见清说,伊恩的世界从此便没有了色彩。后来的见清事业有成,却弄丢了能带给他色彩的小晓。所以我感觉见清后来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即便有一个很可爱的儿子……因为没有色彩的人生是没有滋味的……
我们往往用力的寻找幸福,却不曾回头看看,其实幸福往往就在我们身边,不要等到失去了错过了才明白了后悔了,爱的时候就好好爱,不要辜负彼此的深情,不要总认为有钱了才能给彼此幸福,也许某一天你真的成功了有钱了,却成了那个没有资格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爱情不易,且行且珍惜……
最近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原来他们都看了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可能是出于从众,可能出于对刘若英当年那首《后来》的感情,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听电影名字就已经猜到它的内容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经历了挫折,分开了,多年以后,偶然相遇,又在一起回忆当初自己深爱的那个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节是紧凑的,演员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拍摄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帧都可以当手机壁纸那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看电影的时候,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电影里的情节让她们想起了当初自己错过的那个前任,而我个人来看,我不是很赞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三观。
多年之后,男主角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轨道。再次相遇,既然知道回不去了那就应该好好寒暄,好好说再见。而她们呢?在旅途中开房,一起回忆青春,甚至哄骗自己的现任和孩子,精神出轨,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们也会肉体出轨。两个人相爱没有错,错的是不应该心里装着一个人,而生活中又拖着另一个,一只手拉着过去不撒手,一只手又死死拽着现在。你们相爱,可以,和现在拥有的一切说再见,处理好一切然后重新在一起开启你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好像现在的人都喜欢怀念过去,从前任3开始,我们都开始把过去的那个人当成真爱,好像曾经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现任吗?那个为你付出青春,为你生儿育女,组建家庭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给你,而你却把她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心安理得的爱着另一个人,享受着自己的精神出轨,并且大肆宣扬真爱无罪的言论。就像《后来的我们》里面那个现任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只是一个过客。也许就是电影情节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许是我对于这个情节过于偏激,只是我不能想象,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都哭了,然而她们的眼泪都是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负彼此就好,想不辜负此生太难。”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可是电影的内容却是在彻头彻尾的在辜负他们的现任,辜负那个真正为他付出的人。他们真正的辜负了彼此,也辜负了此生。既然放不下过去那就一个人好好怀念过去吧,不要祸害一个无辜的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电影导演,演员,自以及一切为电影付出努力的人没有偏见。
愿所有人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爱人。
对一个男人来说,最无能为力的事儿,就是在最没有物质能力的年纪,碰见了最想照顾一生的姑娘,对一个女人来说,最遗憾的莫过于: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等不起的人。
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只有我,没有们有些人注定有缘无分、注定是i miss(错过)you、老父亲的那一封信感动到我。如果有如果,后来有后来。或者我向你表白了,我们在一起了。如果没有如果,后来没有后来,我表白了,也不一定在一起。如今各自安好,也不错,这就是人生百味。随着年龄的增长,任何事情我们都会看淡,最终随风飘散
《后来的我们》是刘若英导演的处女作,没有做多少的宣传,却能大火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份遗憾的爱吧!
主演:井柏然周冬雨,在影片中周冬雨和井柏然饰演一对恋人,演绎了周冬雨和井柏然的的相识相知相恋分手再见,
对不起谢谢你叫我的所有,生活中会教会我们许许多多的东西本来要用你教我的,好好的对你,可是你已不再。
欠你的旅行,我自己去了,在相恋期间我们经常会会承诺对方许许多多的事情,当往往会因为这样活着那样的事情耽搁了,分手后为了怀念我自己去了,可是却没有你的陪伴。
分手有不管有千百般的理由,爱一个人只是因为爱
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分手,现在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如果没有如果,后来没有后来
很多时候当爱情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你才懂得珍惜,可是她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她、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在心中对自己爱人有一定的期许,你要有钱、要有车、要戒烟、要会打扮、要漂亮,但是生活中的许多习惯不是不能改,而是改了以后我就不再是你爱的那个我。
你走后冰箱都空了、你走后我才知道,地板是要拖的,衣服是要洗的,马桶是要刷的,钱是很难赚的,酒是会醉人的
许许多多的人在相恋的时候都没有说过一句我想你或者我爱你,一个人为另外一个人付出,你认为那是理所应当,只要他一减少哪怕一丝,你就一哭二闹三上吊,认为他不爱你了,最后的最后他真的不爱你了。
你还记得我吗?时间不是为了忘记一段感情,它只会证明一份感情,
分手后分家搬家时最痛苦的事情,因为每一件东西都记录着你我的点点滴滴,你留下的一件小东西都显得那么珍贵,但是最珍贵的你已经不在。
大学时光的爱情是最淳朴的也是最真挚的,我们一起携手走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只要再次走过不管是春夏秋冬,只要是独自走过,都会想起那份让人难忘的初恋。
对不起我娶不到你,多么可悲的一句话,明明很爱你,却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彼此分开,我狠自己的无能为力。
有种你回来,当初你让我滚,我滚了,现在你让我回来对不起我滚的太远太远了,只是可惜那个地方没有你在,虽然我也心疼磕碰的遍体鳞伤但是真的对不起我回不去了。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可是却没有了我们。
爱情就是这样,失去了才珍贵,就像那些世界名画一样,只有那个人死了才会值钱,而他生前一定是那么的不得志,最后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有那么多的离别泪。
一直以为,来自台湾的奶茶刘若英会把自己的长片导演处女作拍成小清新青春片。因为无论是其他演员转行导演的先例,还是台湾本土在青春片上的优势,这种选择都顺理成章。然而,《后来的我们》还真真真真就不是青春片,而是带有很浓的现实色彩的爱情片。故事发生地是北京、两个主角均是东北人,电影通篇都是很真实很准确的北方气息。为此,刘若英在开拍前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工作,在细节上一丁点儿都不敢疏忽。
可能有人会说,井柏然和周冬雨多青春啊,《后来的我们》怎么就不是青春片呢?因为青春片的核心是描绘青春群像,而本片的核心则是描写主人公林见清(井柏然饰)和方小晓(周冬雨饰)之间的完整的爱情脉络。虽然这个爱情故事里包含了青春时期的心理,但却远远不止于此。刘若英所描绘的这段爱情,远比青春要宽得多。她还加入了社会、家庭、事业、生存,甚至价值讨论。这一点和张艾嘉很像。估计是合作多次后,奶茶从嘉姐那边学到了不少做电影的经验吧。
从角色设定上来看,见清和小晓就是两个普通的北漂青年。两个普通年轻人的爱情,有什么看头呢?原来《后来的我们》一直在扣着影片的主题——后来。没错,刘若英可不仅仅是从自己的成名曲借来了一个名字,而是借来了一个影像主题。为了诠释“后来”这两个字,影片在还没有介绍两位主人公的时候,就用黑白画面推出了两人十年后的偶遇。在观众还不知道这俩人十年前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就先抛给了一个十年后,而且还是黑白色的十年后。导致囤儿在看他们彩色日子的时候,分分秒秒都惦记着那个黑白色的“后来”啊。
即便是彩色段落,影片的情感触点也是接二连三地爆出来。刘若英很懂北漂困境,并且将其拍摄地极为细腻。比如见清在面对小晓时的`自卑、无措,在追逐梦想时的急切、不甘,都是每个出外打拼的年轻人所亲身感受过的。还比如因为社会的压力,小晓对待婚姻的理念在某些时间段里是不太正确的,但最终还是被见清的真诚带回了正轨。刘若英镜头下的主角既没有主角光环也不完美,而是和观众一样,感情观需要随着人生的延续而变化、成长。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感,被她准确地呈现在了银幕上。见清和小晓虽然也会强颜欢笑地安慰自己很幸福,但其实内心的那份孤独,每个观众都看见了。
经历过孤独的人在银幕上看到了孤独投射的阴影面积,还怎么忍住眼泪不流呢?人生,只有经过了,才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甜蜜回忆和刻骨遗憾。纯与杂、浪漫与感伤、爱情甜与现实苦,奶茶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就能做到不去妄做判断,而是静静描绘,给观众空间去消化和品味,真是令人惊喜连连,好生欣慰。
爱情价值观这种问题太深刻,如果问女生愿意选择愿意为你上厅堂下厨房的那一个,还是上九天揽月的那一个,谁又能说得清楚。或许大多数的人的青春是无趣的,可是看到青春片里主人公们打过的架,追过的姑娘,撕扯过的分别我们却总会湿润了眼眶,仿佛感同身受,我们总是感慨为什么后来的我们就这样走散了,说到底两人观念不一样了,又怎么可能走到最后!
《后来的我们》上映后不少人就反应三观不正,也许这就是当前有情怀的电影所遭遇的共同尴尬吧,你不懂我,无法走进我的世界,正如我不懂你,无法走进你的世界一样。情怀不像其他东西那样,会有一个好坏的标准,它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感受。就像好多人看完这部片子,会不明白为什么方小晓当初要拒绝林见清,而作为女性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方小晓需要的是什么。
见清跟小晓在一起的时候很明显不成熟,所以这必然导致他们会分手,就像林爸爸在信里说的那样,这些年见清一下子好像长大了,我知道那是因为你。林爸爸的信一出来,我从头哭到尾,简直泪崩。作为一个长辈,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跟你说了一些让身处其中的你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本来我也觉得电影挺矫情,为什么爱还要放手还要作?但是后来我好像明白了。有些人的出现,真的只是为了让你更好的成长。缘分,不负彼此就好,想要不负此生太难。
没有喜欢上林见清之前的方小晓考虑的全都是现实问题,只要对方满足北京户口的条件她就愿意与其在一起。所以后面爱上林见清以后,方小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见清的真诚和理想将她身上的戾气洗涤,而她也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物质女成为了愿意陪他过苦日子的女强人,或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爱情的美好让方小晓暂且放弃了拜金主义即使眼前苟且但是她依然相信只要林见清在自己身边,那他们就一定可以拥有未来。
另一边林见清的情况却没有云开天明,创业的失败加上房东催债的压力,还有周边人的冷眼嘲笑,这一切不断地将他推向深渊,而后他从一名理想纯真的大学生变成了比方小晓还社会的人。他们的成长本来就是不同步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两个人无法敞开心扉去交谈他们之间的问题,到最后他们却活成了彼此最初的模样。
如今我真的认同了那句话,当你看懂了一部电影,或者听懂了一首歌,那一定是你经历过什么,这是成长的过程。这部电影我不敢说看懂了,但是我真的看明白了一些事,而这些事也真的是在经历了失恋后才能明白。所以电影戏剧化的一点是方小晓离开换来了林见清的醒悟,而一切问题回归到见清问方小晓如果她没走他们会不会在一起的话题,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是林见清逼走了方小晓。
Ⅲ 《后来的我们》观后感
《后来的我们》观后感2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后来的我们》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原来他们都看了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可能是出于从众,可能出于对刘若英当年那首《后来》的感情,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听电影名字就已经猜到它的内容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经历了挫折,分开了,多年以后,偶然相遇,又在一起回忆当初自己深爱的那个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节是紧凑的,演员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拍摄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帧都可以当手机壁纸那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看电影的时候,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电影里的情节让她们想起了当初自己错过的`那个前任,而我个人来看,我不是很赞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三观。
多年之后,男主角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轨道。再次相遇,既然知道回不去了那就应该好好寒暄,好好说再见。而她们呢?在旅途中开房,一起回忆青春,甚至哄骗自己的现任和孩子,精神出轨,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们也会肉体出轨。两个人相爱没有错,错的是不应该心里装着一个人,而生活中又拖着另一个,一只手拉着过去不撒手,一只手又死死拽着现在。你们相爱,可以,和现在拥有的一切说再见,处理好一切然后重新在一起开启你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好像现在的人都喜欢怀念过去,从前任3开始,我们都开始把过去的那个人当成真爱,好像曾经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现任吗?那个为你付出青春,为你生儿育女,组建家庭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给你,而你却把她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心安理得的爱着另一个人,享受着自己的精神出轨,并且大肆宣扬真爱无罪的言论。就像《后来的我们》里面那个现任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只是一个过客。也许就是电影情节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许是我对于这个情节过于偏激,只是我不能想象,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都哭了,然而她们的眼泪都是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负彼此就好,想不辜负此生太难。”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可是电影的内容却是在彻头彻尾的在辜负他们的现任,辜负那个真正为他付出的人。他们真正的辜负了彼此,也辜负了此生。既然放不下过去那就一个人好好怀念过去吧,不要祸害一个无辜的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电影导演,演员,自以及一切为电影付出努力的人没有偏见。
愿所有人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爱人。
《后来的我们》改编自刘若英的短篇小说《过年,回家》。小说讲述了一对在外地打拼的年轻男女,十年间总是假扮成情侣,相约一起回家过年。期间,他们从老乡变成朋友,从朋友变成恋人,再从恋人变成回不去的曾经。电影里也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只是背景从台湾平移到了北京。北漂大学生林见清(井柏然饰)暗恋打工妹方小晓(周冬雨饰),女孩却一直在有房的老男人身上寻找安全感。终于爱情战胜了安全感,二人的老乡情谊也进阶成了恋人关系。可是短暂的炽烈之后,生活中的不堪重负慢慢让爱情变得面目全非。没有误会、没有纠缠,二人的情感经历就是一出普通的缘起缘灭的过程。没有刻意放大爱情的遗憾,也没有刻意升华爱情的崇高,生活的真相就是:爱情可能敌不过平凡生活里的情绪消磨,自以为爱意炽热其实根本还没有学会去爱。
整部电影看下来,整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周冬雨的演技,更是使整部电影更加催人泪点。我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影片中,这句台词,见证了见清和小晓两个人感情的变化,从相知到相恋,见清是有文化的大学生,小晓是高中毕业闯北京的打工妹。见清很喜欢小晓,愿意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真的是很浪漫的文绉绉的表白方式。对于青春期的见清来说,错过小晓是因为没有钱,没有钱买房子,没有钱买沙发,没有钱才让小晓那么拼的努力工作,一切都是因为没有钱,所以他很努力很努力的工作,最后成功。见清因为小晓而功成名就,有钱有房有事业,却没有了小晓。曾经互相喜欢,彼此深爱的两个人,说散就散,没有人说得清原因,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影片中两位分手后,碰巧遇见,当井柏然深情凝视周冬雨,说: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更戳中所有观众心中的软肋。瞬间所有回忆涌上心头,如果观众是故事中的主角,后来的我们是否学会了如何去爱?
如果当初我们没分开,现在会怎样。
我们以后也会分开,然后和现在一样。
如果我们当初什么都不管,直接领证结婚,现在会怎样。
我会成为你的老婆,但你会有很多的小三。
如果我们当初没来北京,现在会怎样。
我们会在老家过着一眼就望到老的日子。
如果这个词很奇妙,它像是一个无底洞,让我们试图推理出一个答案,却往往不了了之。不论是感情,还是人生中的任何一个选择,如果再美好,也终将沦落为一个遗憾。
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这是陈奕迅演唱的电影主题曲《我们》中的一句歌词,我在看电影时,配着画面,感触很深。在恋爱中,即使分手,也心甘情愿把所有的痛留给自己,希望对方可以过得幸福,不要让自己成为对方生命中的一个难以抹去的遗憾。
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你我都知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除了轻声的一句问候,除了愿你好的祝福,还能做些什么呢?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往事归零,爱恨随意,人生,若只如初见就好了啊。
;Ⅳ 影评|后来的我们
晚上没事打开极光,找到了刘若英的电影《后来的我们》。
电影应该是在2018年春节看得。记得影院里没我想象的那份热闹,寥寥的情侣为主,孤家寡人的也就我了。电影从主人公林见清和方小晓十年后的相遇开始。以倒叙的方式讲述。
影片现实的遇见是黑白,而讲述的部分却是彩色,我想这是方小晓问林见清的那个问题“当伊恩找不到凯莉会如何?”(伊恩和凯莉是男主开发的游戏主角)
“世界将会失去色彩。”林见清回答。
影片有每个青春男女的乐观,迷茫,开心,失望,更有纯洁的爱情,父子间的亲情。每个从青葱岁月走过来的我们,都能体会到年少那份美好的爱情交织着现实的心酸,让我们一次次的受伤,年少的我们没有大房子,没有车,有的是那难吃的泡面,那简陋的条件,但我们总能在这艰苦的日子里自得其乐,在最简单的年纪笑的真实开心,把日子过得比蜜都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到过许多人,他们教会我们不同的东西,打击,失落,失志;坚强,努力,破釜沉舟,女主给男主有开心幸福,就有随后的失落打击,这和我们的生活一样,每天都不是最幸福的,但每天也不是最不幸的,幸福与不幸就看我们如何界定,借用一部电影的台词
幸福更是不在乎你经历了什么人,在于最后留在你身边,与你一起守护平淡生活的他。
爱,是世界上一条亘古不变的主线,爱情故事之所以能流传,太多的是世人对爱美好的向往,这个世界幸福的爱情是一样的,不幸的爱情却各不相同,真正美好的爱情很少,爱情的世界里两人情投意合,但家人的反对棒打鸳鸯,或是一位善良的女人遭受男人的伤害,又或是男人被女人欺骗,这是不是老天在和我们开玩笑?让这本是斑斓的世间不去完美,才会勾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当爱情来临我们往往抓不住,就像女主闹脾气,她以为眼前的他会上地铁,却在门关的那刻他仍在站台,他以为她不会离开,她却离他而去。眼前的每个人都是上天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但我们却往往不珍惜,等礼物不见,我们才知道这个礼物的重要,也许上天一直在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只怪我们凡夫俗胎不能看穿,一次次的丢失一次次的错过。
礼物的丢失会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活在过去光影里,对生活一蹶不振,一个如男主发怒过后,不断努力直之成功,生活中真的要感谢那些打击我们的人,是他们逼迫我们不断成长,这中间夹杂着曾经的爱与恨。
当男主成功时,他给女主买了大房子,却不再是曾经窝在简租房里那二个放肆快乐,开心的他们,他变了?还是她变了?他们都没变?他们都变了?是生活变了?所有的一切都因时间的流逝,我们回不到上个过程。
就像男女主的对话,
“如果当时我有一定的收入,”男
“如果你当时没有离开我,”男
“如果当时你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女
“如果没有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回不到过去,生活不能假设,当爱情过后一切都是平淡,我们往往深爱着一个人,最后却嫁/娶了另个人,为了生活,为了那不断叠加的年轮,为了自己或外人能找到的借口。
女“你爱过我吗?”
男“你爱过我吗?”
女“我爱你,但我错过了你”。
就如片子讲述的女主为了落户北京,不断找本地人谈恋爱,最终未能如愿,男主为了女主不顾一切,却换来一句“你不懂我。”我想有的时候不是不懂,而是不忍说破。
影片最后女主说,“我们从来没说过再见,”
接着女主说“林见清,再见,”
男主说“方小晓,再见,”
两人彼此拥抱再见,我感觉他们再也不会相见,因为有些时候相见不如怀念。男主和女主的相见,预示着代表双方的伊恩和凯莉最后在一起,影片由黑白慢慢过渡至彩色。
对于父子情,影片从开始就表现的非常真实。在国内父母和子女从小时的缠着你,问前问后,到成年后思想发生分歧,父母总想压制孩子的想法,让其顺从家长的意见。父母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认为他们的想法是错误和愚蠢,很少考虑过他们的想法和心理。
我们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是含蓄的,有太多的礼教,少了西方的那份平等,对问题的理解和尊重,林见清喝醉和林父的唠叨,说出了多少在外游子的心,是啊,在那个小村,你没能力就无人看起你,有能力又有人嫉妒你,总想你出错,看你笑话。
在那个小山村,你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未来,北京不一样,机会,选择,远远大于一切,你成功与失败,都无人嫉妒你,因为他们没时间去关注人海中渺茫的你,就连那个城市的夜,都比老家短了好多,城市人活的很累,却不愿回山村,那个老家难以给你物质的满足,这是我们贪婪的结果吗?我不知道,只知道我们想通过努力,让自己的家人过的好一些,让自己的下代接受更好的教育。
片中林父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就是希望孩子们过好自己的生活,但他却不愿离开家乡的餐馆,林见清在北京努力,老父一人在偏远的家乡,这中间即有子女的无奈,也有老人的心疼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现实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就像上文说到的爱情一样。
林见清不耐烦的教父亲用遥控器,现实中我也这样做过,我们小时父母不厌其烦的教我们一切,到他们老了却烦他们一切,嫌他们笨,是他们真笨吗?不是,是他们老了,我们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没有一丝耐心去对待最亲近的人,借用别人一句话,”我们用对外人的态度来对待家人,这个世界就幸福许多。“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人来不及学习新的东西,所以他们不理解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不理解老人为何如此的固执,但随着时间的循环,等我们老去,孩子长大,父母与子女的问题又在我们身上重演,当孩子们嫌我们笨时我们就老了,当我们嫌孩子笨时,他们正在成长。
影片中的每个段落,不管爱情,亲情,都能与我们每个人对上号,我们曾经爱过的爱人家人,当初什么都没有却过得幸福,等我们得到了许多,却丢失了后来的我们,也许这就是爱这个主题永远不变的原因。
对于第一次刘若英导的电影,我一介平民感觉还是不错,毕竟剧情能戳中我的内心。借用奶茶的后来结束小文,
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Ⅳ 电影《后来的我们》主要讲了什么
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关于一对异乡漂泊的年轻人。十年前,见清(井柏然饰)和小晓(周冬雨饰)偶然地相识在归乡过年的火车上。
两人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一起在北京打拼,并开始了一段相聚相离的情感之路。十年后,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再次偶然重逢。命运似乎是一个轮回。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线交叉,再平行,故事始终有“然后”。
《后来的我们》是由刘若英执导,张一白监制,井柏然、周冬雨、田壮壮主演的青春文艺片。
该片讲述了一对男女在过年回家的火车上相识,从那之后,二人的命运便纠缠在一起,历经恋爱、分手、错过、重逢的故事。该片于2018年4月2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角色介绍:
1、林见清:演员井柏然
北漂青年。与方小晓在一次停运的火车上相遇,慢慢地两人开始相恋。爱好电子游戏,想通过自己开发的游戏来走向成功。毕业后,在北京蜗居,为完成自己的梦想摸爬滚打着。和方小晓分手后,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业界成功人士。
2、方小晓:演员周冬雨
北漂青年。与林见清相恋之前,总是希望找到一个能给她稳定生活的男朋友,但是总是被骗。在每次失恋之后只有见清陪在她身边,与见清相恋几年之后,两人因为某些原因渐行渐远。
3、林见清父亲:演员田壮壮
林见清父亲。在东北开一家小饭馆。盼望着见清每年都能回家过年,给见清做他喜欢吃的粘豆包。见清与小晓相恋之后,他也很喜欢小晓,希望两人能够好好相处。
网络-后来的我们
Ⅵ 《后来的我们》那些感人至深的经典台词!
电影《后来的我们》拍出了所有人的现实,片中的主角好像就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些台词也是我们曾是说过的,或者想说而没有说出口的:
1.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2.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3.你说世界是个圆,怎么会走散呢。
4.你走后,我一个人又爱了很久。
5.“两个悲惨的人在一起就幸福了。”
6.“你说,这世界上的故事,怎么就没有一个从头到尾都是幸福的。”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7.“伊恩再也找不到凯丽的话,会怎么样。”
“伊恩再也找不到凯丽的话,那这个世界就再也不会有色彩了。”
8.“我们现在这么幸福,以后分手了就再也别见面了。”
“我想见你,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那你希望我过得好还是不好。”
“你过得不好,我当然会难过。你过得好,我也会难过,因为,让你过得好的那个人不是我。”
9.“善意的谎言,我们都没少说过。”
10.“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你当时有勇气上车,我会跟你一辈子。”
11.“I miss you.”
“我也想你。”
“我是说,我错过你了。”
12.“只要伊恩和凯丽在一起,他们就能勇闯星球。”
13.“伊恩永远爱凯丽。”
14.“做父母的,你们跟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们过上想要的日子,健 健康 康。”
15.“好好吃饭,累了就回来。”
16.“每次分开都很匆忙,这次,好好说再见。”
“再见,林见清。”
“再见,方小晓。”
Ⅶ 影评V|《后来的我们》,再次相遇,请保持洒脱,认真说再见
文/小先先
再次遇见彼此,聊聊过往,说出洒脱,不再有任何瓜葛。我觉得挺好的,不是相恨相杀,而是学会了,坦然面对,潇洒转身,挥手说拜拜。
2818年04月29日 星期天 多云
昨天一下班就去看了电影,因为抱着满满的期待,后来的我们,到底怎么样了呢?我以为的美好结局,没想到是悲剧结尾。连朋友都笑我傻,明明是个悲剧电影,你怎么会想到会是美好结局呢?
我也只是之前看预告,看到他们十年后重聚,相视而笑,我以为最后两人会在一起,没想到男主居然结婚了。挺不喜欢这个结局,但能怎么办,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离婚显得太冲动,对于男主老婆来说太不公平。我知道这是一部情怀电影,是根据导演自己的感情故事为基调写的,但有情人最后没有在一起还是挺遗憾的,但是,人生本处处充满遗憾,或许对于爱情,也显得微不足道吧。
对于导演刘若英的故事,后面再说,还是来说说这部电影吧。虽然对于这段生活和感情不是我所喜欢的类型,但是故事所展现的道理,我明白了。或许最后没在一起,可是能够再次遇见,我们就保持相互微笑吧,过往只是过往,一切都过去了,以前伤心的事情,现在我们能笑着说出来。
十年的感情历程。其实本来是想给这部电影差评的,因为就一颓废屌丝青年和一想留在北京,想嫁给北京人,为不喜欢的人做作到最后没在一起,他们两人相恋的故事。我不是很喜欢男女主角的颓废生活,一个整天只知道打游戏、抽烟喝酒的人,有再多的梦想,不去实践也是空想,一个女孩子,不靠自己努力就想过上好生活,这不都是想等着天上掉馅饼吗?还不最后上当受骗,受伤害的只有自己。
这十年历程,只能说明,我们从开始不知道如何去爱,到最后懂得去爱后,已成遗憾。感谢相遇,让我们彼此成长,这就是感情到最后,没在一起,就相互祝福吧。过往只是过去,我们需要拥抱现在。
2007年,相遇的我们。 因为一张火车票,林见清和方小晓相识了。那个时候一起回家过年,因为是一个地方的,没想到因大雪的原因,火车快到家了,却被大雪困住,只能暂停行驶。于是打算一起走回家。那个时候的新年愿望,就是在北京赚大钱,衣锦还乡。
2008年,相知的我们。 方小晓一直想嫁给北京人,每段感情,却都失败告终。林见清是见证者,但他渐渐喜欢上方小晓,不管过往曾经。
2009年,相伴的我们。 同居生活,知己知彼,林见清因为卖违禁品被抓去坐牢,又到过年了,方小晓为了不让林见清家里担心,主动去见清家里拜年。也因为这次,方小晓也知道,自己也爱上了林见清,他能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2010年,相恋的我们。 感情路很幸福,只是生活压力却很大。方小晓想要一个家,林见清以为的家,就是给她大房子。两个人的爱情观发生了偏位,一个想要爱情,一个想留住爱情,方法却用错了。林见清看着方小晓想要的有钱人的生活,应该来说压力很大吧,无法静下心来开发他的游戏,也导致后来的离开,促成了他后来的成长。
2011年,相对的我们。 因为工作的不顺,导致生活感情也莫名受牵连。林见清过年回家吹牛的生活,被朋友的揭穿,导致生活的迷茫。生活到底该怎样过下去,谁也不知道,两个人都开始疑惑了。
2012年,相负的我们。 因为被房东强制赶出出租房,更让生活雪上加霜。搬进地下室的生活,还让方小晓心存的一点希望,就是打开窗那一点阳光和植物的顽强生命,就像希望。可是林见清没看到,开始变得颓废,一蹶不振。
2013年,相弃的我们。 最后小晓选择了放下这段感情,也让见清更加无助,没有勇气再挽留。也正是这个时候,见清打开窗,看到的那株植物一样,生活还有希望。分手后给了见清在现实的重压下,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见清开始努力开发自己的游戏,最后成功。当见清看到那第一笔钱的时候,他哭了,他成功了,但是她却不在了。他本来以为自己买了房,就能让小晓回来了,只是他现在的爱情,变得不再是爱了,他还没懂得如果去爱。
2014年,相恋的我们。 分手后,生活中,处处错过,虽然还很想念,但是都已没有勇气再爱,只能彼此怀恋。
2015年,相忆的我们。 生活的苟且,曾经的过往。小晓陪见清度过苦日子,在好日子来到的时候,却没有再一起,一切都成了回忆。
2016年,相惜的我们。 开始懂得过去没有好好珍惜,虽然学会了去爱,只是这份爱情,被现实埋葬。
2017年,相会的我们。 没想到会再次遇见,只是现在,见清已经有了家庭。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回忆过往,都云淡风轻,彼此祝福,就是最后的道别。最后见清回到家后,在儿子面前默默流泪,不只是对这段感情的惋惜,也是对过往自己没有好好珍惜的苦痛。曾经已经回不去了,就让它成为曾经吧,珍惜好现在。后来的我们,是否学会了如何去爱?
回忆是彩色的,现实是黑白的。
这是见清和小晓再次相遇的时候,一切空间都是灰色的,因为伊恩永远爱着凯莉,但是后来却找不到凯莉了。看着游戏失败的时候,满屏的对不起谁,是啊,我找不到你了,世界就没有色彩了。
为什么要分手?不是爱情不堪一击,而是我们终于明白,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你应该拥有更好的人生,我爱你,所以舍得成全。
这部剧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见清父亲写给小晓的信,
又快过年了,刚刚蒸了两屉粘豆包,起锅的时候,嘘着了眼睛。今年的黄米面特粘,今年还是给你们留了一屉。后来和你们说,吃什么,还是家里的好,那些外卖能好吃么。一直想给你寄点吃的,又不好问见清。这些年,突然觉得他成熟了不少,不知道那是不是因为你。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这些得等你们老了,才能体会的到,做父母的,你们跟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我们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现在人老了,眼睛瞎了,见清也总是说我什么都不懂,那天在火车站,我还以为握住的是你的手,谁知道那不是你,我就明白,就算你们两个走不到一块,我们也会是一家人。好好吃饭,累了就回来。
我以为我会哭完全场,没想到只最后被见清父亲的一封信感动了,全程没哭,只剩最后的祝福,过去的人,祝你们好好的,再次相遇,别来无恙。
对于这部电影,大部分人都觉得是卖情怀,因为相似的爱情,也像是在讲述自己一样。不少人认为,这其实就是刘若英和陈升爱情故事的翻版,到底电影和他们两人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奶茶有奶的芳香却不像奶那么腻,有茶的清淡却不像茶那么涩,所以奶茶可以喝一辈子不会腻味。”这是当年陈升对刘若英的评价,所以才有了奶茶这个名字。对于一个21岁的少女来说,刘若英的感情遭遇是残酷的,她还没有享受恋爱就已经失恋了。因为,她爱上一个不能说爱的男人,一位31岁的陈升,已经有妻儿的人了。
暧昧可能是有过,但两人更多的是师生的感情。21岁的刘若英,在陈升的心中更多的是像一个妹妹或者后辈,可对于刘若英来说,陈升已经成为了自己的挚爱。遇到了一位亦师亦友的人,一个少女怀春,一个身为人夫,注定悲剧收场。不过还好现在奶茶找到了她的那一位结婚生子,我们选择默默祝福,过往,就让它过去吧。
1、我最恨春节,每年回家就跟逃难似的。
2、处对象的时候,你要摸清对方是什么背景,什么来路,要祖宗八辈的查。
3、虽然挣得钱不多,空气水也没家乡的好,但我只有试过,才能安心待在小城市。
4、宁愿无家可归,也不愿意放弃搏一把的机会。
5、我觉得,吃饱了比梦想重要,我还是去上班吧。
6、你当我们家是你的避难所还是旅馆啊,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当我是什么啊,懂不懂得尊重人啊你。还能做朋友吗?
7、出门工作,不只是为了过日子。只是下班回到家时的开心,生活谁不艰难。
8、拼命赚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
9、不能喝酒别硬喝,没钱就没钱嘛,何必打肿脸充胖子,累不累。
10、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抓鳖。会的,你会找到那个人的。
11、没事啊,真的没事,赚不赚钱,结不结婚,买不买房,从来都不是你的目标,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但这是你想要的生活。但是我们两个现在在一起了,我觉得这些都无所谓了。
12、不管你做不做得到,都对我不重要。
13、你到底自己想要什么,我哪里知道你想要什么啊。你得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知道别人想要什么。
14、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一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幸福的呢?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那我不想跟你之间发生什么故事了。
15、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如果当时你有勇气就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16、如果那时你没有跟我分手呢,那我们之后也会分手。如果当时我足够有钱,我们住进一个有大沙发的大房子,你可能已经找了不下十个小三。如果当时我们就是不管不顾,我们就是结婚了呢?我们离婚好多年了。如果你陪我一起坚持到最后,那也许你就不会成功。如果我们没有离家去北京,如果没有如果,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17、你说,咱俩现在这么幸福,万一有一天咋俩就分手了,咱们这辈子都别见面了。那可不行,我还是得见你,我得知道你过的好不好。
18、"I miss you",我也想你,我是说,我错过你了。
19、你大概是因为太想我了,所以就觉得见到我了。
20、我们以前的再见,都太匆匆忙忙了,这一次,我们要好好的说再见。
21、我最大悲哀就是,我没有权力悲哀,再没有资格为你做任何事情。
22、如果你认为当初我不愿意跟你一起过苦日子,那你怎么就认为,我现在愿意跟你过你想要的那种好日子啊。
23、我真希望时间就停在现在这,就永远停在这。
24、我真的已经努力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可是我现在,已经不是我原来的那个样子了。
25、那是你的好日子,我的好日子在这。你以为你有俩钱,就可以安排别人的生活啊。
26、拼在北京,就像上了赌桌,没有输光,就还能再来。没死跟活着是两回事,但我必须逼着自己去全力以赴。
27、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28、那如果在你那个游戏里面,那个男的永远也找不着这个女的了,怎么办?伊恩再也找不到凯丽的话,那这个世界就再也不会有色彩了。
29、只要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那个楼梯爬起来就会特别快。
30、美好的爱情大都相似,而不幸的爱情最后都成了故事。
31、小晓,我真不懂你。你从来就没懂过,从来都没有。
32、去到哪里,都是异乡人。
34、我要是能追上你就好了。
35、不管什么时候,回来就是过年。
36、年夜饭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吃,吃的舒心,踏实,这才是我最在乎的。你们常年在外头忙乎,就怕你们吃不好,一家人能团圆吃个饭,也要缘分。而缘分这事,谁也说不清。
37、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
平凡故事 - 李剑青
我们 - 陈奕迅
爱了很久的朋友 - 田馥甄
Ⅷ 电影《后来的我们》是一部青春剧,大家如何评价它
这部电影当时看完真的觉得还挺感人的。最后那一句“I miss you ”真的戳中泪点啊。
整个故事虽有些老套但却能戳中我们的泪点,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世间的感情脉络大抵如此吧: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却有深爱彼此的勇气,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对方早已消失在人海。故事的男女主角见清和小晓10年前相遇在归乡的绿皮火车上,10年后又在去北京的飞机上重逢,只是这十年他们已经从相知、相惜变成了相负、相离了,我们也早已不是“我们”了。
看完这部电影内心真的很沉重,只能说人有的时候真的是很无奈吧,最终能走到一起的不一定是你内心的那个他(她)。还有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挺不错的,细节感情处理得很到位。以上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哦。
Ⅸ 电影《后来的我们》经典语录
《后来的我们》经典语录
1、缘分这事,只要不负对方就好,不负此生太难了。
2、心灰了还未碎,心死了还在醉 尘埃落定之后,回忆别来挑拨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3、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4、见清:如果当时你没离开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小晓:当时如果你和我一起走,那么我会和你结婚 见清:如果…… 小晓:可是没有如果 见清: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只是没有了我们。
5、"I miss you" "我也很想念你" "不我的意思是,我错过了你啊。"
6、如果痛苦这件事有尽头的话 其实我愿意等的 我愿意等到灯火通明的那一天的。 “我当然知道人都是会变的 也从未指望过你永远如初 但感觉到你对我不似从前的时候, 还是忍不住 偷偷难过了很久。” 遇见你之前万万没想到 我的世界会变得这么甜 也不敢相信 没有你的世界竟然这么黑 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 所以别等到什么都有了 才发现没有我们了。
7、如果你认为当初我不愿意跟你一起过苦日子,那你怎么就认为我现在愿意跟你过你认为的好日子啊。
8、美好的爱情大都相似,而不幸的爱情最后都成了故事,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9、I miss you I miss you too 不,我说的是我错过你了, I missed you。
10、重逢之时愿彼此都成为幸福的人。
11、12悲哀的是,我没有权力悲哀,我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权力为你做任何事情。
12、我觉得,吃饱了比梦想重要我还是去上班吧。
13、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 却没有了我们。
14、该说的. 别说了 你懂得 就够了 真的有 某一种悲哀 连泪也不能流 只能目送 我最大的遗憾 是你的遗憾 与我有关 没有句点 已经很完美了 何必误会故事 没说完 还能做什么呢 我连伤感都是 奢侈的 我一想念 你就那么近 但终究 你都不能 陪我到 回不去的远方
15、假如你那天上了车,我会跟你一辈子,但是注定它那天就是不会跟你上车的。
16、林见清说:我真的已经很努力的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了 方小晓说:可现在我已经不是我原来的样子了。
17、没有你在身边,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
18、我已经努力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了。 可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19、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或多或少都会有过那么一个教你学会成长,难以忘怀的Ta吧!
20、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当时你有勇气上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如果那时你没有跟我分手呢 那我们之后也会分手 如果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呢 那也许你就不会成功 如果当时我足够有钱,我们住进一个有大沙发的大房子 那你可能已经找了不下十个小三 如果当时我们就是不管不顾,我们就是结婚了呢 那我们离婚好多年了 如果我们没有离家去北京 如果没有如果 后来也没有后来 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 却没有了我们。
21、如果没有如果,后来没有后来,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了我们。
22、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幸福的呢? (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那我不想跟你之间发生什么故事了 …… 你见过爱情放过谁?
23、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
24、他能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Ⅹ 后来的我们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后来的我们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一直以为,来自台湾的奶茶刘若英会把自己的长片导演处女作拍成小清新青春片。因为无论是其他演员转行导演的先例,还是台湾本土在青春片上的优势,这种选择都顺理成章。然而,《后来的我们》还真真真真就不是青春片,而是带有很浓的现实色彩的爱情片。故事发生地是北京、两个主角均是东北人,电影通篇都是很真实很准确的北方气息。为此,刘若英在开拍前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工作,在细节上一丁点儿都不敢疏忽。
可能有人会说,井柏然和周冬雨多青春啊,《后来的我们》怎么就不是青春片呢?因为青春片的核心是描绘青春群像,而本片的核心则是描写主人公林见清(井柏然饰)和方小晓(周冬雨饰)之间的完整的爱情脉络。虽然这个爱情故事里包含了青春时期的心理,但却远远不止于此。刘若英所描绘的这段爱情,远比青春要宽得多。她还加入了社会、家庭、事业、生存,甚至价值讨论。这一点和张艾嘉很像。估计是合作多次后,奶茶从嘉姐那边学到了不少做电影的经验吧。
从角色设定上来看,见清和小晓就是两个普通的北漂青年。两个普通年轻人的爱情,有什么看头呢?原来《后来的我们》一直在扣着影片的主题——后来。没错,刘若英可不仅仅是从自己的成名曲借来了一个名字,而是借来了一个影像主题。为了诠释“后来”这两个字,影片在还没有介绍两位主人公的时候,就用黑白画面推出了两人十年后的偶遇。在观众还不知道这俩人十年前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就先抛给了一个十年后,而且还是黑白色的十年后。导致囤儿在看他们彩色日子的时候,分分秒秒都惦记着那个黑白色的“后来”啊。
即便是彩色段落,影片的情感触点也是接二连三地爆出来。刘若英很懂北漂困境,并且将其拍摄地极为细腻。比如见清在面对小晓时的自卑、无措,在追逐梦想时的急切、不甘,都是每个出外打拼的年轻人所亲身感受过的。还比如因为社会的压力,小晓对待婚姻的理念在某些时间段里是不太正确的,但最终还是被见清的真诚带回了正轨。刘若英镜头下的主角既没有主角光环也不完美,而是和观众一样,感情观需要随着人生的延续而变化、成长。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感,被她准确地呈现在了银幕上。见清和小晓虽然也会强颜欢笑地安慰自己很幸福,但其实内心的那份孤独,每个观众都看见了。
经历过孤独的人在银幕上看到了孤独投射的阴影面积,还怎么忍住眼泪不流呢?人生,只有经过了,才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甜蜜回忆和刻骨遗憾。纯与杂、浪漫与感伤、爱情甜与现实苦,奶茶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就能做到不去妄做判断,而是静静描绘,给观众空间去消化和品味,真是令人惊喜连连,好生欣慰。
最近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原来他们都看了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可能是出于从众,可能出于对刘若英当年那首《后来》的感情,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听电影名字就已经猜到它的内容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经历了挫折,分开了,多年以后,偶然相遇,又在一起回忆当初自己深爱的那个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节是紧凑的,演员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拍摄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帧都可以当手机壁纸那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看电影的时候,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电影里的情节让她们想起了当初自己错过的那个前任,而我个人来看,我不是很赞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三观。
多年之后,男主角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轨道。再次相遇,既然知道回不去了那就应该好好寒暄,好好说再见。而她们呢?在旅途中开房,一起回忆青春,甚至哄骗自己的现任和孩子,精神出轨,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们也会肉体出轨。两个人相爱没有错,错的是不应该心里装着一个人,而生活中又拖着另一个,一只手拉着过去不撒手,一只手又死死拽着现在。你们相爱,可以,和现在拥有的一切说再见,处理好一切然后重新在一起开启你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好像现在的人都喜欢怀念过去,从前任3开始,我们都开始把过去的那个人当成真爱,好像曾经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现任吗?那个为你付出青春,为你生儿育女,组建家庭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给你,而你却把她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心安理得的爱着另一个人,享受着自己的精神出轨,并且大肆宣扬真爱无罪的言论。就像《后来的我们》里面那个现任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只是一个过客。也许就是电影情节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许是我对于这个情节过于偏激,只是我不能想象,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都哭了,然而她们的眼泪都是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负彼此就好,想不辜负此生太难。”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可是电影的内容却是在彻头彻尾的在辜负他们的现任,辜负那个真正为他付出的人。他们真正的辜负了彼此,也辜负了此生。既然放不下过去那就一个人好好怀念过去吧,不要祸害一个无辜的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电影导演,演员,自以及一切为电影付出努力的人没有偏见。
愿所有人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爱人。
最害怕在某个年龄的某一天听懂了一首歌曲,因为那一刻往往已经物是人非、曲终人散。为什么会泣不成声呢,大概是想起了一些往事吧,同样一首歌,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大概就是音乐的魅力吧。
前段时间,有一个电影叫《后来的我们》,有人说,这个电影很烂。可是每个电影和歌曲一样,在它们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故事,看完电影有感触的人,自己也是有故事的人。
《后来的我们》那是一个爱情故事。十年前的见清和小晓在火车上偶然相遇,两人怀着共同的梦想,开启了他们奋斗的旅程,并开始了一段相聚相离的感情之路。那时候的见清和小晓还开心能遇见彼此,当时的他们认为,就算什么都不好,只要一看到对方,就会感觉有了打拼的动力,那时候的他们,对未来充满幻想,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对方,这大概就是最纯真的爱情吧!这是十年前的见清和小晓,那时候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只有我们”。
十年后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重逢了,命运似乎是个轮回,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交叉,再交叉平行,这时候的见清和小晓,“什么都有了”却再也没有了我们。不管当时的承诺和誓言有多少,我相信当时的你们所说出来的那些承诺和誓言都是真的,只是时间长了,有些东西渐渐消失了,也变了。就像后来的我们依然走着,只是不再肩并肩了。后来的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你有时会想着,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我才不要与他相遇,可是你却从未后悔过遇到他,却很感激他给你带来的回忆,无论在任何时刻遇见的那个人其实都是缘分。
当然每一个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也都是有原因的。或许他的到来是给你一份青春的礼物,或许是教会你什么是成长。青春里的爱情充满着心跳、脸红、紧张,不知所措,只有多年后你才会发现,那才是最美好的爱情。无论这段故事的结局如何,那个人我们都深深的放在心里了。其实你应该感谢你生命中那些平淡无奇的陌生人,至少他们那一秒是属于你的。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恋爱都能走到最后,即使你们再相爱,再喜欢。现在的我们还不够成熟,不够理智,还很清纯、也很无知,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资格来谈情说爱。早恋是一枚苦果,在不该品尝的年龄你过早的摘下了它,注定那会是一个无言的结局。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青春属于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握青春,做最优秀的自己。在适当的季节,我们一定会遇到最好的他。
虽然,曲终人终究还是会散,但我们的青春却没有遗憾!
最近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原先他们都看了刘若英导演的电影《之后的我们》。可能是出于从众,可能出于对刘若英当年那首《之后》的感情,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听电影名字就已经猜到它的资料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经历了挫折,分开了,多年以后,偶然相遇,又在一齐回忆当初自我深爱的那个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节是紧凑的,演员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拍摄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帧都能够当手机壁纸那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看电影的时候,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电影里的情节让她们想起了当初自我错过的那个前任,而我个人来看,我不是很赞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三观。
多年之后,男主角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属于自我的生活轨道。再次相遇,既然明白回不去了那就应当好好寒暄,好好说再见。而她们呢?在旅途中开房,一齐回忆青春,甚至哄骗自我的现任和孩子,精神出轨,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们也会肉体出轨。两个人相爱没有错,错的是不应当心里装着一个人,而生活中又拖着另一个,一只手拉着过去不撒手,一只手又死死拽着此刻。你们相爱,能够,和此刻拥有的一切说再见,处理好一切然后重新在一齐开启你们轰轰烈烈的感情故事。
好像此刻的人都喜欢怀念过去,从前任3开始,我们都开始把过去的那个人当成真爱,好像以往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现任吗?那个为你付出青春,为你生儿育女,组建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给你,而你却把她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心安理得的爱着另一个人,享受着自我的精神出轨,并且大肆宣扬真爱无罪的言论。就像《之后的我们》里面那个现任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只是一个过客。也许就是电影情节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许是我对于这个情节过于偏激,只是我不能想象,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都哭了,然而她们的眼泪都是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负彼此就好,想不辜负此生太难。”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可是电影的资料却是在彻头彻尾的在辜负他们的现任,辜负那个真正为他付出的人。他们真正的辜负了彼此,也辜负了此生。既然放不下过去那就一个人好好怀念过去吧,不要祸害一个无辜的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电影导演,演员,自以及一切为电影付出努力的人没有偏见。
愿所有人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爱人。
爱情价值观这种问题太深刻,如果问女生愿意选择愿意为你上厅堂下厨房的那一个,还是上九天揽月的那一个,谁又能说得清楚。或许大多数的人的青春是无趣的,可是看到青春片里主人公们打过的架,追过的姑娘,撕扯过的分别我们却总会湿润了眼眶,仿佛感同身受,我们总是感慨为什么后来的我们就这样走散了,说到底两人观念不一样了,又怎么可能走到最后!
《后来的我们》上映后不少人就反应三观不正,也许这就是当前有情怀的电影所遭遇的共同尴尬吧,你不懂我,无法走进我的世界,正如我不懂你,无法走进你的世界一样。情怀不像其他东西那样,会有一个好坏的标准,它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感受。就像好多人看完这部片子,会不明白为什么方小晓当初要拒绝林见清,而作为女性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方小晓需要的是什么。
见清跟小晓在一起的时候很明显不成熟,所以这必然导致他们会分手,就像林爸爸在信里说的那样,这些年见清一下子好像长大了,我知道那是因为你。林爸爸的信一出来,我从头哭到尾,简直泪崩。作为一个长辈,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跟你说了一些让身处其中的你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本来我也觉得电影挺矫情,为什么爱还要放手还要作?但是后来我好像明白了。有些人的出现,真的只是为了让你更好的成长。缘分,不负彼此就好,想要不负此生太难。
没有喜欢上林见清之前的方小晓考虑的全都是现实问题,只要对方满足北京户口的条件她就愿意与其在一起。所以后面爱上林见清以后,方小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见清的真诚和理想将她身上的戾气洗涤,而她也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物质女成为了愿意陪他过苦日子的女强人,或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爱情的美好让方小晓暂且放弃了拜金主义即使眼前苟且但是她依然相信只要林见清在自己身边,那他们就一定可以拥有未来。
另一边林见清的情况却没有云开天明,创业的失败加上房东催债的压力,还有周边人的冷眼嘲笑,这一切不断地将他推向深渊,而后他从一名理想纯真的大学生变成了比方小晓还社会的人。他们的成长本来就是不同步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两个人无法敞开心扉去交谈他们之间的问题,到最后他们却活成了彼此最初的模样。
如今我真的认同了那句话,当你看懂了一部电影,或者听懂了一首歌,那一定是你经历过什么,这是成长的过程。这部电影我不敢说看懂了,但是我真的看明白了一些事,而这些事也真的是在经历了失恋后才能明白。所以电影戏剧化的一点是方小晓离开换来了林见清的醒悟,而一切问题回归到见清问方小晓如果她没走他们会不会在一起的话题,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是林见清逼走了方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