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超脱》影评
电影《超脱》是由托尼·凯耶执导,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导演镜头下的内容皆为半写实。取自在成长时期遭遇各类痛苦生活及压力的孩子们的真实生活场景。影片内容讲述了一位打小有过黑暗不堪回忆的教师,在任职于职业代课教师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在面对与处理有着与其相似困扰的孩子们的问题时,他和学校的老师们却无力阻止孩子们的自我放弃学业、放弃生命等行为,这使主角开始从自我封闭中醒来,开始直面痛苦的幼年记忆,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想要救赎深陷痛苦深渊的孩子们是多么的无能为力,却认识到了自己还是有能力救赎之前在街头救助的流浪援交女孩(流浪援交女孩已将其视为亲人,大概就像父母般)。所以,电影想要传达的应该是说真正能解救所谓熊孩子,叛逆孩子的人,正是他们的父母。作为父母的还是应该看看这类题材的影片的。
⑵ 电影《超脱》:从孤独到超脱,从崩塌到重建
1.
昨天看了一部佳作。
电影的名字是《超脱》,英文名称是“Detachment”,字面意思是“冷漠”、“置身事外”之意。
说实话,我完全是被名字吸引了,那么“超脱”具体指的什么意思呢?
电影的主角亨利(布洛迪饰)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代课老师,他非常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这个有点像《心灵捕手》里的心理老师尚恩,还有《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音乐老师马修。
但是他又是不同的,孤独和忧郁是他的特质。
亨利天生就具有怜悯的心,懂得和别人交流,无论是问题学生,还是堕落雏妓,他都是一视同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个人。
电影以纪录片的形式开始,亨利在接受一个访谈。开始我觉得他很神秘,布洛迪表演的十分到位。他有几分焦灼,也有几分不安。他一再提醒工作人员离开,关门,不要发出任何声音。
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还有他幼年时期的自己。那时候他七岁,他的母亲留给他一盒磁带,上面写着“致亨利”后,选择服药自杀。
亨利跟着外公长大,现在他的外公已经老年痴呆,在疗养院等待最后的岁月。
而他,行走在学校,公寓,疗养院这样三点一线。
生活似乎是乏味的,孤独的。
2.
在学校,他是一个临时代课老师,他的存在,似乎只是一个笑话。第一堂课上,他就被学生吵弄,但是他还是稳住了场面,甚至说他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要知道,这个学校是涣散的,看起来一切正常,但是问题太多,学生堕落,教师无能,管理层更是混乱。虽然是美国的高中,但是和国内学校的境况是一样的,非常腐朽和破败。
在课堂上,亨利认识了一个患有肥胖症的女孩梅利迪斯。她因为肥胖,备受同学嘲笑,她喜欢摄像,经常抓拍一些非主流的照片,尽管她的作品很很有创造力,但是梅利迪斯的父亲一直认为她是有心理问题的。
无奈的梅丽选择向亨利倾诉,她拿着自己的作品,作品的主题是亨利一个人在教室里。
亨利的脸是空的,只有轮廓,他像一个思想者,画面给人无尽的遐想。
梅丽迪斯哭诉着自己的遭遇,她试图拥抱亨利,亨利刚开始是抗拒的,因为他知道他们所处的角色,环境。但是看到学生的无助,他还是拥抱了一下,试图帮助她。
但是这个举动被爱慕他的女教师萨沙看到,倾诉被打断,亨利也遭到了质疑!
萨沙不理解亨利对女学生的这个举动,亨利试图辩解,甚至大发雷霆,他说自己不是变态,不是老色鬼,他只是想帮助学生而已。
亨利宣泄着自己的情绪,画面不断闪出他的母亲,还有幼年的自己。
他和这个照片里的自己一样,孤独。
而疗养院这边,亨利的外公很快不行了,他的外公说自己是一个不值得一提的人。
这个老人害怕死亡,他的意识逐渐微弱。
亨利决心转变成另外一个角色,就是以他母亲的口吻和外公谈话。
他告诉自己的外公,不要害怕,(女儿)原谅他了。
原来,他的外公是性侵的施暴者,而受害者恰恰是他的母亲。
母亲教给小亨利要锁门,他也彻底把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遇到艾瑞卡,他才愿意说出这一切。
亨利怜悯小猫,他更尊重女性。
所以亨利才会把流浪的雏妓艾瑞卡带回自己家里,照顾她,帮助她建立新的生活。
他设想自己尽可能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然后离开,不纠缠个人感情。
但是他还是失败了。
梅丽迪斯做了很多带着笑脸的蛋糕,而她留给自己的却是那个唯一带着伤心笑脸的蛋糕。当亨利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梅利迪斯的蛋糕有毒,她自杀了!亨利像崩溃了一样,他说自己是失败了。
无助,孤独,再次席卷了他。
他也认识到,不能继续封闭自己。
电影最后艾瑞卡最终走出了阴影,阳光下亨利和她在公园相遇,他们相拥一起,看起来是那么的温馨和美好。
对于亨利,这或许是一种安慰吧!
3.
电影开篇就引用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的一段话说:
熟悉加缪的人知道,加缪是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
加缪试图用自己的理解,指出一条孤独抗争的道路,那就是存在主义的道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抗争,用自己的认知,精神,重建的道德,来抵抗荒诞的世界。
他甚至说,哲学只有一个严肃问题,就是自杀。
最后电影以亨利的旁白结束。他读了艾伦坡《厄舍府的崩塌》的一段话:
可以看出,这是亨利,一个存在主义的心路历程,这也是导演所想表达的东西。
现实的社会和电影里的剧情是一样的,甚至更加真实,残酷。
Me Too连锁反应,少女被老师性侵后选择跳楼自杀等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和电影里的角色一样,无论是童年阴影也罢,还是后天所经历的伤害也罢。
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思想,道德和信仰。
存在主义给我们的思考,就像亨利对学生说的那样,必须不断地学习,阅读,构建自己的防线,认知和信仰,去抵抗这个社会的荒诞一样。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其含义是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
为此,萨特也说过“他人,就是地狱。”这样的哲学论断。
如果说存在主义让我们看到存在的现实是荒诞的,虚假的,丑陋的。
那么靠构建自我道德和精神的存在主义是否可以抵抗这荒诞的世界呢?
每个人的理解不同!
如果你无法拯救自己,也无法拯救他人的话。
或许我们要去思考,是否存在着一个绝对的真理,可以去让我们更加的清楚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救赎呢?
⑶ 超脱的剧情简介
影片的主人公亨利·巴赫特(阿德里安·布洛迪饰演)是一个代课老师,他接触的是问题少年教育,因他知道要把一个人从某种问题的精神牢笼中完全拯救出来是很难的,并且这种徒劳的失败感让他选择当一个职业的代课老师,不用背负太多的责任感来做一些让他感觉徒劳的事。
《[超脱]》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DHAbfqmhsj28EcT-Zdimjg
提取码:ht1n
亨利•巴赫特(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来到社区学校担任代课老师。学校因学生反叛、经营不善而濒临绝境,多丽丝(刘玉玲 饰)为首的一批教师备受煎熬。亨利的第一堂课就遭遇了顽劣学生的挑衅,但是被他巧妙地化解。他赢得了女教师萨沙(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 Christina Hendricks)的好感。
⑷ 求超脱2011年免费高清百度云资源,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Q32Tn1d2jy1xKBi_ueIF8A
他赢得了女教师萨沙(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 Christina Hendricks)的好感。同时,他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其中就包括因肥胖而苦闷的梅丽迪斯。她一直默默地承受着因体重带来的各种责骂与嘲笑。但是因为老师,她似乎又找到了一切的理由……
但是,亨利其实内心也有很大的压力,他的爷爷处于弥留之际,他的母亲自杀阴影始终在脑海中萦绕。某天夜里,他在公车上黯然神伤,独自流泪。这情形被一个刚受到嫖客凌辱的雏妓艾瑞卡(萨米•盖尔 Sami Gayle 饰)看到了。她尾随他,希望获得他的帮助。他起初拒绝了她的要求,后来他还是把她……
⑸ 求超脱演员表,超脱女主角超脱男主角是谁
将我带进了一种被情绪影响的精神困扰里,却直到影片最后都没有把我释放出来。得不到超脱。
⑹ 电影《超脱》里的那个叫梅瑞狄斯的胖女孩是谁扮演的超喜欢这部电影。
贝蒂•凯耶。导演的女儿。但是她好像只有这部电影出演。我查过
⑺ 电影《超脱》
我们都需要一些东西来帮助自己脱离,脱离苦海。每个人都有各种事需要处理,面对各种麻烦,有时突然我们被陷住,压力、孤独、阴郁席卷而来,现实生活使得自己疲惫不堪。身边没一个人能理解,反而多的是指责的人,陷在深渊里,无人诉说。该如何超脱?以死亡还是……
梅瑞狄斯是个喜欢摄影的女孩,从小就喜爱艺术,她总能发掘出人们身上的阴郁与孤独,她的摄影给人沉重感和思考。但她父亲并不理解,认为她应该画积极向上的作品,或许父亲也是一个被生活压的踹不过气来的人,他也希望回到家看到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东西,不是这些给人黑色情感的照片。于是一回家就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在梅瑞狄斯身上,发泄在她的作品上。
没得到过理解,被当做无良少年,梅瑞狄斯在一所不良少年学校生活,父母把孩子送到这里就算是对孩子放弃了,把他们交给学校管,任由他们孩子踏上不归路。这儿的孩子有暴力倾向的,有喜欢残害小动物可能会丧失人类基本情感的,有孤独沉默的,这儿有各色问题的孩子。他们对自己未来无所谓,他们对自己沦落到社会底层不在乎,他们放弃了他们自己。可这儿的老师还在竭尽全力的挽救他们,拉他们回头,阻止他们上不归路。
亨利作为一个代课老师来到这所学校,情况似乎有了好转。他们不再一个个凶神恶煞,不再无所谓。他教给他们要保护自己思想,防卫它们被蒙蔽,教会他们思考,帮助他们脱离,别让自己陷住。亨利来了,梅瑞狄斯觉得有人能理解她,她每天都会拍他,拍他走出教室的样子,拍他来上课的样子,拍他站在铁网前的样子……。所有的样子梅瑞狄斯都能知道他心里的情绪——孤独阴郁。
孤独的情感是相通的,当两个人都处于孤独他们能更察觉到对方内心的情感,他们能更理解彼此。亨利告诉她,以后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可是,亨利拒绝了梅瑞狄斯,他给不了她需要的。在代课的最后一天,学校恰好在开一次会,亨利走出教室,看见梅瑞狄斯在外面,面前摆满了带着笑脸的烘培蛋糕,在梅瑞狄斯身旁还有一个特别的蛋糕,它是苦笑悲剧的。走到她身边,送给她一本笔记本。我给不了你一场倾诉,它可以做到,当你想要倾诉时,写下来。亨利本想要那只悲伤的蛋糕,但梅瑞狄斯说:"那是属于我的"。于是便给了亨利一个笑脸。亨利转身离开,回头看着她吃那悲伤的蛋糕,四目相望,亨利读懂了什么。可是已经晚了,一阵巨响,梅瑞狄斯倒地,桌椅被打翻,梅瑞狄斯口吐黑血。急救已经无效,梅瑞狄斯被运上车。梅瑞狄斯以自杀的方式解决暂时性问题,以自杀来超脱自己。
艾丽卡流浪在街头,以身体为筹码进行交易,每次100美元,可是事后没有一个给她钱的,那些男人只是想寻求刺激,只是想爽她。在深夜亨利看望外公回来的公交上,艾丽卡和一个中年男人在交易,完事后,艾丽卡向那男人索求100美元,那男人一巴掌打在艾丽卡脸上。艾丽卡没有哭没有怎样,我想这是常态了吧,对这样一个无人看管没有力量还只是个孩子来说,那些男人不会淘出钱来吧。眼泪落在亨利脸上,童年时母亲自杀的记忆浮现,喝着酒流着泪躺在那儿记忆出现。亨利从小也是一个被陷住的人,他把自己关在里面,他没有父亲,与母亲外公生活在一起。亨利一直是一个人,从小到大,没人倾听他的诉说,只是最后他走出来了,他找到一种让自己超脱的方式——日记,他没让自己踏上不归途。
随后亨利下了车,艾丽卡跟着他身后一同下了车,想寻找下一单生意。艾丽卡不依不饶缠着他想跟他回家,亨利没给脸色拒绝了她。在下一个深夜,在看望外公回来的路上,在一个街角,亨利主动上前和艾丽卡交流。艾丽卡:"我饿了,借我10美元"。亨利想了想,说到:"去我家,家里还有吃的"。回到家,给了艾丽卡一杯果汁,一碟三明治,让艾丽卡洗了澡,帮她在大腿间上了药,让她睡在自己床上。第二天,亨利上班回到家看见艾丽卡又和一个男人口交,艾丽卡立马穿好衣服,那男的慌乱的掏出钱包拿出几张美钞给亨利。亨利大声喝道:"给她"。钱被丢在地下,男人失措的走出去。此后这类事件在没有发生了,艾丽卡早上做好早餐等他起来,晚上煮好晚饭等他回来。亨利带她去超市、杂货店,给她普通人正常的生活。
一次早餐,亨利对艾丽卡说道:"去医院检查一下,以防万一 …… 以防万一有艾滋病"。在梅瑞狄斯自杀的第二天早上,亨利对艾丽卡说:"我给不了你想要的,你知道,你终究要走的"。艾丽卡哭喊着:"亨利,求求你,别赶我走,求求你、求求你……"。之后医院的人便来将艾丽卡带走了,尽管艾丽卡哭的撕心裂肺,多么的不情愿,艾丽卡还是被送往医院了。
那些被生活抛弃的人,自己放弃自己的人,他们只是缺少人的理解,缺少人的关心,这些无良少年也并不是真的自己就放弃了自己,他们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拯救自己,最后选择了放弃。这时,哪怕一次倾诉,一次理解,一个陌生人的关心,都不会让他们塌上不归路。最后,亨利来到艾丽卡的医院看望艾丽卡,艾丽卡放下手中的笔,奔向亨利,给了他一个大的拥抱,镜头停留在此刻。
亨利想救赎这些无良少年们,学校的老师也一样,一次次的努力唤醒他们,可是太难了。被父母放弃,被现实抛弃,将自己放弃的人太难拉回头了。亨利在做着救赎,帮助梅瑞狄斯,帮助艾丽卡,帮助整个班陷住的少年们。
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帮助我们超脱,脱离现实大大小小的事,暂时脱离生活让自己安静会。它可以是一次自我对白,一次倾诉,一次日记……
⑻ 电影超脱讲的什么
电影超脱讲的是:
公亨利·巴赫特是一个有着与学生进行某种情感交流天赋的老师,但是他却选择了埋藏这种天赋。为了避免和学生或者是自己的同事产生什么"情感交流",他选择了做一个代课老师,在每个学校都只呆很短的时间,然后就离开。
不久之后,来了一份新的工作,把他委派到了一间落魄、没有管理者的公立学校任教。这里的学生目中无人,教学工作极难开展。亨利的才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他很快就成为了这所学校的模范教师,并且成为了处在反叛期的青少年的偶像。
在和自己的同事、学生以及他从街上救回来的少年之间产生情感连接之后,他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而且亨利还在这个看上去冷酷无情的世界中看到了美丽的生活和人性。
《超脱》的剧情评价:
影片《超脱》,名不副实般无法给人带来超脱的感觉,影片压抑而沉重。总体来说,该片的感情基调是苦涩的,残酷和绝望的。正常观众就不用想电影里找到任何多余的希望和救赎。
整部电影的主体情境基本上都是发生在美国的校园里,除去与现实生活的无缝接轨,电影本身也探讨了诸多重要社会议题如青春期教育,对于女性的社会认同等。
影片中存在主义的荒诞感,令该影片虽然主题沉重,但影像却很“轻”。片中的信息量很大,但碎片式的处理反而消解了整体上的绝望感。
⑼ 《超脱》:跨过善意边界,我们终将学会彼此拥抱
《超脱》或许是唯一一部在我心中分量极重,却不曾也不敢向任何人推荐的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如同剥洋葱一样展示出人的痛苦万象。如果你对人性不够敏感,就无法体会到这部影片的的内在,而如果你过于敏感,那么我害怕它会让你心情压抑到崩溃。
影片一开始,是不同的老师讲述自己成为教师的经历。原因既千奇百怪,又都平凡至极。镜头转到故事发生的学校,是一群乱糟糟的学生,对老师毫无尊重。
主角亨利、女教师、教导主任、心理老师,这四个老师的角色在电影中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教育的困境。面对一群不在乎任何事情,被语言暴力严重影响思维的底层社会下的学生,他们的温和、隐忍、幽默、理性,都无时无刻在变成压力反馈到他们自身,而对改变学生而言,却收效甚微。
你知道他们在走向歧路,但你无能为力。
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刘玉玲饰演的心理老师,在面对对自己的人生毫不在乎的学生时最终崩溃,歇斯底里地说出的那句话:
而那个学生,最终还是用一句“fuck you”回应了刘玉玲痛彻心扉的声音。
这是电影里善意的第一个边界:你想要去帮助的人,他并不明白也不在乎自己的困境和未来。
主角亨利用一视同仁的尊重和温柔拯救了遭受歧视的女学生,也拯救了雏妓。但最终,但她们因为他的尊重和温柔产生依赖时,亨利赖以维持自我和解的情绪超脱却被这种爱所侵犯。
这是电影里善意的第二个边界:你所帮助的人所产生的依赖心理,让你无所适从。
这也是EVA里所谓的的「A.T力场」或者「豪猪理论」的本质。因为靠得太近,反而被他人伤害,所以干脆筑起心灵高墙,隐藏自己的真实,杜绝了被伤害的可能性。
但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日渐增长累积的孤独感。
人是既害怕不被理解,又害怕被他人完全理解的奇怪生物。
在这部电影里,所有人都是孤独的,都是小心翼翼的,脆弱的,都处在崩溃和爆发的边缘。
哪怕是看似超凡脱俗,对学生的侮辱丝毫不以为意的亨利,也是一个在公交车上痛哭的被童年阴影笼罩的人。
亨利是一个童年遭受巨大苦难的人,但却用文学以及自我抽离达成了他与外界社会的相安无事。只有母亲的记忆能将它们拉回来,在医院和最后两次失控发火,都体现了他自己的困境。而在平时, 他用外在的温柔和内在的疏离来解决对外的一切,将自己的脆弱灵魂超脱在外,不带有任何歧视和情绪,以淡然面对任何的丑恶与冒犯。
这种强大是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里所形容的强壮:
亨利很善良,很温柔,很绅士,也很想帮助眼前的学生走上正途。他拯救路边的雏妓,他在黑板上写下「双重思想」并向学生们加以谆谆教诲:
要认清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要去尊重她们。
面对全社会负面信息24小时不间断的腐蚀,人要学会阅读,去建立、保卫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信仰体系。
他的超脱之处在于,他藏起了自己的脆弱灵魂,让苦难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他心灵强大的来源。在面对那些暴戾、自卑、自残的人时,他的强大展现为会被任何人接受的温柔和尊重。
可这种对自己脆弱的隐藏,让他失去了爱人与被爱的能力。
这是他在被女教师误解时歇斯底里的原因,是他强行送走雏妓的原因。
因为他人的爱,让他不能再抽离自己的脆弱的那部分真实自我,让他不能再保持「超脱」。并且这种令他恐慌的依赖和爱,令他下意识地用冷漠来反抗。
影片最后他去探望拥抱雏妓时,也代表了他不再害怕抗拒其他人的依赖,走向真正的超脱。
对适当的人,放下心理防线,收起全身的刺,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接受所有,拥抱所有,包括那个脆弱的自己。
我们必须这样做,即使那意味着,我们给予了他人伤害我们真实内心的机会。我们必须从圣人还原为人。
《超脱》是一部让人沉默的电影。我在2015年第一遍看,彼时心情沉重得像灌了铅。这部影片的思想让我想起《EVA真心为你》里对真嗣的精神分析,是一种精确又绝望的感觉。
它令人绝望的,并不在于任何故事层面的发展,生与死的大起大落,而是隐藏在细节和打闹中的强烈的「无意义感」。 亨利的人格魅力和悲剧气质产生了强烈对比,而整个学校满溢的暴戾、歧视、对任何事情的不尊重令人难受。可怕的是,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一切,幽默的教导主任不能,从理性到崩溃的心理老师不能,用自己无条件的尊重来引导学生去尊重世界的亨利,很大程度上也白费了所有心血。
最有可能为学生们带来转机的亨利,自己却也是被童年记忆折磨的一份子。
整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那个在学校、家里都被无视的痛苦男子。他在操场边上抓住铁网满脸痛苦,被路人无视。只有亨利发现了他,问他是否还好。他回答道:
“你看得见我?”
人间地狱不外乎如是吧。
如果有人读到这里,一定怀疑这部致郁的影片到底有什么可取之处。可在我看来,它所具备的教育意义在所有电影里也能排在前列。
那些自以为个性张扬的年轻人,如果能理解到这部影片中一丁点的真实内涵,是不是能感到可怕的未来将近?面对这样的可能性,是继续沉沦还是改变自己?
亨利的困境来自于他童年的不幸,而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这种苦难的人,在看到他的人性之光时,又会不会觉得自己黯然失色?
而如果你也像一开始的亨利一样,用遗世独立孤高自清来应对外界的一切,又是否意识到这样下去自己会变得冷漠、坚硬,离人性越来越远?
这也是我,一个普通观众重复观看本片从中得以自省的东西。